江西专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讲声现象真题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2
声现象第 1 页 共 3 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江西中考常见考点★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 有关,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4.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海水的深度或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考点2:声音的特性考点3:噪声的防治1.人们以 (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声音超过一定分贝后,会对人们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甚至危害人的身体,如超过50 dB 会影响人的休息,超过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2.噪声及其防治(1)噪声的定义①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②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优美动听的乐曲有时(如打扰别人休息时)也属于噪声.(2)噪声的防治①防止噪声产生(在 减弱噪声: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②阻断噪声的传播(在 减弱噪声: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 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
)考点4:声的利用★得分指南★●人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原声)和反射回来的声(回声)的时间间隔超过0.1 s 时,人耳才能把这两个声区分开;低于0.1 s 时,回声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原声听起来更浑厚有力.★易失分点★●在物理学中音调论高低,响度论大小,但日常生活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高”指的是音调高,“有理不在声高”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易失分点★●1.0分贝是指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指无声. 2.噪声监测仪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不具备减弱噪声的功能.1.声可以传递信息和.2.超声波和次声波★常见考法★考法1:声音三特性的辨别例题1:以下描述形容音调的是,形容响度的是,形容音色的是.①女高音②轻声说话③锣鼓喧天④闻其声知其人⑤听声识别乐器⑥暖水瓶灌水时响声变化⑦放声高歌⑧声纹锁识别主人声音⑨模仿某个声音⑩变声期的少年声音变粗例题2:以下做法改变声音音调的是,改变响度的是,改变音色的是.①吹笛时按不同的笛孔②调节收音机的音量③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④敲击大小不同的钟⑤改变敲击乐器的力度⑥喇叭上出现了裂纹⑦自己的录音跟自己的声音不像⑧玻璃瓶里的水倒出一部分后再敲击声音特性的两种辨析方法1.通过定义:声音的高低——音调;声音的大小——响度;声音的品质——音色.2.通过影响因素:音调——频率(拨动力度相同时,琴弦越紧,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吹气力度相同时,振动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振幅(吹弹或敲击乐器时,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例题3:课堂上老师使用的便携式扩音机,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对声音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指增大声音的;较高的“保真度”是指较好地保持原声的.例题4:下列关于噪声及其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妙的钢琴声不可能是噪声B.市区内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D.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江西中考真题★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20江西2题2分]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
声现象复习❖江西中考考试说明(2017•江西)“估测”是物体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约为60dBB.餐桌的高度约为150cmC.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解答】解:A、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响度在50dB左右,故A符合实际;B、餐桌的高度和课桌的高度差不多,约为80cm,故B不符合实际;C、电冰箱的额定功率在200W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016•江西)“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跳舞时: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
(2015•江西)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②。
【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由图可知,①应该为响度;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②应为频率。
故答案为:响度;频率。
❖知识点讲解❖随堂练习1.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是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选填“乐音”或“噪音”)。
2.“三月三”是广西壮乡青年男女对山歌的盛会,歌声是通过传到听众耳朵的:A.比赛时戴防噪声耳罩B.禁鸣喇叭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D.在铁道边安装隔音板7.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8.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9.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2.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3.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6.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弹奏冬不拉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9.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11.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12.如图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 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减小B.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度减小C.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音色改变D.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声速改变13.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 m/s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弱D.教学楼的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灯的二、填空题16.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产生的,它是通过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
江西省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考点精炼---声现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2020·广东模拟) 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B . 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C . 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2. (2分) (2018九下·盐城月考) 如图所示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 都是噪音3. (2分)(2020·陕西模拟) 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甲图中通过调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 . 乙图中宇航员在飞船外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超声波才能进行交流C . 丙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 . 丁图中当高脚杯中的水量变化时,听到声音的音调会发生变化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B . 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 . 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D .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5. (2分) (2017八上·莆田期中)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 .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 .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 .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6. (2分)(2020·深圳)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 . 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 . 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7. (2分)如果用手按在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你将不再听到铃声。
第二讲声现象一、填空题1.(2019·改编)南昌市某公路路边安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为监测仪上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3.3________________。
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第1题图2.(2018·高安市一模)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进行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________。
3.(2018·江西样卷)在新年联欢会上,小飞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小艳多才多艺,她先后模仿了周杰伦和阿宝的歌,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小艳模仿的主要是声音的________相似。
4.(2018·吉安二模)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________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_。
5.(2018·眉山)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
6.(2018·泰安改编)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频率”)不同;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人耳处”或“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7.(2018·高安三模)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8.(2018·赣州中考教研联盟考试)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第二讲声现象真题演练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6年4考,1~2分)1.(2014江西2题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考点声音的特性(6年2考,1~2分)2.(2015江西5题2分)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
第2题图考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6年2考,1~2分)3.(2016江西8题2分)“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考点声学综合(6年3考,2~3分)4.(2018江西4题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5.(2017江西2题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6.(2013江西11题3分)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
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1参考答案1.振动电磁波2.响度频率3.声传播过程4.空气声5.振动能量6.B2。
江西省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声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2·百色)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演奏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 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 (2分) (2018八上·常熟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A . 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B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 声音是一种波D .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3. (2分)(2020·青浦模拟) 人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 . 音调B . 频率C . 音色D . 响度4. (2分)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 .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 . 在教室周围植树C . 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 (2分)(2017·平谷模拟)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 (2018八上·南山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 .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7. (2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A .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走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小B .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 .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 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再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8. (2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二、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9. (2分)(2020·珠海模拟) 公园里正在进行庆“六一”节目会演,小朋友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反映了声音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的特性。
江西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第2章声现象备考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第2章声现象备考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复习第2章声现象备考演练的全部内容。
声现象一、填空题1.(2016·丹东)雷声是通过__空气__传入人耳的。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
2.(2016·玉林)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_定位__;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鸣笛__的标志.[解析] 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图乙的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
3.(2016·攀枝花)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响度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音调__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2016·十堰)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信息__,小明和小华并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__静止__的.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声源__处减弱噪声。
5.(2016·安徽)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
从声学角度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__超声波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第二讲声现象真题演练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6年4考,1~2分)
1.(2014江西2题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考点声音的特性(6年2考,1~2分)
2.(2015江西5题2分)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
第2题图
考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6年2考,1~2分)
3.(2016江西8题2分)“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考点声学综合(6年3考,2~3分)
4.(2019江西4题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5.(2017江西2题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6.(2013江西11题3分)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
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参考答案
1.振动电磁波
2.响度频率3.声源传播过程4.空气声源5.振动能量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