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RNA-144基因标志物对食道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8.23 KB
- 文档页数:3
miR-144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临床预后研究张吉炯【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9【总页数】5页(P1679-1683)【关键词】miR-144;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分析; Cox回归【作者】张吉炯【作者单位】435000 湖北黄石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世界范围内,肺癌占据癌症相关死因的第一顺位。
肺癌中有70%~80%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大部分病人在确诊时,通常已经处于晚期并伴有广泛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NSCLC病人的预后仍不容乐观,仅有15%左右的肺癌患者能够存活5年以上[1-2]。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目前的研究认为肺癌的发生可能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有关,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3-5]。
因此对NSCLC发生机制中涉及的分子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可能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的策略。
非编码RNA是一类通过与碱基对发生作用来引起mRNA转录抑制或降解的RNA,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在许多癌症中表达异常,并可以作为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参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
另外,有许多miRNAs可以作为肿瘤类型的预后的有效生标志物[6-7]。
近期研究发现提示miR-144功能不全和缺失可能与肿瘤的形成有关[8],本研究分析了miR-144在NSCLC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再我院行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术前没有经过放疗和化疗,术后病理组织确认NSCLC,且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术后生存期小于30天,术后随访小于1年。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41例研究对象。
唾液中miRNA-144可作为早期诊断食道癌的基因标志物吴伟东;侯文进;吴哲凡;王跃军;易永盛;林苇嘉【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33)12【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RNA-144基因标志物对食道癌早期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对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的食道癌患者唾液进行临床样本采样,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随机对本地区的50名中老年健康志愿者进行唾液采集,设置为对照组。
两组样本在年龄构成,性别比方面相匹配,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将采集的唾液用无菌试管放置,离心后分别取上清和全唾液,运用PCR技术在实验室进行miRNA-144的检测,分析其在唾液中的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全唾液食道癌组(WE组)和唾液上清食道癌组(SE组)中miRNA-144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全唾液中,在截断点miRNA-144≥100时,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92.0%,Az=0.865;唾液上清中,在截断点miRNA-144≥20时,敏感性为53.7%,特异性为94.0%,Az=0.754,无论是全唾液还是唾液上清,miRNA-144都具有中等诊断价值。
结论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RNA-144存在高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食道癌的基因标志物,有望为食道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提早干预带来一条新的途径。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the presence of miRNA-144 in the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nd its valu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Saliv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m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dmitted in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May, 2013, with saliva samples from 50 middle-aged healthy volunteers matched for age and gender ratio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s of miRNA-144 in the samples were detected with RT-PCR. Results The levels of miRNA-144 in both the whole saliva and saliva supernata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sophageal cancer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whole saliva, the cut-off point of miRNA-144was≥100, with a sensitivity of 74.6%and a specificity of 92.0%for esophageal cancer diagnosis (Az=0.865); in saliva supernatant, the cut-off point was ≥20 with a sensitivity of 53.7% and a specificity of94.0%(Az=0.754), suggesting a moderate diagnostic value of miRNA-144 in whole saliva and saliva supernatant. Conclusion miRNA-144 i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nd can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总页数】4页(P1783-1786)【作者】吴伟东;侯文进;吴哲凡;王跃军;易永盛;林苇嘉【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广东广州510220;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0;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广东广州 510180;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广东广州 510220;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广东广州 510220;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广东广州 51022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循环标志物let-7b对食道癌的早期诊断意义研究 [J], 李鹏程;吴斌;沈关心;邓莉;刘娟;王顺2.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和血清唾液酸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邢立娟;王佳3.基因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黄君富4.传统心肌标志物联合2种新型心肌标志物在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J], 叶志荣;林勇军;洪娜娇;吴远生;吴玉婷5.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RNA-144基因标志物对食道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吴朔明;吴多光;潘引鹏;邵仲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浆miRNA-181a/b的表达及诊断价值研究生董翠翠导师贺付成河南郑州 450052中文摘要背景与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世界八大常见肿瘤之一,EC主要包括两大常见病理类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和食管腺细胞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C);EC起病隐匿,死亡率居全世界肿瘤第六位。
据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新增EC患者约456000例死亡人数高达400000例,五年生存率仅有20%左右。
EC的发病具有地域性, ESCC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EAC在西方欧洲国家高发。
EC起病隐匿,肿瘤分期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早期发现是改善EC患者预后的关键。
microRNAs是由18-20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分子,由非编码基因的内含子编码。
microRNAs广泛稳定存在于真核动物体内及植物体内。
microRNAs 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互补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转录和降解靶基因,最终影响蛋白质的翻译,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起到了类似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
miRNA-181a/b是miRNA-181基因家族中两个重要组成成分。
miRNA-181家族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
miRNA-181a在ESCC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且miRNA-181a对人食管鳞癌TE11细胞的转移、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影响。
但有关miRNA-181家族在ESCC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
本实验采用qRT-PCR技术对ES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miRNA-181a/b含量进行相对定量,并分析miRNA-181a/b与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相关性,探讨miRNA-181a/b是否可以作为预测ESCC的生物标志物。
食管鳞癌患者特异血清microRNA表达谱的筛选及
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食管鳞癌患者特异血清microRNA表达谱的筛选及其临床意
义的研究
研究背景:
食管鳞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位。
目前,食管鳞癌的诊断和
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更准确、方便、可靠的生物
标志物来指导其诊断和治疗。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筛选食管鳞癌患者特异血清microRNA表达谱,并探讨
其在食管鳞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研究内容:
1. 采集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样本;
2. 提取血清中的总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
3. 比较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microRNA表达谱差异,筛选
出差异显著的microRNA;
4. 探讨筛选出的microRNA在食管鳞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筛选出特异的、可靠的、对食管鳞癌敏感的microRNA标志物,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论文题目:食道癌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食道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食道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综述了食道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包括DNA、RNA、蛋白质和代谢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些标志物在食道癌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寻找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食道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反映生物过程、病理过程或药物反应的分子指标,在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生物标志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基因突变标志物: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基因缺失等。
●表观遗传标志物: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转录组标志物:包括mRNA和miRNA的表达谱变化。
●蛋白质标志物:包括蛋白质表达、修饰和相互作用的变化。
●代谢标志物:包括代谢产物的变化。
3. 基因突变标志物3.1 TP53基因TP53基因是人类最常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在食道癌中,TP53基因突变率高达50%-70%。
TP53基因突变可导致p53蛋白功能丧失,进而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和肿瘤形成。
3.2 EGFR基因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食道癌中也常见突变或扩增。
EGFR的异常表达与食道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EGFR抑制剂在部分食道癌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3.3 HER2基因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在食道癌中也有报道,尤其在食管腺癌中更为常见。
HER2阳性患者对HER2靶向治疗可能有效。
4. 表观遗传标志物4.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食道癌中,多个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对X线检查在诊断早期食道癌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段昆【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探讨X线技术在诊断早期食道癌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例早期食道癌患者进行X线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
结果:在为本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有6例(占25%)患者出现较轻的食管黏膜受损的现象,其食管发生了功能性改变,在吞服钡剂时发生了钡剂滞留或食管痉挛的现象;有3例(占12.5%)患者的食道有较明显的局限性充盈缺损的现象,其病变向食管腔内突入,有较窄的基底部,食管的扩张度较差;有6例(占25%)患者的食道有大小不均的溃疡,可见龛影;有9例(占37.5%)患者的食管黏膜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黏膜迂曲、增粗,呈橘皮样或树皮样。
结论:对早期食道癌患者进行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较好地确定食道癌的病变范围和具体的病变部位,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1页(P61-61)【作者】段昆【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江苏新沂22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吴帆;周凯军2.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J], 薛学医;薛来平;高岚3.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景晨4.X线检查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万方5.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RNA-144基因标志物对食道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吴朔明;吴多光;潘引鹏;邵仲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iRNA-155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聂龙;周方正;童琳;潘东风;张东升;王小聪;谢辉;郭思言【摘要】目的探讨has-miR-155 (Homo sapiens miR-155,miRNA-15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标本80例,另取患者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分析miR-15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为0.437±0.091,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84,P=0.007).食管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 miR-155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食管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06【总页数】3页(P878-880)【关键词】食管癌;微小RNA;临床病理特征;RT-PCR【作者】聂龙;周方正;童琳;潘东风;张东升;王小聪;谢辉;郭思言【作者单位】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4413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微小RNA(miRNA)是1种能够参与蛋白的合成以及调控机体细胞活动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长度大约在21~25个核苷酸[1]。
据研究报道,miR-155在肺癌[2],乳腺癌[3]和胰腺癌[4]等多种肿瘤中均存在高表达。
miRNA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国内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
mi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
mi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类型、预后等密切相关。
在外周血中,miRNA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
随着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关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of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incidenc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the esophageal cancer mortality rate was 17.38/10 million,ranking the fourth malignant tumor. miRNA is a highly 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of the single stranded RNA newly found,cause the target mRNA degradation or translational inhibition at the post transcriptional level. Abnormal expression of miRNA and esophageal cancer occurrence,differentiation,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are closely relat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miRNA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tumor correlation,tumor tissue specificity and tumor expression stability. With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early molecular biomarkers will research more deepl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tudy on expression of miRNA occurred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Key words] miRNA;Esophageal cancer;Biomarker食管癌起病隐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1],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即便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20%[2],其中75%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3]。
2023-10-30•研究背景和目的•mir-378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目录•mir-378c在食管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mir-378c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虽然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因此,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10203研究目的探讨mir-378c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研究mir-378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为食管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
02mir-378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mir-378c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
总结词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mir-378c表达情况,发现mir-378c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这表明mir-378c的下调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详细描述mir-378c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总结词mir-378c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也低于正常细胞系。
详细描述通过对食管癌细胞系和正常细胞系的mir-378c表达进行检测,发现mir-378c 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系,这进一步支持了mir-378c在食管癌中的低表达现象。
mir-378c在细胞系中的表达mir-378c在血液样本中的表达总结词mir-378c在血液样本中的表达可以作为食管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详细描述研究发现,mir-378c在血液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
因此,检测血液样本中mir-378c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食管癌诊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03mir-378c在食管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mir-378c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高表达mir-378c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更长mir-378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相关mir-378c作为预后标志物的优势mir-378c在肿瘤组织中稳定表达,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mir-378c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mir-378c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辅助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指导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VS04mir-378c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mir-378c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总结词详细描述mir-378c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
血清miRNAs作为食管鳞癌新的生物标志物李迎迎;刘志广;王丽;袁园园;刘平;王林嵩【摘要】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食管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并预后不良。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可通过抑制其特异性靶基因表达从而调控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非编码内源性小RNA。
相比于传统的生物标志物(例如mRNA和蛋白质),miRNAs更加稳定并易于筛选及精确地定量分析,从而成为理想的新一代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病人血清中的一些miRNAs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诊断及预后的结果显著相关。
文章综述了食管鳞癌病人血清中miRNAs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检测这些miRNAs的表达水平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血清miRNAs 的检测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完全一致的,文章还对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malignancies in China. Most ESCC patients are diagnosed at middle to late stages with poor prognosis due to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arly diagnosis. MicroRNAs (miRNAs) are a familyof endogenous small non-coding RNAs that can reg-ulate ESC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by repressing their specific targe t genes’ express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biomarkers (e.g., mRNAs and proteins), miRNAs are more stable and can be readily screened and accurately quantitated and analyzed, making them ideal new-generation of biomarkers for early cancer detection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omeserum miRNAs from ESCC patient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thei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outcom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trend of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miRNAs in ESCC patients’ serum and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ng these miRNAs’ expression changes as a novel method for ESCC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Notably, the results of serum miRNAs from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Thus, we also discuss severalpossible reasons for such inconsistency.【期刊名称】《遗传》【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315-320)【关键词】血清;miRNA;食管鳞癌【作者】李迎迎;刘志广;王丽;袁园园;刘平;王林嵩【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新乡 453000;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新乡 453000;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正文语种】中文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的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六位[1],而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