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生物胶粘堵肺大泡35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6.32 KB
- 文档页数:1
CT引导下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25例经CT引导下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屏气训练、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
手术时间一般15~30 min。
术后患者肺大疱完全闭合,其中8例患者闭合>50%,1周内闭合。
有4例患者在15~20 d内闭合或缩小稳定;并发继发性气胸患者12例,均经过治疗闭合,1例患者行肺大疱闭合术后复发,第2次行闭合术后闭合。
结论肺大疱患者CT引导下序贯减容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顺利完成手术及手术后效果特别重要。
关键词CT引导;序贯减容;肺大疱;护理肺大疱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气道阻塞性疾病,由于肺内细小支气道的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黏膜水肿,主动吸气时由于胸腔内负压的作用,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内,但在被动呼气时由于气道炎症反应使其变窄,气体排出困难,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含气囊腔。
外科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是目前治愈单纯性肺大疱的有效治疗方法[1]。
对于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肺大疱患者,未有满意的治疗措施。
本院呼吸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及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25例,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经CT引导下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患者25例中,女7例,男18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2.2岁。
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其中11例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均需要吸氧。
25例患者肺大疱都经过CT确诊,均未进行外科手术。
1. 2 方法1. 2. 1 术前准备①全身一般情况评估;②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六项、传染病检查等;③氧气吸入、抗生素、镇咳等药物的应用;④胸部CT平扫、血气生化、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测定。
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实验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实验研究引言肺内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传统的手术取出肺内异物的方法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为精准、侵入性更小、风险更低的取出肺内异物的方法势在必行。
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利用CT的高分辨率成像优势,结合穿刺注射医用胶的粘性特性,可以在不开放胸腔的情况下,精准地定位肺内异物,并将其粘附在医用胶上,从而实现非创伤性取出。
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肺内异物的取出效率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肺内异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探讨该方法在肺内异物定位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的定位精度,比较其与传统定位方法的差异;2.探讨该方法在肺内异物定位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方法提供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方便、更安全的肺内异物定位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3 研究意义胸部异物是一种常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临床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当前的肺内异物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一种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定位方法来帮助医生快速找到异物并进行处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可行性和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提高肺内异物处理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定位的临床体会李元博; 苏雷; 钱坤; 张毅【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12【总页数】4页(P1125-1128)【关键词】医用胶; 定位; 多发肺结节【作者】李元博; 苏雷; 钱坤; 张毅【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肺小结节(尤其是直径<1 cm的亚厘米结节)检出率不断提高。
由于此类病灶难以通过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往往采用电视胸腔镜切除病灶。
由于胸腔镜术中仅靠触诊定位有一定失败率,会导致切除范围扩大,文献报道多种方法应用于小结节术前定位。
多发肺结节术中寻找病灶难度更大,因而术前定位尤为重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54例肺小结节资料,其中多发肺结节11例,均采用CT引导下病灶旁注射医用胶的方法进行术前定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23例,女31例,年龄30~75(58.2±11.6)岁。
因症状就诊17例,包括干咳14例,胸闷3例,其余37例为体检CT发现。
CT提示单发肺结节43例,长径(9.1±2.9)mm,距离胸膜(15.3±6.1)mm;多发肺结节11例(共25枚),其中2枚8例,3枚3例,长径(8.3±2.8)mm,距离胸膜(15.2±3.5)mm。
68枚病灶中,纯磨玻璃影35枚,混合性磨玻璃结节22枚,实性结节11枚。
病例选择标准:CT显示肺内病灶为纯磨玻璃影病灶≤15 mm,或含实性成分≤10 mm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或≤10 mm的实性结节,结节≤3枚,心肺功能可耐受肺叶切除手术,无手术禁忌证。
1.2 定位方法以多发结节为例,单发小结节定位方法与多发结节相同,只是无需进行多点穿刺。
术前行CT扫描,根据病灶的位置、数量、大小,规划穿刺结节的次序和体位。
CT引导下OB胶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疗效观察刘颖;齐豫;张铁栓;夏熙郑;齐景宪;高元勋【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37)7【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OB胶治疗肺大疱的疗效及安全性,开辟肺大疱内科治疗的新途径。
方法:选择肺大疱患者60例,完善术前检查,在CT引导下向肺大疱内注入OB吻合胶,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test,6MWT)。
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胸部CT变化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疗效。
结果: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包括胸痛(96.7%)、气胸(25%)、咯血(21.7%)、发热(21.7%)。
术后胸部CT示肺大疱治愈率96.7%,显效率3.4%。
30例患者行6MWT,肺功能均较前改善。
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OB胶粘堵肺大疱为安全、有效的内科治疗措施。
【总页数】3页(P649-651)【关键词】OB胶;肺大疱;6;min步行试验【作者】刘颖;齐豫;张铁栓;夏熙郑;齐景宪;高元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3【相关文献】1.胸腔镜联合OB胶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分析 [J], 郭能瑞;林涛2.二孔法电视胸腔镜下结合OB胶治疗肺大疱破裂后气胸 [J], 张蕾;王中林;刘宁;陆一民;高克柔;张晓膺3.CT引导下置管红霉素灌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巨大肺大疱的疗效观察 [J], 胡文霞;耿楠;金普乐;满照熙4.CT引导下经皮肺大疱内插管引流+负压吸引+红霉素注入治疗肺大疱24例 [J], 周明香;孙莹;孙文青;周廷才5.CT 引导下序贯减容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护理 [J], 孟凡云;都婴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实验研究摘要:肺内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需要快速准确的定位和处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通过临床实验发现,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准确定位肺内异物,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肺内异物定位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引言肺内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可能会导致肺不张、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支气管镜或手术来定位和清除肺内异物,但这些方法操作复杂,风险较大。
寻找一种更加简便、安全、准确的肺内异物定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肺内异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需求。
医用胶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能够通过CT引导下准确注射到肺内异物所在位置,使异物固定,便于后续的治疗操作。
在临床实践中,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已经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
对于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和操作技巧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精准定位肺内异物的可行性和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肺内异物的快速准确定位和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研究选取200例患有肺内异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18-75岁,男女比例约为1:1。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CT筛查确认存在肺内异物,排除合并严重肺部疾病和禁忌症后,纳入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穿刺注射医用胶定位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为:患者取仰卧位,CT引导下进行肺内异物定位,确定注射点和路径;消毒局部皮肤,麻醉局部皮肤和软组织;穿刺引导下定位到异物所在位置,进针到达指定位置后缓慢注射医用胶,保持注射针1-2分钟,观察异物位置是否稳固;完成后进行肺部CT检查确认异物位置和医用胶的分布情况。
CT引导下置管红霉素灌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巨大肺大疱的疗效观察胡文霞;耿楠;金普乐;满照熙【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5)004【摘要】目的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肺大疱穿刺置管联合红霉素灌注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巨大肺大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CT引导下肺大疱内置管红霉素灌注法治疗27例COPD并发巨大肺大疱患者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此治疗,经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减轻,血气分析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CT引导下肺大疱内置管红霉素灌注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COPD并发肺大疱患者呼吸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总页数】3页(P373-375)【作者】胡文霞;耿楠;金普乐;满照熙【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教务处,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胸腔巨大肺大疱减容术的临床应用 [J], 陈剑波;朱锦琪;曾晓媛;刘胜岗;梁伟军;彭毅强;杨红忠2.改良 Brompton 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重症巨大肺大疱疗效观察 [J], 赵永强;臧琦;王伟;曹明;朱强;蒋仲敏3.CT引导下经皮肺大疱内插管引流+负压吸引+红霉素注入治疗肺大疱24例 [J], 周明香;孙莹;孙文青;周廷才4.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大疱并发症的防治 [J], 周海波;花光斌;李立明5.CT引导下OB胶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颖;齐豫;张铁栓;夏熙郑;齐景宪;高元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