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检验规范
- 格式:xls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
gmp法规中对报警灯和蜂鸣器的桂清GMP法规中对报警灯和蜂鸣器的规定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法规是一套全面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旨在确保药品、医疗器械等生产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在GMP法规中,对于生产现场设备的要求尤为严格,其中报警灯和蜂鸣器作为生产设备中的重要安全指示装置,在GMP法规中有着具体的规定。
二、报警灯的规定1. 报警灯的设置在GMP法规中,对于生产现场的报警设备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中报警灯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布局合理,能够满足生产现场的安全要求。
报警灯的位置应明显,便于操作人员发现,并且应能够在发生报警情况时及时亮起。
2. 报警灯的功能GMP法规要求报警灯应具备明确的报警指示功能,能够准确地指示报警类型和位置,以便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报警信息的准确传达,报警灯还应具备明确的闪烁频率和颜色。
3. 报警灯的维护GMP法规也对报警灯的维护和检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检测制度,定期对报警灯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蜂鸣器的规定1. 蜂鸣器的声响GMP法规对蜂鸣器的声响要求也十分明确,要求蜂鸣器的声响应能够清晰地传达报警信息,使操作人员能够在生产现场听到报警并做出相应反应。
声响应具备一定的穿透力,能够在生产现场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有效传达报警信息。
2. 蜂鸣器的设置和报警灯一样,GMP法规中也对蜂鸣器的设置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蜂鸣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能够在生产现场的关键位置起到有效的报警作用。
3. 蜂鸣器的检测GMP法规要求企业应定期对蜂鸣器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蜂鸣器发出异常声响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GMP法规中的一部分,对报警灯和蜂鸣器的规定是为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和生产质量。
平板电脑蜂鸣器检验标准
1.目的
建立蜂鸣器材料的来料检验依据,确保来料品质符合我司工艺及客户要求。
2.范围
本文适用于各种型号的蜂鸣器
3.抽样标准
依据GB/T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II级水平,其它根据抽样标准书执行。
严重缺陷(CR)AQL=0;主要缺陷(Maj)AQL=0.65;次要缺陷(Min)AQL=1.5。
3.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失效的项目。
3.2严重缺陷:(Major)不会危及人生安全,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
3.3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4.器件承认书包含项目明细
4.1产品图纸
4.2产品特性规格
4.3材质清单
4.4安规测试报告
4.5 ROHS、REACH测试报告
4.6信赖性测试项目
5.检验/测试环境:
室内温度:25±10℃;
相对湿度:60%(+15%,-10%)
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或灯光垂直产品距离1米,使用40W日光灯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光照亮度:300~700Lux;
目视条件:正常视力,1.0以上;(每个表面来回观看5秒)
目视位置:产品放置检验者正前面的30cm距离处,检验者于产品成水平垂直±30°6.检验规范。
汽车蜂鸣器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为6V,12V及24V的各类汽车用触点式报警蜂鸣器。
1 型式和尺寸1.1 蜂鸣器的结构型式为封闭式、电磁触点型。
1.2 蜂鸣器为短时定额工作制。
其使用范围分类如下:A 类:频繁使用的蜂鸣器,加速度警告,转向信号警告,公共汽车门开关警告、自卸车警告等。
B 类:经常使用的蜂鸣器,如发动机油压警告,气压警告,水温警告等。
1.3 蜂鸣器安装尺寸应符合客户规定的要求。
1.4 蜂鸣器分单线制及双线制两种。
2 技术要求2.1 蜂鸣器除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JB 2261-77《汽车拖拉机用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2.2 基本性能蜂鸣器在试验电压下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2.3 电压变化2.3.1 蜂鸣器在按表3规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时,发音应正常不应有尖叫、颤音、振扰、沙哑和声明显不符合这类产品声音特性的声响。
表32.3.2 蜂鸣器输入按表3规定的下限电压时,允许声压级比表2规定的最低值降低5dB(A)。
2.4 绝缘电阻双线制蜂鸣器的导电引出线与安装支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少于200MΩ。
2.5 耐振性蜂鸣器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后,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分松动的现象,性能仍应符合2.2及2.3条规定。
a.耐振动能力:频率3000周/分最大加速度5g,振动时间4h;b.耐冲击能力:最大加速度10g冲击次数10000次。
2.6 耐温性蜂鸣器应能在周围空气温度-40℃~55℃范围内工作,当在高温55℃及低温-40℃时,允许其声压级比表2规定的最低值降低5dB(A),恢复到常温时,仍应符合2.2及2.3条规定。
2.7 耐潮性蜂鸣器在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90%的条件下应能工作,耐潮试验结束时,声压级允许比表2规定的最低值降低5dB (A)。
恢复到常温时,性能仍应符合2.2、2.3及2.4条规定。
2.8 连续性试验在常温时对蜂鸣器施以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A类产品连续鸣叫40min,B类产品连续鸣叫20min。
蜂鸣器测试标准
蜂鸣器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视检查:GB 一般II级,AQL=。
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外观、规格型号等。
具体来说,蜂鸣器外表面应均匀、平整,无变形、翘曲现象;引脚色泽一致、无氧化、无污渍;标贴纸不能脱落且标识方向正确;实物上标识、包装标签上的规格型号与ERP单上的规格型号一致。
2. 结构尺寸:尺寸应符合技术图纸要求。
3. 声压级测量:测量可以在消声室、半消声室或开阔空间进行,测量区地面应为光滑混凝土地面,密实型沥青或类似的无明显孔隙的坚硬材料所构成的平坦开阔地面。
在声响讯号装置或传声器附近,除观测仪器读数外,不得有其他人员停留。
4. 试验电压:应为 ( 12V系统)、 (24V系统)。
5.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应为23℃土5℃;相对湿度应为25%~75%;大气压力应为86kPa~106kPa;环境噪声声压级应低于50dB (A );试验场地的风速应不大于5m/s。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
贴片蜂鸣器的检验规范和使用留意事项一、引言贴片蜂鸣器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精度高等优点,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工厂生产线上的各种因素,贴片蜂鸣器的品质经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检验规范和使用留意事项,以避免质量问题及影响使用效果。
二、贴片蜂鸣器的检验规范(一)外观检查首先,需要对贴片蜂鸣器的外观进行检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异物:不允许有异物与附着物粘贴在贴片蜂鸣器的表面上。
•损坏:不允许有裂缝、破损、变形、剥落等缺陷存在。
•清晰:标志、文字、标签、条纹、边框线需要明显、清晰,无模糊、虚线现象。
•颜色:各种颜色应该鲜明且均匀,不允许出现色差或混浊现象。
(二)性能检查贴片蜂鸣器的性能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导通测试:应用万用表对器件的两极进行导通测试,正常情况下,两个极端之间的电阻应该很小,如果测得的电阻比较大,就会有可能是器件损坏。
•频率测试:在已知输入电压时,使用频率计对输出的蜂鸣声进行测试,如果蜂鸣频率偏离标准范围,就需要重新挑选或调试器件。
三、贴片蜂鸣器的使用留意事项(一)电流限制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电流限制,以免因输入电流过大而导致器件损坏。
一般来讲,贴片蜂鸣器的最大电流不应该超过0.1A,建议使用稳压电源进行驱动。
(二)驱动方式蜂鸣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流驱动和脉冲驱动。
直流驱动是指在一定电压下,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来控制输出声音的频率;而脉冲驱动则是通过对电源施加短暂的脉冲信号,使得贴片蜂鸣器发出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驱动方式仅适用于特定的贴片蜂鸣器,因此在使用时,务必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驱动方式。
(三)环境温度贴片蜂鸣器对温度比较敏感,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的控制。
一般建议在室温下使用,避免过度高温或低温环境,以免影响器件寿命和精度。
四、结论贴片蜂鸣器的检验规范和使用留意事项主要涉及到产品外观、性能、电流、驱动方式以及环境温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