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腊八粥》PPT课件1
- 格式:pptx
- 大小:12.32 MB
- 文档页数:62
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八儿与家人间的亲情。
4.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我国民风民俗的无比美好。
[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中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每人10秒内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说得多的获胜。
2.一个一个的传统节日,犹如中国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随着节日应运而生的主题活动,则是那一根坚韧的丝线,串起亲情,串起友爱,串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感受又一个节日带给我们的香甜味道。
3.知作者,解课题。
板书:腊八粥沈从文(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再解读“腊”字:“腊”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
腊祭的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
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利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书写要点。
(2)通过指认、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以小组练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听录音,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围绕着“腊八粥”这一主题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
【预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员。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我会写:腊:腊八腊月腊肉腊鱼粥:江米粥八宝粥粥少僧多腻:油腻肥腻腻烦玩腻了栗:板栗栗子栗色咽:吞咽咽气咽口水狼吞虎咽匙:茶匙汤匙匙子羹匙灌:浇灌灌溉灌注灌输灌木搅:搅拌搅动搅混搅局搅乱搅扰稠:浓稠稠密稠人广众嘟:嘟囔熬:熬药熬粥熬夜煎熬熬磨褐:褐色褐土褐煤短褐缸:水缸鱼缸茶缸染缸糖缸脏:脏土脏水脏话脏字脏兮兮筷:筷子碗筷竹筷火筷形近字:腊(腊月)蜡(蜡烛)栗(栗子)粟(粟米)咽(吞咽)烟(烟火)稠(稠密)绸(绸缎)褐(褐色)喝(喝水)缸(水缸)缺(缺少)多音字:匙:chí汤匙shi钥匙发:fā发现fà白发曾:céng曾经zēng姓曾脏:zāng肮脏zàng内脏近义词:叹气——叹息搅和——搅拌反抗——抗争奇怪——古怪猜想——猜测特别——特殊反义词:整齐——凌乱反抗——屈服常见——罕见特别——普通理解词语:【洋车】即人力车。
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2 腊八粥【课前解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关注文章内容: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关注腊八风俗:“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是很享受的事情。
【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
4.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