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4.00 KB
- 文档页数:34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啦 |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毕业季的文化背景2.感受离别之情,领悟美好的、独特的、珍贵的、失去的、新的情感3.加深对色彩及其运用、造型及其组合的理解4.开阔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重点1.了解毕业季的文化背景2.感受离别之情,领悟美好的、独特的、珍贵的、失去的、新的情感3.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三、教学难点1.整合各种美术元素,形成有机结合的创作2.表达出离别和新的开始的主题四、教学准备1.相应的教学PPT2.水彩颜料、水彩纸、刷子、铅笔、瓦楞纸五、教学内容及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放映一些与毕业季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导学生了解毕业季的文化背景以及所引发的情感。
2.学习(20分钟)首先,介绍风景画,了解景深和色彩运用。
在此基础上,利用色彩的运用和造型的组合完成毕业季特别的美术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画毕业季最喜欢的场景,或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用水彩颜料和纸板展现出离别和新的开始的主题。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活动(30分钟)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了解毕业季的文化背景以及表达出离别和新的开始的主题。
4.展示(15分钟)老师邀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们可以就他人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在绘制过程中了解毕业季的文化背景以及表达出离别和新的开始的主题。
2.学生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3.学生创作的作品能否体现出艺术审美。
六、教学后记通过完成这一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毕业季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用美术表达情感的独特之处。
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基础知识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也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啦▏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第13课,主题为“毕业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包括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学生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毕业主题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包括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毕业的情感和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
2. 如何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毕业主题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毕业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 新课:讲解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包括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并通过示范作品进行展示。
3. 实践: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体验,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啦▏人教新课标2. 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体验,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表现手法恰当,具有个性和创意。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毕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毕业主题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啦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第13课,主题为“毕业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毕业主题的基本含义,掌握制作毕业纪念册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份富有创意和个人特色的毕业纪念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毕业主题介绍:介绍毕业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毕业不仅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2. 制作毕业纪念册:学习制作毕业纪念册的基本技巧,包括设计、素材选择、排版等。
3. 创意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完成一份富有创意和个人特色的毕业纪念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制作毕业纪念册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特色和创意融入毕业纪念册的制作中。
- 如何处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
-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毕业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毕业的氛围。
2. 新授:介绍毕业纪念册的制作技巧,讲解设计、素材选择、排版等要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毕业纪念册的意义。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毕业啦2. 重点:制作毕业纪念册的技巧3. 难点:创意实践和团队协作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可以要求学生:1. 制作一份个人毕业纪念册:要求包含个人照片、文字描述、创意设计等。
2. 写一篇关于毕业纪念册的感悟:要求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对未来的展望等。
《毕业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毕业啦》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小学生即将结束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告别母校,在毕业前夕,每位学生都很有感触。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探索”领域表现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利用合适的工具媒材,制作形式多样的毕业纪念品(也可将自己满意的美术作品装饰加工成毕业纪念品),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告别活动,表达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结合,学会用美术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教材可以看出,毕业纪念品的形式多样,有绘画作品,有感恩卡,有立体手工制作。
其中,感恩卡的设计创意巧妙,制作方法各异,可画,可拼贴,可文字表达,能够为学生创作提供借鉴。
学生可把曾经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装饰成精美作品,还可以将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巧妙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师生共同策划毕业告别活动。
教师通过合影、互赠礼物、说心理话、展览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回忆小学美好的学习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让毕业活动成为学生情感与学习的新起点。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是《义务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第二年,学生们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基本形成,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加强,课标中提出,课堂中主要的任务就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与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基本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完善,同学们希望自己像成人们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顺势而为,从技巧方面,帮助同学们找到并巩固已经感受认识的造型元素,巩固能帮助自己表达的形式美元素。
在本课中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工具媒材,能够张显个性、自由发挥,学生会直接进行判断分析,进而产生联想与想象,呈现有创意的毕业纪念作品。
三、教学目标1.运用已学过的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与相关美术知识技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工具媒材,利用色彩与材料创作简单而有创意的毕业纪念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毕业啦》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创作毕业主题的画作,表达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内容1. 回顾小学美术所学知识和技能。
2. 讲解毕业主题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 学生创作并进行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意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毕业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美术所学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毕业主题的创作思路和技巧,如何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意表达。
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意表达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回顾小学美术所学知识和技能。
2. 毕业主题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 学生创作并进行分享。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作一幅以毕业为主题的画作。
2. 学生将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创作一幅以毕业为主题的画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美术技能,又让他们表达了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评价,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美术技能,还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创意表达,引导他们用美术作品记录生活的点滴,表达内心的情感。
(以上内容共约500字,如需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3课毕业啦︳人教版课程背景本堂美术课是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堂课,也是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主要围绕叙事画展开,通过复习和展示孩子们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通过创作展望未来的叙事画,激发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
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回顾美术学习历程,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3.创作展望未来的叙事画,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教学重点1.展示孩子们过去的美术作品,回顾学习历程;2.学习叙事画的表现方式和技巧;3.创作展望未来的叙事画。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展板;3.彩色颜料、画笔、画纸;4.样板作品。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2.老师通过PPT和展板展示孩子们过去学习的美术作品,让孩子们回忆起过去的学习历程。
讲授(20分钟)1.老师介绍叙事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老师通过PPT和样板作品讲解叙事画的技巧和要点。
实践(60分钟)1.孩子们选取自己心目中的主题,进行创作;2.孩子们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样板作品和PPT,进行创作。
3.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分别进行巡视和指导,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改进。
总结(10分钟)1.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2.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评估1.孩子们的作品是否表达出自己对未来的梦想和希望;2.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叙事画的表现方式和技巧;3.孩子们是否能够回顾过去的学习历程,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统筹和准备,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2.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和表达;3.老师应该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改进,以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
六年级美术《我们即将毕业》教学内容:我们即将毕业教学目标:综合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制作毕业纪念品和纪念册。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制作纪念品和纪念册。
教具学具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等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引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一首小诗来激发学生的离别情感,勾起学生对小学六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从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不是美丽的图画,而是一首老师写给你们的诗······出示课件1:老师配乐朗读:每到六年级心里就有些难过你们就要离开而我刚刚收获我不知道你们将来会怎样生活你们总说你们永远永远记得我我知道那记得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欢欣、痛和酸涩于是我用我的方式留住他们我说孩子们发扬你们的优点彰显你们的特色老师要为你们写一本书记录下我们所有的哀伤和欢乐记录下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和思索设问:听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生:(自己就要告别这个校园,很伤感)是啊,一转眼,大家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就将分离,看着你们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就像面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曾共同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总是不停地在我的眼前闪过。
板书课题:我们即将毕业。
出示课件活动二:真情告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
1.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和老师一样,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的往事,我们一起度过的风风雨雨。
此时此刻,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呢?2.往事回忆,真情再现。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这六年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人或最难忘的景。
3.指答心情。
师:听了这么多,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点明:感激之情,感谢之情,愧疚之情,惭愧,幸福,祝愿,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歉意、难舍难分之情等。
)师: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送礼物)活动三:欣赏探究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