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桥中学202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4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2、以下各数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A.一、二、三象限B.一、二、四象限C.一、三、四象限D.二、三、四象限4、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B的长为2.6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A.0.8km B.1.2km C.1.3km D.5.2km5、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AB∥CD,AD=BC B.AB∥CD,∠A=∠CC.AD∥BC,AD=BC D.∠A=∠C,∠B=∠D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7、在△ABC中,BC=a,AB=c,AC=b,则不能作为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是()A.∠A=∠B+∠C B.(a+b)(a﹣b)=c2C.a:b:c=3:4:5D.∠A:∠B:∠C=3:4:58、将一次函数y=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的函数的表达式()A.y=x+1B.y=x+2C.y=x﹣1D.y=x﹣2 9、我们把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任意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10、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C=4,BC=3,P为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作PE⊥AC于点E,PF⊥BC于点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是()A.2.5B.5C.2.4D.1.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12、已知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有两点M(x1,y1)、N(x2,y2),若x1>x2,则y1y2(填“>”“<”或“=”).13、已知a=+2,b=﹣2,则ab=.14、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1,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b,较短的直角边为a,则a+b的值是.15、若菱形ABCD的周长是20,对角线BD=8,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1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AD=3,∠DAE=30°,点F为AE的中点,过点F作直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点M、N,若MN=AE,则AM的长等于.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计算:.18、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1,6),B(﹣3,﹣2)两点.(1)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19、已知一次函数y=(k﹣3)x+3k+1.(1)若y是x的正比例函数,求k的值;(2)若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20、某校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课后服务内容,该内容分为4个类别,分别为音乐类(A),美术类(B),科技类(C),体育类(D),现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该服务内容的喜欢程度,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一共有人,扇形统计图中,A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2)请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学生2600人,请估计其中喜欢“科技类”的学生人数.21、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F处,FC交AD于E.(1)求证:△AEC是等腰三角形;(2)若AB=8,BC=16,求图中△ACE的面积.22、某商店销售10台A型和2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在第(2)问的条件下,如果A型电脑至少购进20台,则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100台的利润为多少钱?23、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 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CE的长;(2)求点D的坐标;(3)求DE所在的直线解析式.2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1)如图,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2)若AB=4,CE=2,求CG的长度;(3)当线段DE与正方形ABCD的某条边的夹角是40°时,直接写出∠EFC 的度数.25、如果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A点,且夹角为45°,则称l2为l1的芙蓉线,A点为芙蓉点.这个45°的角为芙蓉角.(1)若直线l1为y轴,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2,当l1为l2的芙蓉线时,k 的值为;(2)直线y=﹣x+3分别与y轴,x轴交于A,B两点,点P是x轴上B点右侧的一点,且BP=m(m>0),点Q在直线y=x﹣3上,其横坐标为m+6,判断∠QAP是否为芙蓉角,并说明理由;(3)直线l3的解析式为y=﹣3x+3,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点M 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MC是直线l3的芙蓉线.①求M点的坐标;②点N是直线l3上异于点C的一个动点,当MN为直线l3的芙蓉线时,直接写出相应的芙蓉点的坐标.。
y1x O A B C初二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2.在代数式21332x xy x yπ++、 、 、1a m +中,分式的个数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若将分式abba +中的字母b a ,的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 A .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缩小为原来的21 C .不变 D .缩小为原来的414.若二次根式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 < B .3x ≠ C .3x ≤ D .3x ≥5.如果12与最简二次根式a 2-7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a 的值是………………( ▲ ) A.-2 B.-1 C.1 D.2 6.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点……( ▲ ) A.(1,2) B.(2,1) C.(-1,-2) D.(-2,1) 7.若M(12-,)、N(14-,)、P(12,3y )三点都在函数k y x=(k>0)的图象上,则、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 )A.132y y y >>B.312y y y >>C.213y y y >>D.123y y y >> 8.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相等D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9.如图,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四边形AEDF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若AD 平分∠A ,则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 C .若AD ⊥BC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 D .若∠A =90°,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10.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位于第一象限,AB=AC=2,直角顶点A 在直线y =x 上,其中A 点的横坐标为1,且两条直角边AB 、AC 分 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k y x=(k ≠0)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2k << B 、13k ≤≤C 、14k ≤≤D 、14k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当=x 时,242--x x 的值为0.12. 若分式方程244x a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 . 13.已知函数()221ay a x -=-是反比例函数,则a14.已知函数5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 (),a b , 则11a b-= . 15.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线段AO ,BO 的中点.若AC+BD =24cm ,△OAB 的周长是18cm ,则 EF 的长为 .16.若分式方程2221-=--+x mx x 的解为非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E PD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18. 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k y x =和1y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k y x =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1y x =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1y x =的图象于点B ,当点P 在ky x =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③PA 与PB 始终相等;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期中试卷 初二数学命题人:谢煜 校对:高东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 12. 13. 14. 15. 16. 17. 18.三、解答题:(共76分)19. (16分)计算: ①()27-3--2-32②53232b ab a b ba ⎛⎫•-÷ ⎪⎝⎭③21+1x x x -+ ④111a ⎛⎫+ ⎪-⎝⎭÷2111a ⎛⎫+ ⎪-⎝⎭.20.(8分)解方程:①31144x x x --=-- ②23193xx x +=--.21. (5分)先化简,再求值:⎪⎪⎭⎫⎝⎛-+÷-++1211222x x x x x ,其中2x =.22.(6分)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D ∥BC , DF ∥BE ,AE =CF .求证:(1)△AFD ≅△CEB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3. (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和△A 1B 1C 1 关于点E 成中心对称.(1) 画出对称中心E ,并写出点E 的坐标 ; (2) 画出△A 1B 1C 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A 2B 2C 2; (3) 画出与△A 1B 1C 1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3B 3C 3.24.(5分)甲、乙两人每小时共做35个零件,甲做1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
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1:32=--l y x 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得到直线2l 与1l 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则下列平移作法正确的是( )A .将1l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B .将1l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C .将1l 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D .将1l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2.中国的传统建筑许多窗格图案蕴含着对称之美,现从中选取以下四种窗格图案,其中只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4.如图,点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AB =AC ,若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E 的位置,则∠AED 的度数为( )A .25°B .30°C .40°D .45° 5.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11,第三边长为34m +,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11a b -<-B .若a b >,则22a b >C .若a b >,且0c ≠,则ac bc >D .若||||a b c c >,则a b > 7.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22x a x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 C .a >-2 D .a ≥-28.某种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1厘米/秒,爆破员跑开的速度是5米/秒,为在点火后使爆破员跑到150米以外的安全地区,导火线的长至少为( )A .22厘米B .23厘米C .24厘米D .25厘米 9.在ABC 中,已知::5:12:13AC BC A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ACD △的面积为( )A .14SB .518SC .625SD .725S 10.如图,在ABC 中,BO 平分ABC ∠,CO 平分ACB ∠,EF 经过点O 且//EF BC ,若7AB =,8AC =,9BC =,则AEF 的周长是( )A .15B .16C .17D .2411.如图,已知等边,2ABC AB =,点D 在AB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BD CF DE BC =⊥,于点,E FG BC ⊥于,G DF 交BC 于点P ,则下列结论中:①BE CG =;②EDP GFP ≌;③60EDP ∠=︒;④1EP =.一定正确的是( )A .①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12.如图,在Rt ABC △中,CA CB =,D 为斜边AB 的中点,Rt EDF ∠在ABC 内绕点D 转动,分别交边AC ,BC 于点E ,F (点E 不与点A ,C 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45DEF ︒∠=;②222BF AE EF ;③2CD EF CD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点B ,O(分别落在点B 1,C 1处,点B 1在x 轴上,再将△AB 1C 1绕点B 1顺时针旋转到△A 1B 1C 2的位置,点C 2在x 轴上,再将△A 1B 1C 2绕点C 2顺时针旋转到△A 2B 2C 2的位置,点A 2在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 (3,0),B (0,4),AB =5,则点B 2021的坐标为________.14.如图所示,将直角三角形A B 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直角三角形DEF ,如果AB =12cm ,BE =5cm ,DH =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cm 2.15.如图,一次函数2y x m =-+与26y ax =+的图象相交于点()2,3P -,则关于x 的不等式26x m ax -+>+的解集为__________.16.不等式组20,360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17.在△ABC 中,∠A 是钝角,∠B =30°, 设∠C 的度数是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PD 垂直平分AB 连接BD 并延长,交边AC 于点E .若BCE 是等腰三角形,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O 作OD AC ⊥于D ,有下列结论:①EF BE CF =+;②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③1902BOC A ∠=+∠︒;④()12AD AB AC 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20.已知C ,D 两点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ACB =50°,∠ADB =86°,则∠CAD 的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1AB =,45BAC ∠=︒,3AC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一个角α,得到A BC ''△,点A 恰好在A C ''边上.(1)求α的度数;(2)求AC '的长.22.如图,ABC 中,90ACB ∠=︒,AC BC =,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角α(090α︒<<︒)得到11A B C ,连接1BB .设1CB 交AB 于点D ,11A B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1)在不再添加其它任何线段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全等的三角形:___________(ABC 与11A B C 全等除外);(2)当1BD BB =时,求α.23.某商场销售A 、B 两种型号的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15元,20元.商场销售5台A 型号和1台B 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38元;销售6台A 型号和3台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6元.(1)求商场销售A 、B 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1250元的资金购进A 、B 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且全部售出后至少获利460元.问:最少需要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最多可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经过()3,7A -,()2,3B -两点.(1)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求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0y ≤时x 的取值范围;(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5.如图,在ABC ∆中,80ABC ACB ∠=∠=︒,D 是AB 上一点,且AD BC =,//DE BC 且DE AC =.连接AE ,CE ,CD .(1)求AED ∠的度数;(2)证明:ACE ∆是等边三角形;(3)求ECD ∠的度数.2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90°,AC 平分∠DAB ,DE ⊥AC ,垂足为E ,且AE =AB .(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2)若∠DAC =30°,求∠DCA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先画出图象,求出直线1l 与坐标轴交点A 、B 坐标,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到对应点D 、C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2l 解析式,直线平移的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把y=0代入32y x =--得到23x=-,把x=0代入32y x =--得到y=-2, ∴直线32y x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2,03⎛⎫-⎪⎝⎭、B (0,-2), ∵直线2l 与1l 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点A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D 的坐标为2,03⎛⎫⎪⎝⎭,点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 的坐标为(0,2) 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则2032k b b ⎧+=⎪⎨⎪=⎩,解得32k b =-⎧⎨=⎩∴2l 的解析式为32y x =-+∴直线2l 可以看做直线1l 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平移、中心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熟知一次函数的知识和中心对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A解析:A【分析】本题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直接得出结果.【详解】A选项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B选项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也属于轴对称图形,故不正确;C选项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也属于轴对称图形,故不正确;D选项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也属于轴对称图形,故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4.D解析:D【分析】由题意可以判断△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由旋转变换的性质知:∠EAD=∠CAB,AE=AD;∵△ABC为直角三角形,∴∠CAB=90°,△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问题;应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5.A解析:A【分析】已知两边的长,第三边应该大于任意两边的差,而小于任意两边的和,列不等式进行求解后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11-4<3+4m<11+4,解得1<m<3.故选:A.【点睛】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6.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A、不等式的两边都减1,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A错误;B、当a<0时,不等式两边乘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B错误;C、当c<0时,ac<bc,故C错误;D、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7.D解析:D【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无解,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解即可求得.【详解】解:3122 x ax x->⎧⎨->-⎩①②解①得:x>a+3,解②得:x<1.根据题意得:a+3≥1,解得:a≥-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介于两数之间.8.D解析:D【分析】设导火线的长为xcm,根据题意可得跑开时间要小于或等于爆炸的时间,由此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设导火线的长为xcm,由题意得:150 0815 .x≥解得x≥24.3cm,∴导火线的长至少为25厘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AAS得出ACD AED≅,从而得出ACD△的面积=AED的面积和BE的长,继而得出AED的面积和BED的面积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5:12:13AC BC AB=,设AC=5k,BC=12k,AB=13k,∴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 AB⊥,∴∠CAD=∠BAD,∠C=∠AED =90°,∵AD=AD,∴ACD AED ≅,∴△△S S =ACD AED ,AE=AC=5k ,∴BE=13k-5k=8k ,∵AED 和BED 同高, ∴8:5△BE △S :S =D AED ,∵ABC 的面积为S , ∴518△S =ACD S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根据同高得出8:5△BE △S :S =D AED 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边对等角得到BE =OE ,OF =CF ,再进行线段的代换即可求出AEF 的周长.【详解】解:∵EF ∥BC ,∴∠EOB =∠OBC ,∵BO 平分ABC ∠,∴∠EBO =∠OBC ,∴∠EOB =∠EBO ,∴BE =OE ,同理可得:OF =CF ,∴AEF 的周长为AE +AF +EF =AE +OE +OF +AF = AE +BE +CF +AF =AB +AC =7+8=15.故答案为:A【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对等角”,熟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1.D解析:D【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DEB ≌△FGC ,就可以得出BE =CG ,DE =FG ,就可以得出△DEP ≌△FGP ,得出∠EDP =∠GFP ,EP =PG ,得出PC +BE =PE ,就可以得出PE =1,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C ,∠A =∠B =∠ACB =60°.∵∠ACB =∠GCF ,∵DE ⊥BC ,FG ⊥BC ,∴∠DEB =∠FGC =∠DEP =90°.在△DEB 和△FGC 中,DEB FGC GCF A BD CF ∠=∠⎧⎪∠=∠⎨⎪=⎩∴△DEB ≌△FGC (AAS ),BE =CG ,DE =FG ,故①正确;在△DEP 和△FGP 中,DEP FGP DPE FPG DE FG ∠=∠⎧⎪∠=∠⎨⎪=⎩∴△DEP ≌△FGP (AAS ),故②正确;∴PE =PG ,∠EDP =∠GFP≠60°,故③错误;∵PG =PC +CG ,∴PE =PC +BE .∵PE +PC +BE =2,∴PE =1,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2.A解析:A【分析】①证明∠A=∠DCB ,AD=CD ,∠ADE=∠CDF ,根据ASA 证明△ADE CDF ≅∆得ED=FD ,从而可判断①;②运用SAS 证明△EDC FDB ≅∆,得到CE BF =,再由222CE CF EF +=即可判断②;③当DE AC ⊥时,DE最短,从而可得2CD DE CD ≤<,整理后代换即可判断③.【详解】解:①∵,90CA CB AC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 B =∠=︒∵点D 是AB 的中点,∴,DA DB DC CD AB ==⊥,∠45DCB DCA =∠=︒∵∠EDF ADC =∠∴∠EDF EDC ADC EDC -∠=∠-∠∴∠ADE CDF =∠在△ADE 和△CDF 中A DCB AD CDADE CDF ∠=∠⎧⎪=⎨⎪∠=∠⎩∴△ADE CDF ≅∆∴,DE DF AE CF ==∴△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DEF =︒,故①正确;②∵∠90EDF CDB ︒=∠=∴∠EDF CDF CDB CDF -∠=∠-∠∴∠EDC FDB =∠在△EDC 与△FDB 中DE DF EDC FDB DC DB =⎧⎪∠=∠⎨⎪=⎩∴△EDC FDB ≅∆∴CE BF =∵222CE CF EF +=∴222BF AE EF ,故②正确; ③∵△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当DE AC ⊥时,DE ==最短,∴2DE CD ≤<∴CD ≤<即CD EF ≤<,故③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121280)【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12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1的坐标【详解】解:∵AO=3BO=4∠AOB=90°∴解析:(12128,0)【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12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1的坐标.【详解】解:∵AO=3,BO=4,∠AOB=90°∴,∴OA+AB1+B1C2=3+5+4=12,∴B2的横坐标为:12,且B2C2=4,∴B4的横坐标为:2×12=24,∵2021÷2=1010…1,∴点B2021的横坐标为:1010×12+3+5=12128.2021÷3=673…2,∴点B2021的纵坐标为0,∴B2021(12128,0),故答案为:(12128,0).【点睛】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变换,通过图形旋转,找到所有B点之间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可以考查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14.50【解析】由题意可知△ABC≌△DEF∴DE=AB=12∠DEC=∠B=90°∴四边形ABEH是直角梯形∵DH=4∴EH=DE-DH=12-4=8∴S梯形ABEH==50∴S阴影=S梯形ABEH=解析:50【解析】由题意可知△ABC≌△DEF,∴DE=AB=12,∠DEC=∠B=90°,∴四边形ABEH是直角梯形,∵DH=4,∴EH=DE-DH=12-4=8,∴S梯形ABEH=()()·128522AB EH BE++⨯==50,∴S 阴影= S 梯形ABEH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通过观察图形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梯形ABEH 在面积一样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找出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一次函数y1=-2x+m 的图象在y2=ax+6的图象的上方∴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解析:2x <-【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即可找出关于x 的不等式26x m ax -+>+的解集.【详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一次函数y 1=-2x+m 的图象在y 2=ax+6的图象的上方, ∴关于x 的不等式26x m ax -+>+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找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由①得:x<0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解析:2x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20360x x ->⎧⎨+<⎩①②由①得:x<0,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A 根据它是钝角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A+∠B+∠C=180°∴∠A=180°-30°-α=150°-α∵∠A 是钝角∴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解不解析:3060α︒<<︒【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A ,根据它是钝角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A+∠B+∠C=180°,∴∠A=180°-30°-α=150°-α.∵∠A 是钝角,∴90150180α︒<︒-<︒,即3060α︒<<︒,故答案为:3060α︒<<︒.【点睛】本题考查解不等式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正确表示∠A 及利用它的大小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8.45°或36°【分析】设∠BAD=∠CAD=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表示∠EBC ∠BEC 和∠C 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AD 平分∴设∠BAD=∠CAD=α∵AB=AC ∴∠AB解析:45°或36°.【分析】设∠BAD=∠CAD=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表示∠EBC 、∠BEC 和∠C ,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AD 平分BAC ∠,∴设∠BAD=∠CAD=α,∵AB=AC ,∴∠ABC=∠C=1802902αα︒-=︒-, ∵PD 垂直平分AB ,∴AD=BD , ∴∠ABD=∠BAD=α,∠EBC=∠ABC-∠ABE=902α︒-,∴∠BEC=∠ABE+∠BAC=3α,当BE=BC 时,∴∠BEC=∠C ,即903αα︒-=,解得22.5α=︒,∴245BAC α∠==︒;当BE=CE 时,∠EBC=∠C ,此时E 点和A 点重合,舍去;当BC=CE 时,∴∠EBC=∠BEC ,即9023αα︒-=,解得18α=︒,∴236BAC α∠==︒,故答案为:45°或36°.【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方程思想,能正确表示相关角是解题关键.19.①②③④【分析】由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③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EO和△CFO是等腰三角形得出EF=BE+解析:①②③④【分析】由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③1902BOC A∠=+∠︒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EO和△CFO是等腰三角形得出EF=BE+CF故①正确;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由角平分线定理与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④根据求得答案,即可得到④正确.【详解】解:∵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12∠ABC,∠OCB=12∠ACB,∠A+∠ABC+∠ACB=180°,∴∠OBC+∠OCB=90°12-∠A,∴∠BOC=180°-(∠OBC+∠OCB)=90°+12∠A;故③正确;∵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C=∠OBE,∠OCB=∠OCF,∵EF∥BC,∴∠OBC=∠EOB,∠OCB=∠FOC,∴∠EOB=∠OBE,∠FOC=∠OCF,∴BE=OE,CF=OF,∴EF=OE+OF=BE+CF,故①正确;过点O作OM⊥AB于M,作ON⊥BC于N,连接OA,∵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AM=AD,BM=BN,CD=CN,∵AM+BM=AB,AD+CD=AC,BN+CN=BC,∴AD=12(AB+AC-BC)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0.18°或112°【分析】分点C与点D在线段AB两侧点C与点D在线段AB同侧两种情况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如图∵CD两点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CA=CBDA=DB∵C解析:18°或112°【分析】分点C与点D在线段AB两侧、点C与点D在线段AB同侧两种情况,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如图,∵C、D两点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CA=CB,DA=DB,∵CD⊥AB,∴∠ACD=12∠ACB=12×50°=25°,∠ADC=12∠ADB=12×86°=43°,当点C与点D在线段AB两侧时,∠CAD=180°﹣∠ACD﹣∠ADC=180°﹣25°﹣43°=112°,当点C与点D′在线段AB同侧时,∠CAD′=∠AD′C﹣∠ACD′=43°﹣25°=18°,故答案为:18°或1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90°;(2)3【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求解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 A '【详解】解:(1)由旋转得到:ABC A BC ''∆≅∆∴45BA C BAC ''∠=∠=︒ ,1A B AB '==,3A C AC ''==∴45BAA BA A ''∠=∠=︒∴90ABA '∠=︒,即=90α︒(2)在Rt ABA '∆中,AA '=== ∴AC '=3A C 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1CBD CA F ≌△△;1AEF B ED ≌△△和1ACD B CF ≌△△;(2)30°【分析】(1)依据90ACB ∠=︒,AC BC =,及旋转的性质再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即可证明. (2)由旋转得1CB CB =从而得出()1111802CBB CB B α∠=∠=︒-,当1BD BB =时得11BDB BB D ∠=∠,根据外角性质得出1BDB ∠=α+45°,列出()1451802αα︒+=︒-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90ACB ∠=︒,AC BC =,∴∠CBA=∠CAB=45°又∵11A B C 是由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的∴1A C AC ==1B C BC =,1111CB A CA B ∠=∠ =∠CBA=∠CAB=45°∵111ACB ACF ACB BCD ∠+∠=∠+∠=90° ∴1A CF ∠=BCD ∠在1CBD CA F 和△△中111=BCD A CF BC A CCBD CA F ∠∠⎧⎪=⎨⎪=⎩∴1CBD CA F ≌△△;∴CF =CD ,∵CA =1CB ,∴AF =1B D ,在1AEF B ED 和△△中111AEF B ED A DB EAF B D ∠=⎧⎪∠=⎨⎪=⎩∴1AEF B ED ≌△△;在1ACD B CF 和△△中111A CB F AC B CACD B CF ∠=∠⎧⎪=⎨⎪∠=⎩∴1ACD B CF ≌△△.故全等的三角形有:1CBD CA F ≌△△,1AEF B ED ≌△△和1ACD B CF ≌△△. (2)在1CBB 中∵1CB CB = ∴()1111802CBB CB B α∠=∠=︒-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5ABC ∠=︒∵1BB BD =,∴11BDB BB D ∠=∠, 即()1451802αα︒+=︒-, ∴30α=︒.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23.(1)A 、B 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1元、28元;(2)最少需要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30台,最多可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50台【分析】(1)设A 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x 元,B 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y 元,根据题意可等量关系:①5台A 型号和1台B 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38元;②销售6台A 型号和3台B 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6元,由①②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方程即可; (2)根据题意表示出所用成本,进而得出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1)设A 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x 元,B 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y 元,由题意得:551520386361532060x y x y +-⨯-=⎧⎨+-⨯-⨯=⎩, 解得:2128x y =⎧⎨=⎩ 答:A 、B 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1元、28元;(2)设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z 台,则B 种计算器为(70-z )台,依题意得:1520(70)1250(2115)(2820)(70)460z z z z +-≤⎧⎨-+--≥⎩, 解得:3050z ≤≤,∴最少需要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30台,最多可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50台.答:最少需要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30台,最多可购进A 型号的计算器50台.【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列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求解.24.(1)y =−2x +1,图像见详解;(2)x≥12;(3)14【分析】(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A (−3,7)、B (2,−3)两点,画直线AB 即可,可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进而利用方程组求得k 、b 的值,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 (2)由直线在x 轴下方部分所对应的y≤0,进而即可求解;(3)求出直线与x ,y 轴的交点坐标,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一次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由题意,得:3723k b k b -+⎧⎨+-⎩==,解得:21k b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1; (2)令y=0,代入y =−2x +1得:x=12, ∴直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2,0), ∵直线在x 轴下方部分所对应的y≤0, ∴当0y ≤时x 的取值范围:x≥12; (3)令x=0,则y=1,∴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11122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画出函数图像,理解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5.(1)20AED ∠=︒;(2)见解析;(3)70ECD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C=20°,根据平行线得性质可得∠ADE=∠ABC ,利用SAS 可证明△ABC ≌△E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ED=∠BAC=20°;(2)根据全等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E=AB ,由等角对等边可得AB=AC ,即可证明AE=AC ,根据等腰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DE=∠EAD=80°,可得∠CAE=60°,即可证明△ACE 是等边三角形;(3)由(2)可知∠AEC=60°,即可得出∠DEC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得性质即可得答案.【详解】(1)∵80ABC ACB ∠=∠=︒,∴∠BAC=180°-2∠ACB=20°,∵//DE BC ,∴ADE ABC =∠∠, ABC ACB ∴∠=∠,ADE ACB ∴∠=∠∴在ABC ∆和EAD ∆中BC AD ADE ACB AC DE =⎧⎪∠=∠⎨⎪=⎩,ABC EAD ∴∆≅∆,20AED BAC ∴∠=∠=︒.(2)由(1)知:ABC EAD ∆≅∆,AE AB ∴=,80EAD ABC ∠=∠=︒∵80ABC ACB ∠=∠=︒∴AB AC =,AE AC ∴=,∵∠BAC=20°,802060CAE ∴∠=︒-︒=︒,ACE ∴∆是等边三角形.(3)ACE ∆是等边三角形,60CEA ∴∠=︒,∵∠AED=20°,602040CED ∴∠=︒-︒=︒,ED AC EC ==,EDC ∴∆为等腰三角形,18040702ECD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关键.26.(1)△ABC ≌△AED ,证明见解析;(2)∠DCA =75°.【分析】(1)根据ASA 证明△ABC ≌△AED 即可;(2)根据△ABC ≌△AED 可得AC=A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BC ≌△AED .证明:在△ABC 和△AED 中,90BAC EAD AB AE B AED ︒∠=∠⎧⎪=⎨⎪∠=∠=⎩, ∴△ABC ≌△AED (ASA );(2)∵△ABC ≌△AED ,∴AC =AD ,∴∠ACD =∠ADC ,∵∠DAC =30°,∴∠ACD =1(18030)2︒-︒=75°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5AB =,6AC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BDE ∆的面积为( )A .22B .24C .48D .44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 .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B .八年级(1)班36名学生的身高C .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D .某品牌饮料的质量3.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如图,由两个长为9,宽为3的全等矩形叠合而得到四边形ABCD ,则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15B .16C .19D .205.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x m x +-=3的解是5,则m 的值为( ) A .3 B .﹣2C .﹣1D .8 6.为了解某校八年级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32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B .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 .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D .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7.下列我国著名企业商标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调查某市成年人的学历水平B .调查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寿命C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D .了解某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9.“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天一定下雨B .明天一定不下雨C .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D .明天80%的地方下雨 10.如图,是一组由菱形和矩形组成的图案,第1个图中菱形的面积为S (S 为常数),第2个图中阴影部分是由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矩形和再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菱形产生的,依此类推…,则第2020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含S 的代数式表示为( )(S ≥2且S 是正整数)A .20184SB .20194SC .20204SD .20214S二、填空题11.如图,把△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 ,A’B’交AC 于点D ,若∠A’DC=90°,则∠A= °.12.如图,点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若BC=6,则DE= .13.如图,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都是1,点A 、B 、C 、D 、O 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若COD 是由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次得到的,则至少需要旋转______°.14.若分式x 3x 3--的值为零,则x=______.15.已知矩形ABCD ,AB =6,AD =8,将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θ(0°<θ<360°)得到矩形AEFG ,当θ=_____°时,GC =GB .16.当a <0时,化简|2a ﹣2a |结果是_____.1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4)x +k 2=0没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8.根据某商场2019年四个季度的营业额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二季度的营业额为800万元,则该商场全年的营业额为________万元.19.若分式方程211x m x x-=--有增根,则m =________. 20.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顶点D 、B 作DE ⊥a 于点E 、BF ⊥a 于点F ,若DE =4,BF =3,则EF 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C重合),将射线AE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交CD边于点F,AE、AF分别交BD于G、H两点.(1)当∠BEA=55°时,求∠HAD的度数;(2)设∠BEA=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DFA的大小;(3)点E运动的过程中,试探究∠BEA与∠FE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平行于x轴,点A、C分别在直线OM、ON上,点A的坐标为(3,3),矩形EFGH的顶点E、G 也分别在射线OM、ON上,且FG平行于x轴,EF:FG=3:5.(1)点B的坐标为,直线ON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当EF=3时,求H点的坐标;(3)若三角形OEG的面积为s1,矩形EFGH的面积为s2,试问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吗?若是,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3.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F.(1)证明: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四边形CDEF的周长是16cm,AC的长为8cm,求线段AB的长度.24.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DB的中点,点P是DB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PE⊥BC于E,PF⊥DC于F.(1)当点P与点O重合时(如图①),猜测AP与EF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 在线段DB 上(不与点D 、O 、B 重合)时(如图②),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当点P 在DB 的长延长线上时,请将图③补充完整,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写出相应的结论.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3,﹣1)、B (﹣1,0)、C (0,﹣3)(1)点A 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2)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 1B 1C ,A 1A 的长为 .26.解方程:224124x x x +-=-- 27.如图,∠MON =90°,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AB =13,OB =5,E 为AC 上一点,且∠EBC =∠CBN ,直线DE 与ON 交于点F .(1)求证BE =DE ;(2)判断DF 与ON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BEF 的周长为 .2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AB=BC ,∠ABC =120゜,∠MBN=60゜,∠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1)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如图1),试猜想线段AE、CF、EF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不需要证明);(2)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CF、EF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先判断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DE的长度,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出△BDE是直角三角形,计算出面积即可.【详解】解:∵AD∥BE,AC∥DE,∴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C=DE=6,在RT△BCO中,224AB AO-=,即可得BD=8,又∵BE=BC+CE=BC+AD=10,∴△BDE是直角三角形,∴S△BDE=124 2DE BD⋅=.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求出BD的长度,判断△BDE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解:A.调查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调查的难度大,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B.调查八年级(1)班36名学生的身高,难度不大,适合普查;C.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调查带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D.调查某品牌饮料的质量,调查带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含义与运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求解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要;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选择的知识.记住中心对称图形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如图1,作AE⊥BC于E,AF⊥CD于F,,∵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个矩形的宽都是3,∴AE=AF=3,∵S四边形ABCD=AE⋅BC=AF⋅CD,∴BC=CD,∴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如图2,,设AB=BC=x,则BE=9−x,∵BC2=BE2+CE2,∴x2=(9−x)2+32,解得x=5,∴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是:5×3=15.故选A.5.C解析:C【分析】将x=5代入分式方程中进行求解即可.【详解】把x=5代入关于x的分式方程22x mx+-=3得:25352m⨯+=-,解得: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一般直接将解代入分式方程进行求解.6.C解析:C【分析】根据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及个体的定义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该选项错误;B、8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样本,故该选项错误;C、每个学生的体重情况是个体,故该选项正确;D、样本容量是80,故该选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难度不大8.D解析:D【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少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 调查某市成年人的学历水平工作量比较大,宜采用抽样调查;B. 调查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C.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D. 了解某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工作量比较小,宜采用全面调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找到正确选项即可.【详解】解:明天下雨的概率是80%,说明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只有C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10.B解析:B【分析】观察图形发现第2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4,第3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S ,依此类推,得到第n 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详解】解:观察图形发现:第2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4, 第3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S , …第n 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n S,故第2020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含S 的代数式表示为20194S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的观察图形,找到规律用通项公式表示出来.二、填空题11.【详解】试题分析:∵把△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CA’=35°,∠A =∠A’,.∵∠A’DC=90°,∴∠A’ =55°.∴∠A=55°.考点:1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把△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CA’=35°,∠A =∠A’,.∵∠A’DC=90°,∴∠A’ =55°.∴∠A=55°.考点:1.旋转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12.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解析: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12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3.90【分析】由△COD是由△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再结合已知图形可知旋转的角度是∠BOD的大小,然后由图形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COD是由△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解析:90【分析】由△COD是由△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再结合已知图形可知旋转的角度是∠BOD的大小,然后由图形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COD是由△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OB=OD,∴旋转的角度是∠BOD的大小,∵∠BOD=90°,∴旋转的角度为90°,故答案为: 9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COD是由△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的含义,找到旋转角.14.-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解析:-3【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详解】依题意,得|x|-3=0且x-3≠0,解得,x=-3.故答案是:-3.【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5.60或300【分析】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DAG=60°,即可得到旋转角θ的度数.【详解】解: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解析:60或300【分析】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DAG=60°,即可得到旋转角θ的度数.【详解】解:当GB=GC时,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G在AD右侧时,取BC的中点H,连接GH交AD于M,∵GC=GB,∴GH⊥BC,∴四边形ABHM是矩形,∴AM=BH=12AD=12AG,∴GM垂直平分AD,∴GD=GA=DA,∴△ADG是等边三角形,∴∠DAG=60°,∴旋转角θ=60°;②当点G在AD左侧时,同理可得△ADG是等边三角形,∴∠DAG=60°,∴旋转角θ=360°﹣60°=300°.故答案为60或30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16.﹣3a【分析】首先利用a的取值范围化简,进而去绝对值求出答案.【详解】∵a<0,∴|﹣2a|=|﹣a﹣2a|=|﹣3a|=﹣3a.故答案为:﹣3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解析:﹣3a【分析】首先利用a的取值范围化简,进而去绝对值求出答案.【详解】∵a<0,∴2a|=|﹣a﹣2a|=|﹣3a|=﹣3a.故答案为:﹣3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7.k<﹣1【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k+4)2﹣4k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4)x+k2=0没有实数根,∴△=(2k+4)2﹣4k2<解析:k<﹣1【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k+4)2﹣4k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4)x+k2=0没有实数根,∴△=(2k+4)2﹣4k2<0,解得k<﹣1.故答案为:k<﹣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18.000【分析】用1减去其他季度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二季度所占的百分比,再用800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商场全年的营业额.【详解】解:扇形统计图中二季度所占的百分比=1-35%-25%-解析:000【分析】用1减去其他季度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二季度所占的百分比,再用800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商场全年的营业额.【详解】解:扇形统计图中二季度所占的百分比=1-35%-25%-20%=20%,∴该商场全年的营业额为:800÷20%=4000(万元),故答案为:4000.【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由统计图得到二季度所占的百分比是解题关键.19.-1【分析】首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增根求出m的值.【详解】解:解方程可得:x=m+2,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1,即m+2=1,解得:m=-1.故答案为:-1【解析:-1【分析】首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增根求出m的值.【详解】解:解方程可得:x=m+2,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1,即m+2=1,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增根的概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0.7【解析】【详解】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AB=AD ,∠BFA=∠BAD=90°,则有∠ABF=∠DAE,又因为DE⊥a、BF⊥a,根据AAS 易证△AFB≌△DEA,所以AF=DE=4,BF 解析:7【解析】【详解】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AB=AD ,∠BFA=∠BAD=90°,则有∠ABF=∠DAE ,又因为DE ⊥a 、BF ⊥a ,根据AAS 易证△AFB ≌△DEA ,所以AF=DE=4,BF=AE=3,则EF=AF+AE=4+3=7.三、解答题21.(1)10°;(2)135DFA α∠=︒-;(3)∠BEA =∠FEA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3)延长CB 至I ,使BI =D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A =∠BAD =90°,∴∠EAB =90°﹣∠BAE =90°﹣55°=35°,∴∠HAD =∠BAD ﹣∠EAF ﹣∠EAB =90°﹣45°﹣35°=10°;(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A =∠BAD =∠ADF =90°,∴∠EAB =90°﹣∠BAE =90°﹣α,∴∠DAF =∠BAD ﹣∠EAF ﹣∠EAB =()90459045αα︒-︒-︒--︒=,∴∠DFA =90°﹣∠DAF =()9045α︒--︒=135°﹣α;(3)∠BEA =∠FEA ,理由如下:延长CB至I,使BI=DF,连接AI.∵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ADF=∠ABC=90°,∴∠ABI=90°,又∵BI=DF,∴△DAF≌△BAI(SAS),∴AF=AI,∠DAF=∠BAI,∴∠EAI=∠BAI+∠BAE=∠DAF+∠BAE=45°=∠EAF,又∵AE是△EAI与△EAF的公共边,∴△EAI≌△EAF(SAS),∴∠BEA=∠FE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外角和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22.(1)(3,2),12y x;(2)H(16,11);(3)4415,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A的坐标为(3,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出C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ON的解析式.(2)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由题意F(e,e﹣3),G(e+5,e﹣3),由点G在直线ON上,可得e﹣3=12(e+5),解得e=11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由点G在直线y=12x上,可得a﹣3m=12(a+5m),推出a=11m,推出E(11m,11m),H(16m,11m),F(11m,8m),G (16m,8m)J(11m,0),K(16m,0),求出S1,S2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的坐标为(3,3),∴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B(3,2),∴C(4,2)设直线ON的解析式为y=kx(k≠0),把C的坐标代入得,2=4k,解得k=1 2,∴直线ON的解析式为:y=12x;故答案是:(3,2),12y x;(2)∵EF=3,EF:FG=3:5.∴FG=5,设矩形EFGH的宽为3a,则长为5a,∵点E在直线OM上,设点E的坐标为(e,e),∴F(e,e﹣3),G(e+5,e﹣3),∵点G在直线ON上,∴e﹣3=12(e+5),解得e=11,∴H(16,11).(3)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G,延长EF交x轴于J,延长HG交x轴于k.设E(a,a),EF=3m,FG=5m,则G(a+5m,a﹣3m),∵点G在直线y=12x上,∴a﹣3m=12(a+5m),∴a=11m,∴E(11m,11m),H(16m,11m),F(11m,8m),G(16m,8m)J(11m,0),K (16m,0),∴S△OEG=S△OEJ+S梯形EJKG﹣S△OKG=12×11m×11m+12(8m+11m)•5m•12﹣12×16m×8m =44m2,S矩形EFGH=EF•FG=15m2,∴12SS=224415mm=4415.∴s1:s2的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44 15.【点晴】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详见解析;(2)10cm【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知BD∥FC,2DE=BC,然后结合已知条件“EF∥DC”,利用两组对边相互平行得到四边形DCFE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AB=2DC,即可得出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故BC=16﹣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详解】(1)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ED是Rt△ABC的中位线,∴ED∥BC.BC=2DE,又EF∥DC,∴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DC=EF,∵DC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AB=2DC,∴四边形DCFE的周长=AB+BC,∵四边形DCFE的周长为16cm,AC的长8cm,∴BC=16﹣AB,∵在Rt△ABC中,∠ACB=90°,∴AB2=BC2+AC2,即AB2=(16﹣AB)2+82,解得:AB=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1)AP=EF,AP⊥EF,理由见解析;(2)仍成立,理由见解析;(3)仍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正方形中容易证明∠MAO=∠OFE=45°,∠AMO=∠EOF=90°,利用AAS证明△AMO≌△FOE.(2) (3)按照(1)中的证明方法证明△AMP≌△FPE(SAS),结论依然成立.【详解】解:(1)AP=EF,AP⊥EF,理由如下:连接AC,则AC必过点O,延长FO交AB于M;∵OF⊥CD,OE⊥BC,且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OECF是正方形,∴OM=OF=OE=AM,∵∠MAO=∠OFE=45°,∠AMO=∠EOF=90°,∴△AMO≌△FOE(AAS),∴AO=EF,且∠AOM=∠OFE=∠FOC=45°,即OC⊥EF,故AP=EF,且AP⊥EF.(2)题(1)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延长AP交BC于N,延长FP交AB于M;∵PM⊥AB,PE⊥BC,∠MBE=90°,且∠MBP=∠EBP=45°,∴四边形MBEP是正方形,∴MP=PE,∠AMP=∠FPE=90°;又∵AB﹣BM=AM,BC﹣BE=EC=PF,且AB=BC,BM=BE,∴AM=PF,∴△AMP≌△FPE(SAS),∴AP=EF,∠APM=∠FPN=∠PEF,∵∠PEF+∠PFE=90°,∠FPN=∠PEF,∴∠FPN+∠PFE=90°,即AP⊥EF,故AP=EF,且AP⊥EF.(3)题(1)(2)的结论仍然成立;如右图,延长AB交PF于H,证法与(2)完全相同.【点睛】利用正方形,等腰三角形,菱形等含等边的特殊图形,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变化,等边作为证明等边三角形的隐含条件,证明三角形的全等,是证明此类问题的关键.25.(1)(3,1);(2)作图见解析;26.【分析】(1)根据对称性即可得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2)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1B1C,进而可得A1A的长.【详解】(1)∵A(﹣3,﹣1),∴点A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2)如图,△A1B1C即为所求,A1A2226.1526【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26.-1【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去分母得:(x+2)2-4=x2-4,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7.(1)见解析;(2)DF⊥ON,理由见解析;(3)24【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BCE≌△DCE即可;(2)由第一题所得条件和已知条件可推出∠EDC=∠CBN,再利用90°的代换即可证明;(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结合已知条件推出DF和BF的长,再根据第一题结论得出△BEF的周长等于DF加BF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正方形,∴CA平分∠BCD,BC=DC,∴∠BCE=∠DCE=45°,∵CE=CE,∴△BCE≌△DCE(SAS);∴BE=DE;(2)DF⊥ON,理由如下:∵△BCE≌△DCE,∴∠EBC=∠EDC,∵∠EBC=∠CBN,∴∠EDC=∠CBN,∵∠EDC+∠1=90°,∠1=∠2,∴∠2+∠CBN=90°,∴∠EFB=90°,即DF⊥ON;(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AD=90°,∴∠DAG+∠BAO=90°,∵∠ABO+∠BAO=90°,∴∠DAG=∠ABO,又∵∠MON=90°,DG⊥OM,∴△ADG≌△ABO,∴DM=AO,GA=OB=5,∵AB=13,OB=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12,由(2)可知DF⊥ON,又∵∠MON=90°,DG⊥OM,∴四边形OFDM是矩形,∴OF=DG=AO=12,DF=OM=17,由(1)可知BE=DE,∴△BEF的周长=DF+BF=17+(12-5)=24.【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8.(1)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即AE+CF=EF;如图3,(1)中结论不成立,AE=EF+CF.【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ABE≌△C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E=∠CBF=30°,进而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如图2,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根据题意可得△BCH≌△BAE,则有BH=BE,∠CBH=∠ABE,进而可证△HBF≌△EBF,推出HF=EF,最后根据线段的等量关系可求解;如图3,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根据题意易得△BCF≌△BAQ,推出BF=BQ,∠CBF=∠ABQ,进而可证△FBE≌△QBE,推出EF=QE即可.【详解】解:(1)如图1,AE+CF=EF,理由如下:∵AB⊥AD,BC⊥CD,∴∠A=∠C=90°,∵AB=BC,AE=CF,∴△ABE≌△CBF(SAS),∴∠ABE=∠CBF,BE=BF,∵∠ABC=120°,∠MBN=60°,∴∠ABE=∠CBF=30°,∴11,22AE BE CF BF==,∵∠MBN=60°,BE=BF,∴△BEF是等边三角形,∴1122AE CF BE BF BE EF +=+==,故答案为AE+CF=EF;(2)如图2,(1)中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延长FC到H,使CH=AE,连接BH,∵AB⊥AD,BC⊥CD,∴∠A=∠BCH=90°,∴△BCH≌△BAE(SAS),∴BH=BE,∠CBH=∠ABE,∵∠ABC=120°,∠MBN=60°,∴∠ABE+∠CBF=120°-60°=60°,∴∠HBC+∠CBF=60°,∴∠HBF=∠MBN=60°,∴∠HBF=∠EBF,∴△HBF≌△EBF(SAS),∴HF=EF,∵HF=HC+CF=AE+CF,∴EF=AE+CF,如图3,(1)中的结论不成立,为AE=EF+CF,理由如下:在在AE上截取AQ=CF,连接BQ,∵AB⊥AD,BC⊥CD,∴∠A=∠BCF=90°,∵AB=BC,∴△BCF≌△BAQ(SAS),∴BF=BQ,∠CBF=∠ABQ,∵∠MBN=60°=∠CBF+∠CBE,∴∠CBE+∠ABQ=60°,∵∠ABC=120°,∴∠QBE=120°-60°=60°=∠MBN,∴∠FBE=∠QBE,∴△FBE≌△QBE(SAS),∴EF=QE,∵AE=QE+AQ=EF+CE,∴AE=EF+C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数学学科期中阶段质量反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30分,每题3分)1-5 CADBD 6-10ABBAA二、填空题(18分,每题3分)11.±312.三角形的稳定性13.814.815.16.4三、解答题(72分)17.(1) (1)53(共10分,每问5分,第一步化简乘方、开方正确2分)18. (共12分,(1)每空1分,(2)8分)(1)①;②;③;④.(2)延长至点,使得,连接,延长至点,使得,连接,,...................................................................................................辅助线1分,在△和△中,,△△,,..............................................................................................................................3分同理△△,3-52B B '∠=∠12BD BC =12B D BC ''''=SAS ADE DE DA =BE A D ''E 'D E D A ''''=B E ''AD A D ='' AE A E ∴=''ADC EDB AD ED ADC EDB CD BD =⎧⎪∠=∠⎨⎪=⎩∴ADC ≅()EDB SAS AC BE ∴=A D C '''≅()E D B SAS ''',,,............................................................................................................................4分在△和△中,,△△,,同理,,.................................................................................................................6分在△和△中,,△△.............................................................................. .....................8分19. (共4)分方法一:如图,连接并延长,.......................................................... .....................1分在中,,在中,,, (2)分A CB E ''''∴=AC A C '=' BE B E ''∴=BAE B A E '''AB A B BE B E EA E A ''=⎧⎪''=⎨⎪''=⎩∴BAE ≅()B A E SSS '''BAD B A D ∴∠=∠'''CAD C A D ∠=∠'''BAC B A C ∴∠=∠'''ABC A B C '''AB A B BAC B A C AC A C ''=⎧⎪'''∠=∠⎨⎪''=⎩∴ABC ≅()A B C SAS '''AC ADC ∆1D DAC ∠=∠+∠ABC ∆2B BAC ∠=∠+∠12140BCD D B BAC DAC D B A ∴∠=∠+∠=∠+∠+∠+∠=∠+∠+∠=︒李叔叔量得,就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1分方法二:如图,延长交于,,,,,李叔叔量得,就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20. (共10分,(1)4分,(2)6分)(1)如图,点即为所求;(2)连接,由作图可知,为的垂直平分线,则,设 ,则,..............................................1分,在中,由勾股定理得:,..............................................2分即......................................................................................................5分解得:,答:深圳号驱逐舰行驶的航程的长为. (6)分∴142BCD ∠=︒DC AB M 180180903060AMD A D ∠=︒-∠-∠=︒-︒-︒=︒ 180********CMB AMD ∴∠=︒-∠=︒-︒=︒1801802012040MCB B CMB ∴∠=︒-∠-∠=︒-︒-︒=︒180********DCB MCB ∴∠=︒-∠=︒-︒=︒∴142BCD ∠=︒C BC CD AB BC AC =BC AC x ==nmile (90)OC x nmile =-OA OB⊥ 90O ∴∠=︒Rt OBC ∆222BO OC BC +=22230(90)x x +-=50x =BC 50nmile21. (共9分,(1)3分,(2)3分,点描对1个给1分(3)3分)22.(共5分)解:如图,设C ′D 与AC 交于点O ,∵∠C=35°,∴由折叠可得∠C ′=∠C=35°,.....................................................................................1分∵∠1=∠DOC+∠C ,∠1=106°,∴∠DOC=∠1-∠C=106°-35°=71°, (3)分∵∠DOC=∠2+∠C ′,∴∠2=∠DOC-∠C ′=71°-35°=36°..............................................................................5分23.(共10分,(1)6分,(2)4分)(1)截取AC=CE 给2分;平行尺规作图:利用角的关系或做全等,有痕迹作对都可给4分(2)解:,,............................................................................................................1分在和中,,,............................................................................................................3分,即的长就是、之间的距离...............................................................4分//DE AB A E ∴∠=∠ABC ∆EDC ∆A E ACB ECD BC CD ∠=∠⎧⎪∠=∠⎨⎪=⎩()ABC EDC AAS ∴∆≅∆DE AB ∴=DE A B24.(共12分,(1)2分,(2)8分,(3)2分)解:(2)结论成立............................................................................1分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2分在和中,,..,即....................................................................................................................5分在和中,,.,...............................................................................................7分,,,.(8分).........................................................................................................8分 ABCD BA AD DC ∴==90BAD ADC ∠=∠=︒EAD ∆FDC ∆EA FD ED FC AD DC =⎧⎪=⎨⎪=⎩EAD FDC ∴∆≅∆EAD FDC ∴∠=∠EAD DAB FDC CDA ∴∠+∠=∠+∠BAE ADF ∠=∠BAE ∆ADF ∆BA AD BAE ADF AE DF =⎧⎪∠=∠⎨⎪=⎩BAE ADF ∴∆≅∆BE AF ∴=ABE DAF ∠=∠⋯90DAF BAF ∠+∠=︒ 90ABE BAF ∴∠+∠=︒90AMB ∴∠=︒AF BE ∴⊥⋯。
苏科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若分式3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2 B .x >2 C .x >0且 x ≠2 D .x <2 2. 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 .AB ∥CD ,AD =BC B .∠A =∠B , ∠C =∠D C .AB =CD ,AD =BCD .AB =AD , CB =CD3. 已知点M (-2,3)在双由线y =kx上,则下列各点一定不在该双曲线上的是( ) A .(3,-2) B .(-2,-3) C .(2,-3) D .(-3,2)4. 代数式45x ,42x y+, 122++πx ,52,1b ,12x x +中,是分式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5. 若分式xyx y+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缩小2倍6. 反比例函数6y x =与3y 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作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为( )A.3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2C.3D.1第6题 第8题7. 当 m = 时,分式22m m --的值为零. A .m=2 B .2m =- C .2m =± D .20m m =±≠且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装订线————————————————————————————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 点(2,a )在反比例函数6y x=图象上,则a = . 10.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C =60°,AC =4,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____. 11.若关于x 的方程222x mx x++--=2有增根,则增根x=_______.m =_______.第10题 第12题 第15题12.如图, ABCD 中, AD =5, AB =3,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则EC =_______.13.已知y kx =(0k >)与2y x=交于点11(,)A x y 、22(,)B x y ,则123x y = . 14.若点()13y -,、()22y -,、()31y ,在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像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用>连接)15.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与y 轴平行,顶点A 的坐标为(1,2),点B 与点D 在反比例函数y 6x=(x >0)的图象上,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 16.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长分别是3cm ,4cm ,5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cm ,面积是_______ cm 2.17.已知一次函数5y x =-+和反比例函数3y x-=交于点A (a ,b ),则11a b+=.18.如图, ABCD 中,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AEB =45°,BD =2,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180°到其原来所在的同一平面内,若点B的落点记为B′,则DB′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第18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题,共64分)19.化简:(1)111xx x---(2)231124aa a+⎛⎫+÷⎪--⎝⎭20.解方程:(1).23611x x=--(2)221211239yy y y y-+=-+--21.先化简311x xxx⎛⎫-⎪-+⎝⎭·21xx-,再从1、-1、01四个数中选取你认为满意的数求分式的值.2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F在直线AC上,且AE=CF,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第22题第23题第24题23.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 于点D,已知AB=10,BC=15,MN=3.(1)求证:BN=DN;(2)求△ABC的周长.24.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1=k1x+b与反比例函数y2=2kx的图象交于点A(4,m)和B(n,-2),与y轴交于点C.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PE垂直于x轴,△OPE的面积是8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求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2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9cm,BC=6cm,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由点A 向点D 运动,点Q 以1cm/s 的速度由点C 向点B 运动。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细心选一选,你一定准!(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B.C.+y D.2.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4B.2.1×10﹣4C.2.1×10﹣5D.21×10﹣63.化简的结果是()A.B.C.D.4.分式方程的解是()A.﹣1 B.1 C.﹣2 D.25.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6.函数y=x+m与(m≠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 B. C.D.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cm B.5cm C.6cm D.10cm8.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3倍B.6倍C.9倍D.18倍9.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6,0)、(0,8),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A.6 B.8 C.10 D.4.8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4,则k1﹣k2的值是()A.1 B.2 C.4 D.8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点M(a,1)在双曲线上,则a=.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13.如图,已知OA=6,∠AOB=30°,则经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4.已知,则=.15.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为(2,2);②当x>2时,y2>y1;③当x=1时,BC=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6.如图所示,沿DE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 的面积为60,则△DEC的面积为.三、认真做一做,你一定棒!(共52分.写出详细的解答或证明过程)1)计算:;(2)化简:.18.解方程:.19.如图,反比例函数y=(k≠0)和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于A(4,),B(﹣2,n)两点.(1)根据图象写出: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n的值.20.已知原来从遂宁到内江公路长150km,高速公路路程缩短了30km,如果一辆小车从遂宁到内江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5倍,需要的时间可以比原来少用1小时10分钟.求小汽车原来和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21.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求P点坐标?22.如图,CD是AB上的高,AC=4,BC=3,DB=.(1)求C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2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DC=120°,AD=DC,AB=2,求BC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细心选一选,你一定准!(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B.C.+y D.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y,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2.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4B.2.1×10﹣4C.2.1×10﹣5D.21×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专题:应用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0.000 021=2.1×10﹣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化简的结果是()A.B.C.D.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x2﹣9因式分解得到最简公分母为(x+3)(x﹣3),然后通分得到,再把分子化简后约分即可.解答:解:原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先把各分母因式分解,确定最简公分母,然后进行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然后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4.分式方程的解是()A.﹣1 B.1 C.﹣2 D.2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x,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得2+x﹣1=2x,解得x=1.检验:把x=1代入x=1≠0.∴原方程的解为: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5.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实际意义,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类型,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有:v•t=s;故v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为反比例函数,且根据实际意义v>0、t>0,其图象在第一象限.故选:C.点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实际意义确定其所在的象限.6.函数y=x+m与(m≠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 B. 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取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m的取值,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B、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正确;C、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D、由函数y=x+m的图象可知m=0,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m<0,相矛盾,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7.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cm B.5cm C.6cm D.10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在Rt△ABC中,可求出AB的长度,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E=EB=AB.解答:解:∵AC=6cm,BC=8cm,∴AB==10cm,∵由折叠的性质得,∠B=∠DAE,DE⊥AB,∴AE=EB=AB=5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3倍B.6倍C.9倍D.18倍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2+b2=c2,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所以(3a)2+(3b)2=9(a2+b2)=9c2=(3c)2,即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正确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9.在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6,0)、(0,8),则坐标原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A.6 B.8 C.10 D.4.8考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面积相等的方法求得原点到线段AB的距离.解答:解:在坐标系中,OA=6,OB=8,∴由勾股定理得:AB==10,设点O到线段AB的距离为h,∵S△ABO=OA•OB=AB•h,∴6×8=10h,解得h=4.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利用面积相等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是长采用的方法.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4,则k1﹣k2的值是()A.1 B.2 C.4 D.8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设A(a,b),B(c,d),代入双曲线得到k1=ab,k2=c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d﹣ab=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A(a,b),B(c,d),代入得:k1=ab,k2=cd,∵S△AOB=4,∴ab﹣cd=4,∴ab﹣cd=8,∴k1﹣k2=8,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ab﹣cd=8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点M(a,1)在双曲线上,则a=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解.解答:解:∵点M(a,1)在双曲线上,∴a•1=2,∴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12.如图,已知OA=OB,那么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OB=.即OA=.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上,则点A对应的数是﹣.解答:解:由图可知,OC=2,作BC⊥OC,垂足为C,取BC=1,故OB=OA===,∵A在x的负半轴上,∴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同时注意根据点的位置以确定数的符号.13.如图,已知OA=6,∠AOB=30°,则经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首先过A作AC⊥x轴,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C的长,即可得到A点的坐标,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解:过A作AC⊥x轴,∵∠AOB=30°,∴,∵OA=6,∴AC=3,在Rt△ACO中,OC2=AO2﹣AC2,∴,∴A点坐标是:(3,3),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A点坐标.14.已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设x=3a,y=4a,z=5a,进而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设x=3a,y=4a,z=5a,∴===﹣.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假设出未知数进而代入求出是解题关键.15.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为(2,2);②当x>2时,y2>y1;③当x=1时,BC=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④.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①将两函数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出A点坐标;②根据函数图象及A点坐标,即可判断x>2时,y2与y1的大小;③将x=1代入两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y2﹣y1即为BC的长;④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解答:解:①将组成方程组得,,由于x>0,解得,故A点坐标为(2,2).②由图可知,x>2时,y1>y2;③当x=1时,y1=1;y2=4,则BC=4﹣1=3;④当x逐渐增大时,y1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y2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可见,正确的结论为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知道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与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沿DE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且△AFD的面积为60,则△DEC的面积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AD=8,且△AFD的面积为60,即可求得AF与DF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DF,然后在Rt△BE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的长,继而求得△DEC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90°,BC=AD=8,CD=AB,∵△AFD的面积为60,即AD•AF=60,解得:AF=15,∴DF==17,由折叠的性质,得:CD=DF=17,∴AB=17,∴BF=AB﹣AF=17﹣15=2,设CE=x,则EF=CE=x,BE=BC﹣CE=8﹣x,在Rt△BEF中,EF2=BF2+BE2,即x2=22+(8﹣x)2,解得:x=,即CE=,∴△DEC的面积为:CD•CE=×17×=.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三、认真做一做,你一定棒!(共52分.写出详细的解答或证明过程)1)计算:;(2)化简:.考点:实数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乘法法则计算,第四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约分后,相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5+1﹣1+1=6;(2)原式=﹣=0.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解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4﹣(x+1)(x+2)=﹣(x2﹣1),整理,3x=1,解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故原方程的解是x=.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9.如图,反比例函数y=(k≠0)和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于A(4,),B(﹣2,n)两点.(1)根据图象写出: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n的值.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2)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A点坐标代入y=可求出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把B(﹣2,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n的值.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得:当x>4或﹣2<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A(4,)代入y=得k=4×=6,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B(﹣2,n)代入y=得﹣2n=6,解得n=﹣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20.已知原来从遂宁到内江公路长150km,高速公路路程缩短了30km,如果一辆小车从遂宁到内江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5倍,需要的时间可以比原来少用1小时10分钟.求小汽车原来和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1.5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得,小汽车不走高速公路走120千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走高速公路150千米所用时间+1小时10分钟,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1.5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得:x=60.经检验:x=60是所列方程的解,这时1.5x=1.5×60=90且符合题意.答:小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走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是90千米/时.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1.如图,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OAM的面积为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求P点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为函数的系数和△OAM的面积为1可得k=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由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求得A为(2,1).要使PA+PB最小,需作出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并连接BC,交x轴于点P,P为所求点.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2,﹣1),而B为(1,2),故BC的解析式为y=﹣3x+5,即可求得P点的坐标.解答:解:(1)设A点的坐标为(a,b),则b=∴ab=k∵ab=1,∴k=1∴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分)(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得=x,解得x=2或x=﹣2,∵点A在第一象限,∴x=2把x=2代入y=得y=1,∴A为(2,1)(4分)设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则C点的坐标为(2,﹣1).令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B点的横坐标为1,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xy=2,∴y=2,∴B为(1,2),将B和C的坐标代入得:,解得:∴BC的解析式为y=﹣3x+5(6分)当y=0时,x=,∴P点为(,0).(7分)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的面积求法、轴对称等知识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点难度.22.如图,CD是AB上的高,AC=4,BC=3,DB=.(1)求C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1)在△CDB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长即可;(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2,再计算出AD,然后可得AB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CD是AB上的高,∴,∴CD=;(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又∵32+42=52,∴△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DC=120°,AD=DC,AB=2,求BC的长.考点:梯形.专题:计算题.分析: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D作DF⊥BC,则AD=EF,再分别求出BE、C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D作DF⊥BC,则AD=EF,∵∠ABC=45°,AB=2,∴BE=AE=2,又∠ADC=120°,∴∠CDF=30°,∴AD=DC==,CF=,∴BC=BE+EF+CF=2+=2+2.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熟练应用梯形的性质是关键.。
期中考试】___2015-2016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015-2016学年___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卷中对应的表格内.1.要使分式的值为 $-\frac{1}{2}$,则 $x$ 的值为()A。
$x=1$。
B。
$x=2$。
C。
$x=-1$。
D。
$x=-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运用分式的性质,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frac{3}{4} \div \frac{6}{5} = \frac{5}{8}$。
B。
$\frac{2}{3} \div \frac{1}{4} = \frac{1}{6}$。
C。
$\frac{5}{6} \times \frac{1}{4} = \frac{5}{24}$。
D。
$\frac{2}{3} + \frac{3}{4} = \frac{17}{12}$。
4.一个凸五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circ$。
B。
$540^\circ$。
C。
$720^\circ$。
D。
$900^\circ$5.根据下列表格对应值,判断关于 $x$ 的方程$ax^2+bx+c=0$($a\neq 0$)的一个解 $x$ 的取值范围为()begin{array}{|c|c|}hlinex & ax^2+bx+c \\hline1.1 & -0.59 \\hline1.2 & 0.84 \\hline1.3 &2.29 \\hline1.4 & 3.76 \\hlineend{array}A。
$-0.59<x<0.84$。
B。
$1.1<x<1.2$。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苏教版八年级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 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5 B.4C.5D.0.83. 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 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 B. 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C. 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 调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收视率 4. 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 ) A. 阴天一定会下雨B. 黑暗中从5把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C. 打开电视机,任选一个频道,屏幕上正在播放新闻联播D. 在五个抽屉中任意放入6本书,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本书 5. 23=231882-=255=222()-=- ;其中运算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 函数22k y x--=(k 为常数)的图像上有三个点(-2,y 1),(-1,y 2),(12,y 3),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为( )A. 123y y y >>B. 213y y y >>C. 231y y y >>D. 312y y y >>7. 某服装加工厂计划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有了18天完成全部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 套运动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16040018x 120%x++= B.()16040016018x 120%x-++= C. 16040016018x 20%x-+= D. ()40040016018x 120%x-++= 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得到平行四边形AB ′C ′D ′(点B ′与点B 是对应点,点C ′与点C 是对应点,点D ′与点D 是对应点),点B ′恰好落在BC 边上,则∠C 的度数等于( )A. 100°B. 105°C. 115°D. 120°9. 已知点O (0,0)、A (2,0)、B (0,1).点P 在函数2y x=的图象上,过点P 作PQ ⊥x 轴,垂足为点Q .若以点P 、O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全等,则满足条件的点P 共有多少个( ) A. 2B. 3C. 4D. 510.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DQ+PQ 的最小值( )A. 2B. 4C. 22D. 4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11. 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 为了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箱内只有白球),将5个红球放进去,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多次重复或发现红球出现的频率约为0.2,那么可以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大约为______个. 13.若方程2322m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 1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 x x k -+-=的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__________. 15. 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都经过点A (-2,6)和点B (4,n ),则不等式mkx b x+≤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16. 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 =a ,则①DC ′平分∠BDE ;②BC 长为2+1)a ;③△BC ′D 是等腰三角形;④△CED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17. 如图,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点E 是OC 的中点,连接DE ,过点A 作AF ⊥DE 于点F ,交OD 于点G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2,则DF =__________.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3AB =,2BC =,若AC AD =且60ACD ∠=︒,则对角线BD 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4分)19. 计算:(1)()121133353-⎛⎫------ ⎪⎝⎭; (2)()2231123--+.20. 解下列方程: (1)311(1)(2)x x x x -=--+; (2)(x +1)2-1=8. 21. 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得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统计频数分布直方图(未完成)和扇形图如下,请解答下列问题: (1)A 组的频数a 比B 组的频数b 小24,样本容量 ,a 为 : (2)n 为 °,E 组所占比例为 %: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若成绩80分以上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学生有 名.2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以点D 为圆心画弧,该弧分别与边AD 、CD 相交于点E 、F ,连接BE 、BF .求证:BE =BF .2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反比例函数y=kx(k >0)的图象经过点A (2,m ),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12.(1)求k和m的值;(2)点C(x,y)在反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求当1≤x≤3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3)过原点O的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于P、Q两点,试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24. 如图,在等腰△ABC内找一点P,向两腰AB、AC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E,向底边BC作垂线,垂足为F,若PD+PE=PF.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有适合条件的点P.(保留作图痕迹)25.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绿色环保的倡议,某校文印室提出了每个人都践行“双面打印,节约用纸”.已知打印一份资料,如果用A4厚型纸单面打印,总质量为400克,将其全部改成双面打印,用纸将减少一半;如果用A4薄型纸双面打印,这份资料的总质量为160克,已知每页薄型纸比厚型纸轻0.8克,求A4薄型纸每页的质量.(墨的质量忽略不计)26. 如图,点M(﹣3,m)是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的一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2)点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OP=a(a≠2),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分别交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A,B,过OP的中点Q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ABC′与△ABC关于直线AB对称.①当a=4时,求△ABC′的面积;②当a的值为时,△AMC与△AMC′的面积相等.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C 的坐标为(4,0),一次函数433y x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点B.⑴ 若点D 是直线AB 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且BD =BC ,试求出点D 的坐标.⑵ 在⑴的条件下,若点Q 是坐标轴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索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另一个点P ,使得以B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BD 为菱形的一边)?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25B. 4C. 5D. 0.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25,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错误;B4=2,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错误;C5,正确;D0.855,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关键是在判断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3. 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 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B. 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C. 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D. 调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收视率【答案】A【解析】调查你所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适合采用普查方式;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适合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适合抽样调查方式;调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方式;故选A.4. 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A. 阴天一定会下雨B. 黑暗中从5把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C. 打开电视机,任选一个频道,屏幕上正在播放新闻联播D. 在五个抽屉中任意放入6本书,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本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找到一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即可.A、阴天一定会下雨,是随机事件;B、黑暗中从5把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是随机事件;C、打开电视机,任选一个频道,屏幕上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随机事件;D、在学校操场上向上抛出的篮球一定会下落,是必然事件.故选D.考点:随机事件.5. -=5=2=- ;其中运算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运算得出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即可得出结论.,正确,③④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 函数22k y x--=(k 为常数)的图像上有三个点(-2,y 1),(-1,y 2),(12,y 3),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为( )A. 123y y y >>B. 213y y y >>C. 231y y y >>D. 312y y y >>【答案】B 【解析】 ∵−k 2−2<0,∴函数图象位于二、四象限,∵(−2,y 1),(−1,y 2)位于第二象限,−2<−1, ∴y 2>y 1>0; 又∵(12,y 3)位于第四象限,∴3y <0, ∴213y y y >>. 故选B.点睛:在反比例函数中,已知各点的横坐标,比较纵坐标的大小,首先应区分是否在同一象限内.在同一象限内,按同一象限内点的特点来比较,不在同一象限内,按坐标系内点的特点来比较.7. 某服装加工厂计划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有了18天完成全部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 套运动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16040018x 120%x++= B.()16040016018x 120%x-++= C.16040016018x 20%x-+= D.()40040016018x 120%x-++=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 套运动服,得采用新技术前用的时间可表示为:160x天,采用新技术后所用的时间可表示为:()400160120%x -+天.根据关键描述语:“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得等量关系为:采用新技术前用的时间+采用新技术后所用的时间=18.从而,列方程()16040016018x 120%x-++=.故选B . 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得到平行四边形AB ′C ′D ′(点B ′与点B 是对应点,点C ′与点C 是对应点,点D ′与点D 是对应点),点B ′恰好落在BC 边上,则∠C 的度数等于( )A. 100°B. 105°C. 115°D. 12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 =AB ′,∠BAB ′=30°,进而得出∠B 的度数,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C 的度数即可.详解:∵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点B′与点B是对应点,点C′与点C是对应点,点D′与点D是对应点),∴AB=AB′,∠BAB′=30°,∴∠B=∠AB′B=(180°﹣30°)÷2=75°,∴∠C=180°﹣75°=10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B=∠AB′B=75°是解题的关键.9. 已知点O(0,0)、A(2,0)、B(0,1).点P在函数2yx的图象上,过点P作PQ⊥x轴,垂足为点Q.若以点P、O、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多少个()A. 2B. 3C. 4D. 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答案.详解:当△OAB≌△QOP时,QO=OA=2,PQ=0B=1,P(2,1)或(﹣2,﹣1);当△OAB≌△QPO时,QO=OB=1,PQ=OA=2,P(1,2)或(﹣1,﹣2).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10.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A. 2B. 4C. 22D. 42【答案】C【解析】【分析】过D作AE的垂线交AE于F,交AC于D′,再过D′作AP′⊥AD,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是D关于AE 的对称点,进而可知D′P′即为DQ+PQ的最小值.【详解】作D关于AE的对称点D′,再过D′作D′P′⊥AD于P′,∵DD′⊥AE,∴∠AFD=∠AFD′,∵AF=AF,∠DAE=∠CAE,∴△DAF≌△D′AF,∴D′是D关于AE的对称点,AD′=AD=4,∴D′P′即为DQ+PQ的最小值,∵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D′=45°,∴AP′=P′D′,∴在Rt△AP′D′中,P′D′2+AP′2=AD′2,AD′2=16,∵AP′=P′D’,2P′D′2=AD′2,即2P′D′2=16,∴2,即DQ+PQ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11.2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x ≥2,且x ≠4【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 ﹣2≥0,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 ﹣4≠0,再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 ﹣2≥0,且x ﹣4≠0,解得:x ≥2且x ≠4;故答案为x ≥2且x ≠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12. 为了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箱内只有白球),将5个红球放进去,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多次重复或发现红球出现的频率约为0.2,那么可以估计暗箱里白球的数量大约为______个.【答案】20【解析】试题分析:设暗箱里白球的数量是n ,则根据题意得:55n +=0.2,解得:n=20,故答案为20. 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13. 若方程2322m 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 【答案】m >-2且m≠0【解析】分析:本题解出分式方程的解,根据题意解为正数并且解不能等于2,列出关于m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方程()()222,242,2,x m x x m x x m -+=---=-=+ 解为正数,∴20, 2.20,2,2m m x x m +>>--≠∴≠∴>- 且m≠0.故答案为m >-2且m≠01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 x x k -+-=的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0【解析】把x =1代入方程得,2110k k -+-=,即20k k -=,解得120,1k k ==.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10 k∴-≠,即1k≠,0.k∴=故答案为0.15.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都经过点A(-2,6)和点B(4,n),则不等式mkx bx+≤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答案】-2≤x<0或x≥4【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写出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图可知,当﹣2<x<0或x>4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所以,不等式kx+b≤mx的解集为-2≤x<0或x≥4.故答案为-2≤x<0或x≥4.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仔细观察图形,主要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6. 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a,则①DC′平分∠BDE;②BC长为2+1)a;③△BC′D是等腰三角形;④△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答案】③④【解析】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2BC,∠ABC=∠C=45°,由于Rt△ABD折叠得到Rt△EB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BE=12∠ABC=22.5°,DE=AD=a,∠DEB=90°,易得∠CDE=45°,DC=2a;又由于Rt△DC′E由Rt△DCE折叠得到,则∠C′DE=∠CDE=45°,∠DC′E=45°,可计算出∠BDC′=∠DC′E﹣∠DBE=22.5°,于是可判断DC′不平分∠BDE;易得AC=AD+DC=a+2a,利用BC=2AC可得到BC长为(2+2)a;由∠DBC=∠BDC′=22.5°可得到△B C′D是等腰三角形;计算△CED 的周长为DE+EC+DC=a+a+2a=(2+2)a,则有△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详解:∵△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22BC,∠ABC=∠C=45°.∵Rt△ABD折叠得到Rt△EBD,∴∠DBE=12∠ABC=22.5°,DE=AD=a,∠DEB=90°,∴△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45°,DC=2a.∵Rt△DC′E由Rt△DCE折叠得到,∴∠C′DE=∠CDE=45°,∠DC′E=45°,∴∠BDC′=∠DC′E﹣∠DBE=22.5°,∴DC′不平分∠BDE,所以①错误;∵AC=AD+DC=a+2a,∴BC=2AC=2(a+2a)=(2+2)a,所以②错误;∵∠DBC=∠BDC′=22.5°,∴△B C′D是等腰三角形,所以③正确;∵△CED的周长=DE+EC+DC=a+a+2a=(2+2)a,∴△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所以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7. 如图,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是OC的中点,连接DE,过点A作AF⊥DE于点F,交OD于点G.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2,则DF=__________.45【解析】分析:根据S△ADE=12•AE•DO=12•DE•AF,可得AF=1255.在Rt△ADF中,DF22AD AF,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CD =AD =42,AC ⊥BD ,∴OA =OC =OD =OB =4.∵OE =EC =2.在Rt △DOE中.DE =22OD OE +=25.∵S △ADE =12•AE •DO =12•DE •AF ,∴AF =1255.在Rt △ADF 中,DF =22AD AF -=22125425()()-=455.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解决一个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3AB =,2BC =,若AC AD =且60ACD ∠=︒,则对角线BD 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5【解析】如图,在AB 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BK ,连接DK .∵AD AC =,AK AB =,DAC KAB ∠=∠,∴DAK CAB ∠=∠,在DAK 和CAB △中,DA CA DAK CAB KA BA =⎧⎪∠=∠⎨⎪=⎩,∴DAK ≌CAB △,∴2DK BC ==,∵DK KB BD +≥,2DK =,3KB AB ==,∴当D 、K 、B 共线时,BD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5DK KB +=,故答案是:5.【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所以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三、解答题(共74分)19. 计算:(1))1021133353-⎛⎫-- ⎪⎝⎭; (2)()2231123- 【答案】(1)32;(2)81333【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意义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解答即可;(2)先算完全平方公式、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313--1-(-3)32.(2)原式=133-+=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和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化简各数(式).20. 解下列方程:(1)311(1)(2)xx x x-=--+;(2)(x+1)2-1=8.【答案】(1)方程无解;(2)x1=2,x2=-4.【解析】分析:(1)的最简公分母为(x﹣1)(x+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即可;(2)移项后,直接开平方即可.详解:(1)去分母得:x(x+2)-(x-1)(x+2)=3,去括号得:2x-2x+x+2=3,解得:x=1,经检验x=1时,分母为0,方程无解.(2)(x+1)2-1=8(x+1)2=9,∴x+1=3或x+1=-3,∴x1=2,x2=-4.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1. 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得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统计频数分布直方图(未完成)和扇形图如下,请解答下列问题:(1)A组的频数a比B组的频数b小24,样本容量,a为:(2)n为°,E组所占比例为%:(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若成绩在80分以上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学生有名.【答案】(1)200;16(2)126;12%(3)见解析(4)940【解析】分析:(1)由于A 组的频数比B 组小24,而A 组的频率比B 组小12%,则可计算出调查的总人数,然后计算a 和b 的值;(2)用360度乘以D 组的频率可得到n 的值,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E 组百分比;(3)计算出C 和E 组的频数后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用2000乘以D 组和E 组的频率和即可.本题解析:(1)调查的总人数为()24208%200÷-=,∴2008%16a =⨯=,20020%40b =⨯=,(2)D 部分所对的圆心角70360126200=︒⨯=︒,即126n =, E 组所占比例为:7018%20%25%100%12%200⎛⎫-+++⨯= ⎪⎝⎭, (3)C 组的频数为20025%50⨯=,E 组的频数为2001640507024----=,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为:(4)70242000940200+⨯=, ∴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4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提高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要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2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以点D为圆心画弧,该弧分别与边AD、CD相交于点E、F,连接BE、BF.求证:BE=BF.【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可得AB=CB,∠BAE=∠BCF,AD=CD,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AE=CF,再证明△ABE≌△CBF可得BE=BF.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B,∠BAE=∠BCF,AD=CD.∵DE=DF,∴AD﹣DE=CD﹣DF,即AE=CF.在△ABE和△BCF中,∵AB BCA CAE CF=⎧⎪∠=∠⎨⎪=⎩,∴△ABE≌△CBF(SAS),∴BE=B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四边形相等,对角相等.2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A(2,m),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12.(1)求k和m的值;(2)点C(x,y)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求当1≤x≤3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3)过原点O的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于P、Q两点,试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答案】(1)k=1,m=12;(2)y的取值范围为13≤y≤1;(3)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为2.【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先得到m的值,然后把点A的坐标代入y=kx可求出k的值;(2)根据反比例函数得性质求解;(3)P,Q关于原点对称,则PQ=2OP,设P(a,1a),根据勾股定理得到22211()()2a aa a+=-+从而得到OP2,于是可得到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详解】(1)∵A(2,m),∴OB=2,AB=m,∴S△AOB=12•OB•AB=12×2×m=12,∴m=12;∴点A的坐标为(2,12),把A(2,12)代入y=kx,得12=2k∴k=1;(2)∵当x=1时,y=1;当x=3时,y=13,又∵反比例函数y=1x,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1≤x≤3时,y的取值范围为13≤y≤1;(3)由图象可得:P,Q关于原点对称,∴PQ=2OP,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1x,设P(a,1a),∴OP=22211()()2a a a a+=-+, ∴OP 最小值为2,∴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在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满足图象的解析式;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代数式的变形能力.24. 如图,在等腰△ABC 内找一点P ,向两腰AB 、AC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向底边BC 作垂线,垂足为F ,若PD +PE =PF .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有适合条件的点P .(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作∠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P 2,∠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P 1,连接P 1P 2,则在线段P 1P 2上的所有点(不含端点)为所求作的满足条件的点P .详解:如图所示,答:在线段P 1P 2上的所有点(不含端点)为所求作的满足条件的点P .点睛:本题考查了轨迹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点P 1和点P 2.25.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绿色环保的倡议,某校文印室提出了每个人都践行“双面打印,节约用纸”.已知打印一份资料,如果用A4厚型纸单面打印,总质量为400克,将其全部改成双面打印,用纸将减少一半;如果用A4薄型纸双面打印,这份资料的总质量为160克,已知每页薄型纸比厚型纸轻0.8克,求A4薄型纸每页的质量.(墨的质量忽略不计)【答案】3.2克.【解析】【分析】设A4薄型纸每页的质量为x 克,则A4厚型纸每页的质量为(x+0.8)克,然后根据“双面打印,用纸将减少一半”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A4薄型纸每页的质量为x 克,则A4厚型纸每页的质量为(x+0.8)克,根据题意,得:40016020.8x x=⨯+, 解得:x=3.2,经检验:x=3.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A4薄型纸每页的质量为3.2克.【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掌握题目中等量关系是关键,注意分式方程结果要检验. 26. 如图,点M (﹣3,m )是一次函数y=x +1与反比例函数y=k x(k≠0)的图象的一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2)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OP=a (a ≠2),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分别交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A ,B ,过OP 的中点Q 作x 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 ,△ABC′与△ABC 关于直线AB 对称.①当a=4时,求△ABC′的面积;②当a 的值为 时,△AMC 与△AMC′的面积相等. 【答案】(1)y=6x;(2)①3.5;②当a 的值为3时,△AMC 与△AMC′的面积相等 【解析】 分析:(1)由一次函数解析式可得点M 的坐标为(﹣3,﹣2),然后把点M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k 的值,可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2)①连接CC′交AB于点D.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垂直平分OC′,当a=4时,利用函数解析式可分别求出点A、B、C、D的坐标,于是可得AB和CD的长度,即可求得△ABC的面积;②由△AMC与△AMC′的面积相等,得到C和C′到直线MA的距离相等,从而得到C、A、C′三点共线,故12 AP CQa==,又由AP=PN,得到12a=a+1,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把M(-3,m)代入y=x+1,则m=-2.将(-3,-2)代入kyx=,得k=6,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6yx=;(2)①连接CC′交AB于点D.则AB垂直平分CC′.当a=4时,A(4,5),B(4,1.5),则AB=3.5.∵点Q为OP的中点,∴Q(2,0),∴C(2,3),则D(4,3),∴CD=2,∴1122ABCS AB CD∆=⋅=×3.5×2=3.5,则ABCS∆=3.5;②∵△AMC与△AMC′的面积相等,∴C和C′到直线MA的距离相等,∴C、A、C′三点共线,∴12AP CQ a==.又∵AP=PN,∴12a=a+1,解得a=3或a=-4(舍去),∴当△AMC与△AMC′的面积相等时,a的值为3.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轴对称的性质.难度较大,解题时需要注意数形结合.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C的坐标为(4,0),一次函数433y x的图像分别交x轴、y轴于点A、点B.⑴ 若点D是直线AB在第一象限内的点,且BD=BC,试求出点D的坐标.⑵ 在⑴的条件下,若点Q是坐标轴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索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另一个点P,使得以B、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BD为菱形的一边)?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点D 的坐标为(3,7)(2)点P 的坐标为(3,12)或(3,2)或(7,4)【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出OB=3,进而求出BC=5,再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点D ;(2)分点Q 在y 轴和x 轴,两种情况讨论,先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BQ=5进而得出点Q 的坐标,再利用菱形的对边平行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试题解析:(1)如图1,设点D (3a ,4a+3),过点D 作DE ⊥y 轴于E ,把x=0代入y=43x+3中,得,y=3,∴OB=3, ∴BE=OE-OB=4a+3-3=4a ,22OB OC ,在Rt △B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3a )2+(4a )2=52,∴a=±1, ∵点D 在第一象限,∴a=1,∴D (3,7);(2)由(1)知,BD=BC=5,①当点Q在y轴上时,设Q(0,q),∵使得以B,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BD为菱形的一边),且点P在第一象限内,即:四边形BDPQ是菱形,∴PQ∥BD,DP∥BQ,∴点P的横坐标为3,∵四边形BDPQ是菱形,∴BQ=BD=5,∵B(0,3),∴Q(0,8)或(0,-2),Ⅰ、当点Q(0,8)时,∵直线BD的解析式为y=43x+3,∴直线PQ的解析式为y=43x+8,当x=3时,y=12,∴P(3,12),Ⅱ、点Q(0,-2)时,∵直线BD的解析式为y=43x+3,∴直线PQ的解析式为y=43x-2,当x=3时,y=2,∴P(3,2),②当点Q在x轴上时,设Q(m,0),),∵使得以B,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BD为菱形的一边),且点P在第一象限内,即:四边形BDPQ是菱形,∴BQ=BD=5,∵OB=3,∴OQ=4,∴Q(-4,0)或(4,0)Ⅰ、当Q(-4,0)时,∵一次函数y=43x+3的图象交x轴于点A,∴A(-94,0),∴点Q在点A的左侧,∴点P在第二象限内,不符合题意,舍去,Ⅱ、当点Q(4,0)时,∵四边形BDPQ是菱形,∴BQ∥DP,PQ∥BD,∵直线BD的解析式为y=43x+3,∴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y=43x+b,∴43×4+b=0,∴b=-163,∴直线PQ的解析式为y=43x-163①,∵B(0,3),Q(4,0),∴直线BQ的解析式为y=-34x+3,∵D(3,7),∴直线DP的解析式为y=-34x+374②,联立①②解得,x=7,y=4,∴P(7,4),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3,12)、(3,2)、(7,4).。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 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9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估计盒子中小球的个数n 为( ) A .20 B .24 C .28 D .302.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5AB =,6AC =,过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BDE ∆的面积为( )A .22B .24C .48D .443.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 .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B .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C .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D .了解扬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 4.如果把分式a a b -中的a 、b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 A .是原来的2倍 B .是原来的4倍 C .是原来的12 D .不变5.已知12x <≤ ,则23(2)x x -+-的值为( )A .2 x - 5B .—2C .5 - 2 xD .26.如图,在周长为20cm 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D ,AC 和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则ΔABE 的周长为( )A .4cmB .6cmC .8cmD .10cm7.如果a 32+,b 32,那么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0 B .a =b C .a =1b D .a >b8.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抛掷次数 100 200 300 400 500正面朝上的频数5398156202244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A.20 B.300 C.500 D.8009.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8,AD=6,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A.8 B.7 C.6 D.510.下列我国著名企业商标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11.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3,则此菱形的面积是.12.如图所示,将△ABC绕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添加一个条件_____,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13.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若BC=6,则DE= .1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BC=30°,则∠OCD=_____°.15.若点()23,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________. 16.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17.如图,反比例函数y =xk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边AB 的中点D ,若矩形OABC 的面积为8,则k =_____.18.如果用A 表示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P (A )=_____. 1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正方形A 1B 1C 1O 的边OA 1交AB 于点E ,OC 1交BC 于点F ,正方形A 1B 1C 1O 绕O 点转动的过程中,与正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0.如图,在□ABCD 中,AB =7,AD =11,DE 平分∠ADC ,则BE =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D 中,BD ⊥AD ,∠A =45°,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且BE =DF ,连接EF 交BD 于O .(1)求证:EO =FO ;(2)若EF ⊥AB ,延长EF 交AD 的延长线于G ,当FG =1时,求AE 的长.22.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3)若AC=6,AB=8,求菱形ADCF的面积.23.如图1,矩形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6,8).D是AB 边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将△BCD沿直线CD翻折,使点B落在点E处.(1)求直线AC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当点E恰好落在矩形的对角线A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当以O、E、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EA的面积.24.在Rt△AEB中,∠AEB=90°,以斜边AB为边向Rt△AEB形外作正方形ABCD,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如图1).(1)求证:EO平分∠AEB;(2)猜想线段OE与EB、E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要写出证明过程);(3)过点C作CF⊥EB于F,过点D作DH⊥EA于H,CF和DH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2),求证: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25.计算:242933x x x x x ----- 2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1)求证:AE CF =;(2)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2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BC =3.(1)在图①中,P 是BC 上一点,EF 垂直平分AP ,分别交AD 、BC 边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PE 是菱形;(2)在图②中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面积最大的菱形,使得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并直接..标出菱形的边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8.发现: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AB c a c ==>.(1)填空:当点A 位于 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用含,a c 的式子表示)(2)应用:如图2,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3,1BC AB ==,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腰直角ABD ∆和等腰直角ACE ∆,连接,CD 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BE 长的最小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10,0,点P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2,,PA PM PB ==60BPM ︒∠=,请直接写出AM 长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9n=30%,解得n=30,所以这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大约有3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故选D.考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2.B解析:B【分析】先判断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DE的长度,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出△BDE是直角三角形,计算出面积即可.【详解】解:∵AD∥BE,AC∥DE,∴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AC=DE=6,在RT△BCO中,4=,即可得BD=8,又∵BE=BC+CE=BC+AD=10,∴△BDE是直角三角形,∴S△BDE=124 2DE BD⋅=.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属于基础题,求出BD的长度,判断△BDE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不合题意;B. 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调查费时费力,适合抽样调查,不合题意;C. 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考虑安全性,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D. 了解扬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调查费时费力,适合抽样调查,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D解析:D【分析】把2a 、2b 代入分式,然后进行分式的化简计算,从而与原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详解】解:把2a 、2b 代入分式可得22222()a a a a b a b a b==---, 由此可知分式的值没有改变,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分式的值不变.5.C解析:C【分析】结合1 < x ≤ 2 ,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因为1 < x ≤ 2 ,所以3x -+32x x -+-= 5 - 2 x.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绝对值和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绝对值和二次根式.6.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将△ABE 的周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之间的和差关系.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互相平分,∴O是BD的中点.又∵OE⊥BD,∴OE为线段BD的中垂线,∴BE=DE.又∵△ABE的周长=AB+AE+BE,∴△ABE的周长=AB+AE+DE=AB+AD.又∵□ABCD的周长为20cm,∴AB+AD=10cm∴△ABE的周长=10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7.A解析:A【分析】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得到a2),从而得到a与b的关系.【详解】2),∵a而b2,∴a=﹣b,即a+b=0.故选:A.【点睛】﹣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观察表格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0.5附近,⨯=次,故选C.所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10000.5500【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9.D解析:D【分析】连接DN,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12DN,根据题意得到当点N与点B重合时,DN最大,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连接DN,∵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EF是△MND的中位线,∴EF=12 DN,∵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当点N与点B重合时,DN最大,此时DN22AB AD10,∴EF长度的最大值为:12×10=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难度不大二、填空题11.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菱形=×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3【分析】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由此可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S菱形=12×2×3=3,故答案为3.考点:菱形的性质.12.∠B=9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CD,∠BAC=∠DCA,则AB∥CD,得到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可添加的条件为∠B=90°.【详解】∵△A解析:∠B=9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CD,∠BAC=∠DCA,则AB∥CD,得到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可添加的条件为∠B=90°.【详解】∵△ABC绕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DA,∴AB=CD,∠BAC=∠DCA,∴AB∥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当∠B=90°时,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添加的条件为∠B=90°.故答案为∠B=9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矩形的判定.13.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解析:3【分析】先判断D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得解.【详解】因为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所以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DE=12BC=3.故答案为3.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4.60【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平分每一组对角解答即可.【详解】解:∵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BD,∠DBC=∠BDC=30°,∴∠DOC=90°解析:60【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平分每一组对角解答即可.【详解】解:∵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BD,∠DBC=∠BDC=30°,∴∠DOC=90°,∴∠OCD=90°﹣3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解析:6【详解】解:由题意知:k=3×2=6故答案为:616.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解析:①③②【分析】根据概率公式分别求出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然后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即可.【详解】解: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①面朝上的点数小于2的有1种结果,其概率为16;②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的有4种结果,其概率为42 63 =;③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的有3种结果,其概率为31 62 =;∵112 623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点睛】考查了基本概率的计算及比较可能性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可能性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4【分析】设D的坐标是,则B的坐标是,根据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的值,从而求得k的值.【详解】设D 的坐标是,则B 的坐标是,∵∴,∵D 在上,∴.故答案是:4.【点睛】解析:4【分析】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根据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即可求得ab 的值,从而求得k 的值.【详解】设D 的坐标是()a b ,,则B 的坐标是()2a b ,, ∵OABC 8S =矩形∴28ab =,∵D 在k y x=上, ∴1842k ab ==⨯=. 故答案是: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8.1【分析】先判断出事件A 是必然事件,再根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及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可得答案.【详解】解:∵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必然事件,∴P(A )=1,故答案为:1.【点睛】解析:1【分析】先判断出事件A 是必然事件,再根据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及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可得答案.【详解】解:∵事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必然事件,∴P (A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19.a2.【分析】由题意得OA =OB ,∠OAB=∠OBC=45°又因为∠AOE+∠EOB=90°,∠BOF+∠EOB=90°可得∠AOE=∠BOF,根据ASA 可证△AOE≌△BO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 解析:14a 2. 【分析】 由题意得OA =OB ,∠OAB =∠OBC =45°又因为∠AOE +∠EOB =90°,∠BOF +∠EOB =90°可得∠AOE =∠BOF ,根据ASA 可证△AOE ≌△BOF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 △AOE =S △BOF ,可得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14,即可求解. 【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AO =BO ,∠AOB =90°,∠OAB =∠OBC =45°,∵∠AOE +∠EOB =90°,∠BOF +∠EOB =90°,∴∠AOE =∠BOF . 在△AOE 和△BOF 中OAE OBF OA OBAOE BOF ∠=∠⎧⎪=⎨⎪∠=∠⎩, ∴△AOE ≌△BOF (ASA ),∴S △AOE =S △BOF ,∴重叠部分的面积21144AOB ABCD SS a ===正方形, 故答案为:14a 2.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OE ≌△BOF 是本题的关键. 20.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解析:4【解析】解:∵DE 平分∠ADC ,∴∠ADE=∠CDE ,∵▱ABCD 中AD ∥BC ,∴∠ADE=∠CED ,∴∠CDE=∠CED ,∴CE=CD ,∵在▱ABCD 中,AB=7,AD=11,∴CD=AB=7,BC=AD=11,∴BE=BC-CE=11-7=4.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AE =3.【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AAS 证明△OBE ≌△ODF ,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2)先证出AE=GE ,再证明DG=DO ,得出OF=FG=1,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 ∥AB ,∴∠OBE =∠ODF .在△OBE 与△ODF 中,OBE ODF BOE DOF BE DF ∠=∠⎧⎪∠=∠⎨⎪=⎩,∴△OBE ≌△ODF (AAS ).∴EO =FO ;(2)∵EF ⊥AB ,AB ∥DC ,∴∠GEA =∠GFD =90°.∵∠A =45°,∴∠G =∠A =45°.∴AE =GE ,∵BD⊥AD,∴∠ADB=∠GDO=90°.∴∠GOD=∠G=45°.∴DG=DO,∴OF=FG=1,由(1)可知,OE=OF=1,∴GE=OE+OF+FG=3,∴AE=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1)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24【分析】(1)可先证得△AEF≌△DEB,可求得AF=DB,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D=CD,可证得结论;(2)将菱形ADCF的面积转换成△ABC的面积,再用S△ABC的面积=12AB•AC,结合条件可求得答案.【详解】(1)证明:∵E是AD的中点∴AE=DE∵AF∥BC∴∠AFE=∠DBE在△AEF和△DEB中AFE DBEDEB AEF AE DE∠=∠⎧⎪∠=∠⎨⎪=⎩∴△AEF≌△DEB(AAS)∴AF=DB∵D是BC的中点∴BD=CD=AF∴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BAC=90°,∴AD=CD=12 BC∴四边形ADCF是菱形;(2)解:设AF到CD的距离为h,∵AF∥BC,AF=BD=CD,∠BAC=90°,AC=6,AB=8∴S菱形ADCF=CD•h=12BC•h=S△ABC=12AB•AC=16824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483y x =-+;见解析;(2)()6,5D ;见解析;(3)12或694,见解析. 【分析】(1)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点A 、C 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即可求解;(3)①当EC =EO 时,ON =12OC =4=EM ,则△OEA 的面积=12×OA ×EM ;②当OE =OC 时,利用勾股定理得:22222NE EC CN EO ON =﹣=﹣,求出ON =234,进而求解. 【详解】 解:(1)∵点B 的坐标为()68,且四边形OABC 是矩形,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6008,、,, 设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把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上式得608k b b +=⎧⎨=⎩,解得438k b ⎧=-⎪⎨⎪=⎩, ∴直线AC 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483y x =-+; (2)∵点A 的坐标为()60,,点C 的坐标为()08,, ∴OA =6,OC =8.∴Rt △AOC 中,AC,∵四边形OABC 是矩形,∴∠B =90°,BC =6,AB =8,∵沿CD 折叠,∴∠CED =90°,BD =DE ,CE =6,AE =4,∴∠AED =90°,设BD =DE =a ,则AD =8﹣a ,∵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E DE AD +=,∴()22248a a +-=,解得a =3, ∴点D 的坐标为()65,;(3)过点E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EN ⊥OC ,EM ⊥OA ,OC ⊥OA ,∴∠ENO =∠NOM =∠OME =90°,∴四边形OMEN 是矩形,∴EM =ON .①当EC =EO 时,∵EC =EO ,NE ⊥OC ,∴ON =12OC =4=EM ,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4=12; ②当OE =OC 时,∵EN ⊥OC ,∴∠ENC =∠ENO =90°,设ON =b ,则CN =8﹣b ,在Rt △NEC 中,222NE EC CN -=,在Rt △ENO 中,222NE EO ON -=,即()2222688b b ---=,解得:b =234, 则EM =ON =234, △OEA 的面积=12×OA ×EM =12×6×234=694; 故△OEA 的面积为12或69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一次函数,关键是灵活运用知识点及函数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常用勾股定理这个方法.24.(1)求证见解析;(22OE =EB +EA ;(3)见解析.【分析】(1)延长EA 至点F ,使AF =BE ,连接OF ,由SAS 证得△OBE ≌△OAF ,得出OE =OF ,∠BEO =∠AFO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判断出△E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ASA 证得△ABE ≌△ADH ,△ABE ≌△BCF ,△ADH ≌△DCG ,△DCG ≌△CBF ,得出FG =EF =EH =HG ,再由∠F =∠H =∠AEB =90°,由此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延长EA 至点F ,使AF =BE ,连接OF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OA =90°,OB =OA ,∵∠AEB =90°,∴∠OBE +∠OAE =360°﹣90°﹣90°=180°,∵∠OAE +∠OAF =180°,∴∠OBE =∠OAE ,在△OBE 与△OAF 中,0OB A OBE OAF BE AF =⎧⎪∠=∠⎨⎪=⎩,∴△OBE ≌△OAF (SAS ),∴OE =OF ,∠BEO =∠AFO ,∴∠AEO =∠AFO ,∴∠BEO =∠AEO ,∴EO 平分∠AEB ;(22OE =EB +EA ,理由如下:由(1)得:△OBE ≌△OAF ,∴OE =OF ,∠BOE =∠AOF ,∵∠BOE +∠AOE =90°,∴∠AOF +∠AOE =90°,∴∠EOF =90°,∴△E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OE 2=EF 2,∵EF =EA +AF =EA +EB ,∴2OE 2=(EB +EA )2, 2OE =EB +EA , 2OE =EB +EA ;(3)证明:∵CF ⊥EB ,DH ⊥EA ,∴∠F =∠H =∠AEB =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BAD =90°,∴∠EAB +∠DAH =90°,∠EAB +∠ABE =90°,∠ADH +∠DAH =90°,∴∠EAB =∠HDA ,∠ABE =∠DAH .在△ABE 与△ADH 中,EAB HDA AB ADABE DAH ∠=∠⎧⎪=⎨⎪∠=∠⎩, ∴△ABE ≌△ADH (ASA ),∴BE =AH ,AE =DH ,同理可得:△ABE ≌△BCF ,△ADH ≌△DCG ,△DCG ≌△CBF ,∴BE =CF ,AE =BF ,AH =DG ,DH =CG ,DG =CF ,CG =BF ,∴CG +FC =BF +BE =AE +AH =DH +DG ,∴FG =EF =EH =HG ,∵∠F =∠H =∠AEB =90°,∴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5.3x -【分析】先把分式进行合并,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约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原式22242969(3)3333x x x x x x x x x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26.(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出△ABE ≌△CDF 即可求解;(2)证出AE 平行CF ,AE CF =即可/【详解】(1)∵AE BD CF BD ⊥⊥,∴∠AEB=∠CFD∵平行四边形ABCD∴∠ABE=∠CDF,AB=CD∴△ABE ≌△CDF∴AE=CF(2)∵AE BD CF BD ⊥⊥,∴AE ∥CF∵AE=CF∴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EF 垂直平分AP 推出AF =PF =AE =PE 即可判断;(2)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此时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 内面积最大的菱形.【详解】(1)证明:如图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1=∠2,∵EF 垂直平分AP ,∴AF =PF ,AE =PE ,∴∠2=∠3,∴∠1=∠3,∴AE =AF ,∴AF =PF =AE =PE ,∴四边形AFPE 是菱形;(2)如图②,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和这条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作菱形的对角线,连接各个点,所得的菱形即为矩形ABCD 内面积最大的菱形;此时设菱形边长为x ,则可得12+(3-x )2=x 2,解得x=53, 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8.(1);BC a c -;(2)①BE DC =,证明见解析,②32;(3)AM 最小为(6,3P 或(33.【分析】(1)根据点A 位于CB 上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小值,即可得到结论;(2)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AB ,AC=AE ,∠BAD=∠CAE=90°,推出△CAD ≌△EA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BE ;②由于线段BE 长的最大值=线段CD 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 (3)以AP 为边向右边作等边三角形APC ,连接BE 后,易证APM CPB ≅,此时AM=BC ,然后根据(1)的结论求值即可,点P 坐标可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详解】解:()1AC BC AB a c ≥-=-当A 位于BC 线段上AO ,取到最小值a c -故答案为:;BC a c - ()2①ABO ∆和AE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AB AD AE AC ∴===,2BAD EAC BD ∠=∠=BAE BAD EAD EAC EAD DAC ∴∠=∠-∠=∠-∠=∠∴在ABE ∆和ADC ∆中AB AD BAE DAC AE AC =⎧⎪∠=∠⎨⎪=⎩()BAE DAC SAS ∴∆≅∆BE DC ∴= ②而32DCBC BD ≥-=-BE 最小值为32-,当且仅当D 在线段BC 上取到()3以AP 为边向右边作等边三角形APC ,连接BCAPC ∆为正三角形,2,60AC AP PC APC ︒∴===∠=又60MPB ︒∠=APM APC MPC ∴∠=∠-∠60MPC ︒=-∠MPB MPC =∠-∠CPB =∠∴在APM ∆和CPB ∆中AP CP APM CPB PM PB =⎧⎪∠=∠⎨⎪=⎩()APM CPB SAS ∴∆≅∆()10226AM BC AB AC ∴=≥-=--=AM ∴最小为6,此时C 在线段AB 上,P 的横坐标为1232AP +⨯= 纵坐标为222222322AP AP ⎛⎫⎛⎫-=-= ⎪ ⎪⎝⎭⎝⎭((33,3P ∴-或.【点睛】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温馨提示:1. 本试题共6页,共26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请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 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时间B. 了解一批LED灯的使用寿命C. 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D. 检测“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零件的质量3. 若分式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x≠2B.x≠0C.x=0D.x≠0 且x≠24.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0个红球,4个黑球,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 )A. 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最小B. 不可能摸出白球C. 一定能摸出红球D.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5. 分:,最简分式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6. 为了解某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有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④3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300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7.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B. C, 口A八年级数学试题第1 页(共6页)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E 为CD 上一点,BF ⊥AE,CG ⊥BF, 垂足分别为F 、G, 连接OG 、OF,AO 与BF 交于点H,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个数有( )①AF=BG ②△G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 CG -BG= √20G④OG 平分∠FGC ⑤HG²+HF²=2HO²A.2 个B.3 个C.4 个D.5 个第8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9. 当分的值为0时, x 的值是 _.10.“小王投篮一次,投进篮筐”,这一事件是 事件.(填“随机”或“必然”或“不可能”)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cm 、8cm, 则它的面积是 cm².12.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红球、黄球共2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1920212223一.填空题(3分×10=30分)1.若二次根式3-a 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A.a ≥3B.a >3C.a ≤3D.a ≠3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7B.12C.21 D.23.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1.5,b=2,c=3B.a=7,b=24,c=25C.a=6,b=8,c=10D.a=3,b=4,c=54.下列条件中不能使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是()A.两组对角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5.若y x ,为实数,且022=-++y x ,则2016⎪⎪⎭⎫ ⎝⎛y x 的值为()A.1B.-1C.2D.-26.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A.12 B.16 C.20 D.24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A.5B.25C.7D.5或7第6题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9.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90AEB ,AE =6,BE =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48B .60C .76D .80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AB ,直线DE 交BC 于点F ,则∠BEF 的度数为()A .45°B .30°C .60°D .55°二.填空题(3分×4=24分)11.53=________,232-⎪⎭⎫⎝⎛=________.1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cm 和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 2.13.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m 6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m 8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14.若1-x 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15.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为(5,12),则点P 到原点的距离是.16.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B ,E 为垂足,如果∠A=125°,则∠BCE=.17.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13-a 与32+a 能合并,那么=a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BE=2,AE=3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PE 的最小值是________.第18题第9题F B ACE第10题EBA CD第16题三.解答题(46分)19.(8分)计算:(2)2)23(23)(23(---+20.(8分)先化简,再求值:111222---++a aa a a ,其中3=a +1.21.(8分)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求△ABE 的面积.第21题22.(10分)如图,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AF∥CD交CE于点F,FG∥AC交CD于点G.求证:四边形ACGF是菱形.第22题23.(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上,点F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DF=BE(1)求证:CE=CF;(2)若点G在AD上,且∠GCE=45°,求∠GCF的度数(3)猜想GE与BE+GD 的值相等吗?为什么?第23题()4-62262-3-2-3=+=()()()1111111111112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a a a 3343332-333112-27=+=+答案一、选择题A D A D ADBDCA二、填空题11.515,3212.2413.16m 14.x ≥0且x≠115.1316.35°17.418.10三、19.(1)解:………………………………2分………………………………4分(2)解:()()()22-3-2-323+………………………………2分………………………………4分20.………………………………2分………………………………5分将13+=a 代入得:33113111=-+=-a ……………………8分21.解:∵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ED=BE ,…………………………2分设AE=x cm ,则ED=BE=(9-x )cm ,在Rt △ABE 中,AB 2+AE 2=BE 2,∴32+x 2=(9-x)2解得:x=4…………………………6分∴△ABE 的面积为:64321=⨯⨯(cm 2)………………………………8分22.证明:∵AF∥CD,FG∥AC∴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3分∵CE 是∠ACD 的平分线∴∠ACE=∠DCE又∵AF∥CD∴∠AFC=∠FCD …………………………7分∴∠AFC=∠ACE ∴AF=AC∴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10分23.(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C,∠B=∠ADC=∠BCD=∠FDC=90°在△BCE 和△DCF 中⎪⎩⎪⎨⎧=∠=∠=DC BC FDC B DF BE ∴△BCE≌△DCF∴CE=CF……………………..……………………4分(2)∵△BCE≌△DCF∴∠BCE=∠DCF∵∠BCD=90°,∠GCE=45°∴∠BCE+∠GCD=45°∴∠DCF+∠GCD=45°∴∠GCF=45°………..……………………………..8分(3)相等在△GCE 和△GCF 中,⎪⎩⎪⎨⎧=∠=∠=CG CG GCFGCE CFCE ∴△GCE≌△GCF∴GE=GF,∵BE=DF,∴GF=GD+DF=BE+GD ∴GE=BE+GD……………………………………………12分。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仁爱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数中,哪个是无理数?A. √2B. 1/2C. 3.14D. 52. 已知一组数据2,3,5,7,x,其平均数为4,那么x的值为多少?A. 1B. 2C. 3D. 43. 下列哪个比例能组成三角形?A. 2:3:4B. 3:4:5C. 4:5:6D. 1:1:24. 下列哪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 矩形B. 正方形C. 圆D. 梯形5. 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y=x^2B. y=x^3C. y=|x|D. y=sin(x)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 )2. 任何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等于0。
( )3. 两个锐角互余。
( )4. 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 )5.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2. 下列数列中,第10项的值为______:2, 4, 8, 16,3. 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4. 下列函数中,哪个函数是增函数?______5. 一个圆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有理数的概念。
2. 请简要解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 请简要解释勾股定理。
4. 请简要解释一次函数的性质。
5. 请简要解释概率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它的面积。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4. 一条直线y=2x+3与x轴相交,求交点的坐标。
5. 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求抽到红球的概率。
第4题第3题ABCDE第6题北师大版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若a b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0.50.5a b >B .0.50.5a b ->-C . a c b c +<+D .a c b c -<- 2.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 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 B C ''',则下列4个点中能作为旋转中心的是( ) A .点P B .点Q C .点R D .点S4. 如图在△ABC 中,DE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AE=4cm ,△ABD 的周长为14cm , 则△ABC 的周长为( ) A .18cm B .22cm C .24cm D .26cm5. 已知m 为整数,则下列各选项中解集可能为11x -<<的不等式组是( ) A .11mx x >⎧⎨>⎩B .11mx x >⎧⎨<⎩C .11mx x <⎧⎨>⎩D .11mx x <⎧⎨<⎩6.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以AB 为边向△ABC 外侧作△ABD ,使得∠ADB= 120°,再以点C 为旋转中心把△CBD 沿着顺时针旋转至△CAE ,则下列结论:① D 、A 、E 三点共线;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 ③DC 平分∠BDA ;④DC=DB +DA ,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题号123456答 案7.不等式组22x x >⎧⎨>-⎩的解集为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坐标为(3,-4),点M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记作M ',则两点M 与M '之间的距离为 ; 9.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所成的锐角为50°,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 较小内角的度数为 ;10.若21a b b +>+,则a b (用“>”或“=”或“<”填空);11.如图,在△ABC 中,AB=4,BC=6,∠B=60°,将△ABC 沿射线BC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A B C ''',连接A C ',则△A B C ''的周长为 ;12.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DBC= 15°,则∠A 的度数是 ; 13.如图,已知∠AOB=60°,点P 在射线OA 上,OP=12,点M 、N 在射线OB 上,PM=PN ,若MN=2,则OM= ;14.等腰△ABC 被一腰上的中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为2,若等腰△ABC 的底边长 为6,则等腰△ABC 的腰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 15.解不等式2132121-≤-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6.利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不需要写作法):(1)在图1中画出等腰Rt △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 点三角形,在图2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中画出格点△DEF ,使第12题第13题A PBOM N第11题得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且DE=DF=5,EF=10.17.如图,请在下列四个等式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推导出△AED是等腰三角形,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选法并证明即可)等式:①AB=DC,②BE=CE,③∠B=∠C,④∠BAE=∠CDE.已知:,(填入序号即可)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证明:18.近年来,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空气质量问题倍受关注.某学校计划在教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需购进A、B两种设备.已知:购买1台A种设备和2台B种设备需要3.5万元;购买2台A种设备和1台B种设备需要2.5万元.(1)求每台A种、B种设备各多少万元?(2)根据学校实际,需购进A种和B种设备共30台,总费用不超过30万元,请你通过计算,求至少购买A种设备多少台?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24分) 19.已知一元一次不等式m x mx +>-23 (1)若它的解集是23-+<m m x ,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它的解集是43>x ,试问:这样的m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求出它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已知△ABC 中,∠C=90°,∠B=15°,AC=2cm ,分别以A 、B 两点为圆心, 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相交于E 、F 两点,直线EF 交BC 于点D , 求BD 的长.21.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BC ,D 点为垂足,BE ⊥AC ,E 点为垂足,M 点为 AB 边的中点,连接ME 、MD 、ED .(1)求证:△MED 与△BMD 都是等腰三角形; (2)求证:∠DME=2∠DAC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2.如图,△ABC中,∠C=90°,AB=10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P AB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PBC构成等腰三角形且PB=PC?(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3.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解:∵x+y=2,∴x=-y+2.又∵x>1,∴-y+2>1,解得:y<1.又∵y>0,∴0<y<1.而x-y=(-y+2)-y=-2y+2,且-2·1+2<-2y+2<-2·0+2,∴x-y的取值范围为:0<x-y<2.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x-y=3,且x>2,y<1,则x+y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x-y=a(其中a<-2),且x<-1,y>1,求x+y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要有详细的推导过程)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24.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 边AB=6cm ,DC=7cm ,把三角板D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11D CE (如图乙).这时AB 与1CD 相交于点O ,与11D E 相交于点F . (1)求∠1OFE 和∠1AOD 的度数;(2)求线段1AD 的长;(3)若把△11D CE 绕着点C 顺时针再旋转30°得△22D CE ,这时点B 在△22D CE的内部,外部,还是边界上?(请同学们在备用图中自行作出相应图形,并证 明你的判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2. C3.A4.B5.D6.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 2x > 8.10 9. 25° 10. > 11.12 12.50° 13.5 14.8或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 15.解:3-≥xACB备用图16.解:17.解:选择的条件可以是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答案不唯一. 如果选择的是①③,则:B C AEB DEC AB DC ∠=∠⎧⎪∠=∠⎨⎪=⎩,∴△ABE ≌△DCE (AAS ),∴AE=DE ,即△AED 为等腰三角形.18.解:(1)设每台A 种、B 种设备各x 万元、y 万元,根据题意得出:2 3.52 2.5x y x y +=⎧⎨+=⎩,解得:0.51.5x y =⎧⎨=⎩. 答:每台A 种、B 种设备各0.5万元、1.5万元; (2)设购买A 种设备z 台,根据题意得出:()0.5 1.53030z z +-≤,解得:15z ≥.答:至少购买A 种设备15台.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24分)19.解:∵m x mx +>-23,整理,得:()23m x m ->+ (1)∵它的解集是23-+<m m x ,可知20m -<,∴2m <. (2)∵它的解集是43>x ,∴331824220m m m m m m +⎧=-=⎧⎪⇒⇒-⎨⎨>⎩⎪->⎩无解.20.解:由图可知,EF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 ,∴∠DAB=∠B=15°,∴∠ADC=∠DAB +∠B=30°,又在Rt △ACD 中,AC=2cm ,∴BD=AD=2AC=4cm .21.证明:(1)∵△ADB 和△AEB 均为直角三角形,M 为AB 中点, 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MD=MA=MB ,ME=MA=MB ,即MD= ME=MA=MB .故△MED 与△BMD 都是等腰三角形.(2)∠DME=∠BME -∠BMD ,∠DAC=∠BAC -∠BAD , 由于ME=MA ,根据外角定理易得:∠BME=2∠BAC ;同理,由于MD=MA ,根据外角定理易得:∠BMD=2∠BAD , ∴∠BME -∠BMD=2(∠BAC -∠BAD ),即∠DME=2∠DAC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2.解:(1)∵∠C=90°,AB=10cm ,BC=6cm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8cm .出发2s 后,点P 在线段AC 上,且CP=2cm , ∴BP=210,AP=6cm . ∴△P AB 周长为(16+210cm .(2)∵∠ACB=90°且PB=PC , 易得P 为AB 中点,∴点P 所走过的路程:CA +AP=13cm ,又点P 运动速度为每秒1cm , 故t=13s .(3)当P 点在AC 上,Q 在AB 上,则AP=8-t ,AQ=16-2t , ∵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8-t +16-2t=12,∴t=4;当P 点在AB 上,Q 在AC 上,则AP= t -8,AQ=2t -16, ∵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t -8+2t -16=12,∴t=12.∴当t 为4 s 或12s 时,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3.解:(1)15x y <+<;(2)∵x -y=a ,∴x=y +a .又∵x <-1,∴y +a <-1,解得y <-a -1. 又∵y >1,∴1<y <-a -1.而x +y=2y +a ,且2·1+a <2y +a <2·(-a -1)+a , ∴x +y 的取值范围为:2+a <x +y <-a -2. 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24.解:(1)如图,∠1OFE =∠1+∠B , 其中∠1=∠2=90°-∠3=75°, ∠B=45°, ∴∠1OFE =120°;∠1AOD =∠CAO +∠ACO , 其中∠CAO =45°,∠ACO =45°, ∴∠1AOD =90°.(2)易知O 为AB 中点,132OA OC AB ===cm ,114OD CD OC =-=cm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5AD =cm .(3)点B 在△22D CE 内部(如图),理由如下: 设BC (或延长线)交22D E 于点P , 则∠2PCE =15°+30°=45°, 在Rt △2PCE 中,27222CP CE ==cm , ∵32CB =cm 722<cm ,即CB CP <,∴点B 在△22D CE 内部.。
2024年最新仁爱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A. 3B. 0C. 2D. 32. 若a > 0,b < 0,则a与b的乘积为()。
A. 正数B. 负数C. 0D. 无法确定3. 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
A. y = x^2B. y = x^3C. y = x^4D. y = |x|4.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已知BE = 4,CE = 6,则BD的长度为()。
A. 5B. 10C. 12D. 245.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sin^2α + cos^2α = 1B. sinα + cosα = 1C.tanα + cotα = 1 D. sinα + cosα = 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任何两个实数的和都是实数。
()2.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3.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4.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
()5.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a = 3,b = 4,则a + b = ______ 。
2.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则其面积为 ______ 。
3. 若sinθ = 1/2,则θ的一个可能值为 ______ 。
4. 2x^3 3x^2 + x = ______ 。
5. 若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 4,BC = 6,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______ 。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简述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 简述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4. 简述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5. 简述勾股定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三角形ABC中,AB = 3, BC = 4, AC = 5,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 已知函数f(x) = 2x + 3,求f(5)的值。
3.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10,求正方形的面积。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如图,△ABC 中,∠ACB =90°,∠ABC =40°.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C ′,使点C 的对应点C ′恰好落在边AB 上,则∠CAA ′的度数是( )A .50°B .70°C .110°D .120°3.如图所示,在ABC ∆中,70CAB ∠=︒,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 C ''∆的位置,使得C A AB '⊥,则BAB '∠的度数为( )A .10︒B .20︒C .30D .50︒4.如图所示的网格中各有不同的图案,不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5.若a b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55a b -<-B .22a b >C .22a b >D .44a b +<+ 6.直线11:l y k x b =+与直线22:l y k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x 的不等式21k x k x b >+的解集为( )A .-1x >B .1x <-C .2x <-D .无法确定 7.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22x a x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C .a >-2D .a ≥-2 8.如图是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则不等式kx b x a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3x >D .3x < 9.如图,在ABC 中,4AB AC ==,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分别交AB 、AC 于M 、N ,则AMN 的周长为( )A .12B .4C .8D .不确定 10.数学课上,探究角的平分线的作法时,小宇用直尺和圆规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 如图,(1)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 ; (2)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相交于点C ;(3)画射线OC .射线OC 即为所求. 其中的道理是,作出△OMC ≌△ON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C =∠BOC ,进而得到OC 是∠AOB 的平分线. 其中,△OMC ≌△ONC 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11.如图,30MON ∠=︒点1A ,2A ,3A ,…在射线ON 上,点1B ,2B ,3B ,…在射线OM 上,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11OA =,则边67B B 的长为( )A .63B .123C .323D .64312.如图,点B 是线段AC 上任意一点(点B 与点A ,C 不重合),分别以AB 、BC 为边在直线AC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BCE ,AE 与BD 相交于点G 、CD 与BE 相交于点F ,AE 与CD 相交于点H ,连HB ,则下列结论:①AE CD =;②120AHC ∠=︒;③HB 平分AHC ∠;④CH EH BH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13.若点(,2)P m -与点(3,)Q n 关于原点对称,则n m =__________.14.如图,在△ABC 中,∠C =90°,△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6°得到△AED ,若AD //BC ,则∠BAE =______°.15.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如图,根据图中信息请写出不等式0ax b +≥的解集为___________.16.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234x y a x y a+=+⎧⎨+=-⎩的解满足x+y >2,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9511x x x a +>+⎧⎨<+⎩的解集是x <2,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6),点B 为x 轴上一动点,以AB 为边在直线AB 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BC .若点P 为OA 的中点,连接PC ,则PC 的长的最小值为_____.19.上午10时,一艘船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25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中午12时到达B 处,从A 、B 两点观望灯塔C ,测得42DAC ∠=︒,84DBC ︒∠=,则B 到灯塔C 的距离是________海里.20.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点(1,2)B 与点A 位于y 轴两侧,点P 在点B 的下方,且在对称轴上,当PAB △为等腰三角形时,BP 的长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90C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至DEB ,点E 落在AB 上,DE 延长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1)求AFE ∠的度数;(2)求证:AF EF DE +=.22.如图,一次函数2y x b =+的图像经过点(1,3)M ,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填空:b = ;(2)将该直线绕点A 顺时针旋转45至直线l ,过点B 作BC AB ⊥交直线l 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及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23.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9221163x x +--≥-; (2)()328134x x x x ⎧+>+⎪⎨-≤⎪⎩①②.24.某通讯公司推出一款针对手机用户的5G 收费套餐(包括上网流量费和语音通话费两部分).套餐的收费方式是:上网流量费固定;通话时间不超过200分钟时,免收语音通话费;通话时间超过200分钟时,超过部分按每分钟0.25元收取语音通话费.套餐收费y (元)与当月语音通话时间x (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套餐的上网流量费是多少元?(2)请写出通话时间超过200分钟时,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3)若要使套餐费用不超过165元,则当月最多能通话多少分钟?2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接AD ,以AD 为边作等边△ADE ,连接CE .(1)求证BD =CE ;(2)若AC +CD =2,则四边形ACDE 的面积为 .26.在ABC 中,AB CB =,CB 垂直于AB ,E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点F 在AB 上,且AE CF =.(1)求证:ABE CBF △≌△;(2)若70CAE ∠=︒,求ACF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正确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旋转可得∠A′BA=∠ABC=40°,A′B=AB,得∠BAA′=70°,根据∠CAA'=∠CAB+∠BAA′,进而可得∠CAA'的度数.【详解】解:∵∠ACB=90°,∠ABC=40°,∴∠CAB=90°−∠ABC=90°−40°=5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A′BC′,∴∠A′BA=∠ABC=40°,A′B=AB,∴∠BAA′=∠BA′A=1(180°−40°)=70°,2∴∠CAA'=∠CAB+∠BAA′=50°+70°=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准确利用旋转性质得出线段与角的等量关系.3.B解析:B【分析】先求出∠C′AC的度数,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C A AB∴∠C′AB=90°,∵∠CAB=70°,∴∠C′AC=∠C′AB-∠CAB=20°,∵∠BAB′与∠C′AC都是旋转角,∴∠BAB′=∠C′AC=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求出∠C′A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结合各选项所给的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 、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符合题意;D 、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属于基础题,要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5.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这一法则判断A 项;根据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这一法则判断B 项;根据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这一法则判断C 、D 三项.【详解】解:A 、∵a <b ,∴55>--a b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a <b , ∴22a b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a <b , ∴a b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a <b ,∴44a b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6.B解析:B【分析】由图象可知,当1x =-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可以判断出不等式21k x k x b >+解集.【详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3),且当 x<−1 时,直线2l 在直线1l 的上方,∴不等式21k x k x b >+的解集为: x<−1故选:B.【点睛】本题考察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个图象的“交点”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在“分界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发生了改变.7.D解析:D【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无解,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解即可求得.【详解】解:3122x a x x ->⎧⎨->-⎩①② 解①得:x >a+3,解②得:x <1.根据题意得:a+3≥1,解得:a≥-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 >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 介于两数之间.8.C解析:C【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判断本题的答案.【详解】解:结合图象,当3x >时,函数1y kx b =+在函数2y x a =+的下方,即不等式kx b x a ++<的解集是3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确定直线=+y kx b 在另一条直线(或者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这是数形结合的典型考查.9.C解析:C【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性质易证△BME和△CNE是等腰三角形,即BM=ME,CN=NE,由此可得△AMN的周长=AB+AC.【详解】解:∵∠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ABE=∠CBE,∠ACE=∠BCE,∵MN//BC,∴∠CBE=∠BEM,∠BCE=∠CEN,∴∠ABE=∠BEM,∠ACE=∠CEN,∴BM=ME,CN=NE,∴△AMN的周长=AM+ME+AN+NE=AB+AC,∵AB=AC=4,∴△AMN的周长=4+4=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解答即可;【详解】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知,OM=ON,CM=CN,又∵OC是公共边,∴△OMC≌△ONC的根据是“SSS”,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做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角平分线的作法,找出相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B1B2B2B3,B3B4B n B n+1的长为 2,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2,∴B1B2=3,∵B3A3=2B2A3,∴A3B3=4B1A2=4,∴B2B3=23,∵A4B4=8B1A2=8,∴B3B4=43,以此类推,B n B n+1的长为2n-13,∴B6B7的长为3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ABD BCE 的性质,证明 ,ABE DBC ≌ 从而可判断①,由,ABE DBC ≌可得,EAB CDB ∠=∠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判断②,如图,过B 作BM AE ⊥交AE 于,M 过B 作BN DC ⊥交DC 于,N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于高相等证明,BM BN = 从而可判断③,如图,在CH 上截取,HK HE = 连接,EK 证明EHK 为等边三角形,再证明,EHB EKC ≌ 可得,HB KC = 从而可判断④.【详解】解:,ABD BCE 为等边三角形, ,60,60BA BD ABD BC BE CE CBE ∴=∠=︒==∠=︒,,,ABD DBE CBE DBE ∴∠+∠=∠+∠ 即,ABE DBC ∠=∠(),ABE DBC SAS ∴≌,AE DC ∴= 故①符合题意;,ABE DBC ≌,EAB CDB ∴∠=∠,DGH AGB ∠=∠180,180,DHG CDB DGH ABD EAB AGB ∠=︒-∠-∠∠=︒-∠-∠60DHG ABD ∴∠=∠=︒,120AHC ∴∠=︒,故②符合题意; 如图,过B 作BM AE ⊥交AE 于,M 过B 作BN DC ⊥交DC 于,N,ABE DBC ≌,AE DC 为对应边,,BM BN ∴=HB ∴平分,AHC ∠ 故③符合题意;如图,在CH 上截取,HK HE = 连接,EK60,EHK AHD ∠=∠=︒EHK ∴为等边三角形,,60,EK EH HEK ∴=∠=︒60,60,HEK HEB FEK BEC FEK KEC ∠=︒=∠+∠∠=︒=∠+∠,HEB KEC ∴∠=∠,BE CE =(),EHB EKC SAS ∴≌,HB KC ∴=.CH CK HK BH EH ∴=+=+ 故④符合题意;综上: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特征计算即可;【详解】∵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故答案是: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有关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9【分析】根据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特征计算即可;【详解】∵点(,2)P m -与点(3,)Q n 关于原点对称,∴32m n =-⎧⎨=⎩, ∴()239n m =-=; 故答案是: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有关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4.38【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AB=∠EAC=26°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AB=26°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64°即可求解【详解】解:∵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6°得到AED解析:38【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AB=∠EAC=26°,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AB=26°,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64°,即可求解.【详解】解:∵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6°得到AED,∴∠DAB=∠EAC=26°,∵AD //BC,∴∠B=∠DAB=26°,∵∠C=90°,∴∠BAC=64°,∴∠BAE=∠BAC-∠EAC=64°-26°=3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15.【分析】观察函数图形得到当x≥-1时一次函数y=ax+b 的函数值不小于0即ax+b≥0【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当x≥-1时ax+b≥0即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解析:1x ≥-【分析】观察函数图形得到当x≥-1时,一次函数y=ax+b 的函数值不小于0,即ax+b≥0.【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当x≥-1时,ax+b≥0,即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16.a <-2【解析】试题解析:a <-2.【解析】试题32{34x y a x y a +=++=-①②由①-②×3,解得2138a x +=-; 由①×3-②,解得678a y +=; ∴由x+y >2,得2136788a a ++-+>2,解得,a<-2.考点: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7.a≥1【分析】分别解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得a+1≥2【详解】解:解①得x<2解②得x<a+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a+1≥2∴a≥1故答案为a≥1【点睛】考核知识点: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a≥1【分析】分别解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得a+1≥2.【详解】解:9511x xx a+>+⎧⎨<+⎩①②,解①得x<2,解②得x<a+1,∵不等式组9511x xx a+>+⎧⎨<+⎩的解集是x<2,∴a+1≥2,∴a≥1.故答案为a≥1【点睛】考核知识点:不等式组的解集.18.【分析】以A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PE连接BE过点E作EF⊥AP于F由SAS 可证△ABE≌△ACP可得BE=PC则当BE有最小值时PC有最小值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以A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PE连接B解析:9 2【分析】以A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PE,连接BE,过点E作EF⊥AP于F,由“SAS”可证△ABE≌△ACP,可得BE=PC,则当BE有最小值时,PC有最小值,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以A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PE,连接BE,过点E作EF⊥AP于F,∵点A的坐标为(0,6),∴OA =6,∵点P 为OA 的中点,∴AP =3,∵△AEP 是等边三角形,EF ⊥AP ,∴AF =PF =32,AE =AP ,∠EAP =∠BAC =60°, ∴∠BAE =∠CAP ,在△ABE 和△ACP 中, AE AP BAE CAP AB AC =⎧⎪∠=∠⎨⎪=⎩∴△ABE ≌△ACP (SAS ),∴BE =PC ,∴当BE 有最小值时,PC 有最小值,即BE ⊥x 轴时,BE 有最小值,∴BE 的最小值为OF =OP +PF =3+32=92, ∴PC 的最小值为92, 故答案为9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19.50【分析】根据题意得到证明BC=AB 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海里∵∴∴∴海里;故答案是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方位角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0【分析】根据题意得到C BAC ∠=∠,证明BC=AB ,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得:22550AB =⨯=海里,∵42DAC ∠=︒,84DBC ︒∠=,∴42C DBC DAC ∠=∠-∠=︒,∴C BAC ∠=∠,∴50BC AB ==海里;故答案是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方位角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2或4或【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求得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坐标继而由勾股定理解得的长再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按为底或为腰两种情况逐一解题即可【详解】解:令得与点位于y 轴两侧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当为等腰三角形时如图若 解析:2或4或22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求得抛物线与x 轴交点A 的坐标,继而由勾股定理解得AB 的长,再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按AB 为底或AB 为腰两种情况逐一解题即可.【详解】解:令0y =,得2230x x --=(3)(1)0x x ∴-+=123,1x x ∴==-(1,2)B 与点A 位于y 轴两侧,(1,0)A ∴-22(20)(11)22AB ∴=-++=,抛物线223y x x =--的对称轴为12b x a=-= 当PAB △为等腰三角形时,如图,若AB 为腰,以点B 为圆心,BA 为半径作弧,在点B 的下方,交抛物线对称轴1x =于点1P ,则1==22BP AB ;若AB 为腰,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弧,在点B 的下方,交抛物线对称轴1x =于点2P ,则2=AP AB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2=2=22=4B BP y ⨯;若AB 为底,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在点B 的下方,交抛物线对称轴1x =于点3P ,则33AP BP =设3(1,)P y(1,2)B ,(1,0)A -=即224+44y y y =-+ 0y ∴=3(1,0)P ∴32BP ∴=综上所述,BP 的长为2或4或故答案为:2或4或【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60︒;(2)见解析【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A ,∠DBE=∠ABC=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FE DBE ∠=∠;(2)连接BF ,根据旋转性质证Rt Rt ()BCF BEF HL △≌△,得EF CF =,故AF EF AF CF +=+.【详解】解:(1)∵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至DEB ,∴∠D=∠A ,∠DBE=∠ABC=60°又∵∠BED=∠AEF∴60AFE DBE ∠=∠=︒.(2)连接BF . BDE 由ABC 旋转而得,90DEB ∴∠=︒,DE AC =,BC BE =.在Rt BCF △和Rt BEF 中, BC BE BF BF =⎧⎨=⎩Rt Rt ()BCF BEF HL ∴△≌△,EF CF ∴=,AF EF AF CF AC DE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旋转性质.根据旋转性质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是关键. 22.(1)1;(2)11,2C ⎛⎫ ⎪⎝⎭,11:36l y x =+ 【分析】(1)直接把点(1,3)M 代入,即可求出b 的值;(2)先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以及点A 、B 的坐标,过点C 作CD ⊥y 轴,垂足为D ,由旋转的性质,则AB=BC ,然后证明△ABO ≌△BCD ,得到BD=AO ,CD=BO ,即可求出点C 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一次函数2y x b =+的图像经过点(1,3)M ,∴321b =⨯+,∴1b =,故答案为:1;(2)由(1)可知,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1y x =+,令x=0,则y=1,令y=0,则12x =-, ∴点A 为(12-,0),点B 为(0,1), ∴OA=12,OB=1; 由旋转的性质,得AB BC =,∵BC AB ⊥∴∠ABC=90°,过点C 作CD ⊥y 轴,垂足为D ,如图:∵∠BDC=90°,∴∠CBD+∠BCD=∠CBD+∠ABD=90°,∴∠BCD=∠ABD ,同理,∠CBD=∠BAO ,∵AB=BC ,∴△ABO ≌△BCD ,∴BD=AO=12,CD=BO=1, ∴OD=11122OB BD -=-=, ∴点C 的坐标为(1,12); 设直线l 的表达式为y mx n =+,∵直线经过点A 、C ,则12102m n m n ⎧+=⎪⎪⎨⎪-+=⎪⎩,解得:1316m n ⎧=⎪⎪⎨⎪=⎪⎩, ∴直线l 的表达式为1136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余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解题. 23.(1)2x ≥-,画图见解析;(2)14x <≤,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即可得到答案;(2)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即可得到解集.【详解】解:(1)整理得:92426x x +-+≥-,∴510x ≥-,则:2x ≥-,在数轴上表示为:.(2)解不等式①,得:1x >,解不等式②,得:4x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14x <≤.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正确求出解集.24.(1)100元;(2)y=0.25x+50;(3)460分钟【分析】(1)根据图像可直接得到结果;(2)求出通话400分钟时a 的值,再将通话200分钟时费用为10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3)令0.25x+50≤165,求出x 的范围即可.【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套餐的上网流量费是100元;(2)当x=400时,y=100+(400-200)×0.25=150,设y 与x 的表达式为y=kx+b ,则100200150400k b k b =+⎧⎨=+⎩, 解得:0.2550k b =⎧⎨=⎩, ∴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0.25x+50;(3)0.25x+50≤165,解得:x≤460,∴当月最多能通话460分钟.【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像,理解题意,求出函数表达式. 25.(1)详见解析;(2)3【分析】(1)由题意可以得到△ABD ≌△ACE ,从而得到BD=CE ;(2)分别过E 作AC 、CD 的垂线EM 、EN ,由(1)及勾股定理可以求得EM 、EN 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及AC+CD=2可以得到四边形ACDE 的面积 .【详解】 证明:(1)∵△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AB =AC ,AD =AE ,∠BAC =∠DAE =60°,∴∠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 ∴△ABD ≌△ACE (SAS ),∴BD =CE ;(2)∵△ABD ≌△ACE ,∴∠ACE =∠ABD =60°,∴∠DCE =180°﹣∠ACE ﹣∠ACB =180°﹣60°﹣60°=60°,过点E 作EM ⊥AC 于M ,过E 作EN ⊥BC ,交BC 延长线于N ,∴EM =EN ,∵CE =BD =AC +CD =2,∴EM =EN 3∴ACE DCE ACDE S S S =+四边形1122AC EM CD EN =⨯+⨯ ()1132322EM AC CD =+== 3【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应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 ∠ACF 的度数是20°.【分析】(1)根据HL 即可解决问题;(2)求出∠BAE 的度数,可得∠BCF 的度数,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CB 垂直于AB ,∴∠ABC=∠ABE=90°,在Rt △ABE 和Rt △CBF 中,∵AE CF AB CB =⎧⎨=⎩, ∴Rt △ABE ≌Rt △CBF (HL );(2)∵在△ABC 中,AB=CB ,∠ABC=90°,∴∠ACB=∠CAB=45°,∵70CAE ∠=︒,∴∠BAE=∠CAE-∠CAB=25°.又由(1)知,Rt △ABE ≌Rt △CBF ,∴∠BAE=∠BCF=25°,∴∠ACF=∠ACB-∠BCF=20°.即∠ACF 的度数是20°.【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 分) 1.C 2.C 3.B 4.D 5.D 6.D 7.C 8.A 9.C 10.A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24分)
11. 6; 12. 2y <1y <3y 或3y >1y >2y 13. 45; 14. 6.416y x =+ ;
15. 32.x y =⎧⎨=-⎩,; 16. 2m ;
17. ()108-,; 18. ()10060,;
三、耐心做一做: 19.(5分)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 =∠C . ……………… 2分;
在△ADF 和△CBG 中
∵()()().AD CB A C AF CG ⎧=⎪
∠∠⎨⎪=⎩已证,=已证,已知
∴△ADF ≌△CBG (SAS ), ……………… 4分; ∴DF=BG . ……………… 5分. 20.(7分)
解:(1)把(20)A ,
代入y x m =-+中, ∴ 02m =-+,
∴ 2m =. ……………… 2分.
第19题图
G E
D C B A
(2)在2y x =-+中,
令0x =,则2y = . ∴(0)B ,2 ∵S △ADB =1,
∴
1
12AD OB = , ……………… 3分, ∴1
212
AD ⨯=,
∴1AD =,
∴()10D ,或()0D 3,. ……………… 7分.
(缺一个扣2分)
21.(5分)
结论:BE =CF . …… 1分; 证明: ∵DE//BC ,EF//AC ,
∴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 2分; ∴ED =FC . ∵BD 平分∠ABC ,
∴ABD DBC ∠=∠, …… 3分; ∵DE//BC ,
∴EDB DBC ∠=∠, …… 4分; ∴ABD EDB ∠=∠, ∴EB ED =,
∴BE CF =. …… 5分.
第21题图
E
D
A
22.因为BM ∥ND ,BN ∥MD ,
故四边形BNDM 为平行四边形.-----2分
︒=∠=∠90BFN BAM
在Rt ∆ BAM 和Rt ∆ BFN 中,
BNF ADF AMB ∠=∠=∠且BA =BF 则FBN ABM ∆≅∆,
得BM =BN .--------4分 故四边形BNDM 为菱形.
----------6分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3. (1)___4__; ……………… 1分;
(2)y =_____4____; ……………… 2分; (3)10y x =-+; ……………… 4分; (4)
……………… 6分.
(没有标出空心点扣1分) 24. (11分)
(1)解: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直线l 过(04)A ,
和(20)B -,两点, ∴4,
20.b k b =⎧⎨
-+=⎩
解得:2,
4.
k b =⎧⎨
=⎩
∴直线l 的解析式为24y x =+. …… 3分.
第23题图
(2)① 4 -4 ; (5)
分;
②
线段OC扫过的面积S=10. ……7分.
③解:
n 或4 ……11分.
∴12.
25.(6分) 解:(1)如图2,点P即为所画点.……………………1分(答案不唯一)
(2)如图3,点P即为所作点.……………3分(答案不唯一.)
(3)连结DB,
在△DCF与△BCE中,
∠DCF=∠BCE,
∠CDF=∠CBE,
∠ CF=CE.
∴△DCF≌△BCE(AAS),
∴CD=CB,
∴∠CDB=∠CBD.
∴∠PDB=∠PBD,
∴PD=PB,
∵PA≠PC
∴点P是四边形ABCD的准等距点.……………………6分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