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的作用是什么.doc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泛用于农林以及卫生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1-2],但作为活体生防真菌制剂,在田间应用过程中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高温干旱、紫外线辐射直接影响真菌的活力和应用效果[3]。
探索有效克服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或增强生防真菌制剂的环境适应性的途径,对发挥生防真菌应有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是多种植物的内生真菌,如玉米[4]、高粱[5]、马铃薯、棉花、番茄、罂粟[6]、曼陀罗、苍耳子和松树[7]等。
这些发现为研究球孢白僵菌等生防真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通过外源接种球孢白僵菌定殖植物,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及促进植株生长。
如利用浸根(或根状茎)法、注射法或浸种法分别接种球孢白僵菌于香蕉[8]、木薯[9]、番茄、棉花[10]、罂粟[11]等,尽管不同接种方法以及不同菌株在同种植物中的定殖效果存在差异,但均可定殖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其中利用一株球孢白僵菌11-98分生孢子处理番茄和棉花种子,提高了植株对病原真菌Rhizoctonia solani和Pythium myriotylum以及病原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lvacearum(棉花病原细菌)的抗性[10]。
将分离自罂粟瘿蜂(Iraella luteipes)幼虫的一株球孢白僵菌处理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种子成功内生定殖于植株,保护植株免受罂粟瘿蜂的为害[11]。
由此表明,外源引入球孢白僵菌定殖植物是提高病虫害抗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可有效避免直接应用真菌制剂受到田间变化环境条件的影响。
针对特定作物筛选定殖效率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接种方式是引入定殖的前提。
该研究选择5株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通过喷雾和浸根方式接种烟草植株,评价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菌株在烟草中的定殖效果,并探索定殖球孢白僵菌对烟草抗虫、抗病的影响,以期为烟草病虫害生物控制提供依据。
球孢白僵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目录摘要 .......................................................................................................................... ...... I Abstract (Ⅲ)目录(Ⅴ)1文献综述 (1)1.1研究背景 (1)1.2白僵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1)1.3植物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1.3.1蔗糖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3.2过氧化氢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4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1.4.1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1.4.2土壤脲酶活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1.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引言 (4)3材料与方法 (5)3.1材料 (5)3.2试验方法 (5)3.2.1培养基制备与白僵菌孢子培养 (5)3.2.2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6)3.2.3玉米苗的栽植方法 (6)3.2.4白僵菌接种方法 (6)3.2.5玉米苗各部位的生长量测定 (7)3.2.6选择性培养基制备与白僵菌成菌落数测定 (7)3.2.7酶活性测定 (8)3.2.8不同浓度白僵菌对玉米叶片成分的影响 (8)3.2.9数据分析 (8)4结果与分析 (11)4.1白僵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1)4.1.1白僵菌喷施叶面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 (11)4.1.2白僵菌喷施土壤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4)4.2白僵菌对玉米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19)4.2.1白僵菌对玉米叶片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19)4.2.2白僵菌对玉米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19)4.3白僵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4.3.1白僵菌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20)4.3.2白僵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20)4.4不同浓度白僵菌处理的玉米叶片成分差异研究 (21)4.4.1不同处理的玉米叶提取物的离子流图分析 (21)4.4.2差异化合物的离子解析 (23)5讨论 (27)5.1白僵菌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27)5.2白僵菌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促生作用的差异 (27)5.3白僵菌在植物体内的内生性 (27)5.4白僵菌对玉米苗促生机制的研究 (28)5.4.1喷施叶面处理组白僵菌对玉米苗酶活性的影响 (28)5.4.2土壤施用处理组白僵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8)5.5不同浓度白僵菌对玉米叶片成分的影响 (28)6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7)个人简介 (38)1文献综述1.1球孢白僵菌的应用现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除了具有食用功能外,还具有经济价值,其产量的高低是衡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2]。
球孢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
佚名
【期刊名称】《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卷),期】2015(000)017
【摘要】白僵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病原真菌之一,白僵菌的寄生范围极广,可寄生1个目149个科的700多种昆虫及蜱螨类.根据野外调查昆虫的越冬情况发现,因白僵菌致病而死的昆虫占真菌致病总数的21%.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其致病性强、杀虫范围广、在我国广泛应用于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多种林业及大田害虫的防治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总页数】2页(P27-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76.12
【相关文献】
1.球孢白僵菌对昆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J], 田志来;阮长春;李启云;谭云峰;孙光芝
2.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机理 [J], 刘艳梅;杨航宇;张宗舟
3.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J], 王立霞;杨怀文;黄大晻
4.杀虫真菌—球孢白僵菌的昆虫致病机理研究近况 [J], 翟锦彬;黄秀梨
5.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研究综述 [J], 付志坚;陈建新;付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农药之白僵菌蔡永欢白僵菌隶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丝孢纲(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 白僵菌属(Beauveria),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适应性强,对温血动物无害且容易培养,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继B.T之后最有望成功实现产业化的新型生物农药。
生物学特性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直径1.5~2μm,无色透明,菌落平坦,粉状,表面白色至淡乳色,在马铃薯胨粉培养基底部无色。
分生孢子梗的分梗或小枝可多次直角分叉,聚集成团。
分生孢子球形,直径2~2.5μm,生于自瓶状细胞延伸而成的小枝梗顶端。
瓶状细胞多变化,由腹端逐渐变细,与主枝或侧枝着生的部位常对称成直角。
白僵菌可以在不同条件下通过产生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壁孢子、菌丝断裂等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无性生殖。
另外,白僵菌能通过不同的接合方式产生异核菌丝,异核体内的不同基因型的核融合可进行准性生殖。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虫体,长出的菌丝体可分枝和再分枝。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在25℃,相对湿度90%以上,PH4.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菌丝在13~36℃间均能生长,生育适温为21~30℃,相对湿度为98%以上、PH4~5。
在30℃,相对湿度70%以下,PH为6的情况下,最适于分生孢子的产生。
白僵菌属好氧性菌,在培养基上可保持1~2年,在干燥条件甚至可存活5年,在虫体上可维持6个月,阳光直射很快失活。
分类由于白僵菌属寄生范围广,不同条件下可产生多种孢子形态,先后有许多新种出现。
目前被承认的白僵菌共有8种(李增智),包括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白色白僵菌、蠕孢白僵菌、粘孢白僵菌、多形白僵菌、蜘蛛白僵菌及苏格兰白僵菌等。
侵染及致病机理白僵菌寄主广泛,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及多种螨类,约200种以上。
作者: 刘银泉 刘树生 张发成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出版物刊名: 武夷科学页码: 322-322页主题词: 球孢白僵菌,桃蚜,若蚜,脱皮,毒力摘要:近年来,较多报道表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麦蚜等多种蚜虫有较强的毒性,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杀蚜微生物制剂.在美国和俄罗斯,球孢白僵菌制剂已开始用于蚜虫的防治.由于白僵菌通过分生孢子穿透寄主体壁在寄主体内繁殖而致死寄主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得若蚜脱皮成为影响该菌毒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往报道都是以成蚜为研究对象,对若蚜的毒力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对象报道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毒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对桃蚜1龄若蚜(平均年龄4h)和4龄若蚜(进入4龄后6小时)的毒力作用.在21 C下,1、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率分别为7.2%和58.7%,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桃蚜成蚜的感菌死亡率(98%).1、4龄若蚜感菌死亡的个体中分别有43%和100%的蚜虫死亡前已发育为成蚜并产下正常后代.受试1、4龄若蚜在羽化为成蚜后8天内存活的个体平均每天的产仔量在接菌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但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个体其成蚜期平均每天产仔量明显低于未接菌对照,不过这些个体仍能产下为数不少的健康若蚜.试验中发现,1、4龄若蚜在接种球孢白僵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显著早于未接种对照,而1龄若蚜在随后的三次脱皮时间不受接菌与否的影响.稍早的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多个菌株都对桃蚜成蚜有较高的毒力,但感菌死亡的成蚜在死亡前能产下健康若蚜且产仔量与未接种对照差异不明显.本文对若蚜的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桃蚜若蚜的毒力效果不及对成蚜明显,而且桃蚜若蚜接种球孢白僵菌后绝大部分个体能成功羽化且产下正常的后代,即使感菌死亡的个体其死亡前的产仔量与对照相比也相当可观.由于桃蚜生殖高峰期是在生殖期的前中期且前中期所产若蚜对种群增殖的影响较大,因此球孢白僵菌对蚜虫的缓慢致死这一特点就成为该菌作为杀蚜剂应用的一个瓶颈.对若蚜的试验还表明,球孢白僵菌对若蚜的侵染可引起后者提早脱皮以摆脱分生孢子的侵染;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率远高于1龄若蚜这一事实表明若蚜的多次脱皮对摆脱分生孢子的侵染似乎更有效.本文结果说明,若蚜脱皮可有效地摆脱或降低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且感菌桃蚜成蚜期在死亡前的产仔量比对照下降不明显,因此,以蚜虫为靶标害虫的球孢白僵菌制剂必须克服该菌作用速度缓慢这一不利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加快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速度或与害虫的生长发育调节剂共同作用使蚜虫脱皮延缓给该菌侵染致死蚜虫创造条件是提高其控害潜能的两种可能的途径.。
球孢白僵菌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促生作用的研究作者:崔雨虹白云曹娜刘亦豪 Ghulam Ali Bugti 王滨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第02期摘要采用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2种方式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Bb202接种至玉米,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及处理浓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2种喷施方式对玉米苗均存在促生作用,且这种促生作用与孢子接种浓度密切相关。
在叶面喷施处理中,白僵菌仅对玉米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有促进作用,而对玉米苗的根长无显著影响;其中1.0×104孢子/mL处理组对玉米苗的促生效果最佳,其株高、叶长、叶宽、鲜重指标比蒸馏水对照组分别高出7.47%、15.42%、25.70%和16.85%。
在土壤喷施处理中,白僵菌对玉米苗地上与地下部分均有显著促生作用;其中1.0×106孢子/mL和1.0×108孢子/mL处理组,玉米株高、叶长、根长、生物量指标较蒸馏水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8.66%和29.59%、30.66%和37.85%、43.08%和33.60%、28.35%和32.55%。
从对玉米苗的促生作用来看,用1.0×106孢子/mL的白僵菌悬浮液处理土壤,可以取得最经济、最显著的促生效果。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玉米;施用方式;促生作用中图分类号 S476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B. bassiana on maize as growth promoter in the present paper. Maize leaves and potting soil were inoculated with conidia suspensions of B. bassiana strain Bb202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ith a small spray machine, respectively. Growth of different parts of maize in each treatment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of foliar spray of B. bassiana was observed on the above parts of maize, including the crop height,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biomass,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roots growth.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motion on maize growth by foliar spray appeared at a low conidial concentration of 1.0×104 conidia/mL with grass height,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biomass higher of 7.47%,15.42%, 25.70% and 16.85%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promotion on the growth of all parts of the maize crop including roots appeared in all soil treatments by B. bassiana.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1.0×106 conidia/mL and 1.0×108 conidia/mL treatments showed higher promotion effect on maize growth than that of a lower concentration of 1.0×104 conidia/mL. The crop height, leaf length, root length and biomass are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by 28.66% and 29.59%, 30.66% and 37.85%, 43.08% and 33.60%, 28.35% and 32.55%. Potting soil treated with B. bassiana suspension of 1.0×106 conidia/mL showed the biggest potential on maize crop as growth promoter.Key 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maize crop; application method; growth promotion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02.004自2012年以来,玉米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1]。
白僵菌的功效与作用白僵菌(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珍贵的草木霉菌,是中草药中的名贵珍品之一。
它通常生长在高寒地区的高原草甸,例如西藏、青海等地。
白僵菌被誉为“天然的草地宝”,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僵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免疫调节白僵菌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白僵菌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白僵菌的多糖成分可以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此外,白僵菌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体水平,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抗体的产生。
因此,白僵菌常被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和提高抗病能力。
二、抗疲劳白僵菌被广泛运用于保健品领域,常被誉为“自然的维生素”。
白僵菌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活性多糖,这些成分可直接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
实验证明,白僵菌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平衡,提高机体的生理机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此外,白僵菌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可以增加抗氧化物和抗应激物在机体内的含量,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因此,白僵菌常被用于缓解疲劳症状、提高体力和抵抗力。
三、抗肿瘤白僵菌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白僵菌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扩散。
白僵菌的多糖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此外,白僵菌中的蛋白质和多糖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因此,白僵菌被广泛运用于肿瘤治疗和预防。
四、降血脂白僵菌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白僵菌中的多糖成分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和氧化。
此外,白僵菌中的多糖还可以调节血清脂肪酸的代谢和合成,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和沉积。
因此,白僵菌被广泛应用于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对害虫的危害非常大。
球孢白僵菌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对于防治害虫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为控制害虫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同时,开展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收集并分离纯化球孢白僵菌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到球孢白僵菌,采用分离培养技术,筛选出对线虫有杀伤活性的球孢白僵菌菌株。
2. 确定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通过活性测试,筛选出球孢白僵菌的杀线虫活性物质,包括菌液中的各种小分子物质和菌体中的蛋白质。
3. 分离纯化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采用各种生化技术,如酸碱提取、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
4. 确定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结构和功能采用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分离纯化得到的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结构鉴定,并研究其杀线虫作用机理。
三、研究预期结果预期结果是成功分离纯化球孢白僵菌的杀线虫活性物质,并确定其结构和功能。
同时,将对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杀虫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四、研究意义1. 助力害虫治理和农业生产球孢白僵菌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为新型杀虫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害虫,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 拓展球孢白僵菌应用领域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研究有望拓展球孢白僵菌的应用领域,为其在医药、环境清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3. 促进科学研究进展球孢白僵菌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机理,对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田间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作者:刘书昌段宝军毛春梅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7年第09期【摘要】生物防治技术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向病虫草害做斗争的重要措施之一,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就是很好的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
【关键词】白僵菌;玉米螟;防治[Abstract]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cluding with insect pest and the fungus pest, insects pests and human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fight, prevention and cure of beauveria bassiana in corn borer is a good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corn bor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白僵菌是真菌生物杀虫剂,用其田间喷洒防治玉米螟幼虫,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确保了农产品品质,安全高效,惠民利民,是一项非常好的生物防治技术。
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利用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田间喷洒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使得玉米螟幼虫被白僵菌寄生而死亡,起到了消灭害虫的目的,不污染农产品和环境,工省效宏。
2013年我县首次利用白僵菌田间喷洒防治玉米螟,面积达3万亩,都取得了很好的防效。
玉米螟被害株减退率、百秆活虫减退率、虫孔减退率三项防治指标平均为78.99%,挽回粮食损失率9.65%,投入产出比1:12.4 ,共实现虫口夺粮121.8万公斤,挽回经济损失201.54万元。
球孢白僵菌简析白僵菌(Beauveria spp .)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病原真菌之一 ,近年来也是热门生物农药的研究课题。
白僵菌 Beauveria 因其较广的寄主范围、较强的致病性和适应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虫剂之一。
白僵菌的寄生范围极广, 可寄生 15 个目 149个科的 700 多种昆虫及蜱螨类, 根据野外调查昆虫的越冬情况发现,因白僵菌致病而死的昆虫占真菌致病总数的21 %。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 其致病性强, 杀虫范围广。
首个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为主要有效成分的生物制剂二十世纪在美国注册登记,而后各类白僵菌生物制剂不断涌现,目前全球以球孢白僵菌为有效成分的制剂占全部真菌杀虫剂的 33. 9% ,我国已登记的 11 种真菌杀虫剂中有 6 种为球孢白僵菌产品。
虽然球孢白僵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击倒害虫时间长和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生物学特征白僵菌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子囊菌类虫生真菌,同时还能随着植物的生长进行传播。
以有丝分裂孢子进行增殖,其孢子在接触害虫后产生芽管侵入虫体,在虫体内大量繁殖,代谢产物对昆虫体内角质层、细胞膜以及细胞核等细胞器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害虫因代谢紊乱而死。
白僵菌可寄生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700 多种昆虫和部分蜱螨类,是广谱性虫生真菌。
同时白僵菌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瓢虫、食蚜虻和草蛉等侵染攻击能力较弱,从而有利于保护天敌昆虫,降低对昆虫生态群落的破坏。
白僵菌对害虫致病能力受到菌株、宿主及环境因子等影响。
白僵菌虽然侵染多种昆虫,但不同菌株对害虫寄生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环境条件对白僵菌致病力有一定的影响。
曹艺潇和刘爱萍测试了不同温度、湿度下白僵菌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26 ℃ 时的致死中时( LT50 ) 最短,死亡率最高; 相对湿度越高,草地螟幼虫死亡率越高,相对湿度为 95% 时,死亡率达100%。
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摘要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天定)300 g/hm2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显著,在高密度的虫量下,药后4 d平均防效为90.8%~92.2%,药后12 d平均防效依然达到97.9%~99.0%。
可以看出,其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很好地解决了一般生物农药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的缺点。
同时,由于其对环境安全,因此该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友好型农药,完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稻飞虱;防效;安全性随着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生物农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水稻病虫害防治上[1-3],而球孢白僵菌具有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为了验证其对水稻稻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应用效果,为该产品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笔者于2008年7月,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了球孢白僵菌(天定)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水边镇众村村委义桥村一农户责任田内,在“晚稻病虫灾害防治与不防治”试验田内进行,土壤为灰鳝泥田,排灌便利,肥力中等。
水稻品种为赣鑫688,7月14日抛秧,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供试药剂为球孢白僵菌(天定),有效含量为4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净含量为10 g/包,由江西天人生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300 g/hm2(A);以不施药作对照(CK)。
其中:处理A设5个小区,分别记为A1、A2、A3、A4、A5;CK设2个小区,记为CK1、CK2,小区面积为66.7 m2,随机排列,小区间筑田埂隔开。
1.3试验实施在9月12日施药,对水450 kg/hm2;采用卫士牌工农-16型手动背式喷雾器喷雾1次。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见表1。
球孢白僵菌的作用是什么
球孢白僵菌在分类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球孢白僵菌是国内外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杀虫真菌之一,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
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松毛虫、小蔗螟、盲椿、谷象、柑桔红蜘蛛和蚜虫等农林害虫。
特别是对玉米螟和松毛虫的生物防治,在国内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由于球孢白僵菌能有效地控制虫口数量,同时不伤害其他天敌昆虫和有益生物,完全符合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宗旨,同时由于其容易大量生产,防治成本较有竞争力,因而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球孢白僵菌可以算得上一种环保的高效的杀虫剂了,所以从小编自己来讲还是大力支持的,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对大家在农药和环保的
道路上架起一道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