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7
白僵菌形态特征白僵菌是一种真菌,也被称为白色木霉,属于子囊菌门、白僵菌属。
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生长方式、色彩、菌丝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白僵菌的形态特征。
一、生长方式白僵菌的生长方式是以子囊体为主,它们通常在木材或其他有机物上形成小型圆锥体或球形。
这些子囊体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颜色,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结构。
二、颜色正如其名字所示,白僵菌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颜色。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表现出其他颜色。
例如,在某些类型的木材上生长时,它们可能会呈现出黄色或棕色。
三、菌丝白僵菌具有典型的真菌结构——由细胞壁包裹的单个细胞——称为孢子。
这些孢子之间通过细长而纤细的线状物质相连,这就是所谓的“菌丝”。
白僵菌的菌丝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灰色,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呈现出其他颜色。
四、子囊体子囊体是真菌形态特征中最显著的部分之一。
这些结构通常由多个孢子组成,它们被包裹在一个壳体内,并且通常在木材或其他有机物的表面上形成。
白僵菌的子囊体通常呈现出圆锥形或球形,直径为0.5至2毫米。
五、孢子孢子是白僵菌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
它们由不同类型的细胞壁包裹,包括透明、棕色或黑色。
这些孢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例如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六、环境条件对形态特征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白僵菌的形态特征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在温度较低和潮湿环境下生长时,它们可能会呈现出更加灰暗和矮小的结构。
而在温度较高和干燥环境下生长时,则会呈现出更加明亮和高大的结构。
七、总结综上所述,白僵菌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生长方式、颜色、菌丝、子囊体和孢子等。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白僵菌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同时也对其在木材和其他有机物中的分解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僵菌的生产工艺流程1.白僵菌的生产工艺首先需要培养基的准备。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white fungus first requir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ulture medium.2.将培养基装入培养容器中,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The culture medium is loaded into culture containers and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3.将白僵菌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
Inoculate the strain of white fungus into the culture medium.4.控制好培养箱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ventilation of the incubator.5.定期观察培养基的生长情况,保持适宜的生长状态。
Regularly observe the growth of the culture medium to maintain 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6.筛选出生长健康且活力强的白僵菌菌株。
Select healthy and vigorous strains of white fungus.7.进行发酵和培养,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增殖。
Ferm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promote mycelia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8.控制好发酵的反应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
Control the ferment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pH value, and oxygen supply.9.通过搅拌等方式保持培养液的均匀性。
白僵菌杀虫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僵菌是一种天然的能够杀虫的微生物,其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2024年白僵菌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白僵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然而,关于白僵菌市场的详细调查报告还相对较少。
本文旨在通过市场调查,对白僵菌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2. 调查目的本次市场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白僵菌的市场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白僵菌产品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白僵菌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关键参与者;•研究白僵菌产品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网络调查:通过搜索引擎和相关专业网站搜索、分析白僵菌市场的相关信息;•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面向种植户、生产商和销售商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个别访谈:与白僵菌种植户、生产商和销售商进行深入交流,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4. 调查结果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4.1 市场概况•白僵菌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白僵菌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白僵菌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 行业应用情况•在食品行业中,白僵菌常被用于烘焙、饮品等产品中,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医药领域,白僵菌具有一定的抗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因此在药物研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化妆品行业中,白僵菌作为天然的保湿剂和抗氧化剂,被添加到许多护肤品中。
4.3 市场竞争格局•白僵菌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种植户、生产商和销售商等多个参与者;•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白僵菌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4.4 价格和销售策略•白僵菌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主要受到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销售策略主要包括与代理商、分销商的合作和线上线下的渠道拓展。
5. 结论综上所述,白僵菌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白僵菌的使用方法白僵菌是目前林业上防治食叶害虫有效的生物农药,它可以在林分中较长时间内控制防治对象的虫口密度。
近年来在松树、速生桉的防治工作中,深受林农的欢迎。
使用白僵菌防虫的有效方法是:让菌粉在林间均匀地分布,使之与害虫身体接触或进入害虫体内,从而寄生于害虫并置其于死地。
目前使用的是白僵菌原粉或经分离后的白僵菌孢子粉。
森防人员和林农在喷放白僵菌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操作手段愈来愈多,目前使用的方法有:1.徒手撒放。
适用于低矮林木和果树,最好选择有微风的天气进行,在上风处用手将菌粉抛起,让其被风吹送或自然沉降到树叶上。
2.“放虎归山”——害虫接菌。
将振动树木落下的幼虫收集,随即撒上白僵菌菌粉或浸于有高含孢量的白僵菌菌液内一下即捞出,让其自由爬回树上,当感染死亡后,虫尸产生的孢子能再次扩散、感染其他活虫。
3.白僵菌孢子粉挂袋撒放。
将约0.5千克的孢子粉装在蚁帐布袋里,将粉袋挂在林木上,或将布袋扎在长杆上,在林内边走边摇,让布袋自然拍打竹杆,孢子粉便不断飞出,随气流飘逸、沉降。
简单易行,适宜林地较小的个人作业。
4.白僵菌孢子粉释放器撒放。
在0.5千克以下的白铁罐容量最下方的一侧,切开一道细缝,缝的上方固定一个微型电动机,机轴上安上一片略小于细缝的圆形薄片,并使薄片的一侧伸入缝内。
铁罐内装上孢子粉,并由一根与林木高度接近的竹杆举起,电动机的电源线沿竹杆而下,接在操作者腰间的手电筒上。
操作者根据风向和林木高度开启电源使孢子粉跟随转动的圆片飘出。
优点是一个人即可操作,成本较低。
5.菌炮放菌。
将约重0.1千克~0.15千克的菌粉装在长度为15厘米左右高的纸筒内,中间插入爆炸力较大的鞭炮,外用纸封紧,炮引小部分留在筒内、大部分拉出纸筒外,点燃后适时将菌炮抛出树冠上方,使之菌炮在树木上方或树叶丛中爆炸。
优点是灵活轻便、成本较低,缺点是没有经验的人不易操作,易造成菌炮落地后才爆炸。
6.菌液喷雾。
将菌粉先放在水内浸泡,待浸足水分后,用手把菌粒捏碎,然后用尼龙蚊帐布过滤,将滤出液加入少量洗衣粉拌搅后,用手摇或机动喷雾器喷布树冠。
白僵菌的使用
白僵菌在生活中的使用,可以从以下几方进行讲述:
一、防治松毛虫
①用白僵菌菌液在林间喷雾。
菌粉用水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一亿个。
适用于水源方便,林木较低的松林。
②取菌粉与3%的敌百虫粉混合均匀,每克混合粉含孢子一亿个,每亩林木喷混合粉0.6-0.8公斤。
松毛虫死亡较快,而白僵菌又能在死虫体内迅速繁殖,扩大再感染增加防效。
③将四龄以上害虫的幼虫采回喷药液后再放回林中,每一点放400-500条虫,带菌活虫自由爬行扩大感染面。
此法适用各种龄期的松林。
④回收发病死亡的僵尸虫,放到白僵菌未扩散到的林内,可继续扩大感染面。
二、防治玉米螟
可采用每克含70亿孢子、孢子萌发率90%左右的白僵菌菌粉,以1:10倍掺和煤渣粉做成颗粒剂,撒在玉米喇叭口内,每亩用颗粒剂3.5—5公斤,或者以1:100倍兑水做成液剂灌心,每亩用菌液30-40公斤。
施药时注意掌握好用药时机,可有效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危害。
三、防治大豆食心虫
可在秋季幼虫脱荚前,向大豆地里撒施白僵菌粉,每亩用量5-6公斤,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
①白僵菌杀虫剂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因此在饲养家蚕、柞蚕的地区不宜使用;
②菌液要随配随用。
配好的菌液要在二小时内喷完,以免孢子过早萌发,失去致病能力。
另外,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不可存放;
③不能与杀菌剂一起混用。
2024年白僵菌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本文将对白僵菌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白僵菌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食用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白僵菌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白僵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白僵菌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逐渐扩大。
据统计,2018年白僵菌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X%。
这一增长趋势在2019年和2020年持续延续,市场规模分别达到X亿元和X亿元。
预计到2025年,白僵菌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X亿元。
白僵菌市场消费者群体白僵菌作为一种高端中药材和食用菌,其主要消费者群体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和追求健康生活的人群中。
这些消费者对食材的质量和健康功效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白僵菌这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食材,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此外,白僵菌还受到一些养生人士的青睐。
养生人士在注重保健的同时,也对于食材的口感和烹饪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白僵菌作为一种独特的食材,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独特口感和多样化烹饪方式的需求。
白僵菌市场发展趋势健康饮食风潮带动市场增长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健康饮食风潮在全社会中迅速蔓延。
白僵菌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随着健康饮食意识不断增强,白僵菌市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白僵菌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野生采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规模化的人工种植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通过科技手段,比如采用现代化的种植设备和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白僵菌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白僵菌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多元化产品满足消费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口味和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增加,白僵菌市场也面临着产品多元化的挑战。
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白僵菌产品可以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如白僵菌粉、白僵菌油等。
白僵菌的功效与作用白僵菌(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珍贵的草木霉菌,是中草药中的名贵珍品之一。
它通常生长在高寒地区的高原草甸,例如西藏、青海等地。
白僵菌被誉为“天然的草地宝”,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僵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免疫调节白僵菌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白僵菌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白僵菌的多糖成分可以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此外,白僵菌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体水平,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抗体的产生。
因此,白僵菌常被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和提高抗病能力。
二、抗疲劳白僵菌被广泛运用于保健品领域,常被誉为“自然的维生素”。
白僵菌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活性多糖,这些成分可直接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合成。
实验证明,白僵菌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平衡,提高机体的生理机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此外,白僵菌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可以增加抗氧化物和抗应激物在机体内的含量,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因此,白僵菌常被用于缓解疲劳症状、提高体力和抵抗力。
三、抗肿瘤白僵菌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白僵菌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扩散。
白僵菌的多糖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此外,白僵菌中的蛋白质和多糖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因此,白僵菌被广泛运用于肿瘤治疗和预防。
四、降血脂白僵菌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白僵菌中的多糖成分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胆固醇在体内的积累和氧化。
此外,白僵菌中的多糖还可以调节血清脂肪酸的代谢和合成,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和沉积。
因此,白僵菌被广泛应用于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白僵菌的使用方法白僵菌(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真菌。
它生长在高寒地区的草原上,主要寄生于昆虫的幼虫体内。
白僵菌在传统中医药中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药材,可用于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癌和延缓衰老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白僵菌的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1.选择白僵菌的形态:白僵菌可分为虫草(白僵菌子虫草)和草菌(白苔草芝)两种。
虫草是直接寄生在昆虫幼虫体内的白僵菌,草菌则是在土壤中培养的白僵菌。
虫草由于其有一定的稀有性,采集难度较大,价格也相对较高。
草菌则是更常见的一种形态,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2.常见的使用方法:白僵菌可以以干燥菌丝的形式使用,也可以通过研磨成粉末或制成口服液、胶囊剂等形式进行使用。
-干燥菌丝:将白僵菌的菌丝晾晒至完全干燥,可以直接食用或煮成汤品,清炖或煲汤都可。
但要注意,干燥菌丝的硬度较大,烹调时需要较长时间煮烂。
-粉末:将干燥的白僵菌菌丝研磨成细粉,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或配制药物。
粉末可以加入到热水中冲泡,制成白僵菌茶饮,也可以加入饮品、糕点、面粉等中进行食用。
-口服液:将白僵菌提取物或粉末与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混合,制成口服液。
口服液的优点是易于吸收和消化,适合需要快速补充营养或调理身体的人群。
-胶囊剂:将粉末或提取物装入胶囊中,制成口服胶囊剂,便于携带和使用。
胶囊剂的剂量比较固定,便于计量和控制。
3.使用建议:-初次使用白僵菌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不同人的体质和对白僵菌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可通过长期、稳定使用白僵菌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白僵菌补益功效较为温和,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需坚持一段时间长期使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注意保质期和保存方法。
榱僵菌是一种易吸湿的菌种,容易出现湿气、虫蛀等问题,因此储存和保存时需要注意避免潮湿和接触蜗虫。
-白僵菌不适用于孕妇和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人群。
由于白僵菌具有一定的血液活性和抗凝效果,因此在这些人群中慎用或避免使用。
白僵菌生产工艺
一、前期准备工作
1.选用合适的白僵菌菌株
2.准备好培养基及其配方
3.消毒培养器具和生产场地
二、白僵菌的发酵生产
1.制备种子液
(1)从冷冻保存的白僵菌中挑选健康的菌落进行接种,接种到含有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
(2)将接种后的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进行预培养,使其增殖至一定程度。
(3)将预培养好的种子液移入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继续进行扩大培养。
2.发酵生产
(1)将制备好的种子液加入到含有适宜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他辅料等营养成分的发酵罐中。
(2)进行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等参数,以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3)在发酵过程中要及时采样检测微生物数量和代谢产物含量,并根
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控制发酵过程。
三、白僵菌的分离提取
1.分离
(1)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菌体和菌液。
(2)将菌体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破碎,得到白僵菌的细胞壁、胞内物质等。
(3)对破碎后的物质进行纯化和分离,得到目标产物。
2.提取
(1)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法将目标产物从破碎后的物质中提取出来。
(2)对提取出来的产物进行浓缩、干燥等处理,得到纯净的白僵菌产品。
四、产品包装与储存
1.包装
根据产品性质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如塑料袋、玻璃瓶等,并在包装上标注清楚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2.储存
将包装好的白僵菌产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环境。
同时要注意防潮防霉,并定期检查保质期限。
白僵菌
又名:杀虫真菌
【适用范围】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应用。
【产品特点】
白僵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病原真菌之一,它符合生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即对温血动物和植物无害,容易人工培养,致病力强,防治害虫效果好,是一种广谱病原真菌。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无公害要求,除大面积防治林业害虫外,已扩展到防治果树、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害虫。
白僵菌主要通过接触从体壁侵入,也可经口、气门及伤口等途径侵入虫体内。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接触了虫体后,如条件适宜,即可在昆虫体表上萌发,借助芽管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和分泌毒素(白僵毒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干扰新陈代谢,2-3天后昆虫即死亡,死虫因体内水分很快被菌丝吸尽而干硬,产生分生孢子再感染其他的虫,对害虫次代还有持效作用。
白僵菌具触杀效果,对防治刺吸类和地下害虫是很有利的。
白僵菌的杀虫谱广,可寄生15目、149个科、700多种昆虫和婢螨类,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高粱螟、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象鼻虫、马铃薯甲虫、茶小绿叶蝉、天牛、美国白蛾、稻苞虫、稻叶蝉、稻飞虱等及蝼蛄、挤槽、金针虫、地老虎、韭蛆、蒜蛆等地下害虫。
【主要成分】白僵菌分生孢子、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白僵菌形态特征白僵菌(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它属于虫草科,是一种寄生性真菌,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
白僵菌在中国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品保健品领域。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白僵菌的形态特征。
1. 外观特征白僵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指真菌的可见部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白僵菌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1.1 子实体大小和形状白僵菌子实体通常较小,直径约为2-6厘米,呈现出柱状或圆柱状的外观。
子实体表面光滑,并且通常有纵向纹理。
1.2 子实体颜色白僵菌子实体颜色因生长条件而异。
正常情况下,它们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或红色。
然而,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它们也可以出现白色、黄色或紫色。
1.3 子实体顶端白僵菌子实体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小孔,这是孢子释放的位置。
这个孔称为颖孔,直径约为1-2毫米。
1.4 孢子囊在子实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囊状结构,称为子囊。
每个子囊内含有许多孢子。
这些孢子是白僵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2. 细胞结构除了外观特征外,白僵菌的细胞结构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以下是细胞结构方面的详细描述:2.1 菌丝白僵菌生长时会形成一种分枝多样、丝状延伸的结构,称为菌丝。
菌丝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链条,通过生长和分裂来扩展其长度。
2.2 分生孢子器在白僵菌的菌丝上形成了许多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用于产生和释放孢子。
它们通常呈现为圆锥形或圆柱形,位于菌丝的末端。
2.3 孢子白僵菌的孢子是其繁殖的主要手段。
孢子是由分生孢子器产生的,它们非常微小,只有几微米大小。
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新的菌丝。
3. 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关系白僵菌的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生长环境相关的形态特征:3.1 温度白僵菌对温度非常敏感。
在较低温度下(约15-20摄氏度),其子实体通常呈现出白色或黄色。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白僵菌(Blastomyces)是一种广泛用于生物防治的真菌,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
为了深入了解白僵菌的生产工艺,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于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白僵菌生产工艺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白僵菌的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提取等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一)培养基制备1. 原料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了麦芽糖、葡萄糖、玉米粉、豆饼粉、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原料。
2. 原料处理:将麦芽糖、葡萄糖、玉米粉、豆饼粉等原料分别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
3. pH调整: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整至7.0-7.5。
4. 灭菌: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中,进行121℃高压灭菌30分钟。
(二)接种与培养1. 菌种选择:从菌种保藏库中选取了白僵菌优良菌株。
2. 接种:用无菌接种针从菌种保藏瓶中取出少量菌种,接种于灭菌后的培养基中。
3.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三)提取与纯化1. 提取:将培养好的菌丝用无菌水冲洗,收集菌丝,用酒精提取法提取白僵菌素。
2. 纯化:通过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
三、实习成果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 培养基制备:熟悉了培养基的配方、原料处理、pH调整和灭菌等操作步骤。
2. 接种与培养:学会了菌种选择、接种和培养等操作,了解了菌丝生长的规律。
3. 提取与纯化:掌握了酒精提取法、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提取和纯化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2. 严谨细致的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团队合作精神:实验过程中,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白僵菌萌发湿度条件1. 你知道吗,白僵菌萌发对湿度可有讲究啦!就像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湿度才能发芽一样,白僵菌也得在恰当的湿度环境里才会萌发哟!比如说在雨后潮湿的森林里,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是白僵菌萌发的好地方呢?2. 哎呀呀,白僵菌萌发的湿度条件可重要了呢!这就好比我们人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才舒服,白僵菌也挑湿度呢!想想看,那种潮乎乎但又不至于积水的地方,会不会就是它爱待的地儿呢?3. 嘿,白僵菌萌发湿度条件真不是随便的呢!就如同花朵需要特定的湿度才能绽放美丽,白僵菌也一样啊!比如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它会不会正在悄悄萌发呢?4. 哇塞,白僵菌萌发和湿度条件关系大着呢!这不就跟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嘛,湿度不合适,白僵菌咋萌发呀!像是在湿度刚刚好的草丛中,说不定就有它的身影呢!5. 哟呵,白僵菌萌发的湿度条件可不能小瞧啊!这跟我们找个舒服的环境待着一个道理呀,湿度不对,它也不乐意萌发呀!你想想,那种有点润润的地方,是不是就适合它呢?6. 嘿呀,白僵菌萌发对湿度的要求可严格啦!简直就像公主挑驸马一样呢!比如在湿度适宜的树皮上,它会不会正准备开始它的“成长之旅”呢?7. 哇哦,白僵菌萌发湿度条件很关键的呀!这就好像我们吃饭得有合适的口味一样,湿度不对它可不来劲呢!像在那种微微湿润的土壤表面,会不会就是它要萌发的地方呢?8. 哎呀,白僵菌萌发的湿度条件太重要啦!这就跟我们睡觉要找个舒服的被窝似的,湿度不合适它咋萌发呀!比如在湿度恰到好处的树叶背后,它是不是正在蠢蠢欲动呢?9. 嘿,白僵菌萌发湿度条件真的很特别哟!就像我们喜欢在特定氛围里开心一样,白僵菌也得有对的湿度才萌发呢!想想那种有点雾气缭绕的地方,会不会正适合它呀?10. 哇,白僵菌萌发和湿度条件紧密相连呀!这好比我们离不开氧气,白僵菌离不开合适的湿度呢!像在那种湿度宜人的朽木边,是不是就有它萌发的踪迹呢?我觉得白僵菌萌发对湿度条件确实很敏感呀,只有在合适的湿度环境中它才能更好地萌发和生长。
家蚕的白僵菌生物防治措施
白僵菌是一种对家蚕尤为危险的真菌病原体,它可以造成严重的白僵病,给蚕业带来重大损失。
采取正确的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很好地防控白僵菌并提高产蛹率。
1. 使用天敌钝瓶虫。
钝瓶虫是一种以真菌孢子为食的有益昆虫,它能很好地控制真菌的繁殖和扩散。
每坛可以撒入30-50只钝瓶虫防治白僵菌。
2. 增殖并使用白僵菌病原体特异性的巴克菌。
这种优质微生物能分泌抗肽,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可以降低白僵菌的毒力。
每坛需要撒入500-1000左右。
3. 使用真菌杀灭菌剂。
这类生物杀灭菌具有较强的细菌杀灭作用,但对蚕没有毒性,如金霉素可以很好地控制白僵菌繁殖。
需要按说明使用。
4.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清理蚕房通风系统,加强通风、净化系统,清除各种污染源,实现无菌饲养环境,是防控白僵菌的重要举措。
通过综合应用上述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家蚕白僵病,减轻疫情影响,为养蚕工作铺平道路。
生物农药之白僵菌蔡永欢白僵菌隶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丝孢纲(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 白僵菌属(Beauveria),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适应性强,对温血动物无害且容易培养,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继B.T之后最有望成功实现产业化的新型生物农药。
生物学特性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直径1.5~2μm,无色透明,菌落平坦,粉状,表面白色至淡乳色,在马铃薯胨粉培养基底部无色。
分生孢子梗的分梗或小枝可多次直角分叉,聚集成团。
分生孢子球形,直径2~2.5μm,生于自瓶状细胞延伸而成的小枝梗顶端。
瓶状细胞多变化,由腹端逐渐变细,与主枝或侧枝着生的部位常对称成直角。
白僵菌可以在不同条件下通过产生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壁孢子、菌丝断裂等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无性生殖。
另外,白僵菌能通过不同的接合方式产生异核菌丝,异核体内的不同基因型的核融合可进行准性生殖。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虫体,长出的菌丝体可分枝和再分枝。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在25℃,相对湿度90%以上,PH4.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菌丝在13~36℃间均能生长,生育适温为21~30℃,相对湿度为98%以上、PH4~5。
在30℃,相对湿度70%以下,PH为6的情况下,最适于分生孢子的产生。
白僵菌属好氧性菌,在培养基上可保持1~2年,在干燥条件甚至可存活5年,在虫体上可维持6个月,阳光直射很快失活。
分类由于白僵菌属寄生范围广,不同条件下可产生多种孢子形态,先后有许多新种出现。
目前被承认的白僵菌共有8种(李增智),包括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白色白僵菌、蠕孢白僵菌、粘孢白僵菌、多形白僵菌、蜘蛛白僵菌及苏格兰白僵菌等。
侵染及致病机理白僵菌寄主广泛,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及多种螨类,约200种以上。
白僵菌产品简介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
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类: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卵孢白僵菌。
球孢、小球孢、卵孢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
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
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
卵孢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两种:一、白僵菌(beauveria)名称又为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
是生物源杀虫剂。
原药外观为乳白色粉末,制剂外观为乳黄色粉状物。
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植物源杀虫剂。
本产品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可以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外观为土灰色条状。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高温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
活性成分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
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
同时产生各种毒素,如白僵素(Beauvericin),卵孢白僵菌素(Tenellin)和卵孢子素(Oosporein)等。
白僵素为含N-甲基氨基酸的环状肽。
白僵素为针状无色晶体,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对茚三酮显正反应。
产品宣传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等。
多年来,国内应用白僵菌对近40种农林害虫防治成功,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松毛虫、松褐天牛、白蚁、玉米螟、蛴螬、茶小绿叶蝉、桃小食心虫等。
白僵菌防治最成功的是苗圃、草坪、农田等的蛴螬,蛴螬危害花生、大豆、草坪、蔬菜、苗圃等多种作物。
近年来在有机农产品、茶叶生产中广泛应用。
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
令你的农副产产品面对国外市场的绿色壁垒畅通无阻。
一、无农残。
在农产品频频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拒之门外的今天,即使施用白僵菌后立刻收获产品也不会造成任何农药残留!二、无抗性。
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使得其杀虫效果逐年减退。
白僵菌通过在自然条件下与害虫的体壁接触感染致死,害虫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抗性。
连年使用,效果反而越来越高。
三、再生长性。
白僵菌新型生物农药含有活体真菌及孢子。
施入田间后,借助适宜的温度、湿度,更可以继续繁殖生长,增强杀虫效果。
四、高选择性。
不同于化学农药不分敌我的将益虫、害虫尽数毒杀,白僵菌能主动回避对瓢虫、草蛉和食蚜虻等益虫的侵染攻击。
从而整体田间防治效果更好。
市场前景白僵菌防治最成功的是森林、苗圃、草坪、农田等的蛴螬、玉米螟、松毛虫、茶小绿叶蝉等。
仅蛴螬、玉米螟、茶小绿叶蝉三种就已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蛴螬危害花生、大豆、草坪、蔬菜、苗圃等多种作物,危害面积达数亿亩,仅以花生为例,我国种植300万公顷花生,均受蛴螬危害,按20%面积用白僵菌防治计算,需防治60万公顷,需白僵菌制剂9000吨,合高孢粉400吨左右。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仅东北地区发生面积即达800万公顷,引起产量损失10%左右,如20%发生面积用白僵菌防治,计需白僵菌制剂1600吨。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上的常发害虫,常年防治面积在250万公顷左右,按10%面积25万公顷计算,需白僵菌高孢粉50吨。
近年来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面积每年在60万公顷,需白僵菌高孢粉90吨。
国内市场白僵菌高孢粉年需求在2000吨左右药剂特性白僵菌菌落为白色粉状物,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
菌体遇到较高的温度自然死亡而失效。
其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
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生长菌丝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约经4-5天后死亡。
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
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
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土壤含水量5%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
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的速度缓慢,经4~6天后才死亡。
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农药(25%对硫磷微胶囊、48%乐斯本等)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昆虫表皮接触感染,其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侵染的途径因昆虫的种类、虫态、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异。
扫描电镜或荧光染色观察发现,球孢白僵菌高毒菌株在棉铃虫幼虫体壁上短暂生长即形成入侵结构,而低毒菌株在幼虫体壁上产生细长的匍匐菌丝,这些菌丝会从害虫体内吸收营养,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在浸染黑尾叶蝉时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皮肤侵染。
萌发的分生孢子在虫体体壁几丁质较薄的节间膜处长出芽管,芽管顶端分泌出溶几丁质酶使几丁质溶解成一个小孔,萌发管进入虫体。
这时大概感染24小时。
萌发的芽管借酶的作用,不断溶解体壁几丁质向前伸长,直至体壁上皮细胞才生成的菌丝也进入体壁,然后侵入血淋巴组织,菌丝起初延着细胞膜发育生长,再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于是原生质和细胞核失活,养料被耗尽,大量解体消失。
大量皮下细胞层的破坏是由于体腔内菌丝侵染的结果,此时菌丝受到昆虫、体内的血细胞的包围,血细胞出现空泡,着色力降低。
同时菌丝产生许多芽生孢子。
芽生孢子萌发后,产生新的菌丝,以此反复不断增殖,冲破血细胞屏障进人体腔。
在体腔内又以芽生孢子、分生孢子等方式繁殖,扩散到虫体所有组织.如消化道、马氏管、脂肪体等,这时约侵染48~72小时。
感染96小时后,昆虫组织器官大部分被破坏,菌丝成束穿出体表,形成气生菌丝,并开始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侵染120~118小时,虫体表长出大量气生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并释放出来,此时除部分体壁处,其他组织皆被破坏,养料亦被耗尽。
毒性 :用50亿/g活孢子制剂大白鼠腹腔注射和灌胃LD50分别为0.6±0.1g/kg及10.0g/kg,而用纯孢子腹腔注射大白鼠LD50为128士12mg/kg,为低毒类微生物农药,对人、畜无致病作用,属弱的变态反应源,无“三致”问题。
该制剂对人畜无毒,对果树安全,但对蚕有害。
质量标准为平均活孢子80亿/g,幅度50~90亿/g,孢子萌发率90%以下,水分5%以下。
颗粒剂,含活孢子50亿/g。
白僵菌产品为白色至灰色粉状物。
主要剂型:可湿性粉剂、粉剂、油悬浮剂。
防治对象可侵染多种磷翅目幼虫,对松毛虫防效显著,对菜青虫、玉米螟、小菜蛾、大豆食心虫、稻苞虫等防效良好。
使用方法(喷菌法、喷粉法、活虫传病法、撒原菌粉)1、防治森林害虫,目前在生产防治上,主要采取地面或飞机喷洒白僵菌制剂的方式进行施药。
也可在雨季从林间采集森林叶部害虫活幼虫集中撒上白僵菌原菌粉,或配成含量为5亿孢子/ml的菌液,采活虫在菌液中沾一下再放回树上任其自由爬行。
这些带菌虫死后,长出很多分生孢子,即形成许多白僵菌流行点,逐步促成林间害虫白僵病流行。
2、菌粉用水溶液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1亿以上。
用菌液在蔬菜上喷雾。
3、苗粉与2.5%敌百虫粉均匀混合,每克混合粉含活孢子1亿以上,在蔬菜上喷粉。
4、将病死的僵尸虫收集研磨,配成每毫升含活孢子1亿以上(每100个虫尸加工后,兑水80-100公斤)即可在蔬菜上喷雾。
5、松毛虫:用孢子150~180万亿个,可直接对水喷雾。
也可将菌粉与防治松毛虫的化学杀虫剂的粉剂如敌百虫混合,使含孢1亿/g,用混合粉22.5~30kg/hm2。
也可采集发病死亡虫尸,放到松林中,扩大染病面积。
6、防治玉米螟可向喇叭口撒颗粒剂(按1:10与煤渣混合),每株约2g,或灌菌液。
注意事项(1)养蚕区不宜使用。
(2)菌液配好后要于2小时内用完,以免过早萌发而失去侵染能力,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3)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4)人体接触过多,有时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施用时注意皮肤的防护。
(5)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