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旗袍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0
阿俊旗袍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旗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旗袍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特点;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旗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选料、剪裁、缝制和装饰;3. 学生能掌握旗袍配饰的选择和搭配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和剪裁技巧,根据自身尺寸制作出合适的旗袍纸样;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缝纫机和其他工具,完成旗袍的缝合和细节处理;3. 学生能够发挥创意,运用各种装饰手法,使旗袍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服饰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旗袍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旗袍历史与文化:介绍旗袍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旗袍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国传统服饰概述”,第三节“旗袍的演变与发展”。
2. 旗袍结构与设计:讲解旗袍的构造、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 教材章节:第二章“旗袍的结构与设计”,第一节“旗袍的基本结构”,第二节“旗袍的设计要素”。
3. 旗袍制作工艺:教授旗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量体、制版、裁剪、缝合、装饰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旗袍制作工艺”,第一节“量体与制版”,第二节“裁剪与缝合”,第三节“旗袍装饰工艺”。
4. 旗袍配饰搭配:介绍旗袍配饰的种类、选择和搭配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旗袍配饰艺术”,第一节“旗袍配饰的种类与功能”,第二节“旗袍配饰的搭配技巧”。
5.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旗袍制作实践活动,从量体、制版到成品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旗袍的发展及其结构分析【摘要】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
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
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发展1 旗袍的文化内涵1.1 旗袍的由来古代北方民族善于骑射,古式袍服对它们来说并不方便,而两边开叉正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旗袍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时代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旗袍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在不断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款式的不同变化,足以让后人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及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犹如一种语言,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人们沟通和交流着。
无论在何时何地,当人们看到它时,犹如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听到它时,犹如听到自己的母语一样倍感亲切。
1.2 中华文化对旗袍的影响5000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化,服装在摆脱了御寒蔽体之后,也逐渐的形成了一种文化,所谓的服饰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象是一个有节奏的的生命,传达出时代的脉搏,更象是一面镜子,准确、清晰而又客观的反映着历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对美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档次,优美身姿,高贵典雅的气质最为美此时旗袍的造型就显得格外适身合体。
因而旗袍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增添省道,领子的变化也逐渐开始突破自我,比如说立领的变化有高到低,又立领到翻领,甚至到无领,开叉的长短也有所变化,有不开叉到开叉,有开叉从小腿到大腿,一步步的突破自我。
面料也由纯色上升到五花八门的图案,整体上显得多姿多彩,充满了青春活力。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与国之间的接轨,务必对服装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女性的传统服饰——国粹,它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要,逐渐由保守型向开放型发展,比如露肩、露背等。
李金侠(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旗袍反映了含蓄的传统审美意识,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象征而且体现了女性曲线,被现代人视为20世纪中国衣着传统的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现今,服装的文化渐渐渗透于生活的每个领域,其中旗袍尤为引起女性的喜爱,又由于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追求个性化,从而让更多女性对旗袍的要求越来越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旗袍;中国特色;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3-0090-01旗袍衣襟的款式多样。
由于这些襟式往往装饰繁多、开合不便,所以现代旗袍往往采取了省略和简化的设计方法,拉链的使用使旗袍的开合方式大为改观[1]。
旗袍腰部设计在整个旗袍衣身结构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旗袍的开衩的设计有多种方面,分别是开衩的数量和开衩的高低。
1现代旗袍立领的结构变化旗袍立领的领型变化与肩斜和领面的夹角有关。
夹角小时,领子造型呈水平状态,即上领口线与底领口线一样长,领子无起翘,围于人体颈部形成直立式领型。
领面与肩斜的夹角大表示领子呈圆形,即上领口弧线缩小,底领口长大于上领口长,领子造型有起翘,围于人体颈部后与颈部造型吻合。
2现代旗袍前门襟的结构变化旗袍门襟版型变化主要有圆襟、方襟、直襟、琵琶襟、双襟、斜襟等。
圆襟:门襟线条圆顺流畅,是旗袍常见的开襟方式,如图1示。
方襟:门襟方中带圆,含蓄内敛,又富于变化,适合不同脸型的女性穿着。
直襟:由领口向下至胸间左右,其具体长度可由不同的款式要求进行变化,直襟的版型会使人显得修长,适合脸圆型、身材丰满的女性穿着。
双襟:双襟给人均衡、对称的美感,端庄大方,适合中老年女性穿着。
斜襟:斜襟是从领口斜划过胸前的衣襟款式,穿起来具有古典韵味。
曲襟:曲襟的形状像带棱角的“S ”开口较大,容易穿着。
琵琶襟: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
3现代旗袍袖子的结构变化现代旗袍袖子在结构上可分为无袖,装袖和连袖三种基本变化。
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课程引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型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进行旗袍、唐装的结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以完成款式图、照片服装的结构设计为任务,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提升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阐述教学内容: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
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等。
现代的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又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结构的表现。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现代旗袍品种繁多,结婚礼服旗袍一般面料质地上乘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
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旗袍的重要指标。
所以旗袍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很重要,旗袍“三围”应相适或略有余。
与连衣裙相比,旗袍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料范围是很广泛的。
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
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则会更为光彩夺目。
旗袍的结构设计范文旗袍是中国传统的代表性服装之一,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
在1200字以上的篇幅内,我们可以详细讨论旗袍的结构设计,包括衣领、袖口、腰部、裙摆等方面。
首先,旗袍的衣领设计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旗袍衣领呈现出独特的立领形式,高高地伫立在颈部,并且通常没有开领的设计。
旗袍的衣领可以分为两种主要形状,一种是闭领,即两个衣领翼相叠,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口的形状;另一种是敞领,即两个衣领翼直接延伸到两侧,不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片平直的形态。
衣领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旗袍的独特气质,也起到了保护面部的作用。
其次,旗袍的袖口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旗袍的袖口通常比较修长,靠近手腕的位置,有时还会进行一些装饰和修饰。
袖口的设计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元素,如花边、刺绣、褶皱等,以增强旗袍的美感。
同时,袖口的设计也会影响到旗袍的整体线条和比例,使旗袍更加优美。
旗袍的腰部设计也是令人注目的一部分。
旗袍的腰部通常比较贴身,并且会通过一些褶皱或抽褶等方式使旗袍更贴合身体曲线。
腰部的设计也可以使用一些装饰性的元素,如腰带、花边等,以提高整体造型的美感。
最后,我们可以谈论一下旗袍的裙摆设计。
旗袍的裙摆通常呈现出修长而贴身的形态,展现女性的优雅。
裙摆的设计可以有多种变化,如A字型、蓬松型、裙摆上的开叉等。
同时,裙摆的长度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调整,在膝盖以上或膝盖以下均可。
裙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还需要兼顾舒适度和活动度。
综上所述,旗袍的结构设计包含了衣领、袖口、腰部和裙摆等多个方面。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旗袍的美感,更是为了突出女性的曲线和气质。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的代表,其结构设计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项目三、旗袍设计制作及工艺项目任务设置 (1)教学过程设计 (1)一、课程目标 (1)二、项目任务教学过程 (2)任务一了解旗袍款式变化及特征 (2)任务二绘制旗袍结构制图 (6)任务三旗袍放缝排料 (9)任务四旗袍缝制工艺流程及工艺制作 (10)任务五旗袍质量检验 (20)..................................................................................................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后作业: (23)项目任务设置:任务一了解旗袍款式变化及特征任务二绘制旗袍结构制图任务三旗袍放缝排料任务四旗袍缝制工艺流程及工艺制作任务五旗袍质量检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及放缝排料方法,能按规格打出纸样,并进行放缝、排料。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旗袍这种传统中式合体服装的量体技术,并对特殊情况有一定的处理能力,熟练掌握个别局部特殊工艺的操作方法,熟悉工艺流程,掌握工艺标准。
二、项目任务教学过程任务一了解旗袍款式变化及特征一、旗袍基本知识旗袍历史简介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
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
1.特征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
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传统旗袍结构设计和工艺研究传统旗袍主要是两边开叉,整体线条平直,衣身宽松,胸围和下摆的宽度相差不大,平面呈直筒化造型,主要的造型通过衣襟来进行区别,可以分为斜大襟、琵琶襟和如意襟,整体的结构设计特点是抽象的,平面的,和中国画一样,在进行整体造型的时候并不注重三维空间的立体表现,而是在依附的表面象征意义和视觉效果上。
标签:传统旗袍结构设计;工艺一、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特点在进行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的是直线条和宽松的造型,在领口部位呈现相应的立体状态,其他部位例如腰部肩部,胸部和臀部均为平面构成形式,不存在立体结构感,所以很难从整个旗袍造型中体现出人体曲线的各部位变化以及人体前后的差距。
这种重视细节刻画,忽视整体塑造的形式是传统旗袍造型的主要特点,在进行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进行平面设计。
(一)传统旗袍的款式设计1.传统旗袍大身设计特点传统旗袍的一身宽松,两边开叉,线条平直,胸围和下摆的宽度相差不大,整体平面呈直筒化造型。
根据衣襟来进行区分类型,主要分为斜大襟、琵琶襟和如意襟,而且传统旗袍与人体之间的縫隙比较小,所以呈现着封闭、严密、挺拔的状态。
2.传统旗袍袖子设计特点一般来说,传统旗袍的大身和袖子是连在一起的,属于一种连袖结构,在清代初期旗袍袖子的款式仍然呈现为马蹄袖,此时的传统旗袍袖口比较窄小,而且袖子长度与手腕平齐。
在清代中期旗袍袖子进行了适当的加宽,呈现为30~35厘米左右,也被称之为喇叭袖[1]。
到了清代后,旗旗袍的袖子就变得更加宽,并且出现了套花袖和大挽袖等款式,根据以上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传统旗袍的袖子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宽的。
3.传统旗袍领子设计特点传统旗袍的领子在初期大部分为圆领口,也就是衣身上并不安装立体化的领子,随后才出现了较低的立领,并且高度逐渐提高。
在清代末期,传统旗袍领子形状的主要款式为元宝领,高度大概为四五寸左右。
(二)传统旗袍的结构设计在进行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遵循相关结构的特点,也就是抽象性、平面性和写意性,在进行整体造型设计的时候,并不注重三维空间的立体表现,而是重点关注衣服的表面象征意义和视觉效果。
第三章旗袍结构设计
课程引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型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进行旗袍、唐装的结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以完成款式图、照片服装的结构设计为任务,对任务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提升服装结构设计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阐述教学内容:
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
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等。
现代的旗袍既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又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结构的表现。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现代旗袍品种繁多,结婚礼服旗袍一般面料质地上乘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
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旗袍的重要指标。
所以旗袍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很重要,旗袍“三围”应相适或略有余。
与连衣裙相比,旗袍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料范围是很广泛的。
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
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
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则会更为光彩夺目。
一、经典旗袍结构设计
1、类型判断及号型
旗袍一般贴身穿着,经典旗袍大多为紧身造型,我们成衣号型选择仍为160/84A。
同学也可做变形设计,根据自身尺寸、风格选择号型、面料以及相关的细部设计。
一般同学的号型应为160/80A及相关型号。
2、款式特征
此款经典旗袍为立领、装袖、偏襟造型,前身收侧胸省和胸腰省,后身收腰省,领口、偏襟钉葡萄纽两副.领口、偏襟、袖口、摆衩、底边均嵌线滚边,本款旗袍为有里旗袍。
3、规格设计 项目 公式(cm ) 原因
号型 160/84A 标准 衣长 0.8号=128 长旗袍 背长BL 37.5
标准
腰节长WL BL+3.5=41 肋省大3.5cm 胸围B 净胸围+6=90 贴体服装
腰围W 净腰围+4=72 X 行,腰围处合体。
臀围H 净臀围+4=94 臀围处合体 肩宽S
净肩宽=39.4
贴体服装
袖长CL 0.3号+6~8=54 长袖
袖口CW 12 窄袖口
下摆大72 下摆内收
标准
BP 胸高24;乳距
18
备注:标准形体上装一般加放胸围而不考虑臀围,上装臀围加放量可作为校验项,一般臀围加放量小于胸围加放量2cm。
经典旗袍成品规格尺寸表
号型:160/84A 单位:cm
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袖长袖口
规格128 90 72 94 39.4 37.5 72 54 12
旗袍小规格尺寸表
部位前领后领滚边嵌线衩长纽扣长
规格 4 5 0.6 0.2 58 8
4、制图画样
制图基本采用先横在纵,先后片再前片,先直线再弧线,先框架再细部,先领再肩再袖再其他细部的制图顺序。
制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细部规格尺寸,这些数据需要依据款式、经验与结构设计原理而定。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应渐渐体会与掌握。
制图依据与过程
领子结构制图
衣领
结构制图项目公式(cm) 说明
1外廓
长=(前领弧+后领弧)/2;
宽=5
2取分点将矩形长分为三等份;
3领底弧线前部起翘1.2cm画领底弧线
4领外口弧线对角1.5cm画领上部弧线
二、旗袍款式变化——盖袖(盖肩)旗袍
1、款式特征
连肩袖、凹门襟,衣长于纽扣皆较经典旗袍短,纽脚暗藏只露纪头,尽显简洁、明快、短小、精于之风格。
2、成品规格
此款旗袍在围度上松于经典旗袍,胸、腰、臀各在原基础上加放2cm 。
长度较经典旗袍短,而下摆增宽方便活动,实用性增强。
3.结构制图
部
位 衣长 胸围 腰围 臀围 肩宽 背长 下摆
规
格
108 92 74 96 39 37.5 88
三、旗袍款式变化——敞领旗袍
1、款式特征
胸前半圆形的斜襟滚边将开门功能与装饰功能融为一体,脖子上高高的敞领与传统的中式立领相比显得更为轻松和随意,长长的下摆尽显东方女性的高贵.典雅和婷婷玉立。
2、规格尺寸
部位衣长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下摆
规格140 92 74 96 40 38.5 72
此款旗袍在围度上松于经典旗袍,胸、腰、臀各在原基础上加放2cm。
长度长及脚踝,尽显东方女性的高贵、典雅和婷婷玉立。
3.结构制图
四、旗袍款式变化——夜礼服旗袍
1、款式特征
立领,领子前侧与前片相连.后侧悬空与后片相望.颈肩点处挖去前肩露大肩,胸围处截去后片露后背.臀围线下高衩.绐人以简洁.明快.无拘无束的轻松感。
2、规格尺寸
此款旗袍在围度上与经典旗袍同,非常合身贴体,长度长及脚踝,尽显东方女性婷婷玉立。
3.结构制图
五、旗袍结构设计讨论
1、胸围、腰围、臀围与下摆加放量的讨论
胸围的加放与整个服装的造型有关,旗袍为合体服装造型,胸围加放量上一般在6~8cm;腰围与臀围加放量一般为4~6cm,而且胸、腰、臀同时放缩,下摆回收,利用大开衩来弥补下摆窄小所造成的行动不便。
2、领子造型与领围加放
旗袍领为立领,经典尺寸大约在4~6cm左右。
随着现代旗袍款型的变化,旗袍领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既有贴合人体颈部的立领,又有反常规的下窄上宽的敞领。
领子的外缘造型也变化丰富,除了圆角的立领外,还有方角、尖角的立领以及翻领等。
3、袖款的选择与加放
旗袍的袖子有连袖与装袖之分,连袖多为露臂的盖袖旗袍,造型活泼、随意,是一种美观实用的旗袍类型。
另一种是一片袖(两片袖)装袖式,我们称之为西式袖,它符合人体的结构特征,短袖旗袍一般采用一片袖,尺寸合体,仅略松于手臂围度,袖山取值在一般在AH/3左右;长袖或五分以上的袖一般采用两片袖,两片袖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手臂略向前弯的结构特点。
六、旗袍的算料、排料与裁剪
1、算料
2、排料
各处常规放缝1cm,滚边旗袍底摆放缝1cm,无滚边底摆放缝4cm。
.
3、部件
4、辅料
a、领面用树脂粘合衬,很软的有纺衬;
b、牵带(有纺牵带);
c、滚条4m(用30cm别料或本色料制作);
d、偏门襟服装用隐形拉链一根;
e、配服装本色线、滚边色线各一团;
f、中式纽扣数副(可自行制作)。
课后作业:
1、按自身号型制1:5比例盖袖旗袍结构图,要求有相关的尺寸标注。
根据喜好按自身号型制1:5比例服装结构设计制图,要求有相关的尺寸标注。
此服装为最终工艺课程完成实物之服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