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枕的安全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4
汽车座椅头枕强制性试验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8T07:33:38.93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王月刘于[导读] 座椅是汽车上与乘员接触最为紧密的零部件之一,能够为乘员提供舒适的驾乘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或遭遇事故时车内乘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乘员所受到的伤害"。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要:汽车座椅是乘员约束系统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保障乘员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从而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座椅及头枕主要作用是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支撑乘员重心。
与此同时,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候,可以防止乘员受到伤害或者把伤害降到最低。
所以,汽车座椅以及头枕性能的质量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车内乘员在发生碰撞事故过程中的人的安全。
所以,汽车座椅及头枕性能- -直是国家重点要求的强制性检验项目,当下国际社会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法律法规去保障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汽车座椅头枕;强制性试验;影响因素引言:座椅是汽车上与乘员接触最为紧密的零部件之一,能够为乘员提供舒适的驾乘感受,更为重要的是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或遭遇事故时车内乘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乘员所受到的伤害"。
特别是座椅头枕,除了提供乘员头枕支撑,减缓乘员乘坐疲劳外,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减轻乘员颈椎受到的损伤,对于保护乘员头部和颈部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座椅头枕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国家认监委规定对座椅头枕实行强制性检验。
目前针对座椅头枕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1 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CB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两个标准中,除了对头枕的外观和尺寸的要求外,主要的两项试验为头枕静态强度试验和头枕能量吸收性试验,目的在于考察头枕在受到人体头部冲击时,对乘员头部保护效果以及对座椅结构,调节和锁止功能的影响,是评价头枕安全性能的最基本要求[”。
怎样调整汽车座椅安全头枕的高度汽车座椅的安全头枕是保障驾驶者和乘客安全的重要装置,正确调整头枕的高度可以有效减轻颈部和头部的伤害,特别是在发生追尾碰撞时。
因此,掌握如何正确调整汽车座椅安全头枕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头枕的作用。
汽车座椅安全头枕的主要作用是在发生碰撞时,通过限制头部和颈部的过度后仰,减少颈部软组织的损伤。
因此,头枕的高度应该与头部的位置相匹配,以确保在碰撞时能够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调整头枕的高度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
手动调节通常是通过按下或拉起头枕来实现,而电动调节则需要通过汽车座椅上的按钮或控制台来完成。
无论采用哪种调节方式,正确的调整方法都是相似的。
首先,坐在驾驶座或乘客座上,调整座椅的角度和位置,使自己感到舒适并且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道路。
然后,调整头枕的高度,使其与头部的后部紧密贴合,但又不会对头部造成过大的压力。
一般来说,头枕的中心应该与头部的最高点(通常是头颅的中心)齐平,这样在发生碰撞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头部和颈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如果您是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汽车,可以适当调高头枕的高度,以减轻颈部的疲劳感。
另外,如果您是驾驶者,还需要考虑头枕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您的后视镜视野,如果有影响,需要适当调整头枕的倾斜角度,以保证后视镜的有效使用。
总的来说,正确调整汽车座椅安全头枕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在发生碰撞时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护头部和颈部。
因此,我们在驾驶汽车或乘坐汽车时,都应该注意头枕的调整,确保它能够发挥最大的安全保护作用。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让我们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
一、填空题:1、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部分组成.2车辆保养使用的四油三水指的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箱油、, 玻璃水、防冻液、电瓶液 .3.自动变速档位分为P 驻车档、R 倒车档、N 空挡、D 行车档 .4.轿车轮胎一般分为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 .5.思铂睿排量采用的是8DCT _变速器,采用的是_CVT_变速器,竞瑞采用的是__CVT_ __变速器.6.发动机活塞的工作步骤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8.衡量汽车动力性的2个指标有功率、扭矩 .9.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0.汽油发动机分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11. DOHC表示双顶置式凸轮轴 .二、不定项选择题:2.三元催化器主要催化的有害气体有 ABCA CO一氧化碳B HC碳氢化合物C NOx氮氧化物D 二氧化碳3.以下属于被动安全的配备有 DFA EBDB HBAC ABSD 安全气囊E ESPF 主动安全头枕4.底盘系统包括ABCDA传动系统 B悬挂系统C转向系统D制动系统5.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包括ABCA离合器 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6.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有ABCDEFGA润滑作用 B清洗作用 C密封作用 D冷却作用E防锈蚀作用 F液压作用 G减震缓冲作用8. 排气量取决于缸径和B、 D .A、压缩比B、气缸数量C、燃烧室容积D、活塞行程9 发动机功率一般用马力hp或ps或 A 表示.A、千瓦KwB、公斤米kgmC、牛顿米NmD、焦耳10. 配气系统不包括 D .A、凸轮轴B、进气门C、正时链/皮带D、火花塞11 N档是指A.A、空档B、行车档C、倒档D、驻车档13. 发动机电气系统不包括 D .A、蓄电池B、发电机C、起动机D、水泵16. 液压制动方式同时兼有制动力的 D 作用.A、助力 B、减少 C、传递 D、分配18. 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是 A、B、C .A、实现差速转向 B、进行车辆的最终减速C、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D、分离或接合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递20. 轮胎规格185/65R14 86H中的参数H指 B .A、载重上限 B、速度上限 C、轮胎型号 D、其它标志21.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 A 四部分组成.A.电气设备B.车架C.车箱D.驾驶室22.发动机冷却水不能进行循环时,将会使发动机 D .A.燃料消耗降低B.温度过低C.燃料消耗不变D.温度过高23.发动机润滑系的主要作用是 D .A.密封B.冷却C.清洗D.润滑24.发动机的动力是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传给 C .A.减振器B.转向节C.驱动车轮D.从动车轮25.汽车制动时,如果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将会引起汽车 B ,极易发生事故.A.侧滑B.跑偏C.溜车D.抖动26.转向盘是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用以控制 C 实现车辆的转向.A.被动轮B.车后轮C.转向轮D.从动轮27.离合器踏板是离合器的操纵装置,用以控制 D 与传动系动力的接合与分离.A.离合器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28.制动踏板是 A 的操纵装置,用以减速或停车.A.行车制动器B.驻车制动器C.变速器D.离合器29.加速踏板是控制发动机 B 或喷油泵柱塞的装置,用以控制发动机转速.A.加速器B.节气门C.离合器D.喷油嘴30.变速器操纵杆是 C 的操纵装置,用于改变车辆的行驶速度、转矩和方向.A.离合器B.制动器C.变速器D.节气门31.车速里程表由车速表和里程表两部分组成,车速表指示 B .A.加速时间B.行驶速度C.发动机转速D.累计里程32.机油压力表是用来指示发动机运转时 D 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A.行驶系B.冷却系C.传动系D.润滑系33.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灯亮起或闪烁,表示 A .A.制动系出现异常B.缺少润滑油C.可能是油路故障D.轮胎过热34.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灯亮时,提示驾驶人应该 B .A.前往维修厂检修B.加注燃油C.停车添加机油D.检查油路故障35.仪表板上的“”灯一直亮,是提示驾乘人员 C .A.已经系好安全带B.驾驶姿势不正确C.没有系好安全带D.安全带系得过松36.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灯亮时,表示 D .A.车内温度过高B.发动机温度过低C.燃油温度过高D.发动机温度过高或冷却液不足37.行车途中,仪表板上的“”灯亮时,表示 A .A.发动机机油量不足、压力过低B.制动液泄漏C.燃油有泄漏D.发动机机油量过多、压力过高38.座椅安全头枕的主要作用是 B .A.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头部放松B.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护颈椎C. 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持正确姿势D.长时间驾驶时使颈部放松39. 调节座椅头枕高度,使头枕中心 C .A.抵住脖子B.与颈平齐C.与头平齐D.抵住颈椎40.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前,应系好安全带,其主要目的是 D .A.避免受到管理部门的处罚B.固定乘坐位置C.使后背紧靠背椅D.在车辆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有效保护身体41.装有安全气囊的车辆在行驶中,前排乘员 A .A.应当系好安全带B.不必系安全带C.安全带可系可不系D.用手抓住安全带42.检查发动机机油时,应把车停在平坦的地方,在发动机 D 进行.A.熄火后立即B.怠速时C.高转速时D.熄火5分钟后43..行驶途中停车时,应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水、 C 、漏气三漏现象.A.漏雨B.漏电C.漏油D.漏光44.一般情况下,发动机进气门头部直径 B 排气门.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同发动机构造不同45.火花塞跳火时,活塞运动到压缩上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为: BA 供油提前角 B点火提前角 C 喷油提前角45.后轮胎爆裂时,驾驶人应保持镇定, B ,极力控制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减速停车.A.迅速转动转向盘调整B.双手紧握转向盘C.迅速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向盘D.迅速采取制动措施46.自动挡汽车的“P”挡在 B 时使用.A.陡坡行驶B.驻车C.正常行驶 D、路口停车47.前轮爆胎时,危险较大,驾驶人一定要极力控制转向盘,迅速 B .A.减速B.抢挂低速挡C.制动停车D.采取紧急制动48. A 具有减速增扭的作用.A、主减速器B、离合器C、变速器49.行车中发生爆胎时,驾驶人尽量采用 D 的方法,使车辆缓慢减速.A.紧急制动B.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C.急踏制动踏板D.“抢挡”50.行车中发生爆胎,尚未控制住车速前,驾驶人应 C ,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A.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B.急转转向盘C.松抬加速踏板D.急踏制动踏板51.行车中轮胎突然爆裂时的应急措施是 B .A.迅速制动减速B.紧握转向盘,尽快平稳停车C.迅速转动转向盘调整方向D.低速行驶,寻找换轮胎地点52.轮胎气压过低时,高速行驶轮胎会出现波浪变形温度升高而导致 D .A.气压不稳B.气压更低C.行驶阻力增大D.爆胎53.活塞每走一个行程,相应于曲轴转角 A .A.180° B.360° C.540° D.720°54.避免爆胎的错误做法是: A .A.降低轮胎气压B.定期检查轮胎C.及时清理轮胎沟槽里的异物D.更换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55. 踏制动踏板,应当用 B 踩踏.A.左脚前掌B.右脚前掌C.右脚心D.右脚跟56.操纵制动踏板时, B 踏板.A.踏下前注意观察B.踏下或抬起都不得观察C.踏下时注意观察D.抬起时注意观察57. 换挡时 A .A.不得低头下视B.慢推、慢拉C.注意看挡位D.猛推、猛拉58.驾驶人意识到前轮胎爆裂时,应双手紧握转向盘, A ,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A.松抬加速踏板B.及时稳住加速踏板C.迅速拉紧驻车制动杆D.迅速踏下制动踏板59.停放自动挡汽车时,变速器操纵杆应 D 拔下钥匙.A. 在R挡B. 在N挡C. 在D挡D. 在P挡60.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传动比是 C .A、1∶1B、1∶2C、2∶161.曲轴箱通风的目的主要是 B .A、排出水和汽油B、排出漏入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与废气C、冷却润滑油D、向曲轴箱供给氧气62.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 D .A.180° B.360° C.540° D.720°63.在同一转速时,节气门的开度越大,则发动机的负荷 A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64.发动机压缩比的正确说法是 C .A,气缸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气缸燃烧室容积与气缸工作总容积之比B,气缸总容积与气缸燃烧室容积之比 C,气缸工作总容积与气缸燃烧室容积之比65.下列发动机组成中柴油机所没有的是 C .A、冷却系统B、起动系统C、点火系统D、润滑系统66.在进气行程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分别吸入的是 BA、纯空气和可燃混合气体B、可燃混合气体和纯空气C、可燃混合气体和可燃混合气体D、纯空气和纯空气67.下列表示发动机动力性能指标的是 A .A、发动机有效转矩B、发动机转速C、燃油消耗率D、升功率68.汽车由低速挡换入高速挡,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变化情况是 AA.转速增大、扭矩减小 B.转速减小、扭矩增大C.转速增大、扭矩增大 D.转速减小、扭矩减小69.五挡手动机械式变速器中,传动比最小的档位是 DA.倒档 B.一档 C.四档 D.五档70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启动发动机时,换挡杆应该置于 AA.“P”或“N” B.“2”或“1” C.“R” D.“D”71.主销内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AA.自动回正 B.减少燃料的消耗 C.提高前轮工作的安全性 D.减小轮胎的磨损72型号为185/70SR14的轮胎,其中70代表 ________AA.扁平率 B. 轮辋直径 C. 轮胎宽度 D.车速73.有减振和导向传力功能的弹性元件是 ____________ BA.螺旋弹簧B.钢板弹簧C.油气弹簧D.空气弹簧74..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首先传给 _____________ CA.传动轴 B.驻车制动器 C.变速器 D.差速器75.液压制动系统制动主缸中制动液不足,会造成_________ DA. 制动跑偏B. 制动失效C. 制动拖滞 D.制动不良76.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中,防止同时挂入两个档位的锁止装置是: BA. 自锁装置B.互锁装置C. 倒档锁D. 前进锁77.汽车转弯时,普通对称式差速器可实现: B 的功能.A. 差速又差扭B.差速不差扭C. 差扭不差速D. 差速式万向节78.发动机的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称之为 B .A、指示功率B、有效功率C、最大转矩D、最大功率79.燃油消耗率最低的负荷是 B .A、发动机怠速时B、发动机大负荷时C、发动机中等负荷时D、发动机小负荷时80.汽车耗油量最少的行驶速度是 B .A、低速B、中速C、全速D、超速81.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传动比是 C .A、1∶1B、1∶2C、2∶182.单向流量控制阀的作用是 D .A、防止怠速时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内B、防止高速时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内C、防止怠速时机油被吸入气缸D、防止怠速时曲轴箱内气体吸入气缸冲淡混合气9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的优点包括 ABCDA、缩短制动距离B、增加了系统制动时的稳定性C、改善了轮胎的磨损情况D、使用方便,工作可靠96.以下属于发动机五大系的有 ABDA 、燃料供给系; B、润滑系 C、制动系 D、起动系97.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实际产生阻碍车辆运动的制动力的部件叫做制动器,制动器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哪几种类型 CDA、嵌入式B、立式C、盘式D、鼓式98.汽车组合仪表中包括以下 ABCD 等显示A、速度显示表B、汽油量显示表C、发动机转速表D、手刹车指示灯99.下列项目哪些是尾气分析参数中的法规控制项目 BCDA、水B、一氧化碳C、氮氧化和物D、碳氢化和物100.整车加注的液体有 ABCDEA、空调液B、变速箱油C、发动机油D、动力转向液E、发动机冷却液101.发动机的五大系统ABCDEA、供给系B、点火系C、冷却系D、润滑系E、起动系F、化油器净化系102.发动机按照发火方式分ABA、压燃式B、点燃式C、液体燃料D、气体燃料103.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包括ABCA、氮氧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一氧化碳D、硫化物104.底盘有ABCD组成A、行驶系B、传动系C、转向系D、制动系105.发动机的润滑方式主要有ABCA、压力B、飞溅润滑C、润滑脂润滑106.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的功用ABCDEA、润滑B、冷却C、清洗 D 、密封 E、防锈107.四轮定位的参数是指ABCDA、主销后倾角B、主销内倾角C、车轮外倾角D、车轮前束108.发动机的运转性能指标包括 ABCA、排气品质B、噪声C、起动性能D、油耗109.底盘由 ABCD 组成A、行驶系B、传动系C、转向系D、制动系;110.发动机的润滑方式主要有 ABCA、压力润滑B、飞溅润滑C、润滑脂润滑;111.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的功用 ABCDEA、润滑B、冷却C、清洗D、密封E、防锈;112.行驶系主要由 ABCD 组成A、车架B、车桥C、车轮D、悬架;113.四轮定位的参数是指ABCDA、主销后倾角B、主销内倾角C、车轮外倾角D、车轮前束; 114.汽车的悬架可以分为ABA、独立悬架B、非独力悬架C、半独立悬架;。
汽车座椅结构及安全性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汽车保有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进而使驾驶群体对汽车座椅结构安全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同时,座椅作为汽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在优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及平稳性。
若忽略汽车座椅结构设计,则会严重影响汽车品牌的销量。
因此,本文以汽车座椅结构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汽车座椅结构的具体分类,并提出具体的安全性设计要点,旨在为汽车座椅结构及安全性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关键词:汽车;座椅结构;安全性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不断增强,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受汽车大范围普及的影响,使驾驶群体对现代汽车座椅结构提出全新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标准,尤其是轻型汽车,在其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方面日趋严格。
除了需要综合考虑汽车行驶期间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外,汽车座椅结构设计需以达到安全标准为前提,侧重满足驾驶员、乘客的刚性需求[1]。
并且,突出汽车座椅结构的舒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驾驶人员的疲劳感,特别是对长途驾驶,汽车座椅结构设计会间接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汽车座椅结构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之间联系密切。
总体而言,从汽车座椅结构及安全性设计的优化角度考虑,本文围绕“汽车座椅结构及安全性”展开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汽车座椅结构分析根据位置前后,汽车座椅可划分为前排座椅、中排座椅、后排座椅。
通常情况下,家用汽车仅包含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商务类汽车例外,中间增加了中排座椅[2]。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递增,客观上要求相关汽车制造企业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性为前提,全面分析私家车可能产生安全漏洞问题,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风险。
结合大量实践案例可知,私家车后排座椅的乘坐群体多为女性、儿童,受伤害几率较高。
因此,需高度重视后排座椅结构的安全设计,提高其主动安全性能。
乘客乘车基本安全设施范文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
而其中最为普遍的出行方式之一就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
而乘客的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应当配备一些基本的安全设施来保障乘客的安全。
首先,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之一就是紧急停车装置。
在乘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突然感到不适、紧急情况等。
因此,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应当配备紧急停车装置,一旦有乘客感到不适或发生紧急情况,乘务员或驾驶员可以立即使用紧急停车装置停车,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其次,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之二是防撞装置。
在公共交通工具中,防撞装置旨在减少事故发生时乘客的伤害程度。
例如,在公共汽车中,可以安装防撞装置来减少乘客碰撞到车辆内部硬件设施的风险,如扶手、座椅等。
防撞装置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轻乘客在事故发生时的冲击力,保障乘客的安全。
此外,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之三是应急疏散设备。
在乘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因此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配备应急疏散设备,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紧急出口标志、应急灭火器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乘客自救能力,还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亡。
另外,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之四是视频监控系统。
在公共交通工具中,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起到监控乘客安全的作用。
可以安装摄像头来监控车内的情况,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违法行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还可以提供有效的证据,以便后续处理。
最后,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之五是安全警示标识。
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应当设置一些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这些标识可以包括安全提示、紧急出口指示等,可以有效地提醒乘客遵守交通规则,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乘客乘车的基本安全设施对于保障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紧急停车装置、防撞装置、应急疏散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安全警示标识等安全设施应当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
汽车头枕用途汽车头枕是安装在汽车座位上的一个舒适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保护颈部,提供乘客舒适和安全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以下将详细介绍汽车头枕的用途。
首先,汽车头枕可以提供乘坐者舒适的睡眠体验。
长时间的驾驶或乘坐会让人感到疲劳,尤其是在长途驾驶或乘坐飞机、火车等长时间旅行后。
汽车头枕提供了一个舒适的靠背,可以使乘坐者的头部得到一定的支撑,减少颈部肌肉的紧张和压力,预防颈椎劳损和颈部疼痛。
同时,汽车头枕还可以保持乘坐者的颈部和脊椎处于自然的姿势,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减少疲劳感。
其次,汽车头枕可以减少乘坐者的运动损伤。
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往往会经历颠簸和震动,乘坐者的身体也会不自觉地产生晃动和跑偏,导致身体不稳定。
汽车头枕的存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减少身体的晃动,降低乘坐者受伤的风险。
尤其是在发生紧急制动或事故时,汽车头枕还可以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减少颈椎和头部的受伤程度。
此外,汽车头枕还可以提供乘坐的便利性和方便性。
乘坐汽车时,有时候会低头查看手机、使用平板电脑、看书、吃东西等。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头枕,乘坐者就需要弯腰和低头,这会导致颈椎和脊椎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的姿势,增加颈椎受伤的风险。
汽车头枕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支撑点,让乘坐者的头部得到合适的放松和支撑。
此外,汽车头枕还可以用作个性化装饰。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汽车头枕,样式和颜色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车内的整体风格选择合适的款式。
一些汽车头枕上还可以刺绣或印制个人姓名、图案或标志,增加个性化的特点。
另外,汽车头枕还可以提供一定的隐私和安全性。
乘坐汽车时,有时候需要一些休息或私人空间,汽车头枕可以为乘坐者提供一个相对私密的区域,减少外界视线的干扰,提供一定的隐私保护。
另外,一些汽车头枕上还可以附加小夹子或小袋,可以放置手机、钱包、眼镜等小物品,提供一定的安全性,避免物品的丢失和被盗。
总结起来,汽车头枕的主要作用包括提供舒适的睡眠体验、减少乘坐者的运动损伤、提供便利性和方便性、作为个性化装饰、提供隐私和安全性等。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的影响因素摘要:汽车座椅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起到了约束成员的作用,在保证成员安全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座椅的舒适度。
汽车座椅头枕在车辆发生意外时可以对人员的颈部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车内人员的头部和生命安全,所以汽车座椅头枕的强度必须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本文就汽车座椅头枕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望能为头枕的设计和建造做出贡献。
关键词:汽车座椅;头枕强度;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增多交通事故也在随之增多,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要,汽车座椅头枕在日常驾驶中可以为乘员提供乘坐的舒适性,在汽车发生追尾等车祸时,能够起到对乘员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汽车座椅头枕的强度进行了规范,提高了对汽车座椅头枕的要求,影响头枕强度的设计参数有很多,为了确保头枕的强度符合规定,就要对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和理解,提高头枕设计中强度的成功率。
一、国家对头枕强度的规定在《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对头枕静强度的试验做出了规范,首先要对座椅头枕采用 H 点定位装置的方式,将靠背的中线和座椅靠背的中线对齐,然后是对靠背加载模板加载,在相对于 H 点产生向后的 373N m 的力矩的情况下,后移基准线 r1,之后是在头枕的下方通过一个头型对头枕施加一个初试载荷,垂直于移动后基准线 r1,最后是测量切线 Y 和 r1 的距离,将这个距离称为 X,当 X 小于102mm 时增加负荷到 890N,座椅提前损坏则排除在外。
图 1 头枕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示意图二、影响头枕强度的设计参数1.初始距离移动后基准线r1 到头枕前部表明的初始距离,对靠背加载力,在加载力之后基准线发生移动,在移动中头枕就会发生压缩和变形,当加载的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实验设备对头枕的侵入加大,接触面积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依靠座椅靠背的骨架进行支撑。
浅谈汽车座椅头枕设计要点作者:张敬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2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座椅头枕设计的主要要点,囊括塑料头枕导管、头枕杆、金属头枕管等零部件,对设计要点进行简要说明。
本文是以某款车型正向设计开发经验总结提炼而成,供座椅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关键词]汽车座椅头枕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S97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2-0314-011 引言汽车座椅头枕在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感的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还可以更好的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部、颈部安全。
当遭到后方来车撞击时,头部相对于躯干会快速向前发生运动,紧接着快速回到乘坐位置,期间最常发生伤害的部分就是颈部,即使在低速亦然。
因为车辆发生碰撞时,身体和头部有座椅和头枕的支撑,会得到保护,但是颈部是没有支撑的,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时人体最薄弱的地方便是颈部,且在后方追撞中,头部相对于身体会发生剧烈的晃动。
汽车座椅头枕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很多,这就需要编制一个设计要点来指导设计开发工作,以求将人力、物力应用最大化,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浪费甚至返工的情况发生。
2 设计要点介绍汽车座椅的设计要点按照头枕的构成介绍,分为头枕杆设计、塑料导套设计、安装支架设计、头枕的生产工艺等。
2.1 头枕杆设计2.1.1 头枕杆选择头枕杆直径常用的有9mm实心杆、12mm、12.7mm、14mm空心管等多种。
材料一般为SAE1010,强度更高的头枕杆材料可以选用合金钢SAE4340。
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从成本和通用化考虑,应该优先选择直径9mm的SAE1010实心杆。
管状结构重量轻,比实心杆成本高。
随着标准的加严和挥鞭伤性能的提出,一般情况下使用最小外径为12mm空心管(开槽后,能够承受要求的力而不断裂),且有使用强度、刚性更好的直径14mm空心管趋势。
2.1.2 头枕杆开槽开槽加工方式:冷压:通过冷压成形,使材料变形而没有去除材料。
座椅设计师试题库一、填空题汽车座椅头枕的作用是发生撞车事故时,减轻乘员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其性能的主要考核项目是强度和吸能。
汽车座椅一般由面套、泡沫、骨架、调节装置和附件组成。
汽车座椅座垫的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即:静刚度、振动衰减特性、共振传递比、疲劳寿命。
奇瑞公司对于H点的公差要求为R12.5mm 。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工艺可分为热熟化和冷熟化工艺,其发泡机可分为低压发泡机和高压发泡机。
国家正面碰撞法规GB-11551规定头部伤害值≤1000,胸部挤压变形量≤75mm ,大腿骨轴向力≤10KN。
座椅振动参数测试的目的在于测定其刚度和阻尼系数8.下图所示参数针对欧标的相关尺寸:ECER14要求如下:钢丝直径D: 6±0.1; L1: ≥25; L4: ≤255;L6: ≥305;9.座椅的功能主要有:支撑、定位、提供舒适性和保护乘客10.座椅面料的分类,可以分为:织物、皮革,织物面料又可以分为:机织、经编和纬编,皮革可以分为:真皮和仿皮11.人造革主要生产方法:直接涂覆法、转移涂覆法、压延贴合法和挤出贴合法;12.塑料模具浇口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胶口、侧浇口和点浇口;13.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延成型、压制成型、真空吹塑和热成型;14.腰托最高点与H 点关系:建议从H点延靠背躯干线为:135-150mm ,腰托行程:≥35mm15.座椅Dpoint压限量经验值,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范围可分为:15mm-35mm或30mm-50mm或45mm-65mm;16. 解决塑料件表面缩痕的常用方法有减小加强部分壁厚、增大保压时间、增大保压压力、及提高保压温度等。
17.安全带安装紧固件应为英制螺栓或螺母。
18.安全法规所规定与乘员保护相关的汽车碰撞实验标准主要包括:美国FMVSS208 和FMVSS204 ,欧洲的ECE R94和ECE R95 ,我国目前的国标是GB 11551 、GB 20071 。
目录6.机动车总体构造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64题) (1)6.1 机动车总体构造常识(18题) (1)6.2 主要安全装置常识(26题) (3)6.3 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20题) (6)7.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以及常见危险化学品等知识(49题) (9)7.1 伤员自救、急救知识(40题) (9)7.2 常见危险化学品知识(9题) (13)6.机动车总体构造和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64题)6.1 机动车总体构造常识(18题)6.1.1 选择题:(11题) .6.1.1.1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四部分组成。
A.电气设备B.车架C.车箱D.驾驶室正确答案:A,记忆题。
显然BCD都是属于车身。
6.1.1.2 发动机冷却水不能进行循环时,将会使发动机。
A.燃料消耗降低B.温度过低C.燃料消耗不变D.温度过高正确答案:D,水不能循环,冷水就不能进入吸热,所以温度就会过高。
6.1.1.3 汽车机油压力表指示的压力是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A.主油道中B.曲轴箱中C.机油泵进油腔中D.机油泵产生正确答案:A,记住即可,不用深究。
6.1.1.4 发动机润滑系的主要作用是。
A.密封B.冷却D.润滑正确答案:D,润滑系的作用是润滑,很好记。
6.1.1.5 发动机的动力是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传给。
A.减振器B.转向节C.驱动车轮D.从动车轮正确答案:C,既然是动力,那自然要传给驱动车轮。
6.1.1.6 汽车制动时,如果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将会引起汽车,极易发生事故。
A.侧滑B.跑偏C.溜车D.抖动正确答案:B,题目意思是只有一边轮子的刹车有作用,所以另一边会由于惯性向前,自然是汽车跑偏。
6.1.1.7 转向盘是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用以控制实现车辆的转向。
A.被动轮B.车后轮C.转向轮D.从动轮正确答案:C,看到题目中的“转向盘”三个字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了。
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盖梦林学号: 100258 学院:机械学院系(专业):车辆工程题目:轿车座椅的结构设计指导者:刘璇讲师评阅者:2014年5 月 25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绪论 (1)1.1引言 (1)1.2 国外发展现状 (3)1.3国内发展现状 (4)1.4未来发展趋势 (4)1.5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5)2汽车座椅的基本设计 (5)2.1汽车座椅的功用 (5)2.2座椅的设计要求 (6)2.3人机工程学在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6)2.3.1我国成年人的人体构造尺寸 (6)2.3.2坐姿人体尺寸与生理特性 (7)2.3.3人体水平尺寸 (11)2.3.4座椅各结构的作用与设计要求 (12)2.3.5人体H点的确定 (15)2.4汽车座椅的主要设计参数 (17)3汽车座椅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 (20)4 汽车座椅的强度要求与部分位置的强度校核 (29)4.1强度要求 (29)4.2部分部位的强度校核 (31)5汽车座椅外观设计 (33)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7)1 绪论1.1 引言自上个世纪诞生以来,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速度确实十分惊人,从卡尔本次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到现在,汽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从一种实验性的发明转为关联产业最广,工业技术波及效果最大的综合型工业。
随着近些年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水涨船高,现在汽车保有量持续上涨,据某汽车资讯网站报,中国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
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依然显著,去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9309万辆,增长18.3%。
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增长20.7%,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308万辆,增长22.8%。
随着生活节奏的大大提高,人们在汽车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汽车的安全舒适大大影响驾乘人员的安全,而同时,汽车交通事故与伤亡人数也直线上升,据统计,仅2012年全年,全国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分别上升17.7%、16.5%和12.3%。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一旦事故发生时,能保护车辆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使直接损失降到最小的技术。
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碰撞安全技术、碰撞后伤害减轻与防护技术等。
一、碰撞安全技术1.吸能车身它的作用是在吸收汽车动能的同时减缓车内乘员的移动程度,保证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发生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的保护主要通过车体结构的溃缩实现,通过预先设定的褶皱永久变形,能够吸收外力冲击的大部分。
例如,在汽车上位置的危险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后面;从中可以看出,驾驶和副驾驶座部位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将转向柱设计为可缩进式,碰撞时能折叠一定的距离;前、后保险杠能有吸收动能的要求;在各类交通事故中,侧撞的占比很高,故在车身侧面的防护不能忽视。
通过加装防侧撞钢梁于中门柱里,同时在左右两侧车门内增添加强筋,可以有效地吸收侧面撞击能量,而且使驾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不借助工具即可打开车门离开出事车辆,从而保护了人体免受潜在损伤;车顶要有一定的刚度,保证翻车后不能被压扁等。
2.安全带安全带作为主要的成员约束装置,是目前最有效的安全设备。
其单独使用时可以减少42%左右的死亡率。
汽车上使用的安全带,按固定方式分为两点式、斜挂式、三点式、四点式(常用于赛车)四种。
其中较先进也最安全的是预紧式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住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理想的安全带作用过程是:首先,及时收紧,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刻毫不犹豫地把人"按"在座椅上。
然后,适度放松,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或人已能受到气囊的保护时,即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使人肋骨受伤。
最先进的安全带都带有预收紧装置和拉力限制器。
工作原理是当探头负责收集到撞车信息时,会释放出电脉冲,该脉冲传递到气体发生器上,引爆气体。
爆炸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迅速膨胀,压向所谓的球链,使球在管内往前窜,带动棘瓜盘转。
汽车座椅静强度改进设计及头枕安全性分析1. 本文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汽车座椅的静强度以及头枕的安全性是评价座椅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保护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座椅的静强度改进设计,并分析头枕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以期为汽车座椅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座椅静强度改进设计的方法。
通过对座椅结构、材料以及连接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座椅的静强度,使其在承受乘员体重以及突发外力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座椅静强度测试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改进后的座椅能够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分析头枕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
头枕作为保护乘员头部安全的重要装置,其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受伤程度。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头枕在碰撞事故中的作用机理,分析头枕的结构、材料以及安装方式等因素对乘员头部保护效果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汽车座椅静强度改进设计及头枕安全性分析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通过不断改进汽车座椅的设计和性能,提高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汽车座椅静强度的重要性汽车座椅的静强度是指座椅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它是评价汽车座椅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汽车座椅的静强度对于保障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座椅作为乘客与车辆之间的直接接触点,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体验。
如果座椅的静强度不足,那么在受到外部冲击或振动时,座椅可能会发生变形或损坏,这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还可能对乘客的身体造成损害。
提高汽车座椅的静强度是提升乘客乘坐体验的关键。
汽车座椅的静强度对于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途观Tiguan秉承大众经典的WOKS主动安全头枕(编者注:该系统为大众汽车的设计专利,其原理是通过座椅靠背支撑身体的上部进行减速,并借助于安全头枕使头部同步减速,获得了头部与上身同步的、和谐的减速过程,从而有效预防了颈部扭伤的发生。
其头枕及座椅的特有轮廓、所使用泡沫材料的硬度,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该系统具有比许多主动安全系统更为显著的安全保护的潜力,2008年被授予了“欧洲NCAP”奖。
),在保证座椅舒适性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头枕与乘员头部之间的距离,将事故对驾乘人员颈部的危害降到最低。
以上转帖查到一篇主动式头枕资料:主动式头部防护头枕汽车对于人类来说。
不过是代步工具,但是越来越多的意外却因为汽车的性能提升而增加。
所以。
更多的技术用来保护人在行驶中的安全。
主动式头部防护头枕(Active Head Restraint),是一种针对车辆遭受后方撞击时,头部快速往后仰时最常发生的头颈部伤害所设计的一种防护缓冲装置。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of Highway Safety:IIHS)1999年的统计,在车辆遭受到撞击时约有26%的伤者有颈部扭伤的情形,因而花费的保险理赔几乎占所有身体伤害理赔金额的66%,每年支付的理赔金额高逹70亿美元以上。
大部份的主动式头枕都为机械式系统,座椅上方的衬垫支撑是由一支连杆连接至座椅椅背内的压力板(另外有种设计的启动装置是放在头枕内),当车辆遭受后方追撞时,乘客的身体因撞击力道的作用会往后撞向座椅的椅背将压力板往后推,迫使连杆上升而使头枕往前推动,以便在头颈快速往后仰时抵住乘客的头部,以缓冲、防止并降低头颈部受伤的可能。
在作动完成后,主动式头枕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便下次再使用,而无须再进行修复。
虽然现今的汽车都配备了许多高科技的安全辅助系统,以提升车辆与乘员在行驶时的安全,但这些系统也只是辅助,并不是万能也无法絶对的确保乘员的安全,唯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与德道,确实的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注意车辆状况以及定期为车辆做保养与检查才是真正安全的不二法门。
驾驶员安全头枕应该在头的哪个部位
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
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
体头部。
1、安全头枕正确位置:头枕的高度以头靠在头枕上后,头枕的中部
与头部的中部对齐为准。
2、如何调整头枕的位置:将头枕的高度调整到乘坐者的眼部或者耳
部上沿位置,并且后脑离汽车头枕的距离越近越好,尽量不要超过10厘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护驾乘者的颈部安全。
3、头枕的作用,如果摆放正确,就能在交通事故中,保护驾乘人员,避免颈部和头部受到伤害。
汽车头枕在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感觉的同时,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的颈部安全。
譬如在发生汽车
追尾等碰撞事故时,会产生巨大冲击力,使驾乘人员的头部剧烈后仰,这
种情况下脆弱的颈部很容易受伤,甚至造成致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