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1.46 MB
- 文档页数:39
202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病理改变。
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手术操作复杂: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涉及心脏多个部位的修复和重建,手术操作复杂,对心肌的损伤较大,易导致术后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低心排综合征。
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手术过程中,心脏需要暂时停止跳动,这会导致心肌缺血。
手术完成后,心脏重新恢复跳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可能会引发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心肌功能。
术前心功能不全:部分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已存在心功能不全,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术后更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低血压、低心输出量、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尿量减少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结果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低血压,需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心率增快;末梢循环差,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
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改变。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室壁运动减弱等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肌功能。
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了解患者酸碱平衡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术后监测与评估术后对法洛四联症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评估是预防和处理低心排综合征的关键。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手段,了解患者血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尿量监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评估肾脏功能及全身循环状态。
末梢循环观察: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等,以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低心排综合征及其处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排血量(CO)为4—6L/min,如果用心指数(CI)表示则为2.5—4L/(min·m2)。
人们通常把CO<3L/min或CI<2L/(min·m2)称为低心排血量或低心排出量。
低心排血量不等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反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不一定全部都是低心排血量,少部分具有正常心排量。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心排血量与末梢循环必须量之间的关系。
末梢循环需要量正常,心排血量减低,当然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心排血量“正常”,而末梢循环必须量增加,同样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若既有低心排血量,又有末梢循环需要量增加,则可造成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综上所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需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定义应该包括:①低心排血量;②由于低心排血量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反应;③组织灌注不足。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原因及病理生理1.1 左心前负荷降低1.1.1 低血容量病人术前摄入不足及利尿过度,即可造成原始的血容量不足;术中对血液丢失估计不足,补充不够,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向第三件间隙的转移,造成体液暂时不能在循环中利用;复温、血管扩张药物、麻醉等造成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术后引流不畅,丢失量补充不足;术后利尿不当;少数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液丢失引起低血容量。
1.1.2心脏压塞既可引起舒张末期容量即前负荷不足;也可严重影响心肌收缩力,使每搏容量明显下降。
造成心脏压塞的因素有:术中术野止血不彻底;病人凝血机制不佳,尤其是紫绀型右心衰竭病人更易发生。
术后引流不畅造成心脏压塞,或者心包内积血不多但凝血块对心室流出道造成压迫,同样可以出现心脏压塞类似的低心排表现。
1.1.3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过高,肺阻力过高,右心负荷增大,可以造成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持续泵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姚小红;蔡丽霞;王广阔【摘要】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 ~2014年10月46例确诊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先按1.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然后按0.015 μg/(kg· min)持续静脉泵入,维持5~7d.采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法,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每小时尿量、肺部啰音、四肢末梢温度、下肢水肿情况以及用药后5d的心脏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压(CvP)、血浆N-末梢脑钠肽前体(NT-pmBNP)、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肺部啰音、下肢水肿及末梢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够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依据疗效标准判断,显效6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治疗前后比较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心脏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血浆N-末梢脑钠肽前体、血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泵泵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脏手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治疗有效,同时精心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6(013)002【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低心排综合征;心脏手术;护理【作者】姚小红;蔡丽霞;王广阔【作者单位】529000 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529000 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529000 江门市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ntinuous pump of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to treat the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LCOS) and nursingmethods.Methods:Take 4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LCOS after th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pen-heart surgery between July 2009 and Oct.2014 as our subject and add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treatment. First use intravenous injection by 1.5μg/kg, then keep venous bump by 0.015 μg/(kg·min)for 5-7 days. Then watch the changes of HR, BP, SpO2, R, urine volume per day, lung rale, peripheral temperatures of extremities, edema of lower extremity, cardiac ejection score 5 days after the medicine taking, CVP, plasm N, NT-pro BNP, scr through the self-contrasted method. Results:The lung rale, edema of lower extremity and peripheral temperatures of extremities all get better after treatment and they could breathe on their own without breath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therapeutical effect, we have excellent 6 cases, valid 36 cases and void 4 cases; the differences of HR, BP, SpO2, R, urine volume per day, cardiac ejection score, CVP, plasm N, NT-pro BNP, scr have statistic meaning(P<0.05).Conclusion:The continuous pump of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Peptid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LCOS and elaborate nursing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Key words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Cardiac surgery;Nursing低心排综合征(LCOS)简称低心排,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它发生于心内直视手术早期心肌损害的心泵功能低下,伴有周围组织对低灌注状态的反应,导致术后患者早期死亡。
心脏术后低心排征的治疗监护体会
陈甬安
【期刊名称】《宁波医学》
【年(卷),期】1996(008)001
【摘要】心脏术后低心排征的治疗监护体会陈甬安低心排征是心脏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心脏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监护病房自1993年10月~1995年4月共遇到10例,占同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6%。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
【总页数】1页(P24)
【作者】陈甬安
【作者单位】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心脏术后低心排的监护 [J], 辛玲芳;张红芬
2.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血综合征24例治疗体会 [J], 苗玉良;郭文治;安丽娜;马亚群;吕砚;刘骥;钟京
3.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的疗效 [J], 汤敏;陈长志
4.CRRT治疗外科心脏术后低心排患者研究进展 [J], 仲艾芳;温建立
5.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在心脏术后低心排征的应用 [J], 陈甬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