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象形字
- 格式:ppt
- 大小:390.00 KB
- 文档页数:15
幼儿园公开课教学课件《神奇的象形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汉字》中的《神奇的象形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并学习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象形字,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象形字,使幼儿认识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象形字的意义,并记住这些字。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卡片、挂图、黑板、磁性教具。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景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元素,如太阳、月亮、水、火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象形字。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利用PPT课件展示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解每个字的意义,并进行示范书写。
3.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画出象形字。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象形字的看法,并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象形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神奇的象形字2. 在黑板上挂出象形字的卡片,旁边标注汉字和拼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象形字,并写一篇关于它的简短介绍。
2. 答案示例:象形字:山介绍:山,象征高耸入云的峰峦。
我喜欢山,因为它高大、雄伟,给人一种力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大自然景象的图片,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象形字的过程中。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神奇的象形字》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神奇的象形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走进象形字的世界”,详细内容为认识并学习基本的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人、口、目、竹、牙”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象形字,并了解其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象形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象形字卡片、挂图、PPT课件。
学具:彩笔、绘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象形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字义。
(2)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肢体动作表现象形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2)教师举例讲解,如“日”字的演变过程:从太阳的形象演变而来。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纸,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象形字。
(2)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
4. 小组讨论(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象形字的意义和演变过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象形字》2. 内容:(1)象形字的定义及演变过程。
(2)基本的象形字及其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象形字画一幅画,并解释其意义。
(2)举例说明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2. 答案:(1)画太阳,解释“日”字的演变过程。
(2)如“水”字的演变过程:从水流的形象演变而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象形字演变过程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查阅更多象形字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2)组织学生开展“象形字创意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班语言《神奇的象形字》好上的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神奇的象形字》。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有趣的象形字”,学习象形字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过程;第二章“生活中的象形字”,通过观察生活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书写简单的象形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认识并学会书写简单的象形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象形字,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并学会书写简单的象形字,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象形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象形字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书写方法。
3. 实践: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实物,发现其中的象形字,并尝试书写。
4. 例题讲解:以PPT课件形式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发放象形字卡片,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7.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象形字》2. 内容:(1)象形字的概念与演变过程(2)简单的象形字及其书写方法(3)生活中的象形字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观察家庭环境,找出至少5个象形字,并尝试用汉字书写。
2. 答案:(1)电视:由“目”和“示”组成,表示用眼睛观看。
(2)沙发:由“木”和“乏”组成,表示木头制成的休息用具。
(3)桌子:由“木”和“且”组成,表示用木头制成的家具。
(4)窗户:由“穴”和“户”组成,表示房屋的通风口。
(5)床:由“广”和“木”组成,表示用木头制成的睡觉用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象形字的概念和书写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寻找生活中的象形字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神奇的象形字》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汉字》中的《神奇的象形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象形字的基本概念,学习并掌握10个常见象形字,通过象形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幼儿对汉字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知道象形字是汉字的一种,理解象形字与实际事物的联系。
2. 掌握10个常见象形字,并能正确书写。
3. 通过学习象形字,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象形字与实际事物的联系,掌握10个常见象形字的书写。
重点:学习象形字的基本概念,掌握10个常见象形字,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象形字卡片、挂图、PPT、书写板。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象形字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中的事物。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的是什么吗?它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字有什么关系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象形字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象形字是汉字的一种,以及象形字与实际事物的联系。
(2)教师展示10个常见象形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选取一个象形字,如“日”,讲解其演变过程。
(2)教师示范书写该字,并讲解书写要领。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象形字卡片,让幼儿独立书写。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象形字?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2)教师引导幼儿用象形字进行组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象形字2. 板书内容: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木、人演变过程:以“日”字为例,展示其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今天学习的10个象形字,每个写5遍。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象形字》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汉字乐园》中的《神奇的象形字》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基本的象形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等,了解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象形字的学习,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书写简单的象形字。
2. 通过对象形字的学习,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象形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象形字的识别、理解以及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象形字卡片、挂图、黑板、粉笔。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象形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引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象形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卡片上的字。
(2)教师讲解象形字的特点,让幼儿了解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日、月、水、火”为例,讲解象形字的书写方法,并示范书写。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进行象形字的书写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书写错误。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象形字的识别和书写。
(2)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象形字来表示?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象形字》2. 内容: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象形字特点:形象、生动、与实物有直接联系书写方法:直线、曲线、点七、作业设计2. 答案:太阳:日月亮:月河流:水火焰:火高山:山石头: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象形字识别和书写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幼儿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象形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汉字》中的《神奇的象形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并学习基本的象形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等,通过观察和想象,了解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认识并掌握6个基本象形字。
2. 通过观察、想象和互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象形字的概念,掌握基本象形字。
重点:通过观察、想象和互动,让幼儿感受汉字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象形字卡片、挂图。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象形字卡片“日”,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实物。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象形字“月、水、火、山、石”,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实物。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读准字音,认读生字。
(3)教师讲解每个象形字的来源和演变,让幼儿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太阳出来了,小河水流过,山上石头多。
”(2)教师引导幼儿用象形字填充句子,如:“日出来了,水河流过,山石多。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象形字卡片,让幼儿自己组词。
(2)幼儿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2)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象形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象形字》2. 板书内容:日月水火山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今天学习的象形字组成一句话。
示例:日(太阳)出来了,水(小河)流过,山(高山)上石头多。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概念和基本象形字。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象形字》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汉字》,详细内容为“神奇的象形字”。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并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象形字的起源和特点,知道汉字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2. 认识一些常见的象形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热爱,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认识并书写一些简单的象形字。
重点:掌握象形字的特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生活场景的图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人物、物品等。
随后,教师展示相应的象形字,让幼儿初步感知汉字与绘画的联系。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象形字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PPT上的象形字,让幼儿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教师展示并讲解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人、口”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一个象形字,如“日”,进行详细讲解,让幼儿了解它的笔画、结构、书写方法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书写所学的象形字。
(2)教师挑选部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象形字的起源、特点以及所学象形字。
6. 课堂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生活中的象形元素。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象形字。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象形字》2. 内容:(1)象形字的起源与特点(2)常见象形字:日、月、水、火、人、口等(3)汉字与绘画的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象形字描绘你的家庭2. 答案示例: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人)、妈妈(人)、我(人)和一只可爱的狗狗(犬)。
幼儿园大班语言《神奇的象形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汉字》中的《神奇的象形字》。
详细内容将围绕象形字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象形字进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象形字的基本概念,了解象形字与事物的关系。
2. 学会识别和书写常见的象形字,培养对汉字的兴趣。
3. 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象形字的概念,学会识别和书写常见的象形字。
重点:通过观察、联想,掌握象形字的特点,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象形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太阳、月亮、山、水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象形字的概念,通过PPT展示象形字“日、月、山、水”等,让孩子们观察这些字与事物的联系,引导他们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象形字卡片,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识别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与互动(10分钟)5. 课堂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其他象形字,让孩子们尝试猜一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象形字定义:象形字是古代人们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出来的汉字。
特点:形状与事物相似,简洁易懂。
常见象形字:日、月、山、水、火、口、目、人、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象形字的特点。
(2)请写出5个你认识的象形字,并注明它们代表的事物。
2. 答案:(1)象形字特点:形状与事物相似,简洁易懂。
(2)示例:日(太阳)、月(月亮)、山(山峰)、水(水流)、火(火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象形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