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1
- 格式:doc
- 大小:21.01 KB
- 文档页数:5
我的母亲作文12篇我的母亲作文1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在家排行老大,在生活中是一个很懂事的人,但性格很暴躁,所以不是很受外公外婆的宠爱。
小时候母亲家里不算富裕,一家人以卖鱼,卖蔬菜来维持生活。
她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非常调皮。
但比起母亲,外公外婆会更喜欢舅舅。
从小母亲就学会了帮家里承担重任,虽然经常吃不好,但她并没有抱怨自己的出生。
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她喜欢帮大人的忙,很小就能在泥泞的田地中种菜,能在比自己身高还要深的水中摸鱼摸虾。
她的弟弟与她成为一种比较,弟弟好玩,而且经常弄得全身脏兮兮,被外公训了多次却屡教不改。
上小学时,母亲就凭她的努力与自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因为家里穷,妈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帮着家里劳动。
除了冬天,几乎每个季节母亲都要去帮外婆外公做农活。
放学回家,母亲便放下书包往田里跑,又要放牛,又要除杂草,与外公外婆一起忙到晚上。
然后母亲便会伴着微暗的灯火,学习到深夜。
母亲个子矮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是因为一次事故。
当时母亲也算是个高个儿的女孩子吧!十来岁那年,有一次与其他孩子疯跑,母亲不幸被电线杆子打中。
没有打坏脑子,也没有留下疤痕,只是她再也没有长高过。
母亲十二岁时便结束了她的学生生涯,因为家里穷,只能供舅舅一个人上学了。
十三岁的母亲开始外出闯荡,在沿海的一个工厂里上班。
那时候起,她每个月都会往外婆外公那寄一笔钱,自己的生活也勉强过得去。
之后经过媒人介绍,母亲认识了我父亲,然后又一起在武汉开始打拼。
在以前那个厂里终于有了一个组长的职位,但又因为接我们过来读书,她不得不含泪离了这份打拼了十几年的工作。
我和弟弟来武汉时,母亲还在为找工作而发愁。
之后她倒是找到了一个较合适的职位,因为学历不够,所以工钱也不是很高。
但我们现在也算过得不错了,当然主要是因为,母亲会当家。
直到现在,在我们家还可以找到母亲生我前穿过的衣服。
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母亲的青丝已经变白发,我也渐渐懂事了。
我的母亲作文32篇篇一: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很平凡。
打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母亲;没有什么才华,在家为我和父亲洗衣做饭,忙家务,爱唠叨……总之,一般母亲具有的,我的母亲都具有。
母亲大多时间都在和土打交道,到了春天就播种,秋天便丰收。
门前的菜园,田倒不算大,却是一块也没闲着。
划分成几块大小相差不大的田,这块儿辣椒,这块儿黄瓜,那块儿茄子……母亲对这方面挺有“管理才能”,用锄头翻翻土,天旱浇水,闲不住时便清理清理杂草。
到了相应的季节,蔬菜自然很好,自家吃也绰绰有余。
母亲便将吃不完的晒干保存,或是给别人送一些。
小小的几块不起眼的田,母亲却也种得不错。
有时,母亲对我说,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到时候只有种田嘞。
父亲接过话茬,人懒了种田还不是不行,把种子往田里一撒什么都不管,种子也不会长啥。
确实,如果母亲不勤快的话,门前的菜园子也就是几块田而已。
我长这么大,印象中的菜园一直都有摘不完的蔬菜,而且从未荒废过一年。
我的母亲,虽然平凡,但很勤劳,而且坚持。
记不得是小学里的哪一年,母亲播种的辣椒籽长起来特别好,绿油油的一小片苗子,密密的,青葱得可爱。
一天,隔壁的婆婆来扯了些苗子,她走后,那原本整齐的小苗只有了原来的一半。
“妈,怎么让她扯了那么多,她家也就只有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啊。
况且她扯的都是大些的苗子。
”我有点不高兴,母亲笑笑,“这些苗子都差不多的嘛,小的又不是不长,她儿子女儿都在单位上班,她种多一点可以给他们吃,免得花钱买,又不卫生……”我的母亲,虽然平凡,但很大方,而且善解人意。
我的母亲,在言传身教中,教会我一点一滴做人的道理,用的全部,来扮演着这个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是我这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人。
我的母亲,不平凡。
篇二:我的母亲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的母亲便是这样。
母亲小的时候,家境非常不好。
外公外婆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住偏僻之地,无多少经济来源,再加上母亲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他们三人都要上学读书,家里便越发显得困难。
我的母亲作文范文1我的母亲作文范文1:世上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我的母亲。
她善良、慈爱,尽管沧桑带走她的青春,她依然是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母亲犹如那二月灿烂的话,盛开在六月的阳光下,在十月的风身旁,伫立在十二月的严寒中。
母亲依然那么美丽。
时尚的步伐与母亲同步驱进,衣服不在沉暗,头发不在银白,心胸不在保守。
母亲说:“女人要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当我看见她穿着新潮的衣服,头发金黄而大浪,听到她唱jay的歌,我突然发现:年老的女人可以漂亮。
但是,怎样的的打扮也掩饰不了那双粗糙的手,细细的皱纹,凹陷的双眼。
但我始终认为;母亲依然美丽。
母亲依然那么活力。
篮球场上,母亲的身影在男孩们旁晃动,小心翼翼地护着球,生怕掉了这宝贝篮球。
随着篮球极赋韵律的节奏,母亲的头发也跟着跃动,轻快的步伐带动着场上跳跃的心。
一个120°的射球,赢得大家的掌声,母亲开心的笑了,我还看见那些珍珠似的汗水挂在母亲的额上……对啊!母亲依然活力。
母亲依然那么能干。
“女人撑起半边天”最适合形容我的母亲,尽管母亲已老。
每天,她总给地宝宝“洗澡”,把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阳台上的鲜花,都由她一手栽培,精心清点,期待着花蕾苞放的日子。
当我吃到母亲为我和父亲精心料理的饭菜,当那些美味诱人的是食物倘过我的心扉,我完全认识到“入得厨房”的母亲依然那么能干。
我的母亲作文范文2:我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在我13年的记忆里,储存最多的就是母亲的微笑和无私的爱。
我的母亲喜欢笑,不论什么时候,她总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
妈妈的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当我不开心时,看到妈妈的笑脸,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可能是被妈妈传染的,我现在也非常喜欢笑,逢人总会送上一个阳光般的微笑。
记得一次,我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把微笑挂在脸上呢?妈妈说,从一个微笑开始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的底蕴,超越悲欢,所以我喜欢笑,微笑还可以构筑和平,使世界更美好。
听着妈妈诗一般的语言,一份崇敬油然而生。
我的母亲作文1000字初中优秀作文1我的母亲作文1000字初中优秀作文1:我的母亲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朵花,她虽不如腊梅那样傲骨;没有牡丹那样娇贵;也没有百合那样婀娜。
但是母亲身上有着不逊于她们的风采。
一次,由于我的马虎,作业没有完成就出去玩了,晚上回来之后母亲见我作业没有好好做,就说:“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马虎,一点都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我……”我生气极了和母亲大吵了一架,然后气冲冲的跑了出去,因为身上带着手机,又担心母亲打电话,于是就关机了,我独自一人走着,来到桥边坐在桥墩上,抬头看着天空。
对星星说:“母亲好烦啊,总是让我学习,学习,还管东管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有了一些困意,但是我不想回家,也许回家又是母亲的唠叨。
再在外面呆一会儿吧,这样想着,我从桥墩上下来,慢慢地路上晃悠着。
走着走着,发觉自已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是我自已错了吧,明明是作业没做好出去玩还和母亲吵架、怄气,应该吗?想到自己的不对,我感到对母亲有些歉意,算了,还是赶紧回家,我想母亲一定很着急。
现在几点了?我打开手机,天!十一个未接电话,二十条短信,要知道妈妈很少发信息,几乎是不会发。
一下子这多条,她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不敢回电话,害怕自已听到母亲焦虑的声音,我。
赶紧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这就回家。
”然后全力向家奔去,家——那是我心灵有避护所。
到家了,我掏出钥匙轻轻地打开门,蹑手蹑脚走进家,灯亮了,母亲从房间里走出来平静地对我说“洗完澡睡吧。
”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想着妈妈会原谅我吗?母亲的神情巳告诉我,她巳经原谅我了,母亲对我很宽容,可我总是很叛逆,总是浑身长满了刺,让他人鲜血淋淋的认识到自已的存在。
我在生活的平原上策马向前,母亲在我未成年的日子里一路相伴,无怨无悔。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宽容;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忍耐;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奉献;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坚强;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坚持。
“慈母手中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真真正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母亲是我生活中的一朵花,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一朵,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朵。
作文我的母亲8篇【篇一:我的母亲】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惊人的伟大。
感恩母亲,回报母亲,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都会让我的母亲感到快乐和幸福,天地宽大,让感恩在行动中实现,让爱在行动中升华!我还记得中考前的时候,我感冒,母亲就送我去医院给医生看,不管是三半夜,还是数九寒冬。
她都一直陪在我身边,细心地照顾着我,身影不离。
有一次,我午放学回家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跌倒在路边,引起有人笑话。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就站在门前,哭得双眼都红。
这时,母亲一听到我的哭声,就赶快跑过来,把我扶起来,坐在凳子上,对我说:“孩子,你哪里痛呢?”我说:“妈,是我的大腿在流血。
”于是,妈妈二话不说,就叫我把裤子脱下来给母亲看我的伤口如何呢?”这时,我听母亲的话,就脱下裤子后,看到我的伤口流好多血,母亲吓怕,对我说:“孩子,你赶快帮妈拿个药箱过来,好吗?”我点点头,向母亲致意。
于是,我就坚强地走去拿个药箱盒到我母亲的手中。
这时,妈妈就打开盖子,拿出药水来帮我清理伤口,说:“孩子,你是不是好痛呢?”我说;“妈,真好痛啊!”母亲就站起来,轻轻地拍我的肩膀,安慰地对我说:“孩子,就这么一点痛,让你怕成这样。
你要是能够坚强起来,就快就好。
”这时,我对母亲说:“妈,我明白。
”再等过一段时间后,母亲就叫我站起来,说:“孩子,你走几步让母亲看看吧!”于是,我站起来,走两圈,我的大腿就不痛。
我高兴地对我母亲说:“妈,我谢谢你,是你把我的大腿给医好,我要请您到去外面吃饭,好吗?”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孩子,我可以答应你到外面去吃饭,我现在才发觉,你真的'长大。
”惟有母亲,她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到成人,我要报答母亲对我的爱。
如今,我的母亲已年过四十,他那斑白的头发,眼角上还添上一些细细的皱纹。
他不但教会我,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进入高中以来,母亲的言行教育我,要爱国、爱家、爱自已,才能为祖国建设美好的明天!【篇二:我的母亲】我的胸腔里跳动着一颗心脏,是我母亲的心脏。
我的母亲第一章鬼子来了在太行山最南端的一个小村庄叫碾槽凹,座落在山头上,有百户人家居住。
现在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大人小孩都沉睡在甜蜜的梦乡里,在村东边的一座四合院里,西屋的媳妇在麻利的煮着饭菜,她看着熟睡的小女躺在她达的胳膊上睡的正香(达就是爸的意思),她实在不忍心叫醒她达起来吃饭,但看看已经四更多的天,五更就要出门下山去赶会,就轻轻的推了推她达的胳膊,“她达她达快起来先吃饭。
”小女孩叫荣儿,翻了个身又睡了。
她达慢慢睁开了眼说,“就不能让俺好好睡一觉?”荣的巴说(巴就是娘的意思):“你不下山就睡吧(下山就是下河南)。
”荣的达说:“还是去吧,咱得多跑几躺卖点煤钱,今年才能过个好年。
”说着话她巴把饭菜递过去,她达接过看了一眼,“啊!又是净小米饭,多浪费。
”“吃吧,走一天的路不吃好能行。
”她巴一边说一边往口袋里装干粮。
锅里还有一铲子饭她达说,“俺不吃了,给荣儿吃”。
荣今年虚岁四岁,被达叫起来,荣睁开眼睛一看到锅里的饭就高兴的拍手,光着小屁股就吃起未了。
她达和荣儿说:“俺走了,下午就回来了,达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说着挑起担煤准备走,这时外边的二弟开始叫了,“大哥快走吧,鸡都快叫了。
”“噢!走了。
”她达走了,屋里又恢复了平静,“荣,俺们再睡会吧。
”躺在炕上,她巴怎么也没有睡意,她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大女儿桃子已经十二岁,大儿子小红也有十岁,小儿子柱子活着的话也有七岁了。
夫妻俩同岁,都三十一岁,丈夫顾家爱孩子,这使得她巴越想越高兴。
暖暖的阳光照在西屋的窗台上,堂屋的媳妇坐在门前纳鞋底,她巴端着豆角从屋里出来,随手拿了竹板凳座下来批豆角。
这时堂屋媳妇说:“大嫂,中午吃啥饭?”“吃炉面,她婶你吃啥?”“俺吃酸菜面。
”这时院门进来一位后生,嘴里嚷嚷到,“两位婶婶好自在,这新房院太气派了。
”边说边进了院里,环视一下院里,“二婶你看这房,二层的楼房六间共三座,还有二间的小屋两座,高墙大院红漆大门,光那门口的大狮子一边一个就吓死个人,还不说这齐整的青砖大瓦房,咱村你们是第一院,真的谢谢你们的公公婆婆。
邹韬奋《我的母亲》第1段和第14段的作用一、第1段的作用1. 内容概括- 第1段主要写了“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一段开篇直接点出对母亲的基本认知局限,连母亲的名字都不知道,为后文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奠定了一种略带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基调。
2. 结构作用- 引起下文。
这种对母亲基本信息缺失的陈述,引发读者的好奇,促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它像是一个悬念的设置,牵引着读者继续阅读,去探寻作者记忆中的母亲形象、性格和她对作者的影响等内容。
3. 情感铺垫- 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在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亲情关系中,是一种缺失。
这一开篇就为全文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遗憾之情,也暗示了母亲在封建家庭中地位的低微,为后文描写母亲在家庭中的境遇和她坚韧、善良等品质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第14段的作用1. 内容概括- 第14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
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这一段描写了母亲临终时的情景,她神志清楚地嘱咐子女,表达出对子女的不舍。
2. 结构作用- 总结全文。
这一段通过描写母亲临终的场景,对母亲的一生做了最后的交代,使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有始有终。
从开篇对母亲基本信息的介绍,到中间对母亲形象、性格、对子女的爱等多方面的描写,最后以母亲的去世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
3. 情感升华- 升华情感。
母亲临终时对子女的不舍之情,将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推向了高潮。
这种爱贯穿了母亲的一生,也贯穿了整篇文章。
同时,母亲年轻早逝的悲惨命运,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亲一生的艰辛和她在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引发读者对母亲深深的同情和敬意,使文章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我的母亲作文【篇一:我的母亲】我的母亲, 她慈祥, 和蔼, 常常对我笑;她严厉, 常常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
生活中, 她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 守信, 勤劳, 能干的孩子, 学习中, 她让我成为一个成功者。
她常告诉我, 无论自己的成绩怎样, 只要努力, 就一定会有收获。
与同学之间有点小矛盾, 心情不好, 回家和妈妈说说, 想放松一下心情, 可妈妈每次总是让我反省自己的错误, 然后向同学道歉。
虽然心里很不高兴, 但时间长了, 我便学会了一样东西--宽容。
在家里的时候, 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妈妈都推给了我, 饭后擦桌子, 收拾碗筷, 扫地…写完作业收拾我那乱糟糟的学习桌, 我心里很不平, 我还是个孩子, 干嘛要我干这么多!但时间长了, 我便学会了一样东西--自立。
在亲戚, 朋友来家里做客时, 有时我就会犯一些错误, 比如不听话, 不乖, 妈妈从来不直接说我, 只是用那严厉的眼光看着我, 意思是让我老实一点。
当他们走了以后妈妈才开始批评我, 教育我, 我虽然有些不服气, 但时间长了, 我得到了一样东西--自尊。
我一直都是一个很懒的人, 早上不到9点就是不精神,可妈妈每天5点都准时叫我起床, 我不肯起来时, 她就一直和我说话, 或者拿凉毛巾往我脸上擦, 直到我睡不着为止, 尽管我很不满意, 但时间长了, 我又得到了一样东西--毅力。
妈妈让我每天晚上做10道数学题, 背英语单词, 语文文字, 每天做完作业还要学这么多东西, 困的我直打哈欠, 那也得妈妈满意了我才能睡觉。
有时委屈的我直掉眼泪, 但时间长了, 她又给了我一样东西--坚持。
不仅仅只有宽容, 自立, 自尊, 毅力, 坚持, 妈妈给我的太多太多做人的道理, 她全部都引领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脚踏实地的走向成功…。
【篇二:我的母亲_900字】母亲, 她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了我生命, 他让我接受教育, 自从我出生以后对我点点滴滴的悉心照顾, 使我不由得为此而感激她。
教学目的: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或《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检查预习: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
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
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
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
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
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
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
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
她从不溺爱孩子。
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
(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请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小结我对母亲的深情。
)师生共同明确,板书:早训、催上早学严厉重罚、舔病眼慈爱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感谢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六、小结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二、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文绉绉的;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喜欢看书;只学得了读书、写字;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明确: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
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
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
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万分之一。
”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
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6、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三、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四、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
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
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
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
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
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
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
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六、比较欣赏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七、欣赏“诗中的母爱”如:游子吟(孟郊)、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献给母亲的诗》又如:通过欣赏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等,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八、小结: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
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