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
- 格式:docx
- 大小:20.80 KB
- 文档页数:2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陈述轨制【1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卖力评估是否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三.初次评分≤10分,消失导管滑脱风险较低,重要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四.10分<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五、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产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安全,应重点存眷并按高危人群治理措施履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逝世亡).患者拔管.出院(逝世亡)后护士长将成果反馈护理部.六.如产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刻陈述大夫,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纳应急措施,并实时陈述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陈述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剖析评论辩论.提出改良措施并落实.七.有意隐瞒不报,依据情节轻微程度进行处理.导管滑脱防备轨制一.卖力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二.各类导管标识能干,有用固定.如评分>10分,要实时制订防备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代班.三.对患者及家眷进行宣教,告诉导管滑脱风险及防备措施.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殊留意导管的呵护,须要时实行呵护性束缚,留意松紧适度,经常检讨局部皮肤,防止对患者造成毁伤.五.增强巡查,随时懂得患者情形并做好护理记载,对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的患者,依据情形安插家眷陪同.六.护士要闇练控制导管滑脱的紧迫处理预案,当产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刻陈述大夫敏捷采纳解救措施,防止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模版导管滑脱是指输送管道系统中的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脱,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意外发生。
为了防范导管滑脱风险,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一个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的模板。
一、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报告1. 风险评估目的和背景- 确定导管滑脱风险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评估导管滑脱风险对设施和人员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2. 风险评估方法和步骤- 收集有关导管滑脱的历史数据和现场情况;- 分析导管滑脱的可能原因和影响;- 评估导管滑脱风险的概率和后果。
3. 风险评估结果- 确定导管滑脱的可能性等级;- 确定导管滑脱的后果等级;- 综合导管滑脱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4. 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 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和说明;-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建议制定相应的防范制度。
二、导管滑脱防范制度模板1. 制度目的和背景- 确立防范导管滑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确保导管滑脱防范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防范措施和要求- 对导管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确保导管系统的固定和连接处牢固可靠;- 设置导管系统的防滑措施和限制装置。
3. 责任和权限- 确定导管滑脱防范的责任人和组织架构;- 制定相应的责任和权限分工。
4. 培训和教育- 对相关人员进行导管滑脱防范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提供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培训。
5. 监督和检查- 建立导管滑脱防范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对导管系统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6. 应急措施和处理- 制定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建立相关的报告和记录机制。
7. 审核和更新- 对导管滑脱防范制度进行定期的审核和更新;- 针对新情况和新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以上是一个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的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当然,为了确保安全,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1.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如存在脱落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导管滑脱的重要意义。
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监护室除外)。
5.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6.当事人要立即向病区护士长汇报,病区护士长及时报告护理部。
7.相关病区护士长要组织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8.发生导管滑脱的病区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9.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2)导管滑脱是指液体或气体管道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滑脱、移位或脱离原位的现象,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和损失。
为了防止导管滑脱事故的发生,建立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及时记录和分析导管滑脱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以下是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的一般步骤:1. 登记:建立一个统一的导管滑脱登记表格,记录导管滑脱事故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导管类型、滑脱部位等。
2. 调查:对导管滑脱事故进行调查,收集事故现场照片、相关文件和证据,了解事故的详细经过。
3. 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导管滑脱的原因和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运行因素等。
4. 报告:编写导管滑脱登记报告,汇总事故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给出事故原因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5. 整改:根据报告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6. 审查:定期审查导管滑脱登记报告,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文件号修定日期2017-08-02题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生效日期2017-08-02制度类型护理工作制度页数/总页数1/1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导管滑脱评估及报告制度1、对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由责任(当班)护士进行危险程度评估,不管哪一类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导尿管、普通胃管3)低危导管:、普通氧气管、外周静脉导管3、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低危导管或评分< 8分,每天评估一次;中危导管或评分8-12分每班评估一次;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在评估过程中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天记录一次,其余每周记录一次,评分有变化随时记录。
4、导管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5、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6、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导管滑脱评估上报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机构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评估、预防和管理,以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导管滑脱的发生概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导管使用的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
3.定义:3.1.导管滑脱:指导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脱离正常位置。
3.2.导管:指医疗过程中插入或置入患者体内的管状物,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
4.导管滑脱风险评估:4.1.评估时机:4.1.1.导管置入时:在导管置入患者体内的同时进行初步评估。
4.1.2.定期评估:对于已置入导管的患者,每班次交接班时进行一次导管滑脱风险的评估。
4.1.3.患者病情变化:患者病情有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估导管滑脱风险。
4.2.评估内容:4.2.1.导管固定情况:检查导管在患者体内的固定情况,包括固定装置的紧固度和完整性。
4.2.2.患者活动程度:评估患者的活动水平,特别关注需要频繁翻身或移动的患者。
4.2.3.皮肤状态:检查导管穿刺点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症状。
4.2.4.导管长度:检查导管长度是否适当,避免导管过长或过短导致滑脱风险。
4.2.5.导管位置:核实导管是否位于正确的位置,避免偏移或扭曲。
4.2.6.患者与导管的适应性:评估患者对导管的适应情况,包括患者是否有拔管的倾向或导管是否引起不适。
4.3.评估工具:4.3.1.使用标准的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工具,如IHI的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等。
4.3.2.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评估工具,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导管固定与维护:5.1.固定装置选择: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确保固定装置的质量和牢固度。
5.2.固定位置:根据患者体位和导管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避免导管在患者活动时产生过度的牵拉。
5.3.定期检查:每班次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对导管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风险估计、认定与报告制度一、凡住院患者留置导管者,责任护士均应根据《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高危因素估计并填写《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通知护士长确认并签字。
评分为非高危人群者,护士长仅需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确认签字(二级监控);评分大于等于12分者为导管滑脱高危人群,责任护士进行随访监控,并告知患者家属,落实防范措施,正确记录护理记录单,护士长于48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确认并签字(三级监控)。
二、导管评估高危患者,科护士长在查看患者的基础上检查评分情况,确认后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签名。
三、护士应每班随访监控高危患者,护士长定期评估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科护士长应定期跟踪检查并提出指导意见,并签字。
四、护士应于当班完成新入院及转入患者的评估,如护士长外出学习或者休假,由代理护士长负责核实并签名五、患者转科时,转入科室可延续使用该评估表,应重新评估并注明转入的日期、时间。
危重患者应由责任护士护送至转入科室,双方做好导管的交接工作。
六、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该视病情变化即时进行导管高危因素评分。
如评分升高,应及时修订并落实预防措施,报告科护士长进行考查,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好护理记录如评分小于12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相关宣教。
七、当患者发生导管滑脱后,护士长应及时组织护士分析发生的原因,指定完整改措施,并填写《住院患者导管滑脱登记表》后上交护理部。
八、患者出院或死亡时,护士长应及时将监控随访结果记录于《护士长手册》。
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防范措施一、凡住院患者留置导管者均应进行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
对留置导管及评分大于等于12分者的高危人群;加强落实防范措施。
二、各种导管必须妥善固定,保持适度的松紧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固定带系紧管道后绕于耳后妥善固定导管(经口插管者包括对牙垫的固定)。
固定带应以能伸进一指为宜,过松易引起导管脱落,过紧会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及头面部静脉回流。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范文一、引言导管滑脱是指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的导管在未经授权或非意外的情况下意外滑脱。
导管滑脱不仅可能伤害患者,还会造成医疗事故和法律纠纷。
因此,对导管滑脱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报告,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以及防范制度进行探讨和提供范本。
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导管滑脱的风险因素分析、评估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1. 风险因素分析(1)人为因素:例如操作不当、培训不足、疏忽大意等导致导管滑脱的风险因素;(2)患者因素:包括患者体型特殊、体位改变频繁、躁动等因素;(3)设备因素:例如导管固定装置松动、导管本身质量不好等。
2. 评估方法(1)检查记录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导管固定情况、注射液体回流情况、导管移位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或医护人员对导管滑脱情况的了解,评估导管滑脱的风险;(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导管滑脱发生的频率、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导管滑脱的风险。
3. 评估标准(1)风险等级分级制度:将导管滑脱的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风险评分系统:设置一个评分系统,对导管滑脱风险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导管滑脱的风险等级。
三、导管滑脱风险报告导管滑脱风险报告主要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方式和报告周期等方面。
1. 报告内容(1)统计数据:对导管滑脱的发生频率、原因、影响等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数据报告;(2)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导管滑脱的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范措施;(3)问题分析:对导管滑脱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2. 报告方式(1)书面报告:以书面形式将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结果、统计数据和问题分析等内容进行报告;(2)会议汇报:在相关会议上通过口头报告的方式,将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结果和问题分析等内容进行汇报;(3)电子报告: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等方式,将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结果和问题分析等内容进行通报。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导管滑脱是管道系统中一种严重的事故隐患,可能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范导管滑脱事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与报告,并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
1. 风险评估与报告:- 首先,进行全面的管道系统风险评估,包括管道材料、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 确定导管滑脱可能的影响和后果,如泄漏物质性质、泄漏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 分析导管滑脱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原因,如管道稳定性、地震、地质条件、操作失误等。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风险报告,包括风险等级、可能的事故后果、风险来源等信息。
2. 防范制度:- 建立导管滑脱防范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 确保导管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
-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强化管道系统的监控和预警措施,如布设监测装置、定期检测等。
-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紧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应急救援设备等。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隐患。
通过风险评估与报告以及建立防范制度,可以提高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导管滑脱评估与报告制度1.凡患者入院及手术后按其导管分类进行评估。
2.增加或减少导管要重新评分,同类导管根据导管根数,增加评分。
例:腹腔引流管有2根,评分为2×2。
3.导管评分总分≥13 分,为管道滑脱高危人群,护士长及每班人员加强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
4.一旦发生导管滑脱(除留置针、吸氧管)外,立即报告护士长,24 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5.病区护士长组织工作讨论,对导管脱落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根本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1.妥善固定。
2.导管标识:Ⅰ类导管用红色标记;Ⅱ类、Ⅲ类导管用绿色标记。
单个胃管、导尿管、吸氧管不需贴管道标识。
3.床头放置“防导管滑脱”警示牌(吸氧管、留置针除外),告知患者及家属标识的含义。
4.防导管滑脱宣教:①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及意义,提高患者及家属重视度;②患者改变体位时,应先妥善放置好导管;③改变体位后,重新检查各种导管,防止扭曲、牵拉、受压及重力作用;④告知万一导管滑脱的应急处理方法。
5.患者烦躁时适度约束,必要时镇静镇痛,防意外脱落或拔管。
6.责任护士班班交接导管刻度及固定情况,评估宣教效果。
7.高危导管或评分总分≥13 分,签署导管滑脱高危告知书(除留置针、吸氧管外)。
科室建立高风险监控本或在白板上标注,护士长每天监控。
(三)发生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1.立即奔赴患者床旁,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安慰患者。
2. 根据滑脱导管种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⑴气管导管滑脱时:立即行简易呼吸囊呼吸支持。
严密观察病情,气管导管滑脱者严密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及有无紫绀,有舌根后坠病人置病人于头后仰位,托起下颌。
必要时紧急置管。
⑵胸管滑脱:①连接处滑脱:夹闭胸侧管,经消毒后重新连接。
②胸管滑脱:用无菌凡士林纱布按压防空气进入。
⑶三腔管滑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协助快速重新置管。
⑷T 管滑脱: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立即汇报床位医生。
⑸胃管或尿管:立即汇报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置管。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____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1、防止导管滑脱,应预防为主,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范本生效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修订日期:一、各种管道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固定带松紧适宜。
二、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脱出。
三、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可酌情给予约束措施。
四、患者在活动或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移动时,活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导管受牵拉。
五、按要求进行巡视,严格交接班,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及引流情况。
六、各类导管一旦脱出,应及时汇报医师,协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事后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范本(2)一、引言导管滑脱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如伤害患者、导致设备损坏、导致医疗机构声誉受损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导管滑脱风险的发生,本文对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与报告以及防范制度进行探讨。
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导管滑脱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评估,确定导管滑脱风险的大小。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应包括导管本身的特性、应用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因素。
1. 导管本身的特性导管的材质、直径、长度、结构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导管滑脱的风险。
一般来说,柔软度适中、直径合适、长度适当、结构稳定的导管,导管滑脱的风险较低。
2. 应用环境的因素应用环境的因素对导管滑脱的风险也有重要影响。
如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是否稳定、手术部位是否湿滑、是否有外力干扰等。
应该对应用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减少导管滑脱风险的潜在因素。
3. 操作人员的因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以及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认知程度也会对导管滑脱的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这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认知。
三、导管滑脱风险报告导管滑脱风险报告是指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结果汇报给有关部门和人员。
导管滑脱风险报告应包括风险的等级和可能的影响。
1. 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的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医院护理科导管滑脱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Ⅰ类导管胸管、T管、气管切开导管、气管插管、脑室引流管、动静脉插管。
Ⅱ类导管双套管、负压球、深静脉导管、三腔管、造瘘管。
Ⅲ类导管导尿管、胃管。
(二)导管评估、管理与记录要求
1、评估内容
(1)对置管患者按“管道滑脱评估单”进行评估,<8分存在导管滑脱轻度风险;8-14分存在导管滑脱中度风险;≥15分存在导管滑脱重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
分值≥15分,病区应1个工作日内上报护理部。
(2)评估时间:轻度风险每周1次,中度风险每3日1次,重度风险每日一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2、导管安全管理与记录
(1)凡有导管的患者,均应建立巡视记录单。
(2)分值<8分的患者,做好宣教,当班护士观察不少于1次/4小时,班班交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分值≥8分的患者,除做好第1、2条措施外,床尾挂“防导管滑脱”标识,通知护士长,建立“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监控表”,护士长每日督查,每3日重新评估并签字。
(4)分值≥15分的患者,床尾挂“防导管滑脱”标识,通知护
士长,建立“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监控表”,责任护士密切观察至少1次/2小时,护士长每日核查有记录,护理部每周督查≥2次有记录。
(三)上报要求
凡发生导管滑脱,病区应在24h内组织分析原因和整改。
如发生Ⅰ类、Ⅱ类导管的滑脱,病房还应在24h内上报护理部。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防范制度一、概念:导管滑脱主要指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各种管道的意外脱出。
二、风险评估要求1、评估内容:患者年龄、意识或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管道类型、数量、有无疼痛、沟通配合等情况。
2、评估时间:I度评分<8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至少3天评估1次;II度评分8〜12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至少每天评估1次;III度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至少每班评估1次。
导管出现任何情况应随时评估,包括导管数量、风险因素等变化,需重新、动态评估;同类导管按照数量乘以该导管评估分值计算。
三、风险防范要求1、对各类置管患者及时有效评估,监控并记录导管情况。
2、按风险程度分高、中、低危风险导管,由置管者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标识在管道近端和远端标记,并注明导管名称、留置时间。
3、各种管道妥善固定,连接处紧密,外留长度或伸展度适宜,防止患者翻身时拖曳。
如有刻度的导管标注置管的深度,其余导管直接在导管上做好深度标记。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注意各类导管的位置、深度、固定方法、连接处情况等。
5、患者床头显示警示标识,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导管滑脱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对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教会患者使用手语并准备写字板,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
6、昏迷或躁动的患者留陪人,并进行防范导管滑脱教育,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当约束,并履行告知义务。
躁动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减轻患者不适,预防导管滑脱。
7、严格交接班,及时巡视。
发生导管滑脱时,按导管滑脱处理预案及流程处理并逐级上报。
8、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导管护理及防范滑脱、处理预案等相关内容培训,对发生导管滑脱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改进防范措施,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降低导管滑脱发生率。
附:各类导管风险程度分类表。
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导管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输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行业中。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长期的运行使用,导管滑脱现象成为了一项非常严重的事故隐患。
为了减少导管滑脱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有必要进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制度。
本文将介绍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的方法与内容,并提出一套完善的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方法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是指对现有导管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导管滑脱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方法:1. 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将导管滑脱事故的概率与后果综合考虑,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风险矩阵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风险等级的危害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将导管滑脱事故看作是一个事件链,通过对导管滑脱可能的各个事件进行分析,推导出导管滑脱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的后果。
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导管滑脱风险的主要来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一种主观评价方法,通过请相关专家对导管滑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得出风险等级。
该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风险评估。
二、导管滑脱风险报告内容导管滑脱风险报告是对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 风险等级和评估结果报告应明确指出导管滑脱的风险等级,即根据评估结果划分出的高、中、低风险等级,并说明评估结果的依据和方法。
2. 影响因素和主要风险源报告应详细分析导管滑脱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风险源,例如导管材料、使用环境、管道设计等因素对导管滑脱的影响,并说明其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贡献。
3. 已有的防范措施和效果评估报告应概述已有的导管滑脱防范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如果已有的防范措施存在不足或问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范文导管滑脱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工作过程中,导管发生脱落、滑动或失效的情况。
导管滑脱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对导管滑脱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非常重要。
下面是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以及防范制度范本的内容:一、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范本1. 风险评估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 设备情况评估:评估导管及连接设备的材料、制造工艺、安装方法、安全性能等情况;b. 工作环境评估:评估导管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工作负载等因素,判断是否会对导管滑脱产生影响;c. 工作人员评估:评估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经验和操作规范,判断其是否足够安全地操作导管;d. 风险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导管滑脱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报告内容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评估目的和方法:说明评估的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确保评估的可靠性和科学性;b. 风险评估结果:详细描述评估结果,包括设备情况评估、工作环境评估、工作人员评估以及风险等级评估;c.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措施等;d. 监测与检查计划:制定监测与检查计划,定期对导管滑脱的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二、防范制度范本为防范导管滑脱风险,可以建立以下制度和规范:1. 设备安装与维护制度:规定导管及连接设备的安装方案和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2. 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规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操作导管的技能和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范;3.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导管滑脱的定期检查计划,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4. 事故报告与分析制度:规定发生导管滑脱事故后必须立即上报,进行事故分析和原因查找,提出改进措施;5. 应急处置制度:建立导管滑脱的应急处置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处置。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
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
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
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下载文档可编辑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下载文档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