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滑脱评估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4.54 KB
- 文档页数:1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陈述轨制【1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卖力评估是否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三.初次评分≤10分,消失导管滑脱风险较低,重要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四.10分<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五、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产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安全,应重点存眷并按高危人群治理措施履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逝世亡).患者拔管.出院(逝世亡)后护士长将成果反馈护理部.六.如产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刻陈述大夫,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纳应急措施,并实时陈述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陈述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剖析评论辩论.提出改良措施并落实.七.有意隐瞒不报,依据情节轻微程度进行处理.导管滑脱防备轨制一.卖力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二.各类导管标识能干,有用固定.如评分>10分,要实时制订防备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代班.三.对患者及家眷进行宣教,告诉导管滑脱风险及防备措施.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殊留意导管的呵护,须要时实行呵护性束缚,留意松紧适度,经常检讨局部皮肤,防止对患者造成毁伤.五.增强巡查,随时懂得患者情形并做好护理记载,对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的患者,依据情形安插家眷陪同.六.护士要闇练控制导管滑脱的紧迫处理预案,当产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刻陈述大夫敏捷采纳解救措施,防止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
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
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
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1 / 2导管滑脱防范制度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模版导管滑脱是指输送管道系统中的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脱,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意外发生。
为了防范导管滑脱风险,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一个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的模板。
一、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报告1. 风险评估目的和背景- 确定导管滑脱风险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评估导管滑脱风险对设施和人员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2. 风险评估方法和步骤- 收集有关导管滑脱的历史数据和现场情况;- 分析导管滑脱的可能原因和影响;- 评估导管滑脱风险的概率和后果。
3. 风险评估结果- 确定导管滑脱的可能性等级;- 确定导管滑脱的后果等级;- 综合导管滑脱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4. 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 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和说明;-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建议制定相应的防范制度。
二、导管滑脱防范制度模板1. 制度目的和背景- 确立防范导管滑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确保导管滑脱防范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防范措施和要求- 对导管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确保导管系统的固定和连接处牢固可靠;- 设置导管系统的防滑措施和限制装置。
3. 责任和权限- 确定导管滑脱防范的责任人和组织架构;- 制定相应的责任和权限分工。
4. 培训和教育- 对相关人员进行导管滑脱防范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提供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培训。
5. 监督和检查- 建立导管滑脱防范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对导管系统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6. 应急措施和处理- 制定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建立相关的报告和记录机制。
7. 审核和更新- 对导管滑脱防范制度进行定期的审核和更新;- 针对新情况和新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以上是一个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的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当然,为了确保安全,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评估上报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机构对导管滑脱风险的评估、预防和管理,以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导管滑脱的发生概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导管使用的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师等。
3.定义:3.1.导管滑脱:指导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脱离正常位置。
3.2.导管:指医疗过程中插入或置入患者体内的管状物,包括但不限于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
4.导管滑脱风险评估:4.1.评估时机:4.1.1.导管置入时:在导管置入患者体内的同时进行初步评估。
4.1.2.定期评估:对于已置入导管的患者,每班次交接班时进行一次导管滑脱风险的评估。
4.1.3.患者病情变化:患者病情有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估导管滑脱风险。
4.2.评估内容:4.2.1.导管固定情况:检查导管在患者体内的固定情况,包括固定装置的紧固度和完整性。
4.2.2.患者活动程度:评估患者的活动水平,特别关注需要频繁翻身或移动的患者。
4.2.3.皮肤状态:检查导管穿刺点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症状。
4.2.4.导管长度:检查导管长度是否适当,避免导管过长或过短导致滑脱风险。
4.2.5.导管位置:核实导管是否位于正确的位置,避免偏移或扭曲。
4.2.6.患者与导管的适应性:评估患者对导管的适应情况,包括患者是否有拔管的倾向或导管是否引起不适。
4.3.评估工具:4.3.1.使用标准的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工具,如IHI的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等。
4.3.2.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评估工具,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导管固定与维护:5.1.固定装置选择: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确保固定装置的质量和牢固度。
5.2.固定位置:根据患者体位和导管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位置,避免导管在患者活动时产生过度的牵拉。
5.3.定期检查:每班次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对导管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医院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管路滑脱风险的评估与管理,预防和控制管路滑脱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留置各类导管的患者,包括血管内导管、气管插管、尿管、胃管、深静脉导管等。
三、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时机: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
2. 风险评估工具:使用《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内容: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因素,如患者的一般情况、导管的类型和固定情况、患者的活动度等。
4.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四、风险防范措施1. 低风险患者:加强巡视,定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评估。
2. 中风险患者:每天进行一次评估,加强巡视,定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
3. 高风险患者:每小时进行一次评估,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患者情况,确保导管固定可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床头悬挂高危警示标识。
五、风险报告1. 发生管路滑脱事件时,当班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应急措施。
2.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登录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系统,按要求准确上报管路滑脱护理不良事件。
3. 发生管路滑脱事件的科室,应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
六、教育和培训1. 新入职护士应接受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的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的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
七、考核与评价1. 护理部对全院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科室执行情况。
2. 科室应定期对护士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的考核,评价护士的掌握情况。
八、制度更新本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护理要求和规范。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铜陵市人民医院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大学科、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大学科、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铜陵市人民医院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____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大学科、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评估与报告制度1.凡患者入院及手术后按其导管分类进行评估。
2.增加或减少导管要重新评分,同类导管根据导管根数,增加评分。
例:腹腔引流管有2根,评分为2×2。
3.导管评分总分≥13 分,为管道滑脱高危人群,护士长及每班人员加强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
4.一旦发生导管滑脱(除留置针、吸氧管)外,立即报告护士长,24 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5.病区护士长组织工作讨论,对导管脱落情况进行分析,寻找根本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1.妥善固定。
2.导管标识:Ⅰ类导管用红色标记;Ⅱ类、Ⅲ类导管用绿色标记。
单个胃管、导尿管、吸氧管不需贴管道标识。
3.床头放置“防导管滑脱”警示牌(吸氧管、留置针除外),告知患者及家属标识的含义。
4.防导管滑脱宣教:①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及意义,提高患者及家属重视度;②患者改变体位时,应先妥善放置好导管;③改变体位后,重新检查各种导管,防止扭曲、牵拉、受压及重力作用;④告知万一导管滑脱的应急处理方法。
5.患者烦躁时适度约束,必要时镇静镇痛,防意外脱落或拔管。
6.责任护士班班交接导管刻度及固定情况,评估宣教效果。
7.高危导管或评分总分≥13 分,签署导管滑脱高危告知书(除留置针、吸氧管外)。
科室建立高风险监控本或在白板上标注,护士长每天监控。
(三)发生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1.立即奔赴患者床旁,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安慰患者。
2. 根据滑脱导管种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⑴气管导管滑脱时:立即行简易呼吸囊呼吸支持。
严密观察病情,气管导管滑脱者严密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及有无紫绀,有舌根后坠病人置病人于头后仰位,托起下颌。
必要时紧急置管。
⑵胸管滑脱:①连接处滑脱:夹闭胸侧管,经消毒后重新连接。
②胸管滑脱:用无菌凡士林纱布按压防空气进入。
⑶三腔管滑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协助快速重新置管。
⑷T 管滑脱: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立即汇报床位医生。
⑸胃管或尿管:立即汇报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置管。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____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1、防止导管滑脱,应预防为主,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文件号修定日期2017-08-02
题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生效日期2017-08-02
制度类型护理工作制度页数/总页数1/1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导管滑脱评估及报告制度
1、对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由责任(当班)护士进行危险程度评估,不管
哪一类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
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导尿管、普通胃管
3)低危导管:、普通氧气管、外周静脉导管
3、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低危导管或评分< 8分,每天评估一次;中危导管或评分8-12分每班评估一次;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在评估过程中高危导管或评分>12分每天记录一次,其余每周记录一次,评分有变化随时记录。
4、导管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5、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6、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无自主能力的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