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学
- 格式:ppt
- 大小:11.57 MB
- 文档页数:94
海洋沉积学与古海洋研究海洋是地球上占据最大面积的水体,它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沉积学是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科学,而古海洋学则是通过研究古代海洋沉积物来了解古海洋环境和地球历史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海洋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和古海洋研究的方法以及重要性。
海洋沉积学是研究海洋沉积物的来源、性质和演变过程的学科。
海洋沉积物主要包括悬浮物、沉积泥、沙粒和骨骼等。
这些物质形成了地球历史上的重要记录,因为它们可以保存各种有关地球历史、气候变迁、生物演化等信息。
古海洋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采样、化学分析、显微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沉积物的来源、化学成分、微生物活动以及古代海洋环境的变化。
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古气候的重建。
通过分析古代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过去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冰期期间,海洋表面温度下降,沉积物中的氧同位素比例会发生变化。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并对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做出预测。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古生物学。
海洋沉积物中常常可以发现古代生物的化石,这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
通过分析古生物的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类型、数量、分布以及演化历史。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的鱼类化石,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过去几百万年来鱼类的演化历史。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生物进化、生态系统演变以及人类历史的起源都非常重要。
除了气候和生物学方面,古海洋研究还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例如,通过研究海底沉积物的厚度和组成,可以了解地壳的沉积作用以及构造运动的历史。
这对于地质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演化。
最后,古海洋研究对于研究人员了解古代文明的兴衰也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古代海洋沉积物中的人类活动痕迹,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以及环境状况。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为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沉积学》考试大纲awerc木《海洋沉积学》考试犬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地质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海洋沉积学是海洋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
海洋沉积学主要包括沉积物组成、来源、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木大纲涵盖这些主要内容。
沉积物形成丁•特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是环境的产物,因此它是地球气候、环境和地质演化的肖•接记录,各种沉枳物中都蕴涵着气候及地质环境演化的丰富佶息。
尽管海洋沉积是个相对年青的学科, 但一肖是地质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内容。
近年來,随着观测和分析实验手段的进步,无论是沉积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冇了迅猛的发展。
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海洋沉积学考试,主耍考察学生对海洋沉积学课程最基木知识的掌握稈度,耍求考生准确掌握海洋沉积的基木特征、研究方法、特肚沉积物的地质学意义,并具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地质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范围1.沉枳物的沉枳与搬运过程2.沉积物结构、构造特征3.沉积物的分类及方法4.沉积作用及控制因素5.各种沉积体系的特征及分布6.早期成岩作用及其特点7.沉积物组成及其物源环境意义8.沉枳记录及其气候与构造环境响应9.海洋沉积学研究方法二、考试要求1、対各种沉积体系的特征、沉枳环境及影响因素冇初步了解,包括近岸、河口硅质沉积体系、陆架硅质沉积体系、陆坡陆隆沉积体系等。
2、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一般特征冇准确的把握,掌握沉积物分类方法。
3、准确把握碳酸盐沉积作用,包括矿物成分及结构成分,同位素特征;成岩作用及沉积模式等。
了解大洋沉积作用、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4、准确掌握早期成岩作用及其特点,包括压实和压溶作丿11、胶结作川及胶结类型、胶结物的结构、胶结物的世代、重结晶作用。
5、了解残留沉积与现代沉积的特征与区别,能区分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的“T 带格式的:项H 符号和编号形成环境与弟异。
6、了解口生沉积作用及产物,包括常见口生矿物的成因及形成环境,如, 海绿石、黄铁矿、重品石、方解石、H 云石等。
海洋沉积科普海洋沉积是指在海洋中沉积的各种物质和岩石的过程。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约70%,是地球最大的水体。
海洋中的沉积物不仅包括沙子、泥浆等细粒物质,还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海洋生物遗骸、碎屑物质、矿物质等。
海洋沉积是一种自然的地质过程,它发生在海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气中的风力和水流会将陆地上的物质带入海洋。
其次,海洋中的生物活动也会对沉积物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会死亡并沉积在海底,形成有机物质的沉积物。
此外,海底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质活动也会导致海洋沉积物的形成。
海洋沉积物的类型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是由碎屑物质形成的沉积物,如砂、泥和粉状物质。
这些沉积物主要由陆地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和侵蚀的过程而形成。
此外,海洋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沉积物,即有机物质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主要由海洋中的生物遗骸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如藻类、贝壳和鱼类的尸体。
这些有机物质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后,会形成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不仅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海洋沉积物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信息记录者。
通过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化石和岩石,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揭示地球的古气候和生态环境。
其次,海洋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此外,海洋沉积物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
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并为海洋食物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沉积也面临着一些威胁。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海底开发等活动都会对海洋沉积物的形成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海洋沉积物的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海洋沉积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地质过程,它在地球历史的演化和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对海洋沉积的研究和保护,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处。
海洋地球化学沉积学应用海洋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洋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分布、形态、转移和通量的学科。
它是地球化学中以海洋为主体的一个分支,也是化学海洋学的主体。
海洋地球化学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成熟起来。
它已经从少数海洋化学家仅为解决物理的或生物学的问题而进行海水的化学分析,改变为海洋化学家参与并领导世界范围的海洋考察。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象地球化学海洋断面研究计划(GEOSECS)这样长期而大尺度的全面考察和CEPEX之类的受控试验研究,使得海洋地球化学得到迅速发展。
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是海洋地球化学在海洋沉积学中的运用,是研究海洋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是:元素的物质来源、含量、组合、分布及其存在形式;元素的迁移运动方式、沉积的物理化学环境以及控制发生沉积的各种化学机理;各类沉积物的化学特征和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沉积物与海水之间的物质交换与平衡;成岩成矿过程中元素的行为和再分配以及元素的演化史;研究与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有关的各种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和模拟实验等。
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既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的组成部分,它是海洋沉积学和海洋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寻找和评价海洋沉积矿产有指导作用;海洋中有害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可对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现代海洋是古海洋“天然的模拟实验室”,故现代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将今论古”;有机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又可以探索石油成因甚至生命起源问题。
研究简史1891年和A.F.勒纳尔对1872~1876年时所采集的沉积物及锰结核进行了若干化学成分的分析与研究,这标志着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开始。
至20世纪50年代,又有十多次重要的深海考察,也陆续发表了沉积物化学成分的资料,使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不断进展。
50年代以来,随着对开发海洋矿产资源的重视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海洋沉积地球化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为:①采用一系列新的测试技术(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能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测定更多的元素,其中包括大量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②从主要研究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发展为研究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③在开展深海大洋研究的同时,广泛开展了陆架浅海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④对具有经济价值的大洋锰结核的地球化学进行了大力研究。
4.1近岸带按动力作用分(1)与大河流有关的河口湾,三角洲(2)以海洋过程为主,不受河流直接影响的海滩、障蔽岛〔波浪作用为主〕;潮坪、砂坝-泻湖〔潮汐作用为主〕。
二、河口湾的水动力特征2、潮汐潮汐对河口湾作用最重要,其作用是混合淡、咸水,向海或向陆搬运悬浮体。
按潮差大小可将河口湾划分为弱潮型〔潮差<2米〕中潮型〔2-4米〕强潮型〔>4米〕三、河口环流1、河口环流成因淡水径流流入河口湾后,向来自外海的咸水休扩散,这两种具有不同盐度、不同密度的水体的混合,导致了河口湾特有的环流系统,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盐水楔型位于弱潮河口,淡水在密度较大的咸水之上向海扩散:咸水呈楔状体位于下层,尖端朝向陆。
淡、咸水之间存在盐跃面。
径流驱动为主,盐水楔顶端形成砂坝。
(2)局部混合型位于中等潮差河口,淡、咸水在界面附近上下扩散,无明显界面。
但整个河口区仍存在垂向和纵向的盐度梯度。
(3)强混合型潮差大、流速大,破坏了垂向盐度梯度,存在纵向盐度梯度,科氏力使得面向陆右侧盐度高,产生横向混合,悬移质浓度口门附近最大。
五、河口环流动力作用的分带性1〕河流作用区2〕河口环流作用区3〕海洋作用区七、沉积特征2、沉积相序列沿河口特长轴方向常出现岩相的依次更替,即河口湾河流相组—河口湾相组—河口湾海相组。
河口湾沉积判别标志1〕在剖面中常与陆相或海相地层相接,并常和障壁层序共生。
2〕单个旋回不厚,一般多由假设干个旋回组合在一起,分布范围仅为数十或数百小方公里。
3〕弱潮河口律层序具有向上变细的趋势,粉砂、泥是最主要的沉积类型。
中、强潮河口湾层序此趋势不明显,且砂质沉积占有一定比例。
4〕具有交织层理构造以及潮汐层理构造,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湾常发有大型交织层理,交织层具有明显的双向性。
5〕丰富的半咸水至正常海相生物,但门类有限。
4.2三角洲形成的根本条件“三基〞浅平的口外海滨区丰富的泥沙来源较弱的海洋动力三角洲的发育过程〔l〕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 71%,是一个巨大储水盆地,是产生沉积作用的主要场所。
海洋沉积学的是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分支,是海洋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研究海底浅层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形成和变化,其对象是海洋中所有被埋藏的非固结的海洋沉积物和非固结的沉积体系。
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其组成物质与外界条件之间寻求物理和化学平衡的过程。
来自大陆的碎屑、海水自身溶物、海洋生物遗体、火山物质和深部热液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沉积物,例如大陆隆就是巨大的楔形复杂沉积物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海洋沉积作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总的来说,海洋沉积作用主要受到气候、沉积大地构造、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生物活动、化学作用、火山活动等的影响。
1、气候气候是控制沉积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一,它的影响从风化作用开始,贯穿于沉积物或沉积岩形成的全过程。
气候是多种因素,如气温、雨量、风力及其变化的综合,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雨量两方面。
在局部地区和特殊天气条件下,风的作用也是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
气候通过控制陆地岩石的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来控制沉积物的类型和搬运方式,通过影响海洋中的洋流体系来影响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
风化产物是沉积物形成的一大源头物质。
气候对风化作用有很大影响。
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风化作用类型的主要因素,雨水是搬运风化产物的主要营力。
因此,气候对沉积作用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各个气候带,沉积作用各有不同。
在寒带和极地气候条件下,外来沉积物很少,沉积物大多是近源的物理风化产物。
在气候比较潮湿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沉积物的形式和分布则比较复杂。
既有陆源也有内源和生物源沉积物。
陆源经过较长时间的搬运,内源和生物源比较发育,常伴有铝、铁、生物礁是温湿气候的特征沉积物。
气候对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的影响甚为明显,如珊瑚礁石灰岩以及其他类型的石灰岩都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因而,这些沉积就是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气候标志。
海洋沉积科普海洋沉积是指在海洋中由各种物质沉积而成的地质岩层。
海洋沉积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不仅揭示了地球演化的历史,还对我们了解地球上的环境变化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沉积物主要包括沉积岩和沉积物两部分。
沉积岩是指在海洋中沉积并经过长时间的压实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砂岩和泥岩等。
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沉积物是指海洋中的各种颗粒状物质,如砂、泥、碎屑、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如河流冲刷、风力搬运、生物活动等。
海洋中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大陆边缘和海底山脉等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层。
海洋沉积物在地质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环境变化。
通过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物中的化石、矿物和地球化学元素,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气候、海洋环境和生物演化等信息。
例如,石灰岩中的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古代海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推断出当时的环境条件。
海洋沉积物还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重要储集体。
许多油气田就是形成在海洋沉积岩中的,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变质作用,形成了油气。
因此,研究海洋沉积岩的分布和性质,对于找到新的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沉积物还对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其中生物的死亡和沉积是海洋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
通过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化学元素的分布,我们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
海洋沉积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它涉及地球历史、环境变化、能源资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沉积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大家对海洋沉积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关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沉积学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海洋沉积学。
你知道吗,那海洋就像个超级大的宝库,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秘密呢!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可是个海洋迷。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海边玩,他就对着那片大海兴奋地喊:“哇,这就是海洋沉积学的舞台啊!”我当时还一头雾水呢,啥是海洋沉积学啊?小李就开始给我科普啦。
他说,海洋沉积学就是研究那些在海洋里沉淀下来的东西。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会有灰尘落在地上一样,海洋里也有各种物质会沉淀下来。
这些沉淀物可重要啦,它们能告诉我们好多过去的故事呢。
我好奇地问:“那都能知道啥故事呀?”小李笑着说:“嘿嘿,比如说,能知道以前这里都有啥生物生活过,还能知道气候啥样呢。
”我瞪大了眼睛:“这么厉害呀!”然后小李就指着沙滩说:“你看这沙滩,就是海洋沉积的一种呀。
那些沙子呀,贝壳呀,都是从别的地方被海浪啊、水流啊带过来,慢慢积累起来的。
”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普通的沙滩还有这么大学问呢。
还有一次,我们跟着一个海洋学家去参观他的实验室。
那里面摆满了各种从海洋里采集来的样本。
海洋学家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你们看,这些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沉积物,都有着它们独特的意义。
”他拿起一个瓶子,里面是一些黑黑的泥土一样的东西,说:“这可能是从深海里带上来的,能让我们了解深海的环境。
”我忍不住问:“那研究这些有啥用呀?”海洋学家笑着说:“用处可大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呀,了解海洋的变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和海洋相处嘛。
”从那以后,我对海洋沉积学就更感兴趣啦。
我发现,原来我们身边的这片大海,不只是美丽的风景,还是一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海洋沉积学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海洋秘密的大门。
通过研究那些沉淀物,我们可以穿越时光,了解过去的海洋是什么样子。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通过海洋沉积学,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呢!这就是我对海洋沉积学的理解啦,朋友,你觉得有趣吗?。
海洋沉积学考试试题一、三角洲三角洲:在河流和海洋(湖泊)交汇处的河口附近形成的三角形碎屑沉积体。
三角洲体系的类型: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各沉积相沉积特征:①三角洲平原相组合:陆上沉积部分,沉积相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和分流间湾。
② 三角洲前缘相组合:水下沉积部分分布在三角洲边缘到海洋的环形带中,即分流河道前缘。
沉积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和前缘席状砂。
③前三角洲相组合:厚层泥质沉积。
三角洲沉积特征1)物源:远的、大陆内部的;2)沉积物注入量大;海岸推进显著;3)构造相:发育良好且广泛的构造层序;4)破坏相:通常限于已建三角洲的末端;5)共生系统:横向共生系统一般较大;6)三角洲侧翼系统:作为一个独立体发展良好;7)前三角洲:厚的,通常是三角洲系统中最厚的相;8)形态:花形至拉长,主轴垂直于区域沉积走向;9)砂泥比:通常较低,有泥底辟。
二、浊流(形成阶段、鲍马序列、与牵引流的对比)三角洲阶段:河流将沉积物输送至河口陆架,形成河口三角洲滑动阶段:滑动速度很慢,但随着海水的加入,沉积物粘度减小,滑动速度逐渐加快流动阶段:沉积物还没有完全与海水混合,部分物质还呈粘结状态,粗颗粒物质还没有集中到底部前锋,滑动速度不大浊流阶段:当地形坡度合适时,流动的物质可以形成高速浊流。
浊流与牵引流比较:浊度牵引电流搬运方式:粗细碎屑均呈悬浮式;悬浮式(泥/粉沙)、跳跃式(砂)、滚动式(砾);悬浮原因:自身重力-高速流动,自身重力沉积物:高密度水和砾石/砂/泥,低密度,洪水期混合水,主要是水;混合物呈泥浆状;沉积分异:不服从机械分异服从机械分异作用;扇远岸粗,近岸细序列:宝马序列第五成员a/B/C/D/E;海峡或潮汐二元结构平面形态:锥形或扇型分布宝马层序:块状或递进层,由颗粒、砂、粉土组成,具块状层理或递进层理;b平行层理,粒度较a细,多为细沙、粉砂,具平行层理,有时可见理序性c粉砂层或包卷层理,为流水改造或重力滑动复合作用;D水平层流段粒度较细,为泥质粉砂岩,层理水平,厚度较小;E泥岩段,包括泥岩和页岩,是远洋沉积的产物,可能有深水动物和水平层理;F生物层或泥灰岩剖面是一种深海碳酸盐软泥与生物层混合,是典型的深水生物。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沉积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试卷题型一、名词解释约15%二、简答题约30%三、论述题约55%第二部分考试大纲一、海洋沉积学导论考试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内涵和外延海洋沉积学的学科地位海平面变化海洋沉积学的研究意义海水运动的基本类型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考试要求1.理解海洋沉积学的内涵和外延2.了解海洋沉积学的学科地位3.了解海平面变化及其研究方法4.了解海洋沉积学的研究意义5.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类型6.掌握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二、近岸带沉积体系考试内容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三角洲、河口湾、潮坪、潟湖、海滩五种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与近岸带相关的沉积矿产资源。
考试要求1.理解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2.掌握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3.掌握河口湾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4.掌握潮坪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5.掌握潟湖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6.掌握海滩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7.了解与近岸带相关的沉积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三、大陆边缘陆缘碎屑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大陆边缘的地形地貌特征陆架、陆坡和陆隆三个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重力流沉积作用过程海底扇和海底峡谷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
考试要求1. 了解大陆边缘的地形地貌特征2. 理解陆架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3. 理解陆坡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4. 理解陆隆沉积体系域(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5. 掌握重力流沉积作用过程6. 掌握海底扇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7. 理解海底峡谷的沉积特征及其组成四、大陆边缘碳酸盐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化学、生物和机械三种方式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大陆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程碳酸盐的沉积模式碳酸盐的工作方法。
考试要求1. 掌握化学、生物和机械三种方式的沉积作用及其产物2. 掌握大陆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程3. 理解碳酸盐的主要沉积模式4. 了解碳酸盐的工作方法五、大洋盆地沉积体系考试内容大洋盆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大洋环流的形成机制以及运动规律远洋的沉积作用类型及主要特征大洋底热流的现代考察成果富锰矿床的形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海洋沉积学导论第一节海洋概况1. 学科地位海洋学包括:(1)海洋物理;(2)海洋化学;(3)海洋生物;(4)海洋地质:海底地形、海洋沉积、海底构造、海洋矿产2. 定义海洋沉积学(marine sedimentology)是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分支,是海洋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海洋沉积学是研究现代海底沉积物(及沉积岩)的组分、结构、分布规律、岩相、形成作用及形成机理的科学。
第二节海水运动及其沉积作用一、海水运动1. 河流径流作用2. 波浪作用3. 潮汐作用4. 大洋环流作用二、沉积作用1. 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1)牵引流搬运介质运动带动固体颗粒运动,水和空气是牵引流的主要介质。
低流态,F<1,是一种水深流缓的流动状态,水体搬运能力弱,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不同相。
过渡流态:F=1,水面波动与沉积物表面起伏不完全同相。
高流态:F>1,是一种水浅流急的流动状态,水体搬运能力大,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同相。
2)重力流通常称为高密度流,在重力作用下,沉积物不稳定而移动n带动水介质运动二水介质与沉积物充分混合,进而形成富含沉积物的流体。
按照沉积物的支撑机理,重力流可分为四种类型:浊流:流体内的沉积物由湍流的向上分力所支撑,并使沉积物持续地悬浮于流体中。
液化流:沉积物颗粒间孔隙流体的向上流动而支撑沉积物。
在富含液体(水)的松散沉积物中,当孔隙流体压力超过静水压力时,颗粒保持悬浮状态,就象流沙一样。
颗粒流:由于沉积物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而支撑颗粒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
碎屑流:基质支撑沉积物颗粒,使砂、砾级悬浮于其中而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搬运。
2. 化学搬运与沉积作用溶解物质可以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被搬运,这与物质的溶解度有关,Al、Fe、Mn Si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常呈胶体溶液搬运;而 Ca Na、Mg的盐类则呈真溶液搬运。
在沉积盆地中沉淀形成各种自生氧化物和盐类矿物。
1)在搬运过程中,当胶体溶液因两种带不同电荷的胶体相遇,或电解质作用,或浓度增大以及pH值的影响失去稳定时,胶体就发生凝聚(絮凝作用),胶体物质即在溶液中集结成为絮状、团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