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江苏省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江苏省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 格式:pdf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35
交通运输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名称 (4)二、项目背景 (4)三、建设目标 (4)四、建设内容 (5)(-*)用户范围 (5)(二)数据资源建设 (5)(三)功能建设 (6)1、首页看板 (6)2、项目信息管理 (7)3、建设市场信息 (7)4、招投标信息 (9)5、质量管理信息 (9)6、安全管理信息 (10)7、进度管理信息 (11)8、造价信息 (11)9、数据管理功能 (12)10、信息查询统计 (12)11、预警设置 (12)12、文档管理 (12)13、二级造价师管理 (13)14、手机APP页面 (13)(四)数据服务接口建设 (13)1、数据来源 (13)2、接口建设 (13)(五)编制平台相关规范 (14)五、技术要求 (14)1、系统兼容性要求 (14)2、开发约束性要求 (14)3、可靠性要求 (15)4、可用性要求 (15)5、可维护性要求 (16)6、可扩展性要求 (16)7、安全性要求 (16)六、其它要求 (16)七、技术方案要求 (19)八、服务要求: (20)一\项目名称交通运输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二、项目背景《江苏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中明确,要加强数字交通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政务信息平台建设,集成服务、监管等各类系统,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省厅《江苏省“十四五”智慧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行业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衔接,按照大平台建设思路,强化厅及厅属单位相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围绕聚合应用,着力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业务支撑与决策、以及内务事务管理四大类应用,通过整合完善与新建,提高数据整合归集、共享交换、分析挖掘和深度应用能力,实现用户体系统一化、系统功能集成化、业务流程协同化、行业监管一体化、基础支撑平台化和数据资源共享化。
省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确定目标, 到2023年,新建(改扩建)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工地100%覆盖,推进建设省级公路水运智慧工地专业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大数据分析。
2097-3012(2023)04-0642-08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时空信息学报收稿日期: 2023-06-30;修订日期: 2023-11-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483)作者简介: 赵萍,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E-mail:****************通信作者: 金恒旭,研究方向为GIS 时空大数据分析。
E-mail:*****************“智慧江苏”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运行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赵萍1,金恒旭2,张书亮21.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南京 210013;2.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摘 要:针对当前江苏省各个市县已建成时空大数据平台普遍面临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等问题。
本文从创新测绘地理信息省级监管水平的角度,在深入分析市县平台运行监管能力及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依托“智慧江苏”的运行监管平台软件架构。
首先,制定了6类监管内容、18个监管指标、88个监管参数的运行监管指标体系;其次,构建了面向市县平台监管的Agent 技术,接着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与关系型双数据库的存储方法,并采用了基于Telegraf 插件和Grafana 的多时序监管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技术;最后,研发设计了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运行监管平台。
通过该监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时空大数据平台运行状况和应用效果的监测评估,形成了江苏省时空大数据平台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常态化监测体系。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Agent 技术;多时序监管;监管指标;智慧江苏引用格式:赵萍, 金恒旭, 张书亮. 2023.“智慧江苏”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运行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时空信息学报, 30(4): 642-649Zhao P, Jin H X, Zhang S L. 202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Jiangsu” city and coun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opera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30(4): 642-649, doi: 10.20117/j.jsti.2023040201 引 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下,江苏省各设区市及大部分县级市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建成了覆盖市县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机制、数据及软件体系,解决了城市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中的公共产品种类匮乏、服务方式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崔巍,2018;梁军和黄骞,2013)。
江苏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重要概念解析江苏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重要概念解析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分布、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包含了多个分支领域。
经济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解析,以帮助江苏省考研地理学考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一、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因素。
它关注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地区的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等现象。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地理学:研究各种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其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组织结构。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职能和功能分区等。
(3)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和农业生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运输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和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2. 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涉及到一些重要概念需要加以理解和掌握。
(1)产业集聚:指特定类型的产业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的现象。
产业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框架,主要解释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3)环境约束:指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4)土地利用: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涉及到农业、工业、居住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等一系列任务的工具。
它将地理数据与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空间相关的问题。
D O I : 10.13439/j.c n k i.its c.2020.11.0132020年第11期(总第250期)I中国交通信息化115 C H I N A I T S J O U R N A L Vol 250No 11 2020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朱世娟(江苏省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江苏南京210001)摘要:近年来,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是国家和各省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出的重要部署-本文分析了江苏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建设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的思路和目标,重点阐述了一体化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通过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高质量归集和充分共享政务服务数据资源,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管理水平,,关键词:一体化平台;交通运输;政务服务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2年底前,建成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并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 纽,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 务协同,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各地各部门开展一体化在线政 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张煜121提出应构建实体政 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形式相 结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前台综合受理、后台 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改 革。
蔡春梦131提出应立足企业和群众需求设计服务模式和流程,打造网上办事大庁和实体大庁“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 务平台。
周鹏111提出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 建设难点不是新系统构建,而是解决现有业务应用的整合和数据 资源的融合共享问题。
江苏省充分考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对政务信息化集约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一体化 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简介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建设和运营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旨在提供全面的运输管理服务和信息服务。
该平台整合了各类交通运输相关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询、申报、管理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特点和使用方法。
主要特点1. 多功能性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多种功能,涵盖了运输管理的各个方面。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运输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查询、运输证件的申报和管理、交通违法查询和处理等。
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车辆追溯、运输企业信用评价等功能,满足了用户在运输领域的多样需求。
2. 数据共享与整合该平台实现了江苏省内各级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
各级管理机构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资源上传至平台,并通过平台与其他机构共享相关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重复劳动和数据冗余,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3. 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进行所需操作。
用户只需按照平台指引,填写相应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相关申报或查询。
同时,平台还支持在线支付和电子化签章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4. 安全可靠性为了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平台的可靠性,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了严格的安全控制和权限管理措施。
平台部署在安全可靠的服务器上,并通过安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
同时,平台还实施了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信息和功能。
使用方法1.访问江苏省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官方网站。
2.如果是首次使用,需要进行注册。
点击注册按钮,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通过后,系统会生成一个账户,并发送账户激活链接至用户邮箱。
3.激活账户后,使用注册时填写的账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也不例外。
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1. 实时路况信息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准确地获取道路实时交通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给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和普通用户使用。
这样的实时路况信息可以帮助司机选择最佳路线,避开拥堵区域,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时路况数据,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道路交通管控能力。
2. 路线规划与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提供便捷的路线规划和导航工具。
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位置,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道路条件、交通拥堵情况等因素,为用户提供最佳路线。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导航功能,指引驾驶员按照最佳路径前进,减少路上时间和费用的消耗。
这对于物流行业和出租车业等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 车辆监控与调度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车辆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交通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与调度。
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GPS设备,可以实时追踪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行进状态等信息。
运输公司和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云端平台,监控车辆运行轨迹,及时掌握车辆调度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优化决策。
这种车辆监控与调度系统有效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输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时间成本。
4. 交通事故预警与应急处理互联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实现交通事故的预警与应急处理。
通过分析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和实时交通数据,系统可以预测出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区域和时间段,并向相关部门和用户发送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为积极推进水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满足我省水路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提升水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水路交通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按照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要求,我中心近期组织开展了江苏省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一期建设。
一、建设目标全面深入调研和分析水路交通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应用现状,有效整合航道、船舶、港口等水路业务数据,建立和完善水路交通基础数据库、运行数据库和出行数据库,完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水路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
进一步深化水路业务系统整合,提升水路交通综合数据运用能力,建设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对内实现服务于领导查询和辅助决策,对外实现服务于公众查询和出行服务,全面提升水路交通行业服务水平。
二、建设内容1、整合和完善网络平台整合网络是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
通过整合厅航道局、运管局和省地方海事局现有网络资源,依托交通电子政务行业专网,实现水路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为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服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整合和完善水路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整合是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核心。
按照交通部和我厅信息资源建设规范,重点整合我省航道、运管、海事和港口水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资源和省水利厅、江苏海事局等外部信息资源,建成全省共享的水路交通数据库——水路基础数据库、水路运行数据库和水路出行数据库,并根据全省水路交通发展和决策分析需要,构建水路主题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数据交换平台,建立适应水路交通发展的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实现水路交通数据库与各业务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水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综合管理决策辅助支持系统和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3、开展水路交通综合数据应用服务水路数据运用服务是水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关键。
在水路数据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水路数据综合运用,建立面向水路交通行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水路交通数据服务应用系统,包括水路交通综合查询系统、水路交通运行分析系统、水路交通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和水路交通公众信息服务系统。
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苏州市数字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供给日益充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新兴产业产业链高端环节偏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信息产业链体系仍存在短板,“硬的偏硬,软的偏软”,新兴产业产业链高端环节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企业,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数字支撑体系前瞻性布局不足,数据要素价值有待进一步释放。
水、电、气、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传感设备尚未整合,市政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和城市神经感知网络部署有待加强。
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标准和采集、交换、发布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数据价值开发不足。
三是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存在缺口,社会数字化发展意识仍有待加强。
数字人才特别是跨界融合的高端人才供给缺口较大,智能制造、共享工厂、协同生产等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但传统重工业发展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较重。
一、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不断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5G网络、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打造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及下一代互联网。
加快5G网络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持续深入推进全市5G网络部署,加快5GSA (独立组网)核心网建设,加快工业制造、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5G虚拟专网建设,打造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区。
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的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骨干网的网间互联和数据网际交换, 建设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枢纽”。
加快互联网应用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升级,强化基于IPv6的特色应用创新,带动网络、终端协同发展。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04•【字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47号•【施行日期】2022.0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47号《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规定》已于2021年12月2日经省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许昆林2021年12月4日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发包与承揽测绘地理信息项目、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等市场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活动,应当遵守测绘地理信息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保守国家秘密,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统一监督管理。
网信、保密、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大数据管理、市场监管、人民防空、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与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并在测绘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
测绘资质证书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从事相关测绘活动。
由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测绘资质许可事项,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委托设区的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测绘地理信息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在测绘地理信息单位测绘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并接受分支机构所在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正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8年1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1月24日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2018年1月2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础测绘和其他测绘第三章测绘成果第四章地图管理第五章地理信息服务第六章基础设施第七章资质资格和市场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保障测绘地理信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地理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活动、使用测绘成果、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领导,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基础测绘管理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促进地理信息共享,推进军民融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以下分别简称设区的市、县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收稿日期:2012-07-10;修回日期:2012-08-09。
作者简介:钟映梅(1971-),女,四川乐山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计算机应用;姚宇(1980-),男,四川宜宾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张炳泉(1941-),男,浙江宁波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文章编号:1001-9081(2012)S2-0232-05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钟映梅1*,姚宇2,张炳泉2(1.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成都610041)(*通信作者电子邮箱zhongym@scjt.gov.cn)摘要: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对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遵循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的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并对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通过数据交换、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利用,为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系统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功能服务。
关键词: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ZHONG Ying-mei 1*,YAO Yu 2,ZHANG Bing-quan 2(1.Information Center,Sichuan Provincial Transport Department,Chengdu Sichuan 610041,China ;2.Chengdu Institut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41,China )Abstract:A general framework design scheme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was proposed for the need of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zation,which was based o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and the key technology was researched.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as shared by constructing the platform of data interchange,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which can be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Key words:transporta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sharing platform0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iton System ,GIS )是现代地理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