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核医学显像
- 格式:ppt
- 大小:10.71 MB
- 文档页数:94
•综述•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医学显像剂的研究进展刘炳楠"王颖2要少波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PET/CT影像诊断科,300052通信作者:要少波,Email:yaoshaobo008@【摘要】核医学显像作为无创性功能影像检查手段,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显像的关键点在于分子靶向探针,目前已报道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的核医学分子探针可分为靶向生长抑素受体类和其他类,其中,靶向生长抑素受体类显像剂又可分为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笔者对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核医学显像剂进行综述,【关键词】癌,神经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示踪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52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8JCQNJC1160);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KJ060)DOI:10.3760/121381-201906012-00062Research progress of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tracers for neuroendocrine neoplasmaLiu Bingnan',Wang Ying1,Yao Shaobo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300052,China;'Department of PET/CT Diagnostic,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30005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ao Shaobo,Email:********************[Abstract]Nuclear medicine imaging,as a noninvasive functional imaging method,plays avital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neuroendocrine neoplasma.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relies on moleculartargeted tracers.According to the published papers,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tracers for neuroendocrineneoplasma can be divided into somatostatin receptor-targeted tracers and other types,and the formercontains somatostatin receptor agonists and antagonists.In this paper,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tracersfor neuroendocrine neoplasma are reviewed.[Key words]Carcinoma,neuroendocrine;Radionuclide imaging;Radioactive tracersFund program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601529);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Tianjin(18JCQNJC11600);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Tianjin Education Committee(2018KJ060)DOI:10.3760/121381-201906012-00062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 NEN)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从表现为惰性、缓慢生长的低度恶性到具有广泛转移能力的高度恶性的一系列异质性肿瘤。
简述肿瘤受体显像原理
肿瘤受体显像是一种用于检测肿瘤存在和分布的方法。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配体与肿瘤细胞表面上特定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医学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肿瘤细胞在表面上通常会过度表达一些特定的受体,这些受体与正常细胞的受体有所不同,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等。
肿
瘤受体显像利用这些受体的高表达特点,通过靶向性的放射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实现对肿瘤的可视化。
在肿瘤受体显像过程中,通常会选择适当的核素进行标记,例如碘-123、碘-131、铼-188等具有良好生物分布和核素衰变特
性的放射性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被标记在具有高亲和力的配体上,通过体内注射的方式被引入到机体内。
一旦放射性配体进入机体,它会寻找和结合与其亲和力相匹配的受体,而这些受体通常过度表达在肿瘤细胞的表面上。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放射性同位素会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在其内部发出放射性辐射。
核医学显像技术被用来检测和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
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
摄影(SPECT)是常用的核医学显像技术。
通过检测放射性
同位素发射的伽马射线或正电子,显像仪可以生成肿瘤组织的分布图像,从而确定肿瘤存在和位置。
总而言之,肿瘤受体显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配体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通过核医学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肿瘤的可视化和定位。
这种方法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十二章肿瘤显像【学习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接受并认可PET/CT显像,PET/CT肿瘤显像在肿瘤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核素肿瘤显像的主要内容。
作为即将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来说,掌握PET/CT肿瘤显像的像原理、特点、优势及常用的PET/CT肿瘤显像剂,有助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利用PET/CT显像进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此外,医学生还应熟悉PET/CT肿瘤显像的准备和适用范围。
核素肿瘤显像除了目前应用广泛的PET/CT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外,还有非特异性肿瘤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受体显像等,这些在临床中应用不多,属于了解内容。
【内容要点】肿瘤核医学是核医学一个分支,又是肿瘤学与核医学的交叉学科。
它是利用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来研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内容包括两方面:①肿瘤核素影像学,目前应用较多的肿瘤PET/CT诊断和SPECT/CT诊断;②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学。
本章属于肿瘤的核素影像学局部,其中PET/CT肿瘤显像是掌握的重点。
PET/CT图象是代谢图像和解剖结构图像的融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18F-FDG PET/CT肿瘤显像,FDG是葡萄糖的类似物,它在体内的分布可以反映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局部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
即-FDG PET/CT肿瘤显像原理:却-FDG静脉注射后,经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转入细胞,在己糖激酶催化下,生成6-P0.T8F-FDG。
因6-P04」8F-FDG与葡萄糖的结构不同而不能进一步代谢;在葡萄糖磷酸化酶催化下,重新转变为FDG,经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组织间隙。
由于肿瘤细胞(特别是鳞状细胞等)基因代谢异常,引起葡萄糖转运蛋白高表达(尤其是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3),己糖激酶高表达,葡萄糖磷酸化酶低表达,造成肿瘤细胞内积聚大量乍-FDG。
肿瘤组织FDG摄取的多少,反映肿瘤细胞代谢和增殖的快慢。
通过PET/CT扫描所C.透明细胞癌D.白血病细胞E.淋巴瘤细胞.关于肿瘤前哨淋巴显像,以下描述哪些是错误A.多用于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器官的肿瘤B.目的是尽可能的保护脏器的功能C.多用于乳腺癌、阴茎癌、舌癌等D.前哨淋巴结即转移淋巴结E.前哨淋巴结即局部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关于⑶「美罗华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属于肿瘤放射受体显像B.显示肿瘤病灶CD20靶点分布C.可以指导靶向治疗D.筛选适宜靶向治疗的患者E.有利于确定核素靶向治疗的剂量32.青年男性,近期发现右股骨下段疼痛,局部肿胀并运动障碍,已行X线检查,初步诊断为骨肉瘤,临床医生为确定手术部位,需进一步明确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如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关系,应建议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骨扫描E. B超33.老年男性,既往有乙肝病史,近期发现肝部不适,伴纳差,体重略减轻,无黄疸,但患者有碘过敏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建议他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血管造影E. X线.老年男性,近期出现与小脑占位性病变相关的神经系统体征,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建议他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骨扫描E.脑电图.女性患者,28岁,近期发现颈前区结节,质硬,无疼,应首选以下那种检查A.甲状腺彩超B.⑶I显像C.MRID.CTE.PET/CT.男性患者,以发现右面颊部肿胀1个月为主诉就诊;体检,右面部肿块,为明确肿块性质,首选那项检查A.CT引导下穿刺活检B.MRIC.PET/CTD.切除活检E.B超引导下活检.临床可疑嗜倍细胞瘤患者,以下那一种检查可作为定性诊断?A.B超检查B.CT扫描C.核素肾上腺皮质显像D.核素肾上腺髓质显像E. MRI检查38.老年男性,体检X线发现左下肺结节,大小约2X2cm,为明确病变性质,可以选择以下那种检查,除了A. CTB.MR IC.PET/CTD.支纤镜检E. B超.肝癌移植术后3天,为了解移植肝血流状况,应首先A.CTB.B超C.MRID.PET/CTE.肝脏血池显像.女性患者,孕10周,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结节,质硬,无压痛,作为主管医生,为初步诊断病变性质,你应首选以下那项检查A.CTB.B超C.MRID.PET/CTE.铝靶X线四、多项选择题1. |'FDG- PET/CT显像在肺肿瘤应用中,正确的选项是A.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B.肿瘤分期C.评价治疗效果D.探查肿瘤复发E.活检定位2.目前,放射免疫显像不能常规用于临床的是A.消化道肿瘤(肝癌、结、直肠癌、胃癌)B.膀胱癌C.卵巢癌D.肺癌E.淋巴瘤.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肺癌阳性显像A.67Ga-SPECTB.2O1T1-SPECTC."m Tc-MIBI-SPECTD.18F-FDG PET/CTE."m Tc-MAA-SPECT.分化性甲状腺癌患者全切术后行⑶I显像的目的是A.寻找远处转移灶8.了解癌细胞的NIS分布状况C.计算病灶的吸收剂量D.计算1311有效半衰期E.筛选适合1311治疗的病人.以下情况下,摄取FDG较高的是A.恶性肿瘤B.炎性假瘤C.晶状体D.紧张的肌肉E.棕色脂肪. 6,Ga肿瘤显像A.属于受体显像B.主要用于淋巴瘤分期C.可以指导放疗靶区勾画D.可用于炎症显像E,可用于肺癌的诊断.影响肿瘤摄取FDG的因素有A.肿瘤的组织类型6.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量C.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比例D.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E.肿瘤的生长类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显像A.显示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分布B.指导化疗C.属于靶向显像D.指导靶向放疗E.显示转移灶.以下哪种显像属于肿瘤乏氧显像A.FDG-PET/CTB.FMISO-PET/CTC.HL-91-SPECTD.FLT-PET/CTE.MIBI-SPECT.可用于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是A.FDG-PET/CTB.FMISO-PET/CTC.0ctreot i de-SPECTD.⑶I-SPECTE.MIBI-SPECT.嗜铭细胞瘤患者,以下检查可以呈阳性结果的有A.FDG-PET/CTB.HED-PET/CTC.Octreotide-SPECTD.67Ga-SPECTE.131I-SPECT.关于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特点描写正确的选项是A.糖酵解增强B.糖分解增强C.细胞外表葡萄糖转运体1和3等高表达D.细胞内已糖已酶高表达E.磷酸化酶大多数情况低表达13.关于骨转移瘤,在MDP-SPECT图像上,以下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破骨性病灶不摄取MDPB.仅成骨性病灶,MDP才浓聚C.孤立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D.〃超级影像〃E.〃炸面圈〃影像14.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和肠癌等恶性肿瘤来说,FDG 摄取越多,A.细胞增殖能力越强B.细胞代谢能力越强C.细胞恶性程度越高D.细胞的乏氧情况越严重E.肿瘤越大.多发骨髓瘤的FDG-PET/CT特点是A.FDG以较高代谢为主B.〃穿凿〃样征像C.病灶多分布于扁骨D.无代谢E.癌组织集中于髓腔内.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脑肿瘤显像A.MET-PET/CTB.CHO-PET/CTC.FDG-PET/CTD.ECD-SPECTE.67Ga-SPECT.鼻咽局灶性粘膜增厚,FDG-PET/CT示高代谢,可能是以下哪种情况A.鼻咽癌B.淋巴瘤C.坏死性肉芽肿D.鼻咽血管瘤E.腺样体增生. I'FDG-PET/CT示腹膜转移,常见于以下哪些肿瘤A.卵巢癌B.胃癌C.肾细胞癌D.恶性胃肠间质瘤E.结直肠癌.骨转移瘤诊断常用以下哪些功能影像方法A.18FDG-PET/CTB."m Tc-MDP-SPECTC.201TI-SPECTD.13I I-MIBG-SPECTE.18FLT-PET/CT.肝脏FDG-PET/CT检查示:肝右叶低密度影代谢略活跃,病灶可能是A.高分化型肝细胞癌B.肝腺瘤C.血管瘤D.肝局灶性增生E.肝囊肿五、填空题1.在叩-FDG PET/CT显像中,FDG是的类似物。
肿瘤显像的原理肿瘤显像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或者荧光染料等方法,将肿瘤的位置及大小等信息可视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肿瘤显像的原理、分类及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肿瘤显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等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实现对肿瘤的显影。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中,检查过程中患者会被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这种药物会被肿瘤组织吸收,放射性废物将在体外排泄,从而较为精确地描绘出肿瘤组织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治疗方案。
而荧光染料显像则是将荧光染料通过注射、吞服或者涂敷等方式,让其被肿瘤组织吸收,不同颜色的光线被反射回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明显区别,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组织。
根据不同的显像物质,肿瘤显像技术可分为核医学显像、荧光显像等多种类型。
其中核医学显像是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显像技术之一,核医学显像用到的放射性药物有锝、铟、碘、钴等多种不同物质,可以有效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而荧光显像则在美容、赛事反兴奋剂测试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肿瘤显像技术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定位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肿瘤显像技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检出肿瘤组织,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疗效果,为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吸烟者、肝病等人群,用肿瘤显像技术进行定期的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之,肿瘤显像技术是一种简单、快捷、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帮助。
未来,肿瘤显像技术将越来越成熟,有望成为早期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更大程度地帮助人类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核医学显像技术是一种以放射性同位素为探针,探测人体器官和组织代谢、血流动力学、分布等方面的特征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核医学显像技术的现状核医学显像技术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疗法等。
目前PET是最先进、最准确的一种显像技术。
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PET扫描可以揭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细胞功能异常,诊断疾病和评价疗效,特别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SPECT是另一种应用广泛的显像技术,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技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线所探测到的样本立体影像来描绘体内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和功能情况,如心脏、肝脏、肾脏、脑等。
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生科学领域,核医学显像技术可以揭示不同性质和不同结构的物质在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规律,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在细胞水平上的机理、发现生物化学反应的病理变化等等。
在临床医学中,核医学显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它相对比较安全,无创伤,成像效果较好,对于疑难杂症的诊断较为有利,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核医学显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核医学显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实现与其他医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是应用领域的扩大和深化。
技术方面,新技术的出现和代表性技术的改进是核医学显像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最具有前景的是通过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进行辅助诊断。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分析,可以加快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处理和分析速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实现与其它医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方面,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与电脑辅助诊断技术相结合,原则上可以发挥这些技术更大的作用。
肿瘤放疗方面现有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方面现有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应用。
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80例多发骨转移患者,均经过mr、ct及骨核素扫描确诊,且骨转移照影学证据均在2个以上。
对全身骨骼显像经典的全身骨骼显像剂是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进行分析。
结果: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发现,治疗后的血清钙进一步降低,大部分患者骨转移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s评分情况较好。
在对wbc、plt、碱性磷酸酶、hb等相关检查时,也未出现下降,无毒性反应;也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结论:现有的核医学显像技术在肿瘤放疗方面可发挥良好的诊治作用。
【关键词】肿瘤放疗;现有核医学显像技术;骨转移;99mtc-mdp 【中国分类号】r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0-01骨转移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上可以通过放疗和化疗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对化疗次数难以耐受。
据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全身骨骼显像经典的全身骨骼显像剂是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可以缓解患者骨转移破坏带来的疼痛,放疗后减少镇痛药剂量,副作用较小,临床效果好[1]。
为此我科室应用99mtc-mdp进行骨转移性肿瘤筛查和辅助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80例多发骨转移患者,均经过mr、ct及骨核素扫描确诊,且骨转移照影学证据均在2个以上。
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9.2±2.3岁。
骨转移癌原发肿瘤为消化道肿瘤10例,乳腺癌22例,肺癌33例,前列腺癌6例,其他恶性肿瘤9例。
1.2治疗方法:取200mg的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加入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小时,每天1次,5天位1治疗周期,休息28天,连用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
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唐敏;赵春雷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24(32)6
【摘要】核医学显像具有从功能和代谢角度评估器官和病变组织状态的优势,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工具。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方法。
准确评估肿瘤状态、识别获益人群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前提和保证。
本文对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临床价值及前景进行综述。
【总页数】8页(P628-634)
【作者】唐敏;赵春雷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1;R445
【相关文献】
1.核医学基因显像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核医学显像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3.核医学正电子断层显像在肾肿瘤患者术前诊断中的作用
4.核医学显像探针在肿瘤PD-L1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5.核医学显像在胸腺上皮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