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粘度表示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润滑油等级标准对照表
以下是常见的润滑油等级标准对照表:
(一)ISO粘度分类:根据油品在40℃时的运动粘度,将润滑油分为不同的粘度等级。
例如,ISO VG 2表示40℃时运动粘度在1.98mm²/s至2.42 mm²/s之间的润滑油。
(二)SAE粘度分类:在美国,润滑油的粘度通常根据SAE等级进行分类。
例如,SAE 0W-30表示在零下30℃时,机油粘度为30mm²/s。
(三)API质量分类:API将润滑油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例如API SL级别表示较高等级的润滑油,API SN级别则表示最高等级的润滑油。
(四)ACEA粘度分类:ACEA是欧洲润滑油协会,其粘度分类标准与ISO类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ACEA C2 5W-30表示在零下30℃时,机油粘度为30mm²/s的C2级别润滑油。
(五)Shell粘度分类:Shell是全球知名的润滑油品牌,其粘度分类标准也具有代表性。
例如,Shell Rotella
T4 5W-30表示在零下30℃时,机油粘度为30mm²/s的Shell Rotella T4级别润滑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润滑油品牌和型号可能有不同的粘度等级和使用要求,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参考具体的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等级。
15w40润滑油运动粘度(原创实用版)目录1.15W40 润滑油的含义2.15W40 润滑油的特点3.15W40 润滑油的适用范围4.15W40 润滑油的粘度表示意义5.15W40 润滑油的选择建议正文一、15W40 润滑油的含义15W40 润滑油是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名字中的“15W40”代表了润滑油的两个关键指标:低温流动性和运动粘度。
其中,“15”表示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即在零下 15 摄氏度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40”则表示润滑油在高温下的运动粘度,即在 100 摄氏度时的运动粘度为40mm2/s。
二、15W40 润滑油的特点15W40 润滑油具有以下特点:1.低温流动性好:由于 W 前的数字越小,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因此 15W40 润滑油在寒冷天气下具有较好的冷启动保护能力。
2.运动粘度适中:15W40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为 40mm2/s,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发动机部件的磨损。
3.多级油:15W40 润滑油是一种多级油,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自动调整粘度,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三、15W40 润滑油的适用范围15W40 润滑油适用于以下范围:1.一般轿车和轻型车辆;2.在四季分明的地区,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3.对低温启动性能要求较高的发动机。
四、15W40 润滑油的粘度表示意义15W40 润滑油的粘度表示意义如下:1.W 前的数字表示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越好,冷启动保护能力越强。
例如,5W 表示耐外部低温 -30 摄氏度,而20W 则表示耐低温为 -15 摄氏度。
2.W 后的数字表示运动粘度:数字越高,润滑油在高温下的粘度越高,润滑性能越好。
例如,40 表示 100 摄氏度时的运动粘度为 40mm2/s。
五、15W40 润滑油的选择建议在选择 15W40 润滑油时,建议考虑以下因素:1.车辆类型:不同类型的车辆对润滑油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运动粘度指数
运动粘度指数(VI)是用来表示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程度的指标。
VI值越高,表示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
一、定义
运动粘度指数的定义如下:
VI=100*(log(ν)-log(ν₀))/(log(ν₄₀)-log(ν₀))
其中:
VI:运动粘度指数
ν:运动粘度,单位为mm²/s
ν₀:40℃时的运动粘度
ν₄₀:100℃时的运动粘度
二、计算方法
运动粘度指数可以通过查表法或公式法计算。
三、查表法
查表法是根据40℃和100℃时的运动粘度,查表得到运动粘度指数。
四、公式法
公式法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运动粘度指数:
VI=100*(log(ν)-log(ν₀))/(log(ν₄₀)-log(ν₀))
五、意义
运动粘度指数是评价润滑油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
VI值越高,表示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
六、应用
运动粘度指数广泛应用于润滑油的生产和应用领域。
在润滑油生产中,可以通过添加VI添加剂来提高润滑油的运动粘度指数。
在润滑油应用中,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范围来选择合适运动粘度指数的润滑油。
七、影响因素
运动粘度指数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基础油的类型
2.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
3.润滑油的制造工艺
八、总结
运动粘度指数是评价润滑油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
VI值越高,表示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
Derill润滑油的粘度和粘度指数
粘度:粘度是润滑油内摩擦阻力的程度,亦即内摩擦力的量度。
通常将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种。
粘度是各种
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评定与选用及代用的主要指标。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切应力下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一般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三种表示方法。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流动时,其内摩擦力的量度。
计量单位mm2/s;我国将润滑油的粘度按其大小分为20个等级,叫粘度等级。
粘度是润滑油重要质量指标,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从而加速摩擦副磨损,且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与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超动困难,消耗功率大。
因此,合理选择粘度,是摩擦副充分润滑的保证。
粘温特性:润滑油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粘温特性。
目前多用粘度指数Ⅵ表示粘温特性的好坏。
一般油的Ⅵ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越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场合。
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Ⅵ=0的油用0Ⅵ表示,Ⅵ=100的油用100Ⅵ表示。
粘度指数是一经验值,它是用粘度性能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粘度性能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粘度指数的分类。
润滑油布氏粘度
(实用版)
目录
1.润滑油布氏粘度的定义与意义
2.布氏粘度测量方法与单位
3.布氏粘度在润滑油选择中的作用
4.布氏粘度对机械设备运行的影响
5.结论:润滑油布氏粘度的重要性
正文
一、润滑油布氏粘度的定义与意义
润滑油布氏粘度(Brineell Viscosity)是一种衡量润滑油粘度大小的标准,它反映了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能。
布氏粘度的测量设备为布氏粘度计,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等行业。
润滑油的布氏粘度对于评价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布氏粘度测量方法与单位
布氏粘度测量方法是通过将润滑油滴入一个特定的孔径中,观察其在规定温度下通过孔径所需的时间,从而得出粘度值。
布氏粘度的单位为“秒/(毫升/100 平方毫米)”,即“秒/(ml/100mm)”。
三、布氏粘度在润滑油选择中的作用
布氏粘度是润滑油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润滑油的使用过程中,粘度过大会增加摩擦阻力,导致机械设备的效率降低,而过低的粘度则不能有效润滑,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
因此,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布氏粘度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四、布氏粘度对机械设备运行的影响
布氏粘度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有重要影响。
粘度适宜的润滑油能够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
此外,适当的布氏粘度还能够防止润滑油泄漏,保护摩擦表面不受磨损。
五、结论:润滑油布氏粘度的重要性
润滑油布氏粘度对于评价润滑油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布氏粘度,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国际润滑油粘度分类及标号的含义
--国联质检实验室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润滑油粘度分类法。
SAE采用的是润滑油检测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润滑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温型、冬季用的低温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
具体含义如下: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
1.冬季用油牌号经过润滑油检测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 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经过润滑油检测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 /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 /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其标明的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是Winter(冬天)的缩写,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以上是油品检测中心经过严格的润滑油检测实验后得出,更多润滑油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国联质检实验室。
一、粘度表示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
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黏度越稀,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
像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
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5w -30°C10w -25°C15w -20°C20w -15°C30 30°C40 40°C50 50°C二、品质的表示:SL/SJ:表示汽油引擎车使用CF/CG:表示柴油引擎车使用具体如下: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
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开头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后面的字母表示的意义是;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
润滑油粘度测定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润滑油的粘度及粘度的变化规律,会受到润滑油分子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同时环境温度、压力等也会对润滑油粘度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在润滑油粘度影响参数研究领域,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新型润滑油产品与应用理论的问世与应用,对于其粘度测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唯有不断加强对润滑油粘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才能为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益提供更好保障。
基于此,文章对温度、压力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润滑油;压力-粘度系数;温度-粘度系数;航天润滑;影响因素一、对润滑油粘度及粘温性的表示受到外力作用使液体产生流动现象,而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会产生附着力影响,同时液体内部分子的相互应力,导致了液体内部各个液层之间的不同流速,进而不同流速的相邻液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这就是液体粘滞性,通常用粘度来对这种粘滞性大小进行衡量。
(一)粘度表示方法1.条件粘度条件粘度。
指的是以一定的规定、标准进行评定所得到的粘度值,又被称为相对粘度,如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巴比流度、恩氏粘度等。
其中排锚杆赛氏粘度与雷氏粘度,是按照仪器中一定体积与流出时间比率来进行粘度的表示,巴比流度则是按照固定时间内仪器液体流出数量来进行粘度的表示。
目前,恩氏黏度是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条件粘度,是按照仪器中液体的流出时间和相同条件下水从仪器中流出时间两者所形成的时间比值来进行粘度的表示。
条件粘度并不具备绝对的物理意义,在测定得出的精度也不高,以及不同条件粘度间需要测定的条件相差较大,在测量单位上也不具备统一性,因此,条件粘度的使用范围逐渐变小。
2.运动粘度液体流动速度和内摩擦阻力、流体密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液体动力粘度和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液体密度之间的比则为运动粘度(v),是对液体流动快慢、难易程度的综合表现:υ=μ/ρ,ρ为温度条件下液体密度。
运动粘度常常用作对流体粘度的表示,油品粘度也常用运动粘度表示。
(二)粘温性能表示方法1.粘度比相同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与高温条件下的粘度的比值称为粘度比,例如-18 ℃/υ-48℃。
最全面的润滑油粘度等级对照表在汽车、工业机械等领域,润滑油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粘度等级。
不同的设备和工作条件需要不同粘度的润滑油,以确保良好的润滑效果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为您呈现一份最全面的润滑油粘度等级对照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润滑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润滑油的粘度。
简单来说,粘度就是润滑油的“稠稀”程度。
粘度越高,润滑油就越“稠”,在高温下保持润滑性能的能力就越强,但在低温下流动性可能会变差;粘度越低,润滑油就越“稀”,低温下流动性好,但在高温下可能难以提供足够的润滑保护。
常见的润滑油粘度等级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分类方法,例如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粘度等级和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ISO 粘度等级通常用数字表示,范围从 2 到 1500 不等。
较低的数字如 ISO VG 2 表示粘度较低的润滑油,适用于一些对低温流动性要求较高的轻载设备;而较高的数字如 ISO VG 1500 则表示粘度非常高的润滑油,常用于重载、低速的大型工业设备。
SAE 粘度等级则是我们在汽车领域经常听到的。
例如,常见的 SAE 5W-30、10W-40 等。
其中,“W”代表冬季(Winter),前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越好。
比如 5W 比 10W 在低温下更容易流动。
后面的数字表示在 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以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为例,5W-30 适用于大多数现代汽车,它在低温启动时有较好的性能,同时在高温下也能提供足够的润滑。
而对于一些高性能发动机或者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车辆,可能会选择更高粘度的润滑油,如 10W-40 甚至 20W-50。
在工业领域,不同的设备和工况对润滑油粘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高速运转的机床主轴可能需要低粘度的润滑油,如 ISO VG 22 或 32;而大型重载齿轮箱可能需要高粘度的润滑油,如 ISO VG 220 或320。
实验十三 润滑油粘度及粘温特性的测定一、概述粘度是反映润滑油的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
润滑油和所有的流体一样都具有粘性,即流体内部具有抵抗相对运动或变形的性质,这是由流体分子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引起的。
粘性的大小用粘度表示。
工程上表示粘度的方法有绝对粘度和条件粘度两类,绝对粘度又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条件粘度又有恩氏(C.Engler)粘度、雷氏(B.Redwood)粘度和赛氏(G.M.Saybolt)粘度3种。
1. 动力粘度如图13-1所示,在充满不可压缩流体的两平行平板模型中,上板以速度U 沿x 方向移动,使粘附在移动板上的流体以同样的速度U 随之移动;下板静止,则粘附在静止板上的流体也随之静止。
这样在两平行平板间沿y 轴各流体薄层将以不同的速度u 沿x 方向移动,即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的流场中呈层流流动。
由粘性流体的牛顿(I.Newton)内摩擦定律,各流体薄层之间的剪应力τ与流体各薄层的速度u 沿y 轴的变化率yu∂∂(即速度梯度)成正比,即: yu∂∂−=ητ (13-1) 式中的比例系数η定义为该流体的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主要用于流体力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在流体力学中,符合式(13-1)所描述的规律的流体被称为牛顿流体,工程界大量使用的润滑油一般属于此类。
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为帕·秒(Pa ·s)。
其含义如图13-1,若使面积各为12m 并相距1m 的两平行流体层间产生1s m 的相对移动速度时,需施加的力为1N ,则该流体的动力粘度就是1Pa ·s,也可表示为1N ·m s 。
另外还常用到动力粘度的物理单位泊(P)和厘泊(cP),1泊(P)等于1dyn ·2cm s ,1厘泊(cP)为百分之一泊(P)。
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Uxuyhy o 图13-1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1 Pa ·s = 10 P = 1000 cP (13-2) 流体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因为粘度是由流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而温度对这种作用力的影响很大,故温度就成了影响流体粘度的最主要因素。
粘度的知识粘度就是液体的内摩擦。
润滑油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油分子产生的阻力使润滑油无法进行顺利流动,其阻力的大小称为粘度。
它是润滑油流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绝大多数的润滑油是根据其粘度大小来分牌号,因此,粘度是各种机械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
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1、动力粘度η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单位Pa.s(帕.秒)。
过去使用的动力粘度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Pa.s=1N.s/m2=10P泊=103 cp=1Kcps;1cP=1 1mPa.sASTM 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来计算动力粘度,即η=ρ.υ式中η-动力粘度,Pa.s ρ-密度,kg/m3; υ-运动粘度,m2/s2、运动粘度υ流体的动力粘度η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
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的单位,它等于10-6m2/s,(即1cSt=1mm2/s)。
3、恩氏粘度0E这是一种过去常用的相对粘度,其定义是在规定温度下,200ml液体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事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之比称为恩氏粘度。
4、雷氏粘度(Redwood)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
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5、赛氏通用粘度(Saybolt Universal Viscosity)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美国标准方法为ASTM D88。
6、几种粘度的换算1)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运动粘度υ(mm2/s)=7.310E-6.31/0E2)雷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运动粘度υ(mm2/s)=0.26R-172/R 当R>225s时,则用υ(mm2/s)=0.26R3)赛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运动粘度υ(mm2/s)=0.225S 当S>285s时用上式●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炼油工业中常用恩氏粘度(或恩格拉粘度)作为石油产品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某一温度下200cm油品与同体积20℃纯水,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所需时间之比。
润滑油运动粘度标准
润滑油运动粘度标准是指规定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的标准。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对于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各国和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目前,润滑油运动粘度通常使用ISO VG (国际粘度等级)标准来描述。
ISO VG标准将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分为数十个等级,其中数字越大,表示润滑油的运动粘度越高。
例如,ISO VG 32表示润滑油的运动粘度为32 mm/s 在40℃时。
此外,在美国,还有SAE标准用于描述润滑油的运动粘度。
SAE 标准将润滑油分为单一级别,如SAE 30、SAE 40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SAE标准只适用于单级别润滑油,而ISO VG标准适用于各种多级别润滑油。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标准对于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非常重要,因此在选购润滑油时需要注意润滑油的运动粘度标准是否符合所使用机器设备的要求。
- 1 -。
粘度表示方法
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一种度量方式。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粘度是描述流体的黏性和内摩擦力的重要参数。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包括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和黏度指数等。
动力粘度是最常用的粘度表示方法之一,通常用希斯定律来计算。
动力粘度是流体单位质量在单位面积上垂直于该面积的力下的速度梯度。
动力粘度的单位为帕斯卡秒(Pa·s)或毫帕秒(mPa·s)。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的倒数,也称为液体的黏度。
运动粘度是流体单位质量在单位面积上垂直于该面积的速度梯度的倒数。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斯托克(St)或平方厘米/秒(cm/s)。
相对粘度是某种流体与某种基准流体(通常是水)的粘度比值。
相对粘度可以通过测量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基准流体的动力粘度之比得到。
相对粘度没有单位,因为是一个比值。
黏度指数(VI)是描述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的参数。
黏度指数越高,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好。
黏度指数是通过测量润滑油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并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的。
除了上述常用的粘度表示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方法,
如纳米粘度、分子粘度等。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研究微小尺度的流体现象或者特殊类型的流体。
总之,粘度是描述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不同的粘度表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
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粘度表示方法来研究流体的流动特性。
油品粘度有哪些表示方法?
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
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
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
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
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
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
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
同时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也可换算,这样就方便灵活得多了。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
来分牌号的。
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斯?秒(Pa?s)为单位。
习惯用厘泊(cp)
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
习惯用厘厮(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时所需要的
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O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SU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SF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