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38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我虽然是理科生,但却是跨校跨专业考上中科院的,现在回顾自己的考研之路,真的是很艰辛。
当时时间真的是很紧,虽然我在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了,可在十月份时由于种种原因,又换了一个学校又换了一个专业。
所以,我想给跟我情况类似的后来人以下12点建议,仅供参考。
1.复习时一定要做到前紧后松,由于人在开始时不管是精力还是兴趣都是很好的,所以一定要抓住这段时间攻克难点。
2.对于数学和专业课,要先过一遍书本,把课后题目都搞定,并记下以后还有价值再看的题目。
3.对于数学,本人比较偏好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在实用性上是非常强的,它的基础知识和题目是成绩提高的关键。
建议题目一定要自己算出得数,并把一些关键的题目记下。
4.专业课一定要下大功夫,这是你跨校能否考上的决定因素。
除了指定数目和真题外,最好可以找到去年考上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很多资料和经验(包括复试的)。
5.对于数学和专业课的重要题目,一定要多做。
6.在对待模拟题上,只当作练兵就行了,正式考试出的题目是很正规的,不会是些偏难偏怪的题目,还是比较基础的。
7.每天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坚持是成败的关键。
8.政治尽量还是上个辅导班比较好,强化班帮你打基础,最后的预测班还是挺有用的,能帮你省不少事。
9.尽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结伴,有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本人觉得结伴考研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当然尽量不要找异性,在考研攻坚时人心理是很脆弱的。
10.每天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做整理。
梳理一下自己的一天,觉得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总之是要给自己留出一段思考的时间。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
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
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70100数学研究方向:随机分析与数理金融.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论、并行计算.组合优化.李代数及相关理论.微分几何.可积系统与子流形.几何分析.Ads/ds 空间的几何.可积系统.代数表示论.微分几何.非线性演化方程.可积系统.一维动力系统.材料科学与结构分析的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密码学.李代数及相关理.组合数学.信息安全.编码理论.无穷维系统控制.复杂系统控制及系统可靠.几何拓扑.拓扑量子场.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图论.代数组合.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亚纯函数值分布相关理论.一维动力系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应用逼近论.生物数学.抛物方程动力学.应用分析.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微分几何.离散几何分析.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大范围分析.极值组合.图论.概率方法.组合优化.偏微分方程.算术代数几何.代数数论.函数空间与算子理论.Clifford分析.哈密尔顿系统.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学.一维动力系统.代数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生物数学.几何分析.微分几何.代数群与量子群.算术代数几何.概率论与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数据科学.最优化计算方.计算几何(三维打印的优化设计).黎曼几何.动力系统.遍历理论.拓扑学.代数表示论.量子群与张量范畴.弦理论.共形场.最优化计算方法.随机优化.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理论及应用.李代数与量子群.随机分析.微分几何.几何分析.组合设计与编码.宇宙学.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可积系统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心理正常;(3)申请者原则上应来自国内重点院校或所在高校学习专业为重点学科;(4)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5)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6)申请者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7)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限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水平较高。
刘源张先生生平刘源张,1925年出生,籍贯安徽六安,194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主修经济学;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主修运筹学。
1956年应钱学森先生邀请回国参加工作。
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系统科学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其间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评审组成员,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95年当选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源张先生六十余年致力于质量科学与质量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主要贡献包括:1、在中国首先倡导全面质量管理,并身体力行地在全国各地各厂进行宣传。
1957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质量控制研究组,1976年开始提倡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宣传推广。
其中,1976年至1979年在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北京内燃机总厂,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做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影响。
1979年,刘源张先生参与创办了中国质量协会,1980年协助国家经委颁发《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行;直至1996年12月24日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中,仍明确提出“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2、致力于质量管理标准的制订、鉴定和推行。
刘源张先生从1985年任国防科工委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到1988年起任国家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1)主任委员,和1995年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176技术委员会中国代表,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中国质量管理标准的制订、鉴定和推行。
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1989年版,1994年版,2000年版),GJB/Z 9000-9004-96《质量管理和质量理论的军用标准》和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出台并被企业广泛接受。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专业知识成绩占60%,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成绩占20%。
在面试环节,每位考生有5分钟自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口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
1、专业知识面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2、外语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3、思想品德的面试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研道德、遵纪守法以及心理素质等内容。
4、体检主要了解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体能、体质和心理素质等。
5、研究生部通过“政审表”向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或考生管理部门了解考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和现实表现。
“政审表”将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时间部署与调档函一并寄发,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公章,随档案一并寄回。
政审合格方可寄发录取通知书。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录取原则复试小组对本学科参加复试的考生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的综合评定,得出拟录取考生名单,经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
最终录取成绩:将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后,得出录取成绩。
加权平均采用下列公式: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40%+复试成绩×60%。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政审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将在网站上公示10个工作日七、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考研复习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一、数学科学学院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数学教学部,2002年9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系,2006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和副院长分别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和分管教育的副院长担任。
2014年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承办科教融合数学科学学院,现任院长为席南华院士。
数学科学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分别为分析数学教研室、几何与拓扑教研室、代数与数论教研室、计算数学与计算机数学教研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室、运筹学与控制论教研室。
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的专任教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含推免生),培养方向有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若干个研究方向。
2019年数学科学学院为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代招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复试原则最后的复试成绩综合考虑以上“业务能力、英语听力和口语、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四个方面的成绩,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其中业务能力占50%,英语听力和口语占30%,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占20%。
(一)业务能力面试1. 考核形式:问答2. 考核目的:主要考核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与扎实程度,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研究兴趣,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附20243、中国科学院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比较好的王牌专业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大学王牌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一些专业了,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重点王牌专业有哪些1、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级别年度1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20242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国家级20243中国科...查看更多4、中国科学院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比较好的王牌专业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大学王牌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一些专业了,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重点王牌专业有哪些1、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级别年度1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20242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国家级20243中国科...查看更多5、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2024年最好的专业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大学最好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天文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网络空间安全等,以下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色专业有哪些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1国家级一流专业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2基础...查看更多6、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2024年最好的专业有哪些中国科学院大学最好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天文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网络空间安全等,以下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学校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目前,国科大全日制在学研究生达3.86万名,其中博士生占49%。
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
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历届毕业生中,已有103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1.12万人,其中院士340余人,博士生导师5100余人。
分布在各研究所的260余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实践平台。
每学年,有院士69人次、教学科研骨干2249人次以及海外知名学者142人次亲临教学一线,开设研究生课程1568门。
内部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22个行政省市的117个研究院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18个直属院系中心。
北京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0002),力学研究所(80007),物理研究所(80008),高能物理研究所(80009),声学研究所(80010),理论物理研究所(80012),国家天文台(80025),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80027),自然科学史研究所(80029),理化技术研究所(80030),化学研究所(80032),过程工程研究所(80041),生态环境研究中心(80042),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80054),大气物理研究所(80058),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060),遥感应用研究所(80070),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80073),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80074),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0075),数学科学学院(80080),物理学院(80081),化学与化工学院(80082),地球科学学院(80083),资源与环境学院(80084),生命科学学院(80085),计算机与控制学院(80086),管理学院(80087),人文学院(80088),外语系(80089),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80090),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80092),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80093),中丹学院(80094),动物研究所(80103),植物研究所(80105),生物物理研究所(80112),微生物研究所(8011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80121),心理研究所(80125),计算技术研究所(80132),工程热物理研究所(80135),半导体研究所(80136),电子学研究所(80137),自动化研究所(80146),电工研究所(80148),软件研究所(80150),国家科学图书馆(80155),微电子研究所(80159),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80160),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80164),北京基因组研究所(80167),青藏高原研究所(80171),光电研究院(80172),国家纳米科学中心(80173),信息工程研究所(80186)天津市——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80182)河北省——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80156)山西省——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80043)辽宁省——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80038),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80127),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80133),金属研究所(80144),沈阳自动化研究所(80147)吉林省——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80019),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80037),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80062),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80139)上海市——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80014),上海天文台(80022),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80026),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0035),上海硅酸盐研究所(80040),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80100),上海药物研究所(80123),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80138),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0140),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80143),上海巴斯德研究所(80176),上海高等研究院(80184)江苏省——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80018),紫金山天文台(80021),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80055),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80061),南京土壤研究所(80126),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80163),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80178),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80183)浙江省——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80174)安徽省——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0168)福建省——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80045),城市环境研究所(80181)山东省——海洋研究所(80068),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80179),烟台海岸带研究所(80180)湖北省——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80005),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80020),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0057),武汉植物园(80108),水生生物研究所(80119),武汉病毒研究所(80124)湖南省——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80162)广东省——广州化学研究所(80033),南海海洋研究所(80069),华大教育中心(80095),华南植物园(80107),广州能源研究所(80149),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80165),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80175),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80177)重庆市——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80185)四川省——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80036),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0063),成都生物研究所(80110),光电技术研究所(80151),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80153)贵州省——地球化学研究所(80065)云南省——云南天文台(80023),昆明动物研究所(80104),昆明植物研究所(80106),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80128)陕西省——国家授时中心(80024),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80129),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0142),地球环境研究所(80158)甘肃省——近代物理研究所(80017),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80039),兰州地质研究所(80053),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80076)青海省——青海盐湖研究所(80046),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0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80028),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80102),新疆天文台(80166)直属院系数学科学学院在原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是国科大的15个院系之一,院长和副院长分别由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和分管教育的副院长担任。
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名单
以下是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名单: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3.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4.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5.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6.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7.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8.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9. 南京大学数学系
10.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11. 中山大学数学学院
12.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13.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14.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15.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名单,不完整且可能会有变动。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中国内地数学专业10强大学排名中国内地数学专业10强大学排名数学(高考数学类3大专业介绍及就业分析)源自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下面的文章将盘点中国内地数学专业10强高校: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PKU),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
“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
该校学术交流活跃,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
三、山东大学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全部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管副部级建制。
中国科学院大学选课指南专业中国科学院大学院系设置情况:11大学院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论与应用力学,网络空间安全学校体制1.学业导师制学校已精心遴选四百位左右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组成了一支最高科研学术水平的学业导师队伍,供报考国科大的考生进行了解及预选。
这些导师分布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6个学科相关的学院,都在中科院北京地区各研究所工作。
考生一旦被正式录取,就可以根据其意愿确定一位指导老师。
之所以要实行导师制,是因为国科大认识到未来优秀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学术传承及个性化培养的极端重要性,也是因为国科大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2.小班制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国科大将充分利用中科院学科门类齐全、优秀学者众多的优势,实施小班制授课。
3.“三段式”培养体制积中科院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水平人才培养之经验,国科大充分认识到“惟基础厚实者能远行”,“兴趣是创新之源动力”。
既要打牢基础,也尊重兴趣天赋,国科大为本科生设计了“三段式”培养方案。
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课学习,在进校后确定的学业导师指导下,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
约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兴趣和学业表现,学生可以在学校和老师指导下重新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也可以申请相应调整学业导师。
第二阶段为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
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导师。
、数学类数学(0701)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学科基础课S070100J01抽象代数Abstract Algebra80/4S070100J02李群和李代数Lie Groups and Lie Algebras80/4S070100J03代数拓扑Algebraic Topology80/4S070100J04微分流形Differentiable Manifolds80/4S070100J05黎曼曲面Riemann Surfaces80/4S070100J06微分几何Differential Geometry80/4S070100J07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80/4S070100J08偏微分方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80/4S070100J09随机数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s of Randomness80/4S070100J10最优化计算方法Optimization Computing Methods80/4S070100J11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80/4数学二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1、基础数学(070101)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70101J01解析数论Analytic Number Theory60/3S070101J02表示论引论Introduction to Representation Theory60/3S070101J03交换代数与同调代数Commutative Algebra and Homological Algebra 80/4S070101J04代数几何Algebraic Geometry60/3S070101J05算术代数几何Arithmetic Algebraic Geometry60/3S070101J06微分拓扑Differential Topology60/3S070101J07黎曼几何Riemannian Geometry60/3S070101J08算子理论Operator Theory60/3S070101J09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s80/4S070101J10几何分析基础Foundation of Geometric Analysis60/3S070101J11非线性泛函分析Nonlinear Functional Analysis80/4S070101J12近代复分析Modern Complex Analysis60/3S070101J13近代实分析Modern Real Analysis60/3专业课S070101Z01代数表示论选讲Topics on Representation Theory60/3S070101Z02代数数论选讲Topics on Algebraic Number Theory60/3S070101Z03微分几何选讲Topics on Differential Geometry60/3S070101Z04子流形的几何Submanifold Geometry60/3S070101Z05李群的表示论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Lie Groups60/3S070101Z06变分方法及其应用Variational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60/3S070101Z07几何测度论Geometric Measure Theory60/3S070101Z08常微分方程的几何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in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60/3S070101Z09测度论Measure Theory60/3S070101Z10椭圆型方程Ellip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60/3S070101Z11抛物型方程Equations of Parabolic Type60/32、计算数学(070102)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70102J01微分方程数值解Numerical Solution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80/4S070102J02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The Mathematical Base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80/4S070102J03数值线性代数Numerical Linear Algebra60/3S070102J04科学工程计算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omputing 60/3S070102J05数值逼近Numerical Approximation60/3S070102J06保结构算法Structure-Preserving Algorithms60/3S070102J07多尺度分析Multiscale Analysis60/3S070102J08反问题中的数值方法Numerical Methods for Inverse Problems60/3专业课S070102Z01有限元方法(2)Finite Element Methods (2)60/3S070102Z02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60/3S070102Z03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 Design60/3S070102Z04小波分析及其应用Wavel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60/3S070102Z05函数逼近论Approximation Theory of Functions 60/3S070102Z06分形及其应用Fract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60/3S070102Z07并行计算方法引论Introduction to Parallel Computing 80/4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70103J01高等概率论Advanced Probability Theory40/2S070103J02高等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80/4S070103J03线性统计分析Linear Statistical Analysis80/4S070103J04平稳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Stationary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Time Series Analysis 60/3S070103J05抽样调查Survey Sampling60/3S070103J06试验设计与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60/3S070103J07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es60/3S070103J08统计软件Statistics Software60/3专业课S070103Z01随机过程选讲Topics on Stochastic Processes60/3S070103Z02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60/3S070103Z03可靠性理论Reliability Theory60/3S070103Z04数理统计选讲Topics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60/3S070103Z05高等随机过程Advanced Course in Stochastic Processes60/3S070103Z06平稳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2)Stationary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Time Series Analysis(2) 60/34、应用数学(070104)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70104J01偏微分方程(2)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60/3S070104J02非线性可积系统Integrable System60/3S070104J03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60/3S070104J04常微分方程(2)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60/3S070104J05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Mathematical Methods of Classical and Quantum Mechanics 60/3专业课S070104Z01编码理论Coding Theory60/3S070104Z02统计力学基础Foundations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60/3S070104Z03金融数学基础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al Theory of Finance60/3S070104Z04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处理Computer Science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60/3S070104Z05生物数学Biomathematics60/3S070104Z06流体力学的数学基础Mathematical Methods of Hydromechanics60/3S070104Z07调和分析与小波分析Harmonic Analysis and Wavelet Analysis 60/35、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70105J01规划论Mathematical Programming80/4S070105J02随机运筹学Stochastic Operations Research80/4S070105J03图与网络流理论Graph Theory and Network Flow Theory 80/4S070105J04线性控制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Control Theory80/4S070105J05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Theory of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80/4S070105J06随机控制系统理论Theory of Stochastic Control Systems 80/4S070105J07组合优化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80/4S070105J08运筹学通论Principle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OR)60/3S070105J09对策论Game Theory60/3S070105J10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60/3专业课S070105Z01组合数学与图论Combinatorics and Graphs60/3S070105Z02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 Economics60/3二、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学科基础课S120100J01高级管理学Advanced Management60/3S120100J02现代管理数学方法Modern Managerial Mathematics60/3S120100J0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60/3S120100J0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60/3S120100J05高级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60/3S120100J06应用统计Applied Statistics60/3S120100J07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60/3S120100J08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60/3S120100J09技术创新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40/2S120100J10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60/3S120100J11战略信息管理Strateg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60/3S120100J12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60/3S120100J13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60/3S120100J14管理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 in Management40/2S120100J15科技政策S&T Policy40/2S120100J16工业工程与管理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60/3S120100J17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60/3S120100J18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60/3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二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课S120100Z01企业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60/3S120100Z02管理会计学Managerial Accounting60/3S120100Z03市场营销学Marketing60/3S120100Z04当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Contemporary Corporate Finance-Theory and Practice 60/3S120100Z05会计学原理Princip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60/3S120100Z06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60/3S120100Z07决策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 of Operation Decisions60/3S120100Z08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40/2S120100Z09优选学Optimum Seeking Methods40/2S120100Z10国际贸易与金融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60/3S120100Z11投入产出分析及应用Input-Outpu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60/3S120100Z12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60/3S120100Z13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60/3S120100Z14投资分析Investment Analysis40/2S120100Z15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40/2S120100Z16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60/3S120100Z17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40/2S120100Z18网络经济概论The Economics of Networks60/3S120100Z19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60/3S120100Z20经济控制论Economic Control Theory40/2S120100Z21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E-Commerce60/3S120100Z22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Electronic Commerce and Cyber-Marketing 60/3S120100Z23产业组织理论The Theory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60/3S120100Z24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60/3S120100Z25金融投资学Financial Investments60/3三、计算机科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学科基础课S081200J01数理逻辑Mathematical Logic60/3S081200J02组合数学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60/3S081200J03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60/3S081200J04排队论Queueing Theory60/3S081200J05高级人工智能Advanc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60/3S081200J06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60/3S081200J07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方法学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ing Methodology 60/3S081200J08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60/3S081200J09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理解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60/3S081200J10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curity60/3S081200J11高级软件工程Advanced Cours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60/3S081200J12人机交互界面理论与技术Principle of Human-Computer Interface60/3S081200J13高性能计算机系统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Systems60/3学科综合课S081200Z01先进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系统讲座Topics in advanced computer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3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二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型课程设置码课程名称名称(英文)学时/分专业基础课S081202J01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Computability and Complexity of Computing60/3S081202J0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Formal language and Automata theory60/3S081202J03编译程序高级教程Compilers: An Advanced Course60/3S081202J04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60/3S081202J05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s60/3S081202J06软件理论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 Theory60/3S081202J07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60/3S081202J08软件测试与软件可靠性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Reliability 40/2S081202J09程序设计语言理论Theor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60/3S081202J10并行处理Parallel Process60/3S081202J11信息论与编码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60/3S081202J12人工智能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60/3S081202J13形式语义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Formal Semantics60/3S081202J14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60/3S081202J15分布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Distributed Multimedia Computer Systems60/3S081202J16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40/2S081202J17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Contemporary Cryptography——Theory and Practice 60/3S081202J18代数基础与有限域Algebraic Foundations and Finite Fields60/3专业课S081202Z01程序的形式验证Program Formal Validation60/3S081202Z02统计学方法及其工程应用Statistical Methods for Engineers60/3S081202Z03操作系统高级教程Advanced Course of Operating Systems60/3S081202Z04进程代数Process Algebra60/3S081202Z05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60/3S081202Z06网络分布计算理论和技术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60/3S081202Z07多元统计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60/3S081202Z08实时系统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s of Real-time Systems60/3S081202Z09安全信息系统概论Introdu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60/3S081202Z10计算数论Computational Number Theory60/3S081202Z11理论密码学Theoretical Cryptography60/3S081202Z12量子信息处理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40/2注:查看以上课程内容,可登陆研究生院教学管理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