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电子传递体系与氧化磷酸化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77
第四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一、知识要点生物氧化的实质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生成CO 2和H 2O ,与体外有机物的化学氧化(如燃烧)相同,释放总能量都相同。
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作用条件温和,通常在常温、常压、近中性pH 及有水环境下进行;有酶、辅酶、电子传递体参与,在氧化还原过程中逐步放能;放出能量大多转换为ATP 分子中活跃化学能,供生物体利用。
体外燃烧则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剧烈游离基反应,能量爆发释放,并且释放的能量转为光、热散失于环境中。
(一)氧化还原电势和自由能变化1.自由能生物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生化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可用热力学上的自由能变化来描述。
自由能(free energy )是指一个体系的总能量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够做功的那一部分能量,又称为Gibbs 自由能,用符号G 表示。
物质中的自由能(G )含量是不易测定的,但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是可以测定的。
ΔG 很有用,它表示从某反应可以得到多少有用功,也是衡量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的标准。
例如,物质A 转变为物质B 的反应:B A −→← ΔG =G B —G A当ΔG 为负值时,是放能反应,可以产生有用功,反应可自发进行;若ΔG 为正值时,是吸能反应,为非自发反应,必须供给能量反应才可进行,其逆反应是自发的。
][][ln B A RT G G o +∆=∆ 如果ΔG =0时,表明反应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平衡常数为K eq ,由已知的K eq 可求得ΔG °:ΔG °=-RT ln K eq2. 2.化还原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倾向(或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倾向)的大小,则称为氧化还原电势。
将任何一对氧化还原物质的氧化还原对连在一起,都有氧化还原电位的产生。
如果将氧化还原物质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即可测出氧化还原电势。
简述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的偶联机制
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偶联机制。
氧化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它可以将低能量的磷酸化物转化为高能量的磷酸化物,从而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实现的,首先,一种叫做ATP酶的酶将ATP分解为ADP和磷酸,然后,一种叫做磷酸酶的酶将磷酸与另一种叫做磷酸酰转移酶的酶结合,最后,一种叫做磷酸酰转移酶的酶将磷酸酰转移到另一种叫做磷酸酰转移酶的酶上,从而实现氧化磷酸化反应。
电子传递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它可以将低能量的电子转移到高能量的电子,从而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
电子传递的偶联机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实现的,首先,一种叫做NADH的酶将NADH分解为NAD+和电子,然后,一种叫做电子转移酶的酶将电子转移到另一种叫做电子转移酶的酶上,最后,一种叫做电子转移酶的酶将电子转移到另一种叫做NADH的酶上,从而实现电子传递反应。
总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
之间存在着偶联机制,即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实现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运作。
11.1生物氧化、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生物氧化、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称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是需氧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又称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多步反应,逐步放能。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中进行,pH中性,反应条件温和,一系列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氧化过程,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转化成ATP。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多在线粒体内进行,在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在细胞膜上进行。
二、氧化电子传递过程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H2),通过电子传递途径,使其重新氧化,此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原型辅酶中的氢以负质子(H —)形式脱下,其电子经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电子传递链)转移,最后转移到分子氧上,质子和离子型氧结合生成H2O。
三、氧化电子传递链由NADH到O2的氧化电子传递链主要包括FMN、辅酶Q(CoQ)、细胞色素b、c1、c、a,a3及一些铁硫蛋白。
氧化电子传递链位于原核生物的质膜上,真核生物中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电子载体的标准势能△G o /是逐步下降的,电子沿着电势升高的方向流动。
其中有三个部位的势能落差△G较大,足以形成ATP(ADP磷酸化需要的自由能=7.3Kal/mol.)。
这三个部位正好是氧化磷酸化部位。
细胞内供能物质的彻底氧化产物是CO2、H2O其中CO2主要是在三羟酸循环中产生,水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最后阶段产生。
四、电子传递链的酶和电子载体呼吸链中的电子载体都是和蛋白质结合存在(包括NAD+、FMN、铁硫中心、细胞色素)。
这些蛋白质大都是水不溶性的,嵌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NAD+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FMN是NADH脱氢酶的辅酶。
1、NAD+和NADP+脱氢酶分别与NAD+或NADP+结合,催化底物脱氢,这类酶称为与NAD(P)相关的脱氢酶,多数脱氢酶以NAD+为辅酶,少数以NADP+为辅酶(如G-6-P脱氢酶)少数酶能以NAD+或NADP+两种辅酶(Glu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