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1、前夜将磁珠及匀浆管洗净置入75%乙醇中浸泡。早晨取出磁珠和匀浆管,自然晾干;也可放入烤箱中,速度较

快。

2、裂解液配制::100:1,现配现用。(100010)。置入4℃冰上。

3、抽蛋白(应冰上进行):

a、适量组织(最好放入液氮中反复研磨成粉状)加入裂解液中。一般10管体系中加入:7-8粒磁珠、100组织、110、

1 。

b、匀浆。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c、将组织匀浆转入1.5的管中(管、离心管)。12000 4°C 离心15。

d、离心后管中液体分三层,提取中间无色液相,移入新的管中。可-80℃保存。

4、蛋白浓度测定。

a、配工作液:溶液A:溶液50:1(200:4)。

*200;2*(1+1)*4。

需测试复孔。标本X,则需A

c、复孔,取蛋白6加入0.6管,再加入542O,混匀。即10倍稀释。

d、取20-25 10倍稀释蛋白样本加入96孔板平底板内,再加入200工作液,混匀振荡后,37℃30。

注:应现加蛋白样本,再加工作液。因为每次加蛋白后需换,再加入工作液即起反应,应缩短时间。

e、酶标仪检测562吸光度。

f、计算蛋白浓度。

根据标准曲线,如 1.27450.1684 其中Y:蛋白浓度;X:吸光度。

最终蛋白浓度为:10*Y(、)

g、蛋白样本放-80℃冻存。

大多数蛋白样品可通过比色测定法定量。在典型的蛋白测定中,化学试剂加入到蛋白样品溶液里产生颜色变化,这一变化可由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并与已知浓度的蛋白标准曲线作比较。博士德为大家提供两种蛋白测定手段,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测定用酶标仪自动检测。当你选择一种蛋白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缓冲液的化学组成和检测的蛋白量。

法(法):

原理:在酸性条件,蛋白质与考马斯染料250结合,颜色从棕色变为蓝色,在595处检测吸光值然后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浓度。

法: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蛋白将还原为,与试剂形成紫色络合物,测定其在562处的吸收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待测蛋白的浓度。

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一、实验材料:

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盒(0103)

M231

蛋白定量试剂盒(0146)

改良增强型蛋白质定量试剂盒(0145)

二、操作步骤:

法:

1.将冻干标准品(10支)用生理盐水或稀释成2000,1000 ,500 ,250 ,125 ,6

2.5 ,31.25 ,15.625 八个浓度的蛋白标准溶液。

2231用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提取总蛋白。

3.各取20蛋白标准品和待测M231样品至相应标记的微孔板中。

4.滴加200考马斯增强型试剂(溶液A)至每孔混匀并充分震荡30S

5.停止震荡,在室温孵育样品10

6.在酶标仪中测量595时的吸光值。

7.绘制标准曲线,再用标准曲线判断出样品的蛋白浓度。

法:

1.按50体积试剂A加入1倍体积试剂B配置适量工作液,充分混匀。

2.将冻干标准品(10支)用生理盐水或稀释成2000,1000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25 八个浓度的蛋白标准溶液。

3231用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提取总蛋白。

4.各取20蛋白标准品和待测M231样品至相应标记的微孔板中。

5.滴加200工作液至每孔混匀并充分震荡30S

6.停止震荡,在37度孵育样品30

7.在酶标仪中测量562时的吸光值。

8.绘制标准曲线,再用标准曲线判断出样品的蛋白浓度。

三、实验结果

其中1到8为2000,1000,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25 的标准浓度的蛋白,9为空白孔,样品1为8倍稀释M231总蛋白,样品2为32倍稀释M231总蛋白

法:

为了测试准确,应在试剂加入后的5~20内测定光吸收,因为在这段时间内颜色是最稳定的。由标准曲线可以算出样品原始浓度为14.4

法优点是:

1.灵敏度高,据估计比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法要大的多。

2.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只需要5分钟左右。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可完成,其颜色可以在1小时内保持稳定,且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颜色的稳定性最好。

3.干扰物质少。如干扰法的、、2+离子、缓冲液、糖和蔗糖、甘油、巯基乙醇、等均不干扰此测定法。

此法的缺点是:

1.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2. 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剂、1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M的。(如同0.1M的酸干扰法一样)。

3. 标准曲线也有轻微的非线性,在0-1000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因而不能用定律进行计算,而只能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蛋白质的浓度。

法:

由标准曲线可以算出样品原始浓度为14.28

法特点:1. 灵敏度高,检测浓度下限达到25μ,最小检测蛋白量达到0.5μg,待测样品体积为1-20μl 。2. 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去污剂等化学物质的影响,可以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5%的100,5%的20,

60,80。3. 在20-2000μ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4. 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 5. 受螯合剂和略高浓度的还原剂的影响:小于10。小于1巯基乙醇低于1

法和法各有优势,在不知道蛋白样本缓冲液成分的情况下可以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消除定量的误差。

()裂解液( )是一种传统的细胞组织快速裂解液。裂解液裂解得到的蛋白样品可以用于常规的、等。

使用方法

对于培养细胞样品:

1. 融解裂解液,混匀。取适当量的裂解液,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使的最终浓度为1。

2. 对于贴壁细胞:去除培养液,用、生理盐水或无血清培养液洗一遍(如果血清中的蛋白没有干扰,可以不洗)。按照6孔板每孔加入150-250微升裂解液的比例加入裂解液。用枪吹打数下,使裂解液和细胞充分接触。通常裂解液接触细胞1-2秒后,细胞就会被裂解。

对于悬浮细胞:离心收集细胞,用手指把细胞用力弹散。按照6孔板每孔细胞加入150-250微升裂解液的比例加入裂解液。再用手指轻弹以充分裂解细胞。充分裂解后应没有明显的细胞沉淀。如果细胞量较多,必需分装成50-100万细胞/管,然后再裂解。

裂解液用量说明:通常6孔板每孔细胞加入150微升裂解液已经足够,但如果细胞密度非常高可以适当加大裂解液的用量到200微升或250微升。

对于组织样品:

1. 把组织剪切成细小的碎片。

2. 融解裂解液,混匀。取适当量的裂解液,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使的最终浓度为1。

3. 按照每20毫克组织加入150-250微升裂解液的比例加入裂解液。(如果裂解不充分可以适当添加更多的裂解液,如果需要高浓度的蛋白样品,可以适当减少裂解液的用量。)

4. 用玻璃匀浆器匀浆,直至充分裂解。

5. 充分裂解后,10000-14000g离心3-5分钟,取上清,即可进行后续的、和免疫沉淀等操作。

6. 如果组织样品本身非常细小,可以适当剪切后直接加入裂解液裂解,通过强烈使样品裂解充分。然后同样离心取上清,用于后续实验。直接裂解的优点是比较方便,不必使用匀浆器,缺点是不如使用匀浆器那样裂解得比较充分。注:裂解液的裂解产物中经常会出现一小团透明胶状物,属正常现象。该透明胶状物为含有基因组

等的复合物。在不检测和基因组结合特别紧密的蛋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离心取上清用于后续实验;如果需要检测和基因组结合特别紧密的蛋白,则可以通过超声处理打碎打散该透明胶状物,随后离心取上清用于后续实验。如果检测一些常见的转录因子,例如κB、p53等时,通常不必进行超声处理,就可以检测到这些转录因子。

各种的差别及用途

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大全

摘要: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

蛋白酶抑制剂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尤其应注意在缓冲液中加人蛋白酶抑制剂时应充分混匀以减少蛋白酶抑制剂的沉淀。在宝灵曼公司的目录上可查到更完整的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表。

常用抑制剂

(剧毒)

1)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凝血酶)和巯基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

2)10溶于异丙醇中;

3)在室温下可保存一年; 2-8℃可以存放数月之久。欲长期保存,可冻存在-20℃

4)工作浓度:17~174(0.1~1.0);储存液浓度为100或200

5)在水液体溶液中不稳定,必须在每一分离和纯化步骤中加入新鲜的。

1)抑制金属蛋白水解酶;

2)0.5水溶液,8~9;

3)溶液在4℃稳定六个月以上;

4)工作浓度:0.5~1.5. (0.2~0.5);

5)加入调节溶液的值,否则不溶解。

胃蛋白酶抑制剂()

l)抑制酸性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血管紧张肽原酶,组织蛋白酶D和凝乳酶;

2)1溶于甲醇中;

3}储存液在4℃一周内稳定,-20℃稳定6个月;

4)1作浓度:0.7(1)

5)在水中不溶解。

亮抑蛋白酶肽()

1)抑制丝氨酸和巯基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血浆酶和组织蛋白酶B;

2)溶于水;

3)储存液4℃稳定一周,-20℃稳定6个月;

4)工作浓度0.5。

胰蛋白酶抑制剂()

1)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如血浆酶,血管舒缓素,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

2)溶于水,7~8

3}储存液4℃稳定一周,-20℃稳定6个月;

4)工作浓度:0.06~2.0(0.01~0.3);

5)避免反复冻融:

6)在>12.8时失活。

蛋白酶抑制剂混合使用

35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0.3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0.7胃蛋白酶抑制剂()…………酸性蛋白酶抑制剂

0.5亮抑蛋白肽酶()……………广谱蛋白酶抑制剂

( )是很常见的抑制剂,使用浓度为1 。不可逆抑制丝氨酸水解酶和一些半胱氨酸水解酶。

丝氨酸抑制剂,使用浓度为4 。的抑制活性与相近,但它更易溶于水而且毒性低。因此是最佳的替代品,但价格较高。

磷酸酶抑制剂

氟化钠

溶解性:溶于水

分子量:41.99

使用:贮存液5M,工作浓度10~20。

34 原矾酸钠

分子量:183.91

溶解性:溶于水,我们购买过来的是原矾酸钠。原矾酸钠需要经过处理以后才能成为激活的矾酸钠,激活的矾酸钠

才具有抑制去磷酸化的作用。

原因:原钒酸钠有一定程度的聚合,使用前要激活使之变成单体才有最大抑制效价

原矾酸钠变成激活的矾酸钠的过程是:100 原矾酸钠激活储存液配制

(1). 取0.183克的原矾酸钠溶解于10的双蒸水中,加酸调节至10(颜色变黄)。

(2). 煮至无色

(3). 室温冷却

(4). 重调至10

(5). 重复(1)(2)(3)(4)直至溶液保持无色,并且稳定于10,分装100管,每10裂解液加一管。使用:贮存液100,工作浓度1,-20度保存。

甘油磷酸钠

溶解性:溶于水

分子量:306.11

使用:贮存液100,工作浓度25。

2P2O4 焦磷酸钠

溶解性:溶于水

分子量:265.9

使用:贮存液100,工作浓度1-2 。

17动物组织蛋白提取

1.组织块迅速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洗去表面的血迹,将组织称量后切成较小的组织块(0.2-1.0g),放入组织匀浆器中,按组织100mg:提取试剂体积1ml的比例加入相应体积的蛋白提取试剂(需提前加入酶抑制剂)进行匀浆,至组织研磨完全。 2.超声处理(同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处理完后置冰上裂解4-5小时。 3.10000 g/min离心10min,取中层溶液,加入等体积的蛋白上样缓冲液(2X),或1/4体积蛋白上样缓冲液(5x)(AR1112),置100℃水浴箱沸水浴中变性5分钟。 1、动物肝脏直接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液氮,迅速研磨,待组织变软,再加少量液氮,再研磨,如此三次。 2、称量约40mg研磨组织,加入200 ul预冷的组织蛋白抽提试剂,冰上孵育20分钟。 3、10,000×g 离心15分钟。 4、收集上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r/min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Soniprep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①吸取培养基,预冷PBS清洗细胞三次,细胞刮刮脱细胞,收集至离心管,1000rpm离心5分钟。洗涤后的细胞转移至洁净EP管,②冰上操作,配制细胞裂解液,1ml Lysis,Buffer 中加入10 μl磷酸酶抑制剂、1 μl蛋白酶抑制剂、5μl 100mM的PMSF。混匀后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③在洗涤好的细胞中按照每107个细胞加入1ml细胞裂解液的比例,加入细胞裂解液。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蛋白析出。④4℃摇床,温和振摇15分钟。⑤14000rpm,4℃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⑥BCA法测蛋白浓度。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提取细胞全蛋白整个过程中所有使用的物品及试剂均需预冷,防止蛋白降解。 细胞提取步骤 1. 冰上操作,向细胞沉淀中加入200ul细胞裂解液,2μl 100mM的PMSF。 2. 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溶液变得粘稠。 3. 4℃摇床,温和振摇30min。 4. 15000rpm,4℃离心15min,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 5. 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兰色的钼兰。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 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 (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 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 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 物。 (2)脱氧核糖:在强 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 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 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 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作】

(一)核酸提取 l、用酚提取法: (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各种动物蛋白原料的加工方法

各种动物蛋白原料的加工方法 1、鱼粉的加工海杂鱼、淡水鱼及海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均可作为鱼粉加工的原料,先将原料通过晒干、烘干或水煮后晒干等程序,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水煮法经高温处理,质量一般较好。 2、肉骨粉的加工主要原料是肉食品加工下脚料,以及不合乎卫生要求的动物屠体组织,将原料加水蒸煮,一般脏器煮1小时,头、蹄组织煮2-3小时。煮后去掉汤表面的油脂,经烘干粉碎即成。加工较好肉骨粉呈淡红色,水分不超过6%,粗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 3、血粉的加工主要以屠宰动物血液为原料,将血液放入锅内加热,直到血液凝固和水分蒸发后,晾在水泥地板上直至干燥,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加热时要不断搅拌,加入0.5%-1.5%的生石灰,煮后将血块装入麻袋内挤压沥水,使水分沥掉50%以上,再晾晒,并每隔1-2小时翻动1次,直至晒干为止。加工血粉蛋白质含量可达70%-80%,水分不超过10%,土法加工的血粉应立即饲喂。 4、羽毛粉的加工原料为禽类羽毛。将羽毛用水冲洗干净、晒干,然后在耐酸的锅中按1:6的比例先放入羽毛,再放入0.2%的稀盐酸液,加盖煮沸到用手轻轻拉断时捞出,沥去酸液,然后在阳光下晒干,用粉碎机加工成粉即可。加工好的羽毛粉蛋白质含量在70%左右。 5、骨粉的加工以动物骨头为原料,将动物骨头放入普通锅中连续煮沸7-8小时,待骨头上的脂肪煮出后,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也可将骨头堆在金属架上进行焙烧,粉碎后即成骨粉,骨粉是补充钙磷元素的好饲料。 6、蛋壳粉的加工以新鲜洁净蛋壳为原料,将蛋壳洗净放入锅内煮沸,

捞出后再放入60℃的铁锅内焙炒,炒脆后取出粉碎即成蛋壳粉,蛋壳粉是补充钙的好饲料。 7、蚕蛹的加工蚕蛹是缫丝工艺的副产品。将蚕蛹放入锅内,反复煮沸数次,去掉油脂,捞出后晒干、粉碎成末即成蚕蛹粉,蚕蛹粉含粗蛋白质为45%左右,适宜饲喂猪及家禽。

动物组织胚胎学专升本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动物组织胚胎学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学:是研究动物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研究容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组织三个部分。 2.胚胎学:是研究动物个体胚胎发育的科学。 3.皮: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面的上皮叫皮。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以及皮细胞外的物质交换。 4.肌节:肌原纤维之相邻两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肌节,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 5.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它由胎盘的胎儿部分和母体部分所组成。 6.神经元:神经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很长的突起,能够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组织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因此又叫神经元。 7.骨单位:是位于、外环骨板之间的一些平行于骨干长轴排列的圆柱体。它们由许多呈同心圆排列的筒状骨板和中央的哈氏管所组成。 8. 胰岛:是胰腺中的分泌细胞团,散在分布于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它们都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分别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分泌胰多肽。 9.尘细胞:肺巨噬细胞:数量较多,广泛分布于肺间质,也可进入肺泡腔。来源于单核细胞,有活跃的吞噬、免疫和分泌功能,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当吞噬进入肺的尘粒后,称为尘细胞。 10.肾单位:肾单位是尿生成和排泄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构成。 二、判断下列句子正确与否并用“√”或“×”标明 1~5√××××;6~10××××√ 三、单项选择 1~5DCDDB ;6~10DCBCA 四、填空题 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髓鞘、神经膜(施万)细胞。3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4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5过滤淋巴、参与免疫应答、产生淋巴细胞。6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五、简答题 1. 外分泌腺的腺细胞有几种分泌方式,举例子说明。 1)透出分泌:分泌物以分子的方式透出细胞膜,例如胃壁细胞盐酸的分泌。 2)局部分泌也叫胞吐分泌。所形成的带包膜的分泌颗粒逐渐移到细胞的游离面并与质膜融合,将容物胞吐出去,细胞膜本身不受损伤。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都是此种分泌方式。 3)顶浆分泌胞质中形成的分泌物移到游离面质膜下后,顶着质膜向外突出,最后自突出部位与细胞折离,损伤的质膜很快修复。乳腺和汗腺细胞都为顶浆分泌。 4)全浆分泌当胞质充满分泌物后,细胞发生死亡性变化,最后整个细胞解体,连同分泌物一起排除,由邻近的腺细胞补充。皮脂腺细胞属于全浆分泌型。 2. 哺乳动物血液的组成。

动物组织各种固定液及优缺点

动物组织各种固定液及优缺点 编 号 类别名字配方优缺点或备注 甲醛:从组织学的观点来说,甲醛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剂,它有很多的优点:1. 组织收缩较少,损伤少,保存固有物质好.2. 固定均匀,穿透力强.3. 能使组织硬化,增进组织弹性,有利于切片.4. 能保存脂肪及脂类物质.5. 成本较低. 缺点:1. 杂质含量较多,如甲醇,可钝化酶类,影响反应.2. 含有微量甲酸,导致固定液酸变,影响染色.3. 可产生福尔马林色素,影响观察.4. 不能固定尿酸和糖类物质.5. 容易挥发,污染环境,可导致标本干涸.6. 可长期存在于固定过的组织上.有人做过实验,组织用甲醛固定后在流水中冲洗5小时后,仍留有相当多的甲醛与蛋白质相结合,临床活检不用.因此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其后的各种技术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到甲醛的存在,必须要想办法除去它,否则将会给各种染色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失败。 1 10%缓冲福尔马林固 定液甲醛100ml 蒸馏水900ml NaH2PO44g Na2HPO4 6.5g 该固定液是当今流行的固定液,因它对组织固 定较好,损伤较少,因对其后的各方面研究都较 好,尤其是对免疫组化的染色. 2 10%福尔马林固定液甲醛100 ml 自来水900ml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固定液,适合于边远地区携带的固定液,但由于它的单一性,因此,只要有条件的单位都不要求使用这种固定液。 3 10%福尔马林盐固定 液甲醛100ml 自来水900ml Nacl 9克 先将Nacl溶于水,再加入甲醛。这也是一种 较为简单的固定液,但由于加入Nacl,它是 一种重金属盐物质,加入了它可促进和改善染 色,增加染色的强度 4 Bouin氏固定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甲醛 2 ml 冰醋酸 5 ml 该固定液中的冰醋酸,对胶原纤维等组织有膨胀作用。而甲醛对组织有收缩作用。两种试剂的混合使用,用以抵消彼此间的副作用。使组织固定达到优良的固定水平 5 醛糖钙固定液甲醛100ml 蔗糖300ml 乙酸钙20g 蒸镏水90ml 先将蔗糖和乙酸钙溶于蒸镏水,后加入甲醛。该固定液对于做酶的组织化学的研究效果较好,组织固定后,做冰冻切片,再给予显示。 酒精:优点:1、可保存尿酸结晶和糖原等物质。2、能在任何比例的情况下与水混合,如组织的脱水,切片染色前后都离不开酒精,通常都用95%的工业酒精来配成60%、70%、80%、90%等不同的浓度来使用。 3、可溶解苯类物质为染色步骤中的桥梁试剂。常规活检等切片上的石蜡必须除去,才能进行染色,能除去石蜡的物质有苯及汽油等,因此称它为桥梁试剂。 4、能除去切片上的水份,使切片无水化。切片经染色后,到无水酒精中已完全无水,这样处理对于切片的保存是有好处的,否则,切片将会褪色。5,可与其它试剂配成多种的混合固定液,加快固定,它的缺点是:1、可溶解脂类物质,凡要证明组织是否含有脂类和类脂物时,切不能用含有酒精的固定液去固定组织,也不能用石蜡切片。2、对组织收缩较大,不宜作单纯固定液。3、渗透力不强。当用酒精固定组织时,组织表面很快就被固定,并形成了一层蛋白膜,这层膜可阻挡固定液向里渗透,造成了中间组织固定不佳的现象。4、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和核蛋白,凡经酒精固定的组织,核的染色都不好。 5、可脱去切片上已着染的各种颜色,切片经染色后,一是必须洗去多余的染液,二是必须脱去切片上的水。在用酒精洗切片时,必须仔细地掌握显微镜下观察,还要掌握酒精的浓度,低浓底的酒精脱色力强,稍不注意,便可脱去切片上大部分的颜色。切片脱水时,要较快地通过低浓度的酒精,以免使已着染的颜色被脱去。

组织蛋白提取

1. 提取蛋白裂解液配方: 25 mM HEPEs PH:7.4 5 mM EDTA 5 mM EGTA 50 mM NaCl 1 mM Na3VO3(矾酸钠) 1 mM sodium phosphophate 0.05% SDS 0.05% sodium deoxycholate (脱氧胆酸盐) 1% Triton-X 100 5 mM NaF 0.1% 2-mercaptoethanol 1 mM PMSF (1ul 100mmol/L+纯水99ul) 1uM Microcysin-LR 40ug/ml pepstatin A 40ug/ml aprotinin 40ug/ml leupeptin 2..组织蛋白提取及定量: 称量组织重量置小烧杯 用PBS清洗1-2次 加入组织裂解液【悬浮buffer储存液500ml+苯甲基磺酰氟(PMSF,有毒物)30+leapeptin (蛋白抑制酶)0.5ul于EP管混合,倒入盛组织的烧杯】 置冰上5min 用眼科剪剪碎 倒入5ml匀浆器(反复抽吸匀浆组织) 倒入或吸入EP管 离心(4°C 1000g 10min)取上清 用于蛋白定量或储存于-80°C 蛋白定量 取5ul蛋白样本+15ul去离子水(DW)+200ulBCA(A:B为50:1即196:4),分别混合样本与DW和BCA的A液与B液置于干净的96孔板上37°C,30min

酶联免疫测OD值(570nm,ELX-800型酶标仪) 由OD值计算蛋白浓度(用excel表或用下列公式计算) (OD值×987.7108-198.342)×103ng/ul;OD=样本OD值-空白对照OD值)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可编辑修改word版)

WT LOST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Protocol 1、 前夜将磁珠及匀浆管洗净置入 75%乙醇中浸泡。早晨取出磁珠和匀浆管,自然晾干;也可放入烤箱中,速度较快。 2、 裂解液配制:RIPA :PMSF=100:1,现配现用。(1000ulRIPA+10ulPMSF )。置入 4℃冰上。 3、抽蛋白(应冰上进行): a 、适量组织(最好放入液氮中反复研磨成粉状)加入裂解液中。一般 10ml 管体系中加入:7-8 粒磁珠、100mg 组织、1mlRIPA+10ulPMSF 、1 tablet Cocktail 。 b 、匀浆。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 1/3 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 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 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 10000~15000r/min 上下研磨制成 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 10 秒/次,间隙 30 秒,连续 3~5 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 Soniprep150 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 14 微米超声处理 30 秒使细胞破碎, 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 40 安培,5 秒/次,间隙 10 秒反复 3~5 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 3 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 3 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c 、将组织匀浆转入 1.5ml 的 EP 管中(eppendorf 管、离心管)。12000r/min 4°C 离心 15min 。 d 、离心后 EP 管中液体分三层,提取中间无色液相,移入新的 EP 管中。可-80℃保存。4、蛋白浓度测定。 a 、配工作液:溶液 A :溶液 B=50:1(200ul :4ul )。 需测试复孔。标本 X ,则需 A 量=2* ;B=2*(X+1+1)*4。 c 、复孔,取蛋白 6ul 加入 0.6mlEP 管,再加入 54ulH 2O ,混匀。即 10 倍稀释。 d 、取 20-25ul 10 倍稀释蛋白样本加入 96 孔板平底板内,再加入 200ulAB 工作液,混匀振荡后,37℃ incubat e 30min 。 注:应现加蛋白样本,再加工作液。因为每次加蛋白后需换 tip ,再加入工作液即起反应,应缩短时间。 e 、酶标仪检测 562nm 吸光度。Program f 、计算蛋白浓度。 根据标准曲线,如 Y=1.2745X-0.1684 其中 Y :蛋白浓度;X :吸光度。 最终蛋白浓度为:10*Y (ug/ul 、mg/ml ) g 、蛋白样本放-80℃冻存。 大多数蛋白样品可通过比色测定法定量。在典型的蛋白测定中,化学试剂加入到蛋白样品溶液里产生颜色变化, 这一变化可由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并与已知浓度的蛋白标准曲线作比较。博士德为大家提供两种蛋白测定手段,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测定用酶标仪自动检测。当你选择一种蛋白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缓冲液的化学组成和检测的蛋白量。 Commassie 法(Bradford 法): 原理:在酸性条件,蛋白质与考马斯染料 G-250 结合,颜色从棕色变为蓝色,在 595nm 处检测吸光值然后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浓度。 BCA 法: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蛋白将 Cu++还原为 Cu+,Cu+与 BCA 试剂形成紫色络合物,测定其在 562nm 处的吸收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待测蛋白的浓度。 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一、实验材料: 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盒(AR0103)

全蛋白提取试剂盒

全蛋白提取试剂盒 Tissue or Cell Total Protein Extraction Kit 产品编号:C510003 包装规格:50 Assays 产品简介 本试剂盒用于从哺乳动物组织和培养细胞中提取全蛋白,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及磷酸酶抑制剂的裂解缓冲液Lysis Buffer 匀浆裂解组织或细胞,作用温和,提取过程简便高效,可以提取出培养细胞或动物组织中的决大多数蛋白质。获得的全蛋白可 用于Western Blot 、免疫共沉淀,酶活性分析,Pull down 和EMSA 等后续研究,但不能用于蛋白激酶及磷酸酶免疫共沉淀 的研究,因本试剂盒中包括这两种酶的抑制剂,可以每次从107 个培养细胞或200 mg 动物组织提取蛋白质,本试剂盒可以 使用50次。 产品特点 1. 提取的蛋白质包括膜,核,核基质和胞质蛋白,而且最大限度保持蛋白质活性 2. 整个操作过程只需要30分钟左右 3. 即可以用于培养细胞(50x107 个),有可以用于动物组织(50x200 mg )蛋白质的提取 4. 避免蛋白酶和磷酸酶对蛋白质的降解,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天然活性 5. 不需要超速度离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运输和保存条件 常温运输,收到后请将磷酸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PMSF 于 -20℃保存,其余2-8℃保存,保质期一年。 试剂盒组成 成分 C510003 Lysis buffer 50 mL 蛋白酶抑制剂 50 μL 磷酸酶抑制剂 250 μL PMSF 500 μL 操作步骤 A. 实体组织蛋白的提取 1. 在每1 mL 预冷的Lysis Buffer 加入5 μL 磷酸酶抑制剂,1 μL 蛋白酶抑制剂和10 μL PMSF 混匀。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 2. 将100-200 mg 固体组织置于培养皿中,手术剪剪碎成3 mm ×3 mm 左右的小块,尽量去除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等非目的组织,用PBS 洗涤两次,离心取沉淀后加入0.5~1 mL 上述配制好的预冷的Lysis Buffer ,4℃玻璃匀浆器上下手动匀浆15-30次。或超声破碎细胞,每次30s , 3~4次,每次间隔1 min ,置于冰上冷却。均质匀浆或超声破碎细胞后应镜检,细胞破碎率不小于90%,同时没有明显的组织小块。 3. 取组织匀浆液转移到1.5 mL 预冷的离心管,冰上放置10 min 左右, 期间取出剧烈震荡2-3次; 4. 15000 g (13000 rpm),4℃离心10 min ,取上清转移至新的预冷的离心管中,即为全蛋白提取物,进行蛋白定量和其他蛋白质相关实验。 5. 分装保存于-70℃,避免反复冻融。 s a n g o n b i o t e c h

动物病理名词

贫血:循环血液总量减少或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低于同龄、同性别健康动物的正常值,称为贫血。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器官因缺血发生坏死而形成的区域,称为梗死。 水肿:过多的水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浮肿:皮下水肿称为浮肿。 积水:大量液体积聚在浆膜腔时,称积水或积液。 脱水:机体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水和电解质的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而引起体液总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现象,称为脱水。 等渗性脱水:机体失水、失钠比例大致相等,又称混合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以水分丧失为主,盐的丧失较少的一种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单纯性脱水。 代射性酸中毒:由于代谢障碍引起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碱性物质(碳酸氢根)大量丧失,导致酸碱平衡紊乱的现象,称代谢性酸中毒。 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萎缩。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槟榔肝: 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血栓:在活体的血管或心脏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坏疽: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变化。肉芽组织:即幼嫩的结缔组织。富含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肿瘤: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 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控制,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故称肿瘤。 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调节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萎缩: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时,心脏表面覆盖有易于剥落的黄白色薄层纤维素。病程稍长的病例,这种纤维素因心跳动而摩擦牵引、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修复: 机体对死亡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程及对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肉芽组织:是由毛细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炎症:机体在致炎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炎症介质:在致炎因素的作用下,由细胞或血浆产生的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脱水:机体内水分因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所造成水的负平衡,称为脱水。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动脉性充血:指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静脉性淤血: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中的血量增多,简称“淤血”。 渗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到血管外。 休克:微循环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积水:指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积聚。 病理性萎缩:依据病变范围可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 颗粒变性:指实质脏器的功能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的细小的蛋白颗粒,同时细胞肿胀,功能低落。常见于心、肝、肾等实质脏器。 水泡变性:指实质脏器的功能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一的水跑,同时细胞肿胀,功能低落。常见于心、肝、肾等实质脏器。 脂肪变性:实质脏器的功能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一的游离脂肪小滴,同时细胞肿胀,功能低落。 凝固性坏死:在蛋白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发生凝固。坏死组织灰白或黄白色,质地干燥,界限清楚。有贫血性梗死、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脂肪坏死。 坏疽:指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的病理学变化。 干性坏疽:常见于皮肤,坏死的皮肤干燥、变硬,呈褐色或黑色(由于硫化铁的影响)。 炎症渗出:炎症过程中,血液成份通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灶的过程。 炎症浸润:炎症过程中,血液中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区,并在炎区组织间集聚,称之为炎症浸润。 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正常心肌之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为虎斑心。 肉芽组织:是指由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质地柔软、类似肉芽。 出血性梗死:是指多发生在组织疏松的器官瘀血时,当其动脉阻塞后,梗死灶内组织间隙可容纳多量血液,而呈暗红色。 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是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导致较大面积的心肌坏死。 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在血液中积存过多,把机体的浆膜、粘膜、骨膜、脂肪等等染成黄色,称为黄疸。 蜂窝织炎:皮下或肌肉之间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一、实验原理 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因组DNA。真核生物的DNA 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下保持很高的活性。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EDTA则抑制细胞中Dnase的活性;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 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二、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Quant)、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 2. 试剂: (1)细胞裂解缓冲液: Tris (pH8.0) 100 mmol/L EDTA (pH 8.0) 500 mmol/L NaCL 20 mmol/L SDS 10%

胰RNA酶20ug/ml (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的双蒸水中,?C20℃备用。 (3)TE缓冲液(pH 8.0):高压灭菌,室温贮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 (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三、操作步骤 1. 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量剪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 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 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 (500ug/ml)20μl,混匀。在65℃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2.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状物,用100ul 吸头挑出,凉干,用200ul TE 重新溶解。(可进行PCR反应等,需要进一步纯化的按下列步骤进行) 3.加等量的酚?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 4.取上层溶液至另一管,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振荡混匀,离心12000 rpm,5min。 5. 取上层溶液至另一管,加入1/2体积的7.5mol/L乙酸氨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沉淀2min ,离心12000 rpm ,10min。 6.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 7.用1ml 70%乙醇洗涤沉淀物1次,离心12000 rpm ,5min。 8.小心倒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附于管壁的残余液滴除掉,室温干燥。 9.加200ul TE重新溶解沉淀物,然后置于4℃或?C20℃保存备用。 10.吸取适量样品于GeneQuant上检测浓度和纯度。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1、前夜将磁珠及匀浆管洗净置入75%乙醇中浸泡。早晨取出磁珠和匀浆管,自然晾干;也可放入烤箱中,速度较快。 2、裂解液配制:RIPA:PMSF=100:1,现配现用。(1000ulRIPA+10ulPMSF)。置入4℃冰上。 3、抽蛋白(应冰上进行): a、适量组织(最好放入液氮中反复研磨成粉状)加入裂解液中。一般10ml管体系中加入:7-8粒磁珠、100mg组织、1mlRIPA+10ulPMSF、1 tablet Cocktail。 b、匀浆。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r/min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

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Soniprep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c、将组织匀浆转入1.5ml的EP管中(eppendorf 管、离心管)。12000r/min 4°C 离心15min。 d、离心后EP管中液体分三层,提取中间无色液相,移入新的EP管中。可-80℃保存。 4、蛋白浓度测定。 a、配工作液:溶液A:溶液B=50:1(200ul:4ul)。 需测试复孔。标本X,则需A量=2*(X+1+1)*200;B=2*(X+1+1)*4。

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2017-07-18 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1. 每100mg固体组织剪碎后加入0.5 ml裂解液,玻璃匀浆器上下手动匀浆15次;或用高速机械匀浆器12,000 rpm 破碎组织。注意:初始组织的量应在10-100mg范围。肝肾组织蛋白含量高,提取时应加较少量的组织,否则形成的蛋白膜厚、致密且难溶。 2. 取0.5ml组织匀浆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加2倍体积的(1 ml)抽提试剂充分混匀。室温或4℃静置10分钟,偶尔晃动。注意:(1)组织量<10mg且静置时间短30min,在下一步离心时所形成的蛋白膜易碎,此时可静置30min。(2)提取脂肪组织时应4℃静置40min以上以充分去除油脂。 3. 10,000g 4℃离心10分钟,溶液分为两相,中间为蛋白膜。吸除上层液体;随后用吸头或针头轻轻拨开蛋白膜,吸除下层液体。蛋白膜将附着于离心管壁。注意:(1)离心速度过高将使蛋白膜过于坚固,难以溶解。(2)如果初始组织量较少(<10mg),离心后难以得到完整的蛋白膜,此时可吸去上下层液体,加入0.5-0.8ml纯乙醇混匀,10,000g 4℃离心5分钟。弃所有液体,蛋白沉淀在管底。 4. 敞开管口,室温10分钟空气干燥沉淀。 5. 每100mg组织所得到的蛋白加 200ml用户自备的缓冲液, 95℃煮10分钟。室温放置20分钟溶解沉淀。注意:(1)可4℃过夜溶解沉淀,偶有少量不溶性组织纤维碎片可离心去除。(2)有时染色体DNA可与蛋白质一起被抽提出来,溶解时则形成粘稠物。延长95℃热变性时间、不时振荡、用注射针头反复抽吸,有助于彻底打断DNA。 3.样本组织RNA提取:取液氮保存的肺组织,研碎后加入RNAisoTMPlus,将研碎的样品完全覆盖,室温静置至样品完全融化,在研磨至裂解液呈透明状。移至离心管后加入l/5l埘AisoTMPlus体积量的氯仿,用力振荡后移至离心管中,室温静置 5min。12,000rpm/min 4 0C离心15min,取出离心管吸取上清夜,移入新的.离心管。向上清中加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后室温静置 10min。12,000rpm/min 4"C离心10min。弃取上清,加入75%的乙醇lml,洗涤管壁后12,000 rpm/min4。C离心5min,弃去乙醇。室温干燥沉淀5min 后加入适量RNase.free水溶解沉淀,完全溶解后置于--80℃ 保存。 4.按照试剂盒说明在微管中配制反应混合溶液,将提取的RNA),II入微管后70℃ 反应5min,离心收集。依试剂盒说明依次加入5×reaction buffer,Ribolock Ribonuclease inhibitor和10 mM Dntp mix,混匀后离心收集。置

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1. 每100mg固体组织剪碎后加入0.5 ml裂解液,玻璃匀浆器上下手动匀浆15次;或用高速机械匀浆器12,000 rpm 破碎组织。注意:初始组织的量应在10-100mg范围。肝肾组织蛋白含量高,提取时应加较少量的组织,否则形成的蛋白膜厚、致密且难溶。 2. 取0.5ml组织匀浆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加2倍体积的(1 ml)抽提试剂充分混匀。室温或4℃静置10分钟,偶尔晃动。注意:(1)组织量<10mg且静置时间短30min,在下一步离心时所形成的蛋白膜易碎,此时可静置30min。(2)提取脂肪组织时应4℃静置40min 以上以充分去除油脂。 3. 10,000g 4℃离心10分钟,溶液分为两相,中间为蛋白膜。吸除上层液体;随后用吸头或针头轻轻拨开蛋白膜,吸除下层液体。蛋白膜将附着于离心管壁。注意:(1)离心速度过高将使蛋白膜过于坚固,难以溶解。(2)如果初始组织量较少(<10mg),离心后难以得到完整的蛋白膜,此时可吸去上下层液体,加入0.5-0.8ml纯乙醇混匀,10,000g 4℃离心5分钟。弃所有液体,蛋白沉淀在管底。 4. 敞开管口,室温10分钟空气干燥沉淀。 5. 每100mg组织所得到的蛋白加 200ml用户自备的缓冲液,

95℃煮10分钟。室温放置20分钟溶解沉淀。注意:(1)可4℃过夜溶解沉淀,偶有少量不溶性组织纤维碎片可离心去除。(2)有时染色体DNA可与蛋白质一起被抽提出来,溶解时则形成粘稠物。延长95℃热变性时间、不时振荡、用注射针头反复抽吸,有助于彻底打断DNA。 3.样本组织RNA提取:取液氮保存的肺组织,研碎后加入RNAisoTMPlus,将 研碎的样品完全覆盖,室温静置至样品完全融化,在研磨至裂解液呈透明状。移至离 心管后加入l/5l埘AisoTMPlus体积量的氯仿,用力振荡后移至离心管中,室温静置 5min。12,000rpm/min 4 0C离心15min,取出离心管吸取上清夜,移入新的离心管。向 上清中加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后室温静置10min。12,000rpm/min 4"C离心10min。 弃取上清,加入75%的乙醇lml,洗涤管壁后12,000 rpm/min4。C离心5min,弃去乙醇。室温干燥沉淀5min后加入适量RNase.free水溶解沉淀,完全溶解后置于--80℃ 保存。 4.按照试剂盒说明在微管中配制反应混合溶液,将提取的RNA),II入微管后70℃ 反应5min,离心收集。依试剂盒说明依次加入5×reaction buffer,Ribolock Ribonuclease inhibitor和10 mM Dntp mix,混匀后离心收集。置于25℃5min。加入逆转录酶,然 后置于25℃10min,再置于42℃60min,加热到70℃10min停止反应。 组织剪碎,称重,加裂解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后匀浆,超声破碎也可以,注意要在冰上进行。然后12000转,10分钟,4度,离心取上清,测蛋白浓度,加loading buffer煮沸5-10分钟,做western 天根有一款样本保存液,能迅速渗入组织细胞,高效抑制RNase活性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1、前夜将磁珠及匀浆管洗净置入75%乙醇中浸泡。早晨取出磁珠和匀浆管,自然晾干;也可放入烤箱中,速度较 快。 2、裂解液配制::100:1,现配现用。(100010)。置入4℃冰上。 3、抽蛋白(应冰上进行): a、适量组织(最好放入液氮中反复研磨成粉状)加入裂解液中。一般10管体系中加入:7-8粒磁珠、100组织、110、 1 。 b、匀浆。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c、将组织匀浆转入1.5的管中(管、离心管)。12000 4°C 离心15。 d、离心后管中液体分三层,提取中间无色液相,移入新的管中。可-80℃保存。 4、蛋白浓度测定。 a、配工作液:溶液A:溶液50:1(200:4)。 *200;2*(1+1)*4。 需测试复孔。标本X,则需A c、复孔,取蛋白6加入0.6管,再加入542O,混匀。即10倍稀释。 d、取20-25 10倍稀释蛋白样本加入96孔板平底板内,再加入200工作液,混匀振荡后,37℃30。 注:应现加蛋白样本,再加工作液。因为每次加蛋白后需换,再加入工作液即起反应,应缩短时间。 e、酶标仪检测562吸光度。 f、计算蛋白浓度。 根据标准曲线,如 1.27450.1684 其中Y:蛋白浓度;X:吸光度。 最终蛋白浓度为:10*Y(、) g、蛋白样本放-80℃冻存。 大多数蛋白样品可通过比色测定法定量。在典型的蛋白测定中,化学试剂加入到蛋白样品溶液里产生颜色变化,这一变化可由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并与已知浓度的蛋白标准曲线作比较。博士德为大家提供两种蛋白测定手段,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测定用酶标仪自动检测。当你选择一种蛋白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缓冲液的化学组成和检测的蛋白量。 法(法): 原理:在酸性条件,蛋白质与考马斯染料250结合,颜色从棕色变为蓝色,在595处检测吸光值然后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浓度。 法: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蛋白将还原为,与试剂形成紫色络合物,测定其在562处的吸收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待测蛋白的浓度。 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一、实验材料: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Protocol 2017-07-18 动物固体组织蛋白提取 Protocol 1、前夜将磁珠及匀浆管洗净置入75%乙醇中浸泡。早晨取出磁珠和匀浆管,自然晾干;也 可放入烤箱中,速度较快。 2、裂解液配制:RIPA:PMSF=100:1,现配现用。 (1000ulRIPA+10ulPMSF)。置入4℃冰 上。 3、抽蛋白(应冰上进行): a、适量组织(最好放入液氮中反复研磨成粉状)加入裂解液中。一般10ml管体系中加入:7-8粒磁珠、100mg组织、1mlRIPA+10ulPMSF、1 tablet Cocktail。 b、匀浆。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r/min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Soniprep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c、将组织匀浆转入1.5ml的EP管中(eppendorf 管、离心管)。12000r/min 4°C 离心 15min。 d、离心后EP管中液体分三层,提取中间无色液相,移入新的EP管中。可-80℃保存。 4、蛋白浓度测定。 a、配工作液:溶液A:溶液B=50:1(200ul:4ul)。 需测试复孔。标本X,则需A量=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