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教育系统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室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11
“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工作简报(第4期)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2016年12月22日学校“国培2016”第三阶段工作第三阶段开始后,我校教师纷纷利用空余时间自觉进行学习,观看视频、参与活动、及时发表评论、上传作业。
第三阶段是我校以“基于课标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为主题的第十届“博雅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本次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累计开课47节,跨小学、初中年段,涵盖12个学科,累计听课达650余人次。
在“晒课”期间,各个教研组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通过同伴互助开展集体研讨和反思,在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雅杯”的品质,我们邀请了校外教学专家与同行来参与指导各学科的集体教研与反思,开展专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最终通过课堂教学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晒课”后,各教研组推出两节展示课,于12月5日、6日分文科类、理科与综合类进行了两天的集中展示。
12位教师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把控课堂的能力,在目标设定和课堂活动中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探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次教学展示点评专家有:杨浦区语文教研员杨勇老师、杨浦区思品教研员何宁老师、英语教学专家秦惠康老师、普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导师王华老师、数学教学专家张德荣老师、浦东新区物理特级教师黄卫群老师,经过专家的点评和中肯的意见与建议,所有参与听评课活动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都获得了成长、受益匪浅。
作为项目管理员,及时将区里的指示、阶段任务以内网、微信的形式告知每位参训教师,并将老师们的学习进度也及时以微信的形式告知每位参训教师,表扬积极完成的老师,同时也是提醒未完成的老师。
截至12月16日,我校教师已100%完成了第三阶段的培训内容。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做好本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工作的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11.07•【字号】•【施行日期】2020.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做好本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工作的方案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2〕20号)《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沪府办〔2018〕6号)《普陀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普府办〔2019〕4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现就做好本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专职教师配备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配备标准(一)学前融合教育班学前融合教育班教职工编制参照特殊幼儿园配备,教职工与学生比按1︰2.4计算。
学前融合教育班按每班“三教一保”配备师资,落实特教待遇。
(二)学前特教点区内10个学前特教点开展定时定点服务,每个点配备2名特殊教育专职教师,负责片区的巡回指导及片区内中、重度残疾儿童的干预训练。
(三)学前教育专职特教教师每所普通幼儿园配备1名专职资源教师,负责全园融合教育的管理及个别辅导。
(四)义务教育特教班义务教育学校如设立特教班,参照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专任教师,班额6-10人,教职工与学生比按1︰2.4计算。
(五)普通学校专职特教教师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配备1名特殊教育专职教师,随班就读学生在5人以上的可适当增加配备人数。
建议学校有4-6名随班就读学生的,配备2名专职教师;6名以上的,配备3名专职教师。
(六)巡回指导教师为保障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增加配备专职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教师6人。
二、任职资质特殊教育专职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证,且满足以下条件:(一)具有本科学历;(二)具有三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三)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或任职期间取得上海市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浦东新区骨干教师考核实施细则为切实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发挥他们在浦东新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促进浦东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关于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加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浦教人(2010) 4号)精神,遵循“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原则,针对骨干教师的履职情况,制定本考核实施细则。
一、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五大块,满分100分。
考核内容及对应的分值如下:二、考核标准(一)师德情况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师德考核由教师任职学校实施。
师德不合格者,1研训课程分可抵充学术发展分。
任期考核为不合格。
(二)在校履职和校内引领情况在校履职和校内引领情况由教师任职学校实施。
参加区内柔性流动的骨干,由原学校和支教学校共同认定。
1.履职情况,根据该教师每周课时数、教育教学业绩、学生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2.校内发挥示范引领情况,根据在校内开设公开课、开设培训讲座、带教本校教师等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评分建议如下2 :该学年内每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或开设半天的培训讲座,或带教一位本校教师,或主持一次研修活动,记5分。
(三)区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区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标由区考核专家团进行评定。
1.研训课程(1)上海市共享课程(含在线课程),每10课时15分3。
12)浦东新区教师培训选修课程,完成开发、通过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专家评审认定并且实施的,每10课时15分;完成开发、通过上述评审但因报名人数不足而未实施的,按二分之一的标准记分,即每10课时记7.5分。
23)在浦东新区区级教师培训项目中开发课程,依照浦东新区教师选修课程评审标准与流程,通过由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实施的,每10课时记15分。
多人合开的课程以每个人在该课中的实际开课课时数认定。
3.教学展示2各基层学校可对此项评分指标进行微调,非基层一线学校的在校履职和校内引领情况评分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调整。
上海市特级教师名录(浦东新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市特级教师名录(浦东新区)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名录,浦东,新区,上海市,特级,教师,名,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上海市特级教师名录(浦东新区)(20XX/01/18)语文:李百艳(竹园中学);郑朝晖(建平中学);毛承延(建平中学);张强(建平中学);王雅琴(三灶学校);徐红(上海市实验学校);兰保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章健文(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数虞涛(建平中学);田万国(建平中学);王海平(南汇中学);张少波(洋泾中学);杨正家(三林中学北校);陈双双(华师大二附中);郑跃星(华师大二附中);唐立华(华师大二附中);施洪亮(华师大二附中);周宁医(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陆虹(梅园小学);广德宏(交大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英语:徐子祥(建平中学);吴文涛(建平中学);车建琴(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沈华(上外大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物理:陈珍国(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朱佩明(南汇中学);张韶龙(南汇中学);范小辉(华师大二附中);赵希凤(建平实验中学)化学:郑胤飞(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施华(华师大二附中)政治:孟祥萍(华师大二附中);卜文雄(建平中学)历史:汪德武(建平中学);刘玉华(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周靖(华师大二附中)地理:李功爱(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王珏(洋泾中学)生物:朱静(东昌中学);杨振峰(建平中学);蒋金珍(进才中学);邹淑君(华师大二附中);娄维义(华师大二附中)音乐:陈璞(祝桥高级中学)体育:李鹰(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美术:张玉林(进才中学);瞿剑宛(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朱健朴(香山小学)信息技术:谢忠新(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朱一军(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薄明华(第一教育署);任玉芬(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黄敏君(冰厂田幼儿园)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是上海市教育系统特别表彰的一项荣誉称号。
获得该称号的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深厚的学科知识和广阔的教育理念。
他们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致力于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的评选标准十分严格,只有少数优秀的教师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作为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他们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们精通数学知识,运用独创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他们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的工作不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他们积极探索与创新。
他们关注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他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借助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有趣。
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出类拔萃,还在学科竞赛和科研方面有卓越的表现。
他们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研究,关注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最新动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以身作则,注重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
他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且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激情。
他们注重与同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水平。
对于名师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来说,荣获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他们教育事业的鼓励和支持。
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追求卓越,为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的引领下,上海的中学数学教育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获得这一荣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贡献力量。
数学,将不再是学生们头疼的难题,而是充满乐趣和创造力的知识领域。
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方案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方案为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宣城市政府《关于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看法》,建设一支高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适应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须要,结合z 市教体局《关于评选z市第五届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通知》〔教人[2015]3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评选国宁市第五届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全市公办、民办一般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教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以及教研、电教人员。
已获得"国宁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国宁市骨干教师'称号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任期考核为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同层次的评选。
二、评选名额第五届国宁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不予名额限制,只要符合国宁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均可参评。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或享受国、省政府特别津贴者,要求申报"宣城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的,经市教体局推举,宣城市教体局将直接认定为"宣城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
第五届国宁市骨干教师评选50名。
凡申报宣城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必须参加本次国宁市级的初选,方能推举。
三、评选条件见《国宁市骨干教师评选标准》〔附件1〕和《国宁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附件4〕四、评选办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要遵循保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公平竞争。
乡村中小学要积极动员和激励优秀教师参评,评选要向中小学一线教师倾斜,向乡村教师倾斜。
学校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评选标准和有关文件,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程序确定推举人选。
学校对确定的推举人选所有材料上报前要在校内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
公示结果填写在《推举表》〔另发〕"学校推举看法'一栏。
陈镇虎简介陈镇虎,男,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
现任普陀区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
兼任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普陀区教师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是上海市德育名师培养基地领衔人、上海市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普陀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
曾荣获首届上海市十佳模范班主任,市区“园丁奖”、德育先进工作者等数10项荣誉称号。
1978年进上海市宜川中学工作。
近20年的班主任生涯,用心在这片神圣的沃土上辛勤耕耘。
坚持素质教育方向,注重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体验性活动中建班育人,所带的班12次被评为全国、上海市和普陀区先进班队集体。
坚守“爱满天下”的为师天职,让师爱的阳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扉,形成了偏爱后进生、厚爱特殊生、博爱中间生和严爱高材生的“师爱”原则及方法。
坚持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知人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化、美学化和心理学化的“六化”原则。
1995年,经过全社会参评,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十佳模范班主任”,事迹被编进了《班主任诗篇》一书,中国教育台、上海教育台和普陀区有线台还拍摄了专题片,全市主要报刊媒体都作了登载。
22年的语文教学,坚持从德育整体观念出发,牢牢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德渗教”原则,把“教文”纳入“育人”大目标之内,充分发挥和凸显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和应有之义,积极参加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语文“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试验,努力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三个转换,逐步形成了“师生和谐相容”的教学观、“主体表现式——三块七环节”的教学模式和“真、快、活”的教风特色。
获得过20多项全国、市区级教学、教研等第奖,曾荣获“语文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并带教了不少青年教师。
1995学年担任副校长,主管德育工作,兼管美育、科研、选修活动课程等工作。
主持开发的活动选修课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科目化的重要特色之一,98年底和99年初《文汇报》头版头条连续二次刊载。
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1.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经验,为工作室的发展和成长做出贡献。
2.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类培训、研讨、讲座等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4.协助工作室主持人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参与骨干教师培训等市县级活动的指导讲学工作。
5.遵守工作室的规章制度,积极维护工作室的形象和声誉,保持工作室的活力和凝聚力。
XXX的“名师工作室”和“青年教师工作室”是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领军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而设立的。
其指导思想是确立研究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
工作室主持人的基本条件是省特级教师、省市名师,具有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并热心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工作室成员的基本条件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教学智慧和灵气,能够团队合作,是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级及以上基本功大赛获奖者。
组建程序包括个人申报、学校考核和公示结果。
工作室主持人的职责是负责主持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拟定工作室年度具体工作方案,并承担市县级活动的指导讲学工作。
工作室成员的职责是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工作室的目标是推出一名省特级教师、两名以上市级名师、三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十名以上县级学科带头人。
工作室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1.工作室成员应该结合工作室计划,制定三年的自我发展计划,争取在教育教学方面成为市县教研教改的带头人和名师。
2.积极参加本校和本地区的教育科研活动,包括校际交流、各级学科会议、各级学科培训和论文与经验的交流活动等,有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成员应该系统研究学科的前沿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考察报告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翁俊鹏在怡人融洽的气氛中,莆田市“十一五”第三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在祁淑莺副主任和左晓荣老师带领下到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实地考察,受到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
我们的参观学习,得到了该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有关领导陪同我们参观学习,并作了具体的经验介绍,友好地回答了我们提出问题,宾主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坦城交流,实地观摩了上海中远实验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这次考察活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也给我带来了思想上一次洗礼,对于自己未来在学校治理方面也会带来产生积极而又深远影响。
一、教育优势明显,校园环境怡人在去上海中远实验学校之前,华师大的老师已经给了极大的肯定,但真应了那句老话,耳闻不如一见,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整体校园坏境还是给我不小的震憾。
学校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很到位,地面干净无一杂物。
美观大方的宣传栏,构建了温馨曼妙的育人环境,营造了花园式学校氛围。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育人环境功能不言而喻,陶冶情操作用明显。
校园设计尽显现代人文风貌,处处展现其魅力。
每一处都能实现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心与心的交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智慧,引起心灵的震撼。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是由中远两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7亿元建造的一所现代化、国际化、优质化的学校。
学校座落于普陀区中远两湾城内,苏州河畔。
现有学生一千二百多名,教职员工130多名。
学校正、副校长,均是上海市首批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喜悦中获得成功,在夯实基础上得到卓越发展”。
学校所培养的是:人格健全,学力坚实,身心健康,德美双馨,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学的要求是“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培养特长”,以双语、数学、计算机、科技、钢琴、美术为特色,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从这里扬帆起航。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公布2020年本区教育科学研
究课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0.07.01
•【字号】普教基〔2020〕12号
•【施行日期】2020.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公布2020年本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的通知
区教育系统各单位:
根据《普陀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在各单位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评审、集体评议,经研究决定,确立“艺术学科落实中学生‘文化理解’素养有效路径的探究”等11项重点课题,“艺术特色课程资源共享跨校实施与应用”等12项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实施‘体医教’融合干预的实践研究”等55项一般课题,“二年级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探索与实践研究”等150项教师个人课题。
现将四类课题名单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单位及课题承担者与区教育局科研室联系,于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课题开题等工作。
附件:
1.2020年度普陀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立项名单
2.2020年度普陀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课题立项名单
3.2020年度普陀区教育科研一般课题立项名单
4.2020年度普陀区教师个人课题立项名单
普陀区教育局
2020年7月1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7.24•【字号】沪教委德[2006]21号•【施行日期】2006.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沪教委德〔2006〕21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根据《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沪教委德〔2005〕44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规范上海市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管理,现将《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抓紧前期准备,做好基地首批招生培训工作。
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2.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招生通知3.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情况介绍4.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学员报名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为加强上海市普教系统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人文素养,规范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管理,特制定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一、建设目标根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要求,树魂立根,有效而持久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力争在3-5年内,着力建立一支德育名师队伍,建设一批由德育名师领衔主持的,发挥孵化示范作用的德育名师实训基地,形成德育骨干队伍孵化培养机制,培养市级德育名师后备力量。
二、工作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严格推荐,结构合理,统筹协调,分类培养的原则:1.严格推荐。
各区县送审的实训教师数按比例确定,在个人自荐、专家举荐、组织推荐等基础上提出申请。
名师工作室章程一、指导思想名师工作室以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省市教学能手为骨干引领,以学校数学学科部分中青年教师为培养对象,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优质教师团队。
二、组织机构工作室行政负责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人及核心成员简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一小学副校长,曾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市十百千人才”“市教学名师”“市教学能手”“区重点支持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国、省教学大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
主持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等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成果评选中获奖,并有多余篇先后发表于《教师报》等刊物。
行政负责人:***第一小学校长,曾获“省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好校长”“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新,主持的《五组六部五环教学模式的研究》等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撰写的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成果评选中获奖,并有部分篇目发表。
核心成员:***,***小学副校长,曾获“省首批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省教学能手”“市模范教师”“市首批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赛教和各级各类专题观摩课、送教讲座活动。
数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
核心成员:***,市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曾获“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省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参与研究的多个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多年来连续担任省教学能手大赛活动评委。
撰写的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反思等在各级成果评选中获奖。
核心成员:小学数学教师,曾获“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省教学能手”“省课改新秀”“市骨干教师”“区先进教师”“区青年岗位能手”“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中学数学“探究与实践”课题的实证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报告人:上海市曹杨二中饶建民 2010.11.6 (一)课题的名称:《中学数学“探究与实践”课题的实证研究》名称解释:1、所谓中学数学的“探究与实践”,主要指的是现行上海市教材高中数学(试用本)的21个子课题和“探究与实践”、初中数学的23个“探究活动”子课题以及全国人教社版等外省、市中学教材中有关“探究与实践”的内容。
2、所谓“实证研究”:即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
3、《中学数学“探究与实践”课题的实证研究》旨在围绕中学教材中“探究与实践”课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分析“问题”的实质、变化,进行自主探究、深入实践、不断学习,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个“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究”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并“实践”结合问题给出必要的解释或证明。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探究与实践”是中学数学课程中引入并搭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同数学建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一同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模块或专题中。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即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2、《中学数学“探究与实践”课题的实证研究》正是深化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为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深化上海二期课改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