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尾装置
- 格式:docx
- 大小:27.33 KB
- 文档页数:13
列尾装置的原理与应用1. 列尾装置的定义列尾装置是一种常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的设备,用于将物料分离成不同密度的组分,并将其从底部排出。
它通过利用物料的密度差异,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分离,使得较重的组分沉降到底部并排出,而较轻的组分则被留在上部。
2. 列尾装置的工作原理列尾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的密度差异。
当物料通过列尾装置时,由于物料中不同组分的密度不同,造成了重力和浮力的平衡。
较重的组分受到重力作用而向下沉降,而较轻的组分受到浮力作用而向上浮动。
这种密度差异使得物料在列尾装置内发生分离。
列尾装置一般由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底部区域组成。
物料从顶部入口进入装置,经过中部区域的分离,然后由底部区域排出。
在中部区域,通常设置有阻流板或填料,以促进组分的分离和沉降。
底部区域通常设有排液管道,用于将沉降的组分从装置底部排出。
3. 列尾装置的应用场景列尾装置在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石油工业在石油工业中,列尾装置常用于原油分离和精炼过程。
原油经过列尾装置分离成不同密度的组分,如轻质原油、重质原油和沉淀物。
这些组分可以进一步用于不同的加工和利用过程。
3.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列尾装置用于分离反应产物、提取有用组分和去除杂质。
例如,在乙烯制造过程中,列尾装置可用于分离乙烯和乙烷等产物,以及去除杂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列尾装置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3.3 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列尾装置常用于药物纯化和分离步骤。
它可以分离出药物的纯度较高的组分,并去除不需要的杂质。
这对于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3.4 食品加工行业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列尾装置常用于酒类的酒精分离和提取步骤。
它可以将酒精和其他成分进行有效的分离,提高酒类的纯度和质量。
4. 列尾装置的优势和局限性列尾装置具有以下优势:•分离效果好:通过调整装置的参数和使用适当的填料,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操作简单:列尾装置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和维护。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一、引言列尾装置是指在列车尾部安装的一种设备,用于增加列车的制动能力,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在铁路运输中,列尾装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其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浅析,以期对相关工作做出一定的探讨和总结。
二、列尾装置的作用与分类列尾装置主要作用于列车制动,它可以迅速增加列车的制动力,从而保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按照其工作原理,列尾装置可分为机械式列尾装置和电子式列尾装置两种。
机械式列尾装置采用机械传动原理,通过手柄或脚踏等方式来控制列车制动,而电子式列尾装置则采用电子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及自动调整列车制动力。
三、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1. 人力资源组织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和电子知识,熟悉列尾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及时处理列尾装置的故障。
在作业组织中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包括机械师、电子工程师等。
还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2. 设备和物资组织列尾装置的作业需要使用一定的设备和物资,包括列尾装置本身、安全帽、工具箱等。
在作业组织中,需要对这些设备和物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备,确保技术人员能够顺利开展作业。
3. 作业流程组织列尾装置的作业流程包括检查、维修、更换等环节。
在作业组织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作业流程,明确各项作业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四、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管理1. 安全管理列尾装置作为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其安全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在作业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技术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 质量管理列尾装置的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在作业管理中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列尾装置的安装、维修等作业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确保列尾装置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列尾装置管理及防护列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营是关系到广大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列尾装置是列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列车的性能影响很大。
因此,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是列车运输安全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就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问题进行探讨。
一、列尾装置的管理1.1 正确使用列尾装置列尾装置是用来连接列车的后面部分的一个装置,一般包括缓冲器、钩缓器、空气管路等部分。
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列尾装置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地确保列车的行驶平稳,防止列车发生碰撞事故。
1.2 维护列尾装置对于列尾装置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保养以及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这些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列车的列尾装置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好地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1.3 监测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与列车行驶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因此,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不断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1.4 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需要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明确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防止人为因素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还能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列尾装置的防护2.1 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当列车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与其他车辆的碰撞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列尾装置。
例如,在列车的后面设置隔离栏杆、屏蔽网等设施,将列车与其他车辆隔离开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2 防止列车与隧道、桥梁等建筑物的冲撞有些桥梁和隧道的通行高度比较矮,当列车行驶时容易与其发生冲撞事故。
因此,在这些地方需要加设防护装置,例如建筑物前设置高强度的护栏,能够有效地避免列车与建筑物的冲撞事故发生。
2.3 避免列车快速行驶时的侧翻事故当列车快速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头可能倾斜,从而导致侧翻。
这种事故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作业准备。
选择外观状态及检测合格符合上线条件的列尾主机和电池。
填记《列尾运用登记簿》。
建立列尾装置与本务机车“一对一”关系。
使用机车号确认仪将待挂列车本务机机车号码输入列尾主机,并复检输入正确。
未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列尾安装人员通知车站值班员、车站值班员通知司机确认列尾,建立一对一关系。
安装列尾主机。
携带列尾主机钥匙及机车号确认仪(未配备除外),到达列车尾部地点安装列尾主机。
安装列尾主机时,执行“一安(打开锁具安装列尾主机),二接(将主机的软管与车辆软管连结,有列检作业的除外),三开(打开车辆折角塞门),四检(检查列尾主机安装是否牢固)”制度。
列尾主机软管应在提钩杆上缠绕或捆绑牢固。
确认列尾正常。
确认列尾正常后返回。
遇列尾主机与本务机司机控制盒“一对一”关系建立错误时,应重新建立。
作业报告。
报告车站值班员:“(次)列尾安装完毕,主机(号),电池(号)”。
将出发作业在《列尾装置运用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安装且列尾信息管理系统良好时除外。
列尾装置的组成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处理天然气、石油和化学品等工业领域中的流体的设备。
它通常安装在储罐、封闭设备或管道的底部,用于控制流体的进出和排放。
列尾装置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放管道排放管道是列尾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连接着储罐、封闭设备或管道的底部,并通过管道将流体排放出去。
排放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到流体的性质、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以确保流体能够顺利地排放出去,同时也要避免流体泄漏和防止管道堵塞。
2. 进出口阀门进出口阀门是控制流体进出的关键部件,它通常安装在排放管道的末端,通过开关控制流体的进出。
进出口阀门的种类有很多,如手动阀门、电动阀门、气动阀门和液压阀门等,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
3. 过滤器过滤器是用于过滤流体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的设备,它通常安装在进出口阀门的前面,防止杂质和颗粒进入管道和设备内部。
过滤器的种类也很多,如机械过滤器、磁力过滤器和纤维过滤器等,根据具体的流体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类型。
4. 流量计流量计是用于测量流体流量的设备,它通常安装在排放管道上,用于监测流体的流量和速度。
流量计的种类也很多,如涡轮流量计、嘴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等,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流量计类型。
5.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流体压力的设备,它通常安装在排放管道上,用于监测流体的压力和压力变化。
压力传感器的种类也很多,如压力变送器、压力传递器和压力计等,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类型。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列尾装置运行的设备,它通常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流体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控制进出口阀门、过滤器和流量计等设备的运行,以保证列尾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以上是列尾装置的组成部分,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使用列尾装置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事故和泄漏等问题。
简述列尾装置的作用
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列车行车安全的设备,主要作用有:
1. 监测并通报列车尾部风压:列尾装置可以通过监测列车尾部的风压来判断列车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装置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司机进行处理。
2. 检测列车中各车辆制动管折角塞门的非正常关闭:制动管折角塞门是列车制动时必不可少的部件,如果该部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制动。
列尾装置可以通过检测制动管折角塞门的非正常关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报警。
3. 替代原列尾守车的车长阀由司机遥控列尾排风,列车制动:在原列尾守车被替代后,列尾装置可以由司机通过控制盒进行遥控,实现列车尾部排风和制动的功能。
4. 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作为列车尾部标志:在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列尾装置可以作为列车尾部的标志,帮助司机判断列车是否正常运行。
总之,列尾装置是为了保证列车行车安全而设置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及时发现列车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从而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列尾装置的原理及应用1. 列尾装置的定义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改善列车运行稳定性的装置,通常安装在列车的尾部。
它通过改变列车的气动特性来减小列车尾部的气动阻力,从而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性能。
2. 列尾装置的原理列尾装置的原理基于气动学和流体力学理论。
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列车的运行稳定性:2.1 减小气动阻力列尾装置通过在列车尾部产生负压,降低了列车尾部的气动阻力。
这样可以减少列车的阻力,提高列车的速度和性能。
2.2 降低气动噪声列尾装置的设计也可以有效地减小列车尾部产生的气动噪声。
它能够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式,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从而提高列车的乘坐舒适度。
2.3 提高列车的稳定性列尾装置能改善列车的气动稳定性,减小侧风对列车的影响。
它可以通过改变气流的分布,增加列车的阻尼效果,降低列车由于侧风引起的倾斜和偏移。
3. 列尾装置的应用列尾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和重载列车等列车型号中。
它在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列尾装置的几个典型应用:3.1 高速列车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往往会受到气动阻力的影响,从而影响列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列尾装置通过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对于高速列车的安全和舒适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重载列车重载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通过弯道和坡道时。
列尾装置可以提高列车的稳定性,减小侧风和重载对列车的影响,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3.3 火车头改进装置列尾装置还可以用于火车头的改进装置。
它可以通过改变列车的气动特性,减小对列车前方的气动阻力,提高火车头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4. 总结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改善列车运行稳定性的重要装置,其原理主要基于气动学和流体力学理论。
通过减小气动阻力、降低气动噪声和提高列车的稳定性,列尾装置对于高速列车、重载列车和火车头的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列尾装置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改善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
列尾装置的原理与应用1. 列尾装置的基本原理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的装置,主要由物理作用实现分离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重力作用列尾装置利用重力作用使得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
重力作用使得固体颗粒向下运动,而较轻的液体则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二者的分离。
这种分离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化工、食品加工等。
1.2 离心力作用离心力作用是列尾装置分离液固混合物的重要原理之一。
通过高速旋转,装置中的离心力使得固体颗粒向外受力,而液体则向内靠拢,从而实现液固分离。
离心力作用使得列尾装置在固液分离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1.3 筛分作用列尾装置还利用筛分作用实现液固分离。
装置内部设有微孔或筛网,通过筛选大小不同的颗粒,实现将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
这种原理在微膜滤床、滤纸等设备中广泛应用,能够高效分离各种杂质。
2. 列尾装置的应用领域列尾装置作为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列尾装置的主要应用领域:2.1 化工领域在化工生产中,列尾装置常用于液固分离、液液分离和固体颗粒分级。
例如,在化纤行业的纺丝过程中,通过列尾装置可以将固体纤维与化纤液体分离,实现纤维的连续生产。
2.2 食品加工领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列尾装置经常用于液固分离、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例如,在果汁生产中,通过列尾装置可以将果浆中的果渣和果皮分离,得到纯净的果汁。
2.3 环保领域列尾装置在环保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列尾装置进行悬浮物的分离和去除,可以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2.4 药品生产领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列尾装置可以用于分离出有效成分、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从而得到纯净的药品。
这种装置在药品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纯度。
2.5 煤矿行业在煤矿行业中,列尾装置常用于实现煤矸石的回收和利用。
通过筛分作用,将煤矸石中的煤炭颗粒和岩石分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列尾装置的优势和局限性列尾装置作为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具有以下优势:•分离效率高,能够高效地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输送和排列物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管理、作业组织、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列尾装置承担着重要的作业任务,需要高效、稳定地运行以满足生产需求。
由于列尾装置的结构复杂、作业环境多变,其技术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指导相关企业更好地进行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
我们的研究旨在总结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流程及安全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保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列尾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推动企业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技术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的目标。
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列尾装置的技术特点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和加工工业产品的重要设备,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技术特点:1. 高效性:列尾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其高效性使得生产过程更为快速和有效率。
列尾装置
列尾装置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列车和轨道车辆中。
它起着重要
的作用,确保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列尾装置的定义、原理、分类及应用。
什么是列尾装置
列尾装置是一种安装在列车或轨道车辆末端的装置,用于调整列车的运行性能
并保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它通常由多个部件组成,如减震器、缓冲器、钩联、牵引力件等。
列尾装置的原理
列尾装置通过减震器和缓冲器等部件来减轻列车在运行时发生的冲击和震动,
保护列车车厢和乘客免受不必要的影响。
同时,列尾装置还可以提供必要的阻尼力,确保列车在换向或刹车时的平稳性。
列尾装置的分类
根据列尾装置的不同功能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减震型列尾装置、缓冲型列尾
装置和联挂型列尾装置。
减震型列尾装置主要用于减轻列车行驶中的震动力,缓冲型列尾装置则用于缓冲列车运行中的冲击力,而联挂型列尾装置则用于连接列车之间,保持列车间的牵引和牵引力。
列尾装置的应用
列尾装置广泛应用于火车、地铁、有轨电车等各种轨道车辆中。
通过安装列尾
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减少列车在运行中的损耗和磨损,延长列车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列尾装置是轨道车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它在保障列车行驶安
全和平稳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列尾装置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可以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支持。
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列尾装置是指用于控制卷材尾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生产领域。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列尾装置在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过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本文旨在浅析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研究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的组织要点和管理要点,探讨如何提高列尾装置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实施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探讨其对生产效率、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列尾装置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装置,其作用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顺畅。
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是确保列尾装置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对列尾装置的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讨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具竞争力。
这也有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研究列尾装置技术作业组织与管理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列尾装置的定义和功能列尾装置是指用于处理生产线末端产品的设备或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成品从生产线中逐个排放出来,并进行必要的包装、检验和标识等工序。
列尾装置的设计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促进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列尾装置的作用一、定义与概述列尾装置是一种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以及固体废物的设备。
它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来将废物进行处理,使其符合环保要求后排放或回收利用。
列尾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造纸、电子等各个行业中,对于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作用与意义列尾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和意义:1.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列尾装置可以有效地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以及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物理方法如吸附、沉淀,化学方法如中和、氧化,生物方法如微生物降解等,将废物中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2. 资源回收与利用列尾装置可以将废物中的可回收资源有效地分离出来,如有机溶剂、金属等,将其重新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还可以通过热能回收等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列尾装置可以对工业生产中的废物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其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有效的废物处理可以降低设备维护保养的频率和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符合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列尾装置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符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避免因排放超标而面临的罚款、停产整顿等风险。
合规经营对于企业的形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列尾装置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根据处理废物的方式和方法,列尾装置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处理装置、化学处理装置和生物处理装置。
1. 物理处理装置物理处理装置主要采用物理性质的变化,如吸附、离心、沉淀、过滤等方法,将废物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烟尘等分离出来。
常见的物理处理装置有离心机、过滤器、吸附剂塔等。
2. 化学处理装置化学处理装置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废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低其污染性。
常见的化学处理装置有中和塔、沉淀池、反应器等。
列尾装置列尾主机列尾装置全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下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设备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音合成、计算机处理技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生产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一、系统构成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列车机车部分: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简称司机控制盒)。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简称列尾主机)。
列尾主机的附属设备包括,列尾主机检测台、无线确认仪、列尾主机电池、列尾主机电池充电器、简易场强计、屏蔽室。
3.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二、主要功能1、列车尾部风压查询;2、列车尾部低风压告警;3、列车尾部排风制动;4、列尾主机电池电量不足告警;5、列车尾部标识;6、黑匣子记录功能。
三、工作原理机车乘务员操作司机控制盒功能键,首尾以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传递信令(编码信息),其信令通过机车列调电台(或列尾专用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列尾主机接收到司机控制盒发送的信令后,其响应信息再以同样的方式返回司机控制盒,司机通过司机控制盒合成的语音信息来了解列车尾部风压及列尾主机的工作状态等情况。
1.列尾主机的工作原理列尾主机内设有本机出厂ID 编号,安装于列车尾部车钩或提钩杆上,与列车尾部制动软管连接。
主要用于时时监测列车尾部风压、实现列车尾部排风制动、尾部标识(白天用红白相间斜彩条标识,夜间用红色发光管组闪光标识)。
列尾主机是封装于全封闭壳体内的系统。
由高集成微控制器系统、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调制解调器、双余度电磁阀、电池组、电台、压力传感器、主风管等部件组成。
2.司机控制盒工作原理司机控制盒内设有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有确认(即输号,黑键)、风压查询(绿键)、尾部排风(红键)、和列尾主机消号(黑键+绿键)等功能键;带有数码显示,待机状态时显示机车号码,查询时(或低风压告警时)显示列车的尾部风压,2秒钟后又显示机车号码;自带语音系统(即音频功放、扬声器)司机控制盒带有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俗称,“黑匣子”),可滚动记录4 000 多条数据(即事件)。
列尾装置列尾装置全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下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设备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音合成、计算机处理技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生产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一、系统构成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列车机车部分: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简称司机控制盒)。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简称列尾主机)。
列尾主机的附属设备包括,列尾主机检测台、无线确认仪、列尾主机电池、列尾主机电池充电器、简易场强计、屏蔽室。
3.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二、主要功能1、列车尾部风压查询;2、列车尾部低风压告警;3、列车尾部排风制动;4、列尾主机电池电量不足告警;5、列车尾部标识;6、黑匣子记录功能。
三、工作原理机车乘务员操作司机控制盒功能键,首尾以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传递信令(编码信息),其信令通过机车列调电台(或列尾专用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列尾主机接收到司机控制盒发送的信令后,其响应信息再以同样的方式返回司机控制盒,司机通过司机控制盒合成的语音信息来了解列车尾部风压及列尾主机的工作状态等情况。
1.列尾主机的工作原理列尾主机内设有本机出厂ID编号,安装于列车尾部车钩或提钩杆上,与列车尾部制动软管连接。
主要用于时时监测列车尾部风压、实现列车尾部排风制动、尾部标识(白天用红白相间斜彩条标识,夜间用红色发光管组闪光标识)。
列尾主机是封装于全封闭壳体内的系统。
由高集成微控制器系统、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调制解调器、双余度电磁阀、电池组、电台、压力传感器、主风管等部件组成。
2.司机控制盒工作原理司机控制盒内设有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有确认(即输号,黑键)、风压查询(绿键)、尾部排风(红键)、和列尾主机消号(黑键+绿键)等功能键;带有数码显示,待机状态时显示机车号码,查询时(或低风压告警时)显示列车的尾部风压,2秒钟后又显示机车号码;自带语音系统(即音频功放、扬声器)司机控制盒带有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俗称,“黑匣子”),可滚动记录4000多条数据(即事件)。
司机控制盒上设置了两个显示灯:一个是电源指示灯;另一个是排风指示灯。
列尾装置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的重要行车安全设备。
列尾装置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组成。
(一)列尾装置的作用1.使机车乘务员准确掌握列车尾部风压,确认列车完整;2.当列车主管因泄漏等原因风压不足时,可直接向司机报警;3.当车辆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司机可直接操纵列尾装置,使其强行排风,使列车制动停车。
4.起到列车标志的作用,为接发列车人员确认列车完整提供依据。
(二)列尾装置的使用为保证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
小运转列车是否挂列尾装置,由铁路局根据列车运行距离长短等条件确定。
列尾主机使用前由列尾检测人员、司机控制盒在机车出库前由电务部门按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列尾主机的安装与摘解由车务人员负责;软管连接,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人员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特殊情况由铁路局规定。
列车在编组站、区段站始发前,由机务值班人员分阶段向车站值班员提供担当始发列车牵引任务的机车号码,并由车站值班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出发本务机机车号码通知列尾作业人员,列尾作业人员将机车号码及其它有关信息填记于固定表册,将机车号码置入列尾主机。
再次确认无误后,将列尾主机安装锁闭在待发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后端车钩。
在其它站,机车乘务员根据车站值班员通知的列尾主机号码对其进行确认。
本务机车连挂车列后,机车乘务员必须通过司机控制盒查询本机车号是否已正确输入列尾主机。
如发现错误,由有关人员重新检查处理。
列车出发前,机车乘务员要通过列尾装置确认列车制动主管贯通和风压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列车在运行中,司机应按“机车操作规程”的要求查询列车尾部风压。
发现因折角塞门关闭引起制动不正常时,机车乘务员除采取机车制动外,还要按司机控制盒操作列尾主机排风,并报告列车调度员,按调度通知或命令进行处理。
列车在运行中发现列尾装置故障不能使用或丢失时,要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并在最近前方站停车处理。
车站助理值班员接发列车时要同时注意列尾主机状况,若发现列尾主机有异状,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时,要及时通知机车乘务员并进行处理。
列尾装置正常使用时,机车乘务员负责列车的完整。
在中间站保留、终到的列车,车站值班员要指派人员及时从列车尾部摘下列尾主机,断开电源,妥善保管,并做好继续使用的准备工作,或按规定回送指定站。
不更换本务机车的中转列车,如不更换列尾主机,继乘的机车乘务员须对列尾主机进行确认。
列尾装置的管理第1条列尾装置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组成。
列尾装置的功能、技术指标、设备安装要求和检测方法等要满足铁道部部颁《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列尾装置的设置、使用、管理等要符合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2条列尾装置实行固定配属制度。
跨局列车列尾装置的配备原则上按运转车长担当交路划分,特殊情况由相邻两局协商解决,但跨局列车本务机所用列尾装置的制式必须统一。
列尾主机的摘挂、检测以及电池充电等工作按局间协议执行。
有关铁路局要为邻局派驻的列尾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3条列尾主机及附属设备列车务固定资产,由车务部门负责管理;司机控制盒及附属设备列电务固定资产,由电务部门负责管理,机务部门负责日常的保管、使用。
列尾主机要涂记所属单位的文字标识及编号。
第4条列尾装置的配置数量要满足运输生产的需要,并按不同的区段保证一定的备用率。
相关耗材以及检测、充电等设备由设备管理单位根据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和生产需要确定。
第5条要建立健全使用、交接、检查等管理制度和设备工况履历簿;要制定各相关工种的工作责任制和相应的考核办法。
第6条要加强对列尾装置日常运用的管理,建立列尾装置调整、回送的具体办法。
跨局列车的列尾装置调整、回送按局间协议执行。
列尾装置的使用。
第7条列尾主机使用前由列尾检测人员、司机控制盒在机车出库前由电务部门按机车无线列调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8条列尾主机的安装与摘解由车务人员负责;制动软管连接,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人员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第9条确认无误后,将列尾主机安装锁闭在待发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后端车钩。
在其它站,机车乘务员根据车站值班员通知的列尾主机号码对其进行确认。
第10条本务机车连挂车列后,机车乘务员必须通过司机控制盒查询本机车号是否已正确输入列尾主机。
如发现错误,由有关人员重新检查处理。
第11条列车出发前,机车乘务员要通过列尾装置确认列车制动主管贯通和风压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第12条列车在运行中,司机应按“机车操作规程”的要求查询列车尾部风压。
发现因折角塞门关闭引起制动不正常时,机车乘务员除采取机车制动外,还要按司机控制盒操作列尾主机排风,并报告列车调度员,按调度通知或命令进行处理。
第13条列车在运行中发现列尾装置故障不能使用或丢失时,要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并在最近前方站停车处理。
车站助理值班员接发列车时要同时注意列尾主机状况,若发现列尾主机有异状,可能危及行车安全时,要及时通知机车乘务员并进行处理。
列尾装置正常使用时,机车乘务员负责列车的完整。
第14条在中间站保留、终到的列车,车站值班员要指派人员及时从列车尾部摘下列尾主机,断开电源,妥善保管,并做好继续使用的准备工作,或按规定回送指定站。
第15条不更换本务机车的中转列车,如不更换列尾主机,继乘的机车乘务员须对列尾主机进行确认,列尾装置的维修。
第16条列尾装置实行定期检修和状态检测维修相结合的维护办法。
各局应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设施,或采用其它维护手段,保证列车装置的正常使用。
列尾装置的定期检修和状态检测维修要严格执行铁路通信维护规则(专用无线通信)及有关技术标准。
第17条列尾装置的检测设备要定期由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校验。
第18条列尾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检测、维修、运用等项费用列入运输成本。
列尾装置使用年限暂定为4年。
第19条列尾装置所需要作业人员暂称列尾作业员,定员由各局自行调剂解决。
货物列车运用列尾装置后管理模式探讨摘要:货物列车取消守车运用列尾装置后,为了更好地发挥列尾装置保安全、提效益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列尾装置的治理模式尤显重要。
分别论述车务、机务、电务及综合部门治理列尾装置的优缺点。
综合分析后,提出综合部门治理列尾装置较为合适,较有利于列尾装置的用管修。
要害词:货物列车;列尾装置;综合部门;治理;模式1 列尾装置治理是运输安全中的新问题自1992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的研究,并已成功地研制出了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列尾装置,解决了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和运转车长的列车运行安全问题。
国内主要的列尾装置都是利用机车上和列车尾部分别安装的无线发射和接受装置来实现的。
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通过无线编码构成“一对一”关系。
机车乘务员用机车控制盒发出需要的查询盒控制信号,列尾装置主机在接受到本次列车的本务机车发出的指令后,向机车反馈查询信息,并在机车乘务室用语音播发,或向尾部列尾装置主机中的风压控制系统发出响应的排风指令,可实现全列车安全停车,防止列车放飓事故的发生。
此外,列尾装置主机还具有监控功能,在列车主风管被切断,主管泄露量超过规定值时,列尾装置主机会及时向机车乘务员发出警示,提醒列车乘务员注重列车运行状态。
2 列尾装置治理模式现状分析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和运转车长后,从已配备列尾装置的区段执行情况看,大部分区段仍未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即将列尾装置配属给原来担当运转车长值乘任务的列车段和车务段,包括列尾装置主机的摘挂、保养、保管和组织维修等工作,机车上的控制盒及列尾装置主机内的无线电台由电务部门负责检修。
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从安排人员角度来考虑的。
列尾装置治理这部分工作由运转车长来担当,解决部分职工的就业问题,易于为治理者采纳。
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忽视了对高科技产品专业化治理的规定,不利于技术设备的专业化、系统化和集中统一治理。
货物列车取消守车,目的是为了减员提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和运转车长后,应尽量减少列车段的功能,有条件的可逐步取消列车段,为铁路精简机构创造有利条件。
3 列尾装置治理模式探讨除了现有的车务部门治理模式外,根据作业特点、设备安装、设备流动性和专业维修治理等因素,可以由车辆部门、机务部门和电务部门治理及机务部门摘挂、电务部门负责治理维修即综合部门治理的4种治理模式,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