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目的评估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应用于宫颈癌检查的可重现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的10例宫颈癌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于相隔24 h~14 d进行2次轴位DKI扫描,测量峰度参数K以及扩散参数D,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受试者、志愿者和宫颈癌患者参数D的组内变异系数(ICC)分别为0.899、0.935和0.828,参数K的ICC分别为0.870、0.871和0.877。总受试者、志愿者和宫颈癌患者参数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23%、16.43%和16.51%,参数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85%、20.16%和12.28%。结论DKI 序列在检测宫颈组织水分子非高斯扩散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重现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 (DKI)in detecting of cervical carcinoma.Methods 10 patients and 10 healthy volunte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16 were selected and underwent duplicate MRI scans by using DKI with an interval of 24 hours to 14 days.The metric K and D were obtained from parametric maps and evaluat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9.0.Results The D value of intra group variation coefficient (ICC)of the total subjects,volunteers,and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0.899,0.935 and 0.828,respectively.The ICC of parameter K was 0.870,0.871 and 0.877,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D in the total subjects,the volunteers and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17.23%,16.43% and 16.51%,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parameter K were 17.85%,20.16% and 12.28%,respectively.Conclusion DK imaging sequence appears reproducible in detecting the non Gauss diffusion of water molecules in cervical carcinoma.

[Key words]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rvical carcinoma;Reproducibility

宮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以及疗效评判多依赖于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提供病灶在治疗前后形态学上的变化过程,但是对于早期微小病灶,常规MRI并不能有效发现。有学者发现肿瘤放疗后其功能学变化早于形态学[1]。作为功能磁共振的一个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可用检测肿瘤早于形态学变化之前的功能学变化,以此评估治疗效果[2]。然而作为一个以假设水分子遵循高斯分布为前提的序列,DWI并不能完全能准确描述水分子在人体内的扩散状况。

扩散峰度成像(DKI)也是扩散功能成像系列的一员,2005年首次被提及[3],主要用于描述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扩散。由于非高斯分布更符合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实际扩散方式,因此DKI可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目前DK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梗死、胶质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注意力集中缺陷等[4-8]。此外还有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外的疾病,如支气管畸形、肝细胞癌和前列腺癌[9-12]。但是关于DK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

抑郁症及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脑部基于体素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研究_曾祥柱

?中枢神经影像学 Voxel-based analysis of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forpatients with dep ression and comorbidhypertension in dep ressionZENG Xiang-zhu1,YUAN Hui-shu1*,LIU Ying1,WANG Zheng1, ZHANG Han2,WANG Xi-lin2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100191,China;2.Department ofConsultation Liaison,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cerebral microstructure impairment between patients of depressionand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hypertension with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depression group),26comorbid hypertension in depression(comorbid group),26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group)and 23healthy control subjects(control group)were recruited.DKI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3.0Tscanner.Mean kurtosis(MK)maps were compared among 4group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K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MK decreased in rightmiddle frontal gyrus,the right fusiform gyrus,right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left middle cingulate gyrus,left posteriorcingulate gyrus,right insula,the right hippocampus,right occipital gyrus and left occipital gyrus,bilateral precuneus,bi-lateral putamen,bilateral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middle temporal gyrus significantly in comorbid group(P<0.05),MK reduced in more cerebaral areas,including the right superior frontal gyrus,the right fusiform gyrus,right anterior cin-gulate,the right of the cingulate gyrus,left posterior cingulate gyrus,bilateral hippocampus,parahippocampal gyrus bilat-erally,the left middle occipital gyrus,bilateral wedge anterior lobe,and right putamen,left lingual gyrus,bilateral middletemporal gyrus and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the left thalamus(P<0.05),there was no cerebaral areas where MK de-creased in hypertension group;compared with depression group,MK decreased in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right fusi-form gyrus,right insula and right anterior cingutate in comorbid group(P<0.05).MK in right hippocampus(r=0.421,P<0.001)and the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r=0.400,P=0.001)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AMD-17scores.Conclusion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hypertension has extensive white matter impairments of frontal-subcorti-cal-limbic regions.Hypertension may  have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depression.[Key  words] Depression;Hypertens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OI:10.13929/j .1003-3289.2015.05.007[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77B0 )。[第一作者]曾祥柱(1977—),男,湖北荆州人,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诊断及功能磁共振成像。E-mail:zeng _x_zh@126.com[通信作者]袁慧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100191。E-mail:huishuy@sina.com[收稿日期]2014-08-18 [修回日期]2015-04- 03抑郁症及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脑部基于 体素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曾祥柱1,袁慧书1*,刘 颖1,王 筝1,张 函2,王希林2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络会诊科,北京 100191 )[摘 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在评价抑郁症及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脑部微观结构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26例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共病组)、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3名健 ·866·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年第31卷第5期 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15,Vol 31,No 5

80岁老人宫颈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80岁老人宫颈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当一个人得知自已是宫颈癌晚期的时候,一般都会抑郁,不喜欢与他人聊天或是沟通,这个样子会加快病情的恶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好处的。宫颈癌的发生,需要我们乐观面对。为大家整理了80岁老人宫颈癌晚期还能活多久,欢迎大家阅读! 宫颈癌是女性朋友高发的一种妇科疾病,也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可以说宫颈癌对口才的危害是很大的,同时在治疗宫颈癌的确时候也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很多宫颈癌患者在化疗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反胃,健康细胞减少,甚至会有掉头发等痛苦,总之宫颈癌会使患者的身体变得非常的虚弱。 宫颈癌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危害,所以许多得了宫颈癌最想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就是宫颈癌晚期了还有多少存活的时间呢? 宫颈癌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恶性疾病,因此在确诊以后,很多患者极其家属想要知道宫颈癌能活多久?其实,只要能够在早期发现后积极配合治疗,是有望康复的。晚期宫颈癌一般能活多久是没有统一答案的,要取决于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一般来说,晚期宫颈癌大多已经发生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临床上,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所以说,晚期宫颈癌一般能活多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尽管放化疗对

癌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放化疗还是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在摧毁癌细胞的同时,这些药物还会进入健康细胞中,从而使病人变得非常虚弱,虚弱程度取决于接受治疗的次数和每次治疗的时间。放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严重的反胃、健康细胞减少、掉头发等,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鉴于此,晚期宫颈癌在接受放化疗的时候,最好结合中医药进行综合治疗,以充分利用中医治疗宫颈癌的优势和西医治疗宫颈癌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技术,为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生存率的提高保驾护航。宫颈癌晚期的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住患者的症状,稳定患者的病情,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和放化疗结合使用,还可以有效的减轻化疗给患者带去的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是宫颈癌晚期最佳的治疗药物。由此可见,对于宫颈癌晚期患者最理想的延长生存期的方法就是接受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宫颈癌晚期不仅具有手术、放化疗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同时避免了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严重损害。多年以来,中医治疗宫颈癌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晚期宫颈癌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延长宫颈癌晚期生存期的同时,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来说更适合更有效。所以,晚期宫颈癌一般能活多久是没有统一答案的,虽然宫颈癌晚期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一大危险时期。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宫颈癌晚期症状,减轻好患者痛苦,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生命是没有问题的。

宫颈癌晚期不治会有什么痛苦

宫颈癌晚期对患者的伤害非常大,并且难以治疗。宫颈癌越早发现进行治疗,其治愈率就越高,虽然晚期比较难以治愈,但是宫颈癌晚期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是可以延缓患者的生命的。但是宫颈癌晚期不治疗会有什么痛苦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愈率已经大幅度的提升了,但是很多患者由于不了解癌症,认为患上癌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特别是一些发展到了晚期的宫颈癌患者,晚期往往癌细胞已经出现了局部扩散和全身扩散,伴随着诸多的并发症,患者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有的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不治疗,其实这样是错误的,晚期虽然已经治疗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合适的治疗,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宫颈癌晚期不治会有各方面的痛苦 1、疼痛:疼痛是宫颈癌晚期的症状。而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者是压迫,其它的致痛原因为:宫颈管内被癌瘤阻塞,宫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2、阴道分泌物增多:亦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宫颈癌晚期症状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 3、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特别是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量也较多,如果出血频发,失血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晚期病例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 4、全身症状:宫颈癌晚期的病人因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宫颈癌晚期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由于出血、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宫颈癌晚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病情发展快,常令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专家介绍晚期想要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已经无药可医,宫颈癌晚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的恶化,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宫颈癌晚期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放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缺乏选择性,带来很大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很多患者难以忍受,因此在放化疗的时候常会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宫颈癌晚期单独作用晚期患者也是比较常见的,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疲功能,达到强身壮体、祛除病邪、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应用广泛。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宫颈癌转移后不做化疗能活多久

宫颈癌这种疾病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出现让人无法承受的结果,宫颈癌恶性程度较高,病情发展较快,很多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病情的延误,出现了其他部分的扩散转移。宫颈癌发生转移局部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全身性的化疗成了常用的方法,不过有不少患者认为化疗副作用太大,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但又不做化疗会影响患者生存期,那宫颈癌转移后不做化疗能活多久呢? 宫颈癌转移后患者通过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控制病情发展,不过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症状,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化疗,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对化疗不敏感,则不建议化疗,不过对于宫颈癌转移不做化疗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却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与患者的体质、转移的程度、心态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关。如果患者一蹶不振,直接放弃治疗,病情会不断发展,不仅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会很快面临死亡。如果患者能乐观面对,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寻求其他方法治疗,是能够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的。 除了西医治疗外,中医也常被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中,且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目前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其抗癌功效也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中医治疗宫颈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并发症等对情况辨证施治,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而且还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如选择化疗的患者,有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宫颈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祛邪与扶正并重,着眼于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主要优势表现在有助于控制癌前病变,预防肿瘤复发;配合手术、放化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中晚期肿瘤患者有助于恢复元气,延长生命。同时还有利于减轻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身体康复,从而提高病人抗病能力,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李亚琴,宫颈癌,山西省长治市人 2012年11月26日,因身体不适,到郑州市上街区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宫颈低分化鳞癌。2013年3月8日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第1次化疗时就呕吐剧烈、脱发、白细胞急剧下降,因害怕复发,又坚持做了1次化疗和20次放疗,然而病情还是转移了,2013年6月14日,在河南省

宫颈癌怎么检查出来,5种方式参考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近些年,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也要做好防范工作,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确诊宫颈癌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化区取材。 2、宫颈碘试验 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变。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3、阴道镜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5、宫颈锥切术 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排除浸润癌者。可采用冷刀切除、环形电切除或冷凝电刀切除。 患上宫颈癌患者也不要认为就是被判了死刑,宫颈癌虽然比较难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方法主要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适用于各个阶段,防止复发和转移,减少手术、放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整体疗效。单独作用于晚期患者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宫颈癌检查方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宫颈癌方面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积极段炼身体,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对于患上宫颈癌的患者也要积极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

52-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_潘海宾

– 124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124-130作者单位: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放射科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通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南奉公路6600号 , 上海市 201400 .通信作者:李跃华(电子邮箱:liyuehua312@https://www.doczj.com/doc/6c4447878.html, ) 李晓兵(电子邮箱:ctisus@https://www.doczj.com/doc/6c4447878.html,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NO. 81471656;上海市自然基金NO.14ZR1432100; 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NO.201555 Chin Comput Med Imag ,2017,23:124-130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anghai Sixth Hospital South Branch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anghai Sixth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ddress: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Nanfeng Road on the 6600th Rd ,Shanghai 201400, P .R.C.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LI Yue-hua (E-mail:liyuehua312@https://www.doczj.com/doc/6c4447878.html, ); LI Xiao-bing(E-mail:ctisus@https://www.doczj.com/doc/6c4447878.html, )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鼻咽癌放疗后潘海宾1 李跃华2 杨亚旭1 李晓兵1 王?丹2 【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在检测鼻咽癌放疗后颞叶灰质与白质微观结构变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鼻咽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根据放疗完成至DKI 检查时间间隔将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人:A 组(1周)、B 组(6个月)和C 组(12个月),所有鼻咽癌患者和对照组志愿者常规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由2名放射科专家在协商一致情况下手动勾画颞叶灰质和白质感兴趣区,计算感兴趣区MD、MK 和FA 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放疗结束后1周颞叶灰质与白质的MK 值增加,放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时MK 值降低。放疗结束后1周MD 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放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MD 值接近正常。结论:DKI 能够动态监测鼻咽癌放疗后不同时期颞叶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定量测量MD 和MK 有助于早期发现常规磁共振无法显示的隐匿性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更客观的影像学证据。 【关键词】鼻咽癌;弥散峰度成像;放射治疗;颞叶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741(2017)-01-0124-07 颞叶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 【Abstract 】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 in the diagnosis of radiation-induced changes in the grey and white matter of temporal lobe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PC and 20 normal control individuals were enrolled. Patients with NPC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uration between the time of radiotherapy and DKI scanning: group A (1 week, n=20), group B (6 months, n=20), group C (12 months, n=20). Two neuroradiologists drew the region of interest (ROIs) manually in the temporal lobe white matter and grey matter on the DKI images. Mean diffusion (MD), mean kurtosis (MK) and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of the ROIs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MK values in grey and white matt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1 week after radiotherapy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at 6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PC, whereas the MD values in grey and white matt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t 1 week after radiotherapy and returned to normal at 6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radiotherapy. Conclusions: DKI can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Grey and White Matter of T emporal Lobe after Radiotherapy PAN Hai-bin 1,LI Yao-hua 2,YANG Ya-xu 1,LI Xiao-bing 1,WANG Dan 2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中晚期子宫癌患者化疗后可以活多久

子宫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很高,很多女性都会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尽早治疗。临床上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已是中晚期,此时病情较重,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因此患者的生存期备受关注,尤其是治疗后的生存期。化疗是治疗子宫癌常用的方法,那中晚期子宫癌患者化疗后可以活多久呢? 关于中晚期子宫癌患者化疗后可以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患者的病情、体质,化疗的效果以及化疗后的护理工作等。子宫癌中晚期患者通过化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但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等症状。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耐受力强,对化疗敏感,则通过化疗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生存期也相对较长,如果患者耐受力较差,对化疗反应较大,且后续的治疗也没有跟上,或者通过化疗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容易加重病情,甚至缩短患者寿命。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在化疗前用药,有助于调节机体,提高免疫力,减缓病情发展的速度,为治疗做充足的准备;在化疗期间可以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减轻和改善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在化疗结束后通过扶正祛邪等中药,有助于修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中晚期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送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还能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认为,子宫癌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体内存在着“虚、瘀、毒”三大病机,其中,元气亏虚是肿瘤的病机根本,癌毒结聚是肿瘤的病机基础,气血失和是肿瘤的病机关键。针对这三大病机,袁希福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通过采取“扶正”“通淤”“排毒”三大对策,结合肿瘤发病的不同程度、肿瘤存在的不同部位及患者的不同身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多年来,已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袁秀英(化名),子宫内膜癌骨转移,河南人 2017年5月,在家中休养的袁秀英(化名)因阴道出血,在当地医院检出了“子宫内膜癌”。随后其女儿在郑大一附院为母亲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在2017年6月做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腺癌,中分化,侵润深度1/2肌壁全层。本想配合化疗,但老人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恐怕难以耐受化疗的副作用,遂未行化疗。便叮嘱其定期复查,之后连续几个月复查未见异常。2018年1月3日复查结果显示:多处骨转移,左肺小结节。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c4447878.html,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 作者:阳俊葛凯任元亮吴凤英杨丽兰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 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超急性期脑梗塞 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80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T2W1序列扫描,另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其他序列扫描。扫描后对影响结果进行医学分析。结果:在15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有14例患者检测后显示为高信号,阳性率为93.33%;在65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经T2W1序列和T2WF-FLAIR序列扫描中有58例患 者表现为稍高信号,阳性率为89.23%,DWI序列扫描检测有65例患者显示高信号,其阳性率检测为100.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超急性期脑梗塞;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nfarct patient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sequence and T2W1 sequence were performed in 80 patients with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ddition,other sequence scans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ctual condition. Med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as performed after scanning. Results: of the 15 patients with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14 showed high reliability after examination. In 65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58 of the 65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howed slightly hyperintense signal,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89.23%. Conclusion: 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 (DWI) technique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value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在临床治疗中,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多发、常见的疾病,患者由于脑部缺血形成的脑组织坏死被称为脑梗死,其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对该类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几年新发展出一种

05-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研究进展_戴艳芳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戴艳芳 综述,卢 洁,李坤成 审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影像学部放射科 北京 100053) 【摘 要】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作为非高斯扩散成像技术,在探测组织细微结构损伤方面优于传统扩散成像技术(包括DWI和DTI),并已被初步应用于临床研究,对脑肿瘤的评价、退行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果,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DKI成像原理和在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峰度;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15)05-0913-03 Advances in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AI Yan-fang,LU Jie,LI Kun-ch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Xuanwu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3,P.R.China 【Abstract】 As a non-Gaussia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echnique,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is betterthan conventional DWI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in tissue microstructure.DKI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such as in the evaluation of brain tumors,degenerative diseases,demyelinating diseases,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underlying theory of DKI as well as th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Kurtos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作为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拓展,采用非高斯分布模型,较传统DTI而言该模型更符合高b值下组织内水分子实际扩散分布情况,不仅可以获得DTI相关指标(如平均扩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等),还可以同时获得DKI特有指标(如峰度、平均峰度等),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丰富信息[1~3]。另外,DKI对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更加敏感,因此能为组织微观结构变化及某些疾病早期的组织细微损伤探测提供更为先进、准确的评价。近年来,DKI在临床研究中已有初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对DKI成像原理和在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 1 DKI成像技术原理 1.1 DKI技术理论原理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DTI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最常使用的指标如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等已普遍用以诊断和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但是,FA和ADC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传统扩散成像技术基于高斯假设模型进行计算,然而,神经元组织是复杂的微观环境,水分子扩散信号的衰减受诸多因 作者简介:戴艳芳(1982-),女,北京人,在职硕士研究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 通信作者:李坤成 教授 E-mail:cjr.likuncheng@vip.163.com素影响,特别是高b值下水分子并不遵循高斯分布,因此,理想高斯模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组织的结构信息,新的非高斯模型扩散成像技术,如Q空间成像(q-space imaging,QSI)和DKI,在理论层面较传统扩散成像技术更具优势。 DKI利用峰度量化非高斯模型下水分子任意分布的概率,不需要完整测量扩散位移分布概率,因此其成像时间和对梯度硬件的要求都低于QSI。DKI采用了非线性位移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反映水分子扩散的非高斯特性,与DTI不同,要求特定扩散方向的扩散加权信号大小符合如下b值函 数[1,4]:S(b)=S(0)exp(-bD+1 b b2 D2 K)。 其中D是扩散系数,K是扩散峰度。因为附加自由度参数,故至少需要3个不同的b值,且其中必须含有b=0。类似于传统扩散张量,扩散峰度张量使用取向峰度的全部表征[1,4],此扩散峰度张量具有15个独立的自由度,要求必须至少15个独立的扩散方向反映组织的各向异性扩散特性,包括方向依赖性,上述函数最终有22个自由度,其中6个用于扩散张量,15个用于峰度张量,1个与S(0)相关。完整DKI数据包含构建扩散张量所需的全部信息,因此,非线性扩散函数可以同时获得传统扩散指标ADC和表观峰度系数(apparent kurtosis coefficient,AKC)。AKC值可量化偏离高斯模型的偏差量,反映生物组织的非高斯特性,这些参数也可以使用张量形式表达[5,6]。 1.2 DKI相关参数 3 1 9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25卷第5期 J Med Imaging Vol.25No.5 2015

宫颈癌晚期输营养液还能活多久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已是晚期。晚期患者深受癌肿的侵害,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下降,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通过输营养液的方式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此时对于生存期问题是患者尤为关注的,那宫颈癌晚期输营养液还能活多久呢? 宫颈癌晚期癌细胞生长、增长速度较快,对机体消耗较大,患者普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输营养液维持需求,此时患者可能坚持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如几个月到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输营养液也只是暂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如果患者长期无法进食,仅仅靠输营养液是不够的,患者会日渐消瘦,甚至出现脏器功能的衰竭,生存期也相对较短,因此一定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尽快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恢复正常的饮食,才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能,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宫颈癌晚期的治疗,手术切除的几率较小,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放化疗虽然短期内能控制病情,缩小肿块,但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患者无法通过饮食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身体各方面的免疫机能会随之下降,对于放化疗的副作用往往很难承受,因此需要慎重选择。与放化疗相比,中医虽然短期缩瘤速度不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也能帮助患者调理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改善患者的饮食、精神、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能,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在治疗宫颈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宫颈癌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他强调: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从而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论。“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众多用药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姚福新,宫颈癌,河南驻马店人 姚福新于2011年4月在驻马店中心医院确诊为宫颈癌,于4月18日在当地医院接受宫颈癌子宫、附件全切术。术后行放疗25次,化疗五个疗程后一直在家调养身体。于2012年4月定期复查时发现淋巴转移,于是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放化疗,但是90次的放化疗并没有给姚福新带来好运,复查又发现了肺转移。当时看到自己的病情这么严重,全家人都几乎失望了,就连医生也只是让她回家养着。几乎放弃希望的他们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也可治疗宫颈癌,于是姚福新在丈夫的陪伴下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服药一月,姚福新表示:睡眠已经好转,除了偶尔咳嗽,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于是她继续服药,在服用完80副药之后复查结果显示:肺部肿块较前缩小。姚福新高兴地说:“俺们连着吃药八十天,到医院一复查没发展”。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进行巩固治疗中。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宫颈癌扩散峰度成像检查的可重现性研究 目的评估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应用于宫颈癌检查的可重现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12月的10例宫颈癌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于相隔24 h~14 d进行2次轴位DKI扫描,测量峰度参数K以及扩散参数D,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受试者、志愿者和宫颈癌患者参数D的组内变异系数(ICC)分别为0.899、0.935和0.828,参数K的ICC分别为0.870、0.871和0.877。总受试者、志愿者和宫颈癌患者参数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23%、16.43%和16.51%,参数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85%、20.16%和12.28%。结论DKI 序列在检测宫颈组织水分子非高斯扩散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重现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 (DKI)in detecting of cervical carcinoma.Methods 10 patients and 10 healthy volunte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16 were selected and underwent duplicate MRI scans by using DKI with an interval of 24 hours to 14 days.The metric K and D were obtained from parametric maps and evaluat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9.0.Results The D value of intra group variation coefficient (ICC)of the total subjects,volunteers,and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0.899,0.935 and 0.828,respectively.The ICC of parameter K was 0.870,0.871 and 0.877,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D in the total subjects,the volunteers and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17.23%,16.43% and 16.51%,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parameter K were 17.85%,20.16% and 12.28%,respectively.Conclusion DK imaging sequence appears reproducible in detecting the non Gauss diffusion of water molecules in cervical carcinoma. [Key words]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rvical carcinoma;Reproducibility 宮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以及疗效评判多依赖于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提供病灶在治疗前后形态学上的变化过程,但是对于早期微小病灶,常规MRI并不能有效发现。有学者发现肿瘤放疗后其功能学变化早于形态学[1]。作为功能磁共振的一个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可用检测肿瘤早于形态学变化之前的功能学变化,以此评估治疗效果[2]。然而作为一个以假设水分子遵循高斯分布为前提的序列,DWI并不能完全能准确描述水分子在人体内的扩散状况。 扩散峰度成像(DKI)也是扩散功能成像系列的一员,2005年首次被提及[3],主要用于描述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扩散。由于非高斯分布更符合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实际扩散方式,因此DKI可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目前DK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梗死、胶质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注意力集中缺陷等[4-8]。此外还有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外的疾病,如支气管畸形、肝细胞癌和前列腺癌[9-12]。但是关于DK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