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及分类3、正确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计划免疫的意义重、难点分析重点:1、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流感、艾滋病)2、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3、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点:1、正确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2、明确抗原和抗体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学案情景导入:听老师回忆2020年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讲述新冠疫情,设疑导课:这次疫情有什么引起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恐慌?为什么同一种病,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导出课题传染病与免疫贴近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基础梳理环节1:传染病1.对照传染病的思维导图,结合课本内容,快速梳理基础知识。
并将答案填写在学案的思维导图框架中2.辨析传染病和非传染病3.结合新冠肺炎辨析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4.区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出示传染病思维导图,随后让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对重点知识或有问题的知识进行解析。
学生先自主回顾基础知识,通过寻找知识间的彼此联系将知识汇总成知识网络。
查漏补缺环节2:免疫1.识图辨析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特点2。
通过观看动画并动手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来突破难点3.总结免疫的类型4.识图回忆免疫的三大功能―――辨析和异常分析5.归纳总结免疫的思维导图通过病例分析和识图辨析,提升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而不是停留在简单机械记忆上。
这为下一步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寻找知识间的彼此联系将知识汇总成知识网络。
查漏补缺难点突破1.学生上台连线辨析以下几种方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2.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在白板上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
提问:1、如何正确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抗体是如何产生,并消灭抗原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归纳:1、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对象和常用做法2、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去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通过认知冲突和动手模拟让学生对易混点进行理清弄懂没从突破重难点归纳提升:了解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体对人体的损害,从而树立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健康意识。
生物中考复习课件传染病及其免疫•引言•传染病基础知识•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常见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传染病与免疫的实验诊断方法•传染病与免疫的临床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传染病及其免疫的相关知识,提高应对生物中考的能力。
背景传染病及其免疫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生物考试的热点和难点。
传染病与免疫的重要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01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02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与免疫在生物学中的地位03传染病及其免疫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的重要内容。
02传染病基础知识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定义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分类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类型,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水源传播接触传播如霍乱、痢疾等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
如性病、狂犬病等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如流感、麻疹等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传播。
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
如乙脑、疟疾等通过蚊子、跳蚤等昆虫传播。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03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