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脱位
- 格式:docx
- 大小:13.25 KB
- 文档页数:6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基础知识寰枢关节位于人体的哪个位置?在人体的解剖上第一颈椎又称为寰椎,第二颈椎又称为枢椎。
所以寰枢关节是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接的总称。
何谓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以旋转运动为主的寰枢关节发生不完全性脱位。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中年、青少年多以外伤为主,婴幼儿多以先天性畸形为主,而老年人则以类风湿关节炎等继发性疾病为主。
(二)术前健康指导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需要做哪些检查?1)X线检查:前后位片可见各椎体之间关系紊乱,小关节相互关系显示不清。
2)C T检查:在拍摄X线片并未发现异常时,可行CT检查用来协助诊断。
CT检查可排除上颈椎畸形和枢椎椎弓骨折等其他疾病。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有哪些治疗方法?如仅为部分撕裂伤,通常采取颅骨牵引或颌枕带牵引来治疗。
如为完全断裂,且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其稳定性的患者,应主张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颌枕带牵引?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颌枕带牵引属于兜带牵引的一种,是运用颌枕带托住患者的下颌和枕骨粗隆部,向头顶方向进行牵引。
该牵引方法多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颈椎间盘突出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重量应根据体重来换算,牵引重量不要大于5kg。
颌枕带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进行牵引时需要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维持有效的牵引: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颅骨牵引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颅骨牵引是骨牵引里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适用于颈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等颈椎外伤的患者。
牵引的重量多为体重的1/12,一般第1、2颈椎用4kg,之后每下降一个椎体就增加1kgo颅骨牵引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嘿,说起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呀,我可得给你唠唠我一朋友的事儿,从那里面就大概能明白是咋回事儿啦。
我这朋友有段时间老喊脖子疼,脑袋也晕乎乎的,就跟在云里雾里似的,可难受了。
他就跑去医院看,这才知道可能是寰枢关节出了问题,也就是寰枢关节半脱位呢。
医生说呀,这诊断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呢,症状很关键。
像我朋友这样脖子疼得厉害,而且还不是那种普通的肌肉疼,是感觉脖子后面深层的地方在疼,就好像有啥东西在里面揪着似的。
脑袋呢,不光晕,还可能会觉得胀胀的,有时候转个头都觉得费劲,稍微动一下,那头晕就更明显啦,就跟坐过山车刚下来似的,天旋地转的。
然后呢,医生会摸摸脖子那儿,就是做体格检查啦。
医生摸的时候可仔细了,会看看寰枢关节那块儿是不是有压痛,就是按一下,要是我朋友疼得“嘶”的一声叫出来,那就得更留意啦。
还会检查脖子的活动范围,我朋友本来想转转脖子给医生看看,结果刚转一点点,就疼得不敢动了,这活动受限也是个重要的表现呀。
再有就是得靠那些个检查仪器啦。
像拍X光片呀,从片子上能看到寰枢关节的位置是不是正常。
正常的寰枢关节应该是整整齐齐的,要是半脱位了,就会发现关节之间的关系有点不对劲了,可能会有错位啥的,就好像原本排得好好的积木,突然有一块歪了似的。
有时候还得做CT或者磁共振呢,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情况,有没有啥损伤之类的。
反正呀,要诊断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就得综合症状、体格检查还有那些检查仪器的结果来看。
就像我朋友,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最后才确定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然后就赶紧接受治疗啦。
嘿嘿,这就是我知道的关于这诊断标准的事儿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寰枢关节半脱位影像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颈椎骨折的特殊类型,它通常发生在C1和C2椎骨之间的关节处。
这种半脱位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和颈椎功能障碍。
因此,准确的影像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进行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诊断时,通常采用X射线、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检查方法。
下面是常用的影像诊断标准:
1. X射线:一般采用侧位片进行初步筛查,观察寰椎和枢椎的位置关系。
正常情况下,枢椎应该位于寰椎的前方,如果发现枢椎后移或与寰椎有明显的间隙,则可能存在寰枢关节半脱位。
2. CT扫描: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能够显示寰枢关节的骨折、脱位和关节面的损伤。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确认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程度和类型,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颈椎骨折。
3. MRI检查:MRI对于评估韧带、软组织和神经损伤非常有用。
这种影像技术可以显示寰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如颈椎间盘、韧带和脊髓,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病史等综合考虑。
有时候,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骨折或脱位,
但仍存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可能。
因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谨慎分析影像结果,并综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判断。
总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射线、CT和MRI 等影像检查。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判断寰枢关节的脱位程度和类型,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
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颈椎骨折的严重类型,通常需要进行临床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和MRI。
X射线可以初步判断颈椎骨折的情况,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
折断裂的情况,MRI则可以观察软组织损伤情况。
3. 医生的临床判断,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是否为寰枢关节脱位。
总的来说,诊断寰枢关节脱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颈椎损伤,在儿童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较低。
它通常是由于外伤造成的,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或体育活动中的不慎受伤。
寰枢关节是颈椎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的连接点,其稳定性对于支撑头部的重量和保护脑部至关重要。
因此,一旦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症状和体征,以及诊断标准。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疾病的诊断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儿,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包括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之后,将详细讨论该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最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详细分析,结合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标准,以提高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疗效果。
同时,文章还旨在加强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这一疾病的认识,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正文2.1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关节在儿童身体中脱位或错位的情况。
寰枢关节是头颅和脊椎之间的第一个颈椎关节,也称为寰枢关节,其在维持头部的旋转和倾斜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比如意外跌倒、交通事故等。
脱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颈部僵硬等症状。
另外,由于儿童骨骼和关节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第1篇一、引言寰枢关节是人体颈椎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位于颈椎的第一、二椎体之间,是人体颈椎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但未达到完全脱位的状态。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可能导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定义与病因1. 定义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但未达到完全脱位的状态。
根据半脱位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2. 病因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伤:如车祸、跌倒、扭伤等,导致寰椎与枢椎之间的稳定性降低,发生半脱位。
(2)慢性劳损:长期低头、颈部姿势不当等,使颈椎负担加重,导致寰枢关节稳定性下降。
(3)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导致颈椎结构异常,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
(4)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也可能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
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1. 疼痛:患者常感到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肩部、上肢等部位。
2. 活动受限:颈部活动度受限,尤其是在旋转和侧弯方面。
3. 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
4. 其他症状:如肩颈部肌肉紧张、僵硬等。
四、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受伤史、颈椎病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颈部姿势、活动度,检查颈椎有无畸形、压痛等。
(3)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光片、CT、MRI等,可明确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
2. 治疗(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如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1. 伤残级别划分根据我国《劳动能力鉴定与赔偿条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伤残级别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级伤残:患者丧失自主生活能力,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
寰枢关节脱位
【病因】
本病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外伤性脱位
1、合并齿状突骨折:即寰椎连带着齿状突骨折一并移位。
从枢椎椎体后上角或骨折线后缘测量到寰椎后弓的前缘,此距离为脊髓可占据的有效空间,可据此估计缓冲间隙的狭窄及脊髓受压的情况。
2、单纯的寰椎前脱位: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关节脱位,必有寰枢之间韧带的广泛损伤。
由于齿状突的存在,脊髓被夹在齿状突和寰椎后弓之间,更易受伤。
二、先天性畸形脱位
枕颈部有发育异常者,外伤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寰枢关节急性脱位。
多数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渐发生寰枢关节不稳定。
常见的两种:
(1)分节障碍,表现为枕骨寰椎融合成颈2~3椎体融合;
(2)齿状突发育不全。
三、自发性脱位
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则多继发于颈部深在感染。
寰枢椎旋转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
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
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之为旋转性移位。
四、病理性脱位
也为缓慢发生的脱位,与自发性发生脱位的区别在于确有寰椎和/
或枢椎的骨质破坏性病变。
在我国以寰枢椎结核为多见,也偶见于寰
枢椎肿瘤或骨髓炎。
【发病机理】
解剖特点与损伤机制:
寰枢关节包括:
(1)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
(2)齿状突前、后关节,分别位于齿状突前面与寰椎前弓的齿凹和
齿状突后面与寰椎横韧带之间,形成两个滑膜腔。
寰枢关节的周围韧
带及覆膜有寰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翼状韧带、覆膜及寰椎后弓
与枢椎椎弓间的黄韧带。
头部旋转运动的90%发生于此关节,它不但运
动灵活,且周围有许多韧带连接枕骨、寰椎、枢椎及其他颈椎。
当头
颅部遭受突然屈曲作用时,头部的动能大部分集中在横韧带上,齿状
突恰在其中央部,形成一种“切割”外力,可造成横韧带断裂。
另外
造成寰椎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的垂直暴力作用,使寰椎侧块和
椎弓骨折段分离移位也可造成横韧带撕裂。
横韧带附着于寰椎两侧块
前方附着,并与其前弓共同构成骨纤维结构,包绕并限制齿状突过度
活动,保护寰枢椎稳定,当横韧带损伤或断裂时即可出现寰枢关节的
脱位或半脱位。
这是一种严重损伤,常伴有脊髓损伤,可立即致命。
【症状】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
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
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双
侧前脱位显著的患者,其头部前倾,张口受影询,颈椎各方向活动均
受限制;其咽壁隆起,使鼻咽腔缩小,说话不清带有鼻音;触诊触到其
前脱的寰椎前结节;枕颈区变平而枢椎棘突明显隆起,有压痛及该区疼痛。
双侧前脱位者可压迫脊髓而表现为四肢瘫或偏瘫。
严重的陈旧性
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并可导致面部发
育不对称。
二、诊断
明确的外伤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脱位相鉴别。
除外上颈椎的其他部位损伤,必须借助X线摄片。
X线张口位摄片
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枚侧块间距不对称,但张口拍片
时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置偏斜,引起两者间隙异常,或不能满意显示
该区解剖结构。
必要时多拍几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当造成误诊。
侧位X线片能清醒显示齿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
正常情况下
在3mm以内。
必要时CT扫描,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鉴别。
应注
意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
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
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斜颈的出现可引起对侧胸锁乳突肌痉挛。
其次,横韧带是软组织:在普遍X线不能显影,其损伤情况应以间
接影像加以判断。
寰椎前弓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状突距离(ADI)比较有用。
(1)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相对应点的
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3mm和4mm;如成人寰齿距为3mm~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撕裂。
如寰齿距为5mm~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
分辅助韧带撕裂;如10mm~12mm则证明全部韧带断裂;
(2)枕颈伸屈功力性侧位片:显示屈位时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呈“V”型间隙,提示横韧带下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未断纤维
束起支点作用。
而显示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型;
(3)枕颈伸屈动力性侧位片,显示寰椎前后不稳征象,确诊为韧带
损伤。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是
防治本病的关键,另外还需注意积极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颈部深在
感染。
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检查】
本病的检查主要有以下两种:
1、X线检查:
正常人寰枢椎开口位片的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
当寰椎双侧
前脱位时,虽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但两侧寰枢关节突关节间隙
变小或重叠,侧位x线片寰齿间隙增大。
在寰椎单侧前脱位时,开口位
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或有脱位
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解剖关系发生改变。
寰椎存在一定程度的旋转,引起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交.而且两侧
侧块大小不对称和齿状突一侧块间距大小不等。
侧位x线片能清晰显示
专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mm以内。
寰椎前弓
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状突距离(ADI)比较有用;
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专状突相对应点的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2.5mm和3mm;如成人寰齿间距在3~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断裂。
如寰齿间距为5―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
分辅勖韧带撕裂;如达10~12mm则表明全部韧带断裂;枕颈伸屈动力性
侧位上。
屈位时显示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呈“V”型间隙,提示横韧带下
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未断纤维束起支点作用,而显示
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型。
2、CT检查:
可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等疾病相鉴别。
特别在颈部有创
伤史,有颈部疼痛,僵硬或固定体位,而x线未发现异常时,CT检查有
助于防止漏诊。
【鉴别】
明确的外伤史可以同炎症所致半脱位相鉴别。
除外上颈椎的其他
部位损伤,必须借助X线摄片。
X线张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
状突与寰椎两枚侧块间距不对称,但张口拍片时合作不好可使投影位
置偏斜,引起两者间隙异常,或不能满意显示该区解剖结构。
必要时
多拍几次片,排除因投影位置不当造成误诊。
【并发症】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
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局部表现主要是枕下和枕颈部疼痛,活
动功能受限,如果合并脊髓损伤,有下列几种情况发生:
(1)呼吸中枢受到波及时,于损伤现场致命;
(2)损伤后有一过性神经,表现短暂肢体瘫痪或肢体无力,但能迅速好转乃至治恢复;
(3)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功能障碍,此为最严重者。
如果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寰椎脱位则更加严重,脊髓受压也随之加剧;
(4)迟发性神经症状。
损伤在当时和早期并不发生,随着头颈活动增加而逐渐出现。
寰枢椎脱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倾斜。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
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有时微小的创伤就可造成寰枢关节旋转移位,头在旋转位置上,取代了寰椎在枢椎上面的运动,两者仅能有少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