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33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知识、能力聚焦1、向量的概念(1)向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叫做向量。
【注:和量与数量的区别,表示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模(也就是用来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向量 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记作│ │。
(2)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 。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若向量 和 相等,则记作 = 。
2、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也称平行向量),应注意两个向量共线但不一定相等,而两个向量相等是一定共线。
平面几何的三点共线与两个向量共线不同:首先共线向量不考虑起点,其次明确共线向量分为如下五种情况:(1)方向相同、模相等;(2)方向相同、模不等。
(3)方向相反、模相等;(4)方向相反、模不等;(5)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共线。
例:把平面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 解:因任一单位向量的始点移到同一点O 时,终点一定落在以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单位圆上,反过来,单位圆上的任一点P 都对应一个单位向量 ,故构成的图形为一单位圆。
(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例: 向量 、 平行,记作// 。
向量 、 、 平行,记作// // 。
(6)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7)相反向量:与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 的相反向量。
记为- , 与- 互为相反向量,且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仍是零向量。
例: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向量 和向量 方向相同O AB a b a b OP a b a b a b c a b c a a a a a AB DC AB且长度相等; = 。
向量 和向量 长度相等但方向相反,是一对相反向量; =- 。
3、向量的表示 几何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即用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来表示,如 用| |表示长度。
例: 如图,四边形ABCD 与ABDE 都是平行四边形;①用有向线段表示与向量 相等的向量; ②用有向线段表示与向量 共线的向量;解:①与 相等的向量是 、 、 。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知道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2. 让学生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字母表示和坐标表示。
3. 让学生学会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等。
2. 向量的表示方法:(1)字母表示:用大写字母表示向量,如\( \vec{a} \),\( \vec{b} \) 等。
(2)坐标表示:用小写字母加上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如\( \vec{a} = (a_x, a_y) \),\( \vec{b} = (b_x, b_y) \) 等。
3. 向量的加减法:(1)向量加法:\( \vec{a} + \vec{b} = (\vec{a}_x + \vec{b}_x, \vec{a}_y + \vec{b}_y) \)。
(2)向量减法:\( \vec{a} \vec{b} = (\vec{a}_x \vec{b}_x, \vec{a}_y \vec{b}_y) \)。
4. 向量的数乘:(1)数乘向量:\( k\vec{a} = (ka_x, ka_y) \),其中\( k \) 是实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向量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2. 难点: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向量的加减法和数乘运算。
3. 采用提问法,检查学生对向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物体位移、速度等,引入向量的概念。
2. 讲解向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向量有大小和方向。
3. 讲解向量的表示方法,包括字母表示和坐标表示。
4. 讲解向量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5. 讲解向量的数乘,让学生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规则。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学目标:1. 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向量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
3. 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
教学内容:第一章:向量的概念1.1 向量的定义1.2 向量的性质1.3 向量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向量的加法和减法2.1 向量加法的定义和性质2.2 向量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3 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第三章:向量的数乘3.1 向量数乘的定义和性质3.2 向量数乘的意义和应用3.3 向量的长度和方向第四章:向量的几何应用4.1 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4.2 向量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4.3 向量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第五章:向量的线性组合5.1 向量的线性组合定义和性质5.2 向量线性组合的意义和应用5.3 向量空间和基底的概念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利用图形和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向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和讨论的参与度。
2. 作业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3. 期末考试的成绩和表现。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幻灯片。
2. 图形和实物模型。
3. 练习题和测试题。
教学计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2课时教学步骤:1. 引入向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向量的表示方法,如箭头表示法和坐标表示法。
3. 通过图形和实物模型,展示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4. 讲解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5. 讲解向量的数乘运算,引导学生理解向量数乘的意义和应用。
6.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向量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
7. 引导学生思考向量的线性组合的概念和性质。
8. 讲解向量的线性组合的意义和应用,如基底的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4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突破:借助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物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一个质量m=60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α=60 °角斜向上的拉力F=10N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了5m ,求拉力所做的功。
物理中的标量和矢量对应数学中的数量和向量。
问:再举出一些向量和数量数量:距离、质量、身高、时间、密度、以及体检中的视力、 肺活量等 向量: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 (二)新课学习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2)用字母等表示;①用有向线段字母表示:(A 为起点、B 为终点); ②用小写字母表示:、、;(印刷用a ,书写用) 注:小写字母表示平面向量时,字母上的箭头不能省略。
3.向量的有关概念: (1)大小:①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记作||. 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思考: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③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A(起点)B (终点)a向量.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起点在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2)方向: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执教:张亮点评:孔凡海【教学目标】一、通过对实例的引入,了解向量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二、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概念;三、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四、了解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点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目标明确有效,重点突出。
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奠定了方向。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几何的工具。
向量由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确定,大小反映了向量数的特征,方向反映了向量形的特征,向量是集数形于一身的数学概念,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
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
由于向量的几何性质,以及向量、点、序偶之间的对应关系,于是,可以把图形的基本结构转化为向量运算,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律,这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处理。
这样,几何中添线、补图等技巧让位于代数中的通法,也就是作为思辩数学的几何问题让位于作为算法数学的代数问题。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情景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猫能否追上老鼠?合作探究看下面哪些量是与众不同的:(1)线段的长度(2)物体的质量(3)物体的体积(4)物体所受重力(前三个都是数量,即只有大小,而物体所受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点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设疑来创设思维的情境,引起认识的需要;通过揭露矛盾来引发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生活动,感知数学,进行意义建构。
物理中的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几何中的有向线段等概念是向量概念的原型。
由物理上的位移、速度等引入向量概念,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自然,也体现了“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运用。
二、探索研究问题一情景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量,那么我们怎样用数学的形式对这一量进行描述呢?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向量的例子吗?师:在这一概念中你认为关键词有哪些?板书向量的二要素大小和方向师:我们怎样用符号来表示向量呢?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向量,那么在物理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它的呢?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几何表示法——向量常用有向线段表示师:那么有向线段是怎样表示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呢?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