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 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国通用)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15
广东省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3部分文化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015·浙江文综,34,4分)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
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吸毒属于腐朽文化,在某些小圈子里被认为是时尚,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需要我们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不良文化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与材料不符。
2.(2014·重庆文综,8,4分)“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
”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这些公益广告()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公益广告是当代文化的新形式,传统民谣、剪纸、年画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统一,①符合题意;公益广告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公益广告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
3.(2013·山东文综,21,4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针对材料中未成年人上网遭遇不良信息、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的现象,提示我们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道德教育等,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提高未成年人免疫力,①②正确;只谈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缺乏文化市场管理,不利于减少互联网不良影响,排除③④。
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6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精编39.[2016·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
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
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K2、J1、L1(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
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
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题型,设问角度是怎么办,结合材料,学生可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抵御落后文化、利用大众传媒等角度回答。
21.L3[2016·全国卷Ⅲ]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解析] 本题以弘扬“工匠精神”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卷3文综政治21)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之在于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点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上求实效。
2(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5).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
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这表明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德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所以①②可选,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的说法错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不是依靠法律。
【考点定位】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途径【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
我们看错误选项的设置,材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错误选项③说从小事做起,与材料肯定不对应;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说法错误。
另外④的选项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
这启示我们必须要读题,理解题,然后再去甄别选项。
【2016高考政治-文化考点解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dend--宏宏老师精讲题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
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题二:"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应该大力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应该合理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③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都应该努力发展,都不应该片面强调。
④片面看待和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发展,是不适当、不正确的。
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说明】【五年真题】一、判断题1.(2020年7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
2.(2018年4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以法治为重点。
3.(2017年4月)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2016年10月选考)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5.(2016年4月选考)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对传统习俗要敬而远之。
二、选择题6.(2020年7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蓬勃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这说明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内化于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0年1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褒奖42位为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和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等鲜明品格。
这激励我们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②努力奋斗、放大自我③矢志不渝、百折不挠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20年4月)如今,“粉丝文化”越来越流行。
大多数粉丝表现出文明有序的自制力,但也有少数粉丝侵犯他人隐私权、扰乱社会秩序。
面对“粉丝文化”,青年学生应该A. 认同接纳B. 坚决抵制C. 科学对待D. 不迎不拒9.(2019年6月)面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热衷于“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等现象,青年人必须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坚决取缔落后腐朽文化③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0.(2019年4月)为实现乡风文明,克服婚丧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办等陋习,政府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
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一走进文化生活1.(2015·浙江文综,34,4分)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
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
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选择。
由于受“小圈子”影响,人们去吸毒,可见文化对人行为的影响,故①正确。
面对“小圈子”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腐朽文化,故②正确。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个人主动参与的过程,个人可以防止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排除③。
材料强调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排除④。
答案 A2.(2015·浙江文综,35,4分)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建设。
国家整治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凸显了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故①正确。
李某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可见③正确。
材料体现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低下,没有体现科学文化修养,排除②。
此题没有体现传媒的消极影响,所以④偏离了材料主旨,故排除。
答案 C3.(2014·江苏单科,21,2分)某地首创一种实名制、免费发放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以看电影、看演出、买书,只要在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就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
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 )①降低文化消费的成本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④调动人们文化消费意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市民持文化惠民卡可以享受折扣、积分、奖励等优惠,这有利于降低市民文化消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调动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①④正确切题;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答案 B4.(2014·重庆文综,8,4分)“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
”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公益广告是当代文化的新形式,传统民谣、剪纸、年画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统一,①符合题意;公益广告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公益广告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
答案 A5.(2013·重庆文综,8,4分)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社会好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④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该题为判断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题肢判断:②本身说法错误,不选,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增强大众文化影响力;④本身错误,不选,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先进的文化,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是主流媒体;①③本身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题干中的“最美”系列节目获得公众好评说明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 B6.(2013·江苏单科,24,2分)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解析该题为说明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材料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题肢判断B本身不科学,夸大了文化消费心理的作用,不选;D本身不准确,文化产品不是政府提供,而是由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来提供,不选;A、C本身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题干材料中“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新现象、新情况”说明C符合题意。
答案 C7.(2013·江苏单科,20,2分)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该题为说明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材料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说法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当前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说明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B8.(2013·山东文综,21,4分)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
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
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该题为措施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说法都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题干材料强调了互联网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很大,互联网上有不良信息,这说明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 A9.(2013·天津文综,5,4分)“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该题为措施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应该如何进行文艺表演。
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题干强调了由于创新使同一歌曲,在不同时代同样得到人们的喜爱。
这说明①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C10.[2014·天津文综,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
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1)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运用的是《文化生活》知识,题型为启示类非选择题。
“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在文化建设中应怎么办。
“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明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说明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也说明必须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答案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014·山东文综,30,4分)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解析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举措,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D符合题意,故选D。
A不准确,农村通俗文化不一定是腐朽文化,不应该一律抵制。
B错,对于农村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排除C。
答案 D2.(2011·安徽文综,7,4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该题为意义类型选择题。
题干要求: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
题肢判断:②本身错误,不选,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不起主导性作用;①③④本身正确。
从干肢关系看,题干中的纪念活动说明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4·四川文综,14(2),12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