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7P营销理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7Ps理论的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以上海图书馆为例摘要:文章利用服务营销7Ps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7个方面,分析上海图书馆新媒体平台的策略,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务营销;公共图书馆;7Ps理论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资源受到电子网络资源的冲击,进行服务调整尤为重要。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逐渐引入图书馆营销概念,不断探索新营销模式和策略。
在移动新媒体大环境下,新媒体成为公共图书馆进行资源服务和推广的重要方式。
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服务和推广,取得一定成效。
1 7Ps服务营销理论1.1 历史与发展服务营销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约翰·拉斯摩于1966年首次提出以非传统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其第一本论述服务营销专著出版,标志着服务营销学的产生[1]。
1981年,在4Ps传统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外,营销学家布姆斯和比特纳增加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产生7Ps服务营销组合,侧重关注有形产品之外的服务。
1.2 必要性20 世纪90年代后期,服务营销理论被应用到中国旅游、金融等行业[2]。
图书馆业也迅速捕捉到其重要性和适用性。
根据国际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总体竞争力排名第28位,产品市场排名第58位,而服务业竞争力却在第87位,可见中国服务营销亟须优化。
托尼·雷斯纳在第61届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上指出,营销对于图书馆非常重要,应全方位整体营销图书馆及其提供的服务[3]。
1.3 相关研究1993年召开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营销政策国际讨论会后,国内有越来越多关于图书馆营销的讨论。
庄育飞[4]分析了图书馆服务营销理论的优势、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图书馆界应对服务营销给予重视;杨定芳[5]利用7Ps 理论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与服务营销;王昕等[6]总结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国内外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实践。
第27期2023年9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7September,2023作者简介:蒋心怡(1991 ),女,江苏无锡人,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阅读推广㊂微传播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探究基于5T 模型分析法蒋心怡(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江苏无锡214000)摘要: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以微信㊁微博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微传播正成为重要的舆论新阵地㊂从 借 到 荐 ㊁从 纸 到 智 ,公共图书馆以读者阅读需求为导向,灵活运用微传播渠道,促进馆藏资源再创新㊁再利用,实现了从图书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变㊂文章分析了微传播背景下阅读行为的变化,运用5T 模型就推荐书目工作要素加以剖析,并以无锡市图书馆荐书服务为例,提出经验启示及可持续发展建议㊂关键词:微传播;推荐书目;口碑营销;5T 模型分析法中图分类号:G252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阅读是从文字㊁符号㊁公式㊁图表等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㊂人的知识,特别是间接知识,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得到的㊂因此,阅读能力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㊂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通过对馆藏资源进行挖掘㊁加工㊁提炼㊁重组,及时㊁快捷㊁广泛地传递给广大市民,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㊁涵育文明素养和开展全民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㊂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海量冗杂㊁繁复无序,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扩大了人们的认知空间和交互范围[2],用户利用图书馆已不再局限于通过书目检索获取所需文献信息,而是出于职业发展㊁知识更新等需要,希望图书馆能提供经过提炼重组的系统知识㊂图书馆馆员作为 知识经纪人 ,通过细分每类用户特征,从背景知识㊁价值需求等多维度甄选推荐书目,提供便捷精准的阅读推广服务㊂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多元化平台,图书馆以读者为核心,注重信息交流与分享,积极利用微传播进行资源推介,在信息产生㊁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受众与传播者的连接㊂当受众对文章或视频中推荐的图书产生兴趣时,会自发进行转发㊁评论㊁点赞等互动行为,潜移默化成为信息传播者㊂同时,基于受众反馈进一步修正资源推介的内容,调整后续更新的选题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阅读需要,传授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见图1)㊂图1㊀微传播流程㊀㊀ 互联网+ 时代,图书馆将微传播作为资源推广服务的媒介,缩短与读者的距离,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生态㊂微传播是指以微博㊁微信㊁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3],具有传播迅速㊁范围广泛㊁形式多样等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热点资讯㊁跟进舆论热点㊁传播知识信息,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㊂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微传播背景下阅读行为㊁阅读偏好和阅读业态的变化,运用5T模型就推荐书目工作要素加以剖析,以无锡市图书馆荐书服务为例,提出经验启示及可持续发展建议㊂1㊀微传播背景下阅读行为的改变㊀㊀大数据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并向各领域融合发展,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备,成为驱动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的重要引擎㊂微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信息传播机制,加速了数字阅读向智能阅读的演化㊁进化,呈现实时化㊁多元化㊁智慧化等特征,人们的阅读载体㊁形态和场景发生了变化㊂1.1㊀移动端数字阅读发展迅速㊀㊀从 纸端 到 指端 ,数字阅读市场不断扩张㊂相较于传统阅读,数字阅读以其资源丰富㊁形式多样㊁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人们喜爱,智能手机㊁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占比99.8%,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数字阅读逐渐成全民阅读新风尚㊂1.2㊀分级分众化传播趋势明显㊀㊀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阅读市场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逐渐从大众服务向分众服务转变㊂依托微传播手段,图书馆对受众进行准确的定位,有针对性地甄选图书推荐书目,开展均等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知识的自由获取和读者的发展[5]㊂海南图书馆利用大数据为读者构建 画像 ,根据其借阅行为和阅读偏好,定制个性化书单;湖南图书馆细分读者群体,建设少儿图书室㊁女子艺术图书借阅室和老年图书借阅室等阅读空间,打造 湘阅童年 湘阅一生 等分龄分众的品牌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体验㊂1.3㊀线下与线上结合模式基本形成㊀㊀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加快推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转型升级,逐渐构建起以图书馆阵地服务为基础,融合数字阅读㊁互动体验于一体的阅读场景㊂读者利用网站㊁移动数字图书馆㊁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获取和利用,满足了读者自发性㊁精细化㊁高品质的阅读需求㊂例如,南京图书馆拓展宣传方式和服务半径,创新推出 荐读台 ,与出版社㊁媒体等社会力量合作,通过传统展台和新媒体互动融合的形式,向公众推荐各类读物,举办主题阅读分享会,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场景㊂2㊀5T模型视角下推荐书目工作分析㊀㊀推荐书目是指图书馆围绕某一主题对馆藏资源进行加工㊁整合,通过图书专架㊁阵地活动㊁新媒体传播等形式,将优质书单展示㊁推荐给读者,内容主要包括书名㊁作者㊁馆藏信息㊁内容纲要㊁推荐理由等㊂推荐书目与读者阅读需求的契合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形成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影响读者黏性及其他潜在读者走进或利用图书馆服务的意愿及感受[6]㊂通过浏览㊁采集用户评价,图书馆能直观全面地了解推荐内容的质量,并根据用户阅读感受和反馈意见,调整优化引荐内容,参与口碑传播的全过程,为树立良好形象㊁积聚品牌效应打下基础㊂美国口碑营销大师安迪㊃赛诺威兹在‘做口碑“一书中提出了口碑营销框架的5T模型[7],即talkers㊁topics㊁tools㊁taking part㊁tracking5个要素,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㊂本文基于5T模型,分析图书馆做好推荐书目工作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路径,从而提升阅读推广服务质量㊂2.1㊀talkers(谈论者):找准读者需求㊀㊀读者需求是做好荐书服务的前提条件㊂图书馆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学生㊁教师㊁社区居民㊁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因其知识结构㊁文化水平㊁阅读兴趣不相同,对图书的内容㊁范围等要求也不同㊂图书馆馆员根据不同群体的借阅行为和阅读偏好,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个性化㊁精准化的阅读推广服务,通过阅读兴趣㊁价值认同吸引受众㊁凝聚受众[8],发挥正面导向作用㊂例如,国家图书馆设立 文津图书奖 ,从社科㊁科普㊁少儿3个类别对入选图书进行评议,通过社会投票与专家评审产生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动员全国各大图书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㊁设立专题书架㊁开展讲座或沙龙等方式对获奖和推荐图书进行宣传推广,让优质图书资源惠及更多群众㊂2.2㊀topics(话题):把握热点趋势㊀㊀热点趋势是夯实荐书服务的基础保证㊂ 内容为王 时代,优质的话题才能吸引读者,使其保持持续关注热情㊂高质量的推荐书目通常具备主题鲜明㊁内容精要㊁语言通俗㊁构思新颖等特征㊂图书馆馆员要善于从热门读书平台中筛选和辨别高质量图书,捕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㊁与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信息内容,围绕有关注度㊁讨论性的热点话题,通过撰写富有创意的文案㊁制定推荐书目来吸引读者,圈粉无数㊂无锡市图书馆借势 江河辉映 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 ,整合馆藏图书和数字资源,推出 东方吉金 的故事 孩子们眼中的 青铜国 等书目,让大家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读书观展两不误㊂2.3㊀tools(工具):创新传播方式㊀㊀传播方式是提升荐书服务能效的有效路径㊂为适应读者分众化㊁差异化阅读需求,图书馆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在活动策划㊁新闻宣传的传播优势,运用纸㊁电㊁声㊁影等方式对馆藏图书进行 包装 ,立体化呈现知识信息㊂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个人喜好,自由地选择读什么㊁怎么读,在润物无声中 授人以渔 ㊂南京图书馆推出 图书赏新阅读日历 荐读栏目,依托微博㊁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读者推荐精选书刊㊂从馆员变主播㊁从荐读变分享㊁从月荐变日荐㊁从单一变多维[9],南京图书馆以阅读日历和短视频的方式,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 接地气 的导读关系,让阅读更具人情味㊁更富有成效㊂2.4㊀taking part(参与):激发主观能动性㊀㊀主观能动性是推动阅读发展的根本动力㊂信息化时代,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愈加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阅读的选择更为广阔㊂图书馆通过发布推荐书目㊁开展阅读培训等方式,对读者的阅读形式和阅读内容进行适度干预,鼓励读者多读书㊁读好书㊂物质利益奖励㊁社交情感激励㊁阅读获得感体验感等深刻影响着读者阅读行为和再传播意愿,决定着图书口碑的传播速度与扩散规模㊂碎片化阅读时代, 打卡阅读 成为敦促人们保持阅读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㊂上海图书馆策划开展 阅21 活动,招募图书推荐官㊁举办阅读沙龙㊁设立图书专架㊁推送数字资源㊁开展城市漫游,参与者可以凭借获得的阅读积分兑换不同纪念品,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㊂2.5㊀tracking(跟踪):关注读者口碑㊀㊀读者口碑是衡量荐书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㊂图书馆依托意见簿㊁服务热线㊁微信微博等载体,对读者口碑进行追踪管理,及时监测推荐图书的讨论量㊁分享与转发量㊁参与人数与媒体数量以及口碑偏向[10],动态调整服务策略,建立客观全面的荐书机制,使推荐书目工作真正起到阅读推广㊁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的效果㊂同时,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读者产生和分享正向口碑㊂2020年,一则读者留言引发社会热议,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 短短百字道出了读者对东莞图书馆的特殊情感,展现了图书馆给予的人文关怀,提升了图书馆形象,更好地弘扬和宣传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精神㊂3㊀无锡市图书馆推荐书目应用策略㊀㊀形式新㊁内容实㊁重体验㊁接地气的阅读推广活动层出不穷,社交媒体时代传播权的下放,让读书也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狭小空间,阅读与分享的关系密不可分[11]㊂阅读推广活动能否实现可持续㊁常态化发展,取决于其主题内容㊁推荐书单等与读者阅读兴趣㊁阅读需求是否匹配,能否为好书找读者㊁为读者找好书㊂无锡市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主要按照以下形式㊂一是采取品牌营销运作方式,培育阅读推广人队伍㊂践行分级阅读理念,打造 彩虹桥 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品牌,以情景式㊁课程式㊁行走式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围绕传统文化㊁科学普及㊁名著导读等主题开展阅读推广,让青少年在阅读中享受乐趣㊁感悟人生㊁获得成长,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㊂二是在图书馆公共主页上开辟了 图书推荐 栏目,基于大数据,向访问者展示各学科各类别热门借阅㊁热门评分㊁热门收藏的图书排行,对热点书籍及前沿学科读物进行宣传和推荐,以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㊂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设立 荐书 栏目,推送国学经典㊁实用指南㊁生活百科等优质图书资源,恰当的互动设置和积分奖励能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让更多群众享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㊂四是引入数字化阅读,运用有声太空舱㊁AR㊁VR 阅读器等智能设备,提升读者体验和数字资源利用率,引领阅读新风尚㊂五是紧贴时事热点,在借阅阵地内开设人文㊁科技㊁文艺㊁经管等主题图书专架,常态化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图书借阅排行榜,引导公众用好资源,提升全民阅读的风气㊂无锡市图书馆以优质内容吸引读者,以丰富载体覆盖读者,以多元方式服务读者,传播精准高效的知识信息,逐步建立起体系化㊁可持续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实现线上资源推送与线下阅读活动有机统一㊂4㊀结语㊀㊀推荐书目工作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基础㊂微传播背景下,图书馆借助口碑传播制造热点话题,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实现裂变式传播,利用社交关系链提升读者参与度,运用大数据测算读者需求,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实现裂变式传播,基于读者画像进行个性化推荐,精准引流吸粉,形成具有高黏性的 粉丝 文化社群,持续提升全民阅读服务质量,展现图书馆 以人为中心 的文化形象,让阅读与群众零距离㊂参考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王海朔,陈科,郑红梅,等. 内容-交互 双维度产品信息处理方法及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18 (20):2432-2437.[3]唐绪军,黄楚新,刘瑞生.微传播:正在兴起的主流传播 微传播的现状㊁特征及意义[J].新闻与写作,2014(9):5-8.[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06-25].https:///n4/2023/0303/c88-10757.html. [5]许淑女.微传播语境下当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路径探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07-110.[6]彭秋平,吴思洋.公共图书馆用户在线口碑情感分析 以副省级市图书馆大众点评网评论为中心[J].图书馆论坛,2021(6):141-149.[7]安迪㊃塞诺威兹.做口碑[M].林祝君,李东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田愈征,刘卫兵.基于 微视频 荐书活动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新模式[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 (5):82-84.[9]中国江苏网.图书馆如何更接地气? 图书赏新阅读日历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EB/OL].(2022-05-25)[2023-05-01].https:///s? id=1733771878925231244&wfr=spider&for=pc. [10]戴维.网络媒体环境下图书口碑的嬗变及营销应对[J].出版科学,2016(2):75-78.[11]黄可.口碑与热销:网络口碑对图书在线销售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出版,2015(24):27-32.(编辑㊀何㊀琳)Research on the work of recommended bibliography in public librariesunder micro-communication based on5T model analysisJiang XinyiWuxi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Center Wuxi214000 ChinaAbstract 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media convergence micro-communication represented by WeChat Weibo and mobile client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new position of public opinion.From borrowing to recommending from paper to wisdom public libraries are guided by the reading requirement of the reader flexibly use micro-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re-innovation and reuse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ook management to data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reading behavi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communication uses the analysis method of5T model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recommended bibliography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experience inspi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Wuxi library.Key words micro-communication recommendatory bibliography word of mouth marketing 5T mode analysis。
·工作研究·IP形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营销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陈 莹(宁波图书馆 浙江宁波 315000)摘 要:近年来,服务营销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关注的热点之一,IP形象因其差异化的设计、人格化的运营和生动的视觉传达,可以满足图书馆用户的情感体验,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增强社会影响力。
文章从IP形象的定义与内涵入手,阐述IP形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应用逻辑与实现路径。
通过对IP形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营销中的案例分析,提出公共图书馆通过IP形象提升服务营销效果的建议对策,即利用IP形象输出图书馆价值观,利用社交媒体丰富传播渠道,利用AIGC赋能创意内容,利用视觉传达突出表达,利用社会力量实现跨界破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营销;IP形象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Pro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mage i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Marketi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ervice market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public libraries,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images gain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differentiated design, personalized operation, and vivid visual communication. IP images can satisfy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library user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library and its users while enhancing its societal impact. This article begins by defining and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IP images, elucidating their application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in the context of service marketing for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 case analyses of IP image utilization i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marketing,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are presented to enhance marketing effectivenes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leveraging IP images to convey library values, utilizing social media to diversif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harn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Content (AIGC) to empower creative content, employing visual communication for emphasis, and leveraging societal forces for cross-disciplinary impact.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ervice marke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mage1 引言从图书馆业界对IFLA国际营销奖的关注度不断高涨,到2023年新版《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 (GB/T 28220—2023)中第7章最新更名的“服务营销”,“如何做好服务营销”日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关注的焦点。
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综述作者:汪静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第7期汪静(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内部营销;外部营销;互动营销摘要: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推广策略,从外部营销、内部营销、互动营销三个角度提炼了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要点,以期对我国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 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1588(2016)07 -0117 -03l背景自1976年美国学者Weinstock首次将营销理论引入图书馆后,人们围绕图书馆服务如何与市场营销理论相结合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核心理论主要包括STP市场细分理论和营销组合理论(4P、7P、4R、4C),此外还有服务营销三角理论、价值链理论、管理学的SWOT分析等。
近年来学者还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等新理念引入图书馆领域,研究人员结合不同的图书馆营销理论从不同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笔者于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主题=营销AND主题=图书馆”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搜索范围为2005-2015年,共得到l,254条结果。
笔者以同样的方法,在EBSCOhost上以“subject= promotion OR subject=marketing AND subject=library”为检索式进行搜索,搜索范围为2005-2015年,得到l,317条结果。
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国内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都已经相当充分。
同时,笔者将检索式的“主题=图书馆”换成“数字图书馆”,在国内搜索到74条,在国外搜索到102条。
从数量对比上看,国内外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
笔者借用服务三角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外部营销、内部营销、互动营销三个层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加以分析,从宏观角度对不同维度的营销策略进行分类总结,以提炼出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要点,希望对我国数字图书馆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与效果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图书逐渐被数字化的图书所代替。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许多图书馆开始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向读者推送图书资讯、阅读推荐、文学活动等内容,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图书馆的影响力。
本文将就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及效果进行分析。
1. 制定清晰的推广目标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推广目标。
推广的目标可以是增加阅读人数、提升图书馆知名度、促进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等。
不同的目标会对推广策略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在制定策略之前进行充分的目标分析和定位。
2. 确定推广内容推广的内容是吸引读者的核心,图书馆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口味确定推广内容。
可以推送图书推荐、阅读心得、作家访谈、阅读活动通知等各类内容。
同时也可以结合图书馆的资源,推送电子图书、音频书籍等阅读资源,让读者在微信上即可获取阅读资讯和阅读服务。
3. 多样化的推广形式在微信上,可以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增加推广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图书馆可以制作阅读推荐视频,举办网络文学讲座直播等形式,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参与。
4. 加强读者互动通过微信,图书馆可以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进行读者调查、征集读者建议、答疑解惑等,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5. 定期维护和更新微信阅读推广服务需要图书馆定期维护和更新推广内容,保持内容的新鲜和活跃度。
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和阅读需求,制定不同的推广计划,并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二、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效果分析1. 提升图书馆知名度通过微信阅读推广服务,图书馆可以将自身的资源和活动推送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读者通过微信关注了解到图书馆的最新资讯和活动,对图书馆更加了解和信任。
3. 丰富阅读服务通过微信,图书馆可以向读者推送丰富的阅读资源,如电子图书、音频书籍、专题阅读推荐等。
基于7Ps理论的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作者:吴萌赖黎来源:《理财·经济版》2024年第05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
随着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整个行业在环境、政策、管理等领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医院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
为了更好地找寻符合医院发展的新方向,应用医疗服务营销策略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的产业。
20世纪60年代,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传入我国,并逐步产生了营销理念。
医院属于服务行业中的特殊一员,是医疗卫生行业领域的核心,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
本文就E医院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坚持公益性为主导,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借助7Ps理论分析现状、问题,提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一、服务营销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1964年,麦卡锡提出了传统的营销组合“4Ps”。
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纳结合服务的特点,在麦卡锡创立的“4Ps”营销思想基础上加入3个服务性要素,即人员、过程管理和有形展示,形成著名的“7Ps”策略。
“7Ps”营销组合的核心就是将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人员、过程管理和有形展示这7个要素相互融合,尽可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医院经营,就是满足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公益价值,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本地规模较大的综合医疗机构,E医院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能力,深得人民群眾的信赖。
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机构间的竞争在所难免,服务营销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E医院现状及存在问题(一)产品方面现状及存在问题医院的服务产品主要是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及各类医疗器械设备。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E医院在市区范围内处于综合能力第二的水平,医疗技术覆盖面相对较广,医疗服务能力较强。
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提高阅读推广的效率和效果,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应运而生。
PDCA理论是一种循环的管理方法,它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环节,通过不断循环反复,实现不断进步和提高。
本文将介绍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计划(Plan)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计划阶段非常重要,需要充分调研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
图书馆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了解师生对于阅读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制定阅读推广计划。
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合理安排阅读推广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形式。
要充分考虑图书馆内部资源和人力物力条件,确定合理的阅读推广预算和落实方案。
二、执行(Do)在执行阶段,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计划和策略,精心组织和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
可以通过举办主题阅读展览、丰富的书籍推荐和阅读指导、阅读分享会等多种方式,吸引师生的参与和关注。
还可以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等人士来图书馆举办讲座和签售活动,增添阅读推广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扩大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检查(Check)在执行阶段结束后,高校图书馆需要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和成效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统计参与人数、收集用户反馈等途径,了解阅读推广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和效果。
还需要对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和执行过程进行自评和追溯,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对比,找出阅读推广工作的短板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改进(Act)在检查阶段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需要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全面的改进和提升。
要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效果,对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探析【摘要】图书馆作为培养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场所,在阅读推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探析。
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理论、社会学理论等;总结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图书馆在推广中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方式;然后,探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与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通过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整体探讨,可以为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效果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研究应加强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深入探讨,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促进阅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实践、策略、方法、效果评估、挑战、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传统阅读场所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
如何有效推广阅读,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成为当前图书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场所,它不仅承载着保存文献、传承文化的使命,更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推广平台。
通过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进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读者个人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诸多挑战,如读者流失、阅读习惯转变、推广策略不足等问题。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进行探析,深入挖掘推广的内在规律,制定出更科学、更系统的推广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培育国民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理论基础及实践探索,以期为图书馆推广阅读提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了解当前推广工作的成效,为未来的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研究还旨在探讨图书馆阅读推广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7Ps营销理论7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7Ps)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 People )、过程( Process)、物质环境(Physical Evidence)。
目录• 1 扩展的3P• 2 4P营销组合与7P营销组合的比较• 3 7Ps的核心• 4 服务营稍中的7Ps策略• 5 案例分析5.1 案例一:经典案例-—宝岛眼镜5.2 案例二:论酒店业营销“7P"策略及其运用[3]6 参考文献扩展的3P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将下面3个P增加到了原有的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营销组合中.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服务过程等7个要素。
7P营销组合在传统的4P基础上学者们又根据外部营销环境的变化又增加了3P。
它们分别是人员(Participant)、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过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人员(Participant)在营销组合里,意指人为元素.扮演着传递与接受服务的角色。
换言之,也就是公司的服务人员与顾客。
在现代营销实践中.公司的服务人员极为关键,他(她)们可以完全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知与喜好。
尤其是服务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表现的质量就无法达到一致的要求。
人员也包括未购买及已购买服务的顾客。
营销经理人不仅要处理公司与已购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7还得兼顾未购顾客的行为与态度.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可以解释为商品与服务本身的展示亦即使所促销的东西更加贴近顾客。
有形展示的重要性在于顾客能从中得到可触及的线索.去体认你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因此最好的服务是将无法触及的东西变成有形的服务。
过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的过程是指顾客获得服务前所必经的过程 .进一步说如果顾客在获得服务前必须排队等待那么这项服务传递到顾客手中的过程.时间的耗费即为重要的考虑因素.4P营销组合与7P营销组合的比较[1]4P与7P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7P的后三个P上从总体上来看 4P侧重于早期营销对产品的关注上,是实物营销的基础,而7P则侧重于后来所提倡的服务营销对于除了产品之外服务的关注上是服务营销的基础。
基于7P营销理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作者:万益彤滕丽贞那春光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7年第06期摘要:以7P营销理论为视角,结合相关案例,对7P理论各个层面进行分析。
论述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营销时的7个关键影响因素,即:围绕馆藏结构和服务内容确定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读者成本是阅读推广活动策划的重要考虑要素,加强馆际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挖掘更多阅读推广模式,阅读推广人的培养与选拔和展示与沟通相结合阅读推广活动。
关键词:7P营销理论;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17.01051背景从2006 年中宣部等 11个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到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 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十年来,全民阅读已被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1]。
期间,图书馆界纷纷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目前图书馆已经摆脱了“图书馆是否要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犹豫期,很多图书馆都掌握了“应当如何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但是随着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其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如阅读推广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创新不足[2];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单调,对读者吸引力大大降低[3];阅读推广应用性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4]。
通过对现状及问题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理论瓶颈的制约,因而影响了阅读推广服务的成效。
因此,本文不揣冒昧,拟将7P营销理论引入到阅读推广服务研究中,希望能够借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创新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2阅读推广与市场营销阅读推广简单来说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5]。
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理解为图书馆员将图书馆藏书及服务通过宣传工作来推荐给读者。
从中我们可抽取出主体、执行者、受众和内容四个核心要素,其中主体是图书馆,执行者是馆员,受众是读者,内容是藏书及相关服务的宣传与推广。
市场营销一般是指企业将商品和服务通过营销手段推荐给顾客。
从中也可抽取出上述四个核心要素,其中主体是企业,执行者是营销人员,受众是消费者,内容是商品及相关服务的推介及促销。
由此可见,阅读推广与市场营销是两种具有相似模式的活动,其相关理论和方法可相互参照与借鉴。
当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界人士也意识到“营销”能够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为阅读推广工作带来启示[6]。
但借鉴什么样的营销理论,如何引申与拓展到阅读推广服务中,仍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上个世纪,市场营销理论开始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杰罗姆·麦卡锡(Mc Cathy)于1960年所提出的4P理论[7],该理论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了高度概括。
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纳(Booms and Bitner)在4P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服务要素,拓展成7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人(Participant)、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过程(Process)[8]。
7P营销理论更进一步将纷繁复杂的营销活动进行抽象化,便于从宏观角度把握和优化每一项具体营销活动,从而提升活动效益。
鉴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市场营销活动模式的相似性,我们认为7P营销理论,这一个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商业理论,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借鉴到图书馆阅读推广这一公益性服务活动中来。
3基于7P理论的阅读推广服务要素分析及启示3.1面向产品(Product)的要素分析产品是指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需要明确自身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引申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中,“产品”就是指图书馆的藏书和面向读者的服务。
产品营销策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围绕馆藏结构和服务内容确定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
在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之前,图书馆要对当前的馆藏资源与服务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此确定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内容。
这里的馆藏资源不一定局限于纸质资源,互联网时代需要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结合,从广度及深度上寻找与馆藏资源和服务内容极为贴合的阅读推广主题。
第二,面向读者需求和偏好策划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
在阅读推广中,读者的需求及其偏好决定了阅读推广的方式、层次和深度。
不同读者所接纳的活动方式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馆员在日常活动中归纳总结读者的需求及偏好,在策划阅读推广活动方式时,要明确阅读推广的目标人群,认真考虑是否满足了读者需求及偏好,同时通过对读者反馈进行分析,来对活动进行调整与细化。
例如,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自2014年起开展的“阅读点亮心声”主题阅读活动,就是每个月选定一个主题,从广度、深度、高度、宽度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针对刚入学的新生,鼓励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展开“阅读照亮人生,谱写精彩生活”的主题阅读;针对毕业生的需求推出了:“阅读助推就业,资源点亮职场”的主题阅读,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来推动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营造阅读氛围,创建书香校园[9]。
3.2面向成本(Price)的要素分析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估量和成本分析,来选择一种能够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在阅读推广中,举办“高性价比”的阅读推广是馆员们追求的目标。
价值策略引申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可得到以下两点指导性意见:第一,读者成本是阅读推广活动策划的重要考虑要素之一。
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之前,要对读者参与活动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
比如:举办活动的地点应当选在受众群体密集,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方,以节约读者参加活动的交通成本;活动可以考虑在周末、课余、午休时间举行,尽量减少与上班或者上课时间的冲突,以便读者牺牲较小时间成本来参与活动等等。
图书馆在举办阅读推广时要用读者思维思考,如何使读者参与活动的成本降至最低。
第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要控制成本,活动的规模是由经费来决定的。
在举办阅读推广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花费,即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本。
假如活动本身是书展,那么文献的采购费用、活动场地费用、专家费、配合活动主题添置相关衍生品费用、宣传费用及杂费等都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本。
图书馆在每一次举办活动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以上花费,因此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要量体裁衣,举办适当规模的阅读推广活动。
3.3面向渠道(Place)的要素分析渠道包含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这对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概念引申到阅读推广中,表现为图书馆应当拓宽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渠道,尝试多方合作,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读者广泛参与。
图书馆可以联合馆外组织机构共同策划组织阅读推广活动。
当前大多图书馆在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时不借助任何外力,完全依赖于自身条件,多样性及专业性略显不足。
因此,图书馆可以选择与企业、社团或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共同举办相关活动。
图书馆可以加强馆际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来进行阅读推广。
例如: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盟;以及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等等。
例如,湖南省高校图工委于2013 年开始组织全省高校图书馆开展协同背景下的“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活动覆盖全省37所普通高等学校近70万师生。
活动包含:校内评选推荐,校际间精读互动,校际间读书心得网上评选以及统计与表彰四部分。
通过“一校一书”活动不仅可以从个人的阅读中汲取营养,还可以从他人的阅读中吸收灵光,从而使得群体的精神生活空间更加丰盈。
此外,“一校一书”阅读活动刚好弥补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种个别阅读缺陷。
大家同读一本经典,相互询问阅读进度、交流阅读感受、克服阅读困难,在相互勉励中变“难以下咽”的经典为“甘之如饴”的经典[10-11]。
3.4面向促销策略(Promotion)的要素分析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等各种促销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引申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表现为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方式及手段来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从而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
首先,挖掘更多阅读推广模式。
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包括书展、讲座、征文比赛、读书会、“真人图书馆”等十余种模式[12],但这还远远不够。
图书馆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推出创新模式,例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出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融入游戏、微旅行等充满快乐的流行元素,将阅读推广活动举办的更为丰富多彩,以吸引更多读者[13]。
这也说明了图书馆在恰当的时候采用更丰富的方式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融合多种宣传方法,扩大宣传面。
早期图书馆一般是使用线下宣传的方式,例如板报、馆报、墙报(宣传栏)等。
在进入到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后,除了传统的线下宣传方式,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还开展了线上宣传的方式,如:博客、微博、微信,甚至是网络直播。
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宣传方式需要顺应社会潮流发展,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一最佳方式。
此外,个别图书馆还积极探寻的新的宣传方法。
例如: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了契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设计并推出了虚拟形象代言人“小布”,广泛应用于实时咨询与虚拟咨询、新生入馆培训、FLASH短片、图书馆宣传片等视听媒体宣传中,通过有声、运动的视觉图像,形象逼真地传递信息。
除此之外,还推创了《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为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推广和宣传注入了新鲜的活力[14]。
3.5面向人员(Participant)的要素分析人员是指对推销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清楚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取得客户的信任,以此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引申到阅读推广服务中,“人员”因素是指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阅读推广活动过程的人群,既包含馆员也包含读者。
在阅读推广过程中通过馆员的高水平服务,为广大读者群体带来他们需要的阅读推广。
一是阅读推广人的培养与选拔。
阅读推广事业重在持续发展,重在服务创新。
然而重中之重是建立阅读推广体系,培养与选拔阅读推广人。
例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2015年成立阅读推广部,又根据功能的划分成立了4个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协同部门制定阅读推广计划及策划方案,工作中不断提高要求,锻炼阅读推广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创新的热情。
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公开招聘、院系推荐、专家邀请相结合等方式,分别从学术宗师、教师、辅导员、学生中聘用了阅读推广人[15]。
此外,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还多次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阅读推广培训与案例大赛,为改善和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