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光: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
- 格式:ppt
- 大小:10.21 MB
- 文档页数:60
98990 图书馆管理论文书目推荐: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公共图书馆在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引导民众阅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精神文化主阵地的图书馆,向社会宣传图书馆,推广阅读,提高人们的阅读积极性,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公共图书馆已经实现无障碍入馆,此举有效的使得社会大众有参与全面阅读的权利。
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说:“热爱书本的民族将会有一种优雅的生活,虽然我们离这个生活还有些遥远,但我相信这种优雅的生活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会很快到来。
”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致力于阅读推广,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拥有优雅的生活。
一、推荐书目概述(一)概念推荐书目是一种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指定的书目,此数目包括了阅读、了解、选择和必须书目这几种类型,这些书目需要针对某一问题精心选编,让读书的作者能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引导作者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书来读,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推荐书目是一种快速有效帮助作者的方式,也是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方法。
(二)历史从封建社会时期开始,我国的科举制度就是推荐书目的起源,当时读书跟做官是相关系的,所以推荐书目对于考生来说非常之重要,有利于考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科考要考得内容进行复习。
这个时期是推荐书目这种阅读方式的起源。
后期,它不仅仅是科举制度的附属,更多的是很多文人雅士的爱好,主要在于对自身修身养性方面有书目推荐。
到了近代,科举制度的废除,殖民列强侵入,推荐书目也进入了迟缓的发展状态,直至二十一世纪,随着各种书目类型的增加,才是推荐书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荐书目也根据主题有了新的变化,根据推荐的载体和方式,有了更多不同于传统推荐的新内容,这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推荐的弊端。
二、推荐书目的作用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具备的优势个体阅读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也是一个个性特色很鲜明的行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阅读视野的局限性,可掌控的文献的有限性,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等,即使是很私密化的个体阅读也还是需要指导的,遑论以追求规模效应和群体阅读效果的社会阅读了。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高等院校校园阅读氛围危机干预研究”(16BTQ001)研究成果之一。
【书香社会】高校阅读推广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究———以王余光教授高校阅读推广讲座为中心●陈哲彦 付勃达 (南京大学 南京 210023)[摘 要]经典文献作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是公众文化自信逐步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
依托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经典文献而开展的经典阅读活动对于读者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
文章以王余光教授的高校阅读推广讲座为基础,聚类剖析了其“经典阅读推广”“学术论文写作”“阅读推广工作”三类主题讲座的内容和思想,并分别从“强化经典阅读”和“重视学术写作”两方面出发,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内涵式深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学术写作 高校图书馆 王余光[中图法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2)01-0066-06[引用本文格式]陈哲彦,付勃达.高校阅读推广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究———以王余光教授高校阅读推广讲座为中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1):66-7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是我国阅读推广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学界与业界常将其与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合称为“北王南徐”,以赞誉二位学者在我国阅读推广领域的卓越贡献。
王余光教授不仅在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上硕果累累,同时也是阅读推广实践的身体力行者,历年来多次赴全国各地的各类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讲演与培训活动,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讲座,突出表现了其阅读推广理论思想与实践成果,是我国阅读推广学界和业界亟待研究和学习的宝贵学术财富。
本文以王余光教授历年来的高校阅读推广讲座为研究对象,对其高校阅读推广讲座的特点、内容加以总结和概述,归纳并提炼出今后高校阅读推广内涵式发展路径,期望为我国高校阅读推广事业和阅读推广人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
1 数据来源笔者选取中国知网、百度、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为检索平台,以“王余光”和“讲座”作为检索词,检索我国高校官方平台发布的有关王余光教授到校讲座的预告通知与回顾,检索到2009年—2020年间的60条有效记录(截至2021年3月24日)。
•书评•纸质书阅读与电子阅读研究——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书籍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的信息载体,折射了所处环境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
传统纸质阅读方式在电子科技广泛普及的影响下,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电子书籍阅读方式越来越大众化。
网络时代,纸质书已不再大行其道,电子阅读成为其强有力的补充形式。
两种阅读方式相较而言,各有特色又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
纸质书具有方便翻阅、易书写、具备真实体验感的优势,但也存在占据空间、不易携带的缺陷。
而电子阅读具有容量大、易携带的优点,但也避免不了阅读设备电量有限、价值不菲的缺点。
电子阅读在脱离材料束缚的基础上又继承了书籍的功能;纸质书籍又有电子书籍无法替代的优势。
在《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书中,同样抱有相同的观点,阅读方式的转变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其传递信息的本质。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书的作者是王余光先生,全书共由四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介绍的是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概述部分,内容涵盖专家学者在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等方面的研究综述、21世纪以来读者阅读习惯的变迁、社会变迁与家庭藏书的转型、技术变革与图书馆阅读服务、中国阅读推广的争论与思考等内容。
第二章介绍的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此部分内容包括专家学者对国外、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文献研究综述、中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条件分析、中国国家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概况与发展历程、中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个性化发展策略。
第三章介绍的是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此章节对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概述、基本要素、推广策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进行了论述。
第四章介绍的是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此章节对经典内涵、特征和作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总体来说,《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书既是对以往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方法的研究,也为未来的阅读方式提出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全民阅读推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