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 格式:docx
- 大小:59.78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区》知识梳理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仔细阅读哦。
一、【知识框架图】
三江源
江河的源地
中华水塔
江河水源
高原湿地→ 水源调储器
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
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二、【知识点】【亲爱的同学们,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一】、江河的源地
1、地理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源区、源区、
以及源区的总称。
②措施:。
10、P96活动
1、答案:①三江源是中华水塔,冰川的消退意味着供给长江黄河的水量将减少;
冰川消退后地表裸露,土壤沙化;②湖泊、沼泽对河流起到调储器的作用,他们的萎缩,导致气候温暖时河流流量大,寒冷时河流流量小,甚至断流。
2、答案:草场退化,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更严重,致使河流泥沙量增大,泥
沙在下游沉积,河床升高。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专题14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是()A.长江、黄河、怒江B.长江、澜沧江、怒江C.长江、黄河、澜沧江D.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答案】C【解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故选C。
2.三江源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青海省C.陕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B【解析】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与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这两个山脉都位于青海省。
故选B。
3.下列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被誉为“中华水塔”,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冰川不断消退④湖泊湿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①正确;三江源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珠江不发源于这里,②错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不断在消退,③正确;湖泊湿地因为人为原因面积在不断缩小,④错误,所以排除ACD,选B。
4.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
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B.三江源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C.三江源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答案】D【解析】读图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错误。
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误。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清单Array1.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源区、________源区,_________源区,被誉为“____________”.2.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____________,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______________等保护措施.3.是我国的高寒牧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4.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______气候,冬寒夏___,年温差___,日温差___.5.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_____农业.6.青藏高原生长着能适应______、________、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7.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_________”之称.失分警示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平原湿地.()理由:____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等都发源于这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5.青藏高原位于南极洲.()理由: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三江源地区起到重要调蓄器作用的是()A.雪山和冰川 B.湖泊和沼泽 C.河流和湖泊 D.雪山与沼泽2.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下河流发源地不是青藏高原的是()A.黄河 B.长江 C.雅鲁藏布江 D.珠江3.下列各大河流中,发源地不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是()A.长江 B.黄河 C.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4.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原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列各组河流均源于青藏高原的是()A.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珠江B.澜沧江、黑龙江、松花江C.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D.珠江、淮河、辽河6.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其原因是()A.森林多 B.珍稀动物多 C.海拔高 D.生态环境好7.位于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A.可可西里地区 B.长白山地区C.神农架地区 D.三江源地区8.三江源地区被誉为()A.世界屋脊 B.中华水塔 C.生物天堂 D.天然水库9.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 D.三江源地区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 D.保护热带雨林11. 读图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进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1)青藏高原的主要牲畜是_______,被誉为“高原之舟”.Array本区的农作物产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3)A省内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__.百秒抢答Array1.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到青藏高原去旅行建议携带防寒衣、氧气袋、防晒品等.()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4.青藏地区高而寒冷,藏羚羊、雪豹、牦牛是生存于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5.西北地区以发展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6.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7.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川,近看是山”.()8.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9.“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反映的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民俗.()10.“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了我国的青藏高原.()家庭作业必做题:1.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沿海地区2.(2016春•巴州区期中)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3.下列作法对保护青藏地区生态环境有利的是()A.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牲畜的数量B.大规模对本地区各种资源的开采,发展经济,使人民迅速富裕起来C.禁止过度放牧、乱采滥挖D.修建更多的水电站,促进青藏地区工农业发展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5.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保护得当,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B.黄河、长江、怒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C.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在三江源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6.去青藏地区旅途中,该路段目前面临什么环境?()①冰川萎缩②草场退化③气候异常④动物减少⑤台风增多.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7.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除了三江源地区,青藏高原还是雅鲁藏布江、怒江、印度河等河流的发源地,这反映了青藏高原()A.气候高寒 B.地广人稀C.海拔高,冰川广布 D.湖泊众多8.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9.去青藏高原旅游应携带哪些物品?()①防晒霜②防紫外线墨镜③帽子④氧气袋⑤羽绒服.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10.吴铭同学在与网友聊天时,这样介绍他的家乡:“我的家乡雪山连绵,有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据此判断吴铭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选做题:(不含20min)1.如图是我国青藏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位于____________ (地形区),其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本区特有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___.(2)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3)图中阴影区域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_______地区,它是_______、 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我国在这里设立了_________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章末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题4分)1.下列地区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区的重要农业区是()A.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B.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C.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D.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2.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A.山东B.陕西C.重庆D.青海3.在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景观有()A.黄土深厚,许多地方沟壑纵横B.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梯田C.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D.草原广阔,有成群的三河马和三河牛4.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A.青藏铁路B.京广铁路C.兰新铁路D.京包铁路5.民勤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6.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其原因是()A.森林多 B.珍稀动物多 C.海拔高 D.生态环境好7.位于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A.可可西里地区 B.长白山地区C.神农架地区 D.三江源地区8.三江源地区被誉为()A.世界屋脊 B.中华水塔 C.生物天堂 D.天然水库9.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 D.三江源地区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 D.保护热带雨林填图题(每空4分)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2)青藏地区主要包括省和自治区,生活在青藏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这个民族大多信仰______ 教.(3)关于入藏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去西藏B.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C.最好带上防晒霜和防晒伞D.最好选择冬季旅游.12.如图是我国青藏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位于____________ (地形区),其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本区特有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___.(2)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3)图中阴影区域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_______地区,它是_______、 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我国在这里设立了_________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习题答案1:课堂练习答案1. B2.D3.C4.D5.C6.C7.D8.B9.D 10.A 11.(1)牦牛日照充足,气温低,昼夜温差大(2)长江黄河(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必做答案1.B2.C3.C4.C5.C6.A7.C8.A9.C 10.D3:选作答案1.(1)青藏高原高寒牦牛(2)日温差大(3)三江源长江黄河三江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4:章末测试答案1.A2.D3.C4.A5.D6.C7.D8.B9.D 10.A11.(1)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藏佛(3)D12.(1)青藏高原高寒牦牛(2)日温差大(3)三江源长江黄河三江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人教版八下地理跟踪训练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单选题1.我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都很丰富的省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青海省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2.下列物产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A. 耗牛B. 青稞C. 甘蔗D. 藏山羊3.三江源地区冰川高悬,雪山连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下列称号属于该地区的是()A.亚洲天然植物园B.东方明珠C.中华水塔D.干旱的宝地4.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三江’’的发源地。
那么,“三江”指的是()A. 黄河、长江和金沙江B. 黄河、渭河和澜沧江C.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D. 金沙江、长江和澜沧江5.读图“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题。
(1)关于A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河流上游处在青藏高原上B. 河流最后出国到南亚C. 河流拐弯是受地形因素影响D. 河流最终流入太平洋(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澜沧江以外,另外两条是()A. 长江、黄河B. 长江、雅鲁藏布江C. 黄河、珠江D. 珠江、塔里木河6.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下列哪三条河流的源区()A.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B. 长江、黄河、澜沧江C. 长江、黄河、怒江D. 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7.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 珠江、长江、黑龙江B. 黄河、长江、黑龙江C. 珠江、长江、澜沧江D. 黄河、长江、澜沧江8.下列人类活动中,属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是()A. 居民将垃圾分类装袋便于回收B. 餐饮行业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C. 节日期间大量互赠纸制贺卡D. 公共浴池大量使用一次性牙刷9.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铁路名称是青藏铁路B. 图中A代表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C. 图中城市B是“日光城”拉萨D. 图中D代表的自然保护区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2)D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域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6 小题,共26.0 分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域是A.长江三角洲B.东北三省C.黄土高原D.三江源地域2.最近几年来,三江源地域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应了A.地烈壳活动强烈C. 开采活动屡次B.海陆变迁剧D. 全世界天气变暖3.三江源地域中的“三江”不包含以下河流中的哪一条( )A. 怒江B. 长江C. 黄河4.以下举措中,有益于保护三江源地域生态环境的是( )A. 滥采砂金B. 全面禁猎C. 乱砍滥伐D. 澜沧江D. 过分放牧5.最近几年来,三江源地域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应了A.地壳活动激烈B.海陆变迁激烈C.开采活动屡次D.全世界天气变暖6.对于三江源地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B. 位于青海省北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泉地域C. 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其突出 D. 湖泊、沼泽是三江源地域重要的调蓄器7. 对于三江源地域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三江源地域被誉为“中华水塔”B. 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 该区位于青海省 D. 因为不合理的砍伐、放牧、耕种,该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8.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目的是A.防止水源污染衡 C. 增添木材积蓄量B.维护生态平D. 严禁滥捕滥猎9.三江源地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泉汇水区.三江源地域曾是河湖密布、水草丰美的高原草甸区。
当前,三江源地域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减小、干枯;水土流失的面积不停扩大;沙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趋突出。
为改良三江源地域生态环境,一定采取的有效举措是()A. 修筑水库B. 修水平梯田C. 跨流域调水D. 种草植树10.“三江源”中的三江不包含A. 长江B. 黄河C. 雅鲁藏布江 D. 澜沧江“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三江源知识点地理知识点对于八年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其中,三江源更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三江源知识点。
一、三江源的概念三江源,是指中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海拔在四千多米以上。
三江源是中国国家公园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
二、三江源的地理特征1.气候条件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其气候条件属于高山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凉爽短暂。
2.岩土条件三江源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土壤以黄棕壤为主。
3.生物条件三江源地区的植被主要包括草原植被和高山嵩草草甸植被,动物方面有藏羚羊、马麻子、金钱豹、黑颈鹤等。
三、三江源的保护措施1.建立保护区为了对三江源的生态保护进行更好的实施,政府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该公园有助于推动保护区的建设,以实现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2.加强宣传政府都希望公众能够向广大人民宣传知晓保护三江源的意义和方法,以及三江源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3.控制开发在三江源的保护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以最大程度的保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四、三江源的意义1.天然的生态“屏障”作为青藏高原的屏障,三江源对于整个中国的环境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它城市和地区都因此而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
2.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三江源的周边是青藏高原的美丽风景,具有很高的旅游和人类文化价值,如三江源、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
3.资源的储藏和利用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物质资源,有助于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进行可持续利用。
结语三江源是中国的自然宝库,保护三江源不仅是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环保方面人员的工作,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更加重视全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环境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个人做起,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C.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故答案选A。
2.【答题】下列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关问题。
下列有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C.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D.三江是怒江、澜沧江、长江【答案】D【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指的哪三江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故A正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故B正确;近年来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故C正确,“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故本题答案选D。
3.【答题】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是()①过度放牧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逐年萎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因素。
【解答】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放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等,A 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逐年萎缩属于自然因素造成的,BCD错。
选A。
4.【答题】下面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A.长江源区B.黄河源区C.雅鲁藏布江源区D.澜沧江源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三江源的基础知识。
【解答】我国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源头地区、黄河源头地区、澜沧江源头地区,ABD对;雅鲁藏布江源头地区不是,C错。
选C。
5.【答题】读青藏地区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主要是藏族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必背知识点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特点: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
三江源地区分别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三江源地区的水源: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
3.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冰川消退、过渡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产生的影响: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会出现干旱灾害等影响。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中下游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5. 三江源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①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③保护“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二、专项训练
1.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对其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面积增加
B.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增多
C.不存在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D.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现象
3.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④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三江源地区主要的调蓄器是()
A.湖泊和沼泽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冰川融水
5.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①草地严重退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融化加快.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6.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读下图,下列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②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③是世界上高海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④是青藏地区的要农业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7.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河流下游输水()
A. 长江、黄河、怒江
B. 长江、谰沧江、怒江
C. 黄河、澜沧江、怒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
8.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保护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的首要目标是()
A. 开展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畜牧业
D. 增加木材产量
9.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退耕还草(林)②全面禁猎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10.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过度放牧③乱采滥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二、综合探究
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_________;(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_________;
(3)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之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
1.B
试题分析:“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海省,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面积减少,故A错误;
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故B错误;
三江源地区有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现象,故C错误;
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
3.A
【解析】试题分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江源地区冰雪融水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西藏自治区农业区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湟水谷地;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雪山和冰川是江河的初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故选:A.
5.B
试题分析: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故B正确.
故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分析。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正确。
③三江源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故河流流量小,该地洪涝灾害极少;②错误。
是世界上高海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③正确;④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农业发展;错误。
故选B。
7.D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在青海省境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是大江大河之源。
8.B
【解析】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西部地区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行退耕还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故本题选B。
9.A
【解析】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为此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内要求:①退耕还草(林),②全面禁猎,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所以选A。
10.B
【解析】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
化.其中自然原因就是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水土流失严重,使环境恶化,故根据题意选B。
11.
(1)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寒;[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2)布达拉宫;
(3)A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4)草场退化,草地沙漠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环境特征,雪线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特征。
(2)从甲图可以看出,该景观为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布达拉宫。
(3)从图中看出,A、B两处比较,A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草场退化,草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