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南北对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4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政权更迭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融合发展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教学目标: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1、女真搞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2、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实践目标: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金灭辽和北宋后,出现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3、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讨论法教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使用网络查找资料,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女真抗辽、岳飞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教学准备教师:精心准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相关网站,以便学生查阅。
学生:预习,提出问题,并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及可上网的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师:在网页上浏览岳王庙和岳飞墓,激发学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你知道岳飞抗金的故事吗?”“宋与金南北对峙时,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已与汉人差不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用问题讨论法,小组竞赛,同学们相互协作,自己记录,互相评分,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阶段。
根据教材内容和搜集的素材,各小组派代表说明自己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汇总题目,并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部分题目如下:1、金对辽和北宋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2、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3、东京保卫战的胜利为什么不能挽救北宋灭亡的命运?4、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绩?宋高宗、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5、如何认识宋金间的战争?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6、岳飞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尊敬?7、金为什么要改革旧制?为什么后来女真人和契丹人都笼统称为“汉人”?……第二阶段:讨论合作阶段。
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共同研究,讨论解答其他小组的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学。
第三阶段:自由发言阶段。
小组成员积极解答问题,互相争辩交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掌握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宋金南北对峙》教学设计详案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知道了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三、设计思路:本课共分三个子目介绍了内容:靖康之变”介绍了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北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介绍了在岳飞等将领的领导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介绍了金统治者注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习俗,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了解,因此将本课内容作了相应调整,将三个子目内容整合为以下三部分;政权对立篇一一金和南宋的建立宋金关系篇金与南宋的战和民族融合篇——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金南北对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金南北对峙》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以及宋金南北对峙的形成。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历史意义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宋金南北对峙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历史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观察地图、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教学难点: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的具体情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讨论分析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
4.阅读分析法: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教具: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等。
3.资料:相关历史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呈现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宋金南北对峙的经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冲突。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宋金南北对峙的原因和意义。
第9课宋金南北对峙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1)了解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宋金和议,金朝改变女真旧制等基本实。
(2)知道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建立金国,靖康之变,岳飞抗金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历史课件、直观形象地了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
(2)搜集靖康之变,岳飞抗金等故事,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提高从课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民族不断斗争,学习,融合的结果。
(2)了解完颜阿骨打,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3)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宋金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如宋金战争、宋金和议)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
三、课堂设计: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特点,我用传统评书的格式改编本课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个子目分别更名为:第一回抗辽女真立国侵宋靖康之变第二回英雄精忠报国奸佞弄权误国第三回革旧俗立新规女真心向中华1、导入:以评书的格式开头,引出北宋末年天下兴亡的大事,分析天下形势,探究女真民族的源起、强大,由此进入课题。
2、女真民族的源起、强大,用多媒体展示,并辅以练习,以加深印象。
金灭辽,和金灭北宋之间,注意区别战争性质。
南宋的建立作简单处理,了解基本情况即可。
3、岳飞抗金,注重分析他能打胜仗的原因,用视频展示岳家军战斗的场面,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爱之情。
4、宋金和议,要充分认识它带来的和平的意义。
金的改制,要重点突出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媒体设计对“女真民族的介绍”、“岳飞抗金”等处设置视频,其他重点内容设计了形势变化图等媒体教学幻灯片,它能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知识,同时帮助突破难点知识。
宋金南北对峙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的兴起和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了解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知道岳飞抗金的重要史实,分析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宋金和议内容及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收集有关女真兴起、靖康之变、郾城大捷和宋金议和、金革旧俗等史实以及李纲、王彦、宗泽、韩世忠、岳飞等抗金人物故事,提高收集整理资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叙述和演绎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基础上,设计讲述历史课堂活动,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的讨论和探究,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宋金之间的战争性质与议和影响,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设计“契丹、党项、女真政权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归纳和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灭辽、北宋和南宋与金对峙史实的了解和归纳分析,认识李纲、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通过对女真族的兴起、发展和变迁历史的学习,认识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打家庭的成员。
⏹通过对宋金议和和金革旧俗的史实了解,认识到和平与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宋金和战与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金革旧俗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金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预习案和检测案答案:1,C2,C3,D4,A5. 女真人头带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挂箭筒,肩挂长弓。
从中可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勤劳勇敢、擅长骑射的生活特点。
6(略)7,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其他抗金部队斗争的支援和配合。
《宋金南北对峙》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师展示岳飞墓的图片。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西子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指谁?(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靖康之变师生共同探讨:1.师讲述女真族的发展过程。
2.提问金建立的时间、人物、政权、都城?学生回答。
3.教师展示金灭辽、金灭北宋示意图,讲述金灭辽、金灭南宋的史实。
让学生讲述靖康之变。
4.师生共同探讨:金对辽的战争和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有何不同?探究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1.提问南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学生回答。
2.教师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
3.师生共同探讨:岳飞抗金斗争屡屡获胜的原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4.教师讲述宋金议和的时间、内容。
5.有人认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而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关键字】教案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2、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1、女真搞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2、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实践目标: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学重点:1、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如宋金战争、宋金和议等)的能力;2、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金的和战。
教学方法:用问题讨论法及合作探究式学习完成本课的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满江红》词同学们都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吗?(学生答:岳飞)好,请同学们说说关于岳飞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说的有的是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有些是民间传说。
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岳飞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和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2、学习新课靖康之变A、女真族的崛起结合“金灭辽、北宋形势图”,介绍女真人生活的区域,引导学生回忆了解女真族就是唐朝的黑水靺鞨部发展而来的,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屏幕显示有关女真人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女真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识到女真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那时女真受辽的控制,辽统治者对女真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女真人强烈的怨恨和反抗。
《宋金南北对峙》教学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知道了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政权更迭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融合发展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三、设计思路: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介绍了内容:“靖康之变”介绍了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北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介绍了在岳飞等将领的领导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介绍了金统治者注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习俗,推动女真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了解,因此将本课内容作了相应调整,将三个子目内容整合为二部分,前两目合为一体,即金与宋政权的战和关系;第三目则为女真与汉的融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金灭辽与北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写历史小论文,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和书面语言论证、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
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宋金和战与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金革旧俗和民族融合。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金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3、解决措施:课前让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有的放矢,查找相关内容的资料,理解疑难问题。
课堂上,出示教师设计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同时注意适时利用图片、引言等加强直观性、形象性。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问题探究、启发引导、分组合作、归纳总结、课件辅助
学法指导:自主收集、合作探究、故事讲述、分组讨论、列表归纳、比较反思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指导: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分配课前准备任务:
⑴收集史料:女真兴起、靖康之变、宋金对峙和战与金革旧俗等史实,北方义军与韩世忠、岳飞等人的抗金的故事。
做好讲述有关史实的准备。
⑵表述历史:讲述重要史实,历史故事。
⑶质疑探究:宋金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民族融合与变迁。
2.关注小组课前准备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3.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
分组合作,作好课前准备工作:
⑴第一学习小组:收集整理有关靖康之变;北方义军、韩世忠、岳飞等人抗金故事等史实资料;作好讲述有关史实的准备。
⑵第二学习小组:收集有关女真民族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的史实资料;做好讲述历史的准备。
⑶第三学习小组:收集有关金灭辽、北宋;南宋与金对峙战和关系等史实资料,并做好对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进行评价的讨论准备。
八、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七年级的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新奇、未知的事件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本课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评价情境等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热情,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通过个性化的体验探究形式,让其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