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测试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7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测试题及答案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给出的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5=xyB 、y x 56=C 、61=+yx D 、642=+y x 2、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以 21==y x 为解的是( ) A 、 531=+=-y x y x B 、 531-=+=-y x y x C 、 5332=+-=-y x y x D 、 433=+=-y x y x 3、解方程组 .328,1258=-=+y x y x 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 A 、代入法 B 、加减法 C 、试数法 D 、无法确定4、若方程组.9.3053,1332=+=-b a b a 的解是 .2.1,3.8==b a 则方程组 .9.30)1(5)2(3,13)1(3)2(2=-++=--+y x y x 的解是( ) A 、 2.23.6==y x B 、 2.13.8==y x C 、 2.23.10==y x D 、 2.03.10==y x 5、若二元一次方程123=-y x 的解为正整数,则x 的值为( )A 、奇数B 、偶数C 、奇数或偶数D 、06、已知 .83,123=+=+y x y x 那么y x +的值是( ) A 、0 B 、5 C 、1- D 、17、如果0124323=+---m n n m 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A 、2、3B 、2、1C 、1- 、2D 、3、48、一个两位数,他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为4,那么符合条件的两位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无数个9、在向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中,西关小学捐给五年级一批图书,如果该年级每个同学分6本还差6本,如果 每个同学分5本则多出5本,则五年级共有同学( )名。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八章》阶段测试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车从高架桥上通过时,桥面没有发生形变B.当你对一个物体施力时,你一定也受到这个物体对你力的作用C.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D.只有当物体发生形变时,才能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图甲中,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B.图乙中,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图丙中,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D.图丁中,轮滑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3.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从空间站回到地球,把来自太空的纸星星送给女儿。
纸星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 )A.质量变小B.质量变大C.重力变大D.重力不变4.关于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B.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D.量程大的测力计弹簧长度一定比量程小的测力计弹簧长度长5.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下列哪个力的大小最接近1N( ) A.一头牛所受到的重力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D.一枚一元硬币受到的重力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出来的定律7.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与人对木箱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二)(总分:90分时间:75分钟)姓名:班级: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1.人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桨B.船C.人D.水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中的各种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A.图A和BB.图A和CC.图A和DD.图B和D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D.不受力的作用6.如图所示是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等于9.8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D.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8.关于物体的重心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物体的重心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力C.外形规则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D.物体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越不易翻倒9.如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3N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4N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10.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了墙的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用力握小橡皮球,球变瘪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力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力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章节测试题1.【答题】请将下列食品或药品与其制作时所用的细菌或真菌连接起来。
①月夕米醋 A霉菌②正阳河酱油 B醋酸菌③老鼎丰面包 C酵母菌④哈药青霉素 D乳酸菌⑤完达山酸奶 E青霉菌【答案】①—B;②—A;③—C;④—E;⑤—D【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
【解答】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制酱油要用到曲霉,某些真菌发酵可以产生抗生素,如从青霉中能提取出青霉素等。
2.【答题】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加入了______使面粉发酵产生的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答案】酵母菌二氧化碳【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
【解答】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酵母菌了,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逸出导致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
3.【题文】生物小组的同学参加制作花卷、泡菜等学科实践活动。
由此体会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1)花卷制作离不开______菌,制作泡菜需要乳酸菌,这两种微生物在结构上存在本质的不同,前者属于______生物,后者为______生物。
(2)制作花卷时,需要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蒸熟的花卷体积膨大,松软多孔,主要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3)制作泡菜时,需要将调味料加入清水并煮至沸腾,目的是______,冷却后将蔬菜等加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并向坛口凹槽内注入清水。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乳酸菌在______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答案】(1).酵母(2).真核(3).原核(4).酵母菌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5).二氧化碳(6).高温灭菌(杀死其它杂菌)(7).无氧【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结果由弹力产生的是( )A. 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使石块下落的力B. 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将碎纸屑吸引过来的力 C. 拉开弓箭再松手,使箭射出去的力 D. 用磁铁靠近铁钉,把铁钉吸过来的力2.忽略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时,被抛出的铅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是( )A. 只受到重力 B. 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C. 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作用力 D. 受到重力和前冲力 3.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只雪梨的重力时,错将雪梨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雪梨静止时,测力计的指针对准10 N,则雪梨的重力为( )A. 10 N B. 一定小于10 N C. 一定大于10 N D. 以上 判断都不正确4.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500 N的是( )A. 物理书 B. 小轿车 C. 中学生 D. 5 L装的色拉油5.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 两手用力搬竹条,使其弯曲 B. 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足球运动员后运动方向改变 D. 紧急刹车6.关于弹性形变概念,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体形状改变叫弹性形变B. 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7.歼-15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 ) A.B. C.D.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 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B. 人轻轻一跳就会跳过非常远的距离C. 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用餐时,汤水倒不进嘴里D. 手压海绵,海绵不会形变9.g=9.8 N/kg表示()A. 1 kg等于9.8 N B. 1 kg质量的物体重9.8 N C. 9.8 N就是1 kg D. 1 N重的物体质量是9.8 kg 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是在物体上C.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 重力的单位是kg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12.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直向上的D.13.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B. 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向在一条直线上D. 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14.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B.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一定也是受力物体C. 没有力物体就不可能继续运动D. 物体间要发生力的作用就一定要直接接触15.分之一,也就是说月球表面上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g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1.6N/kg.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从地球登上月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质量是60 kg人,在月球上质量仍为60 kgB. 地球表面重力为600 N的人,在月球表面重力为100 N C. 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600N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600 N的物体D. 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60kg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10 kg的物体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14分)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1)你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17.(8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 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 的方向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2)剪断悬线OA ,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________,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18.(8分)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数据表明:质量增加多少倍,重力也增加多少倍,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从而可以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这一关系用表达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其中g=10 N/kg,读作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9.(6分)在宿迁一号运河桥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自重5×104N的大卡车,装了7m 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 3桥上通过?(要求通过计算进行说明,g取10N/kg)20.(6N,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地球上取g=10 N/kg)21.(8分)一块石头的体积为5m 3.已知该石头的密度为3.0×103kg/m 3,求: (1)这块石头的质量为多少kg?(2)这块石头的重力是多少N?(g取10 N/kg)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图中中画出L-F图象并根据图象读出F=1 N时,L=________cm密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3.如图所示,在某些喷泉景观中,石球能在喷泉上方滚动,请在简图中画出石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参考答案一、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二、11.【答案】BC12.【答案】AD 13.【答案】ABD 14.【答案】ACD 15.【答案】AB16.【答案】(1)同意;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2)0-5;0.2; 2;(3)如图所示;(4)正比;(5)不能17.【答案】(1)不变;(2)竖直向下的;(3)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18.【答案】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mg ;10牛每千克;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 N 三、19.【答案】不能 20.【答案】360 kg21.【答案】(1)1.5×104kg;(2)1.5×105N 四、22.【答案】如上图,10 23.【答案】【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石球重心画一个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 表示,如图所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20N的是( ) A.一支钢笔 B .两个鸡蛋 C .一只鸡 D .一头肥猪 2.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大于水对运动员的推力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钟摆来回摆动B.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C.地球绕着太阳运动D.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 B.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旋转C.老师站在讲台上也能使讲台发生形变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5.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 .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 D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6.要素 ( )A.大小相同 B .方向相同 C .作用点相同 D .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7.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C.手轻拉弹簧,使弹簧伸长些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2.下列有关弹力与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完全恢复原状C.用力捏厚玻璃瓶,瓶子会发生形变D.弹簧的弹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越长3.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实验室常见的器材,它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 A.力可以使弹簧形变 B.力可以使弹簧运动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4.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C.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3 ND.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5.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二、填空题6.用黏土可以捏成栩栩如生,形象各异的作品,这是利用了黏土的(选填“弹性”或“塑性”)。
7.如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钉子一个向(选填“左”或“右”)的压力。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数目的减少,弹簧给钉子的压力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填物理量名称)的大小的工具。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此时它的读数是N。
9.小明和小华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并调零后,两人同时用4 N的力水平拉此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将此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用5 N的水平力拉另一端,测力计示数为N。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下列物品中,所受重力约为1 N 的是( ) A .一枚硬币 B .两只鸡蛋 C .三枚回形针 D .四张课桌3.下列过程所涉及的力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指印D .小铁球受旁边磁体的吸引而转弯4.关于马拉车前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B .马和车各自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C .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所以车前进 D .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5.如图1所示,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1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B .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C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D .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大一倍时弹簧的长度也增加一倍7.如图2所示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图28.下列关于物体的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没有落到地面上,说明水杯不受重力的作用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的D .人跳起来会落回地面,说明人受到重力作用9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示数如图3a 个测力计像图b 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 g 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g 取10 N/kg)( )图3A .1 N 和1.5 NB .1 N 和0.5 NC .2 N 和1 ND .2 N 和1.5 N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10.如图4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强大的黑洞引力激起滔天的巨浪……景形成的物理原理可归纳为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图41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进行控制的不载人飞机。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提高集体活动效果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是( ) A.组织工作 B.人员配备工作 C.领导工作 D.控制工作2.将组织的输入变为输出的转化过程指的是() A.组织规模 B.组织战略 C.技术 D.组织的生命周期3.在两个端点的场合(单件小批,连续流程性生产),组织结构常常是趋向有机式的,而中间区域(大批量集中生产技术)非常趋近于()A.无机式结构B.全能型机构C.机械式结构D.器皿性结构4.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研究发现,稳定的环境对应的组织结构多为(),而不稳定环境下对应有机式结构。
A.有机式的B.机械式的C.有机式与机械式的结合D.自由组合式的5.宏达公司经过慎重研究、论证和专家咨询,确立了当前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会影响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 A.宏达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调整 B.宏达公司地址的迁移 C.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公司竞争战略的根本变化 D.竞争者的策略调整6.如采用的是(),组织结构可能就会表现得较为集权,管理宽度也会较宽。
A.动态战略 B.非稳定战略 C.静态战略 D.稳定战略7.采用防守型战略的企业,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宽B.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窄C.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宽D.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窄8.集权的致命弱点是() A.稳定性差,适应性弱 B.弹性差,适应性弱 C.稳定性差,平衡性弱 D.弹性差,平衡性弱二、多项选择题1.从组织工作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组织工作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B.组织工作是静态的C.组织工作是动态的D.组织具有主导性作用E.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2.各种类型的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为()A.多件和大批生产技术B.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C.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D.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E.非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3.组织的战略所划分的层次包括() A.分散战略 B.单位层战略 C.事业层战略 D.职能层战略 E.整体战略4.分工协作原理中,组织结构职权类型包括()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权 D.范围职权 E.行使职权三、名词解释题1.组织结构2.责权一致原理四、简答题1.简述组织工作的内容。
青岛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实数自主学习基础达标测试题2(附答案详解)1.下列判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0的绝对值是0 B.12是无理数C.4的平方根是2 D.﹣1的倒数是12.估计76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A.75和77 B.6和7 C.7和8 D.8和93.在实数0,(-3)0,(-23)-2,|-2|中,最大的是().A.0B.(-3)0C.(-23)-2D.|-2|4.下列实数中最大的数是()A.3 B.0 C.D.-45.在实数4、3、13、0.3&、π、2.1234567891011121314…(自然数依次排列)、38中,无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6.如下表:被开方数a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它的算术平方根a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符合一定的规律,若a=180,且- 3.24=-1.8,则被开方数a的值为( )A.32.4 B.324 C.32400 D.-32407.如图,带阴影的长方形面积是()A.9 cm2B.24 cm2C.45 cm2D.51 cm28.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有()个.(1)在△ABC中,∠A=15°,∠B=75°;(2)在△ABC中,AB=12,BC=16,AC=20;(3)一个三角形三边长之比为5:12:13;(4)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A.1 B.2 C.3 D.49.在下列实数中:0,39,﹣3.1415,4,227,0.343343334…(每两个4之间3的个数逐渐增加1)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25的算术平方根是()A.5±B.5C.5-D.5±11.下列实数中227,0.13,π,﹣49,7,1.212212221…(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中,是无理数的有__ 个.12.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4,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S2等_________.13.计算:|3﹣23|+(π﹣2014)0+(12)﹣1=_____.1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2cm,24cm,则它的斜边上的中线为_______ cm.15.在△ABC中,a=3,b=7,c2=58,则△ABC是______.16.如图是一个程序运算,若输入的x为1,则输出y的结果为___________.17.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a-5 和2a-4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18.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200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m.19.估计与0.5的大小关系:0.5.(填“>”或“<”)20.请写出一个大于0而小于2的无理数:______-.21.(1)02116(22)()12-+---+- (2)12-3-462525+⨯(3)(x +1)2﹣1=24 (4)125x 3+343=02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与这边的长相等,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和谐三角形”.(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1中画一个以线段AB 为一边的“和谐三角形”;(2)如图2,在△ABC 中,∠C=90°,AB=7,BC=3,请你判断△ABC 是否是“和谐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动点M ,N 从点A 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折线AB ﹣BC 和AD ﹣DC 向终点C 运动,记点M 经过的路程为S ,当△AMN 为“和谐三角形”时,求S 的值.23.如图,在一块用边长为20cm 的地砖铺设的广场上,一只飞来的鸽子落在A 点处,鸽子吃完小朋友洒在B 、C 处的鸟食,最少需要走多远?24.计算:201703(1)tan 45273π-+-.25.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 (﹣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aa a a a ÷÷÷÷L 1442443个(a≠0)记作a ,读作“a 的圈n 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1)2-(⑤=__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C .3④=4③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1)2-(⑩=________.(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圈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3)算一算:()3242162÷+-⨯④.26.求下列各式中的x :①x 2+5=7 ; ②(x ﹣1)3+64=0. 27.已知12x y =⎧⎨=-⎩和34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1的两个解,求22a b 的值.参考答案1.A 【解析】试题解析:A. 0的绝对值是0,正确. B.12是有理数.故错误. C. 4的平方根是 2.±故错误. D.1-的倒数是 1.-故错误. 故选A.点睛: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 2.D 【解析】试题解析:647681,<<Q647681,∴<< 8769,∴<<故选D. 3.C【解析】()31-= , 22934-⎛⎫-= ⎪⎝⎭, 22-= ,故最大的是223-⎛⎫- ⎪⎝⎭.故选C .4.A 【解析】试题分析:将各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得:3>>0>﹣4,则实数中找最大的数是3.故选:A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5.B 【解析】3π,2.1234567891011121314…(自然数依次排列),共3个, 故选B .6.C 【解析】平方根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被开方数向右移动4位,易得C.7.C 【解析】试题解析:由图可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C=8cm ,BC=12cm ,∴2222=178BC AC --, ∴S 阴影=15×3=45cm 2. 故选C . 8.D【解析】(1)∵在△ABC 中,∠A=15°,∠B=75°, ∴∠C=180°−15°−75°=90°, 故是直角三角形; (2)∵122+162=202,∴三边长分别为12,16,2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选择题: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这主要体现了的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量力性原则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3、《学记》要求“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说明教学要遵循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问答法
D、练习法
5、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了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6、根据培养目标,规定中小学设置的教学科目以及开设的顺序,课时的分配等,这包含在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材
7、一般来说,综合课的基本结构是
A、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B、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C、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D、引发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
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标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的内容
9、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1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标准”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1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D、普遍性、科学性、基础性
1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班
B、内部分班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5、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6、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7、《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8、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填空题:
1、《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原则。
2、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
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___、普遍性和基础性。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6、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个别差异的弊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_在一些国家出现。
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_______、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8、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备注。
9、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0、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
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和问题化策略。
11、课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2、教学过程中的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两个方面。
1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4、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____。
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1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_________。
1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_________的过程。
18、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模象直观_______。
19、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_____。
判断题:
1、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3、教学活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活动。
4、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相同。
5、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练习,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师怎样备课?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4、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促使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转化?
5、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课程表的安排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7、简要说明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论述题:
1、试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含义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2、某中学在学科教学中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学习基础和能力选择相应的层次学习。
教师对相同层次的学生集中授课,层次不同授课内容也不同。
请你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这种分组教学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