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起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银杏树的基本知识银杏树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树种,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银杏树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起源、特征、生长环境和用途。
银杏树,学名为银杏属,是裸子植物门、银杏科的一种树种。
它起源于约2.3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银杏树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树皮呈灰褐色,纹理明显,树干粗壮。
另外,银杏树的叶子为扇形,有明显的脉络,叶柄长,排列稀疏。
在秋季,银杏树的叶子会变成鲜黄色,形成一片美丽的黄金林。
银杏树的生长环境较为特殊,它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
一般来说,银杏树适宜生长的气候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但它也能够在寒冷的地区存活。
银杏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中,但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壤土。
银杏树的用途广泛,它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具有许多药用和经济价值。
首先,银杏树的树叶和果实富含多种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银杏叶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银杏果实中的银杏酮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常被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中。
其次,银杏木质坚硬,纹理美观,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地板和木艺品。
银杏木还具有耐腐蚀、防腐、防虫的特性,常被用于建筑材料。
此外,银杏树的根、茎和树皮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和伤口愈合。
除了其药用和经济价值,银杏树还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
银杏树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
银杏树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和水源。
此外,银杏树还是许多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为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结起来,银杏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树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特点和用途使得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银杏树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一、银杏树的起源与分布银杏树起源于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
它们曾经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变化和气候变迁,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
目前,银杏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二、银杏树的形态特征银杏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树皮光滑而灰白色。
叶片呈扇形,绿色到金黄色,秋天时会变成明亮的黄色。
它们通常雌雄异株,雌树会产生果实,而雄树则不会。
银杏树的高度通常在20-35米之间,有些品种甚至可以长到40米以上。
三、银杏树的生命周期与生长习性银杏树的生命周期非常长,有些品种可以活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它们通常生长缓慢,但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茁壮成长。
银杏树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寒、耐旱、耐污染,但不喜欢根部受到淹水。
四、银杏树的生态环境与保护银杏树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并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和环境破坏,银杏树的数量正在减少。
为了保护银杏树,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生态环境和减少采伐。
五、银杏树的园林应用与观赏价值银杏树因其美丽的外形和秋天的金黄色叶片而备受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
它们可以用于公园、街道、庭院、旅游景点等场所的绿化和美化。
在观赏方面,银杏树的叶片和果实都非常美丽,特别是在秋天时,它们变成明亮的黄色,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六、银杏树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银杏树的果实(银杏)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来制作甜品、饮料、药材等。
在中医中,银杏被用来治疗咳嗽、哮喘、排尿不畅等症状。
此外,银杏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银杏含有一定的毒素,不能过量食用。
七、银杏树的繁殖方法与栽培技术繁殖银杏树通常采用播种法或分株法。
播种法需要在秋季采集果实并贮藏种子,然后在第二年春季播种;分株法则是将银杏树苗从母株上分割下来进行繁殖。
关于银杏树的故事传说银杏树,一种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说故事的树种,自从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便成为了无数传说故事的主角。
在这些故事中,既有神秘的神话色彩,也有寓言般的道德启示。
一、银杏树的起源与传说据科学家研究,银杏树起源于我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
而关于银杏树的传说,更是丰富多彩。
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白果仙子”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一次远游途中,遇到了一位美丽的仙子,仙子赠送给他一颗神奇的种子。
管仲将种子带回国内,种在了院子里。
后来,这棵树茁壮成长,结出了美味的白果。
从此,白果仙子的传说流传千古,成为了人们对银杏树的神秘想象。
二、银杏树的文化象征意义银杏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
首先,银杏树寓意长寿。
其生命力旺盛,树龄可达千年,被誉为“长寿树”。
其次,银杏树象征坚韧不屈,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长。
此外,银杏树还是爱情、友谊的象征,古人常以赠送银杏果表达深情厚谊。
三、银杏树的药用价值银杏树全身都是宝,其叶子、果实、种子等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银杏叶具有抗衰老、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银杏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健脑益智、抗衰老的功效。
银杏种子,即白果,具有润肺止咳、健脾止泻等功能。
四、银杏树的环保与生态价值银杏树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净化空气、减缓气候变化。
银杏树的叶子在秋季变黄时,景色宜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此外,银杏树还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树种之一。
五、我国银杏树的保护与发展随着人们对银杏树的认识逐渐加深,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银杏树的保护力度。
在很多地方,银杏树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同时,各地纷纷开展银杏产业的发展,将银杏叶、果实等资源充分利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许多景区也以银杏树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总之,银杏树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银杏在我国历代园林中的应用》2023-10-26•银杏的历史渊源•银杏的特征与生态习性•银杏在园林中的应用•银杏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银杏的历史渊源据考古发现,银杏在我国已有1亿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
银杏原产于我国银杏一名最早出现在吴县(今江苏苏州)长洲寺的《三宝感应赋》中,因“银”与“银杏”谐音,又因其叶似鸭掌,而名鸭掌树、鸭脚子。
银杏的命名银杏的起源文化传说在民间,银杏树与神秘的传说紧密相连。
据传,在很久以前,深山古刹中有一棵神奇的银杏树,每年都会结出大量的果实,人们称之为“仙果”。
文化内涵银杏树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被视为长寿、吉祥和丰收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词、书画和民间故事中。
银杏的传说与文化内涵地理分布银杏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至辽南,南达闽粤,东起*,西至陕西、甘肃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的银杏树。
地理环境银杏适应性强,生长环境多样,从平原到高山均有分布。
它喜生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银杏的地理分布02银杏的特征与生态习性1银杏的形态特征23银杏的叶片呈扇形,绿色到金黄色,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叶片呈扇形银杏树干笔直,树皮光滑,给人以高雅、庄重的感觉。
树干笔直银杏生长缓慢,寿命长,具有很高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生长缓慢银杏的生长习性喜光银杏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日照。
耐寒银杏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能够适应多种气候条件。
适应性强银杏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长。
银杏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净化空气。
银杏的生态作用净化空气银杏树冠宽大,能够遮荫降温,改善环境温度。
遮荫降温银杏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有助于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03银杏在园林中的应用皇家园林中的银杏在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中,银杏被广泛用于点缀和衬托建筑,突出皇家园林的庄重和辉煌。
如故宫、颐和园等都栽植了大量的银杏。
寺庙园林中的银杏许多古寺庙的庭院中都种植了银杏,如北京的潭柘寺、山西的永济普救寺等。
为什么银杏树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植物,它被誉为“活化石”,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生命力和极长的寿命。
本文将从银杏树的历史、特征、生态和传说等方面阐述银杏树为什么有“活化石”之称。
一、银杏树的历史银杏树是一种早期出现的植物,已经植根于地球数千年。
据地质学家和古植物学家的研究,银杏树可能起源于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属于珊瑚树纲植物,同属于此类植物的有薯蓣科、南鳕木科、桧杉科等。
银杏树最早存在的地区是中国,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浙江的天台山,那里保存了近1300棵数百年的古银杏,被誉为数字化“古银杏宝库”。
二、银杏树的特征1、银杏树的枝干、叶子和果实的形态与其它树种不同,它的枝干呈淡棕色,外表粗糙,常呈申蕉状,具有红褐色的刺;叶子为卵形,毛糙,基部心形,上面发绿,下面发白。
果实为种子,外皮棕红色,恰似小柿子,属于桃处类果实。
银杏树的树形巨大,树冠开散,怒放着丰富的枝干、叶子和果实。
2、银杏树的生长速度缓慢,枝干和叶子抗寒耐旱,能适应各种环境,所以自古便有“灯管饭碗下为家”之说。
而且银杏树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植物之一,能活1200年以上,最高的有1800多岁,因此有“古老的活化石”之称。
3、银杏树叶子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秋色,有金黄色、红色、橙色等,特别是在秋天景色怡人,看起来非常美丽。
三、银杏树的生态1、银杏树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树种,它能够耐受恶劣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并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中。
银杏树的叶子富含维他命C,因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2、银杏叶片的自然掉落,会在地面形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成分。
银杏树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美丽风姿和萌发方式。
3、银杏的果实散布在地上,会引来蜜蜂、黄蜂等昆虫,对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银杏树传说的由来1、银杏树传说一:据传说,在古代,有一次出现长时间的洪水,很多动植物都淹死了。
只有精神、力量和智慧的银杏树,在洪水中存活下来,并适应了所有的环境和气候变化。
有关银杏的知识银杏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
它的学名叫银杏,属于银杏科植物,是一种落叶乔木。
银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2亿年前的白垩纪,而现存的银杏树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银杏的叶子是它最醒目的特征之一。
银杏叶子呈扇形,通常有两排对生的叶片,每片叶片上有几十对明显的平行脉络。
银杏叶子的颜色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给人一种非常美丽的景象。
不仅如此,银杏叶片的边缘也有锯齿状,整个叶片的形状非常优美。
银杏的果实叫银杏果,是一种坚果。
银杏果的外表呈橙黄色,果肉呈奶白色,味道酸甜可口。
银杏果富含营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银杏果可以生吃,也可以制作成各种美食和药物。
银杏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树干直立笔直,树冠呈锥形。
银杏树的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地下几十米,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
银杏树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非常长,有些银杏树已经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银杏是一种耐寒的植物,适应性很强。
它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中生长,并且能够抵御低温和寒冷的侵害。
银杏还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这使得银杏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城市绿化树种。
银杏不仅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银杏叶、银杏果和银杏树皮都可以入药,有着广泛的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还可以用于改善记忆、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
银杏的栽培也非常简单,只要给予适当的光照、水分和养分,就可以顺利生长。
银杏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也可以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
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但最好是疏松肥沃的土壤。
总的来说,银杏是一种非常特殊和珍贵的植物。
它的叶子美丽而引人注目,果实营养丰富,树干挺拔而坚固。
银杏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树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希望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和重视银杏,保护好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关于银杏树的资料银杏树(Ginkgo biloba)是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树种,它被誉为“活化石”。
本文将介绍银杏树的相关资料,包括其概述、特征、生长环境、历史及文化意义等,以展示这一树种的独特魅力。
一、概述银杏树,又称为银杏、白果树,属于银杏科银杏属,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
它起源于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曾经生长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
银杏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通常高度可达20-35米,树冠分枝似扇状,树皮暗灰色。
二、特征1. 叶子形状独特:银杏树的叶子扇形,呈扇形裂片状,一片叶子通常有2-3个裂片,裂片间形成类似翅脉的结构,这种形状在现存树种中是独一无二的。
2. 金黄的秋叶:每年秋季,银杏树叶子会变成金黄色,美丽夺目,同时树枝也会逐渐凋落,给人一种静谧而伤感的美感。
3. 裸种子植物:银杏树的种子没有外果皮包裹,裸露在外,成熟时种子呈浅黄色,外形酷似小梅子。
三、生长环境银杏树适应性强,可在中亚、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等地生长。
它喜欢暖湿的气候,耐寒性较强,在中国的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广泛分布。
此外,银杏树对土壤要求不高,可以生长在砂质、粘质以及黏土等多种类型的土壤中。
四、历史及文化意义1. 存在悠久:银杏树在地球上已生存了几千万年,并且在地球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时期都有它的存在。
2. 医学价值:银杏树的叶子及种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据科学研究,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减轻老年痴呆症状等具有积极作用。
3. 城市景观:银杏树不仅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也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
它的美丽形象和耐污染的特性,使它成为许多城市的景观树种之一。
4. 象征希望:银杏树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它象征着团圆和希望,常被种植在庭院、公园等场所,以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五、总结银杏树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树种,以其独特的叶子形状、金黄的秋叶和裸露的种子引人注目。
它繁茂的生长环境,以及在医学和文化领域中的价值,使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首页]|[概述和特性]|[育苗技术]|[种植园的营造和管理]|[嫁接、整形与修剪]|[病害防治]|[贮藏与加工]|[实用技术]|1.银杏的概述2.银杏的特性一.起源和演变二.地理分布与栽培历史三.银杏的利用价值四.银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一、起源和演化银杏的祖先,可追溯至亿万年以前。
银杏起源和分布在我国浙江西天目山的狭小山谷。
森沃德(Seward,1936)认为“中国即使不是银杏目前的产地,也是最后的天然产地”。
据化石资料,地球上原始的陆生植物——裸蕨纲出现于4亿多年以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
蕨类植物从泥盆纪初兴起至3亿多年以前的石炭纪,已在炎热湿润地区形成森林。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种子蕨和亚松柏类。
但它们很快衰败,代之以更适应陆地环境的银杏类、松柏类以及其他裸子植物的发展。
美国发现的石炭纪化石,记载的二歧叶属(Dichophyllum)可作为银杏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因为它的营养枝和木质部与银杏目相似。
比较可靠的银杏类化石为早二迭纪的毛状叶属(Trichopitys),该属植物的叶比二歧叶属细长,种子(胚珠)着生在出自叶腋的分枝上。
在二迭纪出现的楔拜拉属(Sphenobaiera)化石无明显的叶柄,和银杏不同。
至晚三迭纪,出现似银杏属(ginkgoites)、拜拉属(baiera)、准银杏属(ginkgodium)等,这些属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和现代银杏很相似。
据近50年来发现的化石表明,银杏目植物在我国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北以及德国的法兰克福、南美的福克兰群岛、甫非、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都有分布。
在中生代除银杏属(ginkgoL.)外,银杏目中至少还有14个属。
在中生代侏罗纪是银杳目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银杏属中有20多个种。
从化石分析,也可以看到叶的演化规律:楔银杏(ginkgodigitata)和西伯利亚银杏(ginkgosibirca)的叶为楔形,掌状深裂,可代表中生代早期,拉拉米银杏(ginkgolaramiensis)的叶呈楔形,不分裂或二裂,是中生代晚期的代表,代表新生代早期的为铁线蕨银杏(ginkgo a—diantoides),它的叶为肾形,不分裂或二裂。
银杏的起源
中国现代银杏树()虽历经近200万年各种气候环境,仍固守本色、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神奇价值日益显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古老文化,体现了炎黄子孙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古植物学家斯维达曾指出:“银杏树历史的精华,永恒的标志,是人类难以想像的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奥秘的里程碑。
”“达尔文称银杏树是“历史的遗产,活化石”。
“中国即使不是银杏树目前的产地,也是最后的天然产地。
”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认为银杏树“是由古生代二叠纪唯一孑遗种延续生存至今”的树种,是“金色活化石”、“活历书”、“植物宝库中的珍品”。
据与现代银杏树在形态上相似,亲缘关系密切的银杏树属、似银杏树属、拜拉属、楔拜拉属等60多个种的银杏树化石研究资料,世界上银杏树类植物的远祖出现于古生代石炭纪,繁盛于中生代侏罗纪,衰败于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
除中国外,绝灭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
我国“化石银杏树”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资料显示,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甘肃、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新疆、青海、河南、山西四川、云南、广西、福
建、浙江等地都有分布。
大约距今4亿年前后的古生代志留纪至泥盆纪,地壳出现造山运动,海洋面积缩小,大片海底上升为陆地。
在海水退潮和涨潮的交替过程中,水生植物大规模登陆,裸蕨类植物捷足先登。
这些登陆的先行者,不适者淘汰,适者生存。
到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5亿~2.8亿年)逐渐演化为石松类和楔叶类植物,进而演化为真蕨类植物,并高度繁荣,形成大片的沼泽森林。
它们不仅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而且能产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尽管这些孢子在受精过程中,精子必须有水才能游动,但确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
时间延续到古生代晚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地球上气候渐趋干旱,多数蕨类植物开始走向衰败,裸子植物开始兴起。
一部分蕨类植物在失水与得水的矛盾斗争中,演化为种子蕨,进而演化为苏铁类、银杏树类、松柏类植物。
由于它们有比真蕨类植物发达得多的根、茎、叶,光合作用和输导功能大大提高,尤其在受精过程中产生了花粉管,进一步摆脱水的限制,形成了裸露的真正的种子,进入了比较高级的裸子植物阶段。
到距今2.25亿~1.2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至早白垩纪期间,苏铁、银杏树、松柏类植物强烈分化,迅速扩展,组成裸子植物的浩瀚森林,几乎遍布全球(除赤道和南极洲外)。
银杏树家族极为繁盛,至少有20多属150多个种,在中国就有10多个属100多个种,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自然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从无机到有机,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的。
地球原本是一个浑浊的球体,是没有生命的(国际上公认地球寿命为150亿年以上,目前地球地质年龄为45.5亿年),随着时间的延续,空间的转移,地温的下降,地球上便形成了大片水域。
有了水,便有了生命。
大约距今35亿~33亿年的时候,在广阔的海洋中出现了细菌和蓝藻原核生物。
再经过10亿~20亿年,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生物一—一原始单细胞绿色鞭毛生物。
由绿色鞭毛生物一一这个动、植物的祖先,随着营养方式的分化,其中一支发展成为植物,另一支发展成为动物。
从此,动、植物开始了各自的进化史。
从白垩纪晚期(大约距今1亿年左右)开始。
地球上气候分带日趋明显,气温大幅度下降,既干旱又寒冷,多数裸子植物逐渐衰败,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双受精作用的被子植物(大约距今0.26亿年前出现草本植物)。
银杏树类植物也不例外,开始衰败,大部分被淘汰了。
只剩下银杏树属的一属一种银杏树,保持固有性状生存下来。
到新生代第四纪(距今0.02亿~0.015亿年)北半球发生了大陆冰川运动,由北向南滚动,寒冷气流威逼整个世界。
尤其是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大部分成整块覆盖。
剩下的一属一种银杏树在这些地区未能幸免,全部绝灭了,成了最后的“化石银杏树”。
最早出现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生活在原始海洋里,其中一
部分浅海类型演化为绿藻,另一部分深海类型演化为褐藻、红藻。
大约到距今9亿~7亿年前,便出现多细胞藻类,绿藻成为植物界进化的主干。
随着藻类植物大量繁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这样既改变了大气成分,也增加了海水中的氧气,有利于海洋动、植物的生存。
另外,大气中的一部分氧气由于闪电作用形成臭氧层,阻挡紫外线的辐射,这就使植物从海水中登陆成为可能。
现代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时银杏树家族中的幸存者,是远古银杏树“孑遗种”的后代。
从地质史上看,我国受到冰川袭击也是相当广泛的,但与欧美不同。
由于南欧山脉大多数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道屏障,使从北方来的寒流逐渐变缓,覆盖面逐渐缩小,寒冷强度逐渐减弱。
这样,使我国呈间断性高山冰川,东一块、西一块,各不相连。
因此,在我国有的地方没有受到冰川的影响。
尤其是在鄂、豫、皖、浙四省交界的深山谷地影响轻微或未受影响,仅存的一属一种银杏树便在这些地方遗留下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
目前,浙江的天日山、湖北的神衣架、大洪山和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还有呈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的银杏树,就是实证。
这些地方既是中国现代银杏树的原生地,也是当今世界银杏树的原生辐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