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课件 2.6第二章 油气水层的测井解释与测试评价第6节
- 格式:ppt
- 大小:14.87 MB
- 文档页数:52
用测井曲线判断划分油、气、水层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 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 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第二章油气水的综合判断与测试技术在油田地质研究工作中,从地质剖面上判断油气水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只有正确认识油气水层,才能保证不漏掉油气层,不误射水层,多快好省地勘探开发油气田。
油气水层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油气田的勘探速度和开发效果。
综合判断:根据钻井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以及地层测试资料来综合分析对地层进行的判断。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从地层剖面中划分出渗透层(储层)。
B、确定渗透层的产液性质并估计其生产能力。
作为地下地质研究核心问题之一,对于不同剖面类型、不同岩性及不同的储集类型的储层,其油气水层特征不完全一致。
因此在进行判断时,要充分利用以上三方面的资料,来综合分析。
第一节利用录井资料判别油、气、水层录井资料是定性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性资料,也是测井解释的基础。
一、渗透层的录井证据钻时曲线——低钻时为渗透层的显示岩屑资料——直接的岩性识别,油气的荧光显示岩心资料——具有一定的含油级别,滴水实验证据气测资料——烃气显示证据泥浆资料——泥浆性能的异常变化、池体积、槽面变化都可以指示油气水层二、油、气、水层的判断(一)、根据油砂的含油级别判断一般地:饱含油、含油:油层;油浸、油斑:差油层、油水同层;油迹、荧光:干层、水层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些例外,如:稠油:色深、含油显示较强,定级别时往往偏高;气层、轻质油:色浅、含油显示弱,定级别时往往偏低。
因此,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还要结合其它一些资料。
(二)、根据气测显示判断半自动气测:主要是根据全烃和重烃两条曲线的幅度来判断。
油层:全烃、重烃两条曲线同时升高,曲线幅度差小;气层:全烃高、重烃曲线很低,曲线幅度差大,(主要含较轻的烃类); 水层:全、重烃同时增高或全烃增高,重烃无异常,难以判断。
色谱气测:利用色谱气测解释图版或烃类气体比值图版来判断。
方法一: 定量计算地层含气量1、气体全量和色谱组分总和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钻地层的烃类富集程度,不能作为储层定量评价的依据(1)地层烃类物性影响 (2)泥浆性能影响 (3)泥浆出口管线的散失 (4)脱气器效率 (5)仪器灵敏度(6)测量气体体积与地层实际含气体积关系的不确定 (7)组分失真 2. 计算公式(1)地面含气量(地面产能指数)地层的单位体积岩石中所含的烃类气体在地面的体积(2)地层含气量(3)含气饱和度方法二: 烃类组分比值图版 1. 对数比值图版 经验法则:(1)只有C1为气层,C1很高为盐水层或水层 (2)C1/C2低或气区C1/C4高值。
考研,消防,资格考试,等资料请百度搜索-学资学习网第二章油气水层测井解释与地层测试(Chapter2 reservoir well logging identifying and well testing )学时:6 学时教学安排: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基本内容:①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解释,包括测井系列的选取及确定、地层、储层、油气测井响应特征、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储层和油层测井参数定量解释及评价、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②油气层测试,试井原理、稳定定试井和不稳定定试井、抽油井试井(示功图)分析教学重点: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教学目标:掌握测井油气层识别方法,了解油气井测试资料的获取方法及应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本章重点)一、测井响应与测井系列(本节重点)1.地层测井响应原理地层的构成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18501900Nm2Nm323121400145015001550(3)测井组合选取二、测井解释方法与流程(本节重点) 1.储层及油气水层的识别 常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特殊储层测井识别 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2.储层测井定量解释及综合评价储层测井解释的基本流程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三、油气层定性解释 1.储层特征: 2.油气层特征 3.重叠法评价含油性⑴ 视地层水电阻率和钻井液滤液电阻率重叠 ⑵ 双孔隙度法⑶ 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2480⑷可动水法4.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5.气层识别方法⑴天然气对孔隙度测井的影响⑵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气层⑶冲洗带残余油气体积和残余油气重量曲线重叠四、低阻油藏成因及识别(本节重点)1.低阻油藏的特征(1) 骨架的粒度分布(2) 粘土性质(3) 润湿性(4) 孔隙结构(5) 毛管压力2.低阻油藏的成因机理3.低阻油藏的识别4.低阻油藏的分布及开发特征五、水淹层测井评价1. 水淹特征2. 有常规测井方法评价水淹层3. 水淹层的分类4. 水淹级别的划分5. 水淹层的识别淡水水淹层的识别污水水淹层的识别正常基线下基线偏移指示用交会图和电阻率比值定性识别水淹层第二节 油气水层测试一、试井概念及基本原理(本节重点) 不稳定试井 压力卡片 稳定试井 油层流动压力生产压差 油井系统试井曲线污水(矿化度高)水淹•自然电位基线偏移一般不明显•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增加 •视电阻率下降 •感应电导率增高•微电极电阻率曲线幅度变小(相对水淹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