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导学案新人教版5 精
- 格式:doc
- 大小:65.51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二章桂和卤代炷第一节脂肪桂导学案1【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出烷坯、烯坯、烘坯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学生能通过找岀典型代表物来理解烷桂、烯姪、块怪和卤代桂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学生通过教师分析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有机化合物在H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学习过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來学习第二章的内容一一绘和卤代桂。
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桂。
根据结构的不同,炷可分为烷桂、烯炷、烘桂和芳香姪等。
而卤代桂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桂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桂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來学习第一节一一脂肪疑。
一、烷(alkane)和烯(alkene)1.结构特点和通式:(1)烷桂: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桂,又叫烷绘。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坯O)通式:CnH2n 吃(nMl)(2)烯桂: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桂叫做烯泾。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炷叫做二烯桂)通式:CnHzn (n>2)阅读P28页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桂与烯桂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请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対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烷炷和烯绘溶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沸点的高低与分子间引力一范德华引力(包括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有关。
炷的碳原子数目越多,分子间的力就越大。
支链增多时,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力减弱,因而沸点降低。
2.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学习目标】1.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我国煤、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学习重点】炔烃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导学过程活动一:炔烃的物理性质及结构特点1、阅读教材P32炔烃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炔烃的分子式通式________,炔烃的代表物即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分子式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
2、乙炔的物理性质炔烃的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炔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常温常压下由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再到________态;熔、沸点依次________;相对密度依次________;C2~C4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同其他烃一样,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活动二:炔烃的化学性质写出乙炔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①纯净的乙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炔与H2(催化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容易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等,能使________及________溶液褪色。
活动三: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观看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最新】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2-1炔烃和脂肪烃的来源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图1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干燥,放入电石后应塞紧橡皮塞,这是为了(2)所用电石质量不能太大,否则
—甲基—1—己炔༃ B.3—甲基—1—己炔༃ D.4
(1);B贮水,以使烧瓶A中产生的进入B时,排出与它等体积的水进入量筒。
C测定乙炔的体积;防止电石与残留的水或水汽作用产生的乙炔逸散到大气中。
22222)(2OH Ca H C O H CaC +↑−→−+CH CH ≡
(2)产生太多,超过B 的容积而无法测定的体积;生成太少,测
出的体积值太小,误差太大;0.60。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
(3)轻轻旋开活塞,使水缓慢地滴下,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4)286V/W 。
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二章 坯和卤代坯第一节 脂肪坯导学案3【学习冃标】1, 掌握烷烧、烯桂、块烧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典型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儿种典型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烘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3. 掌握有关烧燃烧的计算规律。
【学习过程] _________________脂肪炷的来源及其应用一、烷泾和烯泾1.烷坯的物理性质名称 常温时的状态熔点/叱沸点/°c相对密度甲烷 气 J82 -164 0.466 乙烷 气 -183.3 -88.6 0.572 丙烷 气 -189.7 -42.10.5853 丁烷 气 -138.4 ・0.50.5788 戊烷 液 -130 36.1 0.6262 癸烷液 -29.7 174.1 0.7300 十七烷22 301.8 0.7780 二十四烷固54391.30.7991由上表总结:随着烷坯碳原了数的增加,总的趋势(递变性)是状态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 逐渐 __________ :沸点逐渐 __________ :相对密度 _______________ 。
另外,与甲烷相似,烷坯易溶 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2.烯坯的物理性质随着烷坯碳原子数的增加,总的趋势(递变性)是状态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 逐渐 __________ :沸点逐渐 ___________ :相对密度 ______________ O3.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⑴乙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⑵乙烯与決的反应 ⑶乙烯与水的反应 ⑷乙烯牛成聚乙烯的反应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代替的反 应叫做取代反应机理:A —B + C —D-A —D + C —B(取而代之,先取后代,取代位置相同)5.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脂肪烃1mol6 D. 4CH 与62H C 1. 下列说法中的各项性质,属于CH 4、C 2H 4、C 2H 2共性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B.在通常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2.分子式为C 7H 12的某烃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加氢后的生成碳链骨架为 则此烃不可能具有的名称是 A.4—甲基—1—己炔 B.3—甲基—2—己炔 C.3—甲基—1—己炔 D.4—甲基—3—己炔 3.科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化学式为C 200H 200含有多个C≡C (碳碳叁键)的链状烃,其分子中含有C≡C 最多是 A.49个 B.50个 C.51个 D.无法确定 4.描述CH 3—CH==CH —C≡CF 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C 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C 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C 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C 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A.氨:将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乙炔:将电石和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乙烯:将乙醇加热至170℃,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氯化氢: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氯气,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6.将三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与足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里完全燃烧,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C ︒120)其压强也不变,推断这三种烃的分子式________,由此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1)22222)(2OH Ca H C O H CaC +↑−→−+;B 贮水,以使烧瓶A 中产生的CH CH ≡进入B 时,排出与它等体积的水进入量筒。
C 测定乙炔的体积;防止电石与残留的水或水汽作用产生的乙炔逸散到大气中。
(2)产生CH CH ≡太多,超过B 的容积而无法测定CH CH ≡的体积;生成CH CH ≡太少,测出的CH CH ≡体积值太小,误差太大;0.60。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第2课时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新知导学 1.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其物理性质与烷烃和烯烃相似,通式为C n H 2n -2(n ≥2)。
2.乙炔(1)乙炔的组成和结构H ∶C ⋮⋮C ∶H C 2H 2 H —C ≡C —H HC ≡CH (2)乙炔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微溶,在有机溶剂中易溶。
②化学性质火焰明亮,并且冒出浓烟 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褪色 褪色 CH ≡CH +2Br 2―→CHBr 2CHBr 2 CH≡CH+HCl ――→催化剂△CH 2==CHCl (3)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①药品:电石(CaC 2)、水②反应原理:CaC 2+2H 2O ―→Ca(OH)2+CH ≡CH ↑ ③实验装置:固体+液体―→气体 ④收集:排水集气法3来源 条件 产品(或成分) 石油 常压分馏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减压分馏 润滑油、石蜡等 催化裂化、裂解 轻质油、气态烯烃 催化重整 芳香烃天然气 甲烷 煤 干馏 芳香烃直接或间接液化燃料油、化工原料●自主探究1.炔烃在分子组成上与烯烃和烷烃有何区别?其通式可表示成什么?提示:烯烃在组成上比等碳原子数的饱和烷烃少两个氢,通式变为C n H2n,炔烃的碳碳三键,使得分子中氢原子数比等碳原子数的烯烃又少了两个,故其通式应为C n H2n-2。
2.由乙炔的化学性质可以推知炔烃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示:由于炔烃中都含有相同的碳碳三键,炔烃的化学性质就应与乙炔相似,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水溶液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等。
3.如何从碳原子杂化的角度理解乙炔的直线型结构?提示:乙炔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是以1个2s轨道和1个2p轨道进行杂化的,形成了2个sp杂化轨道,这2个sp杂化轨道在同一条直线上,每个碳原子都剩下2个p轨道没有参加杂化。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炔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以乙炔为例,了解炔烃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3.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组成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不饱和链烃,官能团为—C≡C—。
2.乙炔分子是直线形分子,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为CaC2+2H2O―→Ca(OH)2+C2H2↑,常用排水法收集,点燃前要验纯。
4.石油的分馏与蒸馏原理相同;石油的裂化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及质量,裂解是为了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催化重整是为了获取芳香烃。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1.炔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的总称。
(2)物理性质:与烷烃、烯烃相似,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递变。
(3)通式:C n H2n-2(n≥2)。
2.乙炔的结构和性质(1)组成和结构H C⋮⋮C H(2)物理性质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n CH≡CH ――→催化剂△==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
(2)发生装置: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净化方法:用浓的硫酸铜溶液洗气,即可除去H 2S 、PH 3等杂质气体。
[特别提醒](1)不能用溴水或酸性KMnO 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2)炔烃与X 2、H 2等加成时,既可按物质的量比1∶1加成,也可以按物质的量之比1∶2加成。
(3)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减缓电石与水反应的速率,以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
1.实验室制取乙炔时,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炔?提示:不能。
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二者密度相差不大,难以收集到纯净的乙炔。
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目标与素养:1.以乙炔为例,掌握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微观探析与变化观念)2。
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宏观辨识与科学探究)3。
了解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和使用化石燃料的安全常识,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炔烃1.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单炔烃通式为C n H2n-2(n≥2)。
2.乙炔(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溶解性:水中微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2)组成与结构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是最简单的炔烃,结构式是,简式是,空间结构为C、H位于一条直线上。
(3)实验室制取①试剂:电石(CaC2)和饱和食盐水。
②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微点拨: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4)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a.乙炔容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有关化学方程式:2C2H2+5O2错误!4CO2+2H2O。
微点拨:①乙炔燃烧时产生浓烈黑烟的原因是因为乙炔的含碳量很高,没有完全燃烧。
②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 000 ℃以上,故常用它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b.乙炔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能被 KMnO4酸性溶液氧化。
②加成反应乙炔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卤素单质、氢气、氢氰酸、氢卤酸、水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如:HCCH+Br2―→CHBr===CHBr(1,2。
二溴乙烯);CHBr===CHBr+Br2―→CHBr2-CHBr2(1,1,2,2。
四溴乙烷);HCCH+HCl错误!CH2===CHCl(氯乙烯)。
二、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来源条件产品(或成分)石油常压分馏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减压分馏润滑油、石蜡等催化裂化及裂解轻质油、气态烯烃催化重整芳香烃天然气-甲烷煤-芳香烃直接或间接液化燃料油、化工原料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重整和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分别是什么变化?[答案]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重整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是化学变化。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
【学习目标】
1.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我国煤、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学习重点】
炔烃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导学过程
活动一:炔烃的物理性质及结构特点
1、阅读教材P32
炔烃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炔烃的分子式通式________,炔烃的代表物即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分子式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
2、乙炔的物理性质
炔烃的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炔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常温常压下由________态到________态再到________态;熔、沸点依次________;相对密度依次________;C2~C4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同其他烃一样,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活动二:炔烃的化学性质
写出乙炔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纯净的乙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炔与H2(催化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容易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等,能使________及________溶液褪色。
活动三: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观看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在平底烧瓶里加入几小块电石,轻轻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地滴下。
注意:①连接好装置后,首先要____________.
②电石和水反应很剧烈,为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常用________代替水,并使用________来控制水流的速度。
③制取乙炔时,由于CaC 2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应________。
④在隔绝空气的前提条件下,用生石灰和焦炭在高压电弧作用下反应制备电石,反应方程式为:CaO
+3C=====电弧
CaC 2+CO↑。
这样制得的电石中常含有CaS 、Ca 3P 2等杂质,故所得的乙炔气体中常含有H 2S 、PH 3等气体杂质。
一般用________溶液除去乙炔气体中的H 2S 、PH 3等气体杂质。
⑤制取乙炔的原理是用金属碳化物的水解来实现的,金属碳化物水解的实质是“等价代换”。
如:Mg 2C 3水解方程式为:Mg 2C 3+4H 2O ―→__________
阅读了解知识 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
(1)脂肪烃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石油中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的烷烃及环烷烃。
可通过分馏、裂化、催化重整、裂解等加工方法获得不同用途的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而减压分馏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或裂解可得较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而催化重整则主要是获得________和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3)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烃类气体,以________为主,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
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________;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________及多种________。
课堂练习
1.能证明乙炔分子中含有叁键的事实是( )
A .乙炔能使溴水褪色
B .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乙炔可以跟HCl 气体加成
D .1mol 乙炔可以和2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 .能燃烧生成CO 2和水
B .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KMnO4发生氧化反应 D.能和HCl反应生成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