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综合实践性教学课题要求与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9
计算机专业实践报告这是一个计算机专业实践报告,我将描述我在计算机领域的实践经历,包括项目背景、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工作流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实践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1.项目背景我参与了一个跨学科团队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智能家居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远程控制和监控家中的设备。
2.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选择了Android Studio作为开发环境。
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我们使用了Socket编程和HTTP协议。
此外,我们还利用了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设备信息和用户数据,并使用了HTML、CSS和JavaScript来开发手机应用的前端界面。
3.工作流程我们先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模块划分。
然后,我们使用敏捷开发的方法,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迭代。
每个迭代持续两周,我们通过每日的短会议和周会议来跟进项目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版本控制系统来管理代码和合作开发。
4.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在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遇到了网络延迟和不稳定的情况,导致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的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如优化代码、增加缓冲区和使用心跳包来保持连接。
最终,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其次,我们在手机应用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跨平台兼容性问题。
由于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支持的技术不同,导致应用在不同设备上显示效果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应用进行了多次测试,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确保了应用在主要平台上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5.实践收获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不仅提升了我的编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学习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前端开发的知识。
我了解了敏捷开发方法的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技巧,学会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优化系统的方法。
计算机系的实践与综合设计报告格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算机系的实践与综合设计报告格式一、前言本报告旨在总结计算机系学生进行实践与综合设计项目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推动计算机系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课题实践与综合设计项目2、项目组成员:XXX、XXX、XXX、XXX3、项目目标: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难度的软件/硬件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4、项目周期:XXXX年X月-XXXX年X月三、项目背景XXXX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实践与综合设计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项目选择了XXX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该项目,学生们能够掌握XXX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项目内容1、项目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阶段,项目组成员对XXX进行了充分的需求分析,明确了XXX项目的目标和功能需求。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讨论,项目组确定了XXX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案。
2、项目设计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组成员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和实现工作。
通过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项目组顺利完成了XXX系统的开发工作,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
4、项目测试与优化在项目测试阶段,项目组对XXX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发现并修复了系统中的一些bug和性能问题。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项目组最终成功完成了对XXX系统的测试工作。
五、项目成果通过本项目,项目组成员掌握了XXX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XXX系统的成功实现和运行,也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项目经验。
通过本项目的实践与综合设计活动,项目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项目组成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
【社会实践报告】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范
文3篇
社会实践报告。
标题,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
尊敬的老师:
我是XXX,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计算机社会实践活动,我想通过这篇报告与您分享我的所见所闻。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我们前往当地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
这家企业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涵盖了各种办公软件、应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
在实地考察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软件开发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深刻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这家企业,我看到了许多年轻的程序员和设计师们正在忙碌
地工作,他们每天都在为了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而努力着。
我也和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规划。
通过这些交流,我对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除了企业的内部情况,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软件行业的外部环境。
在和企业的市场部门进行交流时,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市场竞争的情况和企业的市场定位。
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软件安全的知识,这些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践经历对于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将是非常有益的。
感谢您的阅读。
此致。
XXX。
《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特征逐渐明显,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开设和推广使用后,它一方面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使得计算机的使用面越来越广,普及率越来越高;同时,它也带来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变化,从计算机学科最初的开设与研究,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铺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样的发展演变中,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专业化正在渐渐衰减,以至已经出现了取消信息技术专业学科,将其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而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共同培养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只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还应该承载起培养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等重要的信息素养的重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和发展的新课题。
让我们感受较为强烈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带来了学科教学新的空间和气息,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中央电教馆和省市计算电教馆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论文评比、教学竞赛规模盛大,参与面广,成效显著。
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实践操作,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先期探索。
而国际上,比较早提出“整合”思想的是美国“2061计划”。
2061计划指出: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扩大这种从经验出发的学习”,“打破现存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限制”。
在“整合模式”里,“2061计划”并不是孤立地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是在每个课题里都强调了“建议学生应获得亲身体验”,主要是实验和社会调查,还特别强调了“观察、测量和分析”在技术应用里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该项计划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而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没有专门的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内容。
【社会实践报告】计算机专业认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标题,计算机专业认识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活动背景。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也清楚实践能力的不可或缺。
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决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活动内容。
我们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进行实践活动。
在公司的指导下,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
其中一些同学负责网站的前端开发,一些同学负责后端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还有一些同学负责移动端应用的开发。
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应对工作压力等。
三、实践活动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让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四、实践活动启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践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社会,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计算机实习报告范文5篇计算机实习报告篇1为帮助广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各环节做如下提示,以帮助广大首次从事毕业设计的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计算机专业实践环节形式:毕业设计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注意的事项1、“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在全部毕业学分中占有一定学分;2、“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从起步到毕业答辩结束历时至少4周以上;3、“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完成“毕业设计”所开发的应用程序;②针对所开发的应用程序书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即论文);三、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先完成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之前,应向有关主管设计工作的单位或老师上报如下材料:①《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安排意见》(包括领导小组名单,毕业班专业、级别、性质、工作计划安排、实践环节工作步骤,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分组名单)、②《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一式两份(要求认真审核、填写指导教师资格,包括职称、从事专业、有何论著,每人指导学生不得超过一定人数,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四、关于“毕业设计”工作的过程步骤1、“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②应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③毕业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④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设计的独立子课题;⑤选题应尽量结合本地、本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在实际环境中进行。
总之选题要体现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选题时要达到以下目标:①选题与要求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③掌握软硬件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④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⑤提高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2、“毕业设计”题目审核有关单位将毕业学生选择的题目填写在同一个“毕业设计(论文)审批表”中的“毕业设计安排表”相应栏目中,,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
计算机系统实训报告1.引言计算机系统实训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培养计算机系统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实践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掌握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目标本次计算机系统实训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配置与管理、系统调优与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内容(1)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包括分区、文件系统、启动配置等。
(2)网络配置与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IP地址设置、网络连接、网络共享等。
(3)系统调优与性能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系统调优和性能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实际操作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4.实践过程(1)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和配置。
按照要求进行分区,设置文件系统,并进行启动配置。
(2)网络配置与管理:学习和掌握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设置IP地址,连接网络,并进行网络共享。
(3)系统调优与性能分析:学习和掌握系统调优和性能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分析,根据结果进行调优。
5.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测试,学生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计算机系统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配置与管理、系统调优与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参与一个面向儿童的计算机编程教育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计算机编程教育,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竞争力。
我在项目中担任助教,负责教授儿童们基础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帮助他们完成简单的编程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我不仅加深了自己对计算机编程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和引导。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编程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潜力和兴趣。
此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都对计算机技术和教育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一起讨论学习,分享经验,相互鼓励,使我受益匪浅。
四、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计算机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潜力和兴趣。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计算机的实习报告紧张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将谢下帷幕,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方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实习报告吧。
你所见过的实习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的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获取生产、经营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
二、实习工作情况及实习内容(一)、实习公司简介北京振业兴钢商贸有限公司,简称:(兴钢商贸)是为钢铁产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咨询顾问机构。
以?“专家、专业、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是一家集钢铁资讯、网络技术服务、钢铁现货资源销售和钢铁贸易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钢铁信息贸易公司。
以国内各钢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原料供应企业及钢材用户企业为服务对象,以及时准确的市场报价,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优质的现货资源和大量准确的供求信息为广大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信息记者站和价格监控中心。
确保整个平台技术、服务稳定安全,并能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随时提供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及时解决用户问题。
并隆重推出了“钢材短信,企业传真,电子邮件,网站内参”等服务项目。
公司凭介优质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努力打造国内最权威的钢铁产业信息平台。
争取做到?“完美服务”体系,创建一流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二)、实习过程读了三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寥寥无几,在编程与软件测试周围缠绕不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计算机专业在行业实践中的工作对象、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计算机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活动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决定开
展计算机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二、实践活动内容。
1. 走访企业了解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包括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2. 参与社区计算机技术培训活动,了解计算机技术对于教育和
就业的促进作用。
3. 参与公益组织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活动,了解计算机技术对于
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和支持。
三、实践活动收获。
1. 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2. 参与社区计算机技术培训活动,我们看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提升居民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数字化时代的便利。
3. 参与公益组织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和支持,让公益事业更加高效和透明。
四、实践活动感想。
通过这次计算机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我们将继续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昆明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
课题名称:综合设计实践课题报告
组长:学号 201010501135 姓名李俊佼
组员: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罗一丹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2012 年 5月 27日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考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
1、系统概述
运用函数和文件的读写的相关知识实现此程序。
2、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仅由基本类型 int型和文件指针,无复合数据结构。
3、模块设计
1. 函数COUNTVALUE()实现取出100以上1000以内所有个位数字与十位
数字之和被10除所得余数恰是百位数字的素数.
2. 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和SUM输出到文件OUT.DAT中.
3. 设计主函数实现。
程序流程图
4.调试运行及操作说明
运行结果如下:
5、总结和体会
组长:通过语言的学习,我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激发了进
一步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逻辑能力和编程能力,对我们以
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比别人多了一些
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更能获胜。
通过本次设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培养了自己查找资料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
会,善于查找资料以及自学的能力尤其重要,通过本次设计,自己在这
发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一直谨
记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体会。
6、程序代码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要求与考核
1、学生分组完成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每组2~4人,推选出组长负责协调程
序的开发。
每组完成1个课题,也可完成多个课题。
可选择教师给出的课题,也可由小组自己拟定课题,小组自己拟定的课题,必须报教师批准。
2、每人至少完成一个程序模块的编程和调试,对源程序语句加注释。
每人独立
完成所选模块的设计文档(流程图、源代码及注释)。
3、每个人写出个人收获和体会或对本课程的评价。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参与设
计和独立完成模块设计的情况来表述个人收获体会,或者是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综合设计等方面的评价。
4、每组评出每个人的成绩(满分 100 分)。
成绩要拉开档次,一般情况下,90 分
以上的每组只能有1人。
5、每组集体完成并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文档形式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
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综合设计报告.DOC)和源程序(源程序.C),按一个小组一个文件夹,以专业班级和组长姓名为文件夹名保存,由任课教师按专业班级收集汇总,以任课教师姓名为文件夹名保存,然后由各教研室制作成光盘上交办公室,作为教学资料保存。
6、以组为单位集体考核,任课教师通过评价课题报告和运行源程序等给该组评
定一个整体基本成绩,再根据个人完成模块的情况适当调整各组员的成绩。
7、评分标准:设计60%+报告30%+设计合理完整、知识应用得当5%+应用价值
和创新5%。
基本完成所选题目内容可得50—60分,基本完成课题设计报告可得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