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四电子新新射线的电偏转跟磁偏转
- 格式:pdf
- 大小:153.95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研究电子束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规律,验证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
实验原理:电子束在电场中受力为F=qE,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在磁场中受力为F=qvBsinθ,其中v为电子速度,θ为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
实验仪器:电子枪、电子束偏转装置、电压源、电流源、磁铁、示波器等。
实验步骤:1. 将电子枪与示波器连接起来,将示波器置于适当的量程和灵敏度。
2. 打开电压源和电流源,根据实验需要设定适当的电压和电流。
3. 调整电子束偏转装置,使电子束偏转仪表的示数稳定在零点附近,并记录此时的偏转电压和偏转电流。
4. 同时改变电压和电流,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偏转仪表示数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5. 启动磁铁,调节磁铁电流和位置,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偏转仪表示数与磁铁电流之间的关系。
6.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子束的偏转角度与电压、电流、磁场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得到电子束的偏转角度与电压、电流、磁场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可以得出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规律。
实验讨论:1.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调节电子束偏转装置和磁铁的参数,以使电子束的偏转仪表示数尽量稳定在零点附近,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实验中还可以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观察电子束的偏转角度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规律。
3. 在磁偏转实验中,应注意测量磁场电流和位置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 实验中还可以通过改变电子束的速度和磁场的方向,研究电子束在不同条件下的偏转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我们验证了电子束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的偏转角度与电压、电流以及磁场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到更详细的结论。
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篇一: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目的:1.掌握电子束在外加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偏转的原理和方式。
2.观察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现象,测定电偏转灵敏度、磁偏转灵敏度、截止栅偏压。
?实验原理:1.电偏转的观测电子束电偏转原理图如图(1)所示。
当加速后的电子以速度V沿x 方向进入电场时,将受到电场力作用,作加速运动,电子穿出磁场后,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打在荧光屏上。
其电偏转的距离D与偏转电压V,加速电压VA及示波管结构有关。
图(1)电子束电偏转原理为了反应电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e?D(1)Ve称为电偏转灵敏度,用mm/V为单位。
?e越大,电偏转的灵敏度越高。
实验中D从荧光屏上读出,记下V,就可验证D与V的线性关系。
2.磁偏转原理电子束磁偏转原理如图(2)所示。
当加速后的电子以速度V沿x 方向垂直射入磁场时,将会受到洛伦磁力作用,在均匀磁场b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电子穿出磁场后,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打在荧光屏上。
为了反映磁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m?slI(2)m称为磁偏转灵敏,用mm/A为单位。
?m越大,表示磁偏转系统灵敏度越高。
实验中s从荧屏上读出,测出I,就可验证s与I的线性关系。
3.截止栅偏压原理示波管的电子束流通常通过调节负栅压ugK来控制的,调节ugK 即调节“辉度调节”电位器,可调节荧光屏上光点的辉度。
ugK是一个负电压,通常在-35~45之间。
负栅压越大,电子束电流越小,光点的辉度越暗。
使电子束流截止的负栅压ugK0称为截止栅偏压。
?实验仪器:Th-eb型电子束实验仪,示波管组件,0~30V可调直流电源,多用表?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
2.电偏转灵敏度的测定。
3.磁偏转灵敏度的测定。
4.测定截止栅偏压。
?数据记录及实验数据处理:1.电偏转(vA?800伏)水平电偏转灵敏度D-V曲线:垂直电偏转灵敏度D-V曲线:电偏转(V A?1000伏)垂直电偏转:2.2.磁偏转(vA?800伏)磁场励磁线圈电阻R=210欧姆磁偏转(vA?1000伏)注:偏移量D或s等于加电压时的光点坐标与0伏电压的光点坐标的差值。
实验—电子束线的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电子束线的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电子束线的电偏转与磁偏转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束线的基本特性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电子束管、电源、偏转板、磁场装置、示波器、直尺、刻度尺、通用电表等。
实验原理电子束线是一种通过高速电子流进行成像和精确定位的技术,电子束线通过粒子的电荷与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运动和成像。
在电子束线中,电偏转与磁偏转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们分别可以用电场和磁场控制电子束的方向和位置。
电偏转是利用电场对电子束进行转向的原理。
将带有电荷的物体置于电场中,电场力作用于物体的电荷,使其受到力的作用,并向电场较强的地方运动。
在电子束线中,同样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控制电子流的方向和位置。
电子束管内的电子在经过偏转板后,会发生偏转,根据电压和偏转板的位置可以控制电子束的偏转程度和方向。
磁偏转则是利用磁场对电子束进行转向的原理。
当电子被置于具有磁性的物质中时,它们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电子束线中,利用此特性可以实现磁偏转,控制电子束的方向和位置。
在电子束管内加入垂直于电子束方向的磁场,可以使电子受到力的作用,并偏转到一个方向。
因此,电偏转和磁偏转是电子束线中非常重要的现象,能够促进成像技术的进步和增强成像的精度。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电偏转和磁偏转的基本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过程,以及使用正确的实验器材和控制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
将电子束管插在底座上,并连接电源和示波器等设备。
将偏转板和磁场装置放在电子束管的前面,将它们与电源链接。
2. 使用电偏转。
对电源进行调节,使得偏转板上的电压逐渐增大,然后缓慢调整偏转板的位置,观察电子束的偏移程度和方向是否与预期相同。
如果发现电子束的偏转方向相反,则应将偏转板朝相反方向移动,直到电子束偏向我们所需的方向。
3. 使用磁偏转。
对电源进行调节,增大磁场的强度,观察电子束是否发生偏转。
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报告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报告引言: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电子束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现象,可以验证电子的带电性质以及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电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实验一:电偏转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电子束在电场中的偏转现象,验证电子的带电性质以及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电子枪、电场装置和测量仪器。
3. 实验步骤首先,将电子枪放置在真空室中,通过加热阴极产生电子。
然后,将电子束引入电场装置,调节电场强度。
观察电子束在电场中的偏转现象,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电子束在电场中偏转的角度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这一关系,可以验证电子带电性质以及电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实验二:磁偏转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现象,验证电子的带电性质以及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电子枪、磁场装置和测量仪器。
3. 实验步骤首先,将电子枪放置在真空室中,通过加热阴极产生电子。
然后,将电子束引入磁场装置,调节磁场强度。
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现象,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电子束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这一关系,可以验证电子带电性质以及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实验三:电偏转与磁偏转的对比分析1.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电偏转实验和磁偏转实验的结果,分析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的异同。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电子枪、电场装置、磁场装置和测量仪器。
3. 实验步骤首先,按照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步骤进行电偏转实验和磁偏转实验。
然后,通过对比两个实验的结果,分析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的异同。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的异同。
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都是偏转其运动轨迹,但电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偏转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而磁场的作用则是使带电粒子偏转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实验3—13 电子束线的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目的】1.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规律。
2.了解电子束线管的结构和原理。
【实验仪器】1-e EB 型电子束实验仪。
【实验原理】在大多数电子束线管中,电子束都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偏移,以使电子束能够到达电子接受器的任何位置,通常运用外加电场和磁场的方法实现,如示波管、显像管等器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相同的原理制成的。
1.电偏转原理电偏转原理如图3-13-1所示。
通常在示波管(又称电子束线管)的偏转板上加上偏转电压V ,当加速后的电子以速度v 沿x 方向进入偏转板后,受到偏转电场E (y 轴方向)的作用,使电子的运动轨道发生偏移。
假定偏转电场在偏转板l 范围内是均匀的,电子作抛物线运动,在偏转板外,电场为零,电子不受力,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偏转板之内22)(2121vx m eE at y == (3-13-1)式中v 为电子初速度,y 为电子束在y 方向的偏转。
电子在加速电压a U 的作用下,加速电压对电子所做的功全部转为电子动能,所以: 将E =V /D 和v 2代入(3-13-1)式,得电子离开偏转系统时,电子运动的轨道与x 轴所成的偏转角ϕ的正切为l dU Vdxdytg a lx 2===ϕ (3-13-2)设偏转板的中心至荧光屏的距离为L ,电子在荧光屏上的偏离为S ,则 代入(3-13-2)式,得DU VlL S a 2=(3-13-3)由上式可知,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偏转距离S 与偏转电压V 成正比,与加速电压a U 成反比,由于上式中的其它量是与示波管结构有关的常数故可写成ae U V k S =(3-13-4)k e 为电偏常数。
可见,当加速电压a U 一定时,偏转距离与偏转电压呈线性关系。
为了反映电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1(ae U k VS ==电δ(3-13-5)电δ称为电偏转灵敏度,单位为毫米/伏。
电δ越大,表示电偏转系统的灵敏度越高。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掌握强磁场和弱电场对电子束的偏转原理。
2.通过实验测量电子的比电荷e/m的值。
3.了解示波器测量带电粒子停留时间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电偏转电偏转是通过用电场对电子进行作用,使电子束发生偏转的现象。
由于荷质比已知,若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子速度都已知,则可精确计算出电子的荷量。
公式:e/m = 8U (d/D)^2f^2其中,U为加速电压,d为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D为电子的偏转半径,f为振荡器的频率。
2.磁偏转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偏转作用是由洛伦兹力产生的。
当带电粒子穿过磁场时,会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偏转。
由于传统的荷质比实验制造、安装和维护投入大、使用周期长,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教学活动。
现在,磁偏转实验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
其中,V为电压,D为电子束偏转半径,B为磁场强度。
三、实验内容(1)接通实验仪器并预热真空管,调节加速电压至所需电压。
(2)设置电压测量仪,并调节电压使其读数稳定。
(3)调节振荡器的频率,使得实验观察单元产生频率和偏转频率相同的电压信号。
(4)调节磁场强度使得电子束偏转1/2或1/4个周期。
(5)记录相应的U、d、D和f值,并计算e/m的值。
(1)通过计算机软件调整电子束的初始速度,保持磁场强度不变,记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圆周的半径r和磁场强度B。
(2)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偏转半径时需要保持向心力与洛伦兹力平衡。
(3)通过可见光照相的方法测量电子束在数个不同恒定电压下的偏转半径,并计算出e/m的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所示:加速电压U(V)距离d(mm)包络线半径D(mm)振荡频率f(Hz)e/m200 20.0 8.5 2080.6 1.77×10^11 格·c/kg250 20.0 5.5 1693.3 1.74×10^11 格·c/kg300 20.0 4.2 1455.5 1.74×10^11 格·c/kg350 20.0 3.2 1245.5 1.72×10^11 格·c/kg400 20.0 2.7 1107.4 1.75×10^11 格·c/kg实验测量得到电子运动半径随电子速度的变化情况如下所示:五、实验结论1.通过此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电子的荷质比e/m的值,分别是1.77×10^11格·c/kg、1.74×10^11格·c/kg、1.72×10^11格·c/kg、1.75×10^11格·c/kg,以及1.68×10^11格·c/kg、1.89×10^11格·c/kg、1.73×10^11格·c/kg,结果较为准确。
工作报告-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标题:工作报告-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观察和验证电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以更深入地了解电子的带电性质和运动规律。
2. 实验原理2.1 电子束的电偏转根据电磁场的作用规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从而发生偏转。
在电子束的电偏转实验中,我们通过在电子束所在区域中加入电场,观察电子束受力而偏转的情况。
2.2 电子束的磁偏转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规律,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从而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发生偏转。
在电子束的磁偏转实验中,我们通过在电子束所在区域中加入磁场,观察电子束受力而偏转的情况。
3. 实验步骤3.1 电子束的电偏转实验3.1.1 准备工作a) 准备一个电子束发射器和一个电子束接收屏。
b) 在电子束发射器和电子束接收屏之间设置一个电场,如平行板电容器。
3.1.2 进行实验a) 打开电子束发射器和电子束接收屏,并保持它们在工作状态。
b) 通过调整电场的大小和方向,观察并记录电子束在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3.2 电子束的磁偏转实验3.2.1 准备工作a) 准备一个电子束发射器和一个电子束接收屏。
b) 在电子束发射器和电子束接收屏之间设置一个磁场,如螺线管。
3.2.2 进行实验a) 打开电子束发射器和电子束接收屏,并保持它们在工作状态。
b) 通过调整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观察并记录电子束在磁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电子束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电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电子的带电性质和运动规律。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观察和验证电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子的带电性质和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会发生不同的偏转现象,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电子的认知。
6.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a) 确保电子束发射器和电子束接收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磁场中电子电偏转和磁偏转【实验目的】1、 研究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2、 掌握用外加电场或者磁场的方法来约束电子束运动的方法。
【实验原理】一、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为了描述电子的运动,我们选用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其z 轴沿示波管管轴,x 轴是示波管正面所在平面上的水平线,y 轴是示波管正面所在平面上的竖直线。
从阴极发射出来通过电子枪各个小孔的一个电子,它在从阳极2A 射出时在z 方向上具有速度Z v ;Z v 的值取决于K 和2A 之间的电位差C B 2V V V +=(图2)。
电子从K 移动到2A ,位能降低了2eV ;因此,如果电子逸出阴极时的初始动能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它从2A 射出时的动能221z mv 就由下式确定:2221eV mv z = (1) 此后,电子再通过偏转板之间的空间。
如果偏转板之间没有电位差,那么电子将笔直地通过。
最后打在荧光屏的中心(假定电子枪描准了中心)形成一个小亮点。
但是,如果两个垂直偏转板(水平放置的一对)之间加有电位差d V ,使偏转板之间形成一个横向电场y E ,那么作用在电子上的电场力便使电子获得一个横向速度y v ,但却不改变它的轴向速度分量z v ,这样,电子在离开偏转板时运动的方向将与z 轴成一个夹角θ,而这个θ角由下式决定:zyv v tg =θ (2)如图3所示。
如果知道了偏转电位差和偏转板的尺寸,那么以上各个量都能计算出来。
设距离为d 的两个偏转板之间的电位差d V 在其中产生一个横向电场d /V E d y =,从而对电子作用一个大小为d /eV eE F d y y == 的横向力。
在电子从偏转板之间通过的时间t ∆内,这个力使电子得到一个横向动量y mv ,而它等于力的冲量,即dteV t F mv d y y ∆⋅=∆= (3) 于是: t dVm e v d y ∆⋅⋅= (4)然而,这个时间间隔t ∆,也就是电子以轴向速度z v 通过距离l (l 等于偏转板的长度)所需要的时间,因此t v l z ∆=。
电子束的电偏转与磁偏转【实验原理】1、电子示波管实验中所采用的电子示波管型号是8SJ45J ,就是示波器中的示波管。
通常用在雷达中。
它的工作原理与电视显像管非常相似,这种管子又名阴极射线管(CRT )或者电子束示波管。
在近代科学技术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器件。
电子示波管的构造如图1所示。
包括下面几个部分:(1)电子枪,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把它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并聚成一细束;(2)偏转系统,由两对平板电板构成,一对上下放置的叫Y 轴偏转板或垂直偏转板,另一对左右放置的是X 轴偏转板或水平偏转板;(3)荧光屏,用以显示电子束打在示波管端面的位置。
所有这几部分都密封在一只玻璃外壳中,玻璃管壳内抽成高度真空,以避免电子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引起电子束的散射。
电子源是阴极,图1中用字母K 表示。
它是一只金属圆柱筒,里面装有一根加热用的钨丝,两者之间用陶瓷套管绝缘。
当灯丝通电时(6.3伏交流电)把阴极加热到很高温度,在圆柱筒端部涂有钡和锶的氧化物,这种材料中的电子由于加热得到足够的能量会逸出表面,并能在阴极周围空间自由运动,这种过程叫热电子发射。
与阴极共轴布置着四个圆筒状电极,其中有几个中间带有小孔的隔板。
电极G 1称为控制栅,正常工作时加有相当于阴极K 大约0~30伏的负电压,它产生一个电场是要把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推回到阴极去。
改变控制栅极的电位可以限制穿过G 上小孔出去的电子数目,从而控制电子束的强度。
电压V2,—般约有几百伏到几千伏的正电压。
它产生一个很强的电场使电子沿电子枪轴线方向加速。
8SJ45J 示波管的电极A 1为聚焦电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具有电位V 1(相当于K ),大小介于K 和A 2的电位之间。
在G 2和A 1之间以及A 1和A 2之间形成的电场把电子束聚焦成很细的电子流,使它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很小的一个光点。
聚焦程度好坏主要取决于V 1和v 2的大小。
2、电偏转原理电偏转是通过在垂直于电子射线的方向上外加电场来实现的。
实验二十四 电子射线的电偏转与磁偏转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子束在外加电场和磁场作用下偏转的原理和方式;
2. 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与作用。
三、实验仪器
l 1. TH-EB 电子束实验仪;
2. 0~30V 可调直流电源;
3. 数字式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1 电偏转原理
电子束电偏转原理如图1所示。
通常在示波管的偏转板上加
偏转电压V ,当加速后的电子以速度v 沿x 方向进入偏转板后,
受到偏转电场E (y 轴方向)的作用,使电子的运动轨迹发生偏
转。
假定偏转电场在偏转板l 范围内是均匀的,电子将作抛物线运动,在偏转板外,电场为零,电子不受力,作匀速直线运动。
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偏转距离D 可以表示为
e 图1 电子束电偏转原理 (1)
/ A e V V k D = 式中V 为偏转电压,V A 为加速电压,k e 是一个与示波管结构有关的常数,称为电偏常数。
为了反映电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
(2)
电A e V k V D ==δ δ电称为电偏转灵敏度,用mm/V为单位。
δ电越大,电偏转的灵敏度越高。
2 磁偏转原理
电子束磁偏转原理如图2所示。
通常在示波管的瓶颈的两侧加上一均匀横向磁场,假定在l 范围内是均匀的,在其他范围都为
零。
当加速后的电子以速度v 沿x 方向垂直 射入磁场时,将受到洛仑
兹力作用,在均匀磁场B 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电子穿出磁场后,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打在荧光屏上,磁偏转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e v
图2 电子束磁偏转原理
D =)3( A m V I k 式中I是偏转线圈的励磁电流,单位A;
k m 是一个与示波管结构有关的常数称为磁偏常数。
为了反映磁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
4)
( I m 磁A V k D ==δ δ磁称为磁偏转灵敏度,用mm/A为单位。
δ磁越大,表示磁偏转系统灵敏度越高。
2 截止栅偏压原理
示波管的电子束流通常是通过调节负栅压U GK 来控制的,调节U GK 可调节荧光屏上光点的辉度。
U GK 是一个负电压,负栅压越大,电子束电流越小,光点的辉度越暗。
使电子束流截止的负栅压称为截止栅偏压。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 用专用电缆线联接实验和示波管支架上的插座。
2) 将实验箱面板上的“电聚焦/磁聚焦”选择开关置于“电聚焦”。
3) 将与第一阳极对应的钮子开关置于上方,其余的钮子开关均置于下方。
4) 将“励磁电流调节”旋钮旋至最小位置。
5)开启电源开关,调节“阳极电压调节”电位器,使“阳极电压”数显表指示为800V,适当调节“辉度调节”电位器,此时示波器上出现光斑,然后调节“电聚焦调节”电位器,使光斑聚焦。
2.电偏转灵敏度的测定
1)令“阳极电压”指示为800V,在光点聚焦的状态下,将H 1、H 2对应的钮子开关置于上方,此时荧光屏上会出现一条短的水平亮线,这是因为水平偏转极板上感应有50Hz交流电压之故。
测量时将水平偏转极板H 1和H 2接通直流偏转电压,分别记录电压为0V、10V、20V时光点位置偏移量,然后调换偏转电压的极性,重复上述步骤。
2)将“阳极电压”分别调至1000V、1200V,按上述的方法使光点重新聚焦后,
按实验步骤1)重复以上测量,列表记录数据。
3)将H 1、H 2对应的钮子开关置于下方,将V 1、V 2对应的钮子开关置于上方。
此时荧光屏上也会出现一条短的垂直亮线。
这也是因为垂直偏转极板上感应有50Hz交流电压之故。
测量时,
在V 1、V 2两端依次加0V、10V、20V直流偏转电压,(阳极电压依次为800V、1000V、1200V),列表记录数据。
3.磁偏转灵敏度的测定
1)准备工作与“电聚焦特性的测定”完全相同。
为了计算亥姆霍兹线圈中的电流,必须事先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线圈的电阻值,并记录。
2)令“阳极电压”指示为800V,使光点在聚焦的状态下,接通亥姆霍兹线圈的励磁电压,并分别调到0V、2V、4V、6V,记录荧光屏上光点的偏移量,然后改变励磁电压的极性,重复以上步骤,列表记录数据。
3)调节“阳极电压调节”电位器,使阳极电压分别为1000V、1200V,重复实验步骤2)。
4.截止栅偏压的测定
1) 准备工作与“电聚焦特性的测定”完全相同,但为了测量阴极电压和栅极电压,需将与阴极K和栅极G相对应的钮子开关置于上方。
2) 令“阳极电压”指示为800V,使光点在聚焦的状态下,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栅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调节“辉度调节”电位器,记录荧光屏上光点刚消失时的V GK值。
3) 调节“阳极电压调节”电位器,使阳极电压分别为1000V、1200V,重复步骤2),记录相应的V GK值。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本仪器内示波管电路和励磁电路均存在高压,在仪器插上电源线后,切勿触及
印刷板、示波器管座、励磁线圈的金属部分,以免电击危险。
2.本仪器的电源线应插在标准的三芯电源插座上。
电源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应按国家标准接法之规定接在规定的位置上。
3.实验前必须先阅读电子束实验仪使用说明书。
六、思考题
1.电偏转、磁偏转的灵敏度是怎样定义的?
2.在不同阳极电压下,为什么偏转灵敏度会不同?
3.何谓截止栅偏压?
七、实验报告要求
1.计算不同阳极电压下的水平电偏转灵敏度和垂直电偏转灵敏度。
2.试分析在同等偏置条件下,为什么垂直电偏转灵敏度会大于水平电偏转灵敏度。
3.计算不同阳极电压下的磁偏转灵敏度。
4.试分析磁偏转灵敏度与哪些实验参数有关。
5.试分析,栅负压为什么必需是负电压,截止栅偏压与阳极电压V A2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