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6.7 利息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第六单元利息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息的概念: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存款而支付的报酬。
2. 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 利率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4. 存款利息的分类:活期存款利息、定期存款利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利率的转换和利息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利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利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利率的转换。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存款方式的利息,让学生了解各种存款方式的优缺点。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息。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存款方式。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利息的概念2. 利息的计算方法3. 利率的转换4. 存款利息的分类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利息的基本概念。
2. 计算题:计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息。
3. 应用题: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利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利率转换和利息实际应用方面的表现。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方向。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导入二、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讲解利息的概念,包括利息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利率的表示方法。
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如:“小明在银行存了1000元,年利率为2%,存了1年,那么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利息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利息问题》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乘除法等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知道利息是由本金、利率和时间决定的。
2.让学生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息的概念,计算利息的方法。
2.难点: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运用利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存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存款一段时间后,银行会支付给我们多少钱?从而引出利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利息公式进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利息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七单元:利率问题(利息问题)专项练习一、填空题。
1.李叔叔将20000元的本金存在银行,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50%,到期后他可得本息( )元。
2.李明买了2000元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
如果年利率是5.00%,到期时他可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 )元。
3.李阿姨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3%,到期时李阿姨能取回( )元。
4.妈妈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年利率为3.50%,到期后妈妈可得到利息( )元。
5.东东将2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两年,年利率为2.25%。
到期后东东可以得到利息( )元。
6.李叔叔的月工资是8000元,扣除50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他应缴个人所得税( )元。
李叔叔将4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2.75%。
到期支取时,他可得到( )元利息。
7.小天把6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若年利率按照2.75%计算,那么到期后的本息和是( )元。
8.小明有3200元压岁钱,他准备存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25%,两年后小明可以取出本息( )元。
二、解答题9.小明妈妈把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2年,年利率为2.25%。
到期取出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10.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
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11.爷爷把10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两年,年利率为2.4%。
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12.李叔叔与2014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25%,存款3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共多少钱?13.王华把4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4.25%。
到期后,王华从银行取出本息多少元?14.王奶奶把24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0课《利息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利息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分数、小数乘除法运算,以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利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引用存款利息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利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银行的存折和利息计算器,引发学生对利息问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金、利率、时间与利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