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义学的流派
- 格式:ppt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20
语义学各个领域对语义学的看法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
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
四、认知科学对语义学的研究在于人脑对语言单位的意义的存储及理解的模式。
语义学分支1哲学语义学 这是哲学家对自然语言的语义的研究,围绕着什么是意义这一难题展开。
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8)以为既然词语是用来指称事物,为它命名的,词语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对象。
这种原始的观点称为指称论。
可是有些词语,例如“当今法国皇帝”,虽然有意义,却没有指称对象,因为当今法国没有皇帝。
于是有人退一步说:意义是词语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头脑中产生的形象或者观念。
然而这个说法也有缺点。
说词语的意义是形象,太具体,因为同一个词可以唤起不同的形象;说词语的意义是观念,又太笼统,因为观念本身是未知数,靠观念来确定意义不过是用一个未知数代替另一个未知数。
由于观念论说明不了意义,有些哲学家如D.戴维森便试图另辟途径,确立词语与世界的联系。
他们提出, 语句的意义与命题的真假有关。
这种观点称为真值论。
在真值论基础上发展出真值条件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各种模式 -理论语义学。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反对真值论,他认为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他的理论叫做用法论。
用法论不象真值论那么狭窄,因为许多语句没有所谓真值,如疑问句、祈使句都无所谓真假,但是任何词语必有一定的用法。
可是用法论也有缺陷,困为“用法”的概念不明确。
后期的语言游戏论,认为“语言游戏论=自然语言分析+心理行为分析”。
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转变不仅是语言基础的转变———从理想语言转到自然语言,也是分析方法的转变———从单纯的语言分析转到语言分析与心理分析的结合。
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 (1911~1960)也反对真值论,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弥补真值论的不足,他认为说话不仅是“言”,而且是“行”,因而话语有双重作用,一是陈述命题,二是起命令、请求、许愿、警告之类的言外作用。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开展与现状语义是语言的一个组成局部,一个层次,也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影响到各个方面的现象,因此不只是语言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与语义的关系密切。
由于计算机用于语言信息处理,计算机专家也很关心语义。
这样研究语义的学科——语义学〔semantics〕,从研究角度和研究范畴来看可以分为三种:语言学的语义学〔linguistic semantics〕,逻辑学的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哲学的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即语义哲学,它是一些哲学流派,这些流派认为语言、语义是哲学分析的唯一的或主要的对象〕。
我们所说的语义学属于语言语义学。
一、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我国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叫做训诂学。
春秋战国时期从义理辞章方面注释?春秋?的?公羊传?和?谷梁传?,是我国处于萌芽状态的训诂工作的成果。
汉朝提倡读经,为了便于人们读懂古代典籍,注释古书之风很盛,训诂学由此兴起。
到了清朝,我国语文学进入全面开展的时期,训诂学再度兴盛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从两汉到清明延续两千年的训诂学,积累、整理了丰富的材料,也有许多很好的见解,它不但对研究古代汉语的语义和汉语语义的演变极为重要,而且能帮助我们认识汉语〔包括方言〕的语义,另外它对我们研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训诂学只是着眼于古代的书面语,目的也只限于注释古书,还不是关于语义的独立、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没有提出什么语义方面的理论。
二、传统语义学就世界范围来看,从语文学进入语义学〔linguistics〕是19世纪初的事。
早在1838年,德国学者莱西希〔K﹒Reisig〕就主张把词义研究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他的主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到了1893年,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Michel Bréal〕首先使用了语义学这个术语,并于1897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语义学探索?。
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
,
语言本体研究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特别是哲学语言学研究范畴. 这一研究主要是讨论有关语言及其关系的问题, 具体包括语义、语法、句法结构等. 语言本体研究分为许多流派, 各有其特色.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语言研究流派:
1. 语义主义:语义主义以“意义结构”为切入点,关注与言语相关联的意义及单词,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如猜想词典,例子分析,发现对话表达的可能性等,以解释语言理解的普遍机制。
2. 修辞学:修辞学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评议语言用法,以及表达逻辑事实、提出关键论据来解释语言在表达和推理中的作用。
3. 文法学:文法学以字形,音韵,句式,语素,话题结构等特征,对语言的语法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这是一种语言本体研究的流派。
4. 网络语言学:网络语言学从交互式和网络技术中获得灵感,并且提出如何在一定的文本中创造可以洞察潜在学习机制的方法,以便从中发现言语的形成规律,网络语言学的结果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和人机双方对话中。
语义哲学:(英semantic philosophy)亦称“哲学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
运用语义分析方法来研究符号及其所指之间的关系的哲学理论。
包括文学语义学、普通语义学和逻辑语义学三个流派。
现代语义学研究是德国弗雷格和英国罗素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创的。
瑞恰兹和奥格登(Charles Kay Ogden,1889—1957)在20年代以合著《意义的意义》开创了文学语义学,即研究文学尤其是诗的语义学。
以柯日布斯基、切斯等人为代表的普通语义学派在30年代初期创立了普通语义学,试图突破逻辑的局限,把语义分析扩展为人人都可应用的、适合一切领域的方法和工具。
塔尔斯基和卡尔纳普为发展形式语言的逻辑分析,将它们从形式分析推进到意义分析,由此创立了逻辑语义学。
日常语言哲学:(英ordinary linguistic philo-sophy)分析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的哲学理论。
主张哲学的任务在于对自然语言的日常用法作分析,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传统哲学问题(包括形而上学)。
因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形成并发展,故也称“英国分析哲学”。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用功能主义语言观取代其前期主张的“意义图像论”。
认为语言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形式,称为“语言游戏”;语词仅在自然语言的日常使用中才有意义;作为行为形式,语言是一种工具,具有许多功能,相应地也有许多种语言游戏,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规则和目标,所以语言不存在共同的东西或本质;传统形而上学往往脱离日常用法使用语言,犯了“语言精神病”,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按日常语言多样的使用规则“治疗”这种病症。
赖尔在《心的概念》一书中把语言哲学同心智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代表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的最高成就。
他认为人们在交际时,总是在进行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故语言哲学的关键在于研究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内部逻辑构造和类型。
(1)新责备派是 20 世纪英美文学责备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
(2)新责备派在 20 世纪 20 年月的英国形成, 30 年月至 50 年月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 年月以后渐渐衰败。
(3)派别特色:① 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② 对文学作品构造的剖析较为深入仔细,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③ 以语义学剖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 理论与实践的联合较为密切。
(4)代表人物:瑞恰兹、艾略特、休姆、兰色姆、燕卜荪等。
(5)议论影响:①新责备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同对以后的构造主义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 但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拥有鲜亮的狭小性。
0072、语义学责备是什么?(1)语义学责备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月,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2)语义学责备带有鲜亮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偏向,它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划分开来,将语义剖析作为文学责备的最基本手段。
(3)瑞恰兹甚至以为文学责备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责备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4)语义学责备还引入了种类学和词源学,经过对文学作品的种类研究和语词剖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5)议论: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新责备派直接本源于语义学责备。
0073、细读法(1)这是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2)细读法能够说是新责备的阅读方式。
(3)它的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构造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
(4)经过这类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裕张力的和睦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拥有如何的相互关系。
0074、I ?A?瑞恰兹的语义学责备的特色:( 1)语义剖析方法。
① 瑞恰兹提出的“细读法”,能够正确的掌握诗歌的意义,防备主观因素致使的误读。
图解:
本图展现了近一个世纪的语言学主要流派(涵盖14位领军人物及其21部重要著作)。
页面左上方的蓝色及黄色圆形简要描述了欧洲语言学,两圆交汇的部分是其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页面右上方的蓝色及紫色圆形简单描绘了美国语言学,两圆交汇处也是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页面中间的绿色圆形代表认知语言学,她与生成及功能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下拉实线连接了语言学家和其代表著作,通过时间轴可大致了解著作出版的年代。
缺陷:
遗憾之处很多。
例如,个别地方没有对齐;整体不太美观;由于计算错误,没有空间安置认知语言学四位创始人之一,来自比利时的René Dirven;时间(年代)轴要是反方向就更好了。
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语言与社会、人类认知、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它关注语言的发展、变化、运用等方面,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揭示语言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在现代语言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学派和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其中,结构主义学派是广义语言学研究的奠基者,它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并以语言形式的规则和体系为研究对象。
生成语法学派则认为语言可以通过生成规则来构建,强调语言的创造性和生成过程。
功能语言学派则关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认为语言是为了交际和意义传递而存在的。
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描述性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两种。
描述性语言学致力于对具体语言现象的描写和分析,以搜集语料、构建语言模型为主要手段。
比较语言学则是对多个语言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语音学、音系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音系学研究语音系统和语音单位等。
语法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句法结构,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交际语境中的运用。
社会语言学则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语言与人类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语言、交际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语言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运作方式,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技巧。
此外,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与社会、人类认知、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推动人类语言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总之,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生动、全面、富有指导意义的学科,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语言,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现代逻辑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它在现代哲学和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逻辑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分化,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
本文将介绍现代逻辑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1. 经典逻辑学经典逻辑学是现代逻辑学的基石,也是最古老的逻辑学流派之一。
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逻辑学》。
经典逻辑学主要关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通过分析命题和推理形式来研究真理和推理的规律。
经典逻辑学的特点是形式化严谨,注重逻辑结构的分析和推理的形式正确性。
2. 直觉主义逻辑学直觉主义逻辑学是对经典逻辑学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它强调直觉和个人经验在推理中的重要性。
直觉主义逻辑学认为,推理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还涉及到直觉和情感的参与。
直觉主义逻辑学的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和直觉的作用,对经典逻辑学的法则进行了修正和扩展。
3. 形式逻辑学形式逻辑学是一种以形式化和符号系统为基础的逻辑学流派。
它将逻辑问题转化为符号系统中的符号操作,通过形式推理来研究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学的特点是抽象和形式化,它不关注具体的内容,而是关注逻辑结构和符号操作的规则。
4. 模态逻辑学模态逻辑学是一种研究命题或谓词中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模态概念的逻辑学流派。
它通过引入模态运算符来研究不同的逻辑语境和条件下的推理规则。
模态逻辑学的特点是注重推理中的条件和前提,对不同的逻辑语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5. 形式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和逻辑关系的逻辑学流派。
它通过形式化语言和逻辑关系来研究语义问题,即语言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形式语义学的特点是注重语言和逻辑的关联性,通过形式化的语义规则来分析语言的含义和推理的规律。
6. 情理逻辑学情理逻辑学是一种注重情感和理性结合的逻辑学流派。
它认为情感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推理和思维过程中情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情理逻辑学的特点是强调情感和理性的统一,通过情感的参与来提高推理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节现代语义学(下)(一)不同学科范畴的语义学合流之趋势语义学,历来是语言学、逻辑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
按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范畴)来分,共有四种语义学:(1)语言学里的语义学,它研究出各种自然语言单位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语义的共时变化和历时演变。
其中分成词汇语义学、句子语义学、语用语义学。
(2)逻辑学里的语义学,它研究出逻辑形式化语言(非自然语言)里的指示、真实和可满足等问题。
现代逻辑语义学,是由塔斯基开创的,广义的逻辑语义学(即符号学)还研究语用学和符号关系学。
(3)哲学里的语义学,即语义哲学,它认为哲学不是主观经验科学,而是客观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详见第三章第四节),所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语词(语素、词和短语)和语句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他们的兴趣不再是认识论、方法论。
这种分析哲学(语义分析哲学),是现代欧美哲学界的主流。
这种新的哲学是新实证主义,其理论是唯我论和约定论。
(4)普通语义学,自1993年在美国诞生,至今还在流行、发展。
它主要研究活语言(正在使用的语言)的使用的实际问题——言实相符。
柯日布斯基(1933)提出思、听、说、读、写应该“面向外延”,说普通语义学是“新的外延学科”。
其所谓“外延”就是事实,主张用实在来检验语言。
外延论是其中心理论,抽象论是其认识论。
掌握外延的方法,得用两条原理:非等同原理(抽象的语言不等同于具体的事物,事实——实践——不等同于推论——理论),非全原理(语义的反应——行为、理解——的非完全性——非彻底准确性)。
其目的是要“根除人们在思想方面里的错误”。
而这个学科重外延,轻内涵,贬低理性认识;过分强调个人经验,常有主观主义之成分。
另外,还有不少杂乱和谬误。
注意,除了第四种语义学,前三种,特别是语言学里的语义学和哲学里的语义学,在80年代出现了合流趋势。
(二)研究的范围,在扩大,重点突出现代语义学所研究的范围(对象),比起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研究范围(词、语素),从微观上说,已经扩展到词义内部的各种基本元素(义位、义素、语素义)。
语义学各个领域对语义学的看法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
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
一、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其主要有三个分支:1结构主义语义学:从20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研究内容是词汇的意义和结构,如义素分析、语义场等,也可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2生成语义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生成语言学内部的一个语义学分支, 借鉴了结构语义学对义素的分析方法,比照生成音系学的音位区别特征理论,主张语言的最深层的结构是义素,通过句法变化和词汇化的各种手段而得到表层的句子形式。
3形式语义学:最初的研究开始于蒙太古以数理逻辑方法对英语的研究,后来经过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摒弃了蒙太古对生成语言学的句法学的忽视,强调语义解释和句法结构的统一,从而最终成为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分支。
二、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一个逻辑系统的解释,着眼点在于真值条件,不直接涉及自然语言;现代的逻辑学,或者说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等,其目的是设计出来一套形式语言系统,并对其作出语义解释。
这样的形式语言系统是一个个抽象的封闭体系.一个逻辑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词汇部分、句法部分和基于模型论的语义部分。
所谓的词汇部分就是列举出一个形式系统所使用的所有符号,句法部分是这些符号的组合规则,规定什么样的符号序列可以是这个系统的句子,语义部分是对合格句子的解释,这样的解释通常是:在一个模型中进行的对真值条件推导。
逻辑学的语义学着眼点在于逻辑系统的语义解释,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系统,不直接涉及自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