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
co还原氧化铜装置顺序
CO还原氧化铜的装置顺序一般为:
1. 先组装好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即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与还原装置相连,应排出空气或与启普发生器配合使用;
2. 点燃酒精灯加热装有氧化铜的硬质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
3. 当氧化铜被还原,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的产生时,开始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4. 反应完成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为止。
以上顺序仅供参考,具体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知识点的认识】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典型实验.它们的具体实验情况如下:1.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和.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操作及注意事项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要把刚烘干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要均匀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在酒精灯的灯焰上最好加一个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或者使用酒精喷灯来加热);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也为了使粉末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并且,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还要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等来处理尾气.(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4.实验现象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有气泡从中不断地溢出.(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______ ②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选用______装置收集.(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4)装置B是实验室制取______和______的发生装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若装置A、B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若装置A、C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若装置A、D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备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进气口为______(填“a”或“b”,下同);(3)装置E还可以作为洗气瓶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若干燥氧气,洗气瓶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进气口为______.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 CO ===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Cu2O注:该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现象: 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注: ①先通入CO一会儿 ,是为了防止玻璃管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②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也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④此试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一氧化碳的这一化学性质也与氢气相类似,具有还原性,它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在冶金上常用它做为还原剂,将某些金属从它的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在炼铁时,利用一氧化碳,将铁从它的氧化物--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由以上可看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同。
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又可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CO + O2 === 2CO2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O2 + C === 2CO验证生成的气体:CO2+Ca(OH)2=CaCO3↓+H2O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2)A、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B装置最右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4)在A装置中,当观察到 -------------------------- 现象时,证明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已经完全反应冶铁的化学原理:----------------------------------------------(1)实验开始时(CO已验纯),要先-------------------------------------这是为了------------------------------------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原理-------------------------------------------------------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4)F装置的作用是----------------------------------。
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还原实验的探究一、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操作】①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集中加热;④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 2↑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木炭在反应C+2CuO 2Cu+CO 2↑中作还原剂。
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2-大理石3-碳酸氢钠溶液4-浓硫酸5-木炭6-氧化铜7-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操作】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点燃尾部酒精灯③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④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⑤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⑥最后熄灭尾部酒精灯。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Cu+CO 2【注意事项】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Cu+O22CuO )。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
CO + CuO Cu +CO2
A、哪些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B、哪些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
C、哪种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经验之谈:在一氧化碳还原某氧化物的反应中,氧化物中有几个氧,就在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前面配几。
写出CO 还原氧化铁的反应。
2、该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而且要在加热前,要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为什么?
B、停止反应后,是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气,为什么?
C、为什么在该装置中还有一个尾气
处理装置,为什么?。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操作实验结束操作:
1. 关闭气源,首先,关闭实验室内的气源,停止氧化铜试样与
一氧化碳的反应。
2. 停止加热,关闭加热设备,让反应容器冷却至室温。
3. 处理残余物,将实验中使用的废弃物品和化学品按照实验室
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4. 清洁实验器材,将使用的实验器材进行清洁,包括反应容器、玻璃仪器等,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干净整洁。
5.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结果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使用。
6. 安全检查,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设备和环境
的安全,如关闭设备、清理实验台面等。
通过以上结束操作,可以有效地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保障实验室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碳、氢气、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考点过关】1.化学反应方程式:(四高温二加热)(1)碳和氧化铁反应:2Fe2O3+3C=4Fe+3CO2(高温)(2)碳和氧化铜反应: C+2CuO=2Cu+CO2(高温)(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3CO+Fe2O3===2Fe+3CO2(高温)(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加热)(5)氢气和氧化铁反应:Fe2O3+H2=2Fe+3H2O(高温)(6)氢气和氧化铜反应:H2+CuO==Cu+H2O(加热)2.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CuO+CO= Cu+CO2H2+CuO==Cu+H2O 反应条件高温加热加热实验现象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有气泡从中不断地溢出。
(酒精灯有蓝色火焰生成)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把刚烘干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要均匀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在酒精灯的灯焰上最好加一个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或者使用酒精喷灯来加热);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也为了使粉末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并且,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还要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等来处理尾气.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3.实验固态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1)铜:红色固体(2)氧化铜:黑色固体(3)铁:黑色固体(4)氧化铁:红色固体(5)碳:黑色固体4.实验气态物质的除杂与检验:气体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检验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气体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且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气体为氢气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无水珠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气体为CO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是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吸热放热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吸热放热
一、概述
氧化铜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合金,由铜、铁、铅、锰、钛等元素的氧化物组成,其具有极佳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能源、化学、航天等行业。
氧化铜可用于盐熔合金的制备,用作浴室壁炉和楼梯材料,可用于电镀涂料,也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甚至用作医疗用品。
此外,氧化铜还具有良好的吸热放热性能,可用于还原一氧化碳(CO),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吸热放热机理
1、氧化铜的吸热放热机理
氧化铜含有铜和铁,两者都是可以在还原一氧化碳(CO)反应中发生变化的金属元素,添加氧之后,金属元素就可以从氧化状态转变为还原状态,反应的热量就可以从氧化铜中释放出来,氧化铜就可以实现吸热的效果。
2、一氧化碳的还原机理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害的热带气体,它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O2)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O2和水,这一反应过程可以消耗大量的热能,从而实现放热的效果。
三、应用
1、降低气体污染
氧化铜可用于还原一氧化碳(CO),可以消耗大量的热能,把其
从大气中去除,从而降低大气污染。
2、节约能源
氧化铜可以吸收一定量的热量,经过还原一氧化碳(CO)反应,把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节约能源。
3、室内空调控制
氧化铜吸热放热室内空调系统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更有效地控制室内空气温度。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反应原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 实验装置:该反应需要采用一氧化碳排空气并验纯的装置,然后是加热装置,最后是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3. 实验步骤:先通一氧化碳排出空气,再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试管冷却。
4.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装置管口有小液滴生成。
5. 注意事项: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要做好尾气处理,不能让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6. 化学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O 高温=2Cu+CO₂。
以上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一些知识点,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并确保反应充分,产物纯净。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操作顺序
操作顺序如下:
1. 准备氧化铜试样:将氧化铜试样称取适量放入炉管中。
2. 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炉管中: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炉管,使其与氧化铜试样接触。
3. 加热:将炉管置于加热设备中,升温至适当的温度。
加热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二氧化碳。
4. 冷却:待反应结束后,关闭加热设备,让炉管自然冷却至室温。
5. 收集产物:将炉管打开,取出反应产物,即得到还原后的金属铜。
6. 清洗:将得到的金属铜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
7. 干燥:将金属铜放置于通风处晾干,使其完全干燥。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与一氧化碳接触过多。
- 加热温度要适中,避免过高温度引起其它副反应。
- 操作结束后,注意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废弃物。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doc
一、实验原理
氧化铜是由二价铜离子和氧化铜离子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铜离子是一种易氧化的离子,可以通过碳酸钠的还原反应被还原为二价铜离子,从而形成碳酸钠溶液中的绿色沉淀:
2Cu2+ + 2Na2CO3 → 2CuCO3 + 2Na+
二、实验步骤
1.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放入实验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
2.将溶液放置在室温下,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绿色沉淀产生;
3.如果出现绿色沉淀,则表明氧化铜离子已经被碳酸钠还原;
4.将溶液过滤,分离出沉淀,再用适量的水洗涤沉淀,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杂质;
5.将沉淀置于室温下,观察其是否发生变色,如发生变色,则表明氧化铜离子已被完全还原。
如何使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来防止水的倒吸一、现象的解释1. 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被还原为金属铜。
2. 氧化铜的还原过程需要外界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还原剂。
3. 氧化铜在吸水过程中,会出现倒吸现象,影响水的正常流通。
二、木炭的还原作用1. 木炭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
2. 木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具有还原作用。
3. 木炭能够与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金属铜。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材料:氧化铜试剂、木炭、玻璃容器、水、实验设备。
2. 将适量的氧化铜试剂放入玻璃容器中。
3. 在氧化铜试剂上方覆盖一层厚度适当的木炭。
4. 加入适量的水,观察氧化铜试剂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在加入水后,观察到氧化铜试剂开始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2. 气泡的产生推动了试剂中水的流动,形成了一种防止倒吸的效果。
五、实验应用1. 本实验结果表明,木炭可以有效地还原氧化铜,防止水的倒吸现象发生。
2.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木炭的还原作用来改善水的流动性能,提高设备的效率。
六、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木炭的高温燃烧造成烫伤或其他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设备的清洁和安全处理,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七、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木炭具有良好的还原作用,可以用于防止水的倒吸现象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木炭的特性来改善水的流动性能,提高各种设备的效率,这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实验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八、进一步探讨1. 木炭的还原作用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展现,还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可以利用木炭来改善自来水管道系统中的水流问题,提高水的通畅程度,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氧化铜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而氧化铜的倒吸现象会影响反应物的正常流动,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改进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
老教材中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由于CO有毒,且装置较多,操作复杂,新教材已删去了该实验,但仍保留了CO和CuO的反应。
其实要用实验实现这个反应非常简单。
实验原理:
1、将铜丝加热使表面氧化成氧化铜。
2、利用加热后铜丝的余热使表面的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把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用品:锥形瓶(或广口瓶)、橡皮塞、铜丝、酒精灯、一氧化碳。
实验过程:
1、在酒精灯上给铜丝加热至红热,使表面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
2、趁热把铜丝插入盛有一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塞紧橡皮塞。
3、观察铜丝表面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可以看到加热后铜丝表面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
2、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在锥形瓶内被快速还原成光亮红色的铜。
实验评价:
药品用量小,实验时间短,实验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安全环保。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创新简略实验1前言(1)需要用甲酸和浓硫酸来制取一氧化碳,有的乡村初中学校不必定有甲酸,增添了实验的难处。
(2)反响前需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以排尽玻璃管里的空气,防备发生爆炸。
但一氧化碳通多久难以掌握,假如通入一氧化碳的时间太短,则加热时极易惹起装置爆炸;假如通入一氧化碳的时间较长,又会浪费一氧化碳。
(3)结束时还要持续通一会儿一氧化碳,不单致使耗费的甲酸多,并且还要进行尾气办理。
(4)现象不太显然,实验中常常只好察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看不到由黑色物质变成光明的红色物质。
(5)许多装置组合,气密性难以保证,并且操作比较复杂,实验耗时较长,降低了讲堂效率。
基于以上诸多原由,好多学校不做这个实验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 1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实验笔者在探究“用滤纸达成的实验”时有时发现了一种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简略实验。
2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简略实验2.1 简略实验药品和器材药品:干净的铜丝;器械:酒精灯、滤纸(内径 11 cm)、火柴等。
2.2 简略实验过程早先将一张滤纸(内径 11 cm)对折 3 次,而后翻开(此中半边 3 层,另半边 5 层)形成圆锥状,尖部朝下,让一位学生拿好。
另一位学生将紫红色的铜丝一端用小刀刮去表面的漆,铜丝马上体现出光明的红色,而后将除掉漆的光明铜丝绕成螺旋状,利用酒精灯外焰将其灼烧至黑色,迅速取出趁热放在方才备好的锥形滤纸中,不要裹起来(注意不要烫着手)。
能够看到滤纸局部发烟,甚至有的地方被“烫”破,经过该破处能够看到光明的红色铜丝。
假如从滤纸圆锥的上部往下看,发现没有与滤纸接触的黑色的螺旋状铜丝马上体现出本来的光明的红色。
因为这部分黑色的螺旋状铜丝没有与滤纸接触,只好是滤纸未充足焚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复原了氧化铜。
3简略实验的长处与不足长处 1:所需器械和药品简单易得,器械只要酒精灯、滤纸、火柴,药品只要铜丝。
这些器械和药品任何一所初中学校都有。
长处2:每个学生都能够着手实验,人人能够看到显然的现象。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A处的氧化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处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Cu2O)。
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B中装有澄清石灰水;C中装有紫色石蕊溶液。
请回答:(1)在A中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2)当有二氧化碳生成,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3)若有二氧化碳通过,C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若有二氧化碳通过,D中_______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和________的性质,因此可用来__________。
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2)装置B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中生成的白色固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