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技术交底 (改)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K-I 标技术交底书编号:工程位置 路基边坡 工程名称 边坡防护交底工程项目接触网支柱基础交底日期交底内容及附图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本施工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共计64处,其中JGH-100有24处,孔径为0.7m,孔深为3.6m,JGH-140有40处,孔径为0.7m,孔深为3.9m,下锚拉线基础共计20处,其中LXJC-1有8处,孔径为0.7,孔深为3.6m,LXJC-2有12处,孔径为0.7,孔深3m,里程及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详见附表1。
二. 施工方法及过程 1.施工准备(1)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前向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野蛮施工。
(3)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检验合格后,进行现场放样。
为保证路基完整性采用干取土钻机或旋挖钻掏土,然后用串筒进行基础砼的灌注施工。
2.接触网基础施工工艺流程4.40 4.604.40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3.303.300.700.703.1测量放样按照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并设置护桩。
3.2浇筑锁口根据测量组放出的锁口位置,施工作业班组立模板,绑扎锁口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锁口高度为0.2m ,钢筋为Φ10,箍筋间距为10cm,主筋间距为10cm 。
3.3开挖孔桩孔桩开挖采用人工挖孔,边钻边清碴,钻孔深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该型号基础的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钻孔时自卸车汽车配合运输弃碴土,不得污染路基级配碎石表面,钻出碴及时从路基上运走,根据现场岩层条件做护壁。
3.4清孔施工作业班组根据测量交底进行挖孔,开挖到孔底时,清理孔内松散的土渣、石渣。
3.5垫层浇筑垫层厚度为0.1m,垫层采用C10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必须振捣到位。
3.6钢筋制作,绑扎及下钢筋笼施工前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绑扎钢施工准备 桩位测设 旋挖钻机就位干法钻、挖孔 成孔检查 安装串筒、立模灌注砼 养生 砼拌和 砼运输预埋件安装 钻渣外运质量检验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加工筋的铁丝头应推入骨架内侧,不得深入保护层内。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接触网支柱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接触网支柱为"接触网H型钢柱"的类型图纸设计共有4种,分别是QJ-A1、QJ-A2、QJ-B、QJ-C型,本连续梁涉及到的只有两种型号分别是QJ-A2、QJ-B。
下锚拉线只有一种QJLX-1。
在梁体钢筋制作时同时做好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基础预埋件包括预埋钢板、螺栓、加强钢筋等。
具体见附图。
二、预埋位置1、根据本连续梁接触网支柱的设计图纸,本连续梁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的里程位置为DK。
(具体内容见附表)。
2、接触网支座基础中心距桥梁中心线距离为5.75m。
三、施工工序在梁体顶板钢筋绑扎的同时,对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基础的位置确定,所有位置均由测量组放样确定。
将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的预埋钢板与梁体钢筋焊接并且固定牢固。
然后再绑扎加强筋。
四、技术要求1、QJ-A2型基础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2米(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高100mm。
2)、梁体的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位于预埋钢板2下方的原梁体的纵向钢筋及加强筋M4可部分移到预埋钢板2的上方,同时在预埋钢板2上面加焊锚固钢筋N4、N4’(详见附图),使其与梁体钢筋绑扎牢固。
3)、M5、M5’钢筋在支柱基础中心两侧各1.8m范围内,与梁体顶板底层N3、N4钢筋并置,间距为100mm布置。
4)、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的6根M39锚栓。
锚栓外露基础面190mm,螺纹长度190+5mm,每个锚栓配三个螺母,两个垫圈。
5)、位于平坡或者纵坡的桥梁,支柱基础面都应保持水平,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顶面齐平,预埋锚栓应保持与基础水平面垂直,锚栓顶部偏离垂直位置的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mm。
2、QJ-B型基础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2米(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高100mm。
2)、梁体的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位于预埋钢板2下方的原梁体的纵向钢筋及加强筋M4可部分移到预埋钢板2的上方,同时在预埋钢板2上面加焊锚固钢筋N4、N4’(详见附图),使其与梁体钢筋绑扎牢固。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接触网技术交底(已修改)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DK211+404.83~DK213+650.68段H型钢柱及下锚拉线基础,型号分别为:JA-2、JA-3、JB-3共6种。
二、主要概况(1)DK211+404.83~DK213+650.68于附表所示里程设置接触网支柱,偏距为为中线外3.15m。
(2)拉线基础与相应下锚基础中心连线平行于路基中线并置于距下锚基础7m处。
详情见《附表》三、施工准备(1)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清理平整处施工场地,孔口周围做好排水(2)原材料的准备:地脚螺栓材质采用Q235,钢筋采用HRB400为主筋,HRB300为箍筋,桩基础混凝土采用4#拌和站C25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四、具体施工工艺及要求4.1 工艺流程筋焊接接地端子基础支立模板预埋支柱基础螺栓螺栓组细调CP III桩设置浇筑支柱基础混凝土接地电阻测试支柱基础养护支柱基础外露螺栓保护4.1.1、测量定位:JB-3型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离线路中心距离3.15m,YZJ-1型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离线路中心距离3.175m,JA-2、3及QJLX-1型拉线基础与相应下锚基础中心连线平行于路基中线并置于距下锚基础7m处。
放出接触网中心位置后,用铁钉、红漆标识,同时沿线路纵向和横向引护桩。
承台顶面标高=为设计轨面标高-△h (站场为0.6m,区间路基为0.45m)。
轨面标高由技术人员计算,测量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
4.1.2、钻孔机就位,保持平稳调直钻杆,并确认钻杆垂直,对号桩位,开动钻机钻进、出土。
本区段中JB-3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4.0m,孔径为700mm,JA-2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4.0m,孔径为700mm,JA-3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4.6m,孔径为700mm,YZJ-1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5.4m,孔径为700mm,YZJ-1型直孔基础设计深度为5.4m,孔径均为850mm。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交底1、预埋件具有方向性,必须严格按图施工。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5.9m,允许误差为+50mm/-0mm;中线顺线路方向偏移误差为±50mm。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误差为±1.5°。
2、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顶面平齐,不得低于基础顶面,允许误差为+5mm/-0mm。
钢板和基础顶面均应水平,施工中安装钢板时必须使用水平尺检查钢板的纵、横向水平情况,允许误差<5mm。
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相邻间距允许误差为±1mm,螺栓对角线间距允许误差为±1.5mm,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误差为±1mm。
详细尺寸见下图桥墩中心线基础面高出墩顶帽距离允许偏差为±5mm。
4、螺栓与钢板应在加工厂组装,以便精确定位螺栓位置。
螺栓穿入钢板后先电焊固定,点焊位置为钢板下表面和螺栓连接处。
固定后按图所示尺寸调整螺栓间距和垂直度,确保螺栓在调整过程中外露高度不变。
螺栓外露长度为14cm,允许偏差为±5mm。
螺栓位置调整完毕后,必须将螺栓和钢板满焊,焊缝连续封闭,焊缝高度为8mm。
不得在钢板上表面施焊。
为确保螺栓的外露高度和垂直度,在螺栓与下钢板焊接时,必须将螺栓镦头紧靠钢板。
螺栓组顶面应齐平满焊5、螺栓组与钢板定位焊接牢固后整体吊装,必须准确定位预埋件位置、确保顶面水平并固定牢固,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监控预埋件位置,出现偏差及时调整。
6、浇筑及拆模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保护螺纹不受损害,且不被混凝土污染。
拆除模板后技术员必须实测预埋件位置及螺栓间距,合格后安排工人将螺栓表面清理干净,涂抹黄油,再包裹塑料薄膜进行防锈处理。
薄膜要包裹严密,防止进水。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地点施工现场交底组织单位交底负责人
施工单位接收负责人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接触网支柱基础有:H型钢柱基础、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
本段接触网支柱左右对称布置,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包括QJ-A2型、QJ-B 型、QJ-C型三种规格,拉线基础为QJLX-1型、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并复核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招标技术规范,领会设计意图。
(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前向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野蛮施工。
(3)进场原材料须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经自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三、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接触网支柱一般间距48m左右,支柱及下锚拉线基础设在通信电缆槽内与竖墙连接成一体。
在梁体预制时留有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预埋钢筋和预留螺栓,其混凝土可以和竖墙一起浇筑。
接触网支柱立面布置图下锚拉线基础立面布置图
1、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点位测设—凿毛清理—钢筋安装—浇筑混凝土—成品养护
2、施工方法
①测量放样
编制:复核:签发:。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接触网支柱基础漏埋处理施工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签到表。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昆明枢纽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号:主送单位结构一、二、三、四、五队第 1 页共 2 页工程名称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工程部位梁部交底内容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12m桥跨)接触网预埋件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埋钢板1、预埋钢板2、锚栓。
2、机具准备安全带、安全帽、电焊机、工具袋、全站仪、水平尺。
二、执行标准三、技术措施及具体方案:1、确定预埋钢板2位置及标高将锚栓穿入预埋钢板2相应的孔内,并将锚栓螺母部分与钢板满焊。
用全站仪确定预埋钢板2的位置及标高,并将钢板连同锚栓放入相应位置,用水平尺测其水平度,合格后,用辅助钢筋将其固定。
并根据图纸要求绑扎好锚固钢筋。
2、设置预埋钢板1将预埋钢板1的预留孔对应锚栓位置放置,拧上垫片及螺母进行固定。
并用全站仪对预埋钢板1的位置及标高进行检测、用水平尺对齐水平度进行检测。
四、预埋误差要求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距离误差为:+50mm/-0mm。
2、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栓长度:+5mm/-0mm。
3、螺栓相邻间距:±1mm。
编制:复核:审核:签收:年月日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昆明枢纽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号:主送单位结构一、二、三、四、五队第 2 页共 2 页工程名称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工程部位梁部交底内容4、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
5、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平齐或略高:+5mm/-0mm。
6、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mm。
7、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
8、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
9、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5°。
10、螺栓埋深达到设计要求,埋深允许误差:+20mm/-0mm。
编制:复核:审核:签收:年月日技术交底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昆明枢纽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号:主送单位结构一、二、三、四、五队第 3 页共 4 页工程名称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工程部位系梁及梁部交底内容编制:复核:审核:签收:年月日技术交底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建安公司昆明枢纽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号:主送单位结构一、二、三、四、五队第 4 页共 4 页工程名称昆明南站多线特大桥工程部位系梁及梁部交底内容编制:复核:审核:签收:年月日。
交底内容: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一、技术要求: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8根M39锚栓外漏基础面190mm,螺纹长190mm+5mm,每个锚栓配有三个螺母,两个垫圈。
螺栓全长855mm,材质为Q345碳素钢。
2、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距桥梁中心线距离为5650mm。
3、在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两侧2m(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进行局部加高100mm。
4、预埋件的方向应该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锚栓外漏部分进行防护,以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纹。
5、位于平坡或纵坡上的桥梁,支柱基础顶面都应保持水平,预埋钢板顶面应与基础顶面齐平,预埋锚栓应保持与基础水平面垂直,锚栓顶部偏离垂直位置的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mm。
6、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漏部分均应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预埋钢板1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7、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应与人行道遮板的连接钢筋绑扎牢固,其混凝土浇筑应与人行道遮板的安装同时进行。
8、施工完毕后,应对锚栓外露部分采取抹黄油、用聚乙烯薄膜裹扎等措施进行防护,避免损坏螺栓及螺纹。
9、梁体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
10、在施工中应根据线路布置情况,在接触网支柱设置处对梁体钢筋进行局部加强。
11、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相邻间距允许误差为±1mm,螺栓对角线间距允许误差为±1.5mm,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误差为±1mm。
详细尺寸见下图12、螺栓与钢板应在加工厂组装,以便精确定位螺栓位置。
螺栓穿入钢板后先电焊固定,点焊位置为钢板下表面和螺栓连接处。
固定后按图所示尺寸调整螺栓间距和垂直度,确保螺栓在调整过程中外露高度不变。
13、螺栓位置调整完毕后,必须将螺栓和钢板底部满焊,焊缝连续封闭,焊缝高度为8mm。
杭黄铁路站前III标萧山制梁场技术交底编号:H H Z Q3-X S-L C J D-009工程项目杭黄铁路站前Ⅲ标制梁工程合同号单位工程名称接触网预埋件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里程DK36+600交底日期2015年9月4日交底地点萧山梁场会议室交底内容:1、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参见《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图号:通桥(2009)2229)。
施工时严格按表1控制施工误差。
验收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如下:1)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对外露地脚螺栓涂黄油防腐,并用胶带包扎保护,防止螺纹被破坏。
接触网支柱、拉线基础处不得出现积水现象。
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螺栓及外露部分、螺母、垫圈均应进行一级热侵镀锌防腐。
预埋钢板锌层厚度不小于86um。
2)支柱基础地脚螺栓外露基础面220mm,螺纹长度220(+5mm,-0mm)。
每根地脚螺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
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螺栓配套,均由项目部提供。
3)拉线基础地脚螺栓外露基础面120mm外露长度与螺纹长度均为120mm。
每根地脚螺栓配2个螺母,1个垫圈。
螺母。
垫圈的机械性能与螺栓配套,均由项目部提供。
4)接触网支柱基础、拉线基础等预留金属构件均应按《铁集成[2006]220》号文及相关文件综合接地要求进行接地。
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应可靠连接,接地钢筋的连接应满足《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相关要求。
2、钢筋加工及绑扎应按照《箱梁钢筋绑扎工程》技术交底施工。
3、梁体浇筑前,接触网预埋件应按照图纸安装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浮动、偏位。
预埋钢板1及预埋钢板2均应安装,以保证螺杆垂直、间距准确;螺杆丝杆部分应涂上黄油,并用胶带包裹,防止被混凝土覆盖。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振捣预埋件。
表1预埋要求预埋误差要求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的距离+50mm/-0mm螺栓组中心线顺线路方向偏移+50m/-50mm螺栓外露长度及螺栓长度+5mm/-0mm螺栓相邻间距+1mm/1mm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1.5mm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mm未注明的要求见附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