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2.36 MB
- 文档页数:69
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一节地形图的识读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要能看懂地形图。
地形图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物、地貌及其它有关资料。
通过对这些符号和注记的识读,可使地形图成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地立体模型,以判断其相互关系和自然形态这就是地形图识读的主要目的。
一、图外注记识读首先了解测图的年月和测绘单位,以判定地形图的新旧;然后了解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
二、地物识读三、地貌识读在识读地形图时,还应注意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不是—成不变的。
因为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地形图进行规划以及解决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时,除了细致地识读地形图外,还需进行实地勘察,以便对建设用地作全面正确地了解。
第二节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一、求图上某点的坐标和高程1.确定点的坐标欲确定图上多点的坐标,首先根据固廓坐标注记和点多的图上位置,绘出坐标方格,再按比例尺量取长度。
但是,因为图纸会产生伸缩,使方格边长往往不等于理论长度。
为了使求得的坐标值精确,可采用乘伸缩系数进行计算。
2.确定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标记确定其高程。
如果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则作—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量取其线段的长度,按比例内插求得。
在图上求某点的高程时,通常可以根据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目估确定。
因此,其高程精度低于等高线本身的精度。
规范中规定,在平坦地区,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l/3等高距,丘陵地区,不应超过1/2等高距;山区,不应超过一个等高距。
由此可见,如果等高距为1m,则平坦地区等高线本身的高程误差允许到0.3m、丘陵地区为0.5m,山区可达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