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注意事项1
- 格式:ppt
- 大小:556.00 KB
- 文档页数:30
ICU常用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承担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部门。
在ICU中,常用的药物有许多,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 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可用于心动过缓或心脏停跳的抢救。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在使用阿托品前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避免过量使用;对于存在心律失常或女性患者需密切监测阿托品的副作用,如心悸、口干等。
2.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可用于治疗低血压和心功能衰竭。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和血压变化,避免用于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肌缺血等病情的患者;多巴胺应慎用于婴幼儿。
3. 肝素(Heparin):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前需评估患者出血风险,避免在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其它凝血异常的患者中使用;需根据患者体重和凝血功能进行剂量调整,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4. 氨溴索(Ambroxol):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困结。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避免婴幼儿和孕妇使用;患者在使用氨溴索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痰液排出。
5. 盐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盐酸沙丁胺醇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使用注意事项包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心律失常;对于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时应慎重。
在ICU使用药物时,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效果。
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等,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进行调整。
此外,在ICU中使用药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的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疗效。
【氨茶碱】氨茶碱为乙二胺和茶碱的复合物。
其中茶碱比例约为77%-83%,起主要作用。
此药可静脉给药或者口服给药。
但由于其碱性较强,口服易导致胃肠道刺激反应,且疗效不佳,所以静脉给药最常见。
(一)药理作用氨茶碱为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主要通过非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醋酶,使细胞内cAMP及cGMP水平升高。
同时,其在治疗浓度时可阻断腺苷受体,可预防腺苷导致的气道收缩作用。
茶碱还可以使呼吸肌如膈肌的收缩力增强,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能。
此外,茶碱尚有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及胆管平滑肌,以及兴奋中枢神经和轻微的利尿等作用。
(二)药动学口服给药后可完全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在96%左右。
给药后1-3小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有效血浓度为10 - 20ug/ml。
其在体内释放出茶碱,茶碱的血浆正常成人为8.7士2. 2h。
其大部分通过肝脏蛋白结合率为60%。
其半衰期t1/2代谢,约10%原形药与代谢产物一起经肾脏排泄。
(三)临床运用1.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茶碱扩张支气管作用相比β2受体激动剂要弱,起效慢,所以主要用于防止慢性哮喘的急性发作。
当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可起到相加作用的疗效。
2.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气促症状。
3.用于心功能不全及心源性哮喘。
4.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5.其他如胆绞痛等。
(四)不良反应和禁忌证1.胃肠道反应由于氨茶碱的局部刺激大,口服可导致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等症状,宜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或与氢氧化铝一起服用。
2.数患者可出现失眠、焦虑、谵妄等症状。
3.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当血药浓度过高(>20ug/ml)或者静脉给药速度过快均可导致。
严重者可出现凉厥、昏迷,甚呼吸心跳停止致死。
4.水、电解质紊乱。
5.肝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及乳母(此药可进入胎盘及乳汁)以及甲状腺亢进患者慎用。
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ICU常用药物注意事项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监护和治疗病情严重或危急的患者。
在ICU的工作中,药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药物的错误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ICU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1.麻醉药物:-监控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和意识状态,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一般健康状况,调整剂量,以避免过度麻醉或失效。
2.镇静剂:-镇静剂通常用于镇静和安抚患者,减轻焦虑和不适。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以及镇静状态。
定期评估患者的镇静水平,以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若使用持续剂量输注的镇静药物,应密切监控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以避免神经肌肉阻滞。
3.抗生素:-在ICU中,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感染。
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用药时间给药,避免忽视或超量使用抗生素。
-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4.抗凝剂:-抗凝剂通常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相关疾病。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凝剂。
-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确保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
5.维持血压的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以达到目标血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电解质,避免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若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心衰等疾病,应谨慎使用降压药物,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液体平衡。
在ICU的药物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1.药物安全:保证药物的配制、给药和监测过程的安全性。
医护人员应熟悉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不良反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
2.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患者原有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室常用药物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基本信息】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
肾上腺素的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
【作用用途】该品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产生强烈快速而短暂的兴奋α和β型效应,对心脏β1-受体的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同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
兴奋β2-受体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对α-受体兴奋,可使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收缩。
临床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荨麻疹、枯草热及鼻粘膜或齿龈出血。
【临床应用】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在体内过程:易在碱性肠液、肠粘膜、肝脏内被破坏,故口服无效。
皮下注射因收缩局部血管而吸收缓慢,作用可维持1小时左右。
肌肉注射因扩张骨骼肌血管而吸收较为迅速,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
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作用仅维持数分钟。
在体内可迅速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被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代谢,经肾排泄,故作用短暂。
【用法用量】1.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由于该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于0.1~0.5mg缓慢静注(以等渗盐水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由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
ICU常用抢救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抢救药物在ICU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迅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下面将介绍一些ICU常用的抢救药物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肾上腺素(adrenaline):-适应症:心跳骤停、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支气管哮喘等情况。
- 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静脉注射推荐剂量为0.01-0.1mg/kg,可以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心动情况和血压变化,避免过度使用引起心律失常。
2. 多巴胺(dopamine):-适应症:低血压、心功能不全、休克等情况。
- 使用方法: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开始剂量一般为2-5μg/kg/min,根据患者病情可逐渐增加剂量。
-注意事项: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和尿量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
3. 乌拉地尔(urapidil):-适应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等情况。
- 使用方法: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通常开始剂量为5mg/次,根据患者响应可以增加剂量。
-注意事项:使用时需要监测血压变化,特别是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并调整给药速度和剂量。
4. 利多卡因(lidocaine):-适应症: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特别是心跳骤停时进行心脏按压和除颤前的药物预处理。
- 使用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可静脉或肌肉注射,剂量通常为1-1.5mg/kg,可以重复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病情变化,避免过度使用引起心律失常。
5.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适应症:心绞痛、高血压危象等情况。
-使用方法:可通过静脉滴注或舌下含化给药,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使用时需要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特别是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和头晕等副作用。
6. 氨茶碱(aminophylline):-适应症:严重的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等情况。
-使用方法:通常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ICU常用药物注意事项ICU是指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病房。
在ICU中,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常见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复杂、药物种类多样,因此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ICU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抗生素:抗生素是ICU中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尤其是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药物代谢能力,避免药物过量造成药物中毒。
另外,注意监测患者的药物血药浓度和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血液制品:ICU中常常使用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用于补充血容量和改善贫血状态。
在血液制品的使用上,一定要注意输血的速度和剂量,避免输血过快和超过需要,引起过敏或溶血反应。
同时,输血时要进行血型和交叉配对,以防止输血不合并反应。
3.镇痛药物:ICU中常常需要给予患者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焦虑。
在使用镇痛药物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过度镇痛造成呼吸抑制和意识障碍。
另外,要定期评估镇痛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止血药物:ICU中常常需要使用止血药物,以控制出血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但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格外小心,防止药物过量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止血药物,或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5.心血管药物:ICU中的心血管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肾上腺素类药物等,用于稳定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压。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避免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的发生。
另外,心血管药物的使用还要考虑患者的休克和低灌注状态,避免药物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6.利尿剂:ICU中使用利尿剂是为了促进尿液排出,缓解患者的水肿和肾功能不全。
在使用利尿剂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平衡,避免利尿过度引起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另外,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药物代谢能力,选择合适的利尿剂并调整剂量。
重症医学科常用药物一、常用抢救药物盐酸肾上腺素 1mg/ml/支1、药理作用:小剂量扩张微小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大剂量改善冠状血流;增加心肌供血供氧;2、副作用: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量过大注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3、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4、禁忌症: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5、用法用量: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 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注~1mg,也可用~缓慢静注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②. 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以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③. 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6、注意事项:①、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②、皮下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③、用本品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1、药理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松弛支气管,肠道平滑肌;2、副作用: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3、适应症:适应于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和中毒性休克;4、用法用量:①、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1mg;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40次时,可以本品~1m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 内缓慢静滴;5、注意事项:①、密切观察心电图、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②、若心率110次/分钟以上,心电图异常或患者有胸痛时,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③、一旦出现腮腺肿大,应立即停药;去甲肾上腺素2mg/ml/支1、药理作用:受体激动剂,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排出量增加;2、副作用: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滴速快可致心律紊乱,过量可致高血压,尿闭,静注外渗可致局部坏死;3、适应症:治疗各种休克,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4、禁忌症:禁用于高血压,失血性休克者;5.、用法用量:①、静滴:临用前稀释,每分钟滴入4—10μg,根据病情调整用量;②、口服:治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6、注意事项:①、选择深静脉泵入,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如发现外漏或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普鲁卡因或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②、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故用药期间尿量至少保持在每小时25ml以上;多巴胺20mg/2ml/支1、药理作用:强心、收缩血管、小剂量预防急性肾衰,中等剂量使血压上升,大剂量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2、副作用: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本品应强调按个体差异用药,用药前要注意补足血容量;3、适应症:休克,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4、禁忌症:禁与碱性药物合用,静注不应漏出血管,心动过速者禁用;5、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6、注意事项:①、在滴注该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②、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西地兰2ml/支1、药理作用:快速强心苷类药物,加强心肌收缩;2、副作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房室传导阻滞;3、适应症:适应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急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4、禁忌症:禁与钙合用,必要时间隔4小时;5、用法用量:静脉注射西地兰洋地黄化负荷剂量为o.8毫克,首次给药o.4毫克稀释后静脉推注,每隔2-4小时可追加o.2毫克,24小时内总剂量不宜超过o.8-1.2毫克;对于易于发生洋地黄中毒者及24小时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应根据情况酌情减量或减半量给药;6、注意事项:①、不宜与酸、碱类配伍;②、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a、血压、心率及心律;b、心电图;c、心功能监测;d、电解质尤其钾、钙、镁;e、肾功能利多卡因100mg/5ml/支1、药理作用:降低心肌兴奋性,阻滞麻醉作用;2、副作用:过量可致惊厥和心脏骤停;心动过缓及过敏性史者禁用;3、适应症:适应于局麻药,抗心率失常;4、用法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 200mg%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 200—250mg—%;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5、注意事项:①、静注限用于抗心律失常;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糖尿病患者与手指趾的麻醉,不宜加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肾上腺素;②、用药期间应随时检查血压、心电图及血清电解质;长期用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异丙嗪50 mg 2ml1、药理作用:镇吐,镇静,抗过敏作用;2、副作用:镇静,口干,厌食,便秘,嗜睡;3、适应症:皮肤粘膜过敏,晕动症;4、用法用量:①、抗过敏,一次25mg ,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 ~ 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②、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 缓慢静脉注射5、注意事项:①、应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②、不宜与氨茶碱混合注射;洛贝林3mg/ml/支1、药理作用: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2、副作用:恶心,呕吐,心痛,心悸;3、适应症: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中毒,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4、用法用量:①、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②、皮下或肌内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极量:一次20mg,一日50mg;5、注意事项: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尼可刹米 g1、药理作用:直接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副作用:多汗,恶心,烧灼感或痒感,皮肤发红;3、适应症:呼吸功能不全,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4、用法用量:皮下、肌注、静注或静滴:每次—,必要时1—2小时重复用药,极量,每次;5、注意事项:一般用静注,大剂量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多汗,震颤等; 地塞米松5mg/ml/支1、药理作用:长效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2、副作用:水钠潴留,尿糖,库欣综合症,长期服用可导致精神症状;3、适应症: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疾病;4、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般 2-20mg;肌注:一次 1-8mg ,一日一次;也可用于腱鞘内注射或关节腔,软组织的损伤部位内注射,一次 ;5、注意事项:①、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②、地塞米松本身无潴钠排钾作用,与利尿剂保钾利尿剂除外合用可引起低血钾症,应注意用量;呋塞米20mg 2ml1、药理作用:扩张肾小管,降低肾小管阻力,为速效利尿剂;2、副作用:水及电解质失调,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血钾,恶心,呕吐,腹泻;3、适应症: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4、用法用量:治疗水肿性疾病;紧急情况或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开始20~40mg,必要时每2小时追加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治疗高血压危象时,起始40~80mg静注,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酌情增加剂量;5、注意事项:①、本药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②、少尿或无尿患者应用最大剂量后24小时仍无效时应停药;硝酸甘油5mg 1ml1、药理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为速效、短效硝酸脂类抗心绞痛药;2、副作用:皮肤潮红、血压下降、头痛、偶致晕厥;3、适应症:缓解各类心绞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用法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时无效可以10 μg/min递增5、注意事项:①、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②、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③、静脉滴注本品时,由于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硝酸甘油,因此应采用非吸附本品的输液装置,如玻璃输液瓶等;④、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硫酸阿托品 1ml1、药理作用:抗胆碱药,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及扩张的作用;2、副作用:眩晕,口干,头痛,便秘,少汗,皮肤潮红,视力模糊,排尿困难;3、适应症:解除平滑肌痉挛,抗休克,有机磷农药中毒,散瞳;4、用法用量:①、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一日—3mg;极量:一次2mg;②、抗心律失常成人静脉注射—1mg,按需可 1—2小时一次,最大用量为 2mg;5、注意事项:老年人容易发生抗 M-胆碱样副作用,如排尿困难、便秘、口干特别是男性,也易诱发未经诊断的青光眼,一经发现,应即停药;氨茶碱 2ml1、药理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副作用:恶心,呕吐,头晕,心率增快;3、适应症: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4、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一次,一日 ,每次~用5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 ~ 40ml ,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 分钟;静脉滴注,一次~,一日~1g ,以5%~1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注射给药,极量一次,一日1g;5、注意事项:①、应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以保证最大的疗效而不发生血药浓度过高的危险;②、茶碱制剂可致心律失常和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患者心率和或节律的任何改变均应进行监测;二、常用镇痛镇静药物丙泊酚100mg/10ml1、作用及用途:约30S起效的短效全身麻醉药2、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复苏期恶心呕吐;3、用法用量:ICU镇静:持续输输注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镇静深度进行凋节,通常~毫克/公斤/小时的输注速率范围;4、注意事项:给药前应准备机械通气设备,该药为脂溶性物质易被污染,注意无菌操作;咪达唑仑5mg/1ml1、作用及用途: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惊厥、抗焦虑作用2、不良反应: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喉痉挛、呼吸抑制、低血压、呼吸心跳停止少数3、用法用量: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kg•h静脉滴注维持.4、注意事项:①、重症肌无力、严重抑郁者禁用;②、突然停药会引起戒断综合症;③、酒精可增强镇静效果;④、老年人用要稀释后缓慢,减少静推;⑤、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吗啡10mg/ml1、作用及用途: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胃肠平滑肌、镇痛、镇静、心源性哮喘,急、慢性消耗性腹泻以减轻症状2、不良反应:嗜睡、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以及产生耐受性及成瘾3、用法用量:①、皮下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5~15mg,一日15~40mg;极量:一次20mg,一日60mg;②、静脉注射成人镇痛时常用量5~10mg;用作静脉全麻按体重不得超过1mg/kg;4、注意事项:能通过胎盘或乳汁抑制胎儿或新生儿呼吸,同时能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而延长产程,故禁用于分娩止痛及哺乳期妇女止痛;能抑制呼吸及抑制咳嗽反射以及释放组胺而致支气管收缩,故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颅脑损伤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肝功能严重减退患者禁用;安定10mg/2ml1、作用及用途: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2、不良反应:连续用药可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同时应用其他中枢抑制药、吗啡和乙醇等可显著增强毒性.3、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基础麻醉或静脉全麻,10~30mg;镇静、催眠或急性酒精戒断,开始10mg,以后按需每隔3~4小时加5~10mg;24小时总量以40~50 mg为限;癫痫持续状态和严重频发性癫痫,开始静注10 mg,每隔10~15分钟可按需增加甚至达最大限用量;破伤风可能需要较大剂量;静注宜缓慢,每分钟2~5mg.4、注意事项:①、癫癎患者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癎持续状态;②、严重的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 三、常用常规药物甘露醇1、作用及用途:①、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降低眼内压;②、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③、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④、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⑤、对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⑥、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2、不良反应:①. 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A、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B、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C、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②、寒战、发热;③、排尿困难;④、血栓性静脉炎;⑤、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3、禁忌症: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4、用法用量:①、静脉滴注,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②、口服给药: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5、注意事项:①、20%甘露醇250ml应30min内输完,但须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头昏,头痛,视力模糊,,老人和儿童应适当放慢滴速40-50min滴完;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防外渗;③、密切观察尿量及尿液颜色,定期复查电解质;血凝酶1、作用及用途:注射用蛇毒凝血酶仅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偶见过敏样反应;3、用法用量:溶解后,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一般出血:成人1-2单位1-2支4、注意事项:①、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宜使用本品;②、使用期间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出、凝血时间;③、应注意防止用药过量,否则其止血作用会降低;氨甲环酸1、作用及用途: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2、不良反应:①、偶有药物过量所致颅内血栓形成和出血;②、可有腹泻、恶心及呕吐;③、较少见的有经期不适经期血液凝固所致;④、由于本品可进入脑脊液,注射后可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疲乏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滴注:一次~,一日~;4、注意事项:①、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是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最好控制在15~20滴/min;②必须持续应用本品者,应作眼科检查监护如视力测验、视觉、视野和眼底;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作用及用途:呼吸道润滑祛痰药,能促使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浆液性与粘液性物质的分泌,减少酸性粘多糖合成,并促进代谢,使呼吸道粘液理化趋于正常,利于排出;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不良反应:盐酸氨溴索通常能很好耐受,曾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报道,主要为胃部灼热、消化不良和偶尔出现的恶心、呕吐,过敏反应极少出现,主要为皮疹;3、注意事项: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②、应避免同时服强力镇咳药;尼莫地平1、作用及用途:对脑组织受体有高度选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通过有效地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从而保护了脑神经元,用于①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其所致的缺血性神经障碍高血压、偏头痛等;②也被用作缺血性神经元保护和血管性痴呆的治疗;③对突发性耳聋也有一定疗效;2、不良反应:①有血压下降下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肝炎、皮肤刺痛、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②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3、禁忌症:严重肝功能损害、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急性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4、注意事项:①、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应避光使用;②、属于血管活性药物,尽量选用深静脉泵入;碳酸氢钠1、作用及用途:①、冶疗化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化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化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②、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2、不良反应:①、大量注射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疼痛、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于代谢性碱中毒引起低钾血症所致;②、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③、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3、注意事项:①、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②、下列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a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b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而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c低钙血症时,因本品引起碱中毒可加重低钙血症表现;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作用及用途:①、抗炎治疗;②、抗过敏如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季节性或全年性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反应等;③、用于无尿毒症的自发性或狼疮性肾病综合征的利尿及缓解蛋白尿;④、治疗休克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诱发的休克,或因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而使休克;2、不良反应:体液与电解质紊乱,肌无力,类固醉性肌病;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管炎,肠穿孔,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糖耐量降低、引发潜在的糖尿病等;3、用法用量:静注:每日40~80mg4、注意事项:大剂量>0.5g和快速注射或静滴如10分钟内可致心律不齐,甚至循环衰竭;左氧氟沙星1、作用及用途: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3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副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4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6败血症2、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每日,重度感染患者及症原菌对本品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3、不良反应:①、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缺乏、腹痛、腹胀等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症状;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氨基转移酶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等; ②、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4、注意事项:①、本制剂专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②、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脉滴注;③、本品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镁、钙等溶液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④、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脂肪乳1、作用及用途:能量补充药;本品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脂肪酸,预防和治疗人体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也为经口服途径不能维持和恢复正常必需脂肪酸水平的病人提供必需脂肪酸;2、用法及用量:成人:静脉滴注,按脂肪量计,每天最大推荐剂量为3g甘油三酯/kg;3、不良反应:常见可引起体温升高,偶见发冷畏寒以及恶心、呕吐;4、禁忌症:休克和严重脂质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血栓患者禁用;5、注意事项:①、控制滴速,250ml滴注时间不少于3h;②、营养液的温度宜保持在37-40℃,可采用自动加热灌注泵调节滴速及温度;③、本品也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通过Y型管道混合后输入体内;该法既适用于中心静脉也适用于外周静脉;④、对大豆蛋白过敏者慎用本品,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⑤、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以防脂肪乳外漏;氨基酸1、作用及用途:低蛋白血症;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亦用于改善手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2、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250~500ml,儿童35-50ml/kg;3、不良反应:①、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发冷、发热或头痛等不良反应;②、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4、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昏迷、严重氮质血症、严重尿毒症患者及氨基酸代谢障碍者禁用;5、注意事项:①、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②、本品系盐酸盐,大量输入可能导致酸碱失衡;大量应用或并用电解质输液时,应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③、用前必须详细检查药液,如发现瓶身有破裂、漏气、变色、发霉、沉淀、变质等异常现象绝对不应使用;④、本品打开后,不可贮存再使用;生长抑素1、作用及用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胰、胆、肠瘘的辅助治疗;其他:肢端肥大症、胃泌素瘤、胰岛素瘤及血管活性肠肽瘤;2、用法用量: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滴250μg3~5分钟内,继以250μg/小时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小时; ②胰、胆、肠瘘250μg/小时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天; ③急性胰腺炎:250μg/小时,连续72~120小时;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天;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小时就开始使用本品;3、不良反应:①、少数患者产生眩晕、耳鸣、脸红;②、注射本品的速度超过50μg/分时,则会产生恶心、呕吐;4、注意事项:①、给药开始时可引起暂时性血糖下降,对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应每3~4小时查血糖一次;②、应单独给药,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给药;奥美拉唑。
ICU 常用泵入药物的药理、配置及护理注意事项 ● 药物种类⏹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 脑循环药⏹ 麻醉性镇静药⏹ 消化系统用药⏹ 平喘药⏹ 抗心率失常药⏹ 抗真菌药药品的配置方法:1. 凡用静脉注射泵泵入药品,均需在加入一定量的药品后用0.9%NS 将液体量加至50ml 。
2. 静脉泵流量计算方法:假设有配置浓度为k (mg/ml )每小时输入1ml 药液,则每小时输入药品溶质的量为:药品浓度×1ml =kmg ml mlmg k =⨯1, 因此单位时间输入药品溶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如下比例关系:h ml h mg k 1⇔,或hml g k 1min 601000⇔μ。
要求输入X (mg/h )或X (μg/min )可这样直接计算:)()()(h ml k X mlmg k h mg X =,或)(06.01000)60()(1000)min (h m l k X m l g k h g X m l g k g X =⋅=⋅μμμμ 对于按照患者体重计算药量的药物,每小时输入药品溶液体积(ml )为:)(06.0(min)60)(10)min .().(min)(603m l k M X m l g k kg gX kg M ⋅⋅=⨯⨯μμ=药物浓度每分钟所用药量,其中k 为配置液中浓度(mg/ml ),M 为患者体重,X 为要求输入药量(μg/(kg.min)); 或ml k M X mg mlmg k M X ⋅=⋅,其中k 为配置液中浓度(mg/ml ),M 为患者体重,X 为要求输入药量(mg/(kg.h))。
◎ 抗休克血管活性药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Adrenaline )(1)药效学α-R 、β-R 激动剂。
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与电除颤仪或利多卡因等配合使用进行心脏复苏抢救。
-AD 可激动心脏β1-R ,提高心脏兴奋性,也增加心脏耗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