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药物知识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536.63 KB
- 文档页数:23
I C U常用药物汇总!一、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1.西地兰(毛花苷丙、毛花洋地黄苷)【药理及应用】口服经2小时见效,作用维持3~6天;静脉注射开始作用为5~30分钟,作用维持2~4天。
临床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缓慢全效量:口服:一次0.5mg,一日4次。
维持量:一般为一日1mg,2次分服。
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全效量1~1.2mg,首次剂量0.4~0.6mg;2~4小时后可再给予0.2~0.4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注意】过量时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等。
【制剂】片剂:每片0.5mg。
注射液:每支0.4mg(2ml)。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
2.地高辛【药理及应用】临床适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
通常口服,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则采用静脉注射。
【用法】全效量:成人口服1~1.5mg;于24小时内分次服用。
小儿2岁以下0.06~0.08mg/kg,2岁以上0.04~0.06mg/kg。
不宜口服者亦可静脉注射,临用前,以10%或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应用,常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25~0.5mg,极量,一次1mg。
维持量:成人每日0.125~0.5mg,分1~2次服用:小儿为全效量的1/4。
近年通过研究证明,地高辛逐日给予一定剂量,经6~7天也能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而发挥全效作用,因此,病情不急而又易中毒者,开始不必给予全效量,可逐日按5.5ug/kg给药,也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并能减少中毒发生率。
【注意】过量时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等,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消失。
近期用过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苷者慎用。
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其余见洋地黄。
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严重心肌损害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新霉素、对氨水杨酸会减少地高辛的吸收。
红霉素、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则能使地高辛血中浓度提高。
ICU常用药物一、高危药品:1、10%氯化钾:作用:(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后引起的低钾血症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2、滴注速度较快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
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应紧急处理。
2、10%氯化钠作用: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用等渗或低渗氯化钠可纠正失水和高渗状态;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洗涤伤口等不良反应:(1)输液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2)过多、过快给予低渗氯化钠可致溶血、脑水肿等3、2.5%硫酸镁作用:可作为抗惊厥药。
常用于妊娠高血压。
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
不良反应:1.静脉注射硫酸镁常引起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脉注射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
2.肾功能不全,用药剂量大,可发生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5mmol/L时,可出现肌肉兴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开始受抑制,血镁浓度达6mmol/L时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止。
3.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病人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
4.极少数血钙降低,再现低钙血症。
5.镁离子可自由透过胎盘,造成新生儿高血镁症,表现为肌张力低,吸吮力差,不活跃,哭声不响亮等,少数有呼吸抑制现象。
ICU常用抢救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ICU是指重症监护病房,负责抢救危重病患者。
在ICU中,医生和护士会使用各种抢救药物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最大限度地提供有效的治疗。
常用的抢救药物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下面是抢救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心血管系统药物:1.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用于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速心率、提高血压等。
2.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用于控制高血压、心绞痛等。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用于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率等。
使用注意事项:-针对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和病情特点,个体化制定用药计划。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避免过度用药或药物副作用。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遵循药物使用指南。
呼吸系统药物:1.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等,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呼吸道通畅。
2.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用于控制过敏反应和减少肺部炎症。
3.氧疗药物:如可待因、吗啡等,用于缓解呼吸困难和镇痛。
使用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呼吸机设置。
-氧疗药物使用时,注意呼吸抑制和呼吸抑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切勿过度使用皮质激素,以免引发其他炎症和副作用。
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等,用于控制和治疗感染。
2.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氟康唑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3.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使用注意事项:-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以避免耐药性的发展。
-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等。
抗凝药物: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抗凝剂: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和预防肺栓塞。
使用注意事项:-减少药物副作用和出血风险,合理选择抗凝药物和剂量。
ICU常用药物一、高危药品:1、10%氯化钾:作用:(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后引起的低钾血症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2、滴注速度较快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
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应紧急处理。
2、10%氯化钠作用: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用等渗或低渗氯化钠可纠正失水和高渗状态;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洗涤伤口等不良反应:(1)输液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2)过多、过快给予低渗氯化钠可致溶血、脑水肿等3、2.5%硫酸镁作用:可作为抗惊厥药。
常用于妊娠高血压。
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
不良反应:1.静脉注射硫酸镁常引起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脉注射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
2.肾功能不全,用药剂量大,可发生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5mmol/L 时,可出现肌肉兴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开始受抑制,血镁浓度达6mmol/L时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止。
3.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病人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
4.极少数血钙降低,再现低钙血症。
5.镁离子可自由透过胎盘,造成新生儿高血镁症,表现为肌张力低,吸吮力差,不活跃,哭声不响亮等,少数有呼吸抑制现象。
药物名称剂量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或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及配置多巴胺20mg主要激动与剂量有关≤5ug/min.kg兴奋外周多巴胺受体5~10ug//min.kg兴奋a及β受体≥10ug//min.kg兴奋a受体用于各种休克、心衰和心脏手术及复苏后。
偶有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绞痛、呼吸加速、头痛。
用NS或5%GS稀释至50ml泵入,极量20ug/kg/min多巴酚丁胺20 mg主要激动β1受体使心输出量增加PAMA及血管阻力下降用于心功能不全(以用洋地黄治疗而效果不佳者)、心脏术后低心排休克。
治疗用药期间可有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良反应;剂量大(<20ug//min.kg)可引起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
用NS或5%GS稀释至50ml泵入去甲肾上腺素2mg强烈的a受体激动剂,引起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嗜络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和低血压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口服治疗消化道出血药液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缺氧,酸中毒静脉炎(公斤体重×0.3)mg用5%GS稀释至50ml尼莫地平20mg双氢比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工作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其所致的缺血性神经障碍高血压、偏头痛;缺血性神经元保护和血管性痴呆;突发性耳聋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严重心脏疾病者慎用;头痛、心悸、水肿、低血压、原液嘱医嘱用药硝普钠50mg血管抗张剂,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一般不降低冠脉血流、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
高血压急症、手术麻醉的控制性低血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出汗心悸、胸闷等静脉炎氧化物中毒用NS或5%GS稀释至50ml现配现用硝酸甘油5 mg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扩张冠脉,增加冠脉供血。
用于防治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慢性心衰。
ICU常用药物知识大全第一章ICU常用药物一、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1.西地兰(毛花苷丙、毛花洋地黄苷)【药理及应用】口服经2小时见效,作用维持3~6天;静脉注射开始作用为5~30分钟,作用维持2~4天。
临床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缓慢全效量:口服:一次0.5mg,一日4次。
维持量:一般为一日1mg,2次分服。
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全效量1~1.2mg,首次剂量0.4~0.6mg;2~4小时后可再给予0.2~0.4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注意】过量时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等。
【制剂】片剂:每片0.5mg。
注射液:每支0.4mg(2ml)。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
2.地高辛【药理及应用】临床适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
通常口服,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则采用静脉注射。
【用法】全效量:成人口服1~1.5mg;于24小时内分次服用。
小儿2岁以下0.06~0.08mg/kg,2岁以上0.04~0.06mg/kg。
不宜口服者亦可静脉注射,临用前,以10%或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应用,常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25~0.5mg,极量,一次1mg。
维持量:成人每日0.125~0.5mg,分1~2次服用:小儿为全效量的1/4。
近年通过研究证明,地高辛逐日给予一定剂量,经6~7天也能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而发挥全效作用,因此,病情不急而又易中毒者,开始不必给予全效量,可逐日按5.5ug/kg给药,也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并能减少中毒发生率。
【注意】过量时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等,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消失。
近期用过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苷者慎用。
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其余见洋地黄。
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严重心肌损害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新霉素、对氨水杨酸会减少地高辛的吸收。
红霉素、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则能使地高辛血中浓度提高。
【制剂】片剂:每片0.25mg。
注射液:0.5mg(2ml)。
【贮法】避光避潮,贮于干燥阴凉处。
二、扩血管药物1.硝普钠【用法】硝普钠100mg+5%葡萄糖50ml液体中,通过微量注射泵输入。
起始量为0.5~1μg/kg?min,根据临床情况逐渐追加药量,直至出现满意的临床效应。
极量是400ug/kg?min。
【副作用】血压下降、鼻塞、胃肠道反应、氰化物中毒。
2.硝酸甘油:【药理及应用】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小,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氧耗量减少,因而心绞痛得到缓解。
此外尚能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
主要用于防治心绞痛。
【用法】硝酸甘油20mg+5%葡萄糖16ml液体中,通过微量注射泵输入。
起始量为0.2μg/kg?min。
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u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ug/min,如在20ug/min时无效可以10ug/min递增,以后可20ug/min。
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注意】(1)用药后有时出现头胀、头内跳痛、心跳加快,甚至昏厥。
初次用药可先含半片,以避免和减轻副作用。
(2)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在大便前含服,可预防发作。
(3)本药不可吞服。
(4)青光眼病人忌用。
(5)长期连续服用可产生耐受性。
(6)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可有协同作用,并互相抵消各自缺点。
但后者可引起血压下降,从而导致冠脉流量减少,有一定危险,须加注意。
【禁忌】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和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
还禁用于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的患者,后者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
【注意事项】(1)应使用能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的最小剂量,过量可能导致耐受现象。
(2)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
(3)应慎用于血容量不足或收缩压低的患者。
(4)发生低血压时可合并心动过缓,加重心绞痛。
(5)加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
(6)易出现药物耐受性。
(7)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应停药。
(8)剂量过大可引起剧烈头痛。
(9)静脉滴注本品时,由于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硝酸甘油,因此应采用非吸附本品的输液装置,如玻璃输液瓶等。
(10)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
【药物过量】过量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晕厥、持续搏动性头痛、眩晕、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瘫痪和昏迷并抽搐、脸红与出汗、恶心与呕吐、腹部绞痛与腹泻、呼吸困难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规格】1ml:5mg。
3.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药理及应用】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但较持久(能维持4小时以上),口服后半小时见效,含服2~3分钟见效。
因此舌下含服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口服用于预防发作。
常与普萘洛尔合用。
因不易在空气中变性,故便于保管和携带。
【用法】缓解心绞痛,舌下给药,一次5mg。
预防心绞痛,口服:一日2~3次,一次5~10mg,一日10~30mg。
静脉滴注,2mg/小时。
喷雾吸入,每次1.25~3.75mg。
静脉滴注:最适浓度:1支10ml/瓶注入2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中,或者5支5ml/瓶注入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中,振摇数次,得到50ug/ml的浓度;亦可用10ml/瓶5支注入500ml输液中,得到100ug/ml的浓度。
药物剂量可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静脉滴注开始剂量30ug/min,观察0.5~1小时,如无不良反应可加倍,一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禁忌】禁用于贫血、头部创伤、脑出血、严重低血压或血容量不足和对硝酸盐类药物敏感的患者。
【规格】5ml:5mg,10ml:10mg4.酚妥拉明(立其丁)【作用】α受体阻滞剂,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动脉、静脉均有扩张作用,对小动脉的作用强于小静脉,通过降低射血阻抗和减低充盈压而影响右心室功能。
【用法用量】控制嗜铬细胞瘤所引起的高血压危象。
在外科手术前,或在引入麻醉剂、插管术期间,或外科切除肿瘤期间,为了控制高血压危象,需静脉注射2~5mg本品,若有需要则重复注射。
在此同时须监视血压变化。
迅速注入本品,在头3分钟内每隔30秒记录一次血压,在其后的7分钟内每隔60秒记录一次血压。
或酚妥拉明20mg+5%葡萄糖18ml 液体中,通过微量注射泵输入。
起始量为0.2μg/kg?min。
【规格】10mg/ml/支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1.去甲肾上腺素【药理及应用】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所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兴奋心脏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肾上腺素弱。
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静脉滴注用于各种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保证对重要器官(如脑)的血液供应。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引起血管持续强烈收缩,使组织缺氧情况加重。
应用酚妥拉明以对抗过分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时的组织血液供应。
【用法】(1)静脉滴注:临用前稀释,每分钟滴入4~10ug,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可用1~2mg 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ml内静脉滴注,根据情况掌握滴注速度,待血压升至所需水平后,减慢滴速,以维持血压于正常范围。
如效果不好,应换用其他升压药。
对危急病例可用1~2mg稀释到10~20ml,徐徐推入静脉,同时根据血压以调节其剂量,俟血压回升后,再用滴注法维持。
(2)口服:治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一日3次,加入适量冷盐水服下。
2.肾上腺素【药理、应用及用法】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
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在常用剂量下,收缩压上升而舒张压并不升高,剂量增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上升。
此外还有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常用量】皮下注射,一次0.25~1mg;心室内注射,一次0.25~1mg。
极量:皮下注射,一次1mg。
临床用于:(1)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脉注射(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
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脉滴注(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
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即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
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
3.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苯肾上腺素)【药理及应用】主要激动α受体,有明显的血管收缩作用。
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毒性较小。
可反射地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并有短暂的散瞳作用。
对心肌无兴奋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染中毒性及过敏性休克、室上性心动过速、防治全身麻醉及腰麻时的低血压、散瞳检查。
【用法】常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5mg;静脉滴注,一次10~20mg,稀释后缓慢滴注。
极量:肌内注射,一次10mg;静脉滴注,每分钟0.1mg。
【注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心动徐缓、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制剂】注射液:每支10mg(1ml)。
4.多巴胺:【作用】拟交感神经药。
兴奋α、β及多巴胺受体。
【小剂量】1~5μg/kg?min,兴奋多巴胺受体,使冠状动脉、肾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增加肾血流量,达到利尿作用。
【中剂量】5~15μg/kg?min,兴奋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心率加快。
【大剂量】>15μg/kg?min,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用法】多巴胺200mg+5%葡萄糖20ml体液中,通过微量注射泵输入。
【副作用】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头痛、心律紊乱。
5.间羟胺(阿拉明)【药理及作用】主要激动α受体,升压效果比去甲肾上腺素稍弱,但较持久,有中等度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无局部刺激,供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
可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肌内注射后,5分钟内血压升高,可维持1.5~4小时之久。
静脉滴注1~2分钟内即可显效。
适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低血压。
在一般用量下,不致引起心律失常,因此也可用于心肌梗死性休克。
【用法】常用量:肌内注射,一次10~20mg,静脉滴注,一次10~40mg,稀释后缓慢滴注,如以15~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用量及滴速随血压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