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试题样本
- 格式:pdf
- 大小:153.98 KB
- 文档页数:6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位于: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外层空间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的主要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4. 云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 空气温度B. 空气湿度C. 风速D. 地面温度答案:B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大气逆温引起的?A. 雾B. 霾C. 霜冻D. 彩虹答案:D6. 以下哪种大气现象与温室效应无关?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D. 极端天气事件答案:C7. 以下哪种辐射对地球表面温度影响最大?A. 紫外线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C8.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A. 温度下降B. 温度上升C. 气压下降D. 气压上升答案:B9.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锋面无关?A. 雷暴B. 台风C. 龙卷风D. 冰雹答案:B10. 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主要来源于:A. 火山爆发B. 工业排放C. 森林火灾D. 所有上述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温度最低的层是______。
答案:热层2. 大气压力单位通常用______表示。
答案:帕斯卡(Pa)3. 云的分类包括积云、______和层云。
答案:雨云4. 大气逆温现象通常发生在______层。
答案:对流层5.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______气体的增加。
答案:温室气体6. 红外线辐射主要来源于______。
答案:地球表面7. 气溶胶颗粒物对大气的影响包括______和反射。
答案:吸收8.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______辐射。
答案:紫外线9. 锋面天气系统包括冷锋、______和静止锋。
答案:暖锋10. 气旋通常伴随着______和降水。
答案:大风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大气逆温现象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是:A. 海洋蒸发B. 植物蒸腾C. 土壤蒸发D. 工业排放答案:A2.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的热力作用?A. 辐射B. 传导C. 对流D. 蒸发答案:B4. 大气中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反射紫外线C. 吸收红外线D. 反射红外线答案:A5. 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6.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D. 光化学烟雾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A. 赤道低压带B. 极地高压带C. 季风D. 台风答案:D8.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主要发生在:A. 地面B. 云层C. 雨滴D. 冰晶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排放C. 森林火灾D. 海洋蒸发答案:D10. 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增加可能导致: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D. 全球变暖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答案:对流层2.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需要______。
答案:凝结核3. 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空气密度减小4.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______。
答案:平流层5.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______,进而引发全球变暖。
答案:温室效应6. 大气环流包括______、季风环流和极地环流。
答案:三圈环流7. 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增加可能导致______,影响人类健康。
答案:雾霾8.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主要发生在______。
答案:云层9. 大气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______。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试题答案及解析1.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 100,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答案】大于【解析】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高压锅的原理就是利用锅内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从而使食物熟得更快。
【考点】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2.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实验,1标准大气压= 帕斯卡.【答案】马德堡半球 1.013×105【解析】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数值最早是通过托里拆利实验测出来的,该实验巧妙地运用了转换法:大气压的大小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间接地显示出来.【考点】大气压强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毫米,然后搬到海拔很高的高山上,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可能为()A.770毫米B.765毫米C.760毫米D.750毫米【答案】D【解析】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把实验装置搬到高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小于760mm。
【考点】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4.护士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下端是为了 .然后将针头插入到药液中,慢慢地拉开活塞,这时注射器内的气体压强比药液上方的气压,这样在的作用下,药液被压入注射器内。
【答案】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小、大气压【解析】要想减小针筒内的气压,首先必须排出管内的空气,也就是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最下端;针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内部必然会有一小部分残留的空气,在拉动活塞时,筒内空间增大,空气的体积也会随之变大.因为剩余空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压强会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此时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了针筒中.【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点评:分析类似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等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实例时,重点要分析出物体局部压强的变化,并最终指出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达到了需要的效果.5.如果水银气压计没有竖直放置,所测数值与实际大气压相比将()A.偏小B.偏大C.相等D.可能相等也可能偏小【答案】B【解析】外界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就不会变,所以,当气压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会增加,读数时读出的示数L会大于垂直高度,因此,测得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会偏大.故选B。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气压升高D. 气压降低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气体?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反射红外线C. 吸收红外线D. 反射紫外线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地壳运动答案:D5.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有关?A. 闪电B. 龙卷风C. 雾D. 地震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层的厚度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10002. 地球大气层中,________层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区域。
答案:对流3. 云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在________过程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答案:冷却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平流层、对流层。
答案:电离层5.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中,大部分是________波长的光。
答案:可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大气中温室效应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种效应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描述大气环流的基本过程。
答案: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基本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加热地表,地表加热大气,造成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进而产生气压差异,驱动大气流动。
这些流动在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全球性的环流模式,如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等。
3. 解释什么是锋面,并说明其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边界。
在天气变化中,锋面是导致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主要因素。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一、单项选择题: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
( 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 A )A.1-2B.10C.0.2-0.3D.5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海平面气压。
( C )A.相对湿度B.气压垂直递减率C.平均温度D.垂直高度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 C )A.γ=γdB.γ<γdC.γ>γd D、γ=γd=05、常在T-lnP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__________。
( A )A.真潜不稳定型B.假不稳定型C.绝对不稳定型D.绝对稳定型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
( C )A.完全一样B.完全不一样C.基本一样D.基本不一样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 B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 B )A、4.0B、5.6C、6.5D、7.0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 B )A、干湿表法B、称重法C、疑结法D、吸收法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
( B )A、绝对湿度B、混合比C、比湿D、相对湿度11、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定义为__________。
( C )A、绝对湿度B、混合比C、比湿D、相对湿度12、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
( B )A、100%B、101%C、102%D、105%13、气溶胶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其中爱根核半径小于__________( B )A、<0.01μmB、<0.1μmC、介于0.01μm~0.1μmD、介于0.1μm ~1.0μmE、>1.01.0μm14、观测表明,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值按指数减少,海拔10千米高度处的气压值降到只有海平面气压的__________左右。
第一单元(1-4章) 课堂练习1(大气学)1、已知空气温度为26.4℃,露点为9.3℃,际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E ),相对湿度(f )。
如果露点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则答案将怎样变化?如果气温不变,露点变高了,则答案又将怎样变化?解:将露点温度τ=9.3℃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求得水汽压e 7.459.32359.36.111011.7()e ⨯+=⨯=百帕将空气温度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得饱和水汽压E7.4526.423526.46.111034.4E ⨯+=⨯=(百帕)相对湿度 100%34%e f E=⨯= 如果τ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则饱和水汽压E 要变大,相对湿度f 要变小。
反之,如果气温不变,露点τ变高了,则与露点相对应的水汽压就要增高,所以相对湿度f 要变大。
2、在热带沙漠常常温度高达45℃或更高,而相对湿度却低达2%,而在极地,温度降低到零下40℃或更低,相对湿度近100%,试问哪个地区绝对湿度大,大多少倍?解:分别求出温度45℃与-40℃时的饱和水汽压E 与她们的实际水汽压e7.4545235457.45235406.111096.246.11100.1896.240.02 1.925()0.1810.18()E E ⨯+⨯-=⨯==⨯==⨯==⨯=热(-40)极热极(百帕)(百帕)e 百帕e 百帕则331.93217217 1.31(/)273450.182172170.17(/)27340e a T ea T ===+===-热极克米克米热带沙漠地区约大7.7倍。
3、已知气温为23.7℃,绝对湿度为14.13/克米,求e 、E、f 、τ、饱和差。
解:水汽压e7.4523.723523.7(27323.7)14.119.3()2172176.111029.3()100%66%T ae E ef E ⨯++⨯====⨯==⨯=百帕百帕由e 值从马格奴斯公式可求得τ值7.452356.1110e ττ⨯+=⨯16.9τ=(℃)饱和差=E-e=29.3-19.3=10.0(百帕)4、气温15.0℃,大气压力1015.0百帕,混合比0.01/克克,求(a )饱和水汽压,(b )水汽压,(c )饱和差。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大气物理是研究什么与大气的相互作用?答案:大气物理是研究地球大气与其他地球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大气压力的变化?A. 温度B. 海拔高度C. 湿度D. 水平风速答案:D. 水平风速3.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哪一层?答案: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距离地球表面15-30千米的平流层中。
4. 下列哪个气体在大气中占最大比例?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A. 氮气5. 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被称为什么?答案: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被称为大气温度垂直结构。
6.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通常使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答案:压强通常使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来表示。
7. 大气的相对湿度是指什么?答案:大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实际水汽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
8. 暖锋与冷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暖锋与冷锋的主要区别在于暖锋前进时,暖空气与冷空气的接触是由上往下发生的;而冷锋前进时,冷空气与暖空气的接触是由下往上发生的。
9. 温度递减率(TGR)是指什么?答案:温度递减率是指温度随高度变化的速率,通常以摄氏度每千米为单位来表示。
10. 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温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答案: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也增加。
第二部分: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 高空区域的气温通常比地面上的气温高。
答案:正确2.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质量。
答案:正确3. 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会释放热量。
答案:正确4. 水平温度梯度较大的地区,大气层中的风速较小。
答案:错误5. 风的起因是由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气压差异。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 简述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
答案: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融化和蒸发等多个阶段。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的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②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3)6.00;(4)9×104;(5)①橡皮帽密封不好;②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解析】(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3)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为20ml=20cm3,这20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看出为6.00cm;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4)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为:;(5)从实验结果看,测量结果小于一标准大气压,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这会造成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考点】大气压强及其应用2.一壶刚烧开的水,离开火炉水就不再沸腾,要想使其继续沸腾,除继续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壶内水面上的气压B.减小壶内水面上的气压C.保持壶内水面上的气压不变D.快速把壶从低处移到高处【答案】B【解析】气压大,液体的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
所以要想使水在低于100℃的情况下沸腾,要降低水面的气压。
【考点】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3.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是一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初二物理大气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大气压强是由下列哪一项产生的?A. 地球的引力B. 空气的重力C. 空气的摩擦力D. 空气的流动性答案:B2. 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大气压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大约是760毫米,如果实验时不小心将玻璃管稍微倾斜,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3.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A. 真空的存在B. 大气压的存在C. 气体的可压缩性D. 气体的流动性答案:B二、填空题4.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的______产生的,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______。
答案:重力作用;1.01×10^5帕斯卡5.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760毫米,这相当于______米水柱的高度。
答案:10.3三、简答题6. 请简述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是吸管吸饮料。
当我们用嘴吸吸管时,吸管内的气压降低,而外界的大气压强则将饮料压入吸管内。
四、计算题7.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多高的水柱?已知:大气压强P = 1.01×10^5帕斯卡,水的密度ρ = 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g = 9.8米/秒^2。
答案:首先,根据压强公式P = ρgh,我们可以求出水柱的高度h。
h = P / (ρg) = (1.01×10^5帕斯卡) / (1000千克/立方米×9.8米/秒^2) ≈ 10.3米五、实验题8. 描述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答案:一个简单的实验是“覆杯实验”。
将一张纸片放在杯口,然后快速倒过来,纸片不会掉下来。
这是因为大气压强支撑着纸片,使得空气无法进入杯内,纸片受到向上的力,从而不会掉落。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和计算,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初三物理大气压强试题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和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1)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所示;(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实验拓展】(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答案】质量(密度)温度【设计并进行实验】(2)增大(3)b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拓展】(1)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上升;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解析】由已知条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牛奶喷出的原因是内部压强大造成的;而改变的是气体的质量,所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同理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即气球爆破的原因也是内部压强变大造成的,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所以气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2)当用细管向瓶中吹气时,瓶内空气的质量变大,故瓶内的气压变大,所有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到a处位置;(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用体温增加了气体的温度,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既然压强增大,所以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在a的上部位置,如图所示;【实验拓展】(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即瓶内的压强不变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相同,是因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而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玻璃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上升。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之和约为多少?A. 99%B. 90%C. 80%D. 70%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C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大气物理研究的内容?A. 云的形成B. 气候变暖C. 地震活动D. 风的形成答案:C4. 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5.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A. 雾B. 闪电C. 极光D. 彩虹答案:A6.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积雨云B. 高空卷云C. 层云D. 积云答案:B7. 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哪些气体引起的?A. 氧气和氮气B. 二氧化碳和甲烷C. 氦气和氖气D. 氩气和氪气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环流?A. 季风B. 极地涡旋C. 地壳运动D. 洋流答案:C9.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哪个大气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热层答案:B10.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冷锋引起的?A. 雷暴B. 冰雹C. 雾D. 龙卷风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大气层按照高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2.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和____。
答案:海洋蒸发、陆地蒸发3.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____和____波长较长,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答案:红外线、可见光4.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可以____太阳辐射,也可以____地面辐射。
答案:散射、吸收5. 风速的测量单位是____,风向的测量单位是____。
答案:米/秒、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大气层按照高度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其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层。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最高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4.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物理学研究的范畴?A. 云的形成B. 风的产生C. 雷电的产生D. 潮汐现象答案:D5.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______、甲烷等。
答案:水蒸气7. 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答案:太阳辐射8. 大气中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其中降水主要形式有雨、______、雪等。
答案:冰雹9. 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可以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同时也会影响______的形成。
答案:云10. 大气中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天气系统,如________、气旋等。
答案:反气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及其特点。
答案: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向外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云和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层位于此层。
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密度较小。
热层温度极高,大气密度极低,存在极光现象。
外层是大气层的外缘,温度极高,密度极低。
12.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阻止热量向外层空间散发,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模式改变等环境问题。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中水汽含量最多的层次是()。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对流层顶D. 平流层顶答案:A2. 以下哪种辐射不是太阳辐射?()。
A. 可见光B. 紫外线C. 红外线D. 无线电波答案:D3.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
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D. 光化学烟雾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积雨云?()。
A. 高积云B. 层积云C. 积云D. 卷云答案:C5. 以下哪种风是按风向命名的?()。
A. 信风B. 季风C. 贸易风D. 极地东风答案:B6.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对流层顶D. 平流层顶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A. 彩虹B. 晕C. 幻日D. 霜冻答案:D8.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锋面无关?()。
A. 冷锋B. 暖锋C. 飑线D. 龙卷风答案:D9.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
A. 火山爆发B. 工业排放C. 植物花粉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层云?()。
A. 高积云B. 高层云C. 卷云D. 积雨云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垂直结构?()。
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太阳辐射D. 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答案:A、C、D2. 以下哪些现象与大气中的水汽有关?()。
A. 云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露的形成D. 雪的形成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
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气压答案:A、B、C4.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大气中的电学现象?()。
A. 闪电B. 静电C. 极光D. 雷暴答案:A、B、C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环流?()。
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太阳辐射D. 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征。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电离层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A. 海洋蒸发B. 植物蒸腾C. 工业排放D. 土壤蒸发答案:C3. 以下哪种云属于积云?A. 卷云B. 高积云C. 层积云D. 积雨云答案:D4. 以下哪种风向表示的是东风?A. NWB. NEC. SWD. SE答案:B5.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高压系统有关?A. 雷暴B. 龙卷风C. 晴朗天气D. 持续降雨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光学现象?A. 彩虹B. 极光C. 雾凇D. 光晕答案:C7. 以下哪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氮氧化物答案:D8.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暖锋有关?A. 寒潮B. 暴雨C. 热浪D. 干旱答案:B9. 以下哪种云通常预示着天气晴朗?A. 积雨云B. 层云C. 高空卷云D. 层积云答案:C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环流?A. 季风B. 极地环流C. 热带气旋D. 地壳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层是______。
答案:平流层2. 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氮气3.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______%。
答案:214.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风的______方向。
答案:来向5.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______的比值。
答案:饱和水汽压6. 气象学中,露点是指空气温度下降到______时,空气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成露。
答案:饱和水汽压对应的温度7.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______的降水深度。
答案:水平面上8.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大气对______的垂直压力。
答案:单位面积9. 气象学中,大气的稳定性是指大气______的能力。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试题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菜刀磨得锋利B.吸管吸饮料C.铁路铺设枕木D.潜水穿潜水【答案】B【解析】利用大气压往往是物体的一个位置和空气接触,另一个位置没有空气或空气减少.由此就能判断出生活中大气压存在和应用的一些现象.A、菜刀磨得锋利,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与大气压无关;B、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利用了大气压,符合题意;C、铁路铺设枕木,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与大气压无关;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点评:气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特别广泛,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此题属于生活常识2.如图是小刚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写出表达式).(2)A步骤中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的目的是______.实际实验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总有比较大的偏差,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刚刚滑动全部刻度的长度 V/L FL/V (2)排尽空气漏气、摩擦等【解析】A、(1)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完成实验步骤的补充.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公式来求出,知道注射器的容积,还需要用刻度尺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利用压强的公式,代入测量的数据可得出表达式;B、当注射器漏气时,会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积S不变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1)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C、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D、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2)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漏气或筒内的空气不能排除干净等,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考点】大气压的测定点评: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可得出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对测量结果的评估则主要看是否对几个测量值造成了影响,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最后确定是偏大或偏小.3.在高原地区要把饭烧熟,应该()A.用小火慢慢煮B.用猛火煮C.用薄壁铜锅煮D.用高压锅煮【答案】D【解析】气压随高度而变化.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水会在较低的温度下沸腾,水一旦沸腾温度保持不变,虽然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升高.达不到把饭煮熟的温度.而使用高压锅可以增大水表面的气压,从而提高水的沸点,使用食物更容易煮熟。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试题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高B.昆明的大气压强比北京底,所以运动队要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C.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D.1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大气产生的压强【答案】D【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大气压的存在以及海拔越高,气压越小.A、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点,该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低,A 错误;B、昆明比北京海拔高,气压低,部分运动项目运动员到高原上训练有益,但不是所有运动队需要高原训练,B错误;C、气压高低与多个因素有关,同一地点阴天气候较高,不同地点例如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地区晴天多,气压高,赤道附近常年阴雨,气压低,C错误;D、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1Kg物体产生的压强,因为1.01×105pa== =10N/cm2,而1Kg物体的重力是10N,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值是相等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海拔高度对大气压的影响的了解和掌握.2.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牛顿C.伽利略D.焦耳【答案】A【解析】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A、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C、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D、焦耳得出了焦耳定律.故选A.【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
点评:学生要想解决此题需要对科学家牛顿、焦耳、伽利略、帕斯卡和托里拆利等科学家的贡献有所了解和掌握.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在测量过程中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保证玻璃管内水银的上方为真空,否则会测量结果.若玻璃管中不慎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测量结果会偏小.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此时里面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和等于外面大气压,所以通过水银柱的高度计算出的测量值会偏小.故选C.【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
2010 ——2011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大气物理学使用班级:大气本科(2009级)
试卷形式:开卷闭卷√
试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最初太阳系各行星大气形成时都应以轻元素为主,但经过几十亿年
演化后,各内行星上的原始大气因表面高温和太阳风作用很快消散,形
成行星内部火山喷发和化学过程产生的第二代大气—以为主,
而外行星由于温度低,离太阳远,仍以H、、Ne、等原
始大气成分为主。
2、已知某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表达式为T v=。
3、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
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 和
等。
4、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和的作用并达到平衡时,称为
大气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
5、气压为P hPa,温度等于T K时,垂直气压梯度表达式为: ,计算气压等于1000百帕,温度等于0℃条件下,在地表附近高度每上
升100米,气压降低百帕?
6、通常痕量气体的浓度以ppm或µg/Nm3表示,已知SO2分子量为64,则
在标准条件下,1ppm 的SO2的浓度为 µg/Nm3,反之,1 µg/Nm3
的SO2浓度为 ppm。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相对湿度:
2、气象能见距:
3、气团变性:
4、锋:
5、多元大气:
三、单项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按大气热力结构,可将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等,以下各项中哪个不是平流层的特点:()
A、大气很稳定,垂直运动很微弱;
B、很少有云出现,仅有时早晚可观测到贝母云;
C、水汽、尘埃少,透明度较高,加之气流稳定,很适于飞机飞行;
D、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垂直温度廓线也存在着明显的纬度和季节的变化;
2、绝热可逆过程为一过程,绝热等压过程为一过程。
(
)
A、等吉布斯函数,等熵;
B、等熵,等焓;
C、等焓,等熵;
D、等焓,等吉布斯函数;
3、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流层臭氧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
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
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μm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4、有甲、乙两地,在气压相同的高度上甲地的虚温都比乙地的高10℃,问两地1000百帕至500百帕的厚度相差多少?何地等压面间厚度大?()
A、203位势米,乙地;
B、203米,甲地;
C、203米,乙地;
D、203位势米,甲地;
5、根据标准大气的规定,在11gpkm以下为,11~20gpkm为,20~47gpkm为。
()
A、等温大气,多元大气,均质大气;
B、多元大气,等温大气,多元大气;
C、多元大气,均质大气,等温大气;
D、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多元大气;
四、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划分,干洁大气如何分类?(5分)
五、什么是大气标高?试写出气压标高和密度标高的表达式。
(5分)
六、已知空气温度为13.4℃,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为4.2hPa,那么空气要等压冷却多少度才能达到饱和?(8分)
七、距海平面高出400米的气象站,测得气温为0.0℃,气压965百帕,如果0—400米气层为等温,求海平面气压。
(8分)
八、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8分)
九、试导出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中空气密度随高度分布的表达式。
(8分)
十、设地面气压为1013hPa,温度为0.0℃,试求在均质大气中3997m和8010m高度上的气压。
(设大气平均分子量为28.964kg/kmol,重力加速度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