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操作指南

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操作指南

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操作指南
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操作指南

围手术期血液稀释操作指南

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麻醉指控组

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ANH)

是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或手术操作前抽取患者适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备用,同时补充等效容量的胶体液或/和晶体液,使血液适度稀释、红细胞压积降低、减少术中血液有形成份丢失。在手术必要的时候再将自体血回输,达到不输异体血或少输异体血之目的。

(一)、适应症:

1、预计出血较多或有血液破坏的手术(根据各医院前期单病种输血率定义需要采用此方法的手术种类)。

2、需外科手术的稀有血型或配血型困难的患者。

3、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拒绝输注异体血液者。

4、需手术的红细胞增多症患者。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医学原则:

1、保证组织氧供

①确保不出现血红蛋白过低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

②理论标准是Hct>20% , Hb>7g/dl,组织供氧不变。

2、维持正常凝血功能

①确保不出现稀释性凝血病”。

②理论标准:血小板>50 x 109/L,凝血因子>30%,能满足凝血的需要。

3、不严重干扰血流动力学稳定

4、不造成严重低蛋白血症及组织水肿

5、执行此操作过程中确保器官功能正常。

(三)禁忌症:

1 贫血:血红蛋白vl0g/dl或红细胞压积<30%。

2、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10 1012/l,或出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

3、脏器功能不全。

5、低蛋白血症。

6、高龄患者或小儿患者。

7、不具备必要的临床监测设备及技术单位。

(四)、方法:

1、路径:建立独立的大孔径输注静脉及大孔径输出静脉;或从外周动脉及中心静脉抽血(应用带抗凝剂的专用储血袋)。

2、稀释:应用胶体液或同时输注适量晶体液(如1:1胶体+1:0?5

晶体),输入液体应加温输注。

3、监测:

(1)、血流动力学常规监测。

(2)、全麻状态下常规监测。

(3)、重点监测急性心肺功能障碍。

(4)、床旁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球压积监测。

4、质控:麻醉记录单应体现抽取血液总量,血液稀释期间的监测指

标及特殊事件。

5、抽取的血液保存方法:确保4小时内完全回输,可以室温保存, 否则应放血库冰箱保存,严格遵循血液科提供的抽血操作流程执行。

6、稀释量计算:

(1)、计算公式:抽血量=血容量X 2 x (Hct0实际值-Hct H目的值)/ (Hct o实际值+Hct H目的值)。

(2)、抽血原则:稀释后的血红蛋白不低于80g/L,红血球压积值

达25%~30%,把红血球压积的靶目标值定在25%可为术中失血提供

安全界限。老年人安全低限为Hb100g/L,Hct30%

(五)、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需要培训。

2、需要专用储血袋、多环节质控、掌握抽血和回输的时机。

3、ANH 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出现显著的器官功能变化应立即终止此项操作。

4、如能将抽取的全血进行血液成份分离,血液成份(血小板)独立存放,更有利于抽取的血液保存和对患者术后针对性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也可通过体外循环管路放血保存,体外循环结束时回输。

5、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aemic hemodilution(AHH )是在麻醉后通过深麻醉或其他药物使血管容量得到一定的扩张,同时快速补充相当于20%自身血容量的胶体液和一定比例的晶体液,使血液稀释,减少手术出血时红细胞的丢失量。

(一)、适应症、禁忌症与ANH 相同

(二)、AHH中扩容量的计算方法:Hcto (术前血红蛋白值)X EBV (有效血容量)=HctH (稀释后血红蛋白值)X : EBV+VE (扩容

量)]

(三)、注意事项:

1、需要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指导操作,出血量在800~1000ml 左右时,该方法能避免大多数异体输血。

2、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注意存在一个低Hct 的窗口期。

三、贮存式自身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内,输血科评估并计划性分次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规范保存,促进不循环红细胞进入循环,可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刺激造血功能,将患者自身贮存血液在手术期间输用。(一)、适应症:

1、一般情况好,择期大手术

2、孕妇

3、严重输血反应史

4、稀有血型

5、为家庭成员供血

6、库存血不能满足手术用血或边远地区

7、特殊宗教信仰或拒绝异体输血者

(二)、储存式自身输血应具备条件

1、环境管理—固定合格采血室具备消毒条件

2、人员要求—具备规定学历和执业资格

3、设备管理—采血仪、热合机、采血床等

4、符合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对采血环境、人员资质、设备条件和项目

准入(三)、注意事项:

1、需要血库储存

2、需要多次采血,延长了术前等待时间

3、有一定风险:

① 降低患者术前Hb

②细菌污染,

③过期可能浪费

(四)、禁忌症与ANH 相同。

中医治疗血管堵塞

中医治疗血管堵塞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暴饮暴食,喝酒吃肉,人到了中年,难免会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三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常见的病了。三高的病人血液粘稠,冠状动脉硬化,极容易形成血栓,或者是血管狭窄,造成血管堵塞,血管堵塞,会造成局部血管坏死或者是血液不能到达组织或器官,造成组织或器官的损坏或坏死,从而影响人的生命安全。血管阻塞是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那么中医怎么治疗血管阻塞呢? (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 (二)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此外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有助于防止复发

特别注意平时少盐清淡多吃青菜少动物肉多吃鱼吃降血脂的药物中药效果不错当归12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牛膝20克葛根20克牡蛎20克钩藤15克杜仲10克云苓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日三次恢复期用药:脑血管堵塞急性期最好的治疗药品应该是以西药为主因为西药具有起效快治疗针对性强的优点能够迅速抑制住病症发展但多数西药副作用大对患者肝肾造成损伤抗药性大(47%的患者会对阿司匹林产生用药抵抗)所以不适合脑血栓患者长期服用脑血管堵塞恢复骑用药一般西药采用对脑血栓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来讲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脑血栓高复发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坚持可靠的长效药物治疗也只有科学用药才能够对脑血栓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而防止动脉硬化继续形成防止血栓再次形成;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神经系统体征得到改善。

等容血液稀释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等容血液稀释治疗脑梗塞的护理血液稀释疗法是近年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的一种重要的血液流变学方法,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2]。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脑血管疾病1300余例,曾对114例脑梗塞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血液稀释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本文仅将血液稀释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血液稀释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证明,血液粘滞性的改变对局部血流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局部血管有病变时,血液流动有障碍,灌流压下降,在微循环内,切变率减低,血液流动缓慢,红细胞沉积、聚集、变硬,使血液粘滞性增加。粘滞性增加又加重血运迟缓,两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血液稀释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1.急性缺血性脑梗塞(Hct及血粘度较高者尤宜)。 2.一过性脑缺血(TiA)。 3.脑梗塞后遗症(有一定肌力的轻、中型患者)。 (二)禁忌症 1.疑有脑出血者, 2.中、重度贫血者, 3.心、肾功能衰竭和重危病人。 (三)护士应熟悉并掌握血液稀释采血量。

首先以病人体重(kg)计算出总血量(体重×75ml),以总血量的10~20%作为血液稀释安全放血量。还要根据病人Hct、全血粘度、血压及病情、体质等情况和参考心、肺、肝、肾功能和血电解质等,灵活调整输液的质和量以及速度,以确保病人在血容量及电解质正常,血渗透压不变的情况下安全有效地进行控制性的血液稀释。 对于非急性脑梗塞病人,多采用少量(300~500ml/次)放血稀释的方法,每次间隔3~7天,共2~3次,这样做比较安全,病人反应轻微,放血过程也简单易行。 (四)疗效观察 我们对11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分为血液稀释治疗组(71例,简称血稀组)和传统方法治疗组(43例,简称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表明:血稀组临床疗效为81.7%,总有效率95.8%,与对照组比较总显效率提高32.9%,总有效率提高35.3%。三、血液稀释治疗的护理 (一)稀释前准备 术前一般准备:操作室应宽敞,光线充足。室内物品及工作人员的准备、业务管理等要求同手术室~样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稀释前一日晚用乳酸熏蒸或紫外线照射行空气消毒,以防止输液或放血时困空气不洁而引起感染,操作者及助手应先更换清洁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帽子、口罩,并洗净双手,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保证稀释者的安全,室内除设有常备的器械和药品外,还需备有采血瓶(内盛保养液)、采血包、稀释液体-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急救药品、心电监护仪等。

光量子自血回输法

光量子自血回输法:将患者一定数量的静脉血经特定浓度的紫外线照射及充氧回输后的血液疗法。 其治疗机理:1、通过降低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迅速提高,稀释血浆中各种成分,改善血流状态,加快血流速度,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迅速逆转心、脑肺肾肝胰等器官的灌注状态,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状态,增加缺氧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血流速度加快,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病变组织微循环,促进氧的作用; 2、氧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极强氧化剂―臭氧,可加速体内生化反应,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脑缺氧,促进血肿及周围水肿带的吸收,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所以在治疗后患者均感到头脑变得清楚,记忆增强,语言清晰,记忆力提高。 3.适当降低血液中凝血物质,提高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度,红细胞膜变形能力增强,使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降低血流切应力对血管的影响,改善血管弹性,增大血管临界半径,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和稳定血压,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细胞的聚集性,使血小板聚集力和血粘度下降,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改善。从而降低血液的高凝度。 4、提高血液中超过氧岐酶的活性,调节体内自由基平衡,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5、改善血液物质代谢和血管壁状态,可降低血糖、尿酸、胆红素、乳酸及丙酮酸等物质及血管6酮胶列腺素f1水平,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使血管壁状态得到改善。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

依据。 6、臭氧治疗能够刺激细胞抗氧化酶的增加,从而抑制慢性氧化应激。 7、臭氧具有强的杀菌效应,能够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并且促进他们被血细胞所吞噬。 8、超氧疗法在疼痛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椎间盘源性疼痛(颈、腰)、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如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关节炎性疼痛(髋、膝、肩等);神经病原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背部手术失败综合症 【禁忌症】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明显缺陷; 2.怀孕尤其是怀孕早期; 3.甲状腺功能亢进; 4.对臭氧过敏。 不同疾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脑梗塞和脑溢血后遗症患者:进行光量子自血回输治疗,臭氧的浓度从20 ug/ml开始,随着患者对臭氧的适应,臭氧浓度逐渐递增,每次递增5个单位浓度,同时配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脑血管疾病疗程至少为三个疗程,每周5次治疗,每疗程进行15次治疗,疗程之间休息半月或者一月,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脑溢血患者:主张在患者的急性期立刻进行光量子自血回输治疗,同时配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或者发生脑溢血后4小时之内治疗,90%以上的患者不会遗留后遗症,48小时之内治疗,85%的患者不会遗留后遗症。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医院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节约用血、科学用血、保护血液资源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展血液保护的临床医师和输血科技术人员,尤其是手术科室的医师和麻醉医师。 三、职责: (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血液保护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大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并在实施中起协调作用。 (二)麻醉科医师: 负责控制性低血压、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药物治疗替代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的实施。 (三)手术科室的医师: 负责自体输血的申请、告知及输血过程的监护,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减少术中失血,并与麻醉科医师通力配合以使血液保护技术顺利实施。 (四)输血科技术人员: 负责贮存式自体输血血液的采集、标识、贮存、发放,并与经治医师共同对采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四、管理程序 (一)具备血液保护所需设备 (二)血液保护技术的具体实施: 1、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各种检测手段的完善,现在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安全,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短期内不会消除。故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佳措施是开展自体输血,少输或不输同种异体血液。

2、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具有潜在风险,在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仔细评估,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不可轻率地进行输血。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进行输血,降低每个患者的输血量和输血次数,严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3、减少术中失血: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术中失血的关键。对任何出血都应认真处理,不可忽视长时间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调整手术体位和使用止血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器械止血,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在允许范围内,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和材料以及全身注射止血药物。 4、减少医源性失血:采集血标本应有计划性,尽可能减少化验血液的次数;使用较小的实验室取样试管,避免成年患者由静脉采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 5、自体输血:针对择期手术患者在其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自体输血。 6、控制性低血压 7、药物治疗代替输血:在择期或非急症手术前停用抗凝剂或在抗凝剂作用消退后再行手术,术前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有效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 8、其他血液保护措施:加强患者的保暖,防止低体温。具体措施包括调节室内温度,快速输液和输血要进行加温,使用变温毯保温等。 五、血液保护技术可以综合利用以提高效率,同时应加强血液保护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即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的血液保护措施和技术,还要多学科密切配合,为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血液保护方案。

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血液稀释包括三种形式:①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②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 ③高容量血液稀释(HVH)。麻醉科最常用的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术中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是指在麻醉诱导前或诱导后进行采血,同时补充等效容量的晶体液及胶体液(2:1),使血液稀释,同时又得到相当数量的自体血。在手术必要时将采得的自体血回输,以达到不输异体血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 (一)适应证 1、预计出血>400ml; 2、稀有血型需行重大手术; 3、因宗教信仰而拒绝异体输血者; 4、红细胞增多症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慢性缺氧造成的红细胞增多; 5、产生不规则抗体或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者; 6、紧急外伤或其他原因的大量出血; 7、为了避免异体输血引起感染、免疫抑制等。 (二)禁忌症 1、贫血 Hct在30%以下者;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时即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如再进行血液稀释,必然使水肿加重,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3、凝血功能障碍; 4、老年或小儿 7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重要器官存在退行性改变,功能减退,机体代偿能力下降,中度以上的血液稀释可使重要器官发生缺血性损害。但这一禁忌是相对的,老年人一般情况好,无其它禁忌,在条件成熟的医院仍可进行血液稀释。小儿血容量少,不适合稀释; 5、高颅内压如液体稀释度过大,有增加脑水肿的危险; 6、存在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三)操作方法 手术当天,麻醉前或麻醉后通过一条动脉或静脉采取一定量的自体血。同时另一条静脉快速补充相应量的晶体液和(或)胶体液,既保证了血容量的正常,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又使血液得到稀释。采集的自体血置于4℃冰箱中保存,手术时间短也可保存在室温条件下。自体血回输的时机根据出血量及预测的Hct值决定,若术中不需要输血,术毕前应将所采血输回患者体内;如果术中需要输血,应先输最后采取的自体血,因为最先采取的血液,最富于红细胞和凝血因子,宜留在最后输入,输完自体血后再根据出血量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输库血。 (四)注意事项 1、采血前、后及手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红细胞压积、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监测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 )(有写0、6) =(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 先给1/2量 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 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 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 ⑹ 二、需要注意与记住的问题 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 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 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就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 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分钟内滴完。 7、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小时补足,为1/2总量。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一、二、三、四” 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与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 轻30-50ml/kg 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 补多少腹泻病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l/kg/day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等渗:2 :3 :1溶液(1/2张) 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尤其是降低围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二、输血指征: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1)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3)Hb70-100g/L,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判断是否需输血,除参考Hb和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年龄、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三、血液保护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定期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检查及通报,加大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的培训力度,严禁输安慰血、人情血、搭配血,既要更新临床输血观念,又要加大技术投入,提供设备实施科学用血; 2、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的健康状况患者,输血最低血红蛋白临界水平不同。对危重患者输血亦应持慎重态度,高危患者Hb<70-90g/L,低危患者Hb<100-120g/L。同时强调对血压、血气及尿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加强其他循环支持,应注意效能-危险比。进行简易床旁Hct测定。 3、开展自身储血:术前自身储血的方法用于稀有血型和已经产生免疫抗体的患者及择期手术患者; 5、开展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体外循环、胸腹大动脉及脊柱等手术。 6、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是血液保护的支柱之一。 7、符合条件的进行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血回输); 8、手术中用血,由麻醉科医生下达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输血科病人相关信息和成分及血量,输血科应按实记录内容和通知时间及通知人员姓名,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血液,如遇紧急情况20分钟内发出血液。如需特殊成分或输血量较大时,提前通知输血科,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输血部分(国家卫生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输血部分(国家卫生部)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19.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 【C】1.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包括医疗管理、临床、输 血、麻醉、护理、检验等相关专业的专家。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明确职责,至少应包括: (1)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审订职责,并监督实施; (2)监测、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推进临床合理用血; (3)推广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 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教育培训。 3.有明确的职能部门(如医务处)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B】符合“C”,并 1.输血管理委员会年度召开工作会议两次以上。记录齐全,内容充分。 2.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指导临床用血,针对血 液的来源、数量、质量进行血液保障安全性评估,调查分析临床用血不 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3.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 4.19.1.1 建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履行工作职能。 【A】符合“B”,并 有全院输血管理定期总结分析报告,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 管理水平。 【C】 1.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内容涵盖本机构输血管理的全 过程。 2.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 【B】符合“C”,并 1.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2.各科室按照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 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3.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 录。 4.19.1.2 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 【A】符合“B”,并 相关科室执行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实际工作与制度要求符合率100%。 【C】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 2.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3.建立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B】符合“C”,并 1.对用血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计划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2.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中指标明确,措施有 4.19.1.3 制订医院用血计划,实行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建立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自体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技术管理制度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采血的标准:1)年龄:年龄上限因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下限取决于儿童的合作和理解能力,以及有合适的静脉,并能耐受采血后的生理影响等。 2、体重:预存式自身输血采血量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体重在50公斤以下者,应每少1千克减少8毫升。 3、血红蛋白:自身输血者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红细胞比容大于等于33% 4、采血环境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血站及输血科专用房间) 5、采血间隔采血间隔应由输血科医师同病人的主治医师视病情而确定。一般2次采血的间隔不少于72小时。最后1次采血应在手术前72小时进行。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离预定手术日期尽可能远的时候采血,,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病人的血细胞比容恢复到采血前的水平。三、自身血液的保存 1、自体输血采集的血液要有专用储血冰箱保存,设立专门的自身储血空间。 2、自身储血血袋有明确详细标记,醒目的标签,明确自身输血特殊标记。 3、自身血液贮存冰箱温度及细菌标准应符合储血冰箱标准。四、血液的回输 1、血液回输前,首先检查血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保存日期,严防过期失效血输入病人体内。 2、血液回输时,要严密观察病人,如一旦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3、未输完又不适合转让他人使用的血液,要以妥善的方式处理掉,并有医疗文字记录。 五、自身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手术前采血可能使病人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2、手术前采血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晕针。 3、采血时,保养液与血液未充分混合,出现血液斑块,影响回输血量或血液报废。 4、血液在保存中可能出现溶血或污染,导致血液报废。

自体输血及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

自身输血技术、围手术期 血液保护管理制度规定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为进一步规范自身输血,做好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特制定本规定。 一、自身输血的申请: 1、自身输血应由病人主治医师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输血科医师在确认患者的情况符合自身输血的条件后,方可进行。 3、输血科同血站进行联系患者自身献血相关事宜。 4、患者自身血液制成成品后,通知输血科领回保存,待需要时进行使用。 5、自身输血除交叉配血外其它操作及标准应严格按照异体输血标准进行。 二、自身输血方法:包括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1、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米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 L(红细胞压积)> O. 33), 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 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10g/i。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体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 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l )患者体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llOg / L(红细胞压积) >O. 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 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g/ L,低蛋白 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稀释血液的食物

一、稀释血液的食物有 1、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 2、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 3、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 另外,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也有利降低血粘稠程度。 二、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通常见大量出汗,长期用利尿剂等导致血液中水分减少,或是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如血细胞,蛋白,血脂等物质增多时也会影响血粘稠度的,而且这是很常见的原因.要防止或是控制血粘稠,首先要注意饮水量,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低盐饮食.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医学家推荐以下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 三、近几年,患心脏病和中风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疾病与血液黏稠度有很大的关系。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如果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会变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病和中风。 水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物质,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剂、腹泻等引起的身体失水,都可使血容量减少,此时血液中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相对增多,血液黏稠度自然增加。一旦饮水充足,体内水分得到补充,黏稠的血液便

(完整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操作规范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操作规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定义:在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量自体血液,进行抗凝处理后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以减少手术出血时血液有形成份的丢失。然后根据术中失血量及患者情况在术中或术后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本人。 一、适应症: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 0.33),估计术中失血量超过800ml或全身血容量的20%;(2)稀有血型配血困难者; (3)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者; (4)拒绝同种异体输血者; 二、禁忌症: 1、血红蛋白<100g/L; 2、凝血功能障碍; 3、低蛋白血症; 4、心肺功能不良患者; 5、不具备监护条件; 三、方法: 1、路径:经外周动脉或中心静脉采集患者自体血液。

2、稀释:应用胶体液或同时输注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1:0.5晶体 液+胶体液)。 3、采血量计算: 计算公式:V=EBV×(H0一Hf)/Hav,Hav=(H0-Hf)/2 V为采血量,EBV为全身血容量,H0为稀释前Hct值,Hf为稀释后预计Hct值。 4、质控:麻醉记录单应体现采集血液总量,血液稀释期间的监测指 标及特殊事件。 5、采集的血液确保4小时内完全回输,否则应放入血库冰箱保存, 严格执行血液科提供的采血操作流程。 四、注意事项: 1、保证组织氧供,理论标准是Hct>20%,Hb>7g/dl,组织供氧不变。 2、维持正常凝血功能,理论标准:血小板>50×109/L,凝血因子>30% 能满足凝血的需要。 3、操作人员需接受正规培训。 4、需专用储血袋、多环节质控、掌握采血和回输的时机。 5、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 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6、签署知情同意书。

等容血液稀释操作流程

等容血液稀释操作流程 一、 适应症: ASAⅠ~Ⅱ级神经外科,骨科,胃肠外科,肝外科等估计出血量在400ml以上的手术,无明显心、肺、肾及凝血功能障碍,术前HCT>35%。 原则上第一台手术麻醉诱导前完成采血以避免所采血液混有麻药。待采血及容量补充完成,循环平稳5-10min后再行麻醉诱导,避免因容量不足加剧诱导期循环波动。 二、 仪器物品准备 1、 血袋: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处于有效期内,多备一血袋。 2、 采血称:开机,清空托盘内所有物品,按“选择”键,选择采液档位(200ml、300ml 或400ml)。 3、 热合器:确定工作状态按钮处于“正常”后开机,预热3-5分钟。 4、 其他:血管钳(卡扣),针座。 三、 采血 1、 打开血袋,置于采血称上,按“扣皮”键扣除血袋自重。 2、 选取粗大静脉置入18G

Y针(止血带不要放松),Y针肝素头消毒后,插入血袋针头,胶布固定针头确保针头不脱落。选用动脉采血亦可,采血过程注意循环监测。 3、 血液流到血袋后,按“摇摆”键使血液与保养液混匀,间断可拿起血袋手动混匀。 4、 血液采集到设定采液量后采血秤会报警,此时用血管钳(或卡扣)卡紧,取出血袋,针头插入针座。 5、 采血期间注意观察生命征,根据情况酌情补液。如循环不稳,立即停止采血。 四、 热合 1、 将输液管放入热合头中间位置(输液管尽量选取靠近血袋位置),用手轻压一下热合头右侧的微动开关,然后放开按钮(不要长时间压住按钮不放),热合头自然伸出夹住输液管,同时热合指示灯亮,热合开始。 2、 热合时间到,指示灯灭,热合头退回原处,热合结束。 3、 按上述1、2步骤在距离第一道热合处5-10cm处再热合一道。 4、 在第二道热合处扯断输液管。 五、 标记和存储 1、 在血袋上标记患者姓名、住院号,血量。 2、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巴中市巴州康达医院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临床用血及临床手术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我院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一、围手术期必须遵循血液保护原则 围手术期输血必须遵循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的原则。 二、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1、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溶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2、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1)Hb>100g/L,不必输血; (2)Hb<70g/L,应考虑输入浓缩红细胞; (3)急性大出血出血量>2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4)Hb70g/L~100g/L,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血压稳定、神智清醒、无继续失血、代偿能力好者不用输血; 三、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措施 (一)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性措施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2、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 3、正确使用止血带。 4、直视下动脉阻断。 5、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 (二)、使用血浆代用品 适当范围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羟乙基淀粉、明胶等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组织灌注。 (1)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代血浆补充; (2)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 )(有写0.6) =(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 先给1/2量 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 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 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 ⑹ 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 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 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 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

稀释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稀释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节约血液资源,减少手术中异体输血,规范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操作,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二“自体输血指南”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麻醉医师施行自体输血。 三、职责 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负责实施稀释式自体输血,并履行告知义务。 四、管理要求 1、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病例选择标准。 1)适应证 a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无明显肝功能障碍及心肺疾患,Hb >110g/L(Hct>0.33),估计手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稀释式自体输血。 b手术需要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注时,也可以采用。 2)禁忌证:Hb<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均不宜进行血液稀释。 3)病例选择标准 a Hb>110g/L,Hct>0.33;

b 血小板数>100×109/L; c PT正常。 d无心肺及肝肾疾病。 2.操作步骤 1)放血:在麻醉后,待患者病情稳定,手术尚未开始时放血。按采供血机构采血方法进行无菌操作,选择两条较粗的静脉,用16G穿刺针穿刺。采血速度以动脉血压、心电图监护维持正常为条件。成人按20-40ml/min的速度抽取血液。血液收集于枸盐酸钠葡萄糖(ACD)保存液的血袋中,室温下保存备用。若手术时间较长也可臵4℃冰箱保存。采血量依据患者的体重、Hct及预期的失血量确定。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采血达全身总血量的20%-30%. 2)血液稀释:人工放血时要输入等量的胶体和晶体液,以使血容量维持正常。稀释剂常用佳乐施、万汶、50%白蛋白、平衡盐液、搏脉力A等,依据不同病情选用。血液稀释度以Hct 为观察指标,一般以Hct不低于0.25为适度。 3)回输:手术后期,患者出血量超过600ML时,以相反顺序回输自体血液,即先输最后放出的稀释血,最先放出的血富含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所以应留臵在手术将结束时回输,以增加红细胞量,减少手术后出血。 4)监测: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Hct 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血液稀释的生理变化

血液稀释的生理变化 血液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非细胞成分主要是血浆,其中包括胶体成分和晶体成分。血浆占血液总体积的50%-60%,红细胞占血液总体积的40%-50c/0。血液稀释时,红细胞容量相对降低,会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但血液稀释在一定限度内,机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代偿,包括组织氧的摄取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以及氧离曲线右移等,使组织氧代谢不受影响。血液稀释,可以改变血液的流变学特性,对血流动力学产生有益的影响。 (一)对血液黏度的影响 血液黏度与红细胞容量及血浆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其中Hct是影响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血液黏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细胞-血浆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的红细胞的聚集和叠连。稀释式自体输血时,部分血液黏度高的患者在人工放血的同时输入外源性液体置换血液,此时血液中红细胞容量减少,液体容量增高,聚集的红细胞出现解聚,叠连的红细胞分散,使血液黏度显著下降。血液黏度的降低,可改善组织灌注,即血黏度越低,血的流速越快。 (二)对心排血量及器官血流的影响 根据Hagen-Poiseuille定律,血流量与灌注压成正比,

与血管阻力成反比。血液稀释能降低血液黏度,使末梢循环血管阻力降低,血液流速加快,静脉回流量增加,心脏每搏排出量增加。当Hct降至0.29时,心排血量是血液稀释前的123%;当Hct至0.21时,心排血量增加到稀释前的136%。一般来说,血液稀释至Hct 0.25-0.30时,降低的血黏度和增加的心排血量可以取得对组织最佳的送氧效果。但如果血液继续稀释,血黏度的再下降则有限,患者处于“有效循环血量失血”状态,将出现失血性休克,导致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心率加快是由血液稀释导致Hct下降的继发性代偿机制引起。但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仅出现心率轻度加快。如心率明显增快,提示血容量低、静脉回流量减少,心搏出量的增加受限,此时应立即补充血容量。血液稀释时,循环血流量会重新分布,脑与心脏血流量增加,以保证生命中枢的血液供给。各器官血流灌注量可随心排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冠状动脉血流的增加与心排血量的增加不成正比。只要Hct>0.20,冠状窦氧分压不会降低。 (三)对组织氧供的影响 在生理条件下,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几乎完全由Hb运输。血液中的Hb浓度决定着血液向组织运输氧的能力。每克Hh能携氧1.34ml,机体氧代谢的调节取决于氧供和氧耗的平衡。正常情况下,机体组织只利用氧供的20%-25%,此

血液流变异常的治疗方法

血液流变异常的治疗方法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为诊断某些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在预防上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流变分析仪自血氧疗法对血液红细胞的聚集性改变和血液氧饱和度的增加起到决定性作用。对长期接触苯10年以上人员观察了其血流动力情况后,采用自血氧疗法和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长期接触苯的人员1756例中发现1001例血液流变发生异常改变,其中男479例,女522例。从中随机抽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分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在20~47岁,平均37.9岁;治疗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8~43岁,平均36.1岁。 1.2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仪器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毛细血管血液黏度计,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治疗方法:进行常规自血氧疗法,仪器采用ZCL-282型光量子血氧治疗仪。采集患者静脉血400mL,全血氧疗200mL,隔日一次,静脉输回,10次为一疗程。自血氧疗法的同时进行血液稀法,根据血液流变异常的情况确定血液的稀释程度,首先的方法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侧采全血400mL,另一侧加压速滴稀释液(平衡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一般为血液等量稀释液400mL为易。取全血200mL,血疗充氧照射,静脉输回,剩余血保存。 2结果结果见表1、2。 3讨论 血流变学变化的情况在脑血管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引起血液黏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有形成分红细胞压积增加所致,其次是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变形系数增加,提示对苯接触的人应着重进行血液稀释以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和红细胞膜电荷。而脑血管疾病的形成与血液黏度、血液流变学变化有直接的联系。采用血液稀释和自血氧疗方法,有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氧合速度,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改善血液黏度是提前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有力措施,采用此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迅速降低血液红细胞比积、血液黏度、红细胞的黏附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使血液流动加快,改善了脑血管流量,此方法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协调,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利于脑组织的供氧。降低血黏度、红细胞的聚集性以利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清除凝血物质,使血流速度加快减少微血栓形成,不仅大大提前了预防的时间,经过随访检查,未见任何异常特征。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1 目的:节约用血,减少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减少输血不良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原则: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生物免疫激活,减少同种输血,减少血液丢失,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3 措施: 3.1 成分输血与输血指征 3.1.1 提倡成分输血,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合理有效地使用血液。 3.1.2 务必进行输血前适应症评估:对患者的术前贫血(失血)情况,血容量情况,Hb\Hct,手术失血危险因素,病人重要脏器功能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3.1.3 把握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征: 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 ①Hb>100g/L不必输血; ②Hb<70g/L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③Hb70-100g/L之间,根据病人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脏器器质性病变情况而决定是否输血。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80-90g/L不必输血,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术后Hb维持在90-100g/L不必输血。 ④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可以考虑输血,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3.1.4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容量在5000ml时,失血量在1500-2000ml,不必补充血浆,可用红细胞和代血浆;失血量超过2000ml 可考虑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用量须达到10-15ml/Kg才有效(至少600-800ml);一般来讲,只要纤维蛋白原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3.1.5 血小板输注指征: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渗)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或肝素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而定;如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为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则不受上述限制。在输血小板时,因输注后的血小板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避免多次小量输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为10单位。 3.2 手术性措施 3.2.1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 3.2.2 手术操作细致,止血彻底;正确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3.2.3 直视下动脉阻断:止血效果明显,但方法复杂,可能增加手术伤口、新的出血源,如伤及大动脉则造成严重后果。 3.2.4 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如骶骨和骨盆肿瘤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明显控制术中出血,形成少(或无)血术野;配合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可不异体输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管理更加容易;减少治疗费用。 3.3 自体输血: 现代自体输血包括:自体血储备、血液稀释、血液回收三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