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选举制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6
德国议会制度德国议会制度是德国联邦政府的基本政治制度。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
根据德国宪法《基本法》,德国议会制度的核心是联邦议会,即德国联邦议院。
德国联邦议院由联邦议会和联邦议员组成。
联邦议会是德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各联邦州的议会选举产生。
联邦议会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法律和法规,监督政府行为以及决定预算等重要事项。
联邦议院由总理和各联邦州的首席代表组成。
德国议会制度的特点之一是议员选举系统。
德国采用比例代表制,在选举中,每个政党会根据获得的选票比例分配议席。
这种选举制度确保了各个政党在国会中的代表性,并避免了任一政党的垄断。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议员的代表职责。
德国议员在国会中代表选民的利益,他们被视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
议员必须在国会中积极参与辩论和决策过程,并为选民提供信息和反馈。
德国议会制度还强调政党的重要性。
在德国,政党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党通过组建政府或参与联邦议院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政党之间的合作和折衷非常重要,以确保政府的稳定运行。
德国议会制度还注重制衡和权力分立原则。
德国政府分为三个独立的机构: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
联邦议会行使立法职权,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
司法机构独立于其他两个机构,负责解释和适用法律。
德国议会制度的优点是实现了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决策。
通过比例代表制度,各个政党的声音都能够在国会中得到反映,政府的决策也能够考虑到各方利益。
此外,议员的代表职责确保了政府的决策是经过充分辩论和民主程序的。
然而,德国议会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政党合作和折衷可能导致政策的妥协和推迟。
此外,议会中各个政党的权力对比可能导致政治动荡和斗争。
总的来说,德国议会制度是一个民主和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众的利益和意见。
通过选举和代表职责,议员能够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并监督政府行为。
然而,该制度也需要政党之间的合作和折衷,以确保政府的稳定运行。
德国选举制度2013年德国大选概况德国全国共有34个党派、4000余名候选人参与本次选举。
德国政坛5个主要政党,即联盟党、社民党、自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竞争激烈。
选前民调显示,目前执政党派和在野党派两大阵营支持率非常接近。
此次大选投票共分299个选区,设8万个现场投票站和1万个投票信箱,约6180万人拥有投票权。
据负责选举的工作人员介绍,投票当天,投票点附近不允许张贴任何政党海报,以免影响选民决定。
在当地时间22日早上8点开始接受选民投票,大约有6200万选民将参与此次大选投票。
作为欧盟的头号经济强国,此次大选共有6200万德国选民参加投票。
根据此前民调称,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及其姐妹政党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获得39%选民支持,遥遥领先主要对手社民党的28%。
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的支持率还不足以让它单独执政,因此还需要与其它政党联合组阁执政。
国家政体:议会共和制。
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重要的任务是立法、选举总理和监督政府。
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
国家元首:联邦总统。
总统的权利受到限制,他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
选举制度: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每位选民拥有两张选票。
第一票用于选出选民所在选区的议员候选人,第二票用于选举政党。
总理职权:总理拥有组阁权,挑选各部部长和政府主要官员,提出对联邦总统有约束力的任免名单;决定联邦政府的内外方针政策,并对此项联邦议院负责;决定联邦政府的建制;必要时有权要求联邦议院提前召集联邦议院全体议会,提请联邦总统解散联邦议院,举行全国大选等大权。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由16个联邦州和拥有最高国家权力的联邦一级组成。
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主管联邦层面上的立法。
联邦议院是典型的由民选议员组成的议院。
而联邦参议院则由各联邦州代表组成。
联邦议院就是德国的“国会”,也是民选的人民代表机构。